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的意義在哪?
實踐佛陀發現的「斷除輪迴之道」,最終也從「生老病死」的輪迴循環中解脫出來,這是出家的意義,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在佛陀給予的戒律和教導下出家的意義」。
有人說「出家也是一種執著(執念)」,其實還有半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執著是不好的,低劣的,不智的」,於是依照其邏輯線,可以推出,「出家也是一種不好的,低劣的,並不高明的行為」。再進一步,「那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不要執著這些,就隨性的過,活出自己」。
其實用什麼辭彙去定義,倒是其次,關鍵是,在使用辭彙時,形成了情感的偏向,以至於失去對現象的客觀認識,那就並不算是好事。
實際上,上述的問題在於,脫離了客觀現象。簡言之,如果要去定義出家這件事,是良善的還是低劣不智的痴迷,應當取決於其能夠達成的客觀結果。而並非出自於上述預設的邏輯線而推導出一個評價結論。在此都用不著去考究「執念」在字面用法以及含義中的「粘著特性」,因為根本問題在於,沒有分清楚「欲」和「執著」的不同,類似的問題還有分不清「禁慾」到底禁斷的是什麼(於是還說「禁慾者」是偽命題,因為「禁慾者」有一種叫做「禁慾」的欲),或是曲解了「欲」(Chanda)的含義,混淆了「貪慾」(Lobha)而一棍子打死所有「欲」。當然啦,為了不偏題,在此就不進一步展開對其解釋分析了。
兩千六百年前,乃至更早的時候,古印度便有人們放棄在家生活,而選擇出家的現象。之後悉達多太子出生,並在 29 歲時,第一次見到衰老之人,重病之人,死亡之人,以及出家人後,萌生了出家之念。基努·里維斯主演的《小佛陀》(Little Buddha)中對於此段遭遇,有很直觀的表現。 為什麼悉達多太子放著好好的奢華生活不過,而僅僅是見識到這幾種不同的人之後,就會想要出家呢?因為悚懼感。太子之智頗為敏銳,當他看到衰老駝背的老人後,大為震撼,於是他問隨行的馬夫,「他們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因為他們老了。」「那麼我也會老嗎?」「是的,太子,我們都會衰老,變得不再挺拔,步履艱難。」之後是見到重病之人,太子又問,「為什麼他們哀嚎不已?」「因為他們得了重病,疼痛異常,難以支撐。」「我會得病嘛?」「人都會生病,幾乎沒有聽說不生病的人。」再來是見到死人。「他們為什麼躺在那裡不動了?」「因為他們的生命消逝了。」「我也會死亡嘛?」「是的,太子,我們都會在某一天死去。」
太子之所以對這三種現象表露出一開始的不解,乃是因為其從小的生長環境,被其父親凈飯王細心地把控妥當,避免了讓太子見到不具備生命活力的人(這麼做的原因,是在太子出生時,請來的相師預言,此子長大會出家,成為教化世人的聖賢。國王不樂意看到這種事發生,於是有意識的讓太子從小生活在一派人間喜樂美好的境地之中,以此讓其樂意陶醉其中,免得生了出家之念)。這也使得,太子在出宮遊歷時,因為偶然見得這些,而分外震驚。
誠然,依據巴利三藏聖典,太子遇見這四種人的故事,似乎並不發生在悉達多本人身上,而是過去的佛在成佛前的經歷。但是這無妨,因為「老」「病」「死」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事關生命的運作過程,這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共通的。因為這份震撼,太子對原有的奢靡生活喪失了興趣。為什麼呢?因為,既然一切最終都要因為死亡而消逝,那麼,這一切的奢華享受,似乎也就是個時間長短的問題,終究是從指縫間不斷漏去的。議題到此還沒結束,因為悉達多太子要尋求「不死」。原有的在家生活方式,似乎看不出有能夠幫助獲得相關知識和真理的正面作用,反之,似乎有種讓人以鴕鳥心態故意不去想這些,而主張「及時行樂」即可的意思。這種短視的生活狀態,太子並不能接受。而唯有主動的探尋從這種可悲的終將死去的境況中解脫出去的方法,才是當務之急。
因為除了見過前三種人,太子還見過「出家人」(沙門)。「沙門」(Samana)一詞的本意,也是「止息」,或者說尋求「止息之道」之人。止息什麼?那就是止息這「生老病死」的循環。此處所指的沙門,是泛指當時所有為尋求解脫而不斷探索修行的人士,他們大多以乞食為生。
於是悉達多太子決定也如此做,以出家人的身份,遊歷學習,以探尋「不死」而獲得解脫的可行性。也因當時古印度大部分區域農業技術較為發達,稻米產量不錯,然而氣候關係使得食物不宜長久保存,於是也就為沙門遊行者從在家人那裡托缽取食提供了條件。「沙門思潮」更像是一大群人在相同時間內都去主動進行生命探索的風潮,而這也在無形中,對當時的婆羅門教義形成壓力。主動探索是一回事,但並不意味著所有探索者,都能夠獲得正確的知識,於是有很多的沙門,堅信於一些奇怪的方法,譬如一絲不掛,或是限制飲食種類,或是得到了對於生命運作的錯誤認識,譬如認為有靈魂作為生命變化的核心媒介。
從這些記載看來,悉達多太子出家的初衷,乃是對「生命終將滅去」的悚懼感。而更重要的,他對於這種現象非常地警覺,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按照前人慣有的生活套路而終其一生,他邁出了王宮,想要通過一些努力,真切地了解生命運作的更多細節,以及可能性。
太子出門後,剔除了鬚髮,以樸素的樣子開始修行。太子遊歷途中,先後拜訪了幾位教授禪定的老師(Guru)。禪定是對心的專註力的培育開發,這種專註力,是通過訓練心在一段時間內,只專註於一個目標而達到的。禪定,並非佛陀教導的專利,因為此處的太子尚未成為佛陀,但是當時的坊間已經有多位老師能夠教導禪定了。太子遇到的最後的那位老師,甚至引導太子成就了連他自己都尚未成就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在太子成就四禪八定後,這位老師大為讚歎,乃至邀請太子留下來,一起教導他的弟子們。太子考量的重點是,「我雖成就了四禪八定,在定中,心不生雜染,然而出定後,煩惱雜緒如舊」,於是知道,自己尚未解脫,還要進一步探索解脫之道。
接下來就是六年苦行。用各種苦行方法嘗試獲得對於真理的了悟,譬如斷食,閉氣等。最終,六年後的太子,皮包骨頭,幾近死亡。這時,他明白一件事,「如此極端的,常人不能忍受的苦行,我行了六年,卻依舊沒有成功」,於是他終止了苦行。這時他回憶起曾經的禪定之寧靜,或許在那基礎上,可以有所進展。
於是,接下來,太子依靠禪定之力,開發出神通中的宿命通,回憶起過去世的種種細節。再之後,則是修習觀禪,培育「觀智」,最終證悟到「不死」之存在,那就是「涅槃」。「涅槃」的詞性是名詞,簡言之,是個實際的存在,一種「非物質和非精神」的真實客觀存在。這裡提到「止禪」「觀禪」「禪定」「神通」「觀智」等名詞,請見諒,好比某些領域的知識都有其專有名詞,此處若要一一解釋其含義,以及悉達多太子從凡夫變成聖者的轉變原理,會導致篇幅過長,倘若不能夠理解這些詞語,那麼暫且就理解為「因為見到真理而破除了導致沉淪於輪迴的種種因素」吧。
因為太子徹知了這一真理,便被稱為一位「佛陀」(覺悟之人)。其覺悟的對象,被稱之為「四聖諦」(苦集滅道)。佛陀發現,物質和精神本身就處在一種從出現開始就不斷衰朽滅去的過程,此為苦,此苦(dukkha)就是「被迫滅去」之意。而原因是,因為緣起,即這一剎那的存在是因為上一個剎那,而下一個剎那則是因為這一個剎那。佛陀證悟了「滅諦」,那就是涅槃的存在。其他人是否也可以證悟涅槃呢,方法被總結為「道諦」。
佛陀通過強有力的心觀察這個世界上的生命,發現客觀現象就是,一種生命在死亡後,會立刻開始新的一期生命形式。而決定下一世以什麼形態的生命(人,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的是這一期以及過去生命所造的業。這種死亡後立刻再投生,繼而老病死,又再投生,又老病死的無限循環,被稱為輪迴。
佛陀通過什麼觀察到這些客觀現象?通過已然強化後的意識。人類有六個信息入口,「眼耳鼻舌身意」,前五種容易理解,眼看,耳聽,鼻嗅,舌嘗,身觸摸。這最後一個「意」,便是指「意識之門」。極強而有力的「意識」,如同極好的視力一般,可以直接洞悉此世間肉眼無法看見的現象(和這段相關的專業知識,對於有志於實踐禪修的人,可以期待被很好地理解,當下表示不解,是無妨的)。
依據巴利三藏中佛陀的講述,這個世界會在某個時間點出現一個自行覺悟的人,稱為佛陀,他將靠一己之力,成功地實現斬斷輪迴,使得他成為佛陀的那一世,是最後一世,當那一世的肉體壽命終止後,就不會再有下一世,這種現象,不再稱為「死去」,而稱其為「般涅槃」(詞性是動詞,即去到涅槃中)。凡夫由於沒有體驗到四聖諦,所以依舊無法破除輪迴,在壽終之後,會「死亡」,而「死亡」的同時又是下一期「出生」的開始,如此被迫地出生,被迫地衰老死去。
太子出家的本意,是探索生命可否從一種悲哀的結局中解脫出來的可能性。當他探索成功後,便將這份教導留下來,傳給世人。由此也可知,「不死」並非一些人以為的,「使得當下這具軀體永不壽盡」。這是徒勞的,因為一個客觀現象就是,凡是存在,都會衰敗。這種大趨勢是不可能被改變的客觀規律。那麼這裡的「不死」指的是什麼?是指,不再有投生,即不再有下一世生命。即,「不死即不再有生,亦不再有老病死,又不再有生老病死」,輪迴的死循環,就被斬斷了。
而出家之人,則是在佛陀的教導下,「持戒」「修習禪定」「培育觀智」,最終也能夠以自身的意識,親見涅槃的存在,最終不再因死亡而繼續投生下一世,而是使得此生的壽命結束後,物質和精神不再重組出新的生命,而進入涅槃。即,切斷輪迴。由於悉達多太子的努力,以及太子覺悟後,慈悲地分享了寶貴的知識,使得後來者可以「按圖索驥」,同樣地達成「切斷輪迴」的最終目標。
簡言之,實踐佛陀發現的「斷除輪迴之道」,最終也從「生老病死」的輪迴循環中解脫出來,這是出家的意義,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在佛陀給予的戒律和教導下出家的意義」。
我們一直在犯一種錯誤,那就是,放任自己對生命的無知,卻在死亡展現於面前時,痛哭流涕,或是恐懼萬分。在家的生活方式,被一系列「柴米油鹽,升職加薪,養兒育女,贍養老人」的事務佔據,當然啦,還有必不可少的感官之樂。這些構成了「在家人的生活方式」。人們專註於「生活」,卻不再探知「生命」,以至於對「生命」的運作頗為無知。
其實,人們壓根不懂「死亡」,就像人們不懂「出生」。「出生」和「死亡」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人們也並不是真得在懼怕死亡,因為他們連怕的對象是個啥都不知道,他們只是在害怕失去已知的。
每一位請求出家的居士,在出家儀式上,都用巴利語向戒師請求過:Sakala vat?t?a dukkha nissaran?a nibba?nassa sacchikaran?attha?ya, Etam?
ka?sa?vam? datva? pabba?jetha mam?, bhante, anukampam? upa?da?ya.(為了完全出離流轉之苦,證悟涅槃,請尊者出於慈愍而給那袈裟之後度我出家。) 這即是出家的目的和意義所在。為了從流轉之苦(輪迴)中解脫出來而請求出家,致力於證悟涅槃,成就不死。
-
聖嚴法師:為什麼要出家?
