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的英國政府哪來的把握和信心能戰勝當時的大清帝國?
大清和英國的武器技術差距被嚴重誇大了,實際上交戰雙方的差距遠沒有達到冷兵器和熱兵器之間的世代差距。英國比大多數想的要落後,大清則比預期要更先進。英國很有自信的原因有兩個
1.1760到1839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太平的一段時間,只有極少數的武裝衝突,軍隊基本處於半退狀態。但這八十年是歐洲衝突最多,武裝衝突最複雜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軍事技術和管理突飛猛進。類似鴉片戰爭的衝突在當時的英國人看起來只能算是極其普通的外交事件,比治安事件稍微嚴重。
2.大清和英國貿易的重要性和大清作為貨品輸出地的重要性被嚴重誇大了,實際上這個本身就是東印度公司的narrative。英國的貿易十九世紀絕對核心是跨大西洋貿易(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加勒比),其次是和歐洲,印度的貿易,鴉片戰爭對英國並不比當時的其他衝突更特殊,這類衝突英國人的處理辦法一般都是能打贏打,打不贏就撤。鴉片戰爭很大程度上東印度公司政治運作的結果,希望政府補償此前受損的商人,英國政府對於在華貿易有賠償擔保,但這個賠償額極其巨大,英國政府當時應該發現打大清比賠償英國商人要便宜的多(無論結果輸贏),打贏了,這筆錢大清賠,打輸了,那政府已經盡義務了,賠償責任終止。英國對中國的商業預期極其有限,更多還是為了安撫國內的政治商業勢力。這幅圖是1870年的,但更早的情況也類似
兵凶戰危,豈有必勝之陣?但勝者予取予求,又有幾個帝國能遏制住戰爭的誘惑?無非是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尋找最佳平衡點罷了。
1900年的英國有沒有絕對的把握打贏布爾人?當然是有的,可贏了也等於輸了。
1905年的日本有沒有絕對的把握幹掉俄國?肯定沒有,硬著頭皮打出慘勝,勝負在毫釐之間。
1914年的協約國和同盟國有沒有把握贏下世界大戰?未必,但沒人願意對手比自己動員快。
1941年的日本認為自己可以打敗美國?多想無用,因為日本不可能和美國分享遠東霸權。
1965年的美國有沒有必勝的把握幹掉越南?我猜也有……
「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
這NB話是誰說的?是韓侂胄北伐。信心從來不是勝利的充分條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條件。
就在鴉片戰爭的同時,英國有沒有必勝的把握幹掉阿富汗?1840年應該信心爆棚,1841年被吞掉1.6萬人之後就未必了,但這不妨礙英國人在1880年再試一次。
總之,算千算萬,都算不過現場一戰。帝國主義的戰爭是風險投資,是投資就不可能必然賺錢。但如果不投資,必然不會賺錢。帝國主義競爭不進則退,勝者通吃,所以列強勝了要戰,敗了也要戰,否則早晚變成新帝國主義踏腳石。
回到1840年,英國雖然對中國陸戰能力不算絕對的知己知彼,但在大航海時代的貿易背景下,對中國海軍有多少實力已經算是了如指掌。所以,這一戰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兩敗俱傷——英國不能賺中國商品的轉口利潤,中國也不能出口賺大筆的銀子。很明顯中國傷的更重,英國卻不過是丟了點浮財。再加上此時東方殖民力量略有寬裕,其他列強沒有渾水摸魚的意思,英國人當然敢於大膽嘗試,指望中國在吃虧後給出滿意的戰爭補償。
至於最後英國居然靠輪船深入內陸(蒸汽機第一次在戰爭中發揮重大作用),截斷了大運河這個命脈,迫使中國簽訂南京條約,這對英國來說是意外之喜。但就算沒拿到,就算陸戰敗了,英國又能虧什麼呢?還是可以騷擾中國商船,迫使中國妥協。所以這一戰風險小,可期望收益穩定,如果超常發揮還有大賺(如史實)。為什麼不幹?
相關回答:
馬前卒:鴉片戰爭前英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為什麼被英國視為不利的?
歷史上有哪些當時看起來在下很大盤棋,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用的事? - 馬前卒的回答
馬前卒:如何看待「鴉片戰爭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近代文明」的說法?
因為英國人不是傻子,他們親眼看到了中國是多麼的落後,落後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國派出的第一個訪華使團到達中國。
英國人對這個神秘的國度充滿好奇。他們相信,中國就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所寫的那樣,黃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
然而,一登上中國的土地,他們馬上發現了觸目驚心的貧困。清王朝僱用了許多老百姓來到英使團的船上,為英國人端茶倒水、掃地做飯。英國人注意到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國人中間,人們很難找到類似英國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國農夫喜氣洋洋的臉」。這些普通中國人「每次接到我們的殘羹剩飯,都要千恩萬謝。對我們用過的茶葉,他們總是貪婪地爭搶,然後煮水泡著喝」。
使團成員約翰·巴羅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說:「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除了村莊周圍,難得有樹,且形狀醜陋。房屋通常都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偶爾有一幢獨立的小樓,但是決無一幢像紳士的府第,或者稱得上舒適的農舍……不管是房屋還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國泰晤士河邊的兩個城鎮)兩岸的相提並論。事實上,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毫無疑問,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有的評論者甚至還去掉「之一」二字。
確實,乾隆統治下的中國,縱向比,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人口最多、國力最盛的時期。橫向比,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何以我們五千年文化得出的這個集大成的盛世在英國人眼中如此黯淡?
原因是,乾隆時代中國人和歐洲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實在太大了。
14世紀,歐洲人並不比中國人富裕多少。他們的食物中肉食比重並不算高,一大塊麵包加一碗濃湯就已經讓辛苦了一天的英國農夫心滿意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歐洲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
18世紀工業革命前期,英國漢普郡農場的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如下: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乳酪、少量的啤酒、腌豬肉、馬鈴薯、白菜或蘿蔔;晚飯是麵包和乳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鮮豬肉。工業革命後,英國人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1808年,英國普通農民家庭的消費清單上還要加上2.3加侖脫脂牛奶、1磅乳酪、17品脫淡啤酒、黃油和糖各半磅,還有1英兩茶。
而乾隆年間的中國人吃的是什麼呢?
