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SCI論文有多難?
我是一個在校本科生,今年大四,專業計算機。學校表彰大會上有一個材料方面的碩士研究生獲獎代表發言,講到他研一和研二兩年期間發表了13篇SCI論文。我的一個師兄,今年剛剛博士畢業,聽導師講這個師兄實力是好幾屆裡面最強的,曾經到UIUC交換,MSRA實習,博士期間一共發表了9篇SCI。我的問題是是不是發表SCI論文的難度因研究領域而異,某些領域比較容易做出成果,亦或者SCI論文也是良莠不齊?
樓上的很多答案答非所問啊,看的本仙女一臉懵,作為縱橫沙場多年的科研老司機,還是讓我來正面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吧~
題主的問題是:是不是發表SCI論文的難度因研究領域而異,某些領域比較容易做出成果,亦或者SCI論文也是良莠不齊?
答案是yes。發表SCI論文的難度確實因研究領域而異,某些學科領域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優勢,更容易做出成果。比如說之前有人提到的,相同的科研環境和資金支持下,生物化學類的領域出結果發sci論文要比計算機類容易得多。原因無非是不同的行業現狀和評判標準有天壤之別,自然沒有可比性。
至於同一領域內的sci論文,當然也有優劣之分。不同期刊雜誌每年的影響因子都是在上下浮動的,但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基本可以說一個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就代表了它的業內水平和認可度的高低,所以說不同期刊所發表的文章自然也良莠不齊。
雖然很多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誤解,SCI論文發表數量多少就是直接評價你學術水平的硬性指標。但是,我們並不能絕對的說SCI論文發表數量越多越好,最重要的評判標準還是SCI論文的質量。影響因子的高低就直接說明了這個問題。一篇影響因子為20以上、被大量引用的論文和5篇影響因子1-2的期刊文章相比較,顯然前者更有說服力。這就又回到了咱們發表SCI論文最根本也是最難以回答的問題,如何才能寫出一篇上乘的優質的文章?
如果你專業知識基礎不紮實,文獻讀的不夠深入透徹,課題沒有研究價值,實驗數據不夠真實精準,那麼不好意思,對你來說,SCI論文就如彼岸之花,看得見卻摸不著。這幾步基礎的關卡你都沒過,更別談後面的論文投稿了,更別說期刊選擇和語言問題也是讓人傷腦筋的大事。基本沒戲。
眾所周知,一篇論文最重要的是研究方向和結果要具有一定價值,並且能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捕捉到你的有用信息和觀點,這個基本要求是必須達到的。但是國內很多科研人員往往達不到這個基本要求,而且通常都是因為英語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造成論文的關鍵信息不能快速被人理解和接受,以至於被拒稿,悲劇了。這可以說是非常普遍存在的情況。
作為科研服務從業人員一枚,我可以說從自己讀研時就開始接觸到這類問題,周圍的師兄,還有自己剛開始發SCI的時候,憋論文比便秘還難受,老闆改的不耐煩,我們自己更是著急。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意識到,語言與文化的障礙是真切的存在的。所以想跟題主說的是,最好從現在開始就著手進行語言和寫作的訓練,特別是英語寫作能力。如果實在這方面有欠缺,對於因語言和表達而悲劇的問題,也可以試著求助於專業的潤色服務公司。術業有專攻,這話沒毛病。
以上就是我所有回答了,既切題又有一定的延伸,希望對小夥伴們有幫助~
發過兩篇一區的sci論文.
第一篇花了大概兩年時間,中間拒稿一次。拒稿意見是編輯作出的,但是當時三個審稿專家都覺得這個idea非常的Interesting的,不過工作量顯得比較小,因為我當時只算了一維的問題。所以我比較厚臉皮地向編輯提出了申訴意見,認為既然專家認為這個想法比較的有意思,問題在於工作量比較小的話,就不應該是拒稿,而應該是大修。當時主編接受了我的申訴,讓我重新做二維的結果之後重新投一次,因為第一次的審稿流程已經結束了不能更改。增加二維的結果之後,重新投稿,換了一個編輯,又大修四次,最後才錄用。大修的主要意見是認為我的演算法相對於前人沒有明顯的改進,只做到了內存消耗降低了20~30%左右、CPU計算時間的加速比1.8倍左右的程度。在評審專家的要求下,仔細去查找了加速比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原因。找到原因之後,做到了大概一個五倍左右加速比,內存消耗經過仔細的程序設計降低40%左右。最終才錄用了。
第二篇文章的錄用相對來說,就比較順利一些。因為我最開始投稿的結果就已經達到了將計算時間減小了一個量級的效果,就是原來需要20秒左右的話,我的演算法只需要兩三秒鐘。然後經過大修兩次之後錄用。只花了大概十個月左右的時間。
所以我覺得中不中的難度主要的取決於自己工作是不是確實對於學科的發展有一個很明顯的意義,或者相對於前人的結果有一個很明顯的進步。
對我來說,發表SCI論文最難的不是idea、數據和結論,而是把這些整合成一篇內容規範格式工整,語言流暢的文章。最考驗人的其實是語言功底(文字說服力+英語功底)有木有!
