伊斯蘭文明開始由開放包容變得排外自閉的關鍵節點在哪裡?為什麼會發生這種倒退?

上升期的伊斯蘭文明對異教徒的寬容在一神教中極為罕見,有異端傾向的希臘哲學在上流社會很有影響,印度、中國、希臘等等不同文明的醫學、數學、哲學、天文學說都在伊斯蘭文明中交流貫通,讓人感覺這似乎是當時最有前途的一個文明。但又是為什麼這個曾經如此開放的文明逐漸衍生出了如此嚴重的原教旨主義傾向,形成了現在這樣的排外形象?所讀的書目中都沒有給出足夠完整的答案,希望在知乎能找到合理的解釋。


這個問題一定要怒答!整整兩周國際關係的課上都在和這個問題奮鬥!
對伊斯蘭教的歷史和發展其實不是很了解,更多地是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有錯誤疏漏歡迎指正討論。

(更新完成,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審題
題目問的是「伊斯蘭文明」,但是說到一半拐出來了個原教旨主義。我認為題主想問的其實是伊斯蘭教(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如果很粗暴地簡化一下題主的問題,應該是「伊斯蘭教(國家)曾經有輝煌而且包容的歷史,為什麼近些年會出現激進的原教旨主義?」。或者更粗暴一點「為什麼會有9/11?」

當我們談伊斯蘭教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說起伊斯蘭教,大家會很自然地定義為是一個宗教。的確,回顧其漫長的歷史,伊斯蘭教大部分時間是作為一個宗教存在的。然而,我認為,理解伊斯蘭教激進派的出現的關鍵是近些年伊斯蘭教的政治化。

也許有人會說,歷史上不是早就有諸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樣的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教國家嗎,為什麼還要談伊斯蘭教的政治化。我的觀點是,歷史上的政教合一主要是指「宗教作為統治的一種手段」。而伊斯蘭教的政治化則是「伊斯蘭教作為一種政治方案(political project)」,更像是一種政治哲學。他們之間的區別可以類比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來獲得權力的合法性,以及中國當下的政治結構。

換言之,伊斯蘭教,政治化伊斯蘭教和激進派伊斯蘭教的關係是這樣的(如下圖)

如果我們想理解激進派出現的原因,首先我們要先理解為什麼會出現伊斯蘭教政治化,以及其特點。

一、定義政治化的伊斯蘭教
1) 政治化伊斯蘭教產生的歷史背景
重申一下,正統伊斯蘭教也一直與政治掛鉤,為統治者服務。正統伊斯蘭教的歷史就是由改革(reform, islah)和重新解讀(reinterpretation, ijihad)組成的。這兩者也是統治者能運用正統伊斯蘭教成功地統治帝國的關鍵。然而,正統伊斯蘭教缺乏和基督教類似的傳教士系統。早期伊斯蘭教的威信依託部落首領和ulama(根據可蘭經解釋法律的人)而存在。部落首領把伊斯蘭教視作社會穩定的根基,是很實用的工具,而ulama是真正的宗教領袖,但是卻缺乏世俗權力。通俗的類比就是軍隊里的指導員和戰術指揮者的分別。反觀基督教,一個完整的教皇-傳教士系統使得他們完全可以在世俗權力/宗教權力問題上自給自足。正統伊斯蘭教的結構缺陷註定了它無法像基督教一樣與國家權力不分你我地聯繫在一起。

這個問題在面對現代化衝擊的時候更為明顯。伊斯蘭教國家的現代化進程與伊斯蘭教對現代化的詮釋能力不是齊頭並進的。正統伊斯蘭教只經歷了一個不完整的「改革」,無法很好地應對現代化的挑戰。十九世紀末期歐洲帝國主義的擴張和奧斯曼帝國的崩潰加速了正統伊斯蘭教的衰落。政治化伊斯蘭教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2) 政治化伊斯蘭教產生的社會原因
萬眾期待的石油終於登場了。二十世紀初期和中期,伊斯蘭教國家大部分都在世俗領袖(secular)的集權領導下。由於資本主義的擴張,以美國為首的工業國家對石油的需求迅速增加。大量金錢湧入中東伊斯蘭教國家的世俗集權者手中。資本的流動導致大量農村人口和移民湧入城市。腐敗問題導致基本的國家基礎建設都得不到保障,於是外來人口在城市中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大量貧民窟。迅速拉大的貧富不均導致統治者和平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色列問題、冷戰更是跑來雪上加霜。二十世界八十年代,石油價格驟降給了世俗集權者的統治致命一擊。石油價格的下跌導致中東國家的收入減少。失業率的上升、許多必要的社會福利被取消導致本來就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大量都市貧民窟人口面臨著飯都吃不上的局面。世俗統治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以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為首的各種政治化伊斯蘭教組織一直活躍於平民之間。在世俗政府的權力真空地帶(如醫療,教育)為平民提供必要的幫助。因此,當世俗政權的危機到來之時,伊斯蘭教自然成為了人們的第一精神依託。