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的主要食物一直是粗糧和青菜,肉、蛋、奶都少得可憐,通常情況下,在春荒之際,還要採摘野菜才能度日。乾隆時代,民眾吃糠咽菜的記載比比皆是。據《18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介紹,普通英國農戶一年消費後,可剩餘11鎊,約合33~44兩白銀。而一個中等中國農戶一年全部收入不過32兩,而年支出為35兩,也就是說,辛苦一年,還要負債3兩,才能過活。所以一旦遇到饑荒,普通人家會立刻破產,賣兒賣女的情況十分普遍。乾隆盛世的貧困,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在精神上。
到達浙江沿海後,因為不熟悉中國航線,英國人請求當地總兵幫他們找一個領航員。總兵痛快地答應了。
英國人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總兵的辦法是派出士兵,把所有從海路去過天津的百姓都找來。使團成員巴羅說:「他們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帶回了一群人。他們是我平生所見神情最悲慘的傢伙了,一個個雙膝跪地,接受詢問……他們徒勞地哀告道,離家遠行會壞了他們的生意,給妻子兒女和家庭帶來痛苦,總兵不為所動,命令他們一小時後準備妥當。」這一幕在歐洲是不可想像的。英國人說:「總兵的專斷反映了該朝廷的法制或給予百姓的保護都不怎麼美妙。迫使一個誠實而勤勞的公民、事業有成的商人拋家離子,從事於己有害無益的勞役,是不公正和暴虐的行為。」
這僅僅是英國人一連串吃驚的開始,比這更讓他們震驚的事還在後面。
在船隻行駛於內河時,英國人注意到,官員們強征大批百姓來拉縴,拉一天「約有六便士的工資」,但是不給回家的路費。這顯然是不合算的,許多人並不想要這份工資,不斷逃亡。「為了找到替手,官員們派手下的兵丁去附近的村莊,出其不意地把一些村民從床上拉起來加入民夫隊。兵丁鞭打試圖逃跑,或以年老體弱為由要求免役的民夫的事,幾乎沒有一夜不發生。看到他們當中一些人的悲慘狀況,真令人痛苦。他們明顯地缺衣少食,瘦弱不堪……他們總是被兵丁或什麼小官吏的隨從監督著,其手中的長鞭會毫不猶豫地抽向他們的身子,彷彿他們就是一隊馬匹似的。」
乾隆盛世的秩序原來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而同時代的歐洲,人權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一個人不管地位多高,都不能任意將另一個人置於腳下。
1747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建了一座夏宮,叫無憂宮。沒想到這個無憂宮卻給他帶來了麻煩。原來他的這個王宮選在了一個平民百姓的風磨邊上。在修建期間,磨坊主向法院起訴國王,說新建的王宮擋了風,不利於風磨轉動。最後國王不得不屈膝讓步,同意對磨坊主賠償。
這個故事有助於我們理解英國人何以對乾隆年間中國人的人權狀況如此吃驚。
轉自《飢餓的盛世》張宏傑著
大家要學會一種動態思維。
比如馬雲並不是從1997年就想好了支付寶會變成今天這樣。
1949年毛也沒有把今天的一切都設計好。
英國政府也不是依靠「信心」才會清朝動手的。
而是通過長期的從廣州輸入鴉片,以及虎門銷煙之後的試探,最終綜合各種渠道信息才選擇動手的,而動手之後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想好了一定要打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如果不是因為1840年之後仍舊沒有成功擴張市場,如果不是因為1860年之後除了鴉片大家根本對別的商品不買單,如果不是因為商品輸出實在是讓大家看不到利潤,也不會出現1895年之後的資本輸入。
《北京條約》、《南京條約》、《辛丑條約》,也都不是從一開始就靠「設計」好的。
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把握和信心。
動態博弈中不斷的變化策略,最終形成了歷史,而後人看起來這些就成為了歷史的進程。
1840年4月7日,英國議院就對華戰爭軍費案和廣東鴉片商人賠償案開始辯論,經過三天的激烈爭論,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9票之差通過了內閣的提議。
實名反對開上帝視角的
大清不了解大英,不知道女王是誰,克什米爾和英國是什麼關係,也不知道議會是什麼玩意,英軍從哪裡來,有多少人,裝備有多好。
可大英反過來一樣也不知道啊?
大英哪位紳士知道大清皇帝世系,知道朝貢是個什麼鬼關係,軍機處和理藩院是什麼,清軍在哪駐紮,兵力有多少,訓練水平幾何,裝備如何?這些情報,大英帝國也不清楚啊?就連大清的死穴大運河,也是英軍在海上漂了一年才摸索出來的。
然後一群穿越過來的人就指手畫腳教英國議會的老爺打仗了,大清軍制腐爛啦,大清人民生活水平不行啦,大清已經外強中乾啦。我大英澤被四海,天威浩蕩,以一敵萬,你們怎麼這麼慫啊。
關鍵是英國人怎麼知道啊???他又沒有歷史書,又沒有智子。實際上不用說別的例子,就說英法聯軍(兩三千人左右)在上海打太平軍,對上李秀成幾萬大軍,一樣窩在城裡瑟瑟發抖。假如面對大英湊出來的一萬遠征軍,大清能湊出十萬太平軍老兄弟那樣的精銳部隊呢?你以為大英在海上飄了一年,每次上岸都淺嘗輒止,是因為傻還是慫?說白了,就是虛,沒信心。
祖魯人告訴大英,蘇族人告訴大美帝,即使你秒天秒地,科技領先幾個世紀,也難保被人反咬下一口肉來。或許這無損大局,但誰想去當被咬下來的那口肉?你被蘇族人剝頭皮的時候,你背後那未來將稱霸全球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千軍萬馬,可沒法救你。
不是說不讓你冒險,而是在不了解敵人的情況下的盲目自信毫無意義。
你已經做好了被剝頭皮的準備,認為即使冒著這樣的風險,前進也具有價值,於是決定進軍,這叫勇敢。
你如果是下意識認為對面是廢物,待我天兵殺到,統統灰飛煙滅,我大X天下無敵啊!!