還有,對於有點強迫症的人來說,把那些個圖啊表啊格式啊整理成完美和諧的狀態真是要耗費好多精力。
一句一句寫著論文,一個一個改著圖的時候,有時真的挺不耐煩的:對著自己早已把前因後果爛熟於心的科學問題,實在是打不起興趣來。還有那麼多新奇的idea、未知的科學問題等著我去探索呢!而我卻必須在這裡學英語練改圖!摔!
寶玉笑道:「除《nature》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問黛玉:「可也有SCI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SCI,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SCI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拿出剛剛發表的SCI,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影響因子4.0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論文.小老闆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實驗室里師姐師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師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小老闆忙哄他道:「你這師妹原有這個來的,因你師妹的導師辭職下海時,捨不得你師妹,無法處,遂走之前將她的一作帶了去了:一則全送別之理,盡你師妹之孝心,二則她導師亦可權作見了學生之意.因此她只說沒有這個,不便自己誇張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還不好生慎重帶上,仔細導師知道了。」說著,便向師妹手中接來,塞到他懷裡。寶玉聽如此說,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別論。
不少學者對SCI論文寫作感到頭疼,由於缺少寫作經驗和對文獻的閱讀,他們常常感到無比的茫然。 其實,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會讓你的SCI論文寫作事半功倍。在這裡華笙醫學編譯將SCI論文發表中大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一些小技巧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
一.SCI論文,並沒有想像中的難寫 1.要熟悉你的專業,實驗方法;要尊重結果,實事求是面對結果,下筆之前多看看文獻,尤其是國外近期文獻。相信只要是正確試驗得來的結果都是可以解釋的,是可以發表的。
2.對於初寫者,「抄寫」不可避免,妙在「抄寫」技巧。同類性質的研究文章,撰寫格式大同小異,所以,格式可以「照抄」。常用句型可靈活「抄」用。有些描述性、結論性的句子在讀懂的情況下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和總結。但千萬不可照抄未讀懂的原句,否則,小者笑話百出,大者斷送文章前程。
3.盡量使用你熟悉的辭彙。不要故意使用華麗、少用或罕見辭彙。
4.要捨得投入精力和時間。
5.文章寫成後,一定要請導師、老闆、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審閱,有必要的話也可以請信譽度高的專業服務公司(比如美捷登)把關,提高成功率。
二. 如何投稿 論文投向哪份雜誌其實還是有學問的。一般視課題的新穎及創造性、實驗結果的完整及可靠性和論文寫作質量而定。
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1年以上)等,最好先投比你的目標雜誌更高的雜誌,哪怕是Lancet, NEJM,JAMA等都不妨一試。這些雜誌要麼直接拒稿,要麼送審後退稿(及少數直接收稿)。
前者一般不到一周完成,後者1-2個月。所以即使拒稿,你不會有任何損失,反而有可能收到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或建議。要知道,給這則雜誌審稿的全非等閑之輩。他們在一針見血提出里文章的「軟肋」的同時,往往會提出許多改進論文的良好建議。
如果你沒有時間等,想讓論文一次中的,又不願「下嫁」你的大作,那麼就要費心選擇了。首先要正確判斷你文章的內容及水平,在從資料庫ISI Web of Knowledge( Web Of Science) 查找相關專業的雜誌。再根據雜誌刊名,雜誌內容,IF及年發表量等選擇。進入雜誌網站並參考其目錄和發表的文章均有助於會雜誌的選擇。
三. 如何選擇審稿人 許多雜誌編輯希望你推薦3-4名審稿人,並很可能向你推薦的審稿人發審稿邀請。所以推薦審稿人還是有學問的。
如果你推薦的審稿人太忙或者太「牛」,他們根本不會理睬一般雜誌的邀請,你的文章就可能不能及時找到審稿人。其實雜誌對審稿人的身份要求不是太高的,但審稿人必須是某專業的專家。
因此,許多在某專業發過論文的(我指的是英文SCI)的作者都會收到審稿邀請信。因此,你在推薦審稿人時,不必太「挑剔」。
建議: 1. 推薦國外發過與你結果、結論相似文章的作者;
2. 推薦你論文中曾引用論文的作者;
3. 推薦你或你老闆認識的同專業的教授、副教授。在國際有些影響的國內的學者也可以,這些學者在國內不一定是「牛」人,但深受國外學術界尊重。
四.關於撤稿 有作者投稿後因種種原因需要撤稿,但又擔心編輯不高興,甚至會被打入黑名單。
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但需要說明的是,你為什麼要撤稿?材料方法不可靠,結果不能重複,還是設計本身有問題?這都是撤稿的理由。