(以下全部文字,搜集並整理自網路)
一、關於情感
有一個人來問我,他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未婚,也還沒有想到要結婚,可是為什麼不結婚又不出家呢?有兩個原因:他的母親需要他,不只是需要他照顧,而且是需要他結婚。這樣子的情形,他問我怎麼辦?
我說:「你這樣的人不能出家,要趕快去結婚。」
他說他沒有要結婚。
我說:「自己沒有要結婚,何必在乎母親要你結婚?」
講到這問題,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已經結了婚又走掉了,對不對?弘一大師也結了婚又走掉了,對不對?所以我說,他這樣子的人不能出家;也就是說,他的感情比較豐富,以致無法取捨。那麼,出家是不是連媽媽也不要了?沒有這回事!
我們出家人更需要孝順父母。我的弟子中就有把媽媽接到農禪寺來孝養的,有現實的例子在那兒。如果父母沒有人養,我們一定要孝養,我們出家人不要父母的財產,但是父母沒人管的時候,出家的兒女一定要把他們請到寺院來孝養。
(摘自《禪的世界》)
二、關於義務
我們學佛的青年,應該要盡自己的責任,盡自己的義務,盡自己的本分。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敦倫盡分」。有人認為我們出家沒有敦倫也沒有盡分,至少沒有盡到做丈夫太太的責任,也沒有盡到做兒女的責任。但是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身分,應盡出家身分的責任,不必有俗人家庭的責任,否則便不是出家人了。
佛教要我們盡責任,就是要盡到現在身分能做到的責任。比丘沒有太太,叫他盡什麼丈夫的責任?比丘尼沒有丈夫,盡什麼太太的責任?沒有這個身分就不必盡這個責任。但我們出家人沒有說不盡兒女的責任,若能對一切眾生盡到平等救濟的責任,就是「人成即佛成」的內涵了。
(摘自《禪的世界》)
三、1992年捷克說法
一個年輕女孩來看我,告訴我說,她也希望學中文,也想到台灣去跟我出家。
問她為什麼?
她說她的男朋友已經跟我出了家,所以她也要跟我出家。那就是指的果平師Mirek Bako?。我說出家不是兒戲,並問她將來他們兩位是否還要生活在一起?她說她想到男朋友已經出家了,出家一定很好。可是她對佛教連普通的常識都不具備,所以勸她好好考慮以後再說。
(摘自《春夏秋冬》)
四、夫妻生活
有一位女居士,原本在我們寺里做義工,而且打算要出家,後來認識了男朋友,雙方很相愛,準備要結婚。她婚前問我:「我在這裡學打坐好幾年了,我也知道梵行中若要入深定的話,不可以有性行為,如果有性行為,對我的修行是不是有妨礙,結婚後是不是還可以修行?」
我告訴她,在家人就是在家人,出家人就是出家人,兩者不可以混為一談。既然是一位在家人,太太就要盡太太的義務。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出家,在心理上、在生理上、在觀念上,如果沒有想要出家,是不容易調整過來的。普天之下,並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出家人的心態;也沒有所謂一出生就有出家人的生理或出家人的心理。
事實上,我們出家人都是普通人,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只不過有願心,要過出家人的生活,不要結婚、不要有夫妻生活、不要有男女關係,這並不意味著有生理上的問題或心理上的障礙。
因此,我給那位女居士的建議是:出家人不同於在家人,如果要當在家人,就不要冀望要有出家人修清凈梵行的心態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這是做不到的。
(摘自《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五、中途而廢
曾有一位年輕人來參加禪修並且發心出家,結果由於修行不得力,出家很煩惱,就認為自己的準備工夫還不夠,所以又放棄禪修,回家去了。其實,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也可解釋為只要意志堅定,任何難事都可辦成。意志力薄弱的人,對他們要做的任何事,都沒有堅持做下去的決心。
學佛成佛是多生多劫的事,出家不是演戲,禪修不是時髦,乃為終身以赴的弘願,豈容淺嘗即止,半途而廢?要在大風大浪冰天雪地中長途跋涉歷練之後,始能透露出靈山的一線光芒。
若有心理準備,便有堅強的意志;若已知路途多艱險,遇到艱險乃為預料中事,便不會被艱險的情況阻止了前進的努力。
我有一個弟子,並不特別聰明;只因他做任何事,都能全力以赴,所以學任何東西,雖不比其他的人學得更好,但他不會放棄,他有「要學就把它學會,要做就把它做完」的意志力,這是他的長處。禪修者,更當付出類此的意志力,方能大有所成。
(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六、願心不能堅持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大學二年級的女孩子向我提出要求出家的意願,我提議她先完成學業再作決定。當她大學畢業後,我詢問她是否仍有願望出家。「當然囉!」她應道。結果她卻希望繼續讀完碩士後才出家。當我再度問及她完成學業後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樣堅定的語氣答道:「當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讀完碩士學位,我再問她,她卻對我說了一句實話:「師父,坦白說,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多呀!」
這便是願心不能堅持的一個例子。
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會做,今年的計劃,明年不一定會進行。這種情況,在美國尤其普遍,他們會解釋說:「我的意願改變了(I have changed my mind)。」
(摘自《禪的世界》)
七、你的地獄,隨你而行
有幾個人來農禪寺跟我求出家。我問他們:「你們了解出家的意義嗎?清不清楚出家的生活?是不是想像出家很美好?」他們說:「這裡的人很好、很親切,看起來毫無瑕疵,無憂無慮,好自在,很歡喜!」
他們很喜歡我們的環境,尤其喜歡我們的人,其實他們完全錯了!
我生活在這裡,我自己就有瑕疵,而且我的徒弟們都帶著滿身瘡疤進來的。
這些,從表面上觀察幾天,是看不到的,要住進來之後,才會慢慢地體會出來。因為佛法的生活方式及指導原則,使大家看來很好,但是只要你尚是凡夫,必定背負著與生俱來的問題進來了。
所以,我告訴他們:「出家不是為了逃避業報,不是為了來寺院里享受清福,而是要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堅定心愿來受苦受難。」
這話很多人是聽不懂的,想想在世俗社會上也沒有地獄那般的苦難,怎麼可能出了家反而要受地獄之苦呢?是真的,我不是嚇唬他們,使他們不敢出家。地獄是你自己帶來的,你來時,雖把家庭、事業等有形的俗務擱下,但仍把你自己的業力帶來;業中就有地獄因,所以也像蝸牛搬家,怎麼搬,也丟不去殼。
出家時,即搬來了自己的地獄,人人既然都曾造過地獄因,本來要到地獄受苦的,結果因為出家,便在寺院的修行過程里,提前接受苦報,倒也是很好的事。終身出家,最好能有終身在地獄受苦的心理準備。
(摘自《拈花微笑》)
八、出家是苦行
曾有一位居士看到我們出家眾,既無家累,又有飲食供養,有得住、有得穿,到我們寺院作客受招待時,吃了一餐好素齋之後,就說他也想做和尚了,理由是世俗間的生活太苦了。
我說:「做和尚更苦,那些好素齋是給你們這些不能吃苦的人吃的,我們平常不會吃這些東西。」
出家人身無長物,只求平常餓不死,過冬凍不死,每天早起晚睡,白天為大眾服務,早晚要禪坐課誦及禮拜,終年無假日,終身無假期。若你真想出家,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出家生活,吃得差、工作多;
第二,出家的苦修苦行相當於下地獄,如想出家,要有「難忍能忍、難捨能舍、難行能行」的心理準備。唯有如此,在出家之後才會發現無礙自在的意境。
這位居士聽完了我的話,打消了出家的念頭。他說:「我寧願將來下地獄,不想現在就下地獄。」
另外有一位菩薩,當時他想來出家時,我告訴他:「出家以後,非常的苦,師父罵你,師兄怪你,師弟煩你,在家信眾要求你,那是苦不堪言的事。」
他說:「這是消業障,地藏菩薩曾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很想試試看。」結果他真的來出家,而且出家得還不錯。
(摘自《維摩經六講》)
九、出家修行是少數
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問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人類豈不會在這世界上消滅了?」
遇到這種場合,通常我會反問他:「這世界上有幾個像我這樣出家的人?」
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出家和適合出家的。佛教固然願度盡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而事實上並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所以佛教認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會產生好的出家人。
如果做父母不盡父母的責任,做兒女不盡孝道,做師長不盡師道,做朋友不盡友道,這種人成為佛教徒的資格是有問題的,出家更有問題。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進一步考慮是否適合出家修行。
(摘自《佛教入門》)
十、釐清債務
佛世的時代,規定俗人,若發心出家,必須在清償了所有一切債務、責任和義務之後;若是犯罪、負債、父母不允、妻子或丈夫不許者,均不得出家。
到目前為止,要來我們寺院出家的人,也要求他們首先把所有一切世俗的錢財關係、感情關係,徹底清理之後,才可進入我們的寺院,而成為走上出家身分的第一步。
(摘自《學佛群疑》)
十、出家目的
問:出家人的生活目的是什麼?在家人的生活目的又是什麼?
答:我們的生活、生存,不管在家、出家,都是相同的。不過出家是把全部的時間用在修行上,用佛法自修,也用佛法來幫助其他的人修行佛法。
因此他自己本身除了修行佛法、宣揚佛法之外,沒有另外需要做的事,這是出家人的生活目的。
在家人要完全能自己修行或者幫助人修行是比較困難一點,目前也有專門在修行,並以教人打坐、教人修行為職業的,這原無可厚非,只是家庭的生活,分佔了他們的時間,也分佔了他們的感情。
當然,也有像維摩詰居士那樣的大菩薩,身為在家居士,卻能把財產、家族,所有的一切,都作為是一種修行和幫助的對象,而沒有自我中心在內。這就是一個大菩薩。至於普通的在家人,那就是在家人囉!
