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黑金/死金/迷幻/後搖?

中二的時期也算是聽了不少這類的音樂吧,因為怕別人嘲笑聽不懂所以不敢說不喜歡。
越大越覺得這類散發著濃重消極/死亡/迷幻情緒的音樂聽著讓人心裡很不舒服,可能是我的成長經歷無法理解這類音樂吧。
請問發自內心喜歡這類音樂的朋友,你們是如何理解這樣的音樂的呢?欣賞他們的point在哪裡?

追加一下說明:沒有任何看低這類音樂的意思。好奇的起因是非常喜歡的一個new age作曲家近年來的作品都是後搖,而嘗試聽過很多次還是覺得無法欣賞覺得很遺憾。同理想到了初高中時期聽的金屬樂,很好奇喜歡的人是為何而喜歡。

所以換一種方式解釋我的問題的話就是:為什麼欣賞以上四類音樂?而不是"憑什麼欣賞"或者"如何欣賞"。


題主的問題其實可以歸為:欣賞不同種類、各種風格的音樂的點在哪裡?

搖滾樂,現代通俗音樂,實際上是一種風格的音樂。形式即是內容這句話在搖滾樂上體現的尤為明顯。 效果器的使用,不同的音色,彈奏速度,這些可能都會改變一首歌的風格。體現在歌曲里,就會發現對同一首的不同的演唱版本就是完全不同的風格,給人帶來的感受也完全不同。一首極其「重」的歌曲也可以改編成為一首「小清新」。所以我之前說,戴上一個好一點的耳機。這並非戲談。很多歌曲和風格吸引人的地方往往在它的一些小細節。如果音效太差,很可能就會錯過一些美妙的東西。我們生長在受街頭劣質音箱和手機喇叭侵染的音樂環境,所以很容易就忽視掉之前所說的那一點。
第二點是精神方面。這裡所說的精神方面不是虛扯那些飄渺和形而上的思想,而是理解歌曲背後的文化環境和它想要表達的內容。音樂是用耳朵聽的,這是一句廢話。理解它也不過是為了更好的傾聽它。這一點上,不免吐槽一下什麼是好的樂評了。一個好的樂評應該是能夠引領聽者的。一個好的樂評應該是一扇窗戶。它首先是一個人自身感受到了某種音樂的妙處,繼而想與人分享的一個努力嘗試。而那些玩弄一堆概念,試圖讓人覺得某種音樂高端才想去欣賞的評論,都是差勁極了的。樂評存在的重要性就在於,受文化環境的影響,人們普遍存在一定的習慣。體現在音樂上,就是對自己不熟悉音樂領域的排斥和不理解。而理解歌曲背後的文化環境和它想要表達的內容就是為了打破這種隔閡與習慣。變得能夠接受更多、更廣泛和更好的音樂。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戴著耳機坐在車上,見到了某件景物,或者忽然想起了某件事情,這些與耳機中的音樂彼時交匯在一起,讓你瞬間覺得自己覺得弄懂了它在說什麼,甚至有的人覺得這是在講自己的故事。曾經覺得不入耳的歌變得入耳了,這是時常發生的事情。這實際上也屬於第二點所言的精神上的範疇。只不過這是屬於你自己的發現。而我所理解的好的音樂品味,就是通過自己的感受和優秀樂評的積累,從環境施加的影響和習慣中走出來,發展成為自己獨特的音樂品味。
音樂欣賞,當然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所以很多人覺得,我自己喜歡聽什麼就可以了。但如果想提升自己的音樂品味,那麼就必然需要付出努力,為之學習。這也不是什麼「裝逼「這種似乎什麼都可以一言以蔽之並將其毀掉的詞語所能指代的,我更願意稱之為」野心「。一種擁抱更多好的音樂的野心。你付出努力,並收穫了他人所得不到的感知力,這種感知力也為你聽音樂的過程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即是如此。