但目前因體制原因國內有許多作者一稿多投,當文章被其中一份雜誌接受後,作者就開始要求其他雜誌撤稿。此種一稿多投的行為為國外學者所不齒。因為這樣會浪費編輯和審稿人的大量時間。
五. 如何請國外SCI雜誌減免版面費用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是有點小竅門的,比如可以減少使用的圖片,將彩色變為黑白等等。
談一下我對論文結構化寫作的一些看法。
從小大到無數次的英語考試,作文模版始終是我們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大家是對它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它能解決很多問題;恨它是因為好的、個性化的模版太難找,而且模版也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終有一天,我們要離開模版給我們構建的安全區域,進階為更個性化的寫手。
本科畢業後,當第一次需要寫sci文章時,我又面臨了當初第一次面臨英語作文時無從下手的感覺,相信多數人和我有同樣的感受。那麼,曾經幫過我們大忙的英語作文模版能否再次救我們於水火,幫我們邁出sci文章寫作的第一步呢?答案是肯定的。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會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sci文章結構化寫作的一點體會。
首先,我們來談談結構化sci文章寫作之所以能夠成為可能的幾點原因。
1. Sci文章不是滿漢全席,而是快餐
首先,我們要明確sci文章的定位,我們不能把sci文章當作滿漢全席。相比偉大的文學作品而言,sci文章不像是藝術品,而更多的像是應用文。讀者期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到有效的信息,從而判斷這些信息的價值。因此,他們期望的是能填飽肚子而又不太讓人失望的快餐。固然你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份饕餮盛宴,但是當你看看雜誌的instructions時就會明白,學術圈還是喜歡簡單粗暴直接的東西,所以才會給你的文章上那麼多枷鎖。當然,如果你拿了諾貝爾獎,在給CNS寫評論的時候,即使你端上去的一道煮速食麵,科學界也會把它當滿漢全席來對待。不過在這之前,還是老老實實的往讀者的期望上靠吧。
做為一道快餐,sci文章的特點是除了少數專業辭彙外,辭彙和語法都不難。這意味著門檻低,一個本科畢業生在積累了一些專業辭彙後,應該足以應付。難點在於,新手不知道不知道如果找到讀者的「共性」,而無從下手。
有的人可能會說,閱讀(超越但包括sci文章意義上的閱讀)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每個人的背景和需求都不一樣,怎麼可能存在讀者的「共性」這回事呢?更遑論找到這種「共性」?
事實上存在這這種「共性」,並且我們都受過如何找到它的訓練,只是大多數人忘記了,或者把自己受過的這種訓練當成了笑話。
先說多多年前讀到的一個事情,真假無從考證,但故事背後的意義值得大家思考。據說某年少成名的作家(不點名了,80後應該都知道這個人,後面的孩子可能對他的了解不多)的某篇作品被做為語文考試的閱讀材料,以示語文教育緊跟潮流,關心學生所思所想。有好事者請該作家做了這道題,對照參考答案,得分非常低。有人就聲稱,作者本人竟不了解作品的真實含義?!當年有些人便拿這件事來說明語文考試的題目的不合理,進一步否定現有的語文教育體制,甚至否定整個教育方法。
其實,這些人大錯而特錯。一道菜的價值,取決於食客,而不取決於廚師。一篇文章的價值,更多地取決於讀者,而非作者本人。一個好的作家,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讀者;一個好的讀者,天然就可以成為一個一般水平的作者,當然,有時候可能要經過一點簡單的訓練。其實,我們的語文教育是可以的。如果一定要說我們的語文教育有問題的話,那麼問題便在於對於文學性過於強調,而對應用性過於輕視,這樣的體制才生產出了那位善寫不能讀、忽視了閱讀「共性」的少年作家。
所以,你們大約明白了,從小學一年級起,我們在語文課上受過的那點教育,比如「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為什麼這個字不能刪去?」、「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結構」這樣的訓練,都是我們寫好sci文章的有力武器。往大了說,人類的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共性,那麼人類的語言也具有一定的共性,我們從小在語文課上學到的東西,多數能夠遷移到英語甚至其他語言的學習中。結構化的sci文章寫作就是要利用我們從小學習的分析文章「共性」的能力,從而倒推出寫出符合「共性」的sci文章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讀者期望我們給出哪些「共性」的東西呢?
2. 讀者的一些思維共性
讀者的思維有一些共性,這裡只講一些和論文寫作相關的,如果有遺漏的話,歡迎大家指正。
首先,人類的短時記憶能力有限,一般人的短時記憶容量平均值為7±2。這意味著什麼?第一,句子長度不能太長,否則讀者記不住,考慮到上下文要銜接和轉換,實際上單個句子的長度可能得更短。單個句子的長度究竟應該多少合適,我沒有具體數字,但建議是盡量簡短。第二,由於短時記憶容量小,所以對於複雜的內容(此處指對象比較多的句子),一般讀者難以理清其中的邏輯關係。這對作者的要求是,在句子長度和內容對象無法精簡時要盡量按照讀者易於接收的結構展示邏輯。
那麼,讀者易於接收什麼樣結構所展示的邏輯呢?
