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通西域和唐玄奘取經時,西域沿路都是佛教國家,現在怎麼變成了該地區居民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說清楚古代西域地區的伊斯蘭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談刀光劍影之前,我們先理清一些概念和背景知識。

一、古代西域

「西域」是隋唐之前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邊緣國家的總稱。隋唐時期西域範圍有所擴大,指的是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節制地區,除了今天的新疆大部之外,還包括流入巴爾喀什湖的伊犁河流域(流入巴爾喀什湖的七條河流也稱七河流域)以及楚河部分流域。唐之後中國王朝不再用「西域」之名,以該地區的汗國名稱作為地名。西域最西邊是中亞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河中地區,是多個中亞政權的中心地帶,歷史名城撒馬爾罕和布哈拉即在此,河中地區曾在658年之後短暫被唐王朝納為附庸。一般概念上,西域是不包括河中地區的。

公元前1世紀的西域圖

這個圖是我比較滿意的一張,讀懂了這張圖,後面就好懂多了。西邊的桃紅色區域是喀什噶爾(即疏勒)地區,西南方的綠色區域是于闐國,東南方的紅色區域是鄯善國(即樓蘭古國),北面從西至東的橙色、黃色、藍色區域分別是龜茲(即庫車)、焉耆、車(ju)師(即高昌)。這六個區域在8世紀中葉至11世紀初,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政治戰略要地,喀什噶爾是是單獨一個,龜茲、焉耆、高昌合起來是一個,于闐是一個,鄯善這個時候已經消失了。

二、伊斯蘭教蘇非派

伊斯蘭教是經中亞河中地區傳入新疆的,今天新疆、中亞各斯坦的伊斯蘭教和阿拉伯世界的伊斯蘭教是不太一樣的,新疆和中亞各國居民大多信仰的本土化的伊斯蘭教。其淵源是伊斯蘭教的蘇非教派,融合了該地區游牧民族的薩滿教信仰。而常見於新聞媒體的遜尼派和什葉派則是伊斯蘭教早期的兩個主流教派。

「蘇菲」是sufism的音譯,意譯是神秘主義,蘇非派大約於12世紀進入中亞,整個蘇非主義史幾乎等同於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傳播和發展史。蘇非派之所以能在中亞發展壯大,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其本身有個重要特點,它能容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在接受伊斯蘭教以前就已有的傳統習俗和信仰觀念,並使之與伊斯蘭教義教規相融合,從而形成一些帶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伊斯蘭教信仰。比如說南疆維吾爾族的麻扎朝拜,麻扎為阿拉伯語,意為「墓地」,本質是祭祀祖先和亡靈的多神崇拜現象,是薩滿教的遺留。與伊斯蘭教的一神論大相徑庭,因蘇非派的流傳和倡導而發展起來的。

按照正統派的信仰主張,伊斯蘭教完全是「一神論」的,「除安拉之外,別無神靈」;對於任何人物(包括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以及動物和有形之物的崇拜,都是非信仰的、禁止的。但蘇非主義的理論基礎便是建立在以「萬有單一論」為核心的泛神論的思想體系上,並不排斥一些民間固有的崇拜對象。[1]除了麻扎朝拜,哈薩克民族的「巴塔」、「40支蠟燭」等習俗也是薩滿教的遺存。

蘇非派將伊斯蘭教義教規與游牧民族信奉的薩滿教宗教習俗結合的做法,可以追溯到中亞蘇非亞薩維教團的創始人霍加·艾哈邁德·亞賽維(1103-1166)。在亞賽維學說中,安拉的稱謂與游牧民族崇拜的天神可以互換。在蘇非派剛進入中亞的時期,中亞是突厥人的國家,蘇非派因地制宜得用突厥語的文學形式和通俗語言進行傳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回鶻、蒙古、吐蕃與薩滿教、佛教、景教、摩尼教

現在中亞和新疆一些民族大部屬於突厥人種,一部分屬於突厥和蒙古混血。突厥人種和蒙古人人種都發源於西伯利亞森林南緣的歐亞草原帶。維吾爾族的祖源是公元840年十五部回鶻西遷的一支——高昌回鶻(西州回鶻),「畏兀兒」是元代對高昌回鶻國的稱呼,來自突厥文音譯,回鶻人屬突厥人種。公元742-848年間的回鶻汗國,是早期游牧民族建立的最文明的汗國,有自己的文字,出土的一些回鶻碑文為今天了解游牧民族歷史有重要參考意義。回鶻汗國貴族們一開始是信仰薩滿教的,後來因為幫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在中原遇到了摩尼教徒,被摩尼教吸引,後來改信摩尼教,摩尼教又稱「明教」。等到回鶻汗國亡國,西遷的高昌回鶻由於來到佛法昌盛的吐魯番盆地,後來改信佛教,大約信了四百年。

起源於游牧民族本身的信仰是薩滿教,薩滿教是以萬物有靈觀念為核心教義的多神崇拜宗教。「薩滿」是通古斯語中巫師的意思,薩滿具有超自然異能,可臻於瘋狂,與精靈直接交流溝通。古代游牧民族匈奴、柔然、突厥、回鶻都信仰過薩滿教,蒙古人在征服伊斯蘭國家的時候,會根據薩滿的意見不允許居民在溪邊洗滌,因為薩滿說精靈會在溪邊出現,而穆斯林是堅持沐浴的。於13世紀興起的蒙古帝國,一開始的信仰是騰格里信仰,騰格里也叫做長生天,是一種薩滿教。在窩闊台汗和蒙哥大汗時期,在蒙古帝國貴族中景教地位很高,高於佛教、道教,但是騰格里薩滿信仰依然存在。景教是東正教的一個分支,於公元6世紀傳入北魏洛陽。藏傳佛教於元朝時傳入中原,忽必烈時期,藏傳佛教得到元朝廷的重視,成為蒙古人的重要信仰。

薩滿教是一種典型的出現於游牧文明和原始狩獵採集部落的宗教,像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都是出現於定居文明的宗教。在游牧民族建立國家之後,採用更適合定居生活的這些宗教是一種治理需要。

吐蕃是傳統的佛教信仰區,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和吐蕃在西域圍繞這些小國的宗主權互相征伐,所以藏傳佛教沒有流入漢地。在公元962年,已經改信伊斯蘭教的喀喇汗朝向信仰佛教的于闐國發動聖戰,同樣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和吐蕃均給予支持。
-
現在開始刀光劍影。

1、751年-934年

751年,怛羅斯之戰,因葛邏祿部背叛,高仙芝的唐朝聯軍被阿拉伯軍隊擊敗。4年之後安史之亂爆發,756年-758年,唐朝為平定安史之亂,將河西、隴右軍隊調入平定戰亂,吐蕃趁機佔領河西、隴右,唐朝與安西都護府之間聯繫中斷,但安西四鎮留守軍隊仍孤軍堅守。吐蕃久攻不下。780年,舊將李元忠守北庭都護府,郭昕守安西都護府,派人奏事,唐德宗嘉獎。787年,安西、北庭都護被攻陷。經安史之亂唐朝無力恢復對西域的經營,790年,安西四鎮中的于闐被攻陷。唐朝安史之亂開始後,朝廷無暇顧及西域,安西四鎮的唐朝駐軍和朝廷失聯後,幾乎就被朝廷放棄了,但是唐朝駐軍還是堅持了三四十年,老死戰死在大漠深處了。

751-850年,阿拔斯王朝(750-1258)的阿拉伯總督管轄河中地區,此間並未在此地強行推行伊斯蘭教,因為阿拔斯王朝的穆斯林可以不用交稅。這個時期的西域是一些獨立的佛教小國,可能處於吐蕃的保護之下。這個時期是阿拔斯王朝的黃金時代,和唐朝交往很密切,黑衣大食和唐朝之間的通商,必然要經過西域這些國家。

850-875年,河中地區的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從阿拉伯總督手中轉移到了此地世居的波斯人手中,建立了薩曼王朝(819-999)。河中地區處於阿拔斯王朝的東部邊陲,在阿拉伯人手中幾乎是自治,後來獨立成了薩曼王朝。在薩曼王朝期間,波斯人逐漸伊斯蘭化,信仰伊斯蘭遜尼派。波斯人在薩珊王朝時期(224-651)信仰的是瑣羅亞斯德教,也稱拜火教或者祆教。薩曼王朝於943-954年衰落,原因是和同宗的布威王朝之間的戰爭,因為布威王朝信仰什葉派。