(摘自《禪鑰》)
十一、精進努力
真正舍欲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們,也必定是非常精進努力的。
出家人在養成階段,就等於是一般人在讀書的階段;一般人讀書畢了業是到社會上工作,為社會服務。出家人養成之後則是奉獻自己成就眾生。出家人在養成階段是非常的單純,生活上與其他的人及社會,往往有一段時間是隔離的,像我本人就曾經在山裡住過六年的時間,目前我們農禪寺的新出家眾雖與居士們有所接觸,但仍先以出家心態及出家儀態的養成為主,負責接引眾生的責任還是比較少。不過,我們是大乘佛法的出家眾,求度出家的同時,也一定要發無上菩提心的。
(摘自《維摩經六講》)
十二、在家出家不同
出家、在家二眾,都是一樣的能夠修學佛法、行菩薩道。唯出家的僧人是以全部的生命和時間,來過清凈的梵行生活,來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住持佛教;
在家居士則還有家業負擔,不易像出家僧人那樣能夠全心全力全時間全生命的投入,因此出家的僧團便成為佛教的中心。
學佛的人,除了依靠對佛的信仰,依靠佛所說的法為準繩,還要依靠傳承佛法的僧人來做正確的指引。
(摘自《聖嚴法師教禪坐》)
十三、家務俗事
過去出家人對在家人的家務俗事,都不會參與或顧問。
現在,我們法鼓山在台灣提倡佛化的聯合祝壽,關懷年長者的幸福;提倡佛化的聯合婚禮,關心佛化家庭的基礎建立。許多的青年男女、中年夫婦,乃至老年居士,為了家庭、兒女、婚姻、安養修身等問題,也來請教我們出家師父。漸漸地,出家人也需要管世俗的事務,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而做的弘化工作,也會逐日增加。
但是,必須立足於化世,而不是戀世及厭世的基本觀點上來為世俗的社會服務;仍然要保持佛教的基本原則,以持戒、修定、發慧的三無漏學為先決條件,用佛法來拯救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為目的,否則,便會脫離佛法的凈化功能,而易於變質或成為流俗的攀緣行為,那就不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了。
(摘自《禪門》)
十四、輪迴暫時中止
佛教的出家,意在使得人們於生命的輪迴之流中,暫時停止,不再隨波逐流繼續輪迴下去;使人拋棄愛情的束縛和家庭的累贅,而去一心向道,勇猛直前;
尤其佛教教人以觀無常、無我、不凈等等的現前假相,致使人們由自性之中自然流出無欲無求的清凈境界。即使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諸大菩薩,常現在家身相,但那只是方便而不是究竟。
(摘自《神通與人通》)
十五、隨緣
失落了自己現代人的問題,所謂失落,是說自己被環境所迷,亦為時代所迷,也可以說走在時代的十字路口和環境的岔路,不知道那個方向才是歸處、才是彼岸。
有人問我:『師父,是誰叫你出家的呢?』
我說:『我師父叫我出家的啊!』
他又問:『你那時想出家嗎?有沒有後悔過?』
我說:『其實我不知道要不要出家,人家叫我出家我就出家了,出了家以後,也覺得好像生出來就該出家,所以,我沒有懷疑過是對還是錯,就這樣,便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了下來。也許我的因緣很好,環境對我的誘惑不多。所以感覺出家很好。』
因為我知道,我大概只能做和尚了,若不做和尚,其他的事我想也不適合我做。可是很多的人不能夠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該選擇怎樣的出路,在一生的生命 過程中有許多十字路口橫在前面,常常會不知何去何從。
(《禪與悟》)
十六、家人的同意
出家不是兒戲,而是經過審慎考慮之後所下的決心,故也不是人人都有因緣,都能出家的。
成年人未徵得父母同意,徑自選擇出家的路,在原始佛教中有例可循;在現代法律上,成年人也有權這麼做。但是,以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及情理法等各個層面來講,如果你想出家,能夠事先徵得父母的同意是比較妥當的。
在戒律中有這樣的規定:「未成年出家,必須徵得監護人同意;丈夫或妻子要出家,必須徵得配偶的同意;軍人和政府官員要出家,必須取得長官許可退役離職的同意,否則的話,就不能出家。」
但是,並未規定「成年人出家,要徵得家人的同意。」這和當年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典故有關。
釋迦牟尼佛在沒有告知父母親的情況下就去出家了,他的父親派了五個人去追他、陪伴他,他把那些追他回家的人,通通度化出家了。後來,釋迦牟尼佛回去探望他的父王時,也把釋迦族裡許多的年輕人度化出家,甚至,連婦女都跟著他出家去了。
由戒律和原始佛教的成例來講,今日的青年不辭父母而去出家,是有例可循的,尤其是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如果告訴父母:「我要出家。」絕大多數的父母們是不會准許的,這些想出家的人就乾脆自己去出家了,他們心想:「反正我已經成年了呀!」
在法律來講,成年人有選擇自己前途的權利,可是,大學剛畢業就不辭而別去出家,今日的社會輿論能同情,也會出現抱持懷疑態度的聲音。
我的看法是:成年人為了表示對父母的尊重,向父母說一聲也是應該的,如果父母不同意,有些父母甚至會對要求出家的子女說:「你要怎樣都可以,就是不會讓你出家。」碰到這種情況,就要用智慧、用信心、用耐心來取得家人的支持了。
有兒女要出家,對於一般的父母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一時之間是難以接受,甚至以為是極其悲哀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出家的人就不要太心急,不可做得太絕,以免讓父母太傷心。
在經典中就有類似的例子。曾經有一位比丘要出家時,父母非常反對,就把他關起來,還說:「既是我的兒子,寧可讓他死,也不可以讓他出家。」兒子從被禁閉那天起,拒絕飲食,他的父母眼看兒子快要餓死了,終於首肯,讓兒子出家。
我曾編寫過一本《聖者的故事》,該書中有這種故事,有些父母看到後,還特別向我建議:「法師少寫這種文章啦,你鼓勵人家用絕食來達到出家的目的。」
我回答他們說:「出家是出於個人的意願和堅貞的決心,願將一己的所有,奉獻給宗教,再以宗教家的慈悲和智慧,奉獻給廣大的社會,普濟一切眾生。不是我鼓勵這種作法,而是真有這樣的故事。」
我一向不主張用激烈的手段達成任何目的,如果出家的動機正確,當用委婉、溫和、懇切、忍耐的方式,取得父母和家人的同意,至少使家中有部分成員認同。如果全家人都反對的話,要讓他們先接觸佛教,了解現在的出家人在做些什麼。當父母和家人發現出家人的生活比在家人更積極、更充實、更愉快、更有生命力和使命感時,就會同意子女出家了。
我常說,出家不是為了逃避現實,乃是為了負起救人救世的重責大任;若無大志宏願的人,是不能出家的,身心脆弱而禁不起挫折磨鍊的人,也是不應該出家的。
我有一位弟子來出家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她的父母、兄弟姊妹都不贊成,全家通通反對,我便告訴她:「妳還是回去吧,不要出家了。」結果被家人帶回去三次,但因她的意志很堅定,到第四次來寺里,終於獲得了父母的諒解。
出家之後,心態平穩,為人積極熱忱,非常照顧俗家的父母,因此也讓俗家全體家人都改變了對於佛教的印象和態度,常到我們寺院里來參加做義工等各種有益身心的團體活動。
出家這條路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樣消極,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得上來的,所以,我並不鼓勵。但是,若有人已想清楚、已下決心、已發宏願來出家的話,我會讚歎,我會接受,我會成全。社會的各種層面都應當培養優秀人才,宗教界出家分子的優劣,也會影響整個國家民族的質量。
(摘自《叮嚀》)
十七、入鄉問俗,入國問禁
尊重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順從當時當地的國家法令,是能使得佛法廣被人間的必備條件,這正所謂「入鄉問俗,入國問禁」的做人原則。
佛教的戒律,當然也富有這樣的性格,例如《五分律》載有一位迦蘭陀長者的兒子須提那,發心求佛剃度出家,佛陀問他的第一句話,便是:「已得父母同意否?」答言:「未聽。」佛言:「一切佛法,父母不聽,不得為道。」
另有一例,亦出於《五分律》,說有許多比丘度沙彌出家,未獲他們父母的同意,凈飯王即向佛陀建議:「子孫之愛,徹過骨髓,如何諸比丘,誘竊人子而度為道?」佛陀便集合比丘大眾,種種訶責已,告諸比丘:「從今父母不聽不得度。」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明白,佛陀時代的印度,不論成年或未成年者,凡欲發心出家為道,必須取得父母的同意,如果寺院貿然接受未獲父母同意者出家,整個佛教的僧團都會遭受指責。雖然釋迦太子喬答摩踰城出家時,也未取得其父母的同意,但在佛陀成道之後,接受弟子出家時,必須取得其父母的同意。
若其父母不允,即以三種方式來處理:
(一)例如耶舍欲出家,佛知其父不許,故以佛法感化,使得其父,見法得果,受了三皈五戒,認同出家的利益,便歡喜地接受了耶捨出家的事實。
(二)例如須提那發心出家時,雖經三請,父母猶不聽,須提那便以斷食至第六天,父母不忍其子餓死,便噙淚答允:「聽子出家,修於梵行。」
(三)例如天與長者之女──法與童女的出家因緣那樣,其父自始至終都要逼她嫁人,佛陀知道她於不久即將證得三果不還及四果阿羅漢,故派尼眾之中神通第一的蓮華色阿羅漢,代表前去為她授戒。後在大婚之日,供佛齋僧之際,聞佛說法之後,迎娶之間,法與童女即現神通,變化殊勝,現出家相。
在此三種方式之外,如果真心要出家,假以時日,先度父母皈敬三寶,也能如願;如果出家意願並不如何堅固,那就不用出家了。沙彌求度出家,除了父母不聽不得度之外,尚有為了保持僧團的平靜清凈,為了順應世間常情常理及國家法令,故有「遮難」的限制:
凡是太老(過八十、九十歲)、太小(七歲以下)、生理不正常、心念不正常、負債、奴僕未獲自由者、王法不許者,均不應度。
因為佛教的責任在於凈化人心、凈化社會,也要關心政治法令,但不介入政治法令的革命運動。所以佛教傳到任何一個國家地域,便遵守其制度,順應其文化,然後於潛移默化中,改變其陋習及惡法,導正其方向的偏差。
(摘自《學術論考》)
十八、出家的目的
「出家」聽起來好像很簡單,有人以為離開家就是出家了,由於夫妻吵架、家庭不和或是事業不順,便離家出走!那是嘔氣、泄氣。
真正出家的意義是要出三界牢獄的家,出生死煩惱的家。三界本身就是在煩惱的生死里,出三界才真正是離開煩惱,這才是出家的目的。
常聽到有些人說:「出家以後,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奉養父母了。」這是錯誤的觀念。出家是割愛辭親,並不是拋棄父母,只是從一個煩惱的、世俗的家庭,進入清凈的、出世的修行環境。
對一個在家人而言,他的一生就是結婚成家、創造事業,僅與少數的幾個人發生關係,而且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人與人的關係非常的勢利與現實。可是一旦出了家,便是發願度所有的眾生,他要跟一切眾生結緣,將全部的生命和時間奉獻來服務人群社會。
所以出家是離開了一個家族之家,而進入一個將一切眾生視為眷屬的法界之家,但仍然必須以今生的父母為主要度脫的對象。同時佛也規定:父母不同意,不得出家。
出家後若父母無人撫養,雖沿門托?,也得奉養父母;而且在家時如不孝順父母,也不得出家。當然,出家以後,就是做父母的已把自己的兒女布施給三寶、給一切眾生了;從一個小的家庭布施出來,讓自己的兒女變成一切眾生所有的人,這是最難的事!一般人把錢財給人都捨不得,何況讓親生的骨肉出家!
故釋迦世尊出家,他的父王就是不贊成的。所以天底下能夠同意而且很歡喜自己的兒女出家修道,這是多生多劫修來的智慧和福報的結果。可見,沒有大善根的人,也不容易達成出家的目的。
另外,不要把出家看成是一樁很悲哀的事,很多人受了文學家筆下小說人物的影響,誤認為只有對前途絕望了的人,才會看破紅塵去出家。佛門之中的正常現象,絕對不是這個樣子!
出家人的責任比在俗時更大。
一般人僅對一個家庭負責,至多也超不出對天下人負責,出家人則要照顧到一切眾生。出家學佛就要發大菩提心,要發盡未來際廣度眾生的大願。在家人無論如何都有很多的牽掛,出家人卻是到處為家。出家無家,所以叫「出家」;寺院不是家,是修行的道場。出家是在道場里修行,同時以道場來接引有緣的人,幫助他們來修行,使得每一個進入道場共同修行的人,都能得到利益,這叫出家的菩薩。
同時,由於出家既不容易,一旦出家,就要髮長遠心,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頭,要負常人負不起的重責,所謂「荷擔如來家業」,即是出家的本分。
有謂:「出家是大丈夫事。」大丈夫不同於英雄好漢,所謂英雄好漢,就是憑一時的意氣行事,雖能慷慨赴死,卻無法從容就義,故有「英雄氣短」之嘆。唯有大丈夫才能屈伸自如。
出家人是能與君王並座不以為貴,縱與乞丐同行不以為賤。真人無位,大丈夫無一己之私,出家兒無自家的事!所以我常以地藏菩薩所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悲願力,勉勵發心出家的人。
對於要求來出家的人,也必須審慎的觀察、考驗,且先跟他們講:「你要抱著下地獄接受苦難的心理準備來出家,出家不是來享清福的,而是奉獻出自己,來過艱苦的修行生活;受苦是消自己的業障,為度眾生更要受苦。」可見,出家者對於他們個人、對於整個的佛教以及對於他們所有的親友來說,都是一樁偉大事業的開始,我們應該為他們恭喜!