3) 政治化伊斯蘭教的特點
a. 現代化與「返祖現象」
儘管政治化伊斯蘭教誕生於有古老歷史的宗教,儘管其成員多主張回歸可蘭經(激進派甚至完全反對現代化),政治化伊斯蘭教完完全全是個現代現象。回歸可蘭經可以看做是面對現代化和西方思想的衝擊而採取的一種應對策略。一個很好的類比是印度的甘地。甘地的思想也是反對現代化,回歸印度傳統文化。事實上,這種「返祖現象」是當今唯一可行的反對現代化的方法。

政治化伊斯蘭教的現代化還體現在其核心思想與西方思想的緊密聯繫上。政治化伊斯蘭教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其指導思想幾乎全部脫胎於近代西方思潮。另外,其核心成員很多都受過西方教育,他們所提出的理念也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馬克思主義,尼采等等。

b. 伊斯蘭教的平民化
這裡不是指的宗教的普及程度,而是指解釋可蘭經的權力。如上文所說,只有ulama擁有讀可蘭經的解釋權。而政治化伊斯蘭教一直致力於參與到解釋可蘭經當中。這些武裝了西方思想的穆斯林知識分子把西方哲學和可蘭經結合到一起,成功地把伊斯蘭教變成了一種政治。

c. 混雜性
穆斯林知識分子從西方哲學借鑒,與伊斯蘭教思想融合,形成了極其複雜的變異體。題主所關心的激進派伊斯蘭教就是變異體的一種。另外在激進派伊斯蘭教當中,也是非常混雜的。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大熔爐也是為什麼政治化伊斯蘭教擁有如此活力的關鍵所在:無論你是看美國不爽,還是看隔壁的老哥不爽,政治化伊斯蘭教里總有一款適合你呦。


二、分析激進派伊斯蘭教
1) 在政治化伊斯蘭教的基礎上,產生激進派的原因
a. 精神領袖Sayyid Qutb
提到激進派伊斯蘭教,那就必須提到Qutb。他的著作被激進派奉為經典。關於他的生平這裡就先不贅述了。關鍵的他提出的思想成為了激進派伊斯蘭教的基礎。

簡單來說,他的想法就兩點:現代化代表了社會和道德的淪喪,伊斯蘭教正處於萬分的危急當中。在這兩點的基礎上,他認為,暴力(jihad)的運用是合法的(justification of violence),只有暴力才能挽救伊斯蘭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馬克思主義的味道?沒錯,Qutb也是把西方哲學思想和伊斯蘭教融合的人之一。所以,有他的極端思想作為奠基,激進派在恐怖主義的路上一去不回。

b. 以色列問題
當激進派伊斯蘭教有了Qutb之後,下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美國?以色列問題必然會成為一個關鍵點。在此簡述一下美國與以色列之間的複雜關係。

美國對以色列並不是一直是支持態度,最一開始是漠視甚至提防。諷刺的是,最開始是蘇聯支持以色列,而美國對其則一直是很謹慎的態度,因為美國不想和中東的石油國家交惡。在聯合國投票以色列建國時,是蘇聯帶頭投的贊成票。然而,在1950-60年代,在中東的石油大國,反對世俗統治,要求石油國有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各種抗議活動紛紛湧現。石油的國有化必然會帶來石油價格的上漲,這是美國非常不願意看到的。然而,那個時期的美國沒有進行進一步軍事行動的能力(科技和國力不允許)。這時,以色列出現在了美國的視野中。在中東國家因為要求石油國有化的運動而導致政局不穩的時候,以色列總是乘火打劫去入侵。而每次入侵行動都會導致那些國家重新團結在一起抵禦外敵,因而世俗政權又能夠穩定下來。所以美國把以色列視為解決中東問題的關鍵,予以支持。

另一方面,以色列也非常聰明地進行宣傳。他們的標語就是「中東唯一的民主國家」。這一點對西方國家有致命的吸引力。因此,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也像是在中東樹立一個現代化民主國家榜樣一樣。而這種支持在中東國家看來變成了「美國=以色列=現代化=民主」。

然而,隨著以色列越來越激進的軍事行動,中東國家對以色列已經到了憎恨的程度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導致美國自然也成了憎恨的對象。加上美國屢屢插手中東事務,在中東地區建立軍事基地,可以說美國成為激進派的主要打擊目標不足為奇。可以說,只要美國繼續支持以色列,中東國家對美國的恨就不會減少。至於美國為什麼還要支持以色列,那是另一個很大的話題啦,按下不表。

c. 軍工業的私有化
這是個比較小的點,不過對於激進派伊斯蘭教來說比較重要。軍工業,尤其是美國軍工業的私有化使得軍火的出口更自由。因此激進派才能夠搞到那麼多殺傷性武器。當然,冷戰對此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在此按下不表。

2) 矛盾的激進派伊斯蘭教
a. 反對西方現代化,運用現代化
如題主所說,激進派提倡原教旨主義,對西方,以及西方代表的現代化有極強的抵觸心理,提倡一切都按照可蘭經,新科技只有經過可蘭經的解釋才可以應用。然而,比較諷刺的一點是,激進派組織的運作是非常之現代化的。可以說,是網路和一干新媒體成就了激進派。比如基地組織,其操作非常依賴即時通訊工具,因為他們的組織結構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以一個一個小單元存在的。另外,網路上的虛擬穆斯林社區也是連結各地對現狀不滿的普通人的關鍵所在。這也是我之前所說的,政治化伊斯蘭教是一個現代化產物。

b. 對「視覺化」的執著
這點要是展開可以很大,不過這裡就簡短提一下。
也和新媒體的興起有關。激進派對摧毀西方形象(image)有著狂熱的執著。9/11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把美國的脆弱形象展現給所有人看。對形象的運用也是從西方學來的。看看滿天滿地的廣告就知道形象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有多麼深遠了。