這叫智障,謝謝。
————————————————————————
請迷信「以小見大」的先驗論上帝視角患者先代入大英當時的視角,就能理解所謂馬嘎爾尼預知未來多麼荒唐:
馬嘎爾尼訪華是在比較貧窮的白河兩岸,如果他去的是富庶的江南呢?他知道中國哪些地方富裕哪些地方貧窮么?(評論區指出了馬嘎爾尼也到了江南和廣州,此處是我的謬誤)在旅遊觀光式的行程里,馬嘎爾尼最多也只能知道「天朝並不是強無敵遍地黃金,天朝也有窮人」這種程度的信息罷了。至於什麼專制黑暗野蠻,包括農奴不如狗,餓殍遍地走,俄國奧斯曼甚至普魯士都多的是,你大英敢說他們不堪一擊么?別忘了9年前的1783年,貴國剛被一群無組織無紀律的民兵逼上了談判桌,被迫承認戰爭的失敗。
對於當時的大英來說,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大清不是人間天堂,也不是外星文明,和我們人類一樣吃喝拉撒也有窮人。但誰能保證他不是東方的沙俄?誰能保證天朝一觸即潰?誰能保證大清皇帝沒有一些不能輕易動用的殺手鐧,和奧斯曼一樣保留著邊疆的精銳軍團?截止1840年,大英能摸清的,也只有大清確實沒有像樣的海軍。要是摸不清,估計連出艦隊都要掂量掂量。
什麼叫魯莽,就是什麼都不知道,覺得我A過去就贏了,不會有意外的。你看我路上看到大清軍隊糜爛腐敗,大清的所有軍隊就都是糜爛腐敗的。廢物,不中用的,他們對我們毫髮無傷。來來來,讓我們的艦隊起航進入內河,暴打大清,他們一定沒有任何辦法抵抗。
這個人,叫做Sir James Hope,他這麼做的結果就是英法聯合艦隊四艘被擊沉,六艘重傷失去戰鬥力,本人也身受重傷,英法聯軍傷亡數百人。是啊,二鴉最後還是打贏了,可是死的人死了,沉的船沉了,就因為這毫無考慮的行動。
什麼叫做犧牲,就是知道要付出多少代價換取想要達到的目的,死也死得其所,這叫犧牲。
什麼叫冒險,就是在無法獲得情報的時候,即使明知道前面有風險,經過認真的考慮做好心理準備和應對措施,為了想要達到的目的還是要行動,這叫冒險。1840年英國力主發動鴉片戰爭的英國首相巴麥尊,1834做外務大臣的時候對律勞卑千叮萬囑不要得罪大清的官員,更勒令律勞卑在非必要的時候不要XJB找皇家海軍求援。他迷之自信了么?他對清宣戰的決心,是建立在把所有可能性深思熟慮之後,再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做出的一次冒險。
不是沒頭沒腦的瞎沖瞎打,自己先在腦內給自己規劃好勝利,一旦別人不按劇本來就手足無措,那叫給對面送頭。
我倒是認識一個把這種原則貫徹了一輩子的人,要問是誰的話,請看我簽名(日常黑麥天皇1/1)有一點可能與很多人印象相反,沒把握就開戰對於英國人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並不是非要有必勝的把握才開戰的。
征服印度的過程中,英軍(確切的說是東印度公司)就曾經多次受挫,可以百度或wiki一下四次邁索爾戰爭、三次馬拉塔戰爭,最終,分別滅亡了當時印度的強邦邁索爾、馬拉塔帝國,直到征服全印度。
四次邁索爾戰爭,其實有兩次英方都是沒打贏,且損失慘重,不然一次就搞定了,幹嘛要打四次?然而英國人就是一次次接著打,最終使南印度失去了一支抗英勁旅。馬拉塔戰爭雖然大體順利,但損失也不小,比如僅威靈頓指揮的阿薩耶戰役,英印軍傷亡就達到1602人。
在鴉片戰爭同期的1839-1842年,英國還發動了第一次阿富汗戰爭,結果以一場慘敗告終,一個整團在撤退中被阿富汗人殲滅,死了4500英印軍(加上後勤人員則高達15000多人),即便如此,之後英國-阿富汗戰爭還又打了2次。
英國之所以如此「自信」且好戰,和他是一個島國的性質有關,大陸國家相互接壤的,宣戰就是國運相賭。然而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之前,都數不清跟法國打了多少仗了。工業時代之前,國力看農業,那個時候的法國實力比英國強多了,還不是照樣打,像什麼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權戰爭、七年戰爭、法國大革命,都是不惜巨大犧牲、勞民傷財、債台高築,也要跟一個歐洲頂尖大國反覆打,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皇家海軍掌握著制海權,法國很多時候即便消滅了來犯的英軍,也拿海洋沒什麼辦法。(最典型的就是百年戰爭,海戰取勝後英國就佔據了主動權,法國苦戰了100多年也只是趕跑了歐洲大陸的英軍勢力,不能直取倫敦逼迫英王簽訂城下之盟)
入侵它國的時候,也正由於有海軍支援,陸軍打不過大不了就是跑,主力被對方消滅的可能性也相對較小。正因為清朝是擁有數億人口的大國,所以英國宣戰前的決策倒是要比大多數其它戰爭要謹慎。
但也不存在很多人流傳的所謂「英軍不敢打內陸」之說,別的不說,印度不是內陸?第二次鴉片戰爭打北京不是內陸?拿破崙戰爭的西班牙戰場不是內陸?
這個問題背後一個很大的假設就是很多人都以為英國是個小國,經不起什麼損失,其實從歷史經驗看,這種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像克里米亞戰爭、一戰的土耳其戰場、法國戰場,都是打得屍山血海,也沒見英國人放棄了,都可見英國歷史上對損失的承受力其實是很強的(盎格魯撒克遜民族似乎都有打落牙齒和血吞的特徵,這點很可怕,例如二戰美國陸航不知道死了多少轟炸機的整個機組,都沒人抱怨)。
反倒是李鴻章曾以「歐洲人不勝不休」為由來鼓動中法停戰,第一次鴉片戰爭也只不過是南京受威脅,我大清就慫了。可見對於戰爭損失和結果的承受力,和國家體量和人口並不一定成正比。
1. 用「勝負」的觀點看歷史是永遠參不透歷史的。就像用「正義 vs 邪惡」的觀點永遠讀不懂政治。
2. 而歷史上的所謂「信心」大多數是吹牛B -- 有時候他們蒙對了而已。
事實上整場戰爭從前到後充滿了偶然、爭吵、意氣、試探、莽撞、無知、偏見、莫名其妙、從自以為是到噤若寒蟬、從見好就收到得寸進尺,不管是中還是英內部都是意見不合反反覆復拖拖拉拉(參見樓上答案),根本沒有哪方認為會有一場改變一國歷史的大戰,而且周密計划到有信心認為哪方必勝之事。
英國人因為理所當然的」正常」貿易被中國禁止,他們勉強能內部達成一致的意見是:需要用武力證明自己的強勢存在,以便獲得公平貿易的權利。對英國來說,要達成這個願望,只要能跟中國打上一架,讓對方足夠重視大英帝國,能夠平等對待英國就可以了,用不著「必勝」中國。
對英國來說,戰爭的第一目的是把中國拉入到現代的社會體系中,讓清政府認識到西方不是「下國」(平等外交),能以西方習慣的方式平等的貿易(開放貿易)。
而戰爭的一邊倒不僅讓中國大吃一驚,也同樣大出英國意料,哪有贏了不撈一把的,於是才有了其他和後來那些屈辱的割地賠款、治外法權等條款。
從之後那段拖拖拉拉又打又談的情況來看,英國大勝完勝、勝了又勝的結果顯然不在任何一方原本的計劃之中。①海軍碾壓敵方;
②有限目標;
③印度為基地;
④對付印度等殖民地的豐富經驗;
英國非常有經驗的,他們秉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她已經整服了印度,那可真是試探性的接觸到合縱連橫的打壓蠶食直到強龍吞掉一群地頭蛇的統一。
所以當她家經驗豐富的外交官和商人踏上滿清土地的時候,自然是拿滿清和印度對比。
當年滿清能超越印度嗎?和印度差不多吧。
並且英國第一次對滿清上手,倫敦策劃的是:海軍碾壓式的毀滅敵方海軍、封鎖沿海重要港口、逼迫滿清政府發現英國威力被迫讓步求和。
看見沒有,這是以海軍為主導的行動,是打服歐亞大陸各種競爭者的屢試不爽的模式。
論當年的海洋爭霸,英國太自信了,確實天下無雙。
克里米亞戰役的時候,各國蒸汽戰艦全都是英國的或者從英國買的。不說蒸汽戰艦,風帆戰艦英國怕過誰呢?
