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劉知幾提出的「史家三長論」?

劉知幾提出史學家治史需要具備「才、學、識」,作為一個剛入門的歷史系本科生,想請教大神們如何理解「才、學、識」的具體含義,以及如何達到這種境界


比較好達到的是學啊,多讀。才是天生的,文字理解能力,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識就很困難了,前四史的作者,三個具備從政經驗,班固算半個。而且司馬遷,陳壽和范曄還都是政治上的失敗者。。。歷史學家的識,代價是很高的,只有痛苦才能夠帶來真知,司馬遷在他註明的自我剖析中提到的孫臏,文王,孔子,莫不如此。

想達到這種境界,沒有一定的機緣巧合,斷不可能。

能夠帶來滄桑感的,只有滄桑本身。能夠磨礪出歷史學家的,也只有他親自體會和參與過的歷史。陳壽不是獨立存在的,他生活在三國英雄時代的尾聲里,目睹了諸葛亮和姜維最後的掙扎和不甘的失敗,有那麼幾年,他就追隨著姜維,為他承擔軍務,他命中注定要為這些英雄做傳,其他人不能替代。


才、學、識既是單獨的詞,也是可以連接的片語。常見的有才學、學識,可見三者相關性極強。
才體現在個人能力上,學則體現在見聞上,而識則是個人厚積薄發的一種表現,強調的是通透。用司馬遷老先生《項羽本紀》作比,了解霸王的生平可謂見,文筆可謂才,評價可作識。
說到培養,多學、多想算是方法。
具體到史學上,這些都是高深的大道理,個人說法可能有失偏頗,望見諒。


學反正就是多看書,能把一整柜子的書通讀好多遍了學肯定是有了,這個東西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

才這個怎麼理解我覺得見仁見智了,天賦這東西其實以大多數人的努力程度還輪不到拼天賦的level。

識這個個人感覺就是要多經歷,就可以讓人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問題,同樣面對一個事件,從不同階層不同情況的人來說反應可能截然相反,這種識必須需要很久的積累。


推薦閱讀:

有沒有正史風評很好的末代皇帝?
有什麼連「可以用來調侃的黑點」都沒有的名人嗎?
我們應該怎樣客觀地去評價陳獨秀?
歷史上有哪些英年早逝的人?
太祖、太宗、高祖、高宗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順序?

TAG:歷史 | 歷史觀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