也許諸位想要知道,出家到底有多大的功德?據《出家功德經》云:「諸布施中,出家功德,最為殊勝。即使一日一夜受持出家凈戒,命終生天,二十劫中不墮三塗,常生人間天上,最後發心,成辟支佛。」因此,若能勸人出家,或者助人達成出家因緣,此人常生天上人中,恆為王者。
而「比丘」之名,又稱「怖魔」,當一個人發心出家,天上的魔宮因此震動,因為從此少了一個魔子、魔民的候補者了!所以出家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同時,出家人一旦披上了如來的袈裟,就是人天的師範,行住坐卧的四威儀中,要做俗人的榜樣,對自己的言行要特別注意,不能輕舉妄動,否則不僅不能度人,反而讓人對三寶退失信心、遠離佛法了。
由一個俗人進入僧團,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在俗時的能力、智慧、學問、社會關係、工作經驗,和所有的一切,一時間都得擱下。你好象是剛剛出生的嬰兒,第一次到這世界上來投胎,重新牙牙學語,先在地上慢慢爬,然後方能站起來學習走路。所以,從初出家而到完成一個出家人的標準形象為止,至少要有十年的修學過程,這個階段之中,有重重的波折,來自生理、心理和環境上的衝擊與誘惑,漸漸地才能自主適應。
通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造就一個普通的可用之才都不容易,何況是成為人天的師範呢!因此,諸位新出家者,需要以願力來付出耐心、苦心和毅力,不要期待著成為名揚四海的高僧,唯求腳踏實地,做一個本分的出家人,盡心、儘力、盡責來學法、弘法,自度度人。學法是依教奉行,依律而住;弘法是以傳播佛法、紹隆佛種為己任。
我是從來不願意隨便鼓勵人出家的,而我對出家弟子的要求和選擇也非常地嚴格,如果他們心不清凈、動機不清凈、背景不清凈,我不要他出家。像失戀、失意的人要來出家,佛制並沒有不許可,但我要好好地考察他一段時間,看這個人是不是有心歸向佛道,否則當他進了佛門以後,很可能會興風作浪、爭名奪利,也可能吃佛飯、穿佛衣而不修佛法、不做佛事。出家本來為了斷煩惱,結果反而增加煩惱,擾亂僧團,這是很可惜的。所以真心出家者,一出家就是重新做人。諸位!「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
在家哪及出家好
傳說中宋朝的蘇東坡即是五祖山的戒和尚再來!從他的文章、詩偈中看到有關禪境的作品,好像是位徹悟的人,可是他仍沒有離開風花雪月、狎妓而游的一個「情」字。如果他這一生,不做官而出家當和尚的話,相信他會成為一代了不起的大禪師。
根據傳說的故事中,他與佛印禪師之間的機鋒相對,屢次落敗。這是由於他是在家人;在家人的職業、身分,縱然能得若干禪慧的受用,多半是來自思辨的,而非出於自性清凈心的流露。雖然知道禪境天成,不假造作,一遇到突發的情況,便又不能不隨境遷流了。
而且,縱為出家的禪者,當他得了一個入處或所謂「開了隻眼」的見性之後,仍須到山中去增長定力,以保任其發明,或遁跡於僧團生活中,做一名隨眾起倒而無己事的粥飯僧。等到功力紮實之後,才水到渠成,隨緣化眾。
當然,我們從明朝集成的《居士分燈錄》及《名公法喜志》所見,在中國禪宗史上也有不少位在家居士獲有相當高的見地,只是比起各種《燈錄》所收的出家禪眾之傑出者,便有不成比例之感了。此不是說在家人的資稟或善根薄弱,實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及職業身分所限,不易做到打內心起,長時間地放下萬緣,一心禪修的程度所致。
因此,釋迦世尊是先出家修道而後成佛;成佛之後先往鹿野苑度五弟子出家,嗣後他的教團仍以出家眾的一千二百五十人為核心,直到涅槃之前所說最後教誡的對象,也是出家的比丘。然在初期的佛教徒中,即有著大群的在家弟子作為佛教外護,釋尊為了度化他們,也說了不少在家修行的法門。
佛法重心在教人離欲,但只有少數人適合出家和能夠出家。故有一部《出家功德經》宣說雖僅臨終前的一日一夜出家,即受七返六欲天的福報,二十劫不墮三塗,最後成為辟支佛果。足見在家修行不及出家。
將此身心奉塵剎
不過出家修行也有困難,首先割愛辭親,便不易辦到;不獨以家族和宗族觀念為重心,而主張子孫繁衍的中國社會,不許子女出家,即使佛世的印度,已有各種出家僧團的流行,若想徵得家屬同意,去過出家修道的生活,也非易事。在大乘佛教中雖有大菩薩現在家相,但住持三寶及弘揚佛法的大乘菩薩,如馬鳴、龍樹、無著、世親卻都是現的是出家相。由於不易,故顯得難能可貴。
親情、愛情、友情等的牽掛,家業、職業等的拖累,社會輿論的影響等,都會使一些有志出家的人躊躇不能自決。有一些佛教徒知道尊敬僧寶,也知道讚歎出家功德,甚至贊成自己的子女出家;如果真有子女要出家時,又覺得是一樁難以接受的事了。
出家的行為,乃是首先放得下世俗的一切牽累,接受僧侶的養成教育,並以戒學、定學和慧學奠定入世化俗的基礎力量,然後一肩荷擔起救世濟眾的如來家業。所以發心出家的人,粗看是薄情寡恩、六親不認的人,而且是逃避現實、消極懦弱的人,其實他們正象是出遠門赴考的舉子,或像今日出洋留學旅外經商的人,離家的目的是為有更多的能力及財力來造福鄉梓,乃至能使萬民得益。
出家修行者,應該是福慧雙修,戒定慧三學並重的。
出家的身分即是戒行;將全部身心布施給三寶,以成就眾生,便是修的大福行的大布施,也是忍辱行及精進行;
出家後業障牽累不多,故易以修持禪定和智慧,而為六度齊彰的菩薩行。
(摘自《拈花微笑》)
十二、法鼓山佛學院的相關文字(聖嚴法師)
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是為培育德學兼備、解行並重,具有高尚宗教情操、洞悉新時代需求,並能帶動社會凈化的僧才而創辦的。成立兩年來雖然只有漢傳佛學院的一個系,和培養世界各系統正信佛教僧伽人才的理想尚有一段距離,但是和其他學校一樣,開創階段總是人才輩出,學生的天地都很廣大,所以能夠進入法鼓山僧大的同學都是有大心懷有大福報的。
法鼓山僧伽大學目前正在招收九十二學年度的學生,我希望有意願以出家身利益廣大眾生的年輕人,能來報考僧大,因為做任何事越早越好,釋迦牟尼佛二十九歲出家,我自己是十三歲出家,我們在大陸時的出家人,多數都是年紀很輕就出家了;今天在西藏的喇嘛教育,也是從青少年時代培養起來的。否則就會有人說是「半路出家」了。
修行出家越早越好
在中國佛教的禪宗史上,有大成就的高僧,大概都是在年輕時代打下了深厚的出家生活基礎。三十五歲以上,就已過了青年階段的黃金時代,若非體力、心力、毅力過人,得大成就的便少了,所以我鼓勵優秀的青年,把握因緣,出家越早越好。
法鼓山的僧伽大學,目的不在於培養大學問家,而是要培養大宗教家,也就是要培養真正能夠住持正法、弘范人天的人才,要在正知正見的正法律中,養成戒定慧三學並重,身口意三業清凈的大善知識;從身、口、心三種儀態的熏陶,完成高質量的僧格,方能負起凈化社會、廣度眾生的任務。
隨順因緣為佛法做舟航
到僧大就讀或出家之後,如果只是想到個人自我的出路或利益,就不能成為大善知識了,發菩提心,是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名利,是將自已奉獻給三寶及眾生,養成健全的僧格,便能作眾生的舟航,所以出家人要以修學佛法的慈悲和智慧給眾生做依靠。我們希望佛法普及化,就要培養出家人可以用生活化的、人間性的佛法,通過簡明的表達方法,幫助廣大的眾生離苦得樂。
所以,在僧大的學生,不比社會的經歷,而是要求「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在老師的教導和環境的薰習下,陶冶出身儀、口儀、心儀都很標準而受人尊敬的出家人,深明因果的道理,相信福德因緣,自己那一方面的因緣夠就做那一方面的事,如果福德因緣夠,做什麼事情都做得起來;福德因緣不夠的怎麼碰它也不會成就,所以我希望學生能夠精進不懈,隨順因緣為佛法做舟航,以利人為利己的最佳選擇。
楞嚴經說「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也唯有以身心奉獻,現出家相,才能徹底做到。眾生需要佛法,佛教需要培養青年的出家人才。這也正是法鼓山僧伽大學的辦學宗旨。
為改善現狀盡心力
時代的年輕人不妨思考:對我們的大環境你滿意嗎?覺得未來有安全感嗎?老是這樣子好嗎?你自己給的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也請你想想:你自己可以為改變現狀盡一點力量嗎?怎麼做呢?
假如希望社會以及自己都有光明的未來,歡迎進入法鼓山的僧伽大學,僧大四年完成宗教師的基本教育,畢業時的學生都是出家人,合適的人可以進入法鼓山的中華佛學研究所進修或出國留學深造,或者進入法鼓山僧團,無論往那個方向發展,出家的人才,服務的對象,都是非常廣泛的,不是僅為一家公司、或一個家庭,而是為整個社會,甚至是為整個的世界人類,因為我們做的,就是把佛法的悲智傳播給世人。那便是為提升人的質量及建設人間凈土,盡一份心力。
-
很多朋友動不動就覺得看破就該出家,其實這是把出家作為一種狀態和義務誤解成了一個境界。學佛與出家根本就是兩回事。
釋迦牟尼在成佛之時受人恩施,於是下了規矩出家人必須受人恩施,相應的,也必須予人幫助,出家等於把自己貢獻給佛教的渡人事業,傳道、助人、弘揚佛法。所謂皈依,即皈依佛法僧。僧,作為弘法、揚道的載體,非常重要,並非入了廟,過上了清修的生活一切就解脫了,不用去管了。
記得一位朋友賭氣的時候說要出家,我說你以為出家這麼容易?你知道出家後需要做點什麼,出家人的義務是什麼,你還沒有了解佛法究竟是弘揚的什麼,就說要為佛教貢獻終身,這負責任嗎?他說那現在很多出家人都不守清規戒律,他們不守是他們的事,出家人若是做了不合規矩的事,是會比普通人受的果報更為嚴重的。
佛教從來都沒有鼓勵人們逃避,反而是一直說直面真心,了透自我,塵世間若是有父母需要照顧,有家庭需要盡責,出家而拋棄父母妻子並不是佛教所提倡的,你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善待,如何說渡世人,如何普渡眾生?