英國想揍滿清,就是想以自己的長矛對滿清的軟肋:海軍。這能不自信嗎?
只不過英國一鴉策略是失敗的,她拿下了廣州,但是發現滿清皇帝不在乎、大臣給她玩三字經:拖你玩;滿清政府根本不在乎你封鎖我海港,因為丫不在乎海洋貿易;英國發現自己弱智之後,開始一路上攻滿清沿海城市,直到順著水路攻近南京城下。
並且英國的目標並非滅亡滿清,而是有限戰,核心目標是使得鴉片貿易合法。
因為英國對滿清最賺錢的貿易商品是鴉片,而這是走私(滿清非法),但是鴉片在英國本身都是合法的。這讓議會裡的老爺們不能忍,我們能像走私犯一樣嗎?
甚至於,議會辯論的時候,主戰派議員有提出:我們不需要滿清給付戰爭賠款,我們只是需要滿清認識到國際貿易的合法化(大意如此);而反戰派議員也不是基於什麼鴉片有害或者戰爭失敗可能,他們自己都合法都濫用(英國流行給嬰兒喝鴉片水溶劑,不哭鬧),他們是覺得這個戰爭是為了給走私犯正名,很不光彩(算是尊重滿清主權選擇了)。
一鴉戰爭,英國人索要的戰爭賠款不足於彌補這次戰爭的成本,也就是說丫就是鐵了心賠本打這場仗的,可想而知,有多看不起滿清的軍事和財力,就是拿印度產寶馬撞你的夏利。
①海軍碾壓敵方;
②有限目標;
③印度為軍事基地;
④對付印度等殖民地的豐富經驗;
以全球無敵之海軍僅僅為取得有限目標為核心的戰爭,你說英國政府哪裡來的信心?
不要以為當年滿清比印度強到哪裡去。滿清,儒家,嘖嘖嘖。
在當年的科技水平下,滿清哪裡來的信心認為自己還是天朝上國?
滿清槍不如人、炮不如人、船不如人、人更是不如人。拿什麼打??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
首先,在火藥的配比方面,英國化學家歇夫列里在1825年經過多次實驗後,提出了黑色火藥的最佳化學反應方程式:2KNO3+3C+S—K2↓+N2↑+3CO2↑。據此,理論上硝、硫、碳配比率以74.84%、11.84%、11.32%為最佳火藥配方。英國按照這一方程式,配製了硝、硫、炭的比率為75%、10%、15%的槍用發射火藥,以及組配比率為78%、8%、14%的炮用發射火藥。在火藥生產如提純、粉碎、拌和、壓制、烘乾等工藝上,英國已進入近代工廠的機械化生產階段。
其主要特點是:採用物理和化學方法,以先進的工業設備,提煉純度的硝和硫;以蒸汽機帶動轉鼓式裝置,進行葯料的粉碎和葯料的混合拌和;用水壓式機械,將配置的火藥放在碾磨上,壓成堅固而均勻的顆粒,使火藥具有一定的幾何形狀和密實性;使用機械式造粒缸,將火藥塊製成大小均勻的火藥粒;對製成的粒狀火藥,放在烘乾室內,用蒸汽加熱器烘乾,使之保持良好待發的乾燥狀態;用石墨製成的摩光機,將葯粒的表面磨光,除去氣孔,降低吸濕性,以延長火藥的貯藏期。
這些先進的工藝保證了英軍火藥的優良品質,雖經過長途海運,到中國以後仍然保持良好的使用效果。
而中國方面,槍炮發射葯的硝、硫、炭配比大體在80%、10%、10%。而火箭的燃燒火藥的配比大體在86.5%、5.4%、8.1%。這一配比雖然與英軍火藥相差不遠,不過由於鴉片戰爭大多在東南沿海,當地氣候比較潮濕,而中國方面的火藥含硝量偏高,所以極容易吸濕轉潮,儲存很不方便,只能隨用隨造,對戰事極其不利。製作工藝上,清朝仍然採用人工操作方法配製而成,質量十分粗糙。
所以,英國人在大角、沙角戰役繳獲清軍火藥後說到:「火藥庫是普通式的建築之一,裡面存著幾千磅粗火藥,裝在木桶或泥罐中,我們全部投之于海。因為雖然中國火藥的成分幾乎和我們的相同,卻是一種粗劣的東西。」
當時清朝尚無現代密封除濕技術,沿海戰備火藥吸潮導致威力下降、精度變差也不足為奇。而在戰後,福建提督陳階平設法採購英軍火藥並在鳥槍上試射,原本射程不到100米的鳥槍可以將彈丸射到240弓(1弓=5尺,清代一尺合今32厘米,摺合384米)。雖然中國古籍關於射程的數據紀錄一向有所誇大,但仍然由此可見雙方火藥質量上的巨大差距。
火槍對比
英軍當時使用的兩種前裝滑膛槍,即伯克式(Bakrer)燧發槍和布倫威克式(Brunswick)擊發槍。伯克槍槍長1.166米,口徑15.3毫米,發射35克重的槍彈,射程近200米,射速每分鐘2~3發。布,倫威克式擊發槍槍長1.42米,口徑17.5毫米,重4.1公斤,發射53克重的槍彈,射程近300米,射速每分鐘3~4發(對於該槍是否在鴉片戰爭中參戰,目前尚有爭論)。
清軍當時的軍用槍主要是鳥槍和抬槍。鳥槍射程不到100米,射速每分鐘1~2發。抬槍是一種重型鳥槍,長7.5尺,木鞘長5尺,發射5錢重鉛彈,射程300步,射速每分鐘1發。清軍的鳥槍製作質量比較粗劣,槍管薄厚不均,槍膛寬窄不一。膛寬則彈出無力,飛行不遠;管薄則易膛炸,自傷射手,所以清軍兵丁往往不願使用。
根據1840年4月4日《澳門新聞紙》上所云:「中國之火槍,系鑄成之槍管,常有炸裂之危險,是以兵丁鳥槍多有厭惡施放。」當時清軍更願意習練安全的弓箭,普遍不敢操作有膛炸危險的火槍,士卒盡量避免當火槍兵,火槍兵則不願實彈訓練,長官為安全起見也很少進行實彈射擊。這類火槍不但有膛炸危險,還百分之百地泄露火藥氣體,火星會濺落到手、臉上,所以發射時槍手皆「閉眼、扭頭、縮脖子」。這樣的射擊方式能命中目標都算是奇蹟了。