3. 論文的結構如何反映了讀者的共性?
在你讀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生之後,你對這樣的一種說法肯定會很熟悉:研究或文章就像是一個故事,你應該把這個故事講清楚。仔細想想,這樣的說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個故事要有邏輯的展開情節,最終達到高潮,其中某個人物發生了重大的改變,最後結束。科學研究和科學論文,也是這樣的,通過有邏輯的描述,最終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據說當代作家描述故事的結構大概有20多種,其中有4種是可以完整地遷移到科學研究和科技論文中的。
第一種是OCAR結構,即Opening (O)、Challenge (C)、Action (A)和Resolution (R)。這種結構可以完美的對應到一般科學論文中的格式,也是絕大多數期刊文章常見的結構。
後面三種結構則比較少見。
第二種是ABDCE結構,即Action (A)、 Background (B)、Development (D)、Climax (C)和Ending (E)。這種結構屬於進階的結構,如果你功力夠深,名氣夠大,在約稿時可以嘗試這種結構(其他情況下可能被不知道你大名的審稿人直接斃掉),直接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第三種和第四種結構分別是LD結構和LDR結構,即Lead/Development/Resolution。如果你看的專業期刊比較多的話,你可能覺得這兩種結構並不是很常見。因為這種結構更多地應用於綜合性期刊中,比如CNS這個級別。不相信?給你舉個例子吧。沃森和克里克發表他們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論文是這樣開頭的:
We wish to suggest a structure for the salt of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 (D.N.A.)。
想看這篇文章的話,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因為精力有限,在後面關於論文結構化寫作的內容中,我會主要關注第一種結構,即常見期刊論文的寫作。
OCAR結構為期刊文章的主流是一種偶然嗎?不是的,是因為它很好地滿足了一般讀者的期待,符合一般讀者的共性。
需要指出的是,OCAR是一種結構,和大家熟悉的IMRD( Introduction, Method, Result and Discussion)是不同的。OCAR結構基本符合金字塔原理的敘述模式,寫出的文章便於讀者理解。而IMRD僅是一種格式,在這種格式下,作者可能寫出好的文章,也可能寫出非常垃圾的文章。
金字塔原理又是何方神聖呢?
金字塔原理是一個系統的理論,最核心的觀念包括SCQA架構和MCME原則。SCQA架構即情境(Situation)、衝突(Complication)、問題(Question)、答案(Answer)架構,用於組織文章中的觀點,對前言的展開和文章的整體架構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把這個架構對應到OCAR結構結構就是用讀者熟悉的內容引入主題、提出目前知識的gap、提出研究假說、證明研究假說這樣一個過程。MCME原則是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論證的各個部分要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對討論和結論部分有指導作用。
看不懂的話,是我的水平有限,講得不夠清楚。不過不要緊,後面講到具體的寫作方法時,會進一步展開,而且我保證,到時候會以模版的形式直接給出能用的東西,不搞這麼多理論性的東西。
簡單談一下金字塔原理的SCQA架構為什麼會有用吧。我的理解,原因可能有兩個:第一個是人類先天的學習新知識的方法,第二個是可得性啟發。
俗話講,太陽底下無新事,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任何所謂新的事物,都能同舊的事物尋找到聯繫。這就是人類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不斷地把新的信息和舊的知識連接,從而得出新的知識。金字塔原理從背景過渡到衝突的過程,就是再現了這個學習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新的聯繫建立了起來,仍然要接受第二系統的審查,才能被人們真正地接受為新的知識。第二系統是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在《思考,快與慢》中提出的理論,可以簡單地認為第一系統是直覺,第二系統是理智。
由於新的聯繫是最近建立的,可得性比較高,因此人們在認知審查的過程中,就更容易認為它是真的。更何況,由人們已知的信息開始,能給人帶來熟悉感,從而引發認知放鬆,進一步削弱了第二系統的判斷力。
這大概就是金字塔原理之所以有用的原因吧!
我用人話再重新說一遍吧。就是新的信息和舊的知識建立了聯繫,利用你對舊的知識的熟悉,讓你放鬆,並且由於新的信息是你剛剛得到的,印象深刻,結合這兩個因素,讓你更加容易相信新的信息。當然你也不敢把你的讀者當成傻子,利用金字塔原理展開論述的過程中,你的邏輯一定是經過整理的,甚至是精心偽裝過的。
所以你把握了OCAR結構的內核,就更容易寫出符合讀者共性和期待的文章。
4. 思維的轉變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的穆從軍教授曾提出,在東方文化的傳統里,寫作是讀者責任型的,即作者傾向於更多地羅列事實和數據,讓讀者從中得出自己的結論。而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作者責任型的,即作者負責把事情講清楚明白,並提出自己的結論,供讀者進行審查。想看穆教授文章的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只看第三部分就可以了。
一些人寫文章之所以自己寫的痛苦,別人讀著也痛苦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思維仍然是讀者責任型的。他們沒有很好的整理自己的數據和邏輯,只是覺得把數據擺在上去就能夠顯而易見理所應當的得出結論。他們常常還覺得自己非常委屈:我寫的夠清楚了,你們怎麼會說讀不明白呢?
