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投資界有投賽道還是投賽手一說,投資人怎麼看?


我覺得階段不同會很不一樣。個人覺得比較早期的時候寧願投賽道,因為市場好,管理團隊即便不算特別出色,由於大勢推動一直往前,犯錯糾錯的機會以及學習的機會比較多,而且很容易有投資人跟下一輪來保證資金充裕(現在的電子商務市場就是典型)。而且很多早期投資人有著廣闊的人脈,來幫助企業招聘出色的管理人才。

中後期的由於市場基本驗證了,更多就是投誰能有出色的戰略和執行力,把公司在一個市場中做到最好。而且由於這個時候這個賽手已經把公司帶到了一定的規模,往往自信心很足,甚至太足;企業文化已經有著不少這個CEO的烙印;團隊里跟隨他的很多。在這個時候如果人不投對,基本上沒法更換,投資人其實這個階段比較弱勢的。所以必須在投資前就把人的風險給降低。

當然,最好的是賽道和賽手都很棒。


有人說投資是理性考量的結果,也有人說投資是一門藝術,在我看來,投資人把握趨勢與預見性都很重要,這其中包含各個因素的衡量,因此不能簡單概括為A或者B。

一般來說,對投資人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有以下方面:

企業的產品、業務方向,很簡單,即市場夠大與充分的增長空間,要能賺錢(好賽道)。

創始人的特質——對成功的渴望,自信與掌控欲,意志力,完成事情的緊迫感,旺盛的精力,思維,溝通以及高度的誠信等(好賽手),這都需要充分的溝通才能了解。

企業成功需要投資人幫忙,這種合作關係如同「婚姻」一樣,雙方需要相互信任、相處愉快,是決策的關鍵。

好賽道無疑為創業者本身加分,但還需要好賽手保證結果,當然理想模型與現實有差距,這也正是投資人判斷的差異所在。


我以前做記者的時候,曾和同事拿這個問題去問過業內資深的投資人。他們的答案不盡相同,就不贅述了。但等我在這行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偽問題。或者更準確地說,對於早期創業投資來說,這是一個不準確的問題。

所謂賽道,即市場。任何人投資人首要關注的,當然是這個市場是否足夠大,增長是否足夠快,是否能夠支撐和容納一個有著巨大增長潛力的企業?

所謂賽手,即創業者。對於一個早期創業公司來說,創始人就等於全部。如果創始人不靠譜,公司的一切未來規劃、願景和目標都是不靠譜的。當然,在某些時候,創始人不一定是公司最後做大的人。但即便如此,只要還是創業公司,能把公司帶領長大的人,也必須是一個擁有強烈創業者氣質的人,比如他的願景、堅韌性、執行力、領導力等等。

因此,如果要一句話總結,我覺得是,早期投資機構看重的是好賽手
他或者是在一個好賽道上;
或者是在一個普通賽道上、但非常優秀、換上好賽道後可以贏得勝利;
或者,更牛鼻一點的,他能把一個普通賽道變成好賽道。


我感覺當市場不是非常成熟的時候, 投賽手是最重要, 因為好的賽手可以學習, 不斷調整。。可是在成熟的市場,賽道比較重要,再好的賽手也可能沒法改變行業的規律。


能開闢出新賽道的人太少了。

就像蓋茨在所有人沒有意識到軟體是個生意時做了微軟,就像思科在斯坦福誕生時沒有路由器市場,就像 1993 年有個伊利諾伊大學的學生給你拿來一款瀏覽器,就像喬布斯在手機產業已經繁榮時開闢新路...