我們看到古代的金字塔,長城,這些都是一種人類集體創作的結晶。過去的人們從自然中發現美,在藝術品也去追求一種永恆和宏大的美。涉及到古典音樂,是精雕細琢。講究結構嚴謹和風格一脈相承的源泉。
而現代文明,隨著更加重視個人思想自由,帶來的結果就是人們的趣味從模仿自然轉向人類自身,更注重個體的感受。而社會也有足夠的寬容能容納這種個人感受的表達。建立在爵士、布魯斯這些即興音樂基礎上的搖滾樂乃至現代通俗音樂就是這樣一種包羅萬象的音樂。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題主你所提及的那些音樂流派風格,甚至更多的風格。這是一堆碎片,每一個人從中拾起一個卻又能從中看見自己。不同的人創作出了不同的音樂。不同的人欣賞不同的音樂。相同的人在相同的音樂中相遇,為之歡欣鼓舞。所以我們看到,這麼多不同風格的音樂愛好者,像潛伏各地的地下革命工作者,因為同一種聲音彼此連接在了一起。簡單直接又無處宣洩的人熱愛朋克,而那些同樣無處宣洩又內斂的人又創造出冷酷的後朋,熱愛科幻對未來抱有幻想期待的年輕人又擁抱上了合成器,後來走向了舞曲。對合成器的嚴肅使用又產生了氛圍。後朋和陰鬱的合成器一道,又走向了哥特。你可以很清楚的想到到那些不同音樂的創作者是什麼樣子,他們的聽者又是什麼樣子。

最後舉一個我個人的例子。
我曾慕名嘗試去聽Joy Division而因無法入耳放棄。卻在今年春節期間除了睡眠時間之外都在聽他們遺留下的那兩張專輯。豆瓣上有一個對他們同名紀錄片的短評:為什麼jd出現在曼徹斯特而不是倫敦紐約烏魯木齊,看了就知道。春節期間的個人陰鬱情緒和對JD精神上的挖掘讓我終於理解了他們。在ian低沉的聲音旁,是簡潔冰冷的貝斯和和具有空間感的鼓聲,吉他高頻卻更高。這一切在一起,就是一個那個年代的曼徹斯特城——工業,污染,一片灰色。還有冷酷,面對著的是一無所知的未來。在這種氛圍下,帶有些許舞曲的節奏變成了機械式的,令人催眠,控制住人的節奏。彷彿是自己,通向了另一個世界,有著一種超脫感。不是朋克的那種憤怒與直接。而是一種冷靜又內斂卻又力量感不失的感受。我想那時我終於理解了什麼是後朋克。這種音樂給我帶來了不僅是愉悅,同時也緩解了我內心的苦楚。附帶也提及一句,在這一點上,我很是不能理解那些將視他們的音樂為洪水猛獸,令人心情糟糕、是一種讓人變得消極的音樂的這種觀點。

一開始沒看清楚題目的補充說明,一股腦兒答下來。雖然沒有直接回答題主欣賞黑金/死金/迷幻/後搖的點在哪裡?這一問題,但還是從廣泛意義上和個人體驗方面給出了我自己的答案。


聽死亡金屬多一些。先說一下大家的回答,可以肯定的是極端金屬樂確實需要在一個比較合適的狀態下比較容易聽進去。我昨天晚上原本打算聽個War Metal寫個碟評,增加自己的解析和鑒賞能力,但是我沒有這麼做,因為感覺困了,迷迷糊糊的時候聽音樂只能當做背景來聽,而不是去真正的聽音樂。
死亡金屬是從激流等其他風格中演變過來的音樂,它的速度快,riff重,類似吼叫的唱腔不易讓人接受。那麼針對死亡金屬,我們應該如何去欣賞?我分了幾個部分:
1,歌詞主題。早期很多死金的主題都是反基督,這個概念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反*,對於主流音樂,這樣的主題是極度偏激的,這吸引了很多樂迷。其他的歌詞主題類似:反政府,反其他宗教,反社會,撒旦崇拜,血腥描寫,醫學解剖描寫,暴力描寫等,喚醒了人心中比較原始的慾望:權力,自由,暴力,殺戮等,產生了共鳴。
2,作品編曲。死亡金屬或者其他極端金屬的音樂是瘋狂的,不仔細聽或者聽的不多的話不會注意到裡面的旋律。這裡先分為兩個小部分:(1)旋律性,通過輪撥的演奏方式,快速扭曲,簡單的說比如這樣一段:222222444444333333111111,變化不多但是很沉重和陰暗。這樣的作品有Dismember在91發行的專輯。扭曲,神秘,讓人著迷。(2)無調性,這個術語原本不是用來描述金屬的。極端金屬樂不局限於某一個調,它們不是華而不實的作品,也不是為了通過優美而使人陶醉的作品,它們有強大的破壞性,打擊性,極端金屬充滿了變化。正是這不斷的變化吸引著聽眾,就像一條河流。
3,唱腔。大部分人都認為極端金屬是亂吼亂叫,其實不是的,這源於音樂上的需要,表達上的需要等。
4,高超的技巧。
5,激烈的現場。
6,哲學思想。
先寫這些,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再針對上述內容進行補充。