(答主手酸了,就答到這裡吧)

最後
所以,形成激進派伊斯蘭教的關鍵節點在哪裡呢... 這是一個多方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是一個反對西方現代化的現代化產物。


Reference:《Afflicted Power》 by Retort


基本同意@張雩 開始部分的概念辨析。但問題在於
上面2個答案都迴避了穆兄會為何會成為一個那樣的組織,以及 Sayyid Qutb和納賽爾關係的演變,他們的關係實際就是納賽爾-薩達特-穆巴拉克政權和穆兄會的關係(注意穆巴拉克就是作為薩達特長期的副手而繼位的)而這對關係幾乎能代表現在一系列阿拉伯政治變局中當權者和主要反對派別之間的關係。

其實,這個問題差不多和問中華文明從何時開始變得排外自閉一樣。

我感覺當一種文明遭遇現實上的挫折和變局,失掉文化自信之後,他們中一般都會分裂轉變為2個方向。一部分人要求用外來文化改革自己;另一部分人認為面前的問題是因為腐化墮落丟失了原有的傳統導致的,要求「復古「回到他們想像中的那個「最初的純潔時代「。

所以,差不多你可以比照奧斯曼土耳其和清代的相似之處。

1.其統治階層都是對原有文明而言的外來征服者,
2.然後又都繼承了原有文明的外在形式,
3.都同時對原有文化進行了適合自己的改造
4.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征服王朝。
5.都嘗試過自上而下的改造。

你注意對清代那些最主張「復古「的知識分子恰恰不少也是來自漢族士大夫階層的,並且也從不同角度提供了思想原料給予後來的民族革命。

而伊斯蘭教地區,最初主張回到「原本教義「的伊斯蘭派別就是在奧斯曼治下的伊拉克和阿拉伯半島地區興起的。然後這類伊斯蘭中的「基要「派又和阿拉伯自身的民族解放運動結合在一起了。並進一步變成一種反對權貴的民粹運動。

所以,我認為這個結點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對阿拉伯半島的征服和其此後自身的衰落。時間上就是18世紀下半葉和中國差不多的時候。

只不過,對我們而言改革派最終佔了上風,而對阿拉伯世界,由於他們與西方地緣上的接近,而最終導致與民粹和民族主義結合更緊密地那些伊斯蘭政治化派別的興起。(過程主要是在60年代以後了)儘管此前很多伊斯蘭國家都是世俗化政權。

發現上面後面的補答過分突出了「穆斯林兄弟會的作用」-這是錯誤的解釋。因為埃及不能代表伊斯蘭國家。實際上穆兄會只不過是這類回復伊斯蘭「原初狀態」中一系列派別中有傳統的一支罷了。

在討論伊斯蘭問題時,我們始終應該把民族主義和泛伊斯蘭化2者分開討論,儘管2者常常糾纏在一起。

而且有必要指出,政治領袖直接干涉利用宗教事務這一點在伊斯蘭世界是從奧斯曼土耳其開始的。此前在阿拉伯帝國及其各遺存勢力的政治領袖並不對宗教教法有解釋權。突厥族也並沒有完全的融入阿拉伯人的概念。4大哈里發之後,政治領袖就不對宗教事務有最終決定權了(對比羅馬帝國與基督教的關係,特別是拜占庭的情況)

這是我上面1~3點所提及的外來征服者文明對接受原有文化的同時進行適合自己的改造。 對應清朝完成這種改造則是通過系統性的修書(四庫全書)和文字獄達成的

4點中說的龐大征服王朝必然引起地區的民族主義反抗,所以,我思考之後認為可以把這個節點更進一步鎖定到阿拉伯半島起義反抗奧斯曼帝國開始因為這種民族運動要取得合理性必須有一個反對當時蘇丹合法性的理由。而這個理由就只能是指責當時的突厥蘇丹偏離了真正的伊斯蘭正統,需要恢復到原初伊斯蘭狀態。


所以,無論是瓦哈比主義(在沙特家族反叛之前,麥加就起義多次了)還是穆兄會的理論都只是這種運動的一個表徵罷了。而沙特獨立之後其政治領袖也比過去的阿拉伯政權的領袖更多的介入宗教事務了。

此後,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上面的回答都漏掉了阿拉伯社會復興運動的階段,以及西方化立憲王朝的階段,這2者建立的政權恰恰是現在各原教旨伊斯蘭化派別所反對的政權)


一,世俗化地方軍閥,舊貴族領導下,遭受西方殖民化的階段,同時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原教旨政權取得了獨立,成立了伊斯蘭化的獨立王國我個人認為很大程度上沙特是比後期奧斯曼更加宗教化的政權)。