這也是我提倡盡量直接用英文寫作的原因之一,在用中文寫作時,你會不自覺地被讀者責任型的習慣所左右,寫出的文章的邏輯會更加的複雜,並包含有過多無關緊要的細節。當然也有人會認為,直接用英文寫作的話,豈不是更不容易表達出自己的思維嗎?這個疑問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你應該明白,表達不清楚更多的是思維的問題,而不是語言的問題。歡迎再讀一下公眾號學術寫作中的《盡量不要寫長句子》。如果你的思維夠清楚的話,直接用英語寫作也能寫出表達清晰又富有邏輯感的文章。況且後面我會逐步介紹論文結構化寫作的模板,而模板是有幫助思考的功能的。
不相信模板會有這樣的功能?有空的話去買一本《金字塔原理》看看吧,《金字塔原理》在全球暢銷這麼多年,足以證明它的有效性。作為一種模版,金字塔原理幫助很多人實現了結構化的思考和富有邏輯的表達。還是不相信?過一段時間我會分享考研作文寫作的準備策略,裡面也是用了模板的方法,我想大家大部分都是經歷過研究生英語考試的人,這種把寫作模板化的思路到底行不行你一看就知道了。
5. 結構化論文寫作能解決和不能解決的問題
結構化論文寫作能夠解決什麼問題:1.不確定寫什麼 2. 找不到足夠的東西來寫 3. 覺得自己的觀點不言自明,不需要論述(實際上類似第一種情況,不知道怎麼展開論述)。
結構化論文寫作不能解決什麼問題?沒有高質量的數據和不動手練習的話, 結構化論文寫作不能幫你憑空變出一篇文章出來。畢竟我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路,又不是幫人代寫論文的。
下面做個廣告,根據這些思考,我自己做了一個結構化SCI論文寫作教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我的個人網站「讀思」(http://read-think.com)看一下,下面是一些課程的ppt,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這麼說吧,基本上SCI二區以上的論文發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評選副教授了。二區以上發上5-8篇就能破格評選教授了。
而有的人從講師到教授估計要二十到三十年時間,基本上十五年左右都算正常速度。
十五年專職搞科研,可能就發了五六篇SCI,你說有多難?
至於良莠不齊的問題,因為SCI也分一、二、三區啊。
。發過engineering geology和Bulleti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兩者都算是geoscience裡面比較好的sci期刊了。
由於是工科專業,發文章不能和生物,化學,醫學等這些比,期刊的IF因子本身也比較低。
每發一篇文章,流程一般都這樣:
發現問題-開會討論(解決什麼科學問題-是否值得做-現在的實驗條件該怎麼做-國內外有沒有做過類似的)-然後就是查閱文獻(一般一個小組三到五個人,兩周到一個月,把這一問題分解,查閱,學習,深化理解)-繼續開會討論(這次主要可以討論所查文獻的可取之處,不足之處,怎麼改進,如果自己做該怎麼設計實驗方案,這也是吵的最凶,爭論最多的)-設計實驗(可以分開設計最後綜合改進,也可以團隊共同設計,我在南大一般是分開設計,在美國時候一般是團隊一起設計,各有優劣)-繼續開組會討論(細節,步驟,有沒有疏忽的地方)
(麻蛋,到現在實驗還沒做呢)
開始做數值模擬,把設計好的實驗通過軟體模擬先預先模擬,看結果,是不是符合現有規律,現有的認識,如果符合,繼續改變變數後再做,看結果的改變與變數存在的關係,如果不符合,重複開會的流程。
然後做實驗,不管你事先做多充分的準備,總會出現比想到的多的多的多的問題,我的方向主要是分散式光纖結構安全性檢測,所以既有宏觀的地質岩土問題,又有光纖感測器這種非常小,相比地質體較為脆弱細觀物件,結合的時候需要非常小心。比如在實驗中,堆一個室內邊坡,大概幾十方土的樣子,邊堆邊埋設光纖感測器,再在上方繼續堆土,如果後面的堆土過程導致先前鋪設感測器斷裂,那先哭五分鐘,全挖出來重新做吧。我這種實驗做過六次,就一次是一次成型的,不過也省了健身房的費用。
實驗僥倖完成了,有數據了,還不錯嘛。然後就是data mining,又開始開會,數據好不好,能不能反映想要表達的東西,該如何表述,如何進一步細化處理。
(這他媽還木有開始寫文章呢)
撰寫文章這個過程在出產文章時候屬於相對簡單的(這個簡單是指工作不複雜,學術paper其實看的簡單點屬於實驗報告的一種),學術paper其實也具有一定的格式,結構,寫作時候也有一定套路,但是掌握的前提是你必須有巨大的閱讀量(起碼你自己方向所有的文章幾乎要一網打盡吧,世界上哪些人再做不知道,大牛中牛小牛要知道吧,看到一個人名,起碼知道他在哪,做過什麼吧,什麼?不可能?你連nba那個八十年代的球員哪場比賽數據都記得??你連哪個明星有過哪些男朋友都記得??)