伽色尼王朝(963年-1187年)是薩曼王朝的一個叫阿爾普特勤突厥裔奴隸的女婿蘇布克特勤創立的,阿爾普特勤於961年被任命為呼羅珊總督(呼羅珊在薩曼王朝的東南部,通往印度),962年因未明原因逃到加茲尼城,後來成立了承認薩曼王朝宗主地位的一個國家。這是一個皈依了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建立的國家。

從790年唐朝盡失安西四鎮開始,到840年回鶻西遷,這個期間,西域應該是處在吐蕃的保護之下,還是佛法昌盛之地。840年回鶻西遷之後,北疆和吐魯番被回鶻人所佔據,九姓回鶻近支樣磨部也佔據了疏勒(喀什)地區(喀喇汗朝的都城),但是喀喇汗朝的主力軍是由三姓葛邏祿之一的熾俟構成的,歷史上葛邏祿與回鶻關係密切。所以可以看做是喀喇汗朝是突厥種的回紇和葛邏祿建立的。在840-934年,伊斯蘭教應該已經進入該地,也隨著穆斯林商隊和傳教士的到來獲得了一些教眾,但是並不具有競爭力。

2、934年-1041年

喀喇汗朝(840-1212年)統治的區域幾乎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區,喀喇汗朝比較明確的歷史是自934年開始的。喀喇汗朝於960年發生了20萬帳(60萬-80萬人)突厥人接受伊斯蘭教的事情,這在該地區伊斯蘭化歷史上是一件大事。這事得追溯到大約934年,這一年博格拉汗依靠跟隨他的2000伊斯蘭教信徒從叔父手中奪權後,成為第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可汗。其子穆薩是個宗教狂熱分子,在喀喇汗朝境內強制推行伊斯蘭教,並於960年宣布伊斯蘭教為國教。穆薩強行推行伊斯蘭教的做法,遭到了其他宗教信徒的強烈不滿,各地不斷發生反對強制改宗的暴動。信仰佛教的于闐國和高昌回鶻王國也對喀喇汗朝的做法不滿。

962年,穆薩發動了對於闐李氏王國的聖戰。穆薩的統治中心在疏勒(喀什地區),于闐國在南疆的和田地區,高昌回鶻在今天的吐魯番地區。這場戰爭拉鋸了四十年之久,開始於闐國得到了高昌回鶻和吐蕃的支持,於970年左右攻佔了疏勒的幾座城池,掠奪一番退去。

999年,突厥人的喀喇汗朝和突厥人伽色尼王朝共同滅掉了波斯人的薩曼王朝,瓜分了薩曼王朝的土地。

999年,喀喇汗朝滅掉薩曼王朝後將中亞的14萬軍隊投入和于闐國的戰爭,戰爭形勢急轉直下,經過長期圍困後於1006年攻陷于闐城,于闐王國滅亡,于闐國從東漢時期算已經900餘年了。

喀喇汗朝在滅掉于闐之後不就,就發動了對支持于闐的高昌回鶻國的戰爭,高昌回鶻擊退了入侵的敵人。1017年,高昌回鶻追擊喀喇汗朝至疏勒,但是被反擊打敗,喀喇汗朝再次攻入高昌回鶻國,戰爭慘烈異常,佛教徒被殘酷殺戮,後因喀喇汗朝的領兵可汗阿赫馬德病重撤兵。因對高昌回鶻的戰爭,喀喇汗朝大約於1041年分為東西兩部。

于闐國滅亡後,于闐的佛教徒憑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同伊斯蘭佔領者展開了激烈戰鬥。在今策勒縣達瑪溝一帶,不願改宗伊斯蘭教的佛教徒同伊斯蘭佔領者進行了長期的鬥爭,當地因此有了一個「烏尊塔特」(意思是「長期堅持異教的地方」)的地名。從中亞帶兵參加于闐戰爭的四個伊瑪目,就是在策勒一個名叫波斯坦的地方被當地佛教徒殺死的,當地現存的「四伊瑪目麻札」,就是埋葬他們的墳墓。于闐佛教徒的反抗大約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關於這場戰爭,至今和田民間仍有「百年戰爭」之說。[2]

934年-1041年是該地區伊斯蘭化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934年喀什噶爾出現第一個皈依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可汗;960年20萬帳突厥人皈依伊斯蘭教,同年伊斯蘭教被宣布為國教;1006年九百餘年的佛教國家于闐國被滅,1041年喀喇汗國東西分裂。在11世紀中葉之後,新疆基本上形成了喀什地區和南疆信仰伊斯蘭教,北疆信仰佛教的局面。

3、1041-1218年

1041年至1132年,兩個突厥人的伊斯蘭國家,東喀喇汗國和西喀喇汗國互相征伐,都衰落了。1125年,遼朝滅於金朝,遼國貴族耶律大石西奔,在可敦城積聚力量後,和金朝打了5年,因為部眾對復國興趣不大,轉而西征。其實也沒打仗,穿過高昌回鶻國,收編了4萬戶突厥人,1132年在葉密立(今天塔城地區的額敏縣,高昌回鶻國西北)稱帝,建立西遼。同年,耶律大石跨過天山,南征東西喀喇汗國,因東喀喇汗國內亂,率軍進入東喀喇汗國首都八剌沙袞(在吉爾吉斯斯坦),並且遷都於此。原東喀喇汗國成為西遼的附庸,但保持對喀什噶爾、和田地區的控制。1137年,耶律大石西征西喀喇汗國,1141年與西喀喇汗國的宗主國塞爾柱帝國打了一仗,征服河內地區,稱霸中亞,威名遠播至近東。攻佔河中地區後,耶律大石另立一位西喀喇汗國可汗,從此將西喀喇汗國納為附庸,同時攻入花剌子模掠奪一番而歸,同時花剌子模向西遼進貢。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1170年,西遼和喀喇汗國擊敗花剌子模,加強了對花剌子模的控制。1204年成吉思汗滅乃蠻部,乃蠻王子屈從律逃入西遼。1211年乃蠻人屈從律篡遼,1218年成吉思汗派哲別西征滅西遼國。

西遼時期,因西遼皇帝認同自己是中國王朝,雖然契丹人信仰的是佛教,但是執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這一時期佛教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而且摩尼教和景教也得到很大發展。景教在這一時期的發展是驚人的,景教總主教在喀什噶爾建立了景教的總教區,管轄範圍至七河地區,屈從律也是信仰景教。這一時期伊斯蘭教有了衰落的跡象,穆斯林學者玉格乃克感嘆「清真寺變成廢墟無人朝拜,冷落荒涼」。[3]從1041年喀喇汗國分裂到1132年西遼正式建立,這個期間新疆地區塔里木北緣和吐魯番盆地還是在高昌回鶻國的控制下,信仰的是佛教,南疆和喀什噶爾在東喀喇汗國的控制下,信仰的是伊斯蘭教,並且介入世俗權力比較深入。1132年-1218年西遼時期,東西喀喇汗國和高昌回鶻國都在,不過變成了西遼的一個封國,整個西遼境內宗教傳播很自由,伊斯蘭教進入了高昌回鶻國,佛教也進入了喀喇汗國,但是整個宗教信仰格局沒有太大改變。

這個時候我們將目光投向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回顧下從唐朝置北庭都護府之後,這個地區的宗教信仰狀況。北庭都護府所轄地方是準噶爾盆地,處在天山以南,地理上比較閉塞,沒有處在交通要道上,地緣上沒有優勢,一般是被吐魯番盆地的政權所控制。該地有一個古城庭州,也叫別失八里,在盆地南緣靠近吐魯番。唐朝勢力於790年退出該地之後,吐蕃、回鶻、葛邏祿對此地進行爭奪,800年回鶻汗國取得該地區控制權,840年回鶻西遷,高昌回鶻國控制此地。此地一直被高昌回鶻國控制到蒙古帝國興起,此間信仰的是佛教,但是佛教信仰影響不及北邊接近阿爾泰山的游牧部落。準噶爾盆地東邊有一條通向蒙古高原的走廊,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征即是通過這條路線。

4、1218-1347年

短短一百餘年,在歷史上影響巨大。1209年高昌回鶻國投降成吉思汗,1218年蒙古第一次西征,滅西遼,還算客氣,好歹和西遼皇帝是同種,殺的人不多。河中地區在西遼後期已被花剌子模佔據,花剌子模運氣也是著實不好,剛剛崛起有點自大,不想成為蒙古的附庸,殺了蒙古的商隊,激怒成吉思汗。看過《射鵰英雄傳》的應該知道蒙古滅花剌子模之戰是比較血腥的,屠城一遍完了後撤退,等倖存者回城後再殺回去屠一次。蒙古這次滅花剌子模之戰有個細節值得注意,蒙古騎兵在屠城的時候,在殺穆斯林之前會模仿他們做禮拜時候的「ahahalulu...」的聲音作為嘲弄。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蒙古人對於伊斯蘭教的態度。1222年,河中地區和七河流域及今天新疆大部成為鐵木真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是察合台汗國的初始形態。蒙古第一次西征,對河中地區屠戮甚多,對於原西遼境內的七河流域、喀什噶爾、高昌破壞並不大。哲別在進入喀什噶爾後宣布宗教自由,成吉思汗的扎撒對各種宗教是持寬容態度的,允許他們自由發展。這一政策在東西察合台汗國分裂之前被執行的不錯,察合台本人對伊斯蘭教有些敵視,因為伊斯蘭教的齋戒和對屠殺牲畜的一些規定。

