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李開復在微博表示歉意?
鏈接:http://weibo.com/1197161814/xzIz8hEZN
李開復:感謝大家的關注,更感謝大家的反饋、批評和意見。對於書中不嚴謹不謙虛的部分,我虛心接受、深表歉意並將做出修改(比如:AP 將直譯為更被接受的「助理教授」而非被拔高的意譯「副教授」)。因未能從陳年資料里找到原始聘書,已聯繫校方出具證明。很抱歉恰逢美國感恩節及周末,仍需一些時間,謝謝理解!
我認為在微博上討論這個問題就跟掉進糞坑裡了似的,決定在這裡一次性表達我對這個事情的看法。
首先,對開復而言,回應比沉默要好,有禮有節地回應比劍拔弩張地回應要好,靠舉證和材料佐證自己比戰鬥式的論述體要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Kaifu really did a good job。
其次,我不同意質疑方舟子的動機,我更覺得那些質疑方舟子為什麼不打假貪官,以及開復是成功人士就不應該被質疑的言論是中國式的慫貨言論,而且我發現這種中國邏輯鐵板一塊沒法爭辯。我覺得整體上方舟子的進攻和開復有禮有據有節的回應,讓一件事朝著更接近事情本身真實狀態的方向發展。這點上開復和方舟子都有作用。
再次,方舟子現在顯得失利的原因,是因為他在論辯和質疑過程中摻雜了太多的推斷、莫須有的質疑,甚至嘲諷與人身攻擊——它們不可避免削弱了論辯的力量,也暴露了自己的邏輯漏洞。當然,方舟子的信息鉤沉和舉證能力還是很強悍的,但李開復具備的不僅是信息鉤沉和組織舉證的能力,還有論辯的技巧與必要的風度。這直接導致了人們對事情的評價和傾向。
第四,李開復的回應中,紐約時報的報道、成績單都是硬料。其它的一些證據和論述力度稍顯脆弱。但整體上進展到這個地步,算是維繫了自己的名譽。開復承認一些細節上略有出入,並坦言修正,就不會失分太多。當然,個人認為,這件事也反應了一點——就是開復這兩年的個人營銷,正面作用和負面作用同時存在。
第五,抒發點個人情緒:一個在谷歌總部與強勢監管機構之間左右逢源,力求讓谷歌價值觀在這片神奇土地上實現的人,一個幫助創業者降低起步門檻的人,我無法不尊重他的作用和價值,所以,我不指望他是個完美的人,其實,他也可以不用盡量讓自己變得完美,別人依然會接受。同樣,一個反對中醫、不斷澄清偽科學與偽常識,向虛假和有虛假嫌疑的事情開戰的人,我也會尊重,但他的一些政治立場以及和司馬南之流相交甚歡的一面,我不能接受。
第六,這場論爭讓我學到的東西其實更多。舉個例子,我對比過知乎上的回答和Quora上最大的不同,一是在於Quora上的高質量回答所列的points邏輯和層次更清晰,二是他們極度擅長在回答的過程中插入各種文字鏈接和圖表來佐證自己的論斷,這是美國式教育和思維訓練的產物。李開復和方舟子的交鋒中所使用的各種工具和信息,以及如何組織他們,顯然值得我們學習的更多。
最後,我希望我的這些想法能有人vote up,如果您覺得當真有那麼點道理的話。還是那句話,我這次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國人的動機論和不會就事論事的本性。他們恐懼爭議、迴避事實、在邏輯面前無力,卻迷戀成功學——這不是開復的錯,但確實能讓我們明白一件事:真正能被開復影響和從中學到東西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方李之辯如果僅看兩人輸贏,視角太小。
更大的意義是對社會基本風氣的蕩滌,開啟公民素養教育。
此事萬眾矚目,特別是那些平時在台上為大家演講的「成功人士」。他們在台上浮誇一點,已經為社會所接受,說實在的,李的誇張幅度,在我們現代之中國的民間標準里,已經是算不上誇張了。這是一個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悲劇!浮誇已經成為了這個社會的血液里的一份子,他流入商業界,流入教育界,流入政府管理部門,流入任何一個聚談的社交場合。大部分的人也許只有蹬在茅廁之上,面對的才是真實的自己。假話說多了,連自己也忘了真相。
帶出的社會後果是,科學研究部門抄襲成風,企業競爭低級模仿成風,還談什麼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喬布斯,教育也是眼高手低,沒有人能置之度外,這是社會風氣,這是大染缸!
浮誇的根部自然是浮躁,我想成功,快一點再快一點!為成功我可以拿一切交換,誠信?最不值錢了,早在學生時代就已經拿出去了。
方這一頂,在台上給出萬眾楷模形象的人必須得收斂了,他們需要反思過往,必須在未來的表現上讓自己無懈可擊!我們每一個人也在比對自己的言行了,我吹過嗎?吹好像是不對的?我們開始問自己反覆教育小孩的一個基本常識。我們誠信嗎?試問誰能做到這一推動?我們中國人是講人情講圈子的,事實再爛,兄弟們出來背書一圈,就遮掩過去了。可方不吃這套,在事實面前,他沒有圈子沒有人情。他像我們剛入學的一年級班主任,不管誰做錯事,都拿著紮實的證據來敲打。
能再多幾個方舟子嗎?