佛徒、皈依、受戒、出家,不是境界的不同,只是分工不同,責任義務的不同。信佛,即有信、願、行;皈依,即皈依佛、法、僧;受戒,是修行的方式;出家,則是立志為佛法奉獻終身,普渡眾生之人。
佛家從來都是寬容的,所謂佛,即覺悟者,與其他所有的形式都無關。
也許在於放下對"意義"的執著
別以為進了佛門就拿到是佛的牌照。天地就是門,在那裡都是修行,困於佛門的門弟都是心障。~~~~~老師曾經這樣說過沒。
出家兩問:
● 曾有個同學問我:那些學佛人為什麼要出家?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
我反問他:你學醫為什麼要考中醫藥大學呢?難道考中醫院校會阻礙你學中醫?學佛出家,亦復如是,出家是要成為一名專業的修行人,選擇修行的生活,正如學中醫,在家業餘學固然也可,但說考入中醫院校專業來學完全沒有必要,這是什麼邏輯呢?
● 此人又問,我覺得出家純粹是逃避,像我在西安生活,雖然掙錢很難,但我發誓要賺到一個大房子的錢,養家糊口。(言外之意,他這樣才是直面人生的勇士。)
我問他:到底是使盡渾身解數賺錢,在世俗間摸爬滾打容易,還是出家人舍離開家庭,舍掉種種五欲享受,獨守清凈,直面內心的習氣,發廣大心,為眾生肯犧牲自我之一切容易?在生死這件事面前,到底誰是逃避者,誰是面對者?
對方被問的無法回答,小聲說:我確實受不了那種寂寞的生活……出家與在家,都是因緣。不要把出家看的太高了,出家人是為了自己更好的修行,不要提大慈大悲,那是菩薩才有的心識,你一個普通出家人就是自己度化自己!在家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在家修行,需要時刻面對社會生活,面對種種生活煩惱!在家修行,才可以達到大家與個人修行的平衡!
========================================================================
修行實質就是改變你的念頭,沒那麼神秘。修行只是修心。基督教徒傳教是修行,家庭主婦的活動是修行。
爵士貓回復長子兔(作者)2 分鐘前
學佛根本上是學習如何改變命運。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是佛的,但佛都是平常人修成的 .你說的也對也不對。
在今天,首先,所謂修行就能成佛的說法,是錯誤的。世界哪裡有【佛】,那裡有【菩薩】,你指出來? 修行就是學習佛教的緣起性空的思想,倒是十分合理,你說學習佛陀的思想,倒是很正確。 妄圖通過搞搞修行就可以成佛成菩薩,都是佛教傳入漢地以後,漢族的謬論。 佛陀只說了,苦集滅道,十二因緣而已。建議讀【雜阿含經】《大般若經》。你既然知道不能有分別心,可惜不知道哪部經典在談【不能有分別心】豈不可惜。 修行實質就是改變你的念頭、思想觀念,沒那麼神秘,【萬法唯心】。修行只是修心。
爵士貓3 分鐘前
佛法的本質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世界觀、方法論。佛法的本質就是談緣起性空,就是人要認知自己的思想的局限性,在世界的本質面前,人類的認知只是住於現象之表,人的我執法執導致人對世界認知的偏離,600卷的《大般若經》反覆演繹,都是表達【緣起性空之思想】。
爵士貓回復風小山(作者)
修行實質就是改變你的念頭、思想觀念,沒那麼神秘,【萬法唯心】。修行只是修心。與你修行時間無關。修行就是學習與實踐,現在社會的一切行為,只要你在追尋世界之本質,都是修行,科學實踐是修行,家庭主婦的活動是修行,基督教徒傳教是修行,各國政治家的活動更是修行。修行不止有佛教徒在做。世界各地的人類都在做。
============================================================
人之尋求真理和創出了宗教,都是出於內心的懼怕—害怕生活上所避免不了的煩惱和痛苦之糾纏—所以人憑著人類特有的智慧,盡量想法子以便擺脫痛苦,而獲得一個永久的解脫。佛教的出發點,就是以尋找解脫之法為主要的目的。佛陀發揮最高的智慧,思考世間眾生的問題,了悟一切緣起和斷除無明的真理,並啟示人類如何絕對征服苦障的一種實用之道法,也就是我們所稱之『佛法』。
佛教的意義是『覺悟者之教導』。佛陀是一位覺悟緣起的原理以及透徹理解生命真諦的人,而也又能照那真理,很適當的處理生活上的一切事物。他以自己所證的法性為根據,很巧妙的應眾生的根機而施教化。佛法的高妙處,是在於其合乎實際的實用性。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都以為念經拜佛,或在佛像前供花及香水佳果,就是修行佛法。有很多佛教徒極喜愛念經,每日每夜都念,雖然念了許多的經,卻絲毫不懂得自己念的經含有什麼意思,只懂得盲目地念,好似那能重覆或模仿人言的鸚鵡一樣,盲目地重覆不知其意的人言。如此盲目地念經又有何用處?佛陀何嘗要我們盲目的禮拜和念一些自己不知所云的經呢?他教人不要輕信任何導言,甚至連他自己的教導也包括在內,他教人應該從生活的經驗中,去體會和他所教我們的佛法,是否為真正的真理。佛陀並不教我們盲目的禮拜佛像或背誦經文。他認為一切儀式是愚痴、詼諧和不合理的。他否認天神乃萬物創造者的學說,也否認那個時代的印度人所迷信和崇拜的眾天神。
如果,人能夠以供物或祭品、拜佛和念經,消除本身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那麼世間將無痛苦的人了!因為任何人都能供奉祭品,任何人都能學會拜佛念經。但是,無論供奉多少的祭品、拜幾百千次的佛、念幾千萬遍的經文,痛苦還是照舊存在,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因此很明顯的,那些迷信的人,所採取的解除煩惱的方法根本無效,消除不了煩惱,擺脫不了痛苦的糾纏。許多僧人因想揚名得利,便順世人所好,創出了複雜的儀式,改變了佛教的真面目,而愚痴的人,卻被那些複雜和繁瑣的儀式迷住了,以為那才是真正的佛教。很多僧人利用宣揚佛教為借口,而建設寺廟、設辦大道場,以及主持繁瑣莊嚴的宗教儀式,給佛教裝上了虛假的興盛外表,可是自己卻暗地裡從中獲利,積聚了很大的財富。僧伽是由人做的,有怎麼樣的人就會有怎麼樣的僧伽。本來落髮出家的人,應該是清心寡欲的,可是目前的佛教僧團,卻有好多缺乏誠心誠意的人落髮為僧,置身於寺內而心思卻還迷戀俗家,又特地花一段時間,學會了誦經供法、主持儀式,為人辦一些法事,接受一些施品錢財,而心也越變越貪婪,養成營私肥己的惡習,或是爭權奪利,心地比一些俗人更低劣和卑鄙。如果一個人出家為僧是出於自私的動機,那麼,他將是一位品質低劣,而又自私自利的僧人,毫無益於社會,因為他缺乏崇高的理想,只想採取狡猾和姦詐的手段,無恥的詐騙世人,暗地裡積聚錢財。
佛陀是一位提倡正見,即正確知見的導師。他反對迷信,使人認清世間萬有之實相,認清整個世界或宇宙不偏不斜之真面目。他揭發萬象本來如此的現實意義,為迷失的人指示正途,引導他們歸正,不必依賴迷信或外來的力量,只憑自己的正確心意去明白宇宙之真相,自己努力變化改革,以跨入醒悟及解脫的正軌,而得涅槃之樂。因此,人如想獲得那出世解脫的涅槃之樂,先必須認清萬物存在的事實真相和本質,也就是洞察諸法實相,看透人生的無常、無我、苦和空性,進而革除種種的執著,使自己的道德人格和素質更加健全。一些不懂得佛理的人,往往以為佛陀所說的無常、無我、苦和空性是消極的思想,那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清楚佛理的意義,而誤解了佛家思想。
佛陀是一位提倡正見,即正確知見的導師。他反對迷信,使人認清世間萬有之實相,認清整個世界或宇宙不偏不斜之真面目。他揭發萬象本來如此的現實意義,為迷失的人指示正途,引導他們歸正,不必依賴迷信或外來的力量,只憑自己的正確心意去明白宇宙之真相,自己努力變化改革,以跨入醒悟及解脫的正軌,而得涅槃之樂。因此,人如想獲得那出世解脫的涅槃之樂,先必須認清萬物存在的事實真相和本質,也就是洞察諸法實相,看透人生的無常、無我、苦和空性,進而革除種種的執著,使自己的道德人格和素質更加健全。一些不懂得佛理的人,往往以為佛陀所說的無常、無我、苦和空性是消極的思想,那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清楚佛理的意義,而誤解了佛家思想。
世上任何一種的宗教經典,大都免不了被後代的學者或教徒們增加自己的觀念,而弄出了許多形式的經典,佛教的三藏經典也不例外。佛滅後的信徒或學者們,為三藏經典增添當時所盛行的觀念和神秘色彩,如不是為了加強信徒們的信仰心,那麼就是出於對宗教的極度熱心。最令感到遺憾的是,很多人誤把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儀式典禮當作佛教。許多信徒喜愛在佛像前,供上盤盤的甜品佳果,為奉獻佛陀『聖靈』之意,其實這種行為或作法,根本不合於佛教的基本教義。但是,卻有很多人固執的認為,那樣敬拜及在佛像前敬獻甜品佳果,是正確的修行表現,並且還如此這般的教導別的信徒們,要他們嚴格的遵守一些繁瑣的儀式。如今此一類的儀式及禮節越變越多,也越繁雜,而純真的佛理及其宗旨完全被掩蔽了!
有些僧人把佛教當為一門學問,只顧研究教理而不實踐法道;又有一些僧人,只注重禪定之修行而忽略了教理;甚至,還有一些僧人對禪定不感興趣,對教理也懶得去研究,只想在僧團中討個好吃懶做,自由自在的生活。僧伽之腐敗會影響整個佛教的發展,因為世人把僧伽看做佛教的維護者或領導人,如僧伽缺乏良好的素質,毫無出家人之心地與作風,世人必對僧眾感到失望而失去了信心,甚至感到無比的嫌惡,緊接著,是對佛教也失去了興趣。
我們必須能清醒的辨別和認清,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千萬不可愚蠢的執著或迷昧空洞的外表,而忽略了那充實的內在;不要迷昧繁瑣莊嚴的儀式或典禮,致使眼裡失去了佛教真正的目標。佛家的修行,是以身三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和口四善業(不兩告、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為凈化本身行為的基礎,緊接著是心意的凈化,由此凈化,我們將能循序地通達洞察能力和正見。不要順從別人之意,而把虛假之歪見當為佛理,勿忘了佛陀本身,尚不要人迷信他的話或教理,他要人應用自己的思想和理性,從實際的生活經驗中,考慮、反省和檢討他所說的理論或宣揚的佛法,是否為正確的真理。
出家好,無牽無掛,自由自在.
出家好,捨棄小家,成就大家.
出家好,少了是非,耳根清凈.
所以啊,世間真的沒你想像的那麼好.