二,19世紀末,以來自新式軍隊的青年軍官為首的要求自主的進行西方化改革的力量。各種青年黨中最成功地(和我們最初的革命來自新軍差不多)例子就是土耳其的凱末爾,只不過其他伊斯蘭國家有類似嘗試而沒成功,或以相對溫和的不徹底的立憲制改革解決問題。

三,20世紀上半葉,為回應日益高漲的民族情緒,由西方扶植的部分青年軍官勢力與舊貴族(包括溫和的伊斯蘭教門閥家族)合作成立了一系列西方化的王朝進行了一系列不太成功的君主立憲制改革。包括:伊拉克的哈希姆王朝, 伊朗的巴列維王朝,阿富汗的巴拉克宰王朝,埃及的法魯克王朝。(這些王朝的上層生活習慣都非常西方化,法律上也堅持世俗化,比如大多王室都是一夫一妻制,同時經濟上主張比較激進的自由化改革,但同時官僚階層和王室確實生活奢靡腐化)(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中國袁世凱稱帝成功並且維持個30年的情況


四,上面這一系列王朝的失敗統治最終導致了「泛阿拉伯運動的興起」主張阿拉伯民族作為一個整體,擺脫西方「殖民統治」,所以這個運動具有國際化特徵。同時對應的美蘇冷戰格局,這股運動希望藉助外來力量達成自己的目標,建立一種介於2者之間的民族獨立國家。當然美蘇也適時的介入其間,各自扶植自己有利的政權。這個運動具體載體就是各國相互聯繫的「阿拉伯社會復興黨」,他們建立了一系列蘇式專政政權,包括埃及的納賽爾-穆巴拉克政權,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阿富汗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政權。他們政治上抗拒「西方化」,強調民族主義,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民粹化的經濟改革(各類國有工程和企業),但社會和法律上堅持「世俗化「,打擊政教合一的勢力(印尼的蘇哈托政權也可以看作類似的嘗試)而對以色列戰爭在很長時間內成為了他們執政合法性的一個來源。因為很多這類政權受到蘇聯支持(除了薩達姆),所以此時美國相應援助其反對派-----伊斯蘭原教旨革命者。


五,上述四類政權的嘗試,幾乎都不同程度的導致了2極分化,所以,底層民眾經歷了上述一些列失敗政權之後,幾乎把「世俗化」等同為「腐敗」的代名詞。以反對世俗化的腐敗獨裁者為目標,更願意相信政教合一的「泛伊斯蘭化運動」是新的出路。此後的霍梅尼革命就是個顯例,而類似穆兄會的各類組織則在這些國家成為最有群眾基礎的對一黨政權的反對派別。底層民眾並不太信任完全西方普世化改革的支持者,因為第三點那個階段的統治並沒有給他們留下啥好印象。而且別忘了,埃以和平之後,埃及社會復興黨最大的支持者也恰恰是美國

阿拉伯國家底層民眾支持極端原教旨派別恰恰是因為他們對西方國家過去出於政治博弈目的支持一系列世俗化政權的失敗統治的深刻記憶導致的。


實際上,我們自己今天不也常把腐敗和各類社會道德缺失的問題直接歸咎於「缺乏信仰,缺乏宗教和對神敬畏」么?這實質上也是所有「前XX國家」或者民粹政府的一個趨向。


下圖顯示了歐洲國家回答「你認為現在的社會問題解決應該更多靠信仰還是靠科技?」回答「靠信仰的」比例越高的顏色越深

這個問題里最高票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07045 已經把
相關歷史細節說得比較清楚了。大家可以參考,特別是有關埃及。

=============================================

土耳其,北非大部分,伊拉克,埃及,黎巴嫩,敘利亞(其實今天敘利亞還是),伊朗,阿富汗,都曾是非常世俗化的國家(儘管多是以君主或者寡頭獨裁的形式來保證的)。所以,阿拉伯之春很可能最終導致這些世俗化政權解體,而最堅決反對他們的(除了土耳其,巴林大概)更多不是接受西方化思想的大學生,而是原教旨派別(整個阿拉伯世界最世俗化的開羅大學又怎樣?並不像你想像的,我聽朋友說,「你只要想像中國大學裡同時主張民主但又是毛粉的人就可以了,但對他們來說毛粉就意味著伊斯蘭「),埃及穆兄會的群眾基礎遠遠比你想像的要深厚,為啥,過去落後地區水災啦,地震啦,政府基本都是不管得,都是穆兄會第一時間出面籌款重建接濟的。所以,商業化世俗的大城市高檔城區,和貧困的農村與平民窟想法完全不同。現在還不是軍政府出來收拾爛攤子保持世俗化?換了一批人罷了。美國一直支持軍政府首腦就是要保持世俗化,是不是獨裁,不重要。(大概除了敘利亞,所有世俗化的伊斯蘭世界寡頭政權大概美國都是支持過得。美國不支持,他們基本混不下去,剩下的由俄國人支持)。
===========================================


歷史政治知道的不多,只是看過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一看前言「一個穆斯林家庭幾代人在中國的艱難發展」,心就想真可憐啊,肯定來這邊很不適應,被人排斥遭遇種種。看了書之後,怎麼說呢,就是特無語,我真沒看出他們怎麼在中國艱難發展了,倒是他們總在嫌漢人這漢人那,一下子「這個是漢人的水果 我們不能吃」,一下子「那是漢人的規矩,我們不能學」,韓君壁極力阻止自己女兒嫁給漢人楚雁潮,唯恐和漢人攀上任何關係,總而言之,他們的痛苦和悲慘的命運和穆斯林的高傲和孤僻不無關係。
當時作了個設想,如果穆斯林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我們這些漢族和其他民族將會有怎麼樣的命運。認真想了想,不寒而慄。


寬容?_?