你不可能讓所有姑娘都潮吹,所以也總有不能戳你G點的音樂。。。


哎喲蟹腰,但是我只聽後搖,算是你提到這幾種口味最輕的吧。我印象里後搖就是器樂搖滾,至少我聽的都是以器樂演奏為主的,至於具體定義,專業樂評人有更精確的看法。我就說說欣賞,最開始聽的是惘聞,花倫等幾隻國內比較有名的,後來跟大學同學,也就是那個誰你知道的,聽了些國外的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
MONO SWEEK 之類的。感覺總體來說國外的樂隊風格變化和節奏掌控上都還是要成熟一些。
至於那個point,我覺得完全不是個問題嘛,在我的觀念里所謂"XX正確的欣賞方式"都是完全缺乏自信的表現啊!比如說一些抽象畫,喜歡的人會覺得是傑作,對不喜歡的人來說就是一坨shit啊,這完全沒有問題。如果用來裝逼的話,背背百度知道就完全OK了。對我來說,後搖是最適合一個人在路上走的時候聽的音樂(還有打dota的時候)因為你完全不用在意唱的是什麼歌詞。。。這種時候往往更容易把心思投入到旋律,節奏當中去,所謂「和音樂產生情感共鳴」更容易出現。後搖曲子蘊含的感情往往更純粹,更深厚,有很多帶點迷幻的,帶點歇斯底里的,所追求的感覺跟嗑藥的快感差不多吧,不過也有很多挺清新的。
黑金啊死金什麼的,恕我不喜歡,可能咱從小到大都是個乖孩子,沒有那種歇斯底里的生活經歷吧。

另外,生活已經夠困苦了,咱聽點輕鬆的不好嗎。。


類似你的問題 我想知道我的疑惑:如何欣賞ktv里的中文歌曲。 如果你能回答的話 就知道怎麼一回事了


這麼多人說黑金和後搖,就沒有人說兩句迷幻么...作為一個深度迷幻中毒者,迷幻的point個人認為在於聽的時候那種狀態,如果去哪個迷幻現場航拍觀眾,兩眼發直的不是嗑藥的就是真迷幻控了....【說這麼直接不會給我刪帖吧,我已經盡量控制用語了】


對我來說,我可以在這些類型的音樂里獲得共鳴。
  後搖我可以隨時聽,但是黑金/死金要在一定的情緒狀態下才聽得下。在我看來這些類型的音樂如果沒有契合的情緒狀態,一般都是聽不下去的


樓主說的我是從死金入門的,當年很窮,希望自己有點和別人不一樣的。就在網上找資源,就聽上了死金。後來情感受挫,還是窮,就喜歡了黑金。沒那麼窮的時候整個人溫婉了一點小清新了一點,有點喜歡迷幻了。後來覺得有錢沒錢都一樣,有人愛沒人愛都一樣,就喜歡上了後腰。雖然我是為了不一樣而不一樣,開始聽死金。雖然我現在還嫌死金吵、但是曾經一無所有的日子裡,也只有ta陪著我了。


不太明白你所說的迷幻指什麼,所以忽略。

然後,你現在喜歡什麼音樂?這對於你如何欣賞其他音樂也很重要。

下面說一些我的個人體會。我也是以前聽過不少黑金/死金還有其他極端金屬,現在不怎麼聽了。黑金我覺得主要問題是不管啥樣的黑金,都沒什麼大意思,旋律普遍很庸俗,節奏也無趣,就跟廣場舞網路歌曲差不多。或者說凡是北歐玩的多的都有這個問題,比如什麼民謠金維京金之類。死金就好一些,風格也多一些,比如death那確實是真的好。不過像北歐玩的多的旋死就也跟黑金差不多了。總的來說這些極端金屬都是主要聽聽早期經典就可以。

後搖就比較複雜了。不過總的來說都一樣,就是從經典從源頭聽。比如凡是1997年以前跟後搖沾邊的東西質量都有相當保證。

總之,關鍵在於你聽過什麼,和要去聽什麼。如果你就是喜歡比較標準的,有人聲的流行歌曲類型作品,也完全正常。其實很多資深搖滾樂愛好者都不喜歡你說的這幾樣,而且不聽它們也沒什麼損失。