然而,即使這種質量粗劣的武器,在清軍中普及率大概也只有40%~60%,甚至更少,以致閩浙清軍在挑選武官的時候,都要以「精習鳥槍」為重要標準。清人總結自身火繩槍的劣勢,主要有二:一是(由於使用火繩點火)「臨陣忙亂,倘裝發偶疏則飴害甚巨」。二是火繩槍對惡劣天氣抵抗較差,一遇到潮濕雨天便很難發火,而且在夜間使用容易暴露自身目標。
雖然在前裝滑膛槍時代,同樣製作工藝精良的前提下,燧發槍的殺傷能力對火繩槍並不佔有優勢,甚至歐洲有人還曾經認為「燧發槍是能發到士兵手裡最糟糕的武器」。但英軍的單兵用槍在製作工藝上、在使用火藥質量上,以及士兵操作嫻熟程度上都超過清軍,這無疑提高了前者對後者的火力優勢。
火炮對比
根據《世界全史》介紹,19世紀20至30年代,英國發明了全金屬車床、自動調節車床、牛頭刨床等一系列工作母機,到19世紀40年代時,達到了用工作母機製造機械的領先水平。如在製造火炮方面,利用車床先將火炮鑄成實心圓柱金屬鑄件,然後用一種配用超長鑽頭的大型鑽床鑽出一個孔,接著到錘床上將這個孔逐步錘削成型,加工成火炮。此法可使炮身較模鑄法更加均勻、對稱、光潔,各種尺寸比例和火門的設計較合理、射擊精確度高,既提高了鑄炮的精度,又節省工時、堅實耐用。
當時,英軍火炮部隊能發射球型實心彈(分普通熟鐵彈和灼熱的實心彈兩種)、霰彈(包括鏈式霰撣、葡萄彈和普通霰彈)、開花彈(包括分內裝黑火藥的開花彈、裝有定時引線的榴霰彈和內裝縱火藥劑的燃燒彈)、燃燒彈和康里格里夫火箭等。各種彈種搭配比較合理,能夠對各種作戰目標實施打擊。比如灼熱的實心彈攻擊較遠的目標時,由於容易燃燒,殺傷力已經比過去的火攻船和火攻筏有了很大提高。對付開闊地形的密集人群,則使用霰彈對目標造成重大傷亡。如1841年1月7日的大角、沙角之戰,《外國學者論鴉片戰爭與林則徐》一書就如此紀錄:「『復仇神』號適時趕來,從兩門基準炮傾瀉出一連串葡萄彈和霰彈,接著它成為這次最殘酷戰爭實況的見證。」
開花彈儘管威力巨大,但是受技術條件限制,英軍炮兵也很難掌握髮射時機(該彈有嚴重的固有缺點,如很難讓引信準確地瞬時引爆),所以在鴉片戰爭中使用並不多,而且還有許多「啞彈」。當時清人也說到:「空心炮子炸裂飛擊一條。亦恐無裨實用,緣炮子既出炮口,空中炸開,飛擊何處,並無定準。即如英夷善於飛炮,其所用炸炮亦多有不能炸擊者。」康格里夫火箭有爆炸和燃燒兩種,爆炸主要是在火箭上安裝爆破彈頭,比如在南京附近作戰時就存有這方面的使用紀錄。在《鴉片戰爭第三卷》里也記載有康格里夫火箭的作戰效果,如「焦山樹木,及老虎頭頸鹽船廬舍,均被夷匪施放火箭焚毀」(燃燒)和「火箭如飛星,或落地作花爆響」(爆炸)。
英軍在火炮種類上也做到了大體統一。經過多次調整,英國保留了68、42、32磅重型火炮和24、18磅中型火炮,以及12(見題圖下)、6磅輕型火炮和口徑8、10英寸的榴彈炮和臼炮。在射程方面,根據劉鴻亮先生的推測,「戰爭時期,英軍的重型火炮,其有效射程在3華里(1500米)左右,最大射程9華里之內。」而王兆春先生則認為:「除臼炮外,至1840年前後,英軍火炮射程已增至800~2000米。」筆者此處推斷王兆春先生指的應是有效射程。
與英軍相比,清軍火炮製作工藝低劣、射程較近、炮彈種類較少。在火炮製作上,清朝墨守陳規、堅守祖制。在鴉片戰爭時期,炮樣竟然還是康熙時期留下的。新造火炮因鋼材冶煉不純,氣孔多、易炸裂,再加上偷工減料、官員中飽私囊,使得質量極羞。僅在道光十五年(1835)九至十二月的試射中,就炸壞了13門火炮,炸裂損壞率竟然佔59門新炮的22%!而演習實戰中,也屢屢造成人員傷亡,比如道光十九年(1839年)在廣州官涌的作戰中:「有大鵬營一千斤大炮放至第四齣,鐵熱火猛,偶一炸裂,致斃順德協兵丁二名。」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浙江等地。
由於當時中國冶煉技術落後,所造大炮往往管壁厚而口徑小,結果發射炮彈比較輕而火炮笨重,不利於戰時調整,轉向困難、射界有限、調整射程不易。比如道光二十二(1842年)年十月一日,靖逆將軍奕山等就奏:「查從前舊式炮架笨滯堅澀,旋轉不能如意,且系尋常雜木,木性鬆脆,一經炮發震動,榫縫開裂,既難取准,又不能再行施放。況從前所用炮位數百斤及一千斤上下者居多。」此後,丁拱辰在1840年設計了滑車、絞架和旋轉活動炮架,而龔振麟在鎮海鑄炮局督造火炮時,也製成磨盤形樞機式炮架和四兩炮車,使得在鴉片戰爭後期這個問題得到了部分改善。1841年清軍使用炮彈種類,主要是實心彈、爆炸彈和蜂窩彈。兩方比較,英軍採用的葡萄彈、開花彈和新式燃燒彈威力較大。如魏源在《籌海篇》中就認為:「然有一宜防者則日飛炮,非謂懸桅上之號炮,而謂仰空墮彈之炸炮也。我之炮台雖堅,而彼以飛炮注攻,炸裂四齣,進射數丈,我將士往往擾亂……寶山則以飛炮而眾潰,由之觀之,夷之長技日飛炮」。