善哉世尊。能斷世間一切疑者。於一切法得自在者。真實語者。無二語者。是知道者。是開道者。惟願如來。為我等輩及未來世一切有情。舍於方便說真實法。永離疑悔。令入佛道。今此會中有二菩薩。一者出家。二者在家。是二菩薩。善能利樂一切有情而無休息。如我惟忖出家菩薩。不及在家修菩薩行。所以者何。昔有金輪轉輪聖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厭離世間無常苦空。舍輪王位如棄洟唾。清凈出家入於佛道。是時後宮夫人婇女八萬四千。見王出家各懷戀慕。拊心號慟生大逼惱。起愛別離如地獄苦。金輪聖王初受位時。所感寶女及王千子大臣眷屬。共傷離別舍位出家。號泣之聲滿四天下。此諸眷屬各作是言。我王福智無量無邊。如何見棄捨我出家。哀哉苦哉世界空虛。從今已去無依無怙。若有凈信善男子善女人。歸佛法僧發菩提心。舍離父母出家入道。父母憐愍恩念情深。離別悲哀感動天地。如涸轍魚宛轉於地。愛別離苦亦復如是。如彼輪王眷屬之心。出家菩薩饒益眾生。云何嬈害父母妻子。令無量人受大苦惱。以是因緣出家菩薩。無慈無悲不利眾生。是故非如在家菩薩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利益一切。
爾時佛告智光長者。善哉善哉。汝大慈悲勸請我說出家在家二種勝劣。汝今所問出家菩薩不如在家。是義不然。所以者何。出家菩薩勝於在家。無量無邊不可為比。何以故。出家菩薩以正慧力。微細觀察在家所有種種過失。所謂世間一切舍宅。積聚其中不知滿足。猶如大海容受一切大小河水未曾滿足。
善男子。香山之南雪山之北有阿耨池。四大龍王各居一角。東南龍王白象頭。西南龍王大牛頭。西北龍王師子頭。東北龍王大馬頭。各從四角湧出大河。一殑伽河。其水所至白象隨出。二信渡河。其水所至水牛隨出。三薄芻河。其水所至師子隨出。四私陀河。其水所至大馬隨出。如是大河。一一各有五百中河。中河各有無量小河。是大中小一切眾水皆入大海。然此大海未曾滿足。世間眾生所有一切居處舍宅。亦復如是。聚諸珍寶從四方來。悉入宅中未曾滿足。多求積聚造種種罪。無常忽至棄捨故宅。是時宅主隨業受報。經無量劫終無所歸。善男子。所為宅者即五蘊身。其宅主者是汝本識。誰有智者樂有為宅。唯有菩提安樂寶宮。離老病死憂悲苦惱。若有利根凈信深厚善男子等。欲度父母妻子眷屬令入無為甘露宅者。須歸三寶出家學道。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勝在家 算分喻分莫能比
在家逼迫如牢獄 欲求解脫甚為難
出家閑曠若虛空 自在無為離系著
諦觀在家多過失 造諸罪業無有邊
營生貪求恆不足 猶如大海難可滿
阿耨達池龍王等 四角湧出四大河
大中小河所有水 晝夜流注無暫歇
然彼大海未嘗滿 所貪舍宅亦如是
在家多起諸惡業 未嘗洗懺令滅除
空知愛念危脆身 不覺命隨朝露盡
焰魔使者相催逼 妻子屋宅無所隨
幽冥黑闇長夜中 獨往死門隨業受
諸佛出現起悲愍 欲令眾生厭世間
汝今已獲難得身 當勤精進勿放逸
在家屋宅深可厭 空寂寶舍難思議
永離病苦及憂惱 諸有智者善觀察
當來凈信善男女 欲度父母及眷屬
令入無為甘露城 願求出家修妙道
漸漸修行成正覺 當轉無上大法輪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世舍宅。猶如石火深生厭患。何以故。譬如微火能燒一切諸草木等。世間舍宅亦復如是。貪心求覓馳走四方。若有所得受用不足。於一切時追求無厭。若無所得心生熱惱日夜追求。是故世間一切舍宅。能生無量煩惱之火。為起貪心恆無知足。世間財寶猶如草木。貪慾之心如世舍宅。以是因緣。一切諸佛說於三界名為火宅。善男子。出家菩薩能作是觀。厭離世間名真出家。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世宅 猶如人間微少火
一切草木漸能燒 世宅當知亦如是
眾生所有眾財寶 更互追求常不足
求不得苦恆在心 老病死火無時滅
以是因緣諸世尊 說於三界為火宅
若欲超過三界苦 應修梵行作沙門
三昧神通得現前 自利利他悉圓滿
複次善男子。愛樂出家當觀舍宅。如彼深山石窟之中有大寶藏。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家大富財寶無量。奴婢僕從象馬無數。其父於後忽遭重病。名醫良藥不能救療。長者自知將死不久。即命其子而告之言。凡我所有一切財寶付囑於汝。勤加守護勿令漏失。既付囑已即便命終。時長者子不順其命。恣行放逸既損家業。財物散失。僮僕逃逝而無所依。時彼老母心懷憂惱。遂得重病即便終歿。其子貧窮無所恃怙。遂投山谷拾薪采果貨鬻自給。彼時遇雪入石窟中權自憩息。然此窟中是昔國王藏七寶所無能知者。經數百千年迥絕人跡。時彼貧人業因緣故。偶入窟中見無量金。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因而分割若干分金造立舍宅。若干分金為娶妻財。如是奴婢。如是象馬。隨心所欲皆如其意。作是計時有諸群賊。為趁走鹿到於窟前。見此貧人以金分配。遂舍其鹿殺人取金。愚痴凡夫亦復如是。深著世樂不樂出離。深山石窟如世舍宅。伏藏金寶猶如善根。琰魔使者即是群賊。隨業受報墮三惡道。不聞父母三寶名字喪失善根。以是因緣。應當厭離發於無上大菩提心。出家修道希成妙覺。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愛樂在家諸菩薩 觀於舍宅如寶藏
譬如長者有一子 其家大富饒財寶
奴婢僕從及象馬 一切所須無不豐
於後長者身有病 舉世良醫皆拱手
臨終告命諸親族 付囑家財與其子
教誨令存孝養心 當勤享祀無斷絕
是時其子違父命 廣縱愚痴多放逸
老母懷憂疾病身 又因惡子尋喪逝
眷屬乖離無所託 拾薪貨鬻以為常
往彼山中遇風雪 入於石窟而暫息
窟中往昔藏妙寶 已經久遠無人知
樵人得遇真金藏 心懷踴躍生希有
尋時分配真金寶 隨意所欲悉用之
或以造舍或妻財 奴婢象馬並車乘
校計未來無能舍 群賊因鹿到其前
是彼怨家會遇時 遂殺貧人取金去
愚痴眾生亦如是 石窟猶如世間宅
伏藏真金比善根 琰魔鬼使如劫賊
以是因緣諸佛子 早趣出家修善品
應觀身命類浮泡 勤修戒忍波羅蜜
當詣七寶菩提樹 金剛座上證如如
常住不滅難思議 轉正法輪化群品
複次善男子。世間所有一切舍宅。猶如雜毒甘味飲食。譬如長者唯有一子。聰慧利根達迦樓羅秘密觀門。能辯毒藥善巧方便。父母恩憐愛念無比。時長者子為有事緣往至廛肆未及歸家。爾時父母與諸親族。歡喜宴樂具設甘膳。時有怨家。密以毒藥致飲食中。無人覺知。是時父母不知食中有雜毒藥。遂令長幼服雜毒食。其子後來父母歡喜。所留飲食賜與其子。是時其子未須飲食。念迦樓羅秘密觀門。便知食中有雜毒藥。其子雖知父母服毒。而不為說誤服毒藥。所以者何。若覺服毒更加悶亂。毒氣速發必令人死。即設方便白父母言。我且不食如是飲食。暫往市中。郤來當食。何以故。我先買得無價寶珠。留在櫃中而忘封閉。於是父母聞說寶珠。生歡喜心任子所往。子遂馳走詣醫王家。求阿伽陀解毒妙藥。既得此葯。疾走還家。乳酥粆糖三昧合煎和阿伽陀。作是葯已。白父母言。唯願父母服是甘露。此是雪山阿伽陀葯。所以者何。父母向來誤服毒藥。我所暫出本為父母及諸人等。求得如是不死妙藥。於是父母及眾人等。心大歡喜得未曾有。即服妙藥吐諸毒氣。便得不死更延壽命。出家菩薩亦復如是。過去父母沉淪生死。現在父母不能出離。未來生死難可斷盡。現在煩惱難可伏除。以是因緣。為度父母及諸眾生。激發同體大慈悲心。求大菩提出家入道。善男子。是名舍宅如雜毒藥入甘美食。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世間所有諸舍宅 說名雜毒甘美食
譬如長者有一子 聰明利智復多才
善迦樓羅秘密門 能辯毒藥巧方便
子有事緣往[廠@(邱-丘+墨)]肆 暫時貨易未還家
父母宴樂會諸親 百味珍羞皆具足
有一惡人持毒藥 密來致之於飲食
其子是時不在家 父母為兒留一分
舉家誤服雜毒藥 子念觀門知有毒
即便賓士到醫所 求得伽陀不死葯
三味和煎藥已成 遂白諸親速令服
如是所服如甘露 差諸雜毒皆安樂
一切信心善男子 出家修道亦如是
為濟父母及眾生 所服煩惱諸毒藥
狂心顛倒造諸罪 永沉生死憂悲海
割愛辭親入佛道 得近調御大醫王
所修無漏阿伽陀 還生父母三界宅
令服法葯斷三障 當證無上菩提果
盡未來際常不滅 能度眾生作歸依
畢竟處於大涅槃 及佛菩提圓鏡智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常觀世間一切舍宅。猶如大風不能暫住。何以故。善男子。在家之心恆起妄想。執著外境。不能了真。無明昏醉。顛倒觸境亦常不住。惡覺易起善心難生。由妄想緣起諸煩惱。因眾煩惱造善惡業。依善惡業感五趣果。如是如是生死不斷。唯有正見不顛倒心。作諸善業。因三善根及以信等。增長無漏法爾種子。能起無漏三昧神通。如是如是證聖相續。若伏妄想修習正觀。一切煩惱永盡無餘。
爾時智光長者白佛言。世尊。修習正觀有無量門。修何等觀能伏妄想。
爾時世尊告長者言。善男子。應當修習無相正觀。無相觀者。能伏妄想。唯觀實性不見十相。一切諸法體本空寂。無見無知是名正觀。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觀察。長時修習無相無為。妄想猛風。寂然不動。聖智現觀。證理圓成。善男子。是名賢聖。是名菩薩。是名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緣。一切菩薩為伏妄想永不起故。為報四恩成就四德。出家修學息妄想心。經無量劫成就佛道。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在家 猶如暴風不暫住
亦如妄執水中月 分別計度以為實
水中本來月影無 凈水為緣見本月
諸法緣生皆是假 凡愚妄計以為我
即此從緣法非真 妄想分別計為有
若能斷除於二執 當證無上大菩提
凡情妄想如黑風 吹生死林念念起
四顛倒鬼常隨逐 令造五種無間因
三不善根現為纏 生死輪迴鎮相續
若人聞經深信解 正見能除顛倒心
菩提種子念念生 大智神通三昧起
若能修習深妙觀 惑業苦果無由起
唯觀實相真性如 能所俱亡離諸見
男女性相本來空 妄執隨緣生二相
如來永斷妄想因 真性本無男女相
菩提妙果證皆同 妄計凡夫生異相
三十二相本非相 了相非相為實相
若人出家修梵行 攝心寂靜處空閑
是為菩薩真凈心 不久當證菩提果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日夜恆觀世間舍宅。一切皆是煩惱生處。何以故。如有一人造八舍宅。以諸寶物而自莊嚴。造此宅已而作是念。今此舍宅是我所有不屬他人。唯我舍宅最為吉祥。他人舍宅所不能及。如是執著能生煩惱。由煩惱故我我所執而為根本。八萬四千諸塵勞門。更相競起充滿宅中。所以者何。在家凡夫深著五欲。妻子眷屬奴婢僕使悉皆具足。以是因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怨憎合會。恩愛別離。貧窮諸衰。求不得苦。如是眾苦。如影隨形。如響應聲。世世相續恆不斷絕。如是眾苦非無所因。大小煩惱而為根本。一切財寶追求而得。若無先因不可追求。假使追求亦無所獲。善男子。以是義故。一切煩惱追求為本。若滅追求。無量煩惱悉皆斷盡。然今是身眾苦所依。諸有智者當生厭離。如過去世迦葉如來。為諸禽獸而說偈言
是身為苦本 余苦為枝葉
若能斷苦本 眾苦悉皆除
汝等先世業 造罪心不悔
感得不可愛 雜類受苦身