1252年回鶻國內發生了穆斯林起義,這次起義穆斯林們說他們的回鶻王子薩倫迪打算集中殺害他們,因為察合台窩闊台兩系和拖雷系的蒙哥大汗之間的一些爭鬥,蒙哥大汗讓這位回鶻王子回去接受懲罰,結果薩倫迪被他的兄弟處決,這位薩倫迪之前是一位佛教王公。根據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得益於西遼和蒙古的宗教政策,這個時期伊斯蘭教在高昌回鶻國內發展的已經很不錯了,傳統的佛教領地已經成了多種宗教並存的情況。

察合台汗國相比他的兄弟汗國,國家意識是比較淡漠的,八剌汗(1260-1271)甚至讓他的軍隊去掠奪自己境內的撒馬爾罕和布哈拉以獲取軍費,而不知道怎麼運用稅收。1306年,察合台汗國擺脫了窩闊台系海都家族的控制,從此以後察合台汗國的上層們開始想要好好治理一下自己的國家,運用一些穆斯林人管理汗國內一些大城市的行政事務,這為日後察合台汗國轉為伊斯蘭國家奠定了基礎。1309年察合台汗國和元朝瓜分窩闊台汗國,穩定後察合台汗國開始著手處理內部問題。察合台汗國的主要矛盾就是伊犁河流域的游牧生活和河中地區定居生活之間的矛盾,察合台本人的營帳一直是在伊犁河流域的,前者信奉蒙古傳統的薩滿,後者信奉伊斯蘭教,這個矛盾日後讓察合台一分為二。

1334年,察合台汗國大汗答兒麻失里改信伊斯蘭教,造成伊犁河流域蒙古王公的反對,後被宗室殺死。這種爭鬥又持續了幾年,1347年,察合台汗國一分為二。西察合台汗國擁有河中地區,東察合台汗國擁有伊犁河和現在新疆地區,前者居民大部信仰伊斯蘭教,後者的蒙古王公堅持蒙古傳統游牧生活,底層百姓延續了多種宗教並存的情況。

5、1347年-1514年

1347年,成吉思汗七世孫禿黑魯帖木兒即東察合台汗國汗位。禿黑魯帖木兒在當可汗之前,遇到蘇非派和卓札馬魯丁和額什丁父子,在他的說教下,答應接受伊斯蘭教,並且在答應登上汗位掌權後公開信仰和舉行入教儀式。1353年,額什丁主持禿黑魯帖木兒的入教儀式,同年16萬蒙古人集體接受了伊斯蘭教,成為穆斯林。禿黑魯帖木兒是該地區第一位接受了伊斯蘭教的蒙古可汗。禿黑魯帖木兒與和卓商討傳教政策,決定逐個貴族接見,如果他們信教便沒問題,如不信,就當拜偶像者處死。但也不是沒反抗,阿力麻里的景教徒和庫事佛教徒趁他征戰河中時叛亂。接著,他們向各地派出大批伊斯蘭傳教師,採取半強迫的手段讓百姓接受伊斯蘭教。派往庫車的「庫車伊斯蘭教教團」對庫車的佛教徒進行了宗教迫害,拆毀佛教寺廟、搗毀佛像、焚燒佛教經典、屠殺佛教徒。庫車原名龜茲,是佛法昌盛之地,距離這個時候已經一千多年了。

1369年,西察合台汗國亡於帖木兒帝國。

禿黑魯帖木兒死後,因為強力推行伊斯蘭教帶來了蒙古宗室的不滿,爆發了動亂,大約1386年,禿黑魯帖木兒幼子黑的兒火者即汗位後,內亂平息,黑的兒火者繼續傳教活動。1392年,黑的兒火者帶兵進攻吐魯番,吐魯番這個時候雖然是察合台的領地,但是居住的大多數是信仰佛教的回鶻人。黑的兒火者攻佔吐魯番後後,狂熱的伊斯蘭教士兵對佛教徒進行了血腥屠殺。1399年,黑的兒火者對哈密發動聖戰,哈密當時處於明朝控制之下,明軍對這些狂熱的伊斯蘭教徒予以打擊,黑的兒火者在這次戰役中被明軍打死。

黑的兒火者的繼位者也是個狂熱的伊斯蘭教徒,穆斯林史書《中亞蒙兀爾史-拉失德史》記載,這位叫交沙迷查乾的可汗規定,所有的蒙古人必須接受伊斯蘭教,必須遵守伊斯蘭教教規,違者處罰措施包括將馬掌鐵釘釘入犯人的頭顱。

1514年,察合台後王賽德汗在葉爾羌(今莎車縣)建立了葉爾羌汗國,被視為察合台汗國的延續。到葉爾羌汗國建立,基本上東至吐魯番,西至河中的帖木兒帝國,北邊的七河流域和南邊的和田地區基本上都完成了伊斯蘭化。

6、十六世紀之後的一些事

1513年,即明正德八年,哈密衛被吐魯番汗國吞併,1515年明朝放棄了這個關西衛所。1524年,明嘉靖三年,明朝國力衰退,將關西七衛撤入嘉峪關內。至此伊斯蘭教勢力已經覆蓋河西走廊西段,與明朝以嘉峪關為界。

不得不提的是河套地區的伊斯蘭教,主要是今寧夏地區的伊斯蘭化的淵源。寧夏地區伊斯蘭化是從元朝開始的,至元九年(1272年),忽必烈封三子忙哥剌為安西王,統唐兀惕之地(今寧夏、陝西、甘肅、四川部分地區)。至元十七年(1280年),忙哥剌死,其子阿難答襲安西王。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死,鐵穆耳即帝位,是為元成宗。1307年元成宗死,阿難答在與海山爭奪帝位中失敗,被元武宗海山斬於上都。阿難答父子都是穆斯林,在爭奪帝位中,得到回回人的大力支持。安西王駐所有兩處,一處為京兆府(陝西西安),一處為開城(寧夏固原)。河套、關中河西走廊的組合威力著實不小,阿難答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有能力爭奪中國帝位的穆斯林。阿難答父子對今天西北多穆斯林有深遠的影響,蒙古西征從中亞帶來大量穆斯林來漢地,加上元朝宗教信仰比較自由,伊斯蘭教在這一時期發展還不錯,今天泉州的穆斯林墓地大部分是元朝時期的。明朝雖然大部分時間控制著河西走廊,但是河套地區明朝除了成祖時期短暫控制過之外,幾乎都處於瓦剌游牧部落的控制之下,明朝時該地伊斯蘭化加深。
-
漢唐經略西域的意義在哪裡呢?我們不妨用一個宏觀的視角,看看春秋戰國到清朝這兩千多年,中國的變與不變。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紛爭,是一個混亂的狀態,但是這種狀態和歷史上的三國魏晉南北朝這種亂世一樣,對整個文明的發展是有益處的,因為這種亂世對於文化的促進作用,才有的漢唐的強盛。漢朝唐朝這種強盛朝代,不是因為我們的武力很強,而是文化能夠支撐一套長久有效的制度。漢承秦制、唐承秦制這種說法,想必各位都聽說過,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北齊律在中國法制史的地位也是很高的。同樣,亡國從來都是從內部開始的,是文化在縱向上停滯不前了,而不是因為外部武力介入。

文化內核從來不會自動更新,春秋戰國諸侯戰亂,使文化處在一種動態裂變發展之中。三國魏晉南北朝同樣,不過這次是外部因素的介入,使文化被迫增添活力。在這兩個時期之後分別出現了漢、唐這樣朝代。漢唐這兩個朝代都經略西域,可以看做是,文化從以往依靠戰亂增添活力轉向能夠自己新陳代謝。經略西域暢通東西方交流渠道,可以保證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的一種互動,這種細水長流的碰撞、交流引發的文化進步,比起靠亂世進行一次大換血確實經濟多了。五代宋遼金也算是一個亂世,路子其實已經出來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帶來的世界貿易機會,元朝可以看做是秦、隋那樣的朝代。南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和蒙古帝國的西征有很大關係,蒙古的西征保證了阿拉伯海沿岸和波斯灣的暢通,元朝這個朝代最值得稱讚的一點就是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經營。明朝滅元後,在世界歷史上本來是個挺好的機會,可惜修長城和海禁把成為漢唐那樣朝代的路堵死了。漢唐是開放的、自信的,明朝是封閉、自卑的,可能與元朝對漢人的奴役有關。想想漢民族的歷史很有意思,春秋戰國自己整出來一套,南北朝靠異族漢化整出來一套,宋遼金元靠被異族征服好像有了一套,但是最後被漢人王朝否定了。