伊斯蘭曾經給人文明的印象是因為在阿拉伯人大征服期間佔領了伊郎,敘利亞,亞歷山大這三處地方.

這三處本來就有著高度發達的文明,在伊斯蘭化後仍然保持了蓬勃的生機.伊斯蘭幾乎所有的學者,詩人,作家都是出在這些地方.而作為伊斯蘭起家的阿拉伯半島和阿拉伯人始終沒有長進過.由阿拉伯人主導的倭馬亞王朝就是個徹底的文化沙漠.

即使在現代,去伊斯蘭化的土耳其,以及敘利亞和國王時期的伊朗一樣是非常開明的國家,給人野蠻落後印象的就是阿拉伯半島上那些幾百年都沒長進的酋長國.


一句話:伊斯蘭沒變,變的是世界。
古代的伊斯蘭顯得文明,是因為有更加狹隘的基督教和其他一些落後原始文明做對比。
當世界進入現代文明,當基督教和其他一些古代官方宗教或指導思想被科學和資本踢出世界舞台中心、當基督教的權力被民主政治取代以後,伊斯蘭地區依然用教義指導生活,兩相對比自然伊斯蘭教就顯得狹隘封閉。
伊斯蘭沒變,甚至可能有緩慢進步,但歐洲發生了巨變、東亞發生了巨變、美洲發生了巨變,它就被襯托得不堪了。


唉 某個領袖一時的心慈手軟,不等於一個宗教的寬容——所以我未見歷史上伊斯蘭教的寬容!!

我甚至也很少見到基督教的寬容。現在基督教的寬容是因為西方人部分放棄了基督教。是西方人寬容,而不是基督教寬容。


好問題,現在排名前幾的答案儘管內容詳實,但未免離題萬里。

問題的重點並不在原教旨主義和恐【和諧】怖分子,而是類似「李約瑟之問」的伊斯蘭版:為什麼曾經開放強大的伊斯蘭世界,沒有孕育出現代文明?

另外由於伊斯蘭世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另一個附加問題是:為什麼曾經善於向鄰居學習的伊斯蘭世界,到了現代卻沒能成功從歐洲學到現代文明?

所以一個合格的答案至少要講清楚兩點:

  1. 為什麼伊斯蘭文明曾經能開放繁榮?
  2. 為什麼伊斯蘭文明沒能延續開放繁榮?

現在看來,除了 Canicularis 的答案(點我查看),根本沒有人在正面回答問題。但 Canicularis 有觀點而無論據,難以服人。

由於伊斯蘭不像中國一般地理封閉,歷史上又與基督教世界有諸多交流,這個問題比「李約瑟之問」有其獨特性,希望諸君不要僅扣著「激進伊【和諧】斯蘭勢力是怎麼形成的」這種狹義角度答題,這未免辜負了一個好問題。

我也沒能正面回答問題,只是提供思路,有了合適答案後,會自行刪除。


關鍵節點在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現代主義政治」興起時期。傳統伊斯蘭教地區,部分區域由於受誘導而信奉現代國家理論,有一些是被迫轉型向這一方面,於是變得愈發激進自閉,信奉「主權論」,即國家具有自己的生命;「民族主義」,認定種族利益高於一切、「集體主義」,主張以犧牲社會的各項利益為代價,換取政治團體對社會的掌控權;等理念。

還是從基督教被現代主義荼毒講起比較容易理解。

所謂歐洲,根據文明史的常規觀點,通常被分為三個區域:以拉丁語族-天主教信仰為特徵的「南歐」,以日耳曼語族-誓反教為特徵的「西歐」,以原「拜占庭帝國」為界的「東南歐」,其顯著特徵是以東正教為信仰。

這三種基督教信仰的產生,其背後是一系列社會自主權的解釋變易,以及歐洲不幸的世俗化、國家機器化走向。

基督教在創立之初,原本是一種追求社會自由的反抗理念,否認羅馬帝國的古典國家機器對諸社會的統治,認定人生而自由。隨著宗教理念的日益豐富,它與羅馬希臘的哲學思想融合,形成了神秘主義色彩濃厚的一種觀點:塵世是區別於美好天堂的醜惡世界,這個世界充斥了人心私慾造成的不平等和暴力,政權間的廝殺與掠奪以對民眾的壓榨作為動力,當前的社會不美好,正是源於一種上下統治的人為秩序,這種秩序是粗俗醜惡的。

在早期基督教的這種解釋中,國家機器、政權等,很自然被定性為「惡」的集合體,因為它不在意人的心智領域,它刻意製造不平等,它的存在基石是暴力。

回歸到基督教的主張,它並非要建立一個神的專制國度(而這正是中世紀君主們拿來抹黑基督教的說辭),而是否認「國」這個概念。人對上帝的虔誠之心,不可被分割於對國家機器的鄙俗崇拜。基督教是最早將無政府主義的理念高尚表達的宗教,放在人類思想史上,這也是極為卓越的一筆。