在射程上,劉鴻亮先生推測:「中國購買的重型夷炮的最大射程在4華里之內,有效射程約為二、三華里左右。而中國原有的舊式重型火炮的射程應小於這個數據。」魏源在《海國圖志》里也認為:「向聞大炮擊遠二、三十里,姑之不信,意者或有十里,其彈子彎者不計,直者想有六、七里可用」。無論最大射程是「4華里」還是「六、七里」,相對於英軍可以達到近九里的射程,清軍絕大部分火炮的劣勢是一目了然的。
不過,清軍新造巨炮的最大射程已達七、八里。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五月二十二日江西巡撫錢寶琛奏:「奉兩廣總督飭令趕造土模三十具,現已遵式陸續先鑄成三千斤銅炮二十尊,一體打磨光滑,造齊炮架。會同營員將炮運至空闊處所,於相距里許豎立兩層皮靶,連日演試。每炮一位,用火藥一百二十兩加鉛子一百八十兩,響聲俱屬洪亮。其子透過皮靶仍行三里有餘。堪以摧堅緻遠。」清軍新鑄巨炮的最大射程已經較為接近莢軍了。裕謙也說過:「至於數千斤之大炮,夷船雖能任載,而只可施於深水外洋,不能施於近岸之內洋。蓋內洋水淺,近岸又必有明沙暗礁為之攔護,若放此數千斤之大炮,船必倒退,一經擱淺,船底著實,立刻震裂。故在內洋施放,亦止一、二千斤及數百斤之炮,不過口門窄而後身寬,多受火藥,且施放靈熟,較官炮略遠一二里,然亦止及數里之內,實無遠及十餘里之事。」不過,即使這些新造的遠程大炮,由於製造粗糙、轉動困難,精度並不好。
戰術方面
從清軍與英軍在火器上的對比上來看,英軍火器雖然佔有優勢,但在技術指標上並非絕對優勢。英軍的優勢主要還是在火器火藥的製作工藝和使用戰術上。比如在沙角、大角一戰中,儘管英軍火力佔有優勢(英軍有7艦共168門炮,清軍是29門炮),但英軍最後攻取炮台乃是通過登陸部隊一部(登陸部隊總數大約為一千四五百人)在一沙灣登陸,通過漢奸指引從後面包抄清軍沙角炮台,居高臨下使用陸軍野戰炮擊潰清軍。根據《英軍在華作戰記》記載,此戰中清軍方面傷兩三千人,陣亡六百,但林則徐本人在家信中卻說「我兵止有六百名。」英軍只傷三十人,另大角炮台清軍陣亡二十人。
英軍攻佔虎門炮台一役亦是如此,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初六,在奪取沙角、大角炮台後,英軍攻擊上橫檔炮台。上橫檔炮台正面防禦異常堅固,但炮台後方几乎不設防。當天恰逢炮台後方小河漲潮,英軍分船越過後河,在下橫檔後方登陸,包抄清軍。清軍大部未作抵抗即已潰散。而更早一天,英軍就在清軍不設防的下橫檔登陸,對清軍採取火力壓制,著名愛國將領關天培即在此戰陣亡。關天培的愛國情操固然值得肯定,但他在此戰中明顯犯有軍事錯誤,忽視了下橫檔的防禦,又僅注重上橫檔正面來敵,以至後方被英軍包抄。
在海岸防禦作戰中,由於清軍軍事思想落後,炮台選址並不當、炮台構築方法不合理,都是裸露式建築。清軍在毫無掩蔽的炮台上與英艦對射,傷亡極大。兩廣總督怡良也說過:「(英艦)但以數十艘連環之炮。攻我在台露處之兵,故將弁兵丁傷亡枕籍。」清軍缺乏近代抗登陸作戰經驗,不能趁英軍在換乘和搶灘時攻擊,炮台成一字排列,缺乏層次,突破一點而全線潰崩。又忽視後方防禦,多次被英軍從後方登陸包抄,炮台在前後受敵的情況下被攻佔。清軍火炮本來就比較粗糙,還缺乏訓練,往往連本身武器的性能也難以發揮。比如廈門一戰,清軍發射200餘彈,僅一彈命中英艦火藥庫;虎門一戰,各炮台300門火炮,英艦竟一艘未損。
陸戰中,清軍基本採用冷熱兵器結合的三疊陣,一哨百人,每哨10隊,使用火器和冷兵器的人數各半,火器手為前隊,內20名操抬槍者為第一疊,30名鳥槍手為第二疊,50名使用藤牌、長矛、弓箭、挑刀等武器的冷兵器手則為後隊。這種戰術的思路大抵仍然是明末清初時期的思想,使用這樣的戰術與19世紀的英軍作戰,自然很難取勝。
海戰中,清軍妄想拋擲火球、火罐,使用火箭筒,以及接近敵船、爬桅攀船,攻首尾、躍中艙等戰術,或使用火攻船攻擊英艦。作戰時,距離較遠時先以船炮轟擊,距離近則使用上述火攻武器燃燒敵船,並使用冷兵器「過船殺賊」。但由於雙方火炮射程存在差異,且英軍船大炮多,清軍少有能夠在外海作戰的船隻,這類戰術自然無法奏效。
結語
發生在一百多年前的鴉片戰爭,是百年國恥的開端。清政府盲目自大、落後守舊,導致喪權辱國。而在火器製造上,我們這個火藥的發明國卻被「學生」超過,自身火器發展從康熙之後一百多年間因為太平盛世失去了前進的動力,陷入停滯甚至倒退。戰爭中,出現一邊倒的戰事,清軍潰敗,最後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回顧這段歷史,更讓筆者深感和平時代同樣不能忽視國防的建設和發展,尤其對於目前正在和平崛起中的中國,一百多前血的教訓更不能被忘記。
瀉藥:
很難嗎?
