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稜鏡」監聽計劃泄密後,人們對待社交網路的態度是否將更謹慎?

PRISM的程序。通過此程序,情報機構能夠直接進入眾多知名科技公司的伺服器系統。包括蘋果、Facebook、雅虎、微軟和Skype的科技巨頭都在名單之列。據悉,PRISM能夠對搜索對象展開全方位情報跟蹤,截取包括「郵件、聊天記錄、視頻、照片、存儲數據、文件傳輸、視頻會議等信息。

相關新聞
谷歌澄清:我們沒有出賣用戶信息


(Thanks @黃繼新 for this awesome translation!)

坦率說,大多數美國人就把這事當八卦看。媒體在這個話題上的報道前後不一致,使得這事顯得愈加撲朔,簡直就是本懸疑小說了。

美國人沒少拿這事開玩笑。

Good News! You"re Not Paranoid

比較懂技術的人早在這事「泄露」之前就在互聯網上注意給自己的信息加密了。不懂技術的人,還是每天該幹嘛幹嘛,反正他們也自己沒什麼辦法能阻擋自己的信息被收集。

諷刺的是,雖然新聞媒體在大炒這事,但好像美國人都不太吃驚。大多數人就覺得監控一直就有,只是程度多少而已,尤其是在《愛國法案》通過之後。美國國家安全局能監控普通人的類似新聞,幾年來也都有報道。大眾的反應似乎就是嘲笑一番,除非這事在政治上搞得太難看而難以收拾。大眾娛樂 + 保護隱私 = 雙贏。

@Runa Jiang:
我認為人們總體還是相信新聞所說的。新聞報道說有一個非常完善的監控項目存在。這引發了恐慌、憤怒和官員辭職。人們還是需要每天使用互聯網,不可能因為有政府監控就不上網了。但新聞報道的內容,也和監控工具的實際規模和能量相矛盾。一方面,稜鏡感覺應該是一個像老大哥那樣無所不能的監控機器,從所有互聯網巨頭那裡得到源源不斷的數據;另一方面,互聯網巨頭和國家安全局又否認了這些報道。因此,新聞主持人就給了一些泛泛的建議,比如經常更換密碼,不要在郵件里寫上隱私信息,無線網路要加密,等等。但是,如果稜鏡真的能從大網站那裡收集到信息,這些預防措施就全都沒有意義了。用戶一改了密碼,國家安全局在資料庫里就相應更新了。任何時候一個人登錄了網上銀行賬戶,所有的賬務信息也都會記錄下來。這就有點變成了,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我們也沒什麼能做的。

@ninteo:
美國政府總是批評在政治或經濟上會構成威脅的其他國家。但同樣地,大多數大國都這麼干,包括中國。這事有意思的地方是,政府這些行為,在技術上是合法的,因為有《愛國法案》。更深入的討論就在於,《愛國法案》中的哪些內容應該修訂或廢除,以使信息收集成為非法行為。

- - - - -

Frankly, most people just think it"s interesting gossip. The inconsistent media reporting on the topic makes it even more fascinating, almost like a mystery novel.

There are also no shortage of jokes being made about it.

Good News! You"re Not Paranoid

The people who are technologically sophisticated enough to encrypt their internet information already did it before the story was "leaked". The people who don"t understand the technology mostly go about their daily lives because there"s very little they can do to prevent the information gathering.The ironic thing is that although the news media is trumpeting the story, it doesn"t seem like people are surprised by the allegations. Most people assumed that some degree of spying has always been happening, especially after the Patriotic Act was passed; similar stories about the NSA"s capabilities have been published for years. The public reaction seems to be to ridicule the practice until the program is too politically embarrassing to survive. Good entertainment + defending individual privacy = win-win.


這個事件更多的是外交事件政治事件,而非公民個人權利事件。雖然實際上應該是後者。
所以有趣的事情就是,水門事件讓尼克松從此被釘上了恥辱柱,抹殺了他很多其他的成功政績;而當被監聽範圍變成了全民後,反而沒多少人care了。其實全世界人民都是一樣的啦,罪不罰眾,罰眾無罪。呵呵


娛樂致死


對99.9%的人影響不會太大,大部分人只是芸芸眾生,每天只是活著或生活,沒想改變這個世界,對有影響的人,肯定會減少社交應用,比如販毒走私,恐怖分子或間諜不用說了,會增加稜鏡計劃對這類人的監控。


當初新浪微博要實名的時候也群情激奮,實名完大家照用啊


其實無論有沒有這個計劃,大多數人都知道監聽是存在的。

只不過大多數人根本不在乎而已。

在乎隱私的人,對社交網路本來就是有節制的使用。不在乎的人吧,你怎麼整也無所謂。


我們從小就有"小報告"這個東西存在,這個應該就是透明化最原始的起點了把。其實自從有了網路這個東西,社會就變的越來越透明,而且透明的不只是我們所關注的,還有用戶本身。就像網站獲取用戶數據來加強用戶體驗一樣,未來如果有像電影里那樣,360度無縫嵌入社會的攝像頭,虹膜識別等,只會讓我們更加透明,但為生活增加的便利也不言而喻。只要有交流,就有泄漏的風險,所以我們只能對公司或者政府進行更有效的約束防止其初衷變質。


推薦閱讀:

quora的模式,也是強化用戶關係紐帶,相較微博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有什麼優劣勢?
社交網路泛濫,社交如何才有誠意?
「病毒營銷」是否已經是一個過時的概念?需要哪些因素才能實現一次成功的「病毒營銷」呢?
通過小黃車艾滋針事件突然想到:為什麼所有人都喜歡往艾滋病身上潑髒水?
你如何看待網路實名?

TAG:社交網路 | 美國 | 稜鏡計劃PR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