說說對古代西域伊斯蘭化的看法吧。伊斯蘭教是三大宗教裡面出現最晚的,但是發展是最迅速的。伊斯蘭教發展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世俗權力介入非常深入,這讓穆斯林將宗教教義法典化,以國家行政力量來推行伊斯蘭教。成吉思汗子孫建立的中亞的各個汗國中,有一群人叫和卓,是宗教精英,他們幾乎左右了整個汗國的行政權力,這些和卓派系之間的相互傾扎鬥爭奪權,是造成政教合一汗國的主要推手。滿清經營新疆之所以成功,就是抓到了要害,把宗教權力和行政權力分開,規定教職的專門化,清真寺里阿訇等宗教精英必須是專職,還有就是對撰寫「黑經」的嚴厲處罰,保證伊斯蘭教的本地特色,避免發展為異端邪說。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無論什麼宗教也好,都要避免介入世俗權力,宗教應該和政治分開,以宗教之名發動戰爭或者提出一些政治主張是不可取的。現代國家,處於最高位階的規範只能是法律,宗教信仰自由但是不能違反法律。

[1][2][3]《新疆宗教演變史》,李進新,新疆社會科學院
參考文獻:
《中亞地區的伊斯蘭化進程及其特點》,萬雪玉,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淺談高昌地區佛教與伊斯蘭教》,周軍秋,高等函授學報,2010年12月
《論哈薩克族的伊斯蘭化》,陳剛,新疆大學學報,2009年1月
參考書目:
《草原帝國》
2014年10月28日
-
我對於伊斯蘭教具體內容不太了解,也不了解信仰伊斯蘭教對於個體有什麼具體影響,說的多是歷史的東西,前頭和後頭是自己的一些思考。游牧民族的原生信仰無一例外都是多神崇拜的薩滿教,他們轉為定居生活或者治理定居文明的時候才會轉為一些定居文明的宗教,沙俄吞併中亞後,俄國學者對於哈薩克游牧部落信仰伊斯蘭教的情況的記錄,也說明了在強制力推行下的伊斯蘭教在游牧民族中是個四不像,例如他們會在穆罕穆德像面前宰殺牲畜祭祀。伊斯蘭教其實是一種比較完善的宗教,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是比較簡陋的,僅僅提一下,不展開。佛教的式微除了一些戰爭因素之外多是本身的因素,缺乏改革變化。基督教兩千年變化是三大宗教里最大的,所以也是最成功的宗教。伊斯蘭發展雖快,但是和現代國家的相適應是個很大的問題,還需要改革變化。推薦《草原帝國》和《新疆宗教演變史》兩本書,前者盛名在外,就不多說了,後者對於滿清經略新疆有很好的講解,滿清對於蒙古、西藏、新疆地區的經營確實比漢人王朝強多了,有很多可取之處。
2014年10月29日
-


(轉自豆瓣)改變中古世界史進程的怛羅斯戰役 .

怛邏斯之役或稱但邏斯之役,是中國唐朝與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包含吐蕃、昭武九姓國、大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參與而發生的一次國際戰爭。怛羅斯戰役是當時歷史上最強大的東、西方兩大帝國在中亞地區的直接碰撞。

盛唐中國是一個幅員廣大的世界帝國

怛羅斯戰役的發生地在吉爾吉斯斯坦與哈薩克的邊境,接近哈薩克的塔拉斯河(怛羅斯河)畔,其右為塔拉茲城的地區。

現今的哈薩克國塔拉斯河(怛羅斯河),其右為塔拉茲城(今稱江布爾)

怛羅斯戰役之前,唐與阿拉伯帝國——大食的倭馬亞王朝已經有過兩次軍事衝突,一次發生在開元三年(7 15年〉,一次發生在開元五年(717年),這兩次事件都與吐蕃有關。
其起因是大食聯合吐蕃同唐朝對抗,謀取唐在中亞的屬國,排擠唐朝勢力,因為唐朝勢力在中亞直接地影響著伊斯蘭教在該地區的傳播。
這兩次戰爭,大食都是主動進攻的一方。結果大食打了敗仗,但並未受到重創。
750年,阿拉伯帝國發生革命,阿拔斯哈里發王朝建立,繼續執行東擴的計劃。

在此情況下,唐王朝經營西域的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以石國(吐火羅人,昭武九姓之一,阿拉伯帝國的附屬國)無蕃臣禮節為由,發動了對石國的戰爭,藉機欲打擊驅逐阿拔斯王朝在中亞的勢力,戰爭由此爆發。

怛羅斯戰役是東西方兩大帝國勢力擴張及角逐中亞的必然結果。
早在7世紀後半葉,被阿拉伯人稱為「列王之父」的哈里發阿布杜勒·馬利克(685-705年在位)就任命哈查只·伊本·優素福為掌管伊拉克的總督,在他的領導下,阿拉伯帝國的疆域向東方獲得了極大的擴張。
由於垂涎大唐中國的富庶,他應許他的兩個大將: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和屈底波·伊本·穆斯林,誰最先踏上中國的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總督。於是屈底波出兵征服了阿姆河流域的布哈拉、撒馬爾罕等中亞地區,而穆罕默德征服了印度的北部地區,當阿拉伯帝國的勢力繼續東進到唐帝國經營的安西四鎮後,戰爭無法避免。

【戰爭爆發的導因】
怛羅斯戰役發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年(751年)。
戰爭爆發的導因,據中國史書的記載是天寶八年十二月,高仙芝上奏石國(昭武九姓之一)無蕃禮節,請求進討。經唐廷允許後,遂發兵進攻石國。 石國王請降,高仙芝允諾和好。旋即高仙芝爽約,將兵襲破石國,俘虜其國王,獻於闕下斬之。「殺其老弱,虜其丁壯,取金寶、瑟瑟、駝馬等。』石國王子逃走,向大食及其他鄰國求援。大食及西域各國遂計劃共同襲擊唐西域四鎮。高仙芝得知消息後,想先發制人,率軍進攻大食。


[高仙芝為何要討伐石國,按照漢文史料中的記載,認為因石國王於藩臣之禮有虧,故而高仙芝奏請討之。
不過,據阿拉伯史料記載,高仙芝是在750年破竭師國回軍途中,應拔汗那王之請而擊石國的。石國王被高仙芝擒至長安後,斬首闕下。緊接其後自二月開始,拔汗那就頻頻派遣使團遠赴長安。
從阿拉伯史料的記載來看,拔汗那遣使應該是有酬謝唐廷為己出兵平怨之意。據漢文文獻記載,怛羅斯之戰所發蕃兵中,除葛邏祿部眾外,西域諸胡中僅見拔汗那兵,別無他國助唐抗擊阿拔斯,這表明高仙芝伐石國的暴虐招致中亞諸國的不滿和恐懼。
另一方面,據日本學者前峙信次研究,石國之戰爆發之原因是因為石國與黃姓突騎施相互勾結,觸動了唐朝在碎葉川一帶的利益,因而引起唐朝對石國的不滿。