看看英國殖民小隊怎麼碾壓孟加拉、邁索爾和馬特拉帝國的?
這些國家的軍隊要比大清厲害多了。
克萊武男爵在普拉西戰役中以2000名冒險者對抗孟加拉王公5萬裝備精良的軍隊,只死了22名人,
相比孟加拉早就開始西式裝備的武裝,大清就是原始人。
有空看看大英征服印度史,你會發現,1840年,大清與大英之間的差距是原始人與專業軍隊的差距。
後來的歷史也驗證了這一點。
更多內容可以關注公眾號:wtt0316606212
英國政府根本沒信心,有信心的是在一線和清朝接觸的英國商人。
請你們仔細想想,清帝國無非是扣押了你國一些商品,打了一些你國刁民,這裡哪一條犯得上開戰?
但是你國商人不甘心自己利益受損,反正你國政府是你國商人開的,你要開得起價,你還可以跟英女王共度良宵,誰讓你國是「自由的」資本主義國家呢?
所以你國遠征軍實際上是你國商人自己掏錢拉起來的僱傭軍,你國政府無非是掛個名而已,跟你國有沒有信心完全無關,錢指揮槍,無利不起早,為了錢在東南亞屠殺劫掠,良心不會有一絲不安,日本的暴行跟你國相比,根本就是大巫見小巫;蘇聯搞的烏克蘭大饑荒,烏克蘭人口減少四分之一,你國搞的愛爾蘭大饑荒,人口減少到四分之一。你國的暴行東至中國西至美國,從非法佔有到奴役無一不沾,也敢自詡文明?
……1840年的大清帝國哪來的把握和信心能戰勝當時的維多利亞???
啥也別說了,我就問你這曹州你割是不割吧英國人的目的不過是要逼迫清政府打開國門,而非吞併大清全境。對於這樣一個簡單的目標,和一個當時跟阿三水平差不多(甚至可能還差一點)的滿清韃子干一仗,還是有信心的。
至少可以說,直到二次大戰之前,西方在中國的殖民策略是基本正確的。其特點是通過武力推進開放口岸和擴大殖民範圍,每次條約主要是讓清政府賠款,從而將外戰造成的矛盾最大限度的轉移到中國國內。又藉助這一矛盾的計劃刺激內亂,導致中國分裂,從而進一步擴大其殖民和吞併地區的利益,不得不說,這種細嚼慢咽,逐步分化,各個擊破,只打「有限戰爭」的策略,對於處理像中國這樣看似統一的龐然大物無疑是極為成功的。
所以也不要覺得一個目標很大就不可能實現,你可以一步步來,就好像給巨人修腳一樣,慢慢修它的腳皮,總有一天能摸到死的。
作為反例,可以看看日本。說到這還要提到日本某些史學界的觀點,那就是日本近代戰爭的成敗原因的分析。他們把近代日本對外戰爭的勝利歸功於打「有限戰爭」策略。按照山縣有朋那一帶日本參謀本部軍人的說法,就是根據日本本身的國力,以最小的戰爭成本,換取最大的回報。
在開始戰爭前,就應該考慮,如何結束戰爭,以及達成什麼目的時就可以結束戰爭。
甲午戰爭,日本幾乎是舉全國之力建設海軍,勉強在戰術上干翻當時亞洲第一海軍的清國。有幾個細節,日本陸軍在朝鮮和遼東取得勝利後,被沖暈了頭腦,直接派了一小股軍隊攻打山海關,結果到了皇城重地,遇到清軍激烈抵抗,損失慘重。日俄戰爭後期,日本在對馬海峽血洗俄國艦隊,日本人又一次被勝利沖暈了頭腦,甚至高喊要求俄國割讓遠東大片國土,否則絕不談和。還好當時掌權的都是維新時期日本老一輩革命家,他們的戰略眼光比這些無腦的皇國憤青不知高哪裡去了。他們清楚地認識到和俄國的這場戰爭已經到了日本的極限,再幹下去怕是藥丸。所以才頂著被一群憤青怒斥批判為國賊的風險與俄國簽訂條約。
後世對日本二戰時期軍部行動模式的評價是:只知道如何開始戰爭,不知道如何結束戰爭。只知道要去進攻哪裡,不知道進攻之後要獲取什麼。要說中日戰爭中中國雖然幾乎處處被日本吊著打,但是最後居然沒掛,原因不在於中國軍隊有多牛逼(老蔣的運輸大隊屬性對日對共都是一樣的),而在於日本從進攻開始就不知道要如何結束這場戰爭,在戰爭過程中也不知道戰爭結束後要達到什麼目的,就如同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一個被軍隊操縱了的國家,軍人滿腦子都想著打打殺殺,除了殺,不知道為什麼殺,要怎麼殺,殺什麼。因而整個對華戰爭的一開始,日本就輸了。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方式回答:英國人深知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逼迫大清開放口岸,而非吞併清國,他們目標明確,簡單單一,分派合理,一旦達成目的,簽訂條約就拍屁股走人,絕不試圖陷入這個龐然大物的內部爭鬥;而大清即不知道英國為何來打他,甚至不知道這場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只能被動防禦,以至於打到了談判桌上,也不知道如何根據雙方的目的獲取利益最大限度的自保。最後的結果當然是
被人吊著打。
1.馬噶爾尼一百多年前就鄙視過這個腐朽國家的防備力量的水平了。
2.英國又不是侵略者,根據國會記錄,他們的戰爭目的不是「戰勝」帝國,是基於清帝國禁止對英國貿易的「報復反擊。」而且投票的通過是艱難的,議會中贊成向中國宣戰的僅以幾票超過全員半數。
3.議會中反對聲音眾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東印度公司的破事兒,不是大英帝國的破事兒。所以如果不是清政府下詔封鎖貿易,此前抱持不干涉此事的英國議員佔了絕對多數。而且此前也有議員提出過要求大英帝國禁止東印度公司向清朝出售鴉片,理由是得利的是東印度公司而非大英帝國,而清政府持續的抗議和禁煙行動意味著將來可能要由大英帝國來承擔不利後果,但是最終這條議案被政府無權干涉公司運營的「自由貿易」的聲音給淹沒。
