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為何喜歡吸允手指?
謝邀!
(我容易嘛…… 不小心點了忽略…… 之後只好到處找這個問題在哪…… 還好大致記得題目,搜索到了)
其實我的理解是,手指比腳趾容易吸到,然後觀察下,自己體驗下,吸大拇指動作最自然。 胎兒也干這事。
心理學理論回答嘛:
"弗洛伊德認為:一歲以內的嬰兒獲得各種慾望滿足的主要途徑是口部(即吸允/吃喝/吃手等),所以把寶寶一歲以內通過口部滿足慾望的這個時期叫「口欲期」。它是寶寶正常的一種生理表現,如果不能滿足其慾望將會帶給寶寶一些終生的影響。比如長大後喜歡啃筆頭/吃書/咬指甲/貪吃/抽煙/喝酒/饒舌/嘮叨等一些難改的壞習慣都和一歲以內沒能很好的度過口欲
期有關。"
"2~5個月寶寶:這期間口周神經發育早於手的神經,所以寶寶拿手當玩具,口是寶寶探索世
界的工具。
5~8個月的寶寶:進入手探索/口分辯的階段。
8~14個月的寶寶:由口分辯及手分辯的過渡階段。原有的習慣難改變。
1歲後寶寶仍愛吃手可能是吸允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生活單調,或在無意中形成習慣,有
時受到突然的精神刺激也會使寶寶吃手滿足其安全感的需要。"
對於無聊沒有足夠的刺激等 (其實現在有很多感統小玩具,各種形狀口感的牙膠等從幾個月就可以開始啃啊啃的了…… 父母或者周圍人的陪伴和玩耍;孩子是否有機會去新的環境…… 我們小朋友1歲不到,9個多月去世博會,那個時候綠色通道說說關閉了,我帶我媽和他直接找外國負責人說,我們這個情況,60多個1歲不到…… 基本走的都是綠色通道,小朋友很多新刺激,根本不必吸手來自我滿足刺激需求)
到了幼兒園或者某些新環境,孩子也會因為焦慮和不安開始啃手,或者挖手上的皮,會有反覆,這個時候要注意,大點的2歲可以表達一些感受,包括1歲多做夢,做夢啊,夢見了什麼…… 1歲半後就會表達了。 還有一些沙盤-日本人叫箱庭、繪畫藝術治療等遊戲方式也能幫助處理深度情緒。
一般在早期,不必可以制止孩子吃手。
曾經聽台灣有位教授(寫台灣社會心理學課本的某位 忘記名字了) 孩子吃手,才體驗到手是我的,外面是外面的,建立早期的自我邊界;意識到我和非我…… 這是主體建立的開始。
順便說,洗乾淨手再吃?! 很多強迫思維和行為,覺得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候之前還有更重要的什麼沒有的痛苦就是這麼開的。
兒科醫生會說,別讓寶寶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 當然也不是說太臟啊。
五歲之前都不必刻意矯正。但是要分辨是正常的吃手,還是焦慮下的應對方式;如果是後者,那麼培養一些替代方案干涉還是必要的。
下面還是延伸的混合經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深度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角度到社會模式開展:(從吸吮手指開始的故事)
「口欲期:是指嬰幼兒時期處於一種完全不自立的狀態,依賴母親或其他養育者生活。基本沒有行動能力,「口是嬰幼兒生活的中心和興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飢餓或者不舒服的時候,用口哭叫;憤怒的時候,用口咬母親的乳頭,抓到東西都往嘴裡塞,這是他的惟一認識手段。」
關於口欲期的資料以及家長對兒童心裡的把握
剛出生的孩子是「自我中心」的,或者準確地說,他們並不能區分自己和外部世界,加之成長完全依賴父母,並能得到尤其是母親良好的照顧和關愛,存在著自己即世界、自己即上帝的錯覺和假象,故而「吃」的手段除了滿足自己對食物的需要外,還表達著「將被吃的事物與自身融於一體,真正使自己獲得其滋養」的願望。這種假象的破滅始於嬰孩與母親的分離——當他們發覺母親的行動,尤其是母乳的供給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時,他們會本能地以哭鬧、咬母親的乳頭等方式發泄自己的焦慮和憤怒,然而這並不能阻止斷乳和母親陪伴程度的減少,於是他們將體會到生命中的第一次「哀傷」,即「母親與我是不同的,她不受我的控制」,並藉此完成對人我的區分,並開始形成「自我」的概念與意識。
關愛使人開始成長。來自父母和外部世界的關愛使嬰兒感覺到自己被期待、被需要,「基本焦慮」得到緩解。缺乏足夠的關愛,嬰兒就會感到自己是多餘的、不受歡迎的,內心將充滿焦慮與恐懼。每每從記者那裡見聞棄嬰,他們被發現時,已經連最起碼的抗爭——哭的力量都不具備,只剩下顫抖且空洞的眼神。基本焦慮得不到滿足,導致嬰孩產生所謂的「口欲期固結」,即不斷地在未來的發展中,尋求對這一時期嚴重缺乏的關愛的直接或替代性滿足,在當下的國內,這種替代性滿足大量地體現在吃喝無度上。含義當然很簡單:儲備脂肪、渡過饑荒,這是人類遺傳下來的動物本能,沒有「母乳」的支持,一個「嬰兒」只有自身具備了足夠的能量,才可以應付環境的險惡。