但是進一步考察史料記載,發現這次戰爭的起因遠非如此簡單。以下是記錄怛羅斯戰役之前高仙芝活動的部分史料:
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執突騎施可汗及石國王。(《新唐書·卷五·玄宗本紀》)
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入朝,獻所擒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石國王、朅師王。(《資治通鑒·卷二百十六》)
安西四鎮節度、特進兼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攝御史中丞高仙芝,生擒突騎施可汗、吐蕃大首領及石國王並可敦及傑帥來獻。(《冊府元龜·卷一百三十一》)
這些異邦酋首雖然並不是同時被擒獲,但高仙芝是將他們與石國國王一併來獻的。
值得一提的是,715年張孝嵩出兵龜茲鎮,率部在中亞的連城進攻吐蕃與倭馬亞共立的拔汗那王阿了達,連屠粟特三座城,後中亞八國全都派遣使者朝貢,此戰以屠城手段震懾了西域諸國,從而出現萬國來朝的場景。據中國史書記載,石國王被高仙芝擒至長安後,斬首闕下。其後,拔汗那就頻頻派遣使團遠赴長安。
在史書列舉這些被擒獲的酋首時,皆是將突騎施可汗放在最先,其次是吐蕃大首領,然後是石國國王及可敦,最後是羯師。突騎施可汗被置於最先,無疑表明突騎施在當時唐人眼裡的重要性,但史籍對於此可汗之所屬,以及高仙芝為何擒之卻未見記載。
日本學者前峙信次認為,高仙芝擒獲的是與唐朝對立的黃姓突騎施所立的可汗;因為從740年石國副王莫賀咄吐屯與唐朝共擊吐火仙可汗等黑姓突騎施來看,石國和黃姓突騎施的關係是密切的。分析石國和唐朝之間的關係,不能脫離開與突騎施的關係,這從以下材料也可得到證實:
」(高仙芝)平石國,及破九國胡並背叛突騎施。「(《舊唐書·卷一百九·李嗣業傳》)
」四鎮平石國,及破九國胡並背叛突騎施等賊」。(《唐天寶十載二月十二日制授張無價將軍官告》)
這說明高仙芝出兵討伐平石國、破九國胡並背叛突騎施三件事,應該是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舉動,可以看作是750年高仙芝所採取的一次大的軍事行動的幾個部分。
史料在提到突騎施時前面皆冠以「背叛」一詞,這已揭示出高仙芝出兵進擊突騎施的原因。除石國、突騎施外,史料都提到了九國胡,此處的九國胡就是九姓胡,即吐火羅—粟特人。石國不僅與反唐的黃姓突騎施糾結在一起,而且還得到九姓粟特胡支持,嚴重威脅了唐朝對西域的控制。因此,高仙芝借討伐石國,對其一併打擊。此次討伐,最終引發次年的怛邏斯之戰。]

據中國史書記載,石國被攻破後,王子逃亡大食請求救援。中亞諸國皆怨唐朝,乃與阿拉伯連謀欲攻安西四鎮:
高仙芝「討石國,其王車鼻施約降,仙芝為俘獻闕下,斬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於怛邏斯城,以直其冤。仙芝為人貪,破石,獲瑟瑟十餘斛、黃金五六橐駝、良馬寶玉甚眾,家貲累鉅萬。」(《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五·高仙芝傳》)「仙芝特以計襲取石,其子出奔,因構諸胡共怨之,以告大食,連兵攻四鎮。」(《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李嗣業傳》)
」高仙芝之虜石國王也,石國王子逃詣諸胡,具告仙芝欺誘貪暴之狀。諸胡皆怒,潛引大食慾共攻四鎮。」(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二百十六》)

但是阿拉伯史書對於怛羅斯之戰爆發原因的記述則是:
「這一年,拔汗那(費爾干納)的伊赫希德(Shishpir)與石國(Chach)王反目為仇。伊赫希德向中國國王求救。中國國王派出10萬大軍馳援,將石國王包圍。石國王歸順中國國王,他和手下沒有受到他(中國國王)的迫害。」(伊本·艾西爾 (1160-1233年)《歷史大全》)

[阿拉伯史書還記載,拔汗那與石國結怨,高仙芝替拔汗那討伐石國,而高仙芝也沒有對石國進行迫害,石國王也願意歸順唐朝,後段和中國史書記載恰好相反。拔汗那王與石國王之間出現矛盾,互生怨恨,但結怨起因何在、怨有多深,難以考證。
美國藏學家白桂思推測,在怛羅斯之戰前夕,拔汗那和石國開始彼此懷有敵意,此後不久,突騎施背叛唐朝,與石國王伊捺吐屯屈勒之子車鼻施站在一邊,反對拔汗那王阿悉爛達干,而骨咄國王(今塔吉克杜尚別)很可能支持拔汗那王。台灣學者張日銘推測,兩國的不和或是由於存在領土糾紛,或是因為石國反對拔汗那王阿悉爛達乾的親唐政策,而這種政策在突騎施舊領地內損害了石國利益。
石國一直由突厥人所控制,8世紀開始實行雙王政治,正、副王均由突厥人擔當。石國與唐朝一度關係密切,朝貢不絕,接受唐朝的冊封和節制,接受唐朝統治。正王號稱特勒(即突厥官號),副王為吐屯(也是突厥官號),伊捺吐屯屈勒即屬該系,伊捺吐屯屈勒是莫賀咄吐屯之子,伊捺吐屯意為「小吐屯」。
據《冊府元龜》記述,740年三月,因為助唐朝平息突騎施吐火仙可汗之亂 ,副王莫賀咄吐屯被唐朝冊封為石國王。741年副王伊捺吐屯屈勒遣使上《請討大食表》,請擊倭馬亞;746年三月,石國副王伊捺吐屯屈勒與特勒正王分別遣使朝獻。對於石國的這種雙王制,唐朝很可能有所了解,所以把伊捺吐屯屈勒記作「石國副王」以示區別。值得一提的是,特勒石國正王僅出現在《冊府元龜》里,而《新唐書》、《唐會要》等史籍關於石國的記載則無一例外都是副王。這似乎暗示,在750年高仙芝伐石國之前,副王是由唐朝冊封的,所以得到唐朝的支持與認可。
關於高仙芝在石國之役所擒的到底是石國正王還是副王眾說紛紜。中國學者畢波認為,高仙芝於750年俘獲的石國王,不是當時的副王伊捺吐屯屈勒,而應當是屬於石國正王特勤。如果《新唐書·高仙芝傳》所記為車鼻施的話,那應當屬於曾經人貢唐朝的石國王特勤的繼承者;而美國藏學家白桂思則認為高仙芝俘獲的石國王為副王伊捺吐屯屈勒之子車鼻施,不過此車鼻施指的是那俱車鼻施,而車鼻施是石國特勤王的繼承者。特勒、吐屯的石國王都向唐朝朝貢,但是,隨著石國與拔汗那的反目及其他原因,特勤石國王對唐朝不再守蕃臣之禮,因而促使唐將高仙芝興師討伐。]

【投入戰爭的兵力 】
參加唐朝聯軍的有葛邏祿部及拔汗那國兵,據說共有番漢兵三萬,其中漢兵兩萬,番兵一萬, 在怛羅斯城與大食軍隊遭遇後會戰。

[唐杜佑《通典》記唐兵7萬,司馬光引柳芳《唐歷》3萬,司馬光引馬宇《段秀實別傳》 6萬,《舊唐書》2萬,《新唐書》3萬。
中國史籍關於怛羅斯之戰的唐朝動員兵力的人數說法不一,或2萬或7萬:
「我國家開元、天寶之際,西陲青海之戍,東北天門之師,磧西怛邏之戰,雲南渡瀘之役,沒於異域數十萬人。天寶中哥舒翰克吐蕃青海,青海中有島,置二萬人戍之。旋為吐蕃所攻,翰不能救而全沒。安祿山討奚,契丹於天門嶺,十萬眾盡沒。高仙芝伐石國,於怛邏斯川七萬眾盡沒。楊國忠討蠻閣羅鳳,十餘萬眾全沒。向無幽寇內侮,天下四征未息,離潰之勢豈可量耶?」(《通典·卷一百八十五·邊防序》)
「仙芝聞之,將蕃、漢三萬眾擊大食,深入七百餘里,至怛羅斯城,與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羅祿部眾叛,與大食夾攻唐軍,仙芝大敗,士卒死亡略盡,所餘才數千人。」(《資治通鑒·卷二百十六》引唐·《唐歷》)
「馬宇《段秀實別傳》云:蕃、漢六萬眾。」(《資治通鑒考異》引)
仙芝懼,領兵二萬深入胡地,與大食戰,仙芝大敗。會夜,兩軍解,仙芝眾為大食所殺,存者不過數千」。(《舊唐書·卷一百九·李嗣業傳》)
「 因構諸胡共怨之,以告大食,連兵攻四鎮。仙芝率兵二萬深入,為大食所敗,殘卒數千」(《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李嗣業傳》)