3.5 PS剛又想起來一點,在清政府對英貿易終止的消息傳到英國之前,英國國會就虎門銷煙後一系列事件開會討論得出的結論是:不惜一切代價向清政府妥協以換取維持貿易關係。所以此後為報復終止貿易的禁令埋下伏筆.......
4.最近重讀日本開國史,最大的感觸是洋大人們對於這兩個腐朽落後國家的各種鄙視,他們並沒有覺得這兩個國家悠久的傳統文化對今日(19世紀)有著何等程度的正面影響,而是兩個腐朽落後,不講道理,不願意使用國際法來與他國交往的註定該亡國之地。故而洋大人們所作所為,半是為一己私利,半則為促進該國進步(需知,只有一個落後的帝國,才適合作為洋大人們的奴隸呢)。
嚴格說起來,要挖掘列強企圖侵辱中國的歷史,請從日俄兩國身上找,其他國家對中國領土沒有訴求。從國際法角度來看八國聯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反抗中國侵略各國領土的正義戰爭。所謂德瓦西召集各國公使商議瓜分中國也被證明是一場確實有證據證明屬實的謠言(英國公使向國內發報說了德瓦西的提議,英國向德皇求證,德皇向德瓦西質詢,德瓦西表示沒有此事,應該是開會討論時的誤會。無論如何德瓦西是不可能自作主張替德皇瓜分領土的。這些外交公文電報今日依然保存著。)。日本對中國領土覬覦始於馬關條約(不是割讓台灣,據李鴻章所言台灣不是中國領土。而是遼東,以及在通商口岸建設工廠,後者意味著日本對於中國領土開始有直接強烈訴求。),俄國始於璦琿條約。
當年啊?我大英啊……那是B數滴沒有,我們很膨脹……結果不是在三元里撲街了嘛?
其實說真的,我們也沒想到北漂會導致大清投降來著……
高票答案也是灰常豹笑了,因為歐洲比大清人權好,所以要搞侵略,能打贏?
這「人權」不包括中國人吧?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是常見,常用的政治手段。
大眾對戰爭的誤解,容易陷入兩個極端化。
過度低估戰爭的,開口就是雖遠必誅,國家尊嚴不容侵犯。過度高估的,一提到戰爭,就想到國破家亡,生靈塗炭。
但從政治的角度,戰爭和經濟制裁,封鎖禁運,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成本更高,風險更大而已。
戰爭,有限的戰爭和摩擦,是非常常見而普遍的。
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對於英國政府來說,你以為,他們成為日不落帝國,是靠和和氣氣,嘴上功夫得來的?
日不落帝國,是一槍一炮,打遍天下無敵手,生生打出來的。
打仗死的,永遠是小兵。當權者,國家高層是棋手,是戰爭紅利享有者,戰爭的受益者。
實際上,對於任何一個大國,國家高層來說,對外戰爭,後果並沒有文藝渲染的那麼可怕。
在原子彈能毀滅人類之前,戰爭是國與國之間的常態。
對於英國來說,打大清,和一次海盜行動,並沒有什麼區別。大清的落後,是實實在在的,英國的艦隊,可以輕易的攻擊大清,而大清沒有能力去攻擊英國本土。
英國政府,並不需要完全戰勝大清的信心和把握,一次試探性的攻擊,有限的戰爭,是政治外交的延續,是戰爭生意的常用手段。
如果對手是硬骨頭,打完雙方再和談,損失不大,又可以展示自身的強硬態度。如果對手不堪一擊,順勢擴大戰局,對高層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一次商業行為。
戰爭,暴力,從人類歷史開始,就一直是一門處處可見的生意。即使現在,戰爭和暴力的生意,仍舊遍布人類社會。
戰爭和暴力,倒霉的永遠是執行者,在後面的控制者,是實際的受益人。對於戰爭受益人來說,戰爭和暴力,就喝吃飯睡覺玩遊戲一樣。沒打到自己的時候,這些根本不叫事情。
資本家為了利益,可以出售絞死自己的繩子。戰爭販子為了利益,可以出售國家民族的未來。人類歷史,很多時候,就是那些又貪心,又黑心的高層,一把一把賭出來,賣出來的。
沒有完全的把握。但是算一筆賬,打贏了有利可圖,打輸了沒什麼大損失,不打吧國內輿論沒法交代,想想還是打。
鴉片戰爭之前九龍炮戰和穿鼻海戰,英商義律與大清發生衝突,2艘武裝商船對陣關天培率領的廣東水師主力組成的29艘巡邏船。最終英艦僅橫桅和帆桁受傷,無人員傷亡;而廣州水師29艘戰船均遭重創,有3艘當場沉沒。而林則徐則上奏:收軍之後,經附近漁艇撈獲夷帽二十一頂,內兩頂據通事認系夷官所戴,並獲夷履等件,其隨潮漂淌者尚不可以數計……查夷人撈起屍首就近掩埋者,已 有十七具……受傷者,尤不勝計。而林則徐本人日記卻沒有記載這個大勝中英國人屍體的情況,只記載獲夷帽十一頂。
但是一鴉戰前英國人對清王朝的軍力只是有著初步的判斷,但是並沒有輕視清軍,而是做了周密的部署,戰略正確,基本是沿著海岸線游擊作戰,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發現清王朝軍力波動非常厲害,所以英軍從戰初4000人增加到7000多人,一鴉結束時猛增到20000人。第一場定海之戰,清軍名義2600人實際1000人,直接對上英軍戰艦5艘運輸船10艘的龐大主力軍;而最後一場鎮江之戰,清軍只有2800人,英軍出動了6977人,可謂壓倒性優勢了。
當時的大英帝國,海軍自不必說,就陸軍馬鹿,本土的五個步兵師的軍費相當於全奧匈帝國40個師的軍費的總和。
推薦閱讀:
※為什麼羅馬軍團可以裝備精良的鎧甲?
※巔峰時期女真兵和蒙古兵誰戰鬥力更強一些?
※蔣介石是怎麼知道台灣是他後路最佳選擇地?為什麼解放軍打不過台海去佔領台灣?
※如果你作為電影《長城》中無影禁軍的統帥,你如何指揮作戰?
※為什麼英國的陸軍稱為英國陸軍而不稱為皇家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