如果有人給你指出一條新賽道。當然太值得賭了。當然,VC 能真搞懂這是新賽道也很難很需要水平。

在沒有新賽道的情況下,就是比賽手,沒什麼可說的。


投資好的賽手是一定的,因為他們無論是在什麼賽道上都能跑出該賽道上最好的成績。能投資好的賽道當然也是大家所期望的,但在變化快的創新領域,賽道的好壞不是一塵不變的,它與時機有關。所以做為投資人,如何尋找合適的投資賽道的時機和投資好的賽手同樣重要。


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深入看,投資是一個資本事件,與timing高度相關,任何一項商業都有一個成長周期,有一個窗口期,因此一定是賽道為先,賽道有時間窗口上處於窗口期,有機會,然後才會看賽手是否合適,能否贏的可能性比較高。雷軍的wps就是一流賽手,三流賽手,諾基亞的沒落也是同理。接下來的問題就成了如何尋找賽道,如何在賽道上布局,是否同一賽道投競爭性的項目進行多點布局的問題了


個人觀點:早期項目傾向於賽手,還需要一個一個不太離譜的賽道,不太離譜的賽道可以成長,而且在成長過程中改換賽道的成本還足夠低;中期之後項目,一定要賽手+賽道。
單獨投賽道完全不成立。


我覺得賽道,是可以修的,是可以換的,也是可以先修了不用,待時機成熟在用的,而賽手是難求的,是需要投緣的,並且賽手的素質和素養不是根據人的需求可以隨意變化的,因此賽手可能是投資人士最為關注的。


股票投資裡面還有自上而下投資和自下而上投資的區別,都不衝突。看每個投資者的風格和策略。當然,最好的是選中最好賽道里最好的賽手。


多一點想法是,一個優秀的創始人(賽手)往往對所專註方向(賽道)有清晰簡明的思路,對自我定位與發展也有理性的見解,這是相互影響的。所以,靠譜的創始人所投入的方向不至於很離譜,但所謂再靠譜的賽道也會有離譜的賽手希望撞大運分杯羹。

當然我認為還是要懷揣一顆敬畏之心,「靠譜」與「離譜」只是我們各自決策時根據現有資源與理解划下的一個標準,依然有很多局限性。真正有事業心的創業者,無論我們是否選擇與其合作,都從內心尊敬他們的信念、勇氣與意志。

作為投資人必然會關心賽手與賽道的交互關係,這是無法分開來的。賽道的選擇是出於我們對某個方向/領域的理解程度,就我個人還是比較看重人這個因素。


賽道的好壞,在於投資人是否看好這個市場,或者說他是否了解這行業。
賽手的好壞應該是最考驗投資人眼光的。通常說,一個投資者會先定下幾個賽道,然後找裡面最好的賽手!


選好幾條賽道 投賽手 ~


#創業投資界有投賽道還是投賽手一說,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一個項目成功與否,是整體不可分割的,管理團隊不是簡單的賽手,所處行業也不是簡單的賽道

這種提法,更多時候是VC在給自己錯誤投資找一個借口:
1)我投了PPG,嗯,你看我賽道選對了,只是賽手選錯了。【PPG真的同VANCL只是簡單的人的區別嗎?】
2)我投了NUBB,嗯,你看我賽手選對了,只是賽道選錯了。【NUBB的台灣新浪幫真的同YOUKU古永鏘是同一類人嗎?】

××上面兩個都是典型的VC投資失敗案例,並且VC就是用賽手/賽道說去解釋自己的錯誤。

顯然,是VC判斷方法錯了,更多的時候VC不了解行業的內在規則甚至潛規則;更多時候VC不了解被投資人的內在性格。所以,他們只能簡單的將項目劃分成兩維度去判別:賽道+賽手。

我相信做這種判斷、並堅持這種觀點的,只是少數VC。


有些項目分析下來風險比較大,但掌舵的人很靠譜;或者,項目很好,但掌舵的還缺些經驗、或者性格內向之類的。不同的VC應該有不同的偏好,投賽道,投車手,都是形象的說法,讓大家好理解而已。完全分開了說,沒意義。


都重要,兩者不可分。把這兩者強制分開,是忽悠。


推薦閱讀:

中國會不會、何時會出現類似 BankSimple、Square 這樣的金融創新公司?
貝貝網、蜜芽寶貝、母愛街、寶寶樹的商業模式有何區別?
VC 眼中的最佳團隊組合是什麼樣的?
聚美優品是如何在 4 年做到 30 億市值?中間都經歷過哪些大事件?
如果每年有三個億給你投入到互聯網,你會做什麼?

TAG:風險投資VC | 因果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