很喜歡兩人給大眾上的「論辯之術」這課,特別是李開復採用「君子辯術」,即翔實論據+合理邏輯,不貼「異同」標籤,不攻擊人品,不質疑動機,就事論事,語氣謙誠。給其他沽名釣譽的江湖騙子以警醒,給方舟子打假留了名聲的餘地,也給方上了很好的一課——方的質疑需要更完備的證據和更清晰的邏輯。其他至於態度之類,在「證據+論理」面前,都是表象。可以寬容。
這次李開復的反饋是提升創新工場及其自身形象的大好機會,危機公關應付的很不錯。
大概是因為我不是很在乎奧巴馬和教職翻譯的這種錯誤,因為李的教育和職業背景
以及著述等,已足夠樹立某種地位。——方舟子沒有指出前,我甚至都沒注意到李
的這段背景。因為他不是政客,也不是靠教職出名。
我很期待,李開復筒子將來能出書陳述,他這次這麼嚴肅認真興師動眾連校方和教授都
一一叨擾的深層原因。而且希望有一天能邀請他到大陸的法學院講課。
沒想到論戰還在繼續,剩下的過程中,只要不出現證據造假,我覺得事實是什麼樣子的,
都沒有人輸。
p.s. 關於方舟子:
1、此人是不是從來沒有想過根據打假目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策略,包括語氣?比如
對唐駿就應該比李開復狠一點;而打倒李的偶像招牌,又對社會有什麼好處呢?
後者給予青年人的導師一樣的幫助,比單純打假意義要大。
2. 方大師質疑李開復的論點其實一直隨著李不斷拋出的證據在變,說明其人打假前的功課
是不到位的。下一個李開復論辯前,可以不用首先公開材料,而是請方舟子先提供證據。
----------------------------------------------------------
補充下:我認為李開復同志的partial disclosure(omission)和misstatement,應該分別挑出來。而且是不是material的,需要作出區分。——這才是一個辯論應該的走向。
而方舟子引用的評論也有誤導的。或是partial disclosure的。比如他引用的饒毅的長篇推測李開復沒有聘書聘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512130
結果最後饒毅說:「抱歉,我的推測是錯的」
然後李拿出offer,方又說我要的是appointment letter。Offer的性質雖然鮮有「法律效力」
(含義不是你沒有被聘任,而是我可以自由無條件的撤銷對你的聘任),但是其重要作用,方不可能不知道。被withdrawed的offer並不常見。
——因此,方舟子本次針對李開復應該慶幸的一點是,李開復AP時間確實不夠有「績效「,
否則方可能也會死在沙灘上。他應該慶幸這次的推測他沒有料到的情形雖然出現,但是沒有有效的挽救李開復,而不是揚眉吐氣的在意」輸贏「。我要說,從發端於推測到辯論的過程來看,方舟子這次是,僥倖。
挺好的,能承認拔高就已經進一步了。
但是,按照經驗,方肘子不會結束的,還會繼續的死咬不放的,痛打落水狗是方肘子最愛乾的事情了。方和李在這場風波中表現都還不錯,無論誰的內容有問題,他們兩人間的質疑和辯解過程表現良性! 個人覺得這件事挺正面的,目前為止可以算是為國內的各種"口角"作個榜樣!
1.駱軼航:
「讓一件事朝著更接近事情本身真實狀態的方向發展。」
這個值得一說。
不過提到李開復「回應中,紐約時報的報道、成績單都是硬料。其它的一些證據和論述力度稍顯脆弱。但整體上進展到這個地步,算是維繫了自己的名譽。」
什麼叫其他證據稍顯脆弱,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現在沒有那就等有了時候拿出來再說。這些東西沒有商量的餘地,不是說能做到 50%就算及格,80%就算優秀,就是 99%一樣不達標。
我倒根本不在乎打不打這個假,護不護這個名;既然方舟子挑起這件事,李開復也願意回應,我跟希望乾脆利落,只要不罵人不耍流氓,什麼氣度,什麼修養也都無所謂,事實就是事實,人家問什麼你就答什麼,把證據拿出來,所有人清清楚楚。
你也可以選擇不做回答。那就讓人猜!
