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日本人說英語口音總是很重?
有個朋友說,她曾請教過相熟的日本朋友,得到的回答是,這可能是故意的,說和大家一樣帶有口音的英語,在群體里不會顯得扎眼,久而久之,反正成了一種傳統一樣的東西
日語母語者的口音重,根本原因是日語本身語音系統相對簡單,而英語相對複雜。從簡入繁難,所以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日語本身語音系統相對簡單,詳細來說,日語裡面有且僅有五個母音(即 a, i, u, e 和 o),再加上十幾個輔音而已(所謂五十音圖)。
先說音節。日語音節除了 ん ( n, [?]) 以外都必須是單母音開音節,也就是說必須要有母音。如英文 strike /straik/ 一個音節,進入日語外來語需要先拆成 s-t-ra-i-k 然後再添加不足的母音變成 su-to-ra-i-ku [s? to ?a i k?] 變成五個音節(注意 ai 變成了 a 和 i 兩個音節)。這些添加的母音就讓英語語者聽起來非常不自然,因為音節拖長必然造成不流暢。
再說替代。外語里有,而日語沒有的音必然會自然不自然的被日語母語者用自己熟悉的音替代。母音方面最誇張的莫過於英語中的央母音 [?] 由於沒有類似母音,在正式日語辭彙中被歸到了 a,於是 hamburger 就成了 ハンバーガー ( han bā gā,[ham ba: ga:] ) 。其他的,如 [?, ɑ] 不分等都很正常。輔音方面如 [ f , h ] 不分(都發成 h,而 [ v ] 發成母音的 u [?] ), r, l 不分(都發成日語的閃音 [ ? ] ), n, ng [n, ?] 不分(一定要區別,日本人會把 ng [?] 改成 n-gu兩個音節,如 thinking → シンキング si-n-ki-n-gu [?i? ?i? ɡ?] ),th [θ, e] 和 s/z 不分等等。這樣母音輔音都替代,就讓原詞面目全非了,如定冠詞 the [e?] 日本人一般會念成 za [za] 。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日本有習慣用片假名標註外來語的習慣。片假名是日文表音文字,固然不能準確表達外語,但是日本人這一做法依然根深蒂固。另外,日文裡面有大量的外來語,而且有很多是「和式英語」,其實英文沒有這些辭彙,只有日本人這麼說,都是日語、用片假名,卻會讓人誤認為是英語。很多日本人在學外語時候,都是用片假名標音作為發音入門的(眾所周知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導致目前的局面。
日語發音的局限性,使得日本人容易掌握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母音相對簡單的語言的發音。當然,這些局限,包括學習教學方法等,也被日本的教育界所理解,現在有所改善。換個問法,可以問為什麼美國人分不出四聲?
和神經系統很多地方一樣,聽覺部分在小時候是過度生長的,然後,跟據需要,識別某些音調的神經通路就因為反覆接融這些語音而得到加強,越來越敏感,而其它的則退化消失,把寶貴的資源讓給別的用處。
而長大以後再學別的語言時,這時神經系統已經成熟,所以就很難學會一些母語里沒有的音調了。
如果小時候就大量接融標準英語,讓相關神經系統得以保持的話,發音就會好很多。
類似的還有語法體系,一但神經固化了,學起來就難了。比如中國人對時態的概念就很難掌握。其實日文的假名分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是用於表示本國的自有辭彙,片假名則是用於表示外來辭彙,所以英語單詞在日文片假名中大多能找到相應的讀法。由於片假名本身讀音就跟英文讀法不同,所以大多數日本人說英文也是看著片假名說的,自然就帶上了口音。例如ring在日文里就讀作lin gu這樣的。
說不出是因為他們聽不出。比如日本人無法區分r與l。
經過試驗,日本人隨機聽取含r,l的單詞正確率是50%(應該是《科學美國人》的文章,可能記憶有誤)。
日語的子音特別少,造成日本人對英語的很多音無法聽出區別,自然也無法準確發音。
我來說一個今天中午的真實故事。
今天起得晚,於是就去Wendy"s(相當於麥當勞) 吃快餐。正吃著呢,突然不知道哪來了一個日本人。他看見我,東亞面孔,感到很親切,然後我們就坐一塊兒,扯了會兒有的沒的。
快走的時候他問我:So, you love jump food?
我一愣:Jump food? You mean Pop Rocks(跳跳糖)?
他:NONONO! Jump food! JUMPPP food?