然後給導師看,一般都是被批的體無完膚,就我老闆從來不表揚,文章逐字逐字改,不過索性的是現在已經改的不多了。打回去重新改,這次改比寫還要累,因為文章整體結構在那,改一個地方往往連帶很多地方都要改,圖還要重新畫,如果這種工作重複三到四次,很容易讓人產生挫敗感,就和甲方一直讓改設計案一樣,但是還是得耐著性子,仔仔細細一個標點一個符號的改,如此重複,基本上文章除了你自己看著什麼都不是意外,你讓同學看都覺得還不錯了,然後最後導師說差不多了,你就開始翻譯吧。
這裡要說明一點,不同的雜誌語言習慣也不太相同,翻譯是要根據目標雜誌採取相應的英文興文習慣。
「其實我不是很建議從中文寫好翻譯成英文,語言習慣不同的,這樣翻譯時候會發現英文無法完全把自己的想法表達的很清晰。但是現在自己寫文章還是沒辦法完全用英文寫,需要一直不停地用中文寫結構啊,概要什麼的提示」
翻譯好,如果導師負責那就幫你找同行外導看,改,如果導師自己英語好那也行,再修改再修改
然後選擇期刊,投出去,有些是全文投,有些則是將摘要,正文,圖,表分別提交。
漫長的等待等待,這時候做的是本文最上方的找下一個學術問題,重複這些步驟。
結果出來,恭喜(accept,minor,major revision)
謝謝惠顧(reject)
看方向,看周圍環境,尤其是你導師實驗室的環境。
我的觀點是你實驗室師兄發表的第一篇論文平均層次基本決定了你的水平。因為這代表了同門和同行的層次視野,這是很難超越的。
有時候並不是你沒有那個能力,而是你的平台決定了你的視野,使得你沒有機會站在更高的學術舞台上。
我被做廣告的盯上了,不斷有廣告ID 複製我的這個回答,然後再以軟廣告形式推銷自己的論文潤色公司,我舉報了多次,每次被刪除後馬上就換個ID 再發,大家一定要提防別上當
。。。。。。
就我這個研究生導師來看,對碩士研究生,最難在於英文,其次是對所得到的數據的分析,一個研究生,如果只會機械地做實驗出數據,而不鍛煉自己的分析數據和撰寫英文的能力,發SCI簡直天方夜譚
PS:我的研究生愛私底下埋怨我逼他們寫文章,其實改他們寫的英文文章,比我自己寫費勁多了。如果不是希望逼他們鍛煉一下自己,我寧可自己寫。
不看領域和分區談SCI都是耍流氓。
SCI四區很水,地球人dóu直到。但一區二區含金量還是很足的,在有些研究領域發表一區二區的文章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說SCI沒什麼卵用的人,請送我一篇一區或二區吧!?───O(≧?≦)O────?怎麼覺得好多人答案繞了半天,也沒直面回答題主的問題…我來直答一下。
題主問題是,【是不是發表SCI論文的難度因研究領域而異,某些領域比較容易做出成果,亦或者SCI論文也是良莠不齊?】
第一個問題,是的,發表sci論文難度的確因研究領域而異。舉個例子,生物領域化工領域的研究生每年每人發的sci論文數是計算機領域的研究生的幾倍。具體數字我不太記得了,總之你可以觀察一下,同是研究生獎學金評獎,化工同學拿出手的sci數目是不是明顯高於,計算機同學的sci數目。還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你不妨看看Nature,有關生物、化學的paper有多少篇,而計算機呢?N年出不來一篇,出來一篇就是大新聞。其實不僅是不同領域發表sci的難易不同,就是相同領域的不同方向,發表sci難易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你讓研究軟體工程和研究AI的人比,後者要比前者更容易發表高水平的論文。
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研究結果意義不同,和研究過程難易不同,下面是不負責任的分析,題主姑且聽之,還以生化和計算機為例。生物化學領域主要是「發現型科學」,它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自然本質,大牛姑且不論,只說普通研究生,任何一個小發現,哪怕是對大牛發現的某些元素的特性,某個細胞的功能的發現,都是對自然的揭示,對全人類都是有重要意義的,按其重要性都足夠sci級別,這個發現過程甚至可以很簡單,甚至有時更多的依賴運氣,經驗,而不是研究方法。而計算機科學更多的是「創造型科學」,它本來就是數學的一個分支,要抽像現實世界,要創造一些在現實里沒有的東西,比如演算法,比如系統,這種創造要求的能力太高了,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所以對於普通研究生能做的就是對已創造出的經典演算法的修修補補,演算法能力的性能研究,這些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來講,意義太小,所以常常不夠sci級別。簡而言之,科學研究是為了造福人類,生化領域是揭示現有世界,任何動作都是可以牽一髮動而全身的,而計算機科學是通過創造現實世界中沒有的東西來催動人類文明,所以難易不同。