阿拉伯麥格迪西《肇始與歷史》記唐軍10萬:死4萬5千、俘2萬5千,共7萬。艾西爾《歷史大全》10萬:死5萬、俘2萬,共7萬。

1973年出土的吐魯番文書提到高仙芝戰前曾經分兵征碎葉之事。
749年6月哥舒翰率6.3萬兵奪回青海石堡城置神武軍,後更名天威軍。天威軍征碎葉的時間是在751年7月之前。在751年1月高仙芝入朝獻俘突騎施可汗、石國王之後,碎葉地區局勢並未因此穩定下來,反而可能因為高仙芝此舉變得更加動蕩不安。
因而高仙芝在得知阿拔斯欲攻四鎮時,欲卻敵於外,又恐碎葉地區的反唐黃姓突騎施勢力於後掩襲,於是派天威軍赴碎葉以減輕自身壓力。
高仙芝在發兵前往怛邏斯阻擊阿拔斯及諸胡時,是懸師遠征,自然在軍事補給、接受救援等方面有諸多不便。
天威軍赴碎葉的軍事行動是配合前往怛邏斯阻敵的高仙芝大軍進行的,其目的是為了避免碎葉一帶的突騎施配合援助石國的阿拔斯軍隊行動,從背後攻擊唐軍。因此高仙芝在發漢兵及葛邏祿、拔汗那的蕃兵前往怛邏斯的同時,也部署天威軍專赴碎葉去對付反唐的黃姓突騎施勢力,以防遭到兩面夾擊。天威軍赴碎葉是在七月之前,最遲到八月中完成其使命,從碎葉戰場返回。

阿拉伯史籍關於怛羅斯戰役的僅有兩部。有關阿拉伯動員兵力的人數,中、阿典籍中無記載,有關唐朝兵力在阿拉伯方面的史料如下:
「阿布·阿拔斯掌權3年後(751年),布哈拉爆發起義,為首的是舒萊克(Sharikh ibn Shaikh)。他率3萬名阿拉伯人和其他人對阿布·穆斯林展開報復行動,反抗他的血腥手段和濫殺無辜的行為。阿布·穆斯林前去鎮壓,派齊亞德·伊本·薩里(Ziyad ibn Salih)和阿布·達烏德·哈立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為先鋒。雙方交鋒,舒萊克被殺。他再次征服布哈拉和粟特,並下令構築撒馬爾罕牆,以期在敵人進攻時成為一道防禦。他派遣齊亞德·伊本·薩里繼續挺進,後者征服了河外地區的城鎮鄉村,一直抵達怛邏斯和伊特萊赫。於是中國人出動了,發兵10萬餘人。塞義德·本·侯梅德在怛邏斯城加強城防,阿布·穆斯林則在撒馬爾罕的軍營中鎮守,大批將領和招募來的兵士聚集在塞義德那裡。他們分幾次將他們(中國人)各個擊敗,共殺死4萬5千人,俘獲2萬5千人,其餘紛紛敗逃。穆斯林們佔領了他們的軍事要地,進軍布哈拉,降服河外地區的國王和首領們,將他們斬首,並虜走他們的子孫,搶去他們的全部財產。他們不止一次將俘虜(當地土著)5萬人5萬人地渡過河去。阿布·穆斯林決意進攻中國,並為此做好了準備。但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使他改變了這一計劃,齊亞德·伊本·薩里向他展示了一封無法證實其真實性的、來自阿布·阿拔斯的信,信上說委任他為呼羅珊(Khorasan)的總督,阿布·穆斯林開始施展計謀,最終將齊亞德·伊本·薩里殺死,並派人把他的首級送到阿布·阿拔斯那裡。(穆塔海爾·麥格迪西(Al-Mutahhar ibn Tahir al-Maqdisi,卒於966年)或巴勒希( 850-934年),《肇始與歷史》)

」這一年,拔汗那(費爾干納)的伊赫希德(Shishpir)與石國(Chach)王反目為仇。伊赫希德向中國國王求救。中國國王派出10萬大軍馳援,將石國王包圍。石國王歸順中國國王,他和手下沒有受到他(中國國王)的迫害。消息傳到阿布·穆斯林那裡,他派齊亞德·伊本·薩里(Ziyad ibn Salih)前去交戰。兩軍大戰於但邏斯河。穆斯林們最終戰勝了他們,消滅近5萬人,俘獲約2萬人,殘部逃回中國。此役發生在133年(751年)12月。」(伊本·艾西爾 (1160-1233年),《歷史大全》)

《肇始與歷史》和《歷史大全》為阿拉伯典籍,《肇始與歷史》作者不能確定,阿拉伯典籍上一般將著作歸於巴勒希,1901年法國東方學家Cl. Huart將其考證為麥格迪西;《歷史大全》作者為伊本·艾西爾,曾於1186年隨薩拉丁征戰敘利亞,見證了阿拉伯軍隊對克拉克騎士城堡的圍攻,《歷史大全》成書於1231年,記述了上古至艾西爾時代的伊斯蘭世界歷史概況,為十字軍歷史提供重要史料;《冊府元龜》對怛羅斯戰役也有描述,但未給出人數。
阿拔斯王朝在怛羅斯戰役前的兵力無從考證,不過史學家根據在762年哈里發曼蘇爾(754—775年在位)面對什葉派al-Nafs al-Zakiyya和其兄弟Ibrahim發動的起義時透露的數據分析:實際上阿拔斯王朝大致把軍隊維持在大約25至40萬之間,與倭馬亞不分上下。這裡說的僅僅是駐軍,不包括戰時臨時征行muttawi"ah(志願者):718年倭馬亞與東羅馬作戰時的20萬隊伍、1.2萬工匠、駱騾各6千;781年阿拔斯與東羅馬作戰時的9.5793萬人;806年阿拔斯與東羅馬作戰時的13.5萬人;因此以東羅馬邊境為例,2.5萬駐守在東羅馬邊境的僅僅是正規軍,並非阿拔斯可動員的兵力及藩國參加後的數目。
中國方面對怛羅斯此戰唐軍動員的人數,大致有兩個不同的記載;一為6至7萬,一為2至3萬。阿拉伯方面的兩種記載,對唐軍動員的人數為10萬,對唐軍及其附庸軍的損失(殺傷和俘虜)記載稍有不同,但總數都為7萬人。此外,據《資治通鑒》745年條記載,天寶年間唐方將領往往虛報傷亡人數,士兵已經陣亡了,姓名卻還在軍籍上掛著;不過對於將領是否會虛報一場戰爭投入的兵力卻沒有具體交代。
目前,外國史學界學者方面多支持唐朝2至3萬說法,此說包括著名東方學家Waley、漢學家Graff、Powell及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出版的《中亞文明史》。俄國伊斯蘭學家巴托爾德和穆罕默德·阿薩德(Muhammad Asad)也指出阿拉伯史籍的言詞和唐軍人數方面都過於誇大,此戰唐軍的兵力可能2至3萬。

關於怛羅斯戰役中,雙方到底誰佔有絕對人數(正兵和附庸)優勢,柏楊最早提出阿方兵力為20萬(正兵和附庸)以上,高於所有文獻上記載的唐軍動員的人數最高值10萬。
關於阿拉伯人在呼羅珊以東附屬國地區到底可以調動多少附庸軍人及當地藩國可參戰的兵力,我們在《冊府元龜》一份718年的吐火羅諸國表可以看見,以吐火羅為首的12個諸國可動員兵力不下90萬,可見當時阿拉伯藩國兵卒多之一斑。阿拉伯人於642年佔據赫拉特,至667年渡過阿姆河到達錫爾河和阿姆河之間的索格底那亞地區。
吐火羅及其旁的12個諸國(即今阿富汗北部,河中以南地區,不包括昭武九姓地區)大致在718年成為阿拉伯人的實際管轄地;為中國史籍《冊府元龜》和《全唐文》中安、康、俱密(皆於719年)、吐火羅(727年)和石(741年)王所撰的《請討大食表》描述阿拉伯人對該地實行的重稅提供了旁證。在此戰前夕的750年,河中布哈拉王(即安國)還向阿拉伯人伸出援手協助平定阿拉伯人舒萊克的起義,沒有當地人的協助,齊亞德·伊本·薩里根本不可能轉敗為勝,所以阿拉伯人在此戰對這些藩國的徵調軍力並非難事。]

【戰役經過】
史載怛羅斯戰鬥持續進行了五天。
初期的戰鬥,唐朝的精銳步兵佔上風。
但是在激戰勝負難分的關鍵時刻,大唐聯軍中的突厥族葛邏祿部倒向大食,葛邏祿部反戈與大食軍夾擊唐軍,唐軍步兵因此與唐軍主力失去聯絡。
阿拔斯王朝聯軍乘唐軍士兵發生暫時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主力對唐朝步兵猛攻,高仙芝受到大食與葛邏祿部兩面夾擊,無力支撐而潰不成軍。
勢危之時,副將李嗣業勸高仙芝棄軍逃跑,於是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和別將段秀實收攏殘部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大唐聯軍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李嗣業惟恐大食追兵將及,殺死百餘名拔汗那軍士才得以率先通過。別將段秀實責備李嗣業說:「憚敵而奔,非勇也;免己陷眾,非仁也。」李嗣業甚感慚愧。最後高仙芝等和數千名唐兵逃至安西都護府。此役以大食軍完勝奔襲為結局,唐三萬餘士卒近乎全沒,只有少數逃脫。
葛邏祿部首領因此前被大食收買,所以戰爭中倒戈夾擊唐軍,這是高仙芝唐軍戰敗的主因。