我實在不明白他的意思後來就讓他寫下來,我才明白他的「跳食兒」原來是junk food。。。
所以說,跟日本人用英語溝通,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私以為是長期日語發音習慣。中國人的英語普遍要好於其他東亞民族,究其原因,我們複雜多變的發音涵蓋了幾乎英文全部的發音。這使得學習起來相對容易。對應而言,日語相對還是簡單一些。而且大量的英文外來詞的發音跟英文原詞驢唇不對馬嘴。長期而往,發音不對自然可以理解。曾經遇到一個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日本研究生,英語口語極差,幾乎最普通的交流也非常費勁,於是我問他原因,他的回答是:他在中學階段英語課只做閱讀訓練,即一篇文章只要求看懂,甚至不要求會朗讀。而對聽力和口語的訓練幾乎為零,他們看到書面的東西能夠理解,但是幾乎不會拿這門語言來進行交流。
又遇到一個英語專業的日本女生,她的口語非常流利出色,她也說幾乎只有專業學習英語的人才是真正下功夫訓練和糾正口語的,一般的日本學生很少這麼練習。
我認為這個跟學習環境有很大關係。認識的日本裔外國人基本都是兩種語言毫無口音。
我聽慣了美國英語,現在聽到英國、澳洲和紐西蘭(紐西蘭)的英語我都覺得那種口音讓我受不了……
中國人說英語口音也很重,四川人說普通話口音更重。。。
關於這個問題,今年已經有日本電視台做了一集特別節目。
他們找了同樣母音非常少的埃及人做例子,表示母音少並不是英語發音不標準的主要原因。
當然,電視台也排除了其他人們常說的幾個原因。
最後,電視台得出了一個結論,有一定道理:因為日本人根本不需要學好日語!
明治時期,日本人已建築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翻譯體系(現代中文中就有許多來自現代日語的外文翻譯),加上現在日本的翻譯體系更是快速強大(可以第一時間引進外文資料),所以對於生活在日本的日本人來說,有沒有英語,生活都能過的很美好。。。他們也不需要為了改善家庭生活遠渡重洋,因為日本的平均生活標準已經很高了。。。
以上。
感覺應該不是以上諸位說的原因,如果這樣的話,粵語還基本涵蓋了國語所有的發音呢。為什麼廣東人國語普遍不好?
給你舉個例子吧。最近在一個培訓機構聽課,講的是拼讀。發現幾乎所有老師們發b,sh,ch,r,j,q,x,z,c,s等字母或字母組合的發音時,完全按照漢語拼音的念法發音。而像dr這樣的字母組合,有的是用拼音里的(zhuo)來代替的。其實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是二語學習的通病,總是企圖用母語中的發音去發第二語言的發音,殊不知兩種語音系統並不對應。還有很多音由於本母語中沒有,所以不會發,因而只能用比較相似的音去發。比如北方人不容易發濁音,會把字母b年成普通話里的b的音,而南方方言里有大量濁音,因而能區分開英語和拼音中的b。
說這些並不是為了說明學外語有口音是情有可原,合情合理的。而是更想強調外語教師本身素質的重要性。教師本身多區分清楚一對音,手下的學生也便少一點口音了。
最後舉個自身的例子表達對一位老師的感激:我曾經一直以為字母S跟普通話的平舌音是一回事,後來大學的語音老師給我指了出來,幫助我改正。我當時覺得差別好細微,不容易把握,而到現在聽到別人跟我有一樣的問題時,發現確實挺明顯的。
我曾經給北京的日本人學校的初二學生補習過英語。
看到他們的教科書我震驚了。
因為所有的單詞發音都標著假名。
你可以想像一下,你拿著一本英語書,所有的單詞發音都標著漢字或拼音。
北京的日本人學校和日本國內的學校使用同樣的教科書,雖然日本的教科書不是全國統一的,但它是正規教科書的一種。
因為日語本身有很多外來語,外來語不使用漢字,直接根據發音用片假名標註。
日本人看到由字母組成的任何國家語言的單詞,都可以按照外來語的規則讀出來。
這是日式英語產生的基礎。
在日本國內讀書,又沒有就讀國際學校的日本人,很多都有濃烈的日式口音。
但日本人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有的人會注意修正自己的發音。
所以即使在國內讀書的年輕人,他們之中英語發音好的也還是有的。
但無奈平均還是很慘烈。
來日本後,我為了提高英語,博二時選修了文學部的英語文化課。
全英語授課,學生除文學部外,還有法學、商學和經濟學。
除我外,其他學生均為本科生,但幾乎都是歸國子女。
他們由於父親工作的原因,有海外生活與就學的經歷。
日本人在歐美,一般會將子女送到歐美人的學校。
但在發展中國家,會讓子女就讀當地的日本人學校。