若起殷重心 一念求懺悔
如火焚山澤 眾罪皆銷滅
是身苦不凈 無我及無常
汝等咸應當 深生厭離心
爾時無量諸禽獸等。聞此偈已。於一念心至誠懺悔。便舍惡道生第四天。奉覲一生補處菩薩。聞不退法。究竟涅槃。善男子。以是因緣。今此苦身猶如舍宅。一切煩惱即為宅主。是故凈信善男子等。發菩提心出家入道。必得解脫一切眾苦。皆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恆觀察 舍宅所生諸煩惱
如有一人造舍宅 種種珍寶以嚴飾
自念壯麗無能比 不屬他人唯我有
工巧所修最殊妙 世間舍宅無能及
如是分別生執著 以我我所為根本
八萬四千諸煩惱 充滿舍宅以為災
世間一切諸男女 六親眷屬皆圓滿
以是因緣生眾苦 所謂生老及病死
憂悲苦惱常隨逐 如影隨形不暫離
諸苦所因貪慾生 若斷追求盡諸苦
是身能為諸苦本 勤修厭離趣菩提
三界身心如舍宅 煩惱宅主居其中
汝等應發菩提心 舍離凡夫出三界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常觀在家。猶如大國有一長者。其家豪富財寶無量。於多劫中父子因緣相襲不斷。修諸善行名稱遠聞。是大長者所有財寶皆分為四。
一分財寶。常求息利以贍家業。
一分財寶。以充隨日供給所須。
一分財寶。惠施孤獨以修當福。
一分財寶。拯濟宗親往來賓旅。
如是四分曾無斷絕。父子相承為世家業。後有一子愚痴弊惡。深著五欲恣行放逸。違父母教不依四業。起諸舍宅七層樓觀。倍於常制眾寶嚴飾。琉璃為地。寶窗交映。龍首魚形無不具足。微妙音樂晝夜不絕。受五欲樂如忉利天。鬼神憎嫌。人天遠離。於是鄰家忽然火起。猛焰熾盛隨風蔓延。焚燒庫藏及諸樓台。時長者子。見是猛火起大嗔心。速命妻子奴婢眷屬。入於重舍閉樓閣門。以愚痴故一時俱死。在家凡夫亦復如是。世間愚人如長者子。諸佛如來猶如長者。不順佛教造作惡業。墮三惡道受大苦惱。以是因緣。出家菩薩當觀在家如長者子不順父母為火所燒妻子俱死。善男子等。應生厭離人天世樂。修清凈行當證菩提。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在家 猶如長者生愚子
其家富有諸財寶 久遠相承無闕乏
先世家業傳子孫 一切資產為四分
常修勝行無過惡 名稱遍滿諸國土
金銀珍寶數無邊 出入息利遍他國
慈悲喜舍心無倦 惠施孤貧常不絕
長者最後生一子 愚痴不孝無智慧
年齒已邁筋力衰 家財內外皆付子
子違父命行放逸 四業不紹墮於家
造立七層珍寶樓 用紺琉璃作窗牖
歌吹管弦曾不歇 常以不善師於心
受五欲樂如天宮 一切龍神皆遠離
鄰家欻然災火起 猛焰隨風難可禁
庫藏珍財及妻子 層樓舍宅悉焚燒
積惡招殃遂滅身 妻子眷屬同殞歿
三世諸佛如長者 一切凡夫是愚子
不修正道起邪心 命終墮在諸惡趣
長劫獨受焚燒苦 如是展轉無盡期
在家佛子汝當知 不貪世樂勤修證
厭世出家修梵行 山林寂靜離諸緣
為報四恩修勝德 當於三界為法王
盡未來際度眾生 作不請友常說法
永截愛流超彼岸 住於清凈涅槃城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世間一切舍宅。猶如大夢。譬如長者有一童女。年始十五。端正殊妙。爾時父母處三層樓。將其愛女受諸歡樂。於夜分中母女同宿。在一寶床而共安寢。於是童女夢見。父母娉與夫家經歷多年。遂生一子端正殊妙。有聰慧相日漸恩養。能自行步處在高樓。因危墮落未至於地。見有餓虎接而食之。是時童女倍復驚怖。舉聲號哭。遂便夢覺。爾時父母問其女言。以何因緣忽然驚怖。時女羞恥不肯說之。其母殷勤竊問其故。時女為母密說如上所夢之事。善男子。世間生死有為舍宅。長處輪迴未得真覺。爾所分位恆處夢中。生老病死三界舍宅。如彼童女處於夢中。虛妄分別亦復如是。琰魔鬼使忽然而至。如彼餓虎於虛空中接彼嬰孩而啖食之。一切眾生念念無常老病死苦。亦復如是。誰有智者愛樂此身。以是因緣。觀於生死長夜夢中。發菩提心厭離世間。當得如來常住妙果。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佛子至求無上道 當觀舍宅如夢中
譬如富貴大長者 有一童女妙端嚴
隨其父母上高樓 觀視游從甚歡樂
女向樓中作是夢 分明夢見適他人
後於夫家誕一子 其母愛念心憐愍
子上樓台耽喜樂 因危墜墮於虎口
遂乃失聲從夢覺 方知夢想本非真
無明闇障如長夜 未成正覺如夢中
生死世間常不實 妄想分別亦如是
唯有四智大圓明 破闇稱為真妙覺
無常念念如餓虎 有為虛假難久停
宿鳥平旦各分飛 命盡別離亦如是
往來住業受諸報 父母恩情不相識
哀哉凡夫生死身 輪轉三塗長受苦
若知善惡隨業感 應當懺悔令消滅
一切人天妙樂果 慚愧正見為所因
應發堅固菩提心 被精進甲勤修學
複次善男子。出家菩薩觀於舍宅。如牝馬口海出於猛焰吞納四瀆。百川眾流無不燒盡。譬如往昔羅陀國中有一菩薩名妙得彼岸。然是菩薩有慈悲心常懷饒益。有諸商人入海采寶。將是菩薩同載船舶。皆達寶洲度於險難。而無所礙到於彼岸。後時菩薩年漸衰老。已經百歲。起坐扶策力不能前。有一商主詣菩薩所禮拜供養。白菩薩言。我欲入海求諸珍寶。永離貧窮得大富貴。今請菩薩與我同往。爾時菩薩告商主言。我今衰老筋力微弱不能入海。商主復言惟願大士。不舍慈悲哀受我請。於我舶中但自安坐。是我所願。爾時菩薩受商人請。乘大舶船。入於大海。向東南隅詣其寶所。時遇北風漂墮南海。猛風迅疾晝夜不停。經於七日見大海水變為金色猶如鎔金。爾時眾商白菩薩言。以何因緣水變金色有如是相。菩薩告言。汝等當知。我今已入黃金大海。無量無邊紫磨真金充滿大海。金寶交映有如是相。超過正路墮此海中。各自勤求設諸方便還歸北方。復經數日。見大海水變為白色猶如珂雪。菩薩告言。汝等當知。我今已入真珠大海。白玉真珠充滿海中。珠映水色有如是相。汝當儘力設諸方便還歸北方。復經數日。大海之水變為青色如青琉璃。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青玻[王*(黍-禾+利)]海。無量無邊青玻[王*(黍-禾+利)]寶。充滿大海。玻[王*(黍-禾+利)]之色交映如是。復經日。大海之水變為紅色猶如血現。菩薩告言。我及汝等已入紅玻[王*(黍-禾+利)]海。無量無邊紅玻[王*(黍-禾+利)]寶充滿大海。實色紅赤交映如是。復經數日。水變黑色猶如墨汁。遙聞猛火爆裂之聲。猶如大火燒乾竹林。熾然熢勃甚可怖畏。如是相貌曾未見聞。又見大火起於南方猶如攢峰高逾百丈。焰勢飛空或合或散。光流掣電。如是之相未曾見聞。我等身命實難可保。於是菩薩告眾人言。汝等今者。甚可怖畏。何以故。我等已入牝馬口海諸四大海及四天下大小眾流入北口海皆被燒盡。所以者何。由諸眾生業增上力。自然天火能燒海水。若是天火不燒海水。一日夜中一切陸地變成大海。所有眾生悉皆漂沒。然今我等遇大黑風。漂流如是牝馬口海。我今眾人余命無幾。爾時船舶有千餘人。同時發聲悲號啼哭。或自拔髮。或自投身。作如是言。我等今者為求珍寶入於大海遇此險難。哀哉苦哉。以何方便得免是難。時千人等至誠歸命。或稱悲母。或稱慈父。或稱梵天。或稱摩醯首羅天王。或稱大力那羅延天。或有歸命得岸菩薩。敬禮大士而作是言。唯願菩薩濟我等輩。爾時菩薩為是眾人離諸恐怖。而說偈言
世間最上大丈夫 雖入死門不生畏
汝若憂悲失智慧 應當一心設方便
若得善巧方便門 離諸八難超彼岸
是故安心勿憂懼 應當懇念大慈尊
於是菩薩說此偈已。燒眾名香禮拜供養十方諸佛。發是願言。南無十方諸佛。南無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摩訶薩眾。四向四果一切賢聖。有天眼者。有天耳者。知佗心者。眾自在者。我為眾生運大悲心。棄捨身命濟諸苦難。然今我身有一善根。受持如來不妄語戒。無量生中未曾缺犯。若我一生有妄語者。今此惡風轉加增盛。如是戒德非虛妄者。願以此善回施一切。我與眾生當成佛道。若實不虛。願此惡風應時休息。如意便風隨念而至。然諸眾生即是我身。眾生與我等無差別。是大菩薩發起如是同體大悲無礙願已。經一念頃惡風尋止。便得順風解脫眾難。得至寶所獲諸珍寶。爾時菩薩告商人言。如是珍寶難逢難遇。汝等先世廣行檀施。得值如是眾妙珍寶。昔修施時心有吝惜。以是因緣遇是惡風。汝諸商人所得珍寶。須知限量無使多取。以縱貪心後招大難。汝等當知。眾寶之中命寶為最。若存其命是無價寶。時商人等蒙菩薩教。生知足心不敢多取。爾時眾人得免災難獲大珍寶。遠離貧窮到於彼岸。諸善男子。出家菩薩亦復如是。親近諸佛善友知識。如彼商人得遇菩薩。永離生死到於彼岸。猶如商主獲大富貴。世間所有有為舍宅。如牝馬口海能燒眾流。出家菩薩亦復如是。審諦觀察在家過失。汝善男子不染世間諸五欲樂。厭離三界生死苦難。得入清涼安樂大城。爾時如來。重說偈言
出家菩薩觀舍宅 如牝馬海燒眾流
譬如往昔羅陀國 有一菩薩名得岸
具大福智巧方便 無緣慈悲攝有情
得是菩薩乘舶船 商人獲寶超彼岸
然是大士年衰老 不樂利佗好禪寂
有一商主請菩薩 欲入大海求珍寶
唯願大士受我請 令我富饒無闕乏
於是菩薩運大悲 即便受請乘舶船
時張大帆遇順風 直往東南詣寶所
忽遇暴風吹舶船 漂墮南海迷所往
經過七日大海水 悉皆變作黃金色
紫磨黃金滿海中 寶映光現真金色
復經數日大海水 變為白色如珂雪
真珠珍寶滿海中 所以海水成白色
又經數日大海水 變作紺青如琉璃
青玻[王*(黍-禾+利)]珠滿大海 所以水作紺青色
又經數日大海水 悉皆變作紅赤色
紅玻[王*(黍-禾+利)]珠滿海中 故變水色同於彼
復經數日大海水 變為黑色如墨汁
如是天火所焚燒 海水盡皆如墨色
此海名為牝馬口 吞納四海及眾流
一切船舶若經過 有人到此多皆死
天火熾盛如山積 爆裂之聲如雷震
眾人遙見心驚怖 號叫捶胸白大師
於是菩薩起慈悲 不惜身命垂救護
暴風尋止順風起 渡於險難至寶所
各獲珍琦達彼岸 永離貧窮受安樂
出家菩薩亦如是 親近諸佛如商主
永離火宅趣真覺 猶如商人歸本處
世間所有諸宅舍 如彼牝馬大口海
出家常厭於在家 不染世間離五欲
樂住空閑心不動 善達甚深真妙理
或處人間聚落中 如蜂采華無所損
四威儀中恆利物 不貪世樂及名聞
口中常出柔軟音 粗鄙惡言斷相續
知恩報恩修善業 自佗俱得入真常
爾時智光及諸長者一萬人俱。異口同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希有善逝。如是如是。世尊所說微妙第一。善巧方便饒益有情。如佛所說我今悉知。世間宅舍猶如牢獄。一切惡法從舍宅生。出家之人實有無量無邊勝利。由是我等深樂出家。現在當來恆受法樂。
爾時世尊告諸長者。善哉善哉。汝等發心樂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記。坐金剛座成正覺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難。能持戒者是真出家。
時諸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持戒修諸梵行。願我速出生死苦海。願我速入常樂寶宮。願我廣度一切眾生。願我疾證於無生智。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及文殊師利。如是長者付囑汝等。勸令出家受持凈戒。
時九千人於彌勒前。出家修道受持佛戒。七千人俱於文殊前。出家修道受佛禁戒。
如是人等既得出家。成就法忍入於如來秘密境界。不復退轉。無量萬人發菩提心至不退位。無數人天遠塵離垢得法眼凈。很多人都沒明確出家的具體定義,就自以為是地答題。
要說出家的意義在哪裡,先定義好什麼是家?怎麼出家?