[關於怛羅斯之戰,《經行記》的記載很簡單:「 其川西頭有城,名曰怛邏斯,石國人鎮,即天寶十年高仙芝軍敗之地。 」(《通典·卷一百九十三·邊防九·石國》引杜環《經行記》)]


怛羅斯戰役後橫跨歐亞非的倭馬亞—阿拔斯阿拉伯伊斯蘭帝國的版圖
西部遠達北非、西班牙、法蘭西,東羅馬在其威懾之下
原來臣屬唐帝國的吐火羅(阿富汗)和河中(中亞)均已被阿拉伯佔有。


【戰爭的影響】
儘管怛羅斯戰役戰敗,唐在西域仍舊保持相當的勢力,在西域的影響力暫時並未受到動搖。
754年東曹國王設阿忽、安國副王野斛和諸胡九國王遣使上表請同心擊阿拔斯王朝。此外,唐王朝仍在中亞繼續擴張;753年,封常清破大勃律攻佔菩薩勞城,754年又率軍破播仙。
至此,唐朝對西域的反擊取得了勝利,唐朝在西域的勢力也達到了極盛;據說:從長安安遠門西行至唐境西陲是1.2萬里,隴右作為東西交流的咽喉要地,成為唐朝最為富庶的地方。

在怛羅斯戰役後,唐朝與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之間通商及外交關係,未受到此戰的顯著影響。怛羅斯之戰後中的47年,阿拔斯使臣來華的記錄有17次,自戰後的6年後,每年均有阿拔斯使臣來朝,僅753年就來了4次(見於《冊府元龜》記)。


但是怛羅斯戰爭四年以後安史之亂爆發。此後唐廷不僅無力經略西域,而且不得不將安西、朔方等以御外為主的邊防部隊也調入內地鎮壓叛亂。

[756年,參與怛羅斯戰役攻擊唐軍的拔汗那、吐火羅與阿拔斯王朝仍派兵助唐鎮壓安史之亂。
拔汗那位於蔥嶺以西最靠東邊的七河地區小國,是唐朝在中亞「事唐最謹」的藩屬。]

法國學者雷納·格魯塞指出:如果在天寶後期沒有發生內亂和革命的話,唐朝在此戰所遭受到的災難是有可能會得到恢復的。然而隨後爆發的內戰(安史之亂)卻使唐朝永遠的失去了這個機會。白壽彝認為唐朝與阿拔斯王朝關係並未受到怛羅斯戰役的顯著影響;唐代西域政治關係史的真正轉折點是在安史之亂爆發的755年。而且,直到怛羅斯戰役以前倭馬亞王朝都沒有越過納倫河進行征服,石國仍然是唐朝藩屬,突騎施黃、黑二姓自739年唐平蘇祿即均落入唐朝掌握之中,只有羯師是吐蕃盟友。


此後唐朝西部邊疆力量空虛,吐蕃乘機奪取西域四鎮。不僅蔥嶺以西,即使畿內西北數州也菇毛左枉。在中亞,唐朝的各屬國此後相繼臣服大食,並開始了伊斯蘭化歷程。

【戰後伊斯蘭教的東傳】
唐代的安西都護府曾經是漢傳佛教的一大中心,有近700年的漢傳佛教發展歷史,僧徒眾多、香火旺盛。這些為後來回鶻佛教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今天所能見到的回鶻文佛經、回鶻佛教石窟藝術諸因素來看,漢傳佛教對回鶻佛教影響最大。
雖然吐蕃曾於赤松德贊時期在塔里木盆地統治一段時間,但藏傳佛教在塔里木盆地的影響仍不及漢傳佛教。直到大蒙古國(元)時代,由於蒙古人崇敬喇嘛,藏傳佛教才在新疆得到發展,但漢文佛典被翻譯為回鶻文的數量仍最多,大約81部41種佛經。其次才是從藏文翻譯過來的佛經,至少有16部。

怛羅斯戰役後,中亞大部分地區並逐漸轉化為伊斯蘭教區,雖然阿拉伯人在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的建制很早,但阿拉伯人對當地人(主要是粟特人)仍非常不信任,主要是他們並非伊斯蘭教徒。初期的時候為了增加稅收,沒有要求人們改信伊斯蘭教,到了屈底波(卒於715年)時期,開始以許免稅引誘和強迫人們改教。到了850年前後的薩曼王朝時期,伊斯蘭教成為河中地區主要信奉的宗教。

而在安西都護府,即唐安西四鎮所在,即使在安史之亂後,唐朝在往後的三十六年中陸續喪失了安西四鎮,但是當地沒有因此轉化為伊斯蘭區,回鶻及後起的幾個突厥政權(樣磨、鍾雲國)一直扮演了漢傳佛教的守護者,一度代表了漢傳佛教勢力抵抗伊斯蘭教。

其後,興起於錫爾河三角洲的烏古斯人阿弗剌昔牙卜家族後裔的喀喇汗國統治者薩圖克在934年改信伊斯蘭教,伊斯蘭教才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得到了發展。但是在高昌回鶻與哈密仍信奉佛教。塔里木盆地境內一直到14世紀末才完成全盤伊斯蘭化。此時距怛羅斯戰役已有700年,而唐朝也於907年滅亡。

[看一看《全唐文》或《冊府元龜》所載中亞各國求唐援兵共擊大食之表文,就可以明白一些中亞小國早已按照兩個大國力量此消彼長的形勢,按照兩個大國對待他們的不同態度,而搖擺於唐和大食之間。向唐朝求援共擊大食的鄰國和屬國有:波斯,南天竺、東曹國、安國、康國、吐火羅國,俱密國等。但是這些國家,即使其中的唐朝屬國,對唐的態度也不那麼堅決。而唐廷對於這些求援也均未答應,非不為也,力不及也。]


【唐朝勢力退出中亞,華夏文化西傳】
怛羅斯之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只是一次普通的作戰,但它對當時的世界格局卻影響重大。
唐軍的失敗,使唐在中亞的羈縻府州淪喪殆盡。安西都護府屬下的精兵死傷慘重,所剩至幾,在以後的日子裡,對於入侵之敵,僅有招架之功,再無反擊之力。唐朝的號令也不再西出伊犁河。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唐再也無暇顧及中亞。不僅如此,唐朝還徵發西域精兵入關勤王,北庭和安西又抽調了7000人,只剩一些老弱病殘守衛西邊,以致不得不依附於新興的回紇國,勉強支撐殘局。後來吐藩與葛邏祿相聯合,首先攻陷了北庭都護府;不久,吐蕃又獨力攻陷了安西,唐朝徹底退出西域。

從世界史整體去觀察,大食帝國向中亞的發展, 採取進攻態勢,是主動的、積極變化的一方。.而唐朝在中亞則居守勢,是被動的、消極應變的一方。後來唐朝勢力退出中亞,大食軍隊完全控制了這一地區。作為軍事征服的直接後果,是中亞和南亞部分地區逐漸被伊斯蘭化。
八世紀末,大食征服天山以北的葛邏祿,趕走天山以南的吐蕃,勢力遠達碎葉,西域終於被大食控制。大食取得了中亞諸國後,重征賦稅,經濟實力大為增長,為其繼續擴張打下了基礎。

儘管後來大食帝國分崩離析, 在中亞地區形成一些小王朝。但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伊斯蘭教留在了那裡,並且世代地流傳下來。伊斯蘭教在中亞的勝利大大有利於它向中國的推進。後來,伊斯蘭教的東方屏障實際上遷移到關中一帶。

怛羅斯戰役的另一個後果是促進了華夏文明與阿拉伯文明的交融,唐代高度發達的文明通過阿拉伯人的媒介向西方世界傳播。
阿拉伯人羨慕中國古老文明。穆罕默德曾經告誡他的弟子們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據《舊唐書·西域傳》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派遣使節抵達長安與唐朝通好,唐高宗即為穆斯林使節赦建清真寺。此後雙方來往頻繁。在中國史書的記載中,大食使節來訪次數達37次。

怛羅斯戰後,唐朝與阿拉伯再度修好。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史之亂爆發。唐朝於757年向阿拉伯帝國求援,阿拉伯人隨即派遣數千士兵幫助平定安史之亂。這些士兵後來大多留在了中原,成為現代中國回回的先人之一。