這些歸國子女英語相當好,有些在我看來接近英語母語水平。
有的人本身也是從幼兒園或者小學就一直就讀國際學校或海外的學校。
其中有一男生,他會說優美的倫敦腔、美式英語、美國黑人同胞的英語和日式英語。
也許不是完全百分百精準,我不太能聽出來。
這些都是生活經歷練就的。
他初中的時候有一年半在日本國內就讀公立學校,擔心自己作為外來人員沒有辦法融入團體,特意練習了日式英語。
中國人會比較想走出去,但日本的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男性不太有這種嚮往(不是所有)。
你會看到在海外行走的,除了商人,日本女性會多於男性。
日本人的護照可以不用簽證去很多國家。
但我認識一位男生,只有小時候和父母去過夏威夷。
有老師和他合著論文,出錢邀請他去紐西蘭參加學會,他拒絕了。
他說他對國外不敢興趣,也因為他覺得自己英語不好。
他人不壞,但不喜歡和外國人交往。
像他這樣的男生,在日本有不少。
(日本女生很多都喜歡海外旅行和短期留學,即使英語不太好。)
不過由於國際化的趨勢日益強烈,日本政府這幾年開始加強國際性人才的培養,企業在用人方面也開始看著語言能力。
電車裡英語學校的廣告很多,日本人也比以前更重視英語的學習。
其實,很多中國人的英語口音也很重,不過我們還沒有到影響理解的程度。
而中國人說日語,口音也極其重。
因為日語太平和,但中文本身太多語調。
日本人英語發音不好的另一個原因是日語本身發音不需要太動嘴,這使得很多使用誇張口型才能發的音,日本人發不出來。
日語里也缺少一些與英語和中文接近的音,導致他們的耳朵聽不出區別,也就發不出那些音節。
聽來的一個笑話。熱乎的!!!
一個日本人在上海打車。上計程車後跟司機說去花園酒店(Garden Hotel )!
司機師傅直接給他 開到了 嘉定滬太路 !
哈哈哈哈。
侵刪
從我接觸的日本大學生來看...大部分的英語教育還是很好的....rl分得清啊...口音也都聽得懂...沒有動漫里的那麼誇張...
以及日語片假名片語發音和真正英語發音是分得清的。
日語很片假名片語就是英語發音直接用假(拼)名(音)標註的...但是是屬於日語不是英語...比如美國的日語アメリカ(amarika)不是英語是日語...你覺得人家讀得很奇怪因為他們就沒在說英語...
不過不得不承認這點對日本人的英語是毀滅性打擊之二(之一在日語里是r=l)
但是我覺得日本還是非常重視英語教育的,硬體配備非常好,我認識一妹紙在沖繩(日本較窮較落後的地區)的一所普通高中都標配外教來教口語【雖然妹紙吐槽外教教的很渣ORZ...,高中和大學英語課本用的美國人編製的全英的ESL教材【貴啊!一本20~50美刀!日本人都是土豪!
不過就算是硬體條件好許多日本學生還是有一顆愛(不)國(學)的心...
最後其實國人的口音才是硬傷...._(:з」∠)_....在發達地區教育好的或者家裡條件好的可能不覺得..但是真的從我國對英語口語重視程度和硬體條件來看還是不要嘲笑隔壁的了.....北方人說英語還有捲舌音呢!凡是[t?]的發音,例如chair、watch,然而無論是從視頻和FM中聽到的北方人,還是我身邊的北方同學,無一例外的讀成[t?i?],習慣性的捲舌,嚴重一點的還讀成「chi」。
同時這個特點也能讓我一下辨認出對方是不是北方人。
我覺得第二語言的發音音準其實是受母語影響的,比如英文里double l的音很多中國人就發不好,因為中文裡面沒有這樣的發音。同樣的中文zh美國人也發不來,因為英文里沒有拼音zi的發音。。。所以日本人的英語發音很奇怪是因為他們母語缺乏很多英文對照的發音,比如r (他們發成l),而且p t輕音也發不好
日語:アメリカ
日語發音: 阿米li卡 (大致是這樣,基本不要讀聲調。不過還有頭高型,平板型這些先不說)
英語:America
日語:プレゼント
日語發音:普li贊tou
英語:present
他們有很多這種外來語拼音都是這麼拼的,而且很多外來語都是日常用語。
如果中國人學英語也這麼把中國拼音標上去,中國人英語口音估計也會很重。其實就是日本人把很多的英語辭彙變成了自己的辭彙,然後用片假名表示出來,但是這樣的轉換很多改變了英文的發音,變成了日式發音,比如他們的「L」和「R"音永遠都是發成「lu」
你就沒發現,其實大家都亂說的?
推薦閱讀:
※River可以用做我的英文名嗎?
※怎麼在web of knowledge下載英文文獻?
※Clinical Professor 應該怎麼翻譯?
※英文名是愛爾蘭語,對社交有很大影響嗎?
※為什麼外企、台企里的中國員工總喜歡給自己取一個英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