其他亂七八糟的都是繞彎子,旁觀者來說你就是沒正面回答。
2.潘良虎 說的「面對方舟子咄咄逼人的刁難問題,李開復大部分都進行了有證有據的回復,並且與此同時還保持著謙遜溫和的語言,這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不是「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李開復必須這麼做,他有選擇嗎?面對方舟子咄咄逼人的刁難問題,李開復大部分進行了有證有據的回復,與此同時也保持著謙遜溫和的語言。
方舟子應該最希望李開復面對刁難的問題時進行言辭激烈的辯解,但是後者沒有上當,不僅如此,還做出了得體的道歉。這道歉,維護並加強了李開復一貫的謙虛的形象,不僅不會因為道歉損失形象,更讓人覺得李開復有極強的自我修養。我以普通青年的眼光看待開復老師文藝的回答。
說幾點粗淺意見:
一.確實有自我拔高之嫌。
二.道歉速度比較快,也比較恰如其分,為「後來者樹立了榜樣。
三.這塊土地適宜」高人「生存,外表不夠」高「,沒人待見。
四.過去個人營銷機會比較小,轉型時期可以營銷個人。口子剛打開,整體營銷水平不高是自然的,所以難免會出現些瑕疵,既要批判,也要寬容。批判是向浮誇式個人營銷時代告別,寬容是給予改正機會,畢竟都是大環境的受害者。
五.支持更多的人」打假「,讓後來者有所忌憚,這樣比較公平合理。
對於李
不理=>做賊心虛
回應=>慌了陣腳
辯解=>強詞奪理
歉意=>毫無誠意
證據=>沒有效力
根據以上公理,方不可能出錯。
這是第二十二條軍規。
方玩的完全是文革的那一套鬥爭方式:
抓住一點,死咬不放;大膽想像,上線上綱
然而,李選擇了更美國式的自我辯護(注意是"辯護"而不是"鬥爭"),事實上,方自己屁股上的屎比屁股蛋還厚(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3-30/100522207340.shtml),有無數的小雞雞露在外面可以掐。。。所以你可以想像,如果給方換一個層次更低一些、打法更本土點的對手,戰況會變的多麼血腥!這一點方非常清楚,所以他必須找一個"安全"的目標。。。
所以,事實再一次告訴我們:千萬不要理會SB的挑釁,因為他會把你拽到和他同樣的級別,然後用他豐富的經驗幹掉你!我覺得方舟子做得對。
中國整體環境造假太多了。如果造假沒有任何風險,那麼對誠實的人太不公平了。
中國的社會環境幾千年都是這樣,如果中國人能夠做到對造假零容忍,
我相信中國人的面貌不會像現在這麼猥瑣。
另外,當然李開複本人算是在中國名人圈子裡很乾凈的了。
做事也沒有什麼毛病可以挑。
同樣的,比如李彥宏,他沒有造假,可是百度明目張胆的侵犯版權,這個怎麼算?
房地產業,賄賂官員幾乎是行業守則,這個怎麼算?
方舟子遊走在體制以外,又不愛錢,這樣的人畢竟很少,大多數人都有生存壓力,
顧忌這個顧忌那個,在中國這個這麼沒有保障的社會,得罪人是很奢侈的。
說明李老師有點心虛了。
如果覺得方舟子的話不屬實,那就沒有必要一直和他糾纏下去。只管做出自己的成績就是了。
李老師可能沒有遇到過這麼紛亂的場面,所以有點亂了陣腳。
不過我還是相信開復老師是個真誠的人。方所說的只是他犯的一個錯。
1,說明李開復在這場辯論中落敗了。但是不狼狽,相反,贏得了不少喝彩。
2,李開復道歉是一種很好折損的方法,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目前看來是方舟子贏了,但如果方舟子還不肯罷休,則方可能陷入被動,轉勝為敗。
3,人人都有辯解的權利,即使是狡辯,人沒有自證有罪的義務。況且,證據不是那麼明顯,李開復不是罪人,方舟子也不是法官。今天沒有理由說李開復為什麼及早不承認。
4,方舟子每一次質疑都很成功,而他的失敗在於,他的大多數粉絲卻沒有受到偶像的熏陶,還是那麼盲目而且堅信。
5,也無需指責方舟子,畢竟造假(或說誇大的)是李開復自己,而不是別人。
開復老師,我們只想知道真相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小事上的不誠信、不嚴格,不見得就不會引起更嚴重的後果。越是影響力巨大的人,越是要對自己要求嚴格。
如同高曉松一樣,在網路輿論道德高度夠高的情況下,與其拚死抵賴,不如攤手認錯,還能爭取個減刑
1、目前為止還是個有爭議的問題,雙方的說法都有部分道理。
2、主動道歉是開復作了讓步。但不代表其他人也同意方舟子的說法。
3、學歷成為社會熱點,那些瘋狂偽造學歷的高官們是出來趕緊給全國人民道歉還是悄悄讓秘書和媒體把簡歷改了?
能道歉就很好了,說明了他的態度
方舟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互聯網上這樣的討論是他希望看到的。不圍觀就不會有他存在的空間了。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推薦閱讀:
※李開復老師喜歡總結、條理觀點,但為什麼經常是4或5條呢?
※互聯網大佬的另一半都是做什麼的?
※淋巴瘤如何預防和治療?
※為什麼大家對李開復、俞敏洪等人的心靈雞湯口誅筆伐,卻沒人噴韓寒的心靈雞湯?
※想問下開復老師,如何看待國內「微創新」的現象?以及很多人說您是「開始複製」,您對此有如何看法?純粹就事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