此後,吐蕃趁唐將西域兵力調回、防務空虛之際,聯合阿拉伯人進攻唐朝。安史之亂之後,吐蕃與阿拉伯又在蔥嶺以西多次交兵,爭奪西域的控制權。在這個過程中,回紇作為唐的盟友得以崛起。

公元8世紀中葉,中國的杜環去過阿拉伯地區,足跡遠至北非馬格里布地區的摩洛哥,並且將其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書《經行記》,為中國和阿拉伯文明的交往留下珍貴的記錄。

伴隨科學與文化交流的發展,不僅伊斯蘭教傳入了中國,而且阿拉伯帝國先進的數學、天文曆法與航海、地理知識也開始被中國人了解。

公元10世紀,阿拉伯商人蘇萊曼與航海家伊本·瓦哈比的商船由巴士拉與希拉(Siraf)經海上絲綢之路駛進中國的廣州港。之後,他們對於中國風土人情的大量的敘述(由Abu Zeid Hassan整理),使得當時的阿拉伯世界進一步認識了中國。此類故事可能為阿拉伯名著《一千零一夜》(The Arabian Nights)提供了與中國有關的素材。

在怛羅斯戰役中,唐軍士兵大約不下萬餘人被俘,其中有許多能工巧匠包括造紙匠、紡織匠、畫匠等等。《通典》作者杜佑族子杜環作為高仙芝部隊的一個隨軍書記官也成了大食的俘虜。杜環曾在大食居住十年之久。他在大食時就曾見過中國工匠在當地工作,其中有「漢匠起作畫者,京兆人樊淑、劉批;織絡者,河東人樂陵、呂禮「。這些人把唐代高超的手工技藝,教授給阿拉伯人,進而傳到歐洲,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中國造紙術的西傳。751年後,中國之外的第一個造紙作坊出現在阿拉伯境內的撒馬爾罕。幾乎與此同時,巴格達也出現了造紙作坊。他們的造紙技術都是由來自中國的工匠師傅傳授的。造紙術後來從阿拉伯傳往歐洲。

波斯古書《胡杜德·阿勒·阿拉姆》一書中講到,撒馬爾罕生產的紙輸出到全世界各地。

十二世紀前期的阿拉伯作者馬衛集(約卒於1120年〉說,中亞撒馬爾罕一帶原屬中國。穆斯林佔領其地後,中國人大都徙回。『紙是由俘虜自中國傳到撒馬爾罕的。這些俘虜為濟雅德(按:即戰勝高仙芝的阿布· 穆悉林手下大將)所有,其中有些是紙工。造紙工業發展以後,產品不僅可以供應本地的需要,也成為撒馬爾罕人民的一種重要的貿易品。由此它得以供應世界各國的需要』」。]

繼造紙術之後,一些中國的其它發明創造也通過絲綢之路傳進阿拉伯帝國,後來通過帝國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國部分地區傳遍歐洲,對西方的文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因為有了獅駝國

西遊記絕對是奇書,火焰山,女兒國,小兒國等等,在中亞地區都有對應的地方。而獅駝國這個最厲害的地方,其實是明朝的吳承恩,或者當時的儒家群體,對伊斯蘭在西域的擴張已經有所警惕。

西遊記里最強大的妖怪,莫過於獅駝國,這可不是一個山洞這樣的地方,而是一個國家,整個國家的人都被妖怪殺了,妖怪佔領了這個國家。4萬8千小妖在裡面光看門的就有一萬名,各個有名有姓,掛牌值班,這是西遊記全書中最龐大的小妖軍團。三怪大鵬王更加強悍,他是《西遊記》全書中唯一一個不住山洞住城市統治國家的妖怪。孫悟空也是歷經危難最終才得以度過。

老怪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二怪是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三怪的出身更高,是佛教中的護法神鳥——金翅大鵬。如來佛最後雖然親自出馬降伏大鵬,也沒真的動手,而是許給大鵬王「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對比之下,被悟空一棍子打死的六耳獼猴,簡直是弱爆了。

三個妖怪,一個獅子,一個大象,一個金雕,為什麼最後這個國家的名字卻叫獅駝國呢?

原來是影射喀喇汗汗國接受伊斯蘭教之後,在西域大開殺戒,將整個西域的佛教途剿滅正如西遊記里所言妖怪佔領了國家。喀喇汗汗國是阿爾泰山傳統的雙頭體制,有兩個大汗。阿爾斯蘭汗為大汗,意為「獅子汗」,與布格拉汗(公駝汗)均為喀拉汗王朝大汗的封號,後者為小。獅駝國的來歷便是如此。

汗朝的疆域,東起阿克蘇地區的庫車,西至鹹海附近的乾草原地區,南鄰阿姆河、噴赤河、喀喇昆崙山與崑崙山脈,北抵巴爾喀什湖、伊犁河河谷與七河流域的草原,東南直達羅布泊沙漠地帶,西遊記中說獅駝國是500年前屠城佔領了這個國家,正好和喀喇汗國崛起的時間公元9世紀相同。

這裡不是說喀喇汗國就是妖怪國家,而是明朝當時對於整個西域亡於伊斯蘭教,而明朝的哈密衛對西域的開拓遠不如人意,那種警惕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實上,伊斯蘭後來的滲透更為厲害一直到了關中,直到左宗棠的出現。

幾百年前的先人早就意識到了伊斯蘭擴張對中國的威脅!


1. 怛羅斯之戰和安史之亂後唐朝勢力退出中亞,阿拉伯勢力進入兩河地區,伊斯蘭教開始在中亞發展。
2. 11世紀興起突厥人的黑汗王朝(喀喇汗國),這是極端伊斯蘭勢力,推行聖戰,嚴重破壞龜茲、疏勒原有的佛教文化,佛教敗落,伊斯蘭教逐漸取代佛教。


唐朝勢力退出中亞地區,伊斯蘭用刀劍殺光了所有的異教徒,文化都被伊斯蘭話啊,道觀寺廟被摧毀,書籍文化被焚燒。殺戮了一批,剩下的屈服,信仰了伊斯蘭教。東羅馬帝國的首都的教堂變成了清真寺,所以十字軍東征還是為了抵禦綠色的入侵


信佛的都被殺光了


請參考《【轉】新疆全境被伊斯蘭化的歷史》


唐玄宗中後期的怛羅斯之戰,唐將高仙芝敗給黑衣大食,從此西域逐漸清真。如果沒有吐蕃帝國,現在估計西藏都綠了。


西漢時期,西域還不是佛教國家


本質上是因為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現在的中國非穆斯林似乎對穆斯林偏見很大,總認為是穆斯林的東進是用刀按著包括佛教徒在內的異教徒強行皈依的(還有求求你們別亂用卡菲爾這個詞了,這個詞和異教徒不是同義詞),實則不然,很多異教徒是主動皈依的,而且穆斯林並沒你們想的那麼可怕,佛教徒也並不總是溫和純良。
中亞地區伊斯蘭化的原因主要是兩點,其一是中亞地區的國家普遍較小,文化獨立性並不強,阿拉伯從興起到極盛的過程中面對的唯一強敵就只有薩珊波斯,其餘都是小國,中亞地區那些所謂國家其實多數只是幾十萬人口甚至在幾萬上下人口,換個環境,東亞的朝鮮日本人口都在千萬級,文化相對獨立,都不可避免受到中國深刻影響,那麼中亞那些城邦級的國家面對強勢的阿拉伯文化想不被同化簡直不可能。
其二,佛教本身的宗教理論體系不夠嚴密,同世俗政治的趨同性差。佛教的理論體系較之於一神教的伊斯蘭教,基督教沒有那麼強,另外佛教同世俗政治聯繫並不十分緊密(藏傳除外),不管是中國歷史上崇佛時期還是東南亞的佛國,世俗政治都未被佛教所同一,再尊崇佛教的國家到了政治領域依舊是採取了一套獨立的世俗體系,這和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截然不同,後兩者的宗教體系和世俗政治渾然一體,這也是為何後兩者能在歐亞一線拉鋸十數個世紀一直至今,而中亞南亞的佛國卻迅速消亡。


所以這才是他們的功勞啊


安史之亂


幾十年前世界上好多社**義國家


推薦閱讀:

持堅決反伊斯蘭態度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看待穆斯林的朋友和同學?
奧斯曼土耳其的君主為什麼叫「蘇丹」,而不是突厥語的「可汗」?
如果你回到過去,身在中國如何在 9 個小時內阻止9·11 的發生?
如何看待新聞說土耳其要全面伊斯蘭化?
如何評價2017年土耳其憲法公投的結果?

TAG:中國歷史 | 佛教 | 伊斯蘭教 | 中國古代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