在羅馬的國家機器統治之下,基督教的這番號召力太過於強烈,以至於羅馬帝國不得不選擇鎮壓,鎮壓失敗後想到的辦法是招安,這就有了「東正教」的原型,宗教作為維穩工具,重在其功用而非理念。

西羅馬帝國崩潰後,由於基督教會是一個社會組織,在彼時的歷史背景下具有積極的作用,於是成為一個穩固的、兼具理念性和工具性的組織。它以平穩的步驟造福社會,這是必然的選擇,因為宗教的根本領域在於人類心智,它不能像世俗國家機器一樣進行暴力的懲處。

但是論及社會組織形態,對世俗國家機器的批判,始終是基督教會的重要理念。二者的對立也招致封建領主的反擊,「教會塑就了黑暗的中世紀」就是英國國王為首的封建君主們極為喜好的說辭。但事實上,被宣稱黑暗的區域,往往都是教會力量弱小、封建領主強勢的德意志地區,教會力量相對強大的南歐與東南歐,則一直是繁榮的。

令人遺憾的歷史規律是,自由鬆散的社會總是無法抵禦高度組織化的暴君,劣幣是勝者,而良幣被驅逐。在 16 世紀,南歐迫於西歐和南方穆斯林的壓力,開始強化國家建構,並最終把所有的小邦國都納入到國家機器序列。自由散漫的宗教社會,被冰冷的國家機器所掌控,所謂「黑暗的中世紀」結束後,君主們可以肆意強迫民眾當炮灰,後來則是總理們可以自由指使憲兵們射殺工人。

伊斯蘭世界的轉變也正是這一時期,它和那些南歐小邦國一樣,自身是自由社會,但是面臨著國家機器建構的洪流,不得不被納入其中,因為只有自身的國家機器足夠強力,才能抵禦歐洲憲兵和資本家的壓榨。

冷血當然是高效率的,以主權論、種族論等集體主義理念哄騙民眾,讓政權得利。歐洲的這般成功實踐打動了奧斯曼帝國的君主,北方沙俄的威脅又加強了這一緊迫感,於是自 19 世紀中期,君士坦丁堡也開始集權統治,坎坷執行了半個世紀,卻幾乎沒有成效。這時「青年黨」開始登上歷史舞台,提出「伊斯蘭為體,西學為用」是折衷的,應該全面接納「歐洲思想」:

「國家是有生命的,大河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滿,民眾有義務為國家效忠賣命。」

「民族是有生命的,各個民族應該為自己的國家效忠。」

奧斯曼帝國試圖引入這些理念,但是發現自己遇到了和歐洲封建主們曾遇到過的那個問題:「人對真主的虔誠信仰,不容被對世俗政權的迷戀所分割。」

中世紀時,西歐君主們靠著十字軍戰爭和漫長的博弈,把社會一步步吞噬進了王權,他們有充足的時間,但奧斯曼帝國此時的處境是極快節奏的 20 世紀,內外交困和具體歷史事件的擠兌下,奧斯曼帝國就此解體。

雨後春筍般新鑽出的一系列政權,唯有土耳其的凱末爾政權踐行了強力的「現代主義政治」,它要接替奧斯曼帝國的失敗,無視民眾的苦難,也要把犧牲民眾、餵飽特殊利益集團的革命事業進行到底。

其他政權不夠強力的,就逐步被那些強力的、激進的、世俗的獨裁者們推翻。比如敘利亞自由軍官組織、埃及自由軍官組織、伊拉克自由軍官組織,以「自由為名」,無非是一個個軍閥封建主。

其他地區的狀況略好一些,伊朗被巴列維家族的「現代主義政治」迫害許久,終於被民眾的憤怒所推翻,建立的新政權雖然不盡如人意,但也還過得去。沙特家族與「海灣國家」們地處偏遠,手裡有石油,乾脆用大筆金錢緩衝了「現代主義政治」的負面影響,在傳統的伊斯蘭社會理念下繼續順風順水。

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亞的卡扎菲,兩人本試圖結合伊斯蘭社會理念和「現代主義政治」,但是不甚成功,最終被推翻。在這些鬥爭過程中,民眾逐步認識到「現代主義政治」、「西化」等方向的欠妥之處——集權的國家機器,只會是社會的阻撓者。此後伊斯蘭主義逐步興起,也就是以社會為本位、把政權當做一個工具的理念,但是由於外部環境過於惡劣,探索得也較為坎坷。

題主所說的「自閉保守」,可以類比一下東北亞地區——在明清之前,東北亞社會是多善於接納外界理念,而明清之後變得愈發保守,因為古典國家機器的建構,在明清時期已經在逐步到達頂峰。但凡是國家機器的誕生之處,必然伴隨著專制者的統治與准專制者的革命,誰上位不會有太大的區別,托洛斯基不一定比斯大林更好,假使不發生十月革命,二月政權會蛻變成什麼樣也很容易設想——不是像波蘭那樣默默無聞,就是像希特勒那樣,最終還是成為蘇共政權的歷史代替品。