我聽黑金和死金。您所說的「消極的死亡情緒」,並不是在每一首歌裡面都會體現出來的。
看了樓主的描述,好像是從一開始就不喜歡哈。。。
我愛聽金屬,不懂迷幻和後搖。我選擇的標準和樓上一樣,就是「好聽」。
比如王力宏,雖然很流行,但我確實搞不懂他的歌曲旋律好聽在哪裡。但我並不認定他不是個好的音樂人。
像有的樂隊,比如Etos、Illnath、Insomnium,明明旋律很入耳好不好。。。
其實就像吃飯,你愛吃麻辣燙,我可能就受不了。解決的辦法也不難,先從微辣開始好啦。


音樂是相通的,不同類型不同的表達形式而已。我甚至要說所有的文化作品,文學、沒書、電影這些也與音樂是相通的。別人到底為什麼喜歡這些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好的作品中一定由他們的共同點,而那種形式也許是他們比較能夠接受和識別的。


平時主要聽旋死,經常在聽的可能有十幾二十多支樂隊的曲目吧,都很愛。喜歡這些音樂主要還是因為曲子好聽。
一個經典的旋死的樂隊,他的吉他riff是很有侵略性的,而且聽到會有一種窒息感,因為它真的是太華麗了。在一些柔和的曲風並聽不到這種吉他。比如說民謠吧,一把連效果器都沒的木吉他擼和弦能擼一輩子(無意冒犯),對我來說真的會很容易聽膩的。相比之下,還是雙琴對飈之類的事情比較吸引我。
相比於樂器,我基本上不在乎人聲。我喜歡聽流暢的吉他,結實的貝司,狂亂的鼓點,能完美做到的樂隊我都會喜歡。然後我發現旋死基本上能做到,就這樣。而且旋死的詞兒寫的也不錯的,在旋死里基本上聽不到我一直鄙夷的肉麻情歌。我是只要聽到一個樂隊,做出了這種軟綿綿的曲子,就會立刻路轉黑。
有一種曲風是維京金屬。這種風格的詞我特別喜歡,比如Ensiferum,經常描寫一些維京人出征,戰鬥的場面。我本身就是個維京迷,所以是很難拒絕這種風格的。在不聽音樂的時候,我看的書也都是非常的剛硬,比如一些史詩,再比如《哥特史》這種描寫戰爭史的書籍,也會去參加一些模擬格鬥的訓練,大概可能我本身就是這種類型的人。
什麼類型的人聽什麼類型的音樂。屢試不爽。


在自己的中二期迷戀過一段時間旋死和黑金(雖然現在聽不來了但當時是發自內心的喜歡),現在偏愛後搖。
簡單說說自己對聽過的風格的一點淺薄理解。
個人聽黑金之類的音樂風格時完全不考慮所謂「對世界、文化、宗教、藝術、生命的解讀」之類的東西,因為我一直覺得對於這種相對西方化的風格如果沒有對西方文化深入的理解和體驗,解讀也就無從談起。而我(包括絕大多數人)顯然是缺乏這種理解和體驗的。之所以喜歡純粹是因為「好聽」。「好聽」的標準有許多,旋律、節奏、氛圍,只要有一個點抓住了你,那麼一首歌就可以說是「好聽」的。比如相對容易被接受的旋死,其中大段激烈的riff,優美的solo和急促的鼓點,都是非常吸引聽眾的元素。多數人不喜歡這些類型的音樂可能是因為「太吵」、「太亂」、「完全聽不清楚主唱在鬼叫些什麼」,但是如果認真聽,相信你能找到其中吸引你的部分。
再來說說後搖。後搖的優勢在於給聽眾的空間很足,我一直覺得這是一種「電影感」很強的音樂(雖然我也說不清「電影感」是個什麼玩意),旋律會引導你,使你看到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故事。再者,大部分後搖作品「在優美中爆發」的結構確實很讓人陶醉(雖然重複得多了也會略顯無趣)。後搖的另一個優勢是配器、演奏方法等方面的實驗性(姑且這麼說吧),當你聽膩了三大件和老套的和弦,後搖也許會使你眼前一亮。


如果我告訴你是因為我真的感覺黑金好聽而去聽,你信么?
但事實就是這樣子的。
對我們這些正常人來說(我沒說不喜歡聽黑金的不是正常人),黑金很好聽,所以我們喜歡聽。
黑嗓很銷魂。riff很帶感。
但不是所有的黑金我都喜歡聽。這很容易理解。
不要把黑金屬想的太恐怖,這就是一種很普通的音樂類型,只不過小眾一些。