第二個問題,sci論文當然是良莠不齊了,例如不同的sci雜誌是有不同的影響因子的,就像前面說的生化同學,人人都有一大堆sci paper,他們自己pk獎學金時怎麼辦?可以看影響因子唄。
如何發表一篇高水平的論文?拿到課題第一件事:快速做一些簡單的實驗,速度投稿,去收集審稿意見,收集夠7篇,你就能召喚神龍了。啊不,就可以系統的設計你的實驗了。對著審稿意見做出來的實驗出來的文章肯定好。所以大體套路是花30%的時間做初稿,70%根據修改意見改進實驗,這樣絕對出來的是好文章。
SCI只是一個庫,事實上真正做研究的不太會care你的論文是不是SCI,因為每個領域都會有比較好的期刊和會議,有的被SCI檢索,有的不被SCI檢索到,領域內那些會議期刊水平高,哪些是灌水的,圈子裡的人都明白。
而計算機行業由於技術更新非常快,很多工作都會選擇投稿到審稿周期較短的會議上,而這些會議很多就不被SCI檢索到,但絲毫不影響這個會議的水平,能在計算機領域的知名會議上發表文章基本達到了國內大部分學校的博士畢業標準,據我所知清華博士標準是一篇A類會議。
比如我所從事的計算機視覺領域,最好的出版物中,ICCV,ECCV,CVPR,TPAMI和IJCV,其中前三個是會議,都不被SCI檢索,但它們都是業界赫赫有名的頂級會議,每年開會時Google,Facebook等公司都會到會場直接挖人。
然後具到你的師兄,以我的經驗,如果他是一個大老闆手下有好幾個博士,每年好幾篇文章是很正常的,如果他是學生需要自己做實驗,那麼很可能這些文章都是純灌水。 所以你師兄明顯是灌水。
事實上SCI這個東西也只有在國內被捧起來了,Google搜索SCI關鍵詞根本找不到相關的條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科研剛起步,能夠發表英文論文的人都不多,為了鼓勵大家發英文論文與國際接軌,設定了這樣一個評價標準,在當時那個時代是有進步意義的。但當下中國科研已今非昔比,特別是計算機視覺領域,每年的頂會華人幾乎佔了半壁江山。在這種情況下還簡單的用SCI來作為評價標準,無疑會損害中國科研的良好發展勢頭,鼓勵一大批人到三期甚至四期的影響因子零點幾的期刊上灌水。
至於你師兄的文章水平,你完全可以看看他都發表在幾區的SCI上。一區頂級大牛,二區也不得了了,三區四區就是灌水了。
寧願一篇一區二區,也不要十篇灌水的文章,中國的科研現在已經不需要用數量去證明什麼了,需要的是高水平有品位的研究。
知乎上有不少計算機領域的大牛,比如UC伯克利博士畢業,目前Facebook研究員,深度學習框架caffe的作者@賈揚清;MIT博士在讀@周博磊;港科大博士,圖森科技首席科學家@Naiyan Wang。題主可以去他們主頁看看publication,很大部分是不被SCI檢索到的會議文章,但他們絕對是領域中的佼佼者。看到SCI我就想起浙大學報。。這貨也是SCI收錄的。曾經一時傳為佳話。
SCI論文寫作有難度,這是眾所周知的,其實注意以下的內容,論文成功發表的幾率就會大大提升。
1.不管怎樣,一定要保證的便是內容準確,結構上的完整,這是一篇論文的基礎,要謹記論文的完整性;
2.所有科學內容都是準確無誤的,我們都知道論文是寫給大家看和研究的,所以保持文章的真實性非常重要,否則就會誤導了別人在科學工作方面的研究;
3 .標題簡潔、明確,有力。盡量不要出現novel, new等字眼,從邏輯的角度講,寫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報道新的進展,如果不新的話那也沒有發表的必要了;
4 .參考文獻和引用一定要規範。最好用文獻管理軟體(如Endnote)來編輯,不要手工製作,費力且不討好,不但容易出錯,還容易造成文章真實性的缺失。對於所有的投稿文章,參考文獻全部重新查找,並用軟體生成,確保不犯各種小錯誤;
5.圖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審稿階段圖表和正文一般是分開的,要求圖的質量要高,要有足夠高的解析度,除此之外,對於圖表的數量要求要根據期刊的作者須知(或來稿須知)的規定來操作,過多的圖表要進行適當的壓縮;
6.遵循科技寫作的常規要領。科技寫作是有著自己的一套規則,不講規則只能是讓審稿人覺得你是個新手或者非正規軍,這樣拒起稿來幾乎沒有什麼心理壓力;
7.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規則。一般來講通篇雙倍行距,段落之間留出空行,正文跟參考文獻字體要區分開,具體的要求可以根據期刊的作者須知對稿件的要求做適當的調整;