自閉保守不是因為伊斯蘭理念本身的特性,而是現代主義政治附帶的極端衍生品。這裡可以補充幾個現代主義沒有過激進入的伊斯蘭地區——馬來西亞,汶萊,阿爾及利亞,阿聯酋,摩洛哥,突尼西亞。這些地區不是「成功從伊斯蘭轉型到現代」,而是「沒有轉型,以原有的伊斯蘭姿態持續發展」的典範。

國家主義使人腦殘,腦殘的人容易激進,激進者趨向於偏執自閉和保守,包括伊斯蘭世界在內的全世界,但凡被現代主義的流毒感染,都會變得這樣噁心保守自閉冷血——參見盧安達大屠殺,93% 的民眾是基督徒並不影響屠殺慘案的發生,因為政治主導的社會就是這樣,自由主義的魅力正在於它去政治化。


關鍵節點?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呀。
問出了本質,其實我認為伊斯蘭教跟佛教,基督教等根本不同之處就在於此!!

根本原因就是:伊斯蘭教的教義本身就具有「回 歸」的特徵。
它具有「自回歸」特徵,因為它綁定綁死在古蘭經上;穆聖之後,永無聖人;古蘭經不得刪改一字,必須以原語呈現世界,等等等等;更重要的是,古蘭經本身就是生活方式就是法律;——其它任何古代宗教都沒有這樣完美完整的預先預防永不偏離回歸綁定的設定!它不但追求一種靜態穩定的宗法社會,而且通過教義的預先設定,總有自動出現的保守者把偏離者拉回來,這才是真正強大的保守力量!!
世俗化回教,實際就是將伊斯蘭教普通化為一種習俗一種普通的宗教一種文化,並退出政治領域法律領域。這樣是對的,因為宗教的歸宗教,國家的歸國家嘛;但這不符合教義。
而所謂伊斯蘭學者一來,把經文一頓宣講,就又回去了。為啥呢,簡單的說,根據的教義規定,文化上傳教除了對古蘭經進行口頭宣講解釋,沒有什麼別的方法,教義不允許你做一本啥釋義出來順應時代潮流;這樣講經除了保守再保守,回歸再回歸,也沒有什麼好方法,因為現代的東西在經文里很難找到。
教義本身不但具有強烈「自回歸」特徵,同時也具有對於政治空間,文化空間,法律空間,乃至私人空間的強烈的侵入特徵。
伊斯蘭教的學者不斷封裝教義,並追求「靜態穩定」!現在的它,並不具有開放的特徵。

伊斯蘭文化曾經繁榮?也許。但繁榮了就領先了?領先了就永遠領先了?埃及人繁榮過,蒙古人繁榮過,印加人也繁榮過,巴比倫不也繁榮過嗎?現代民族有幾個文明文化沒有曾經繁榮過?
是的,希臘文明幾乎是阿拉伯人保留下來的,那又如何?火藥還是中國人發明的呢!那些榮耀,並沒有任何意義。——然並卵


確實,歷史上相當長的時間,伊斯蘭教曾經相當開放。而且,現代主流伊斯蘭教徒也不是就打算完全按古蘭經生活,老實說大部分伊斯蘭教徒是能適應現代社會的。但是,一旦要認真信仰的話,回歸保守的概率就很高。
其實,單純一本書是不可能禁錮人們的,但是結合了傳統文化以 及不斷回歸,不斷加固藩籬的學者們,經濟不發達失業率高的教徒們,就能把人們拉回去的。
所以——

它每次走到岔路口,總有很大部分人往回走。——因為回歸的力量存在於教義本身之中。
我們無神論者對宗教信徒的態度應該很簡單:歡迎開放寬容信仰自由,鄙視保守自私干涉他人!


伊斯蘭從來就不是一個懂得寬容的宗教。從其誕生之時,就是為了鞏固個人權力、神話個人崇拜,根本來說它是一種權力的體現。你能指望權力擁有者自己放下權力嗎?世界上有太多佔少數人口的穆斯林欲圖屠殺其他非穆斯林人口的例子。在都是穆斯林的地區,不同民族、不同派別的穆斯林也是相互屠殺。穆斯林要把自我意識強加到他人頭上,其根本就不是和平的宗教。作為改變最小的宗教,伊斯蘭依然是阿拉伯人那種在沙漠里搶劫他人的強盜,在無人可搶時,他們會殺死自己的兄弟和妻子。所以穆斯林創造不了任何東西,只能繼承或毀滅。寬容是求同存異的前提,面對這種宗教,寬容是一種自殺。
我相信,無論伊斯蘭現在多麼牛叉,終有一天會滅亡,而且哥深信其滅亡的速度跟他興起的速度一樣快。上帝欲讓其滅亡,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自己作死。


生活在穆斯林國家表示,一部分伊斯蘭文明,已經不能稱之為文明了。(很難想像暴力和歧視會成為文明的一部分)