我覺得是另一種審美情趣,另一種對世界、文化、宗教、藝術、生命的解讀。
還有就是對欣賞音樂的態度,就跟欣賞電影一樣,是當成消遣方式呢,還是當做藝術形式,還是當做意識形態的一種體現。我個人是覺得音樂是一種文化,反映很多很有趣的、跟我們今天主流話語平行的東西。雖然很多樂隊不過追求過癮而已。
我喜歡維京/異教/旋死/民謠/交響黑之類的


我覺得說「欣賞「有點太當回事了。搖滾樂屬於通俗音樂。不同於古典音樂。
音樂首先要悅耳才能有深入理解它思想的動力嘛。就像喜歡一個人也是先從外表再到內心的嘛&>3&<

第一次聽MEGADETH的時候姨媽期越聽肚子越痛這種事我會說?。。
去年冬天把DEATH全集翻來覆去地聽直到耳痛這種事我會說?。。
懷著這種獵奇心態+堅持不懈的精神我終於聽出了旋律所在,也愛上了SOLO,有了甩頭的衝動。。不過死金我也就止步於幾張老式死了(不包括旋死,當然有些旋死還是不錯的)

更喜歡黑金。首先是黑金屬的歌詞吸引我的(永恆深淵的日誌可以看一下這裡)我眼裡無異於詩歌。還帶著斯堪的地納維亞特有的蕭瑟悲壯浪漫的氣息。懷著音樂也能有這麼牛的歌詞的心態和
同上的堅持不懈精神我終於又喜歡上黑金了ORZ也愛上了北歐神話,維京戰士~
啟蒙是Forgotten Woods旋律性很強,但是也不排除要多聽幾遍的可能~
然後是Burzum旋律也很好聽,最特別的是瓦哥的思想和特有的浪漫氣息。我最喜歡的黑金屬。
最喜歡看瓦哥的散文了~Burzum Varg小組
別的樂隊嘛,那個挪威黑金TOP100已經夠聽了~

迷幻和後搖比起極端金屬旋律性強多了吧。。有些甚至感覺很流行音樂。。去蝦米聽幾個精選集我不信題主沒有喜歡的。。


小時候我比較二曾經把小魚從魚缸里撈出來拍拍告訴他們游累了還是歇一會兒吧,這件事情我不記得完全是長輩告訴我的,那時候即使我媽告訴我那條魚並不累我也是不會理解的。
所以即使說了為什麼樓主也不會理解。恩 就這些


因為好聽,不過什麼東西總有個循序漸進

我聽搖滾的啟蒙是 曼森

初中那會很容易被流行搖滾吸引

再後來就是叛逆期,喜歡聽朋克,反政府,反商業化那種

接著開始喜歡哥特,哥金,進入金屬領域

金屬里 先聽聽鞭撻、激流

最新喜歡聽旋死,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發展的

以前很煩英倫,最近聽muse感覺很贊,但是U2接受不能~ 哈哈哈

難道說U2不如旋死嘛? 我們不能這麼說 個人口味而已

最後點下題: 因為好聽


各種音樂都聽的飄過···其實跟著音樂史刷歌是最好噠~
自從聽了死亡金屬的現場,感覺沒那麼真愛了。耳朵好痛= =
為什麼欣賞,每種音樂都有它不同的美感,不過也需要相同的頻率和一定閱歷才能欣賞吧!音樂需要緣分和時機~比如中學時對平客弗洛伊德和巴赫很無感,現在卻成了腦殘粉···
迷幻嘛,有助於開發靈感,寫詩什麼的最好用了。音樂是最好的致幻劑。但凡事過度毀腦啊!高中沉浸darkwave一類的歌曲...以致出現抑鬱狀態,獲得了哥特佬的外號= =
現在口味很輕了,境隨心轉,音樂品味也是。
有些實驗音樂什麼真是受不了哇,獵奇我喜歡,但常年累月地游曳其中真會變成精靈啊QAQ


黑金/死金在內心情緒全然釋放的心臟炸裂般感受下聽很有同感。平時聽感覺很噪音。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流行音樂沒有J-POP的地位?J-POP有什麼獨特之處?日本的音樂文化是怎樣的?
你為什麼不喜歡李志?
2011 年 12 月 9 日在 MAO 的 Beatles 致敬演出,現場怎麼樣?
有哪些解散的日本樂隊是令你感到惋惜的?
有哪些像《想把我唱給你聽》這樣讓人感到歡樂的情歌?

TAG:搖滾樂 | 迷幻搖滾PsychedelicRock | 後搖PostRock | 金屬樂 | 中國搖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