8.如果有了一個成熟的好想法就不要拆分開來寫文章,多發幾篇文章雖然有面子,但獲得不了高影響因子與引用率,對於要發高分影響因子的人而言,這樣發表的成功率會比較低;
9.不建議盲目投稿,那隻會浪費寶貴的時間,選好中意的雜誌並了解該雜誌的格式要求與投稿難度,多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發表經驗;
10.做文章除了真實可信的數據外,良好的敘述能力也很重要,乾巴巴的文章總是讓人打不起精神,在投稿前多次潤色修改達到自已也能滿意的程度,這樣總比被拒反修來的省時省力。
作為一個搞腫瘤的,第一作者sci真的是隨便灌(一兩分的),但是現在免費的刊物已經不多了,哈哈。
腫瘤方向,我覺得稍微有點檔次的至少6分+吧(2017年,因為今年IF普遍漲),十幾分的基礎研究需要點時間。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久了才能看出來,
然而很多人不是流產就是難產
SCI 論文數目一直被作為衡量科研工作者工作水平和效率的一個重要指標。論文數目,論文質量在越來越多的科研院所也變成了決定苦逼的PhD學生們能否畢業,青年科研工作者能否晉陞的一個重要指標。
那麼,SCI發表論文究竟有多難?為什麼有的人似乎一年輕鬆好多篇,另外一些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論文發表這件事所困擾?拋開專業,研究方向,導師以及實驗室的支持簡單對比數量質量是沒有意義的。一千個人就可能有一千個回答,這裡筆者就簡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SCI發表論文發表到底難不難?確實是不簡單,但也不是很多人口中那樣完全靠運氣。
支撐論文的科學研究其實本身就是最複雜的部分:理解研究背後的原理,運用多年積累的知識設計出實驗來回答一個科學問題本身其實就是一項經過漫長而艱苦訓練後得到的技能。當你做到這一步來開始考慮將結果發表出來,那你就要有自信其實自己就是這一特定領域的內的專家。有一部分科發表文章很困難的癥結在於這項技能運用不得當,這並不是回答中的重點也不是容易解決的。
發表論文的困難其實更多的是來源於大家普遍不太重視的科研寫作。你需要發表的是按照一種既定的格式, 將你複雜的科學問題轉化為思路清晰語言簡單明了的具有可讀性的文章。很多人都忘記了這其實也是一項需要專門訓練的技能。 「科研八股」其實是起源於十四世紀的歐洲,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固定為今天的形式。他其實是有張可循的,從選題,寫作,投稿,回答審稿人意見, 這都是可以訓練的。不遵循規律,不仔細揣摩不勤加練習就急著發表,這樣結果都不會太理想。至於非英語母語者常碰到的語言問題,你的擔心大可不必:其實相對於英語母語者,科研論文寫作中的困難同樣存在因為他是一種完全不同的「語言」。你羨慕別人在頂尖雜誌上發表的文章,但卻沒有看到這激烈的競爭中別人在文章背後的努力。 因為你永遠不會看到重投之前的文稿或者是失敗的版本。多年前, 在歷經磨難發表了人生中第一篇SCI論文後,我充分認識到了導師在實驗開始之前就告誡我的話:要千萬記住,對於發表這件事來說四分靠實驗六分靠寫作。對於非英語母語者,科研寫作所佔的份額可能要更大。所以,訓練自己的科研寫作技巧是發表SCI論文過程中投資回報比最高的活動。
純粹的SCI論文數量並不能完全反應水平的高低,當然,十幾篇的數量的確說明研究者做了許多工作。看過各種SCI論文就知道,SCI論文中水平差異也非常大,這也就體現在期刊的分區和影響因子上。
不同地研究領域發表SCI論文的難度的確不同,但我想發表高水平的論文一定一樣難。之前看過一個國內作者在某一領域發過很多SCI論文,看過他的全部論文之後,可以發現他的論文中有套路可循。其實他的研究創新性、突破性並不是很大,更多體現在他解決問題的多方法和工作量上。個人並不提倡SCI論文純粹的數量追求,但可悲目前國內就是這個形勢。
所以不同領域雖然SCI發表的難易程度存在差別,但只要多思考、多鑽研、多看,SCI論文不難發表。作為一名科研人員,追求高影響因子的SCI論文才是我們追求的。推薦閱讀:
※有哪些高品質免費學術報告來源?
※我獨立完成了一篇論文想投稿 導師希望列他為通訊作者合理嗎?
※怎樣才能發表 SCI 文章?
※第一次寫哲學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哪些閱讀論文的好習慣讓你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