口欲期人格的成因當然不止於此。順利度過口欲期,人的第二個發展階段是肛欲期,即「自主對羞怯」、「前運算階段」和「幼兒期」。這一時期的孩子,能夠區分人我,將要學會區分物我。外部世界變得更加複雜,進入他們生活的人會更多。父母不再無條件地給予和關愛,取而代之的是紀律、遵守和由此產生的控制感。孩子最先要學會控制的是自己的排泄,從成人為自己換尿布到能夠自己控制、完成排泄,體會到自己可以控制、影響自己的行為,也就為學習、遵守外部世界的規則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期的孩子多半會進入幼兒園,同時要學著自己吃飯、遊戲和作簡單的活動。他們既需要一種規範,又需要對這種規範的嚴格踐行,包括教導者的身體力行。他們不能如成人世界那樣「可逆地、情景性地」對規則進行解讀,一旦他們認為規則是權威的,就必須嚴格執行,否則說明規則本身可有可無。在這種對規則的執行和遵守中,他們獲得類似控制自己排泄的肯定感和安全感,這使得他們逐漸獨立,並向更高的發展階段順利過渡。
很遺憾,中國的父母和幼兒園老師在這一時期既顯得嚴格的,又過於放縱。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他們並不遵循固定的、有序的規則,而是以皇帝對臣民的方式,或溺愛放縱,或嚴格約束,任意進行且憑個人喜怒為多,身體力行更遠遠不夠。在這種忽左忽右、沒有特定規則的成長環境中,孩子很容易感到無所適從,即他所做的一切,僅僅是對權威的服從甚至取悅,這會剝奪成長必須的獨立感和安全感,使他們被迫再次依賴(父母),從而被打回口欲期並形成同樣的固結。
無論是哪種原因的口欲期固結,表現形式都基本類似。由於得不到足夠的愛,口欲期固結的孩子長大之後難能有愛別人的能力。為了近乎掠奪性地取得儲備,他們對待他人的基本方式是敵對、抗拒,而這種敵對,由於他們內心未能完成的成長過程,不是以成熟個體的方式體現出來,而是「咬」(如口出惡言)和「哭」(如自怨自艾),還包括一些不那麼光明正大的手段。出於生物本能,他們也會打架,但做不到打完就了結,而是「打一架結一輩子仇」;他們也會有性和婚姻,但性冷感和性無能的比例會很大,婚姻也就難以幸福。試想,嬰兒怎麼可能有真正的性慾,又怎麼可能不把婚姻、愛情與對父母的依賴混為一談?
與這樣的個體相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們獲得安全感不因遵守規則和自我控制,而是通過「吃」「佔有」甚至「掠奪」,長大之後他們也不習慣遵守實際的規則,尤其是那些妨礙他們滿足口欲期慾望的規則。所以從法制到法治的過渡顯得很難,「潛規則」盛行成災,人們辦事遵循的大多是「他不吃這一套」「給他點甜頭吃吃」和「吃了人家的嘴軟」。尤其當這樣的個體佔據了社會的大多數時,亞瑟.史密斯筆下那種「頑固的靈活性(Inflexible
Flexibility)」就在所難免。尤其對於那些企望擺脫或已經擺脫口欲期人格的人,這種「頑固」就顯得更令人絕望了。
存在即合理。口欲期人格總是受到一種人的歡迎,即統治者。「父母官」稱呼的發明絕非偶然,而恰
好是人們發自潛意識對現實最絕妙的形容。口欲期的孩子依賴父母,服從權威,不敢反抗也不會有怨言,前提是能保證他們慾望的滿足,即「吃」。這樣的人管束起來是容易的,只要控制生存資源就可以。中國曆朝歷代的農民起義,原因可以由成千上萬,歸結起來卻只有一條:農民連飯都吃不上,餓殍遍野時,才會起來造反。但凡能有一口飯吃,決不會有大規模的「造反」,更不要說帶有社會變革性質的「獨立戰爭」和「大革命」。
作為管理者,越是表現得像個父母,比如替「孩子們」的爭執主持公道,保障「孩子」有飯吃,不要讓「孩子」過得太受罪,雖然是騎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還是能夠被承認和肯定的,也就可以得到自己的「飯」(俸祿乃至被默許的貪贓)——當然,不是來自沒有自主性的孩子,而是上級的賞識,因為這樣的「父母官」自己也是孩子,也著眼於吃,也受到「父母」的管束。每一個官員在做父母的同時也作孩子,最大的父母是皇帝。皇帝本人也是個孩子,他可以最大限度地不講規則,最大限度地「佔有」和「吃」,所謂「家天下」。所以領導農民起義的人最後都不能免俗,都想要做皇帝,因為起義的起因是為了「吃」,皇帝能「吃」的最好,我有能力做皇帝,為什麼不做呢?這樣的農民起義,與其說是起於「義」,倒不如說是起於「利」,最後無一例外地淪為武裝競選。