馬來西亞因為女歌迷擁抱韓國的明星而要求對她們施行沙利亞法


啤酒罐暴動證明了現代政權的合法性來源必定是國家福利制度的穩定。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 就是滿足知識分子的虛榮心,戎就是滿足老百姓的飯碗。在勞倫斯們面前奧斯曼帝國顯然已經無法滿足阿訇的虛榮心,於是失去了中東。在土耳其伊朗。餓著肚子四處鎮壓的年輕軍官們已然對那些腦滿腸肥的官僚滿腔憤恨。
剩下的事情無非是改良或者革命。改良也好革命也罷,其實都是3步,培訓人員,建立信息鏈,重建權力架構。區別在於,改良大部分都是公開的。辦班、辦報、立憲會議。革命大部分是隱蔽的辦俱樂部、廣交朋友、黨同伐異情報戰。走哪條路其實取決於原有的教育系統的強度。康梁聲勢固然很大,對於韶山、黃石那些塾師們意義何在呢?於是義和團的大師兄們粉墨登場。留日也罷,留法也罷,魯迅和恩來又怎麼能夠和袁文才說得上話呢?於是師範的學生們開始了鄉村運動。
現在在來看伊斯蘭世界:第一步就出了問題。不管是辦班還是辦俱樂部都辦不過阿訇,因為這些受過西化教育的知識分子他們有退路,稍稍受點樣子就去外企吃西餐去了。李克農,康生他們是沒有退路的,在大城市他們肯定會面對的是方鴻漸的窘境。連張學良都要受樣子,陳賡會對再當侍衛長有興趣?伏龍芝源源不斷的把這些小知識分子培養為革命家,以階級分野來對抗鄉村塾師的個人威望。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卡扎菲、薩達姆都以著作等身為榮把。即便如此,他們也只能夠維持一個不大的圈子。
雖然圈子不大,不管怎麼說事情成了。事情成了就辦報吧,可是偏偏又遇到冷戰,即使納賽爾不搞秘密警察,蘇聯人美國人就會消停?你是想做阿明?做阿連德?還是做諾列加?巴列維?可是這樣一搞就趕跑了西化知識分子,國內輿論完全落到了阿訇的手裡。主席遇到死人辦報的怪事,睡不安穩,只好把整個教育系統連根拔起
第3步排坐坐分果果,其實也不是一定就要吃獨食,事情能夠大家辦自然是最好,可是革委會這個東西運作起來不容易。同僚制衡比支持的可能性大得多。論效率還不如獨裁。可是前面2步都已經失守,1人1票你選得過穆斯林兄弟會?

出路:尊重地方文化,不要把人逼到絕路上,黨的政策是養起來,
少搞文化審查,魯迅,瞿秋白還是有底線的,遲早要說些多餘的話
扶持文弱書生,鼓勵張愛玲去結社,教書。
早普基本福利,民信而後先足食再足兵,借款先買稀飯雞蛋才是百年之計啊


安薩里


當他們是少數人的時候,他們要你尊重他。當他們是多數人的時候,他們要消滅你!安拉胡阿克巴


沒深入研究過,但看世界史留下的印象是,與基督教相反,伊斯蘭教是先包容後封閉,從技術的發明者和傳播者變為封閉者和落後者,而轉折點是從伊斯蘭教失去對地中海的控制時開始的。

我認為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歐洲的政治進化了,基督教開始政教分離;另一個是基督教經過大的改革,保守激進派沒有得到大多數的支持。如果沒有這兩個原因,基督教也會像伊斯蘭教一樣孕育出無數恐怖組織。


立論:一個文明強大的時候趨向於開放和包容,封閉、保守和一個文明的衰落則互為因果,但都不是唯一的要素。
西歐現代文明的迅速崛起與近代伊斯蘭文明的衰落(衰落不等於倒退不等於不發展) 是節點同樣也是原因 (文化的轉變是一種長時段的過程,單純一個事件只能算是多米諾骨牌的觸發機制)
對於現代強勢的西方文明 是學習接受(日本)或者對抗 一些伊斯蘭文明選擇了對抗(土耳其等國家選擇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
對抗因實力不足 必須凝聚人心 宗教或者民族主義無疑是最好的手段
伊斯蘭文明由於在民族上並沒有一個中心 所以宗教成為凝聚不同人群人心的手段
而要想凝聚人心 必須破除內部的異見
回歸原教旨主義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
由於時代變遷 一千年前的原教旨難免帶有很多不符合時代的行為
而恪守這些 在現代文明中難免陷入野蠻和極端
(近代中國在回歸儒家傳統這種方法受挫後,選擇了民族主義)


呃,伊斯蘭教從來就沒有過上升開放的包容期,歷史上那些文明期都是後人附會出來的。


如果我說伊斯蘭從來就沒有文明你們信不信? 伊斯蘭教歷史來看,以及伊斯蘭發展途徑的國家歷史來看,伊斯蘭教的最大作用是摧毀文明,比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有過之而無不及。


推薦閱讀:

大家都覺得伊斯蘭教歧視女性,為什麼中國穆斯林少數民族並沒有不讓女人上桌吃飯的陋習?
為什麼今天還會有激進的宗教原教旨極端主義?
今伊朗和古波斯的關係是怎樣的?伊朗人會以波斯帝國的繼承者自詡么?包括但不限於宗教,政治,經濟,多謝?
各種斯坦國家都是一種什麼關係?他們是一家人嘛?
為什麼伊斯蘭世界,沒有產生工業化的強國?

TAG:歷史 | 伊斯蘭教 | 社會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