家:
世人著相,以出生地的房子家庭為家。
覺者明心,以心中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為家。
出家可分:心出家,身出家。
常人認為身出「相」上的家(庭)為出家,
心卻一直沒有離開三界這個家。
身體只是心性的一個軀殼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這種身出家稱為出家相,不能算真正的出家。
覺者以心出離煩惱為出家,出離三界為出家,
這種真心的出家,才是真正的出家。
簡單來說,為了更好更專業地學佛吧,
具體就看個人的理解了。
自我感覺拜佛是拜的智慧,拜的一種追求靈魂的凈土
就佛教而言出家的意義就是可以更好的修行,更容易修證成就:
第一,出家所受的戒律功德大。佛教修行,可以用「戒定慧」概括全部修學歷程。換言之,修行成就的根本,就來自於戒定慧三者的功德。出家比丘受二百餘戒,比丘尼受三百餘戒,這功德遠超於居士五戒的功德。
舉兩個例子證明出家的戒律功德大:
經論里指出,出家人最高可以修證到四果阿羅漢,在家居士最高只能修證到三果阿那含;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在家眾戒的功德不夠,不足以證四果阿羅漢。又說,如果一位在家眾證得四果,那他必須三日內出家,否則便會命終。
經論里又說,在釋迦佛教法中出家的人,即使一生中沒有修證出任何成就,只要持戒清凈,將來在彌勒佛出世時必能證果。
第二,出家是專業修行,所投入的精力是在家居士不能比的。佛經里說,出家人只有二條正業,即「一禪二誦」————修習禪法與學習經論。在早期佛教,佛制定的規矩,將一夜分為三段「前夜,中夜,後夜」,只有「中夜」允許睡眠,前夜與後夜都是依然修習禪法。也就是說每天睡至多四小時。即使在現在,重視實修的出家人依然過著精進的生活,緬甸馬哈希禪法的一座道場,作息時間就是早3點半起床,晚上9點半以後才可睡眠,這一天十八個小時的時間裡,都要以正念來進行觀察————精進的人是可以做到的。
反過來看在家眾,每天學習經論和修習禪法,能投入4個小時應該就算很不錯了。另外在家眾受到的干擾也大。這自然是沒法比的。
第三,出家眾的師資、教育比在家眾強。出家眾進了出家圈子以後,只要有心,總能打聽到誰是善知識;在家眾尋找善知識則困難的多,很多善知識不出名在家眾無從知曉,出名大的很多不是善知識;就算知道了誰是善知識,在家眾也很難長期生活在善知識身邊,因此無法接受連續的、有效的指導。
修習禪法是特別需要有明師隨時指導的,從這條來說,在家眾比出家眾機會少很多。
但從學習經論而言,這個時代對在家眾是特別有利的,只要有心學習,有的是優秀資源可以學習。
從上面幾條來看,出家有利於修行。但,在這時代,選擇宗派、寺廟要慎重,不然,出家後也許煩惱更多。
————————
由《增一阿含》的「無有阿羅漢還舍法服,習白衣行」,可見證得阿羅漢者,不可能再過家庭生活,行五欲樂。這種說法,《婆沙論》亦有記載:
問:〔預流者七返生死,〕若滿七有,無佛出世,彼在家得阿羅漢耶?有說:不得,必要出家受余法服,得阿羅漢。有說:彼在家得阿羅漢已,後必出家受余法服。〔論主:〕如是說者,彼法爾成佛弟子相乃得極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師迦山修道,本是聲聞,出無佛世,獼猴為現佛弟子相。彼皆學之,證獨覺果,無學不受外道相故。(大正27.241上--中)
論中有二說:一說必須出家,方能證得阿羅漢果。一說在家得阿羅漢果後,必出家受法服。論主雙存二說,可見有這二種情形存在。不過,論主仍強調「佛弟子相乃得極果」,「無學不受外道相」。又,有部說後三果(二、三、四果)有退。那麼,若阿羅漢退住於二果,是否還會沈浸於情慾等所不應作事呢?論者說:不復能作。因「退上果者所作事業,與先未得上果聖人,事業異」(大正27.319下)故。《俱舍論》亦說:「住果所不為,慚增故不作」(大正29.131上)。由此,亦說明得阿羅漢者,即使退住有學,亦不可能再過系縛之習俗生活。
在家是否可以證得阿羅漢?或證得阿羅漢的聖者,是否仍過著居家之習俗生活?印公導師在《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有非常詳細的說明。以下,引該書之一段文字,作為本篇章之結束。印公導師說:
在家與出家,歸依三寶的理想是一致的,在修證上有什麼差別嗎?一般說,在家者不能得究竟的阿羅漢(arhat)。這是說,在修證上,出家者也是勝過在家者的,出家者有著優越性。然北道派(UttarApathaka)以為:在家者也可以成阿羅漢,與出家者平等平等。北道派的見解,是引證經律的。如族姓子耶舍(YaZa),居士郁低迦(Uttika),婆羅門青年斯特(Setu),都是以在家身而得阿羅漢,可見阿羅漢不限於出家,應有在家阿羅漢(《論事》,南傳57.342--344)。《論事》(銅鍱部論)引述北道派的見解,而加以責難。《論事》以為:在家身是可以得阿羅漢的,但阿羅漢沒有在家生活的戀著,所以不可能再過在家的生活。《彌蘭王問》依此而有所解說,如「在家得阿羅漢果,不出二途:即日出家,或般涅盤」(南傳59下.43)。這是說,得了阿羅漢果,不可能再過在家的生活,所以不是出家,就是涅盤(死)。這一解說,也是依據事實的。族姓子耶舍,在家身得到阿羅漢,不願再過在家的生活,當天就從佛出家。這是「即日出家」說,出於律部(大正22.105中;789下--790上;大正24.129中)。外道須跋陀羅(Subhadra)是佛的最後弟子,聽法就得了阿羅漢,知道釋尊快要入涅盤,他就先涅盤了,這是「般涅盤」說,如《遊行經》等說(大正1.25中;大正24.397上)。依原始的經、律來說,《彌蘭王問》所說,是正確的。北道派與《彌蘭王問》,都是根據事實而說。吳支謙(西元二二二~二五三)所譯的《惟曰雜難經》,說到「人有居家得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者」(大正17.605上)。在家阿羅漢說,很早就傳來中國了,不知與北道派有沒有關係!(《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p.185--186)
在家是否可證得阿羅漢果,長久以來即是諍論的焦點,尤其是對於一方面嚮往著斷煩惱得解脫,一方面又難捨五欲之樂的人而言,無不企盼兩者得兼。於是搜索枯腸,遍尋三藏,冀望由聖言量以撫慰脆弱之心靈。印公導師的解說,無疑著給我們更清楚的答案:在家可以證得阿羅漢,但是不是即日出家,就是入滅,因阿羅漢者不可能再有為欲樂所系縛的行為。
作者:悟殷法師
有編製
本人認為出家,就是了卻一切煩惱,放棄世間一起名利,只做自己,心中有佛……
得道的方便法門而已
出家是出哪個家?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二)第071-075集 正文老師開示
出家後很多東西就看的更開一些。
首先框定在佛教徒出家為僧這個範疇去討論,因為出家在起源上,是古印度的沙門思潮興起時出現的。最開始就是一群為了追尋真理的人,遠離塵世,舍家棄欲選擇了這一條路。在佛陀以前,已經有不少「沙門「的出現。在中國,道教也講出家。因為答主是個佛教徒,在這裡只談談佛教徒出家為僧,對於修行到底有什麼意義。
一個皈敬三寶,志在修行的人,出家的意義體現在哪?不是說出三界之家,出輪迴之家嗎,為何還執著於形式?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應該先想明白,我們說的修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答主將修行定義為,通過身口意三業的改善,實現對生命狀態的改善。無論是追求升天,追求解脫輪迴,乃至於發願成佛,從這些結果上看,其生命狀態都是優於我們現在的人身的。所謂改善生命狀態,是就離苦而言,因此,哪怕是升天后由於享受天福,難以再作修行,但就苦樂邊而言,天身依然是高於人身的生命狀態。
那麼從方法論上來講,一個很重要的技術要領就是改變固有的思維模式。這種固有的思維模式,我認為更加貼近於「意業」這個概念——「意識」的行為所帶來的余勢。人們在漫長的輪迴過程,以及成長的經歷中,會形成一套複雜的對外界的應對機制,這種機制堅固無比,也正是它的存在,使得我們的生命方向往往難以改變。就好比現在我看到這個題目,就會有想要寫點什麼的想法。從根本上來講,改變自己的心理應對模式,關鍵在於改變對生命及世界的認識(知見),但是這需要一個長期穩定的努力,就好比我們養成一個習慣需要長時間重複一樣。
但是,這種改善的努力,要切實地落到生活中的點滴,就要構建一套新的應答模式,這就會牽涉到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哪怕只是受持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如果不在寺廟,都很難堅持,一不小心就會違犯,更何況要徹底改變一些模式,以改變自己的三業呢?這就好比孟子里講的,一人教之,十人咻之,要想成就,不是說不能,但是難度實在太大。
因此可以說,出家人是專業的修行人,在家人,多數都是業餘愛好者。回到題主的問題,答主認為,可以這麼回答:出家的意義在於令修行專業化,更加有力地去改善自己的生命狀態。至於出家對傳承佛法等方面的利益,這裡不談。破除對出家的執著
「出家」只是一種手段,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明白一些道理
就好比做題是為了掌握知識與方法,也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樣
而就像知識與方法如果掌握了,題刷不刷也就無所謂一樣;道理明白了,出不出家也就無所謂了
方法是無所謂意義與否的,方法只看效率高低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