由這樣的人組成的社會不會有什麼真正的合作,因為合作意味著生存資源的共享,也即可能無法滿足「儲備」的慾望,這在安全感不夠的人們看來是不可接受的;開拓和創造也不那麼吸引人,因為需要更大的力量和代價,即使開拓了、創造了,也不能保證屬於自己,不如直接「爭奪」來得快。所以這種社會,就如之前上千年經歷過的一樣,破壞大於創造,內耗大於向外發展。地位相同的人們互相勾心鬥角,向上爭寵獻媚,向下自居權威,一切好惡是非都按照能否滿足自己「吃」的要求,即利益關係來判斷,這就是「遠近親疏」,這就是「辦這件事你有沒有人」,這就是費孝通先生所謂「差序格局」。
進一步地,口欲期的父母、教育者和社會,又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使他們不容易邁過這道坎成為長大的個體。如梁漱溟先生所言,這樣的人,是心靈長不大且過早地麻木、衰老了的「小老頭」——這是一種缺乏活力的狀態,一種缺乏生命力的狀態。而缺乏活力、缺乏生命力的個體將組成一個不那麼好的社會、不那麼好的民族,這樣的社會和民族在這個世紀的競爭力有幾多,世界還會給它多少混吃等死的時間、空間,我是不敢做出太樂觀的估計的。
尊重無法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面對這並不讓我們滿意的現實,想要「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是不切實際的。從現在看來,渴望擺脫或正在擺脫口欲期人格的人還是少數,也有我們能夠做到且必須做到的一些事。最首要的,不能諱疾忌醫,抱著「天朝上國」「優等民族」的美夢不撒手,也不可
以喪失信心,認為我們沒有希望。
在具體實行的層面上,其一要逐步改掉自己貪吃的毛病。行為主義者認為,人的心理對應著行為,如果能把行為加以改變,那麼對應的心理特質就會變化,例如著名的系統脫敏療法。口欲期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注意力集中於「吃」,而廣義的「吃」又以對吃喝的喜好為基礎,甚至對煙、酒等的過份依賴也是吃喝的一種擴展。嬰兒要長大,就必須學會離開媽媽的乳頭,學會用嘴之外的身體觸碰世界;我們也必須讓自己變得不那麼饞,變「活著為吃飯」為「吃飯為活著」。吃得飽饅頭,就不必非得吃肉;吃得到雞鴨牛羊,就無需為了「獵奇」而非要嘗嘗果子狸燉水牛鞭。也許這會讓你覺得不公平,憑什麼別人能吃而你不可以,但你一定不可以吃,就因為你試圖長大,而別人還是個孩子,大人和小孩子比吃是很沒有水平的。
其二是學會守規矩,比如守法,比如考試不要作弊,比如不要被人家「潛規則」掉。這比改正貪吃的習慣痛苦的多,因為現實中不守規矩而獲得額外利益的人太多,有時候那個利益又太誘人;或者你會比別人多費很大的力氣才達到了同樣的目標。沒有補償,也不會有什麼折中,實行起來可能會很痛苦。但一定要堅持,就像小孩子學會不尿床那樣,隨意尿床是很舒服,但你要長大,你要做一個成年人而不是孩子,成年人怎麼可以像孩子那樣不講規矩呢?
其三是逐步讓自己獨立,包括獨立思考、獨立做決定和獨立承擔責任。我之所以沒有說要獨立說話,是因為它在當下成本太高,做起來太不易。但另一方面,不說假話、不被人利用而說話,這是可以做到的。你可能得不到由此帶來的利益,但還是可以活下去,如果你能保持平和的心態,還會覺得可以接受。除了利益驅使,拋棄對權威的依附也很痛苦,如弗羅姆所言,人皆有逃避自由的本能,都想要「找個人來統治我們,不再有戰爭」,但那種「動物農場」式的統治,確確實實會讓我們活得不像個人。
一兩個人在這樣做肯定不夠,如果他們做得好,別的人也會受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效仿起來,就可能產生一種改變;即使這種改變沒有發生,當你使自己擺脫了口欲期人格、順利成長起來,起碼也是在為這種改變儲備希望。歸根結底,社會是人組成的,一種社會病的存在,必然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處在病態之中,只有當更多的人努力康復起來,這個社會的康復才有更大的希望。還有,你想不想做病人,與別人病不病,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
PS: 以上所有引用信息來自百度等搜索。
用手指暫時代替媽媽的乳頭
講得挺好,樓上
推薦閱讀:
※人蔘果娃到底如何長成人形的?
※世界上共有多少種生物?
※歐美成熟的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檢測體系是怎樣的?
※為什麼脊椎動物沒有那些奇妙的能力?
※人在睡眠過程中,一點響聲便被喚醒,這是處在哪個睡眠周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