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父諱」是怎麼回事?

古代講究避諱,比如李賀因為父親叫李晉肅就不能參加進士考試,林黛玉因為母親叫賈敏也要變個讀音或者少寫兩筆,但是如果父親的名字是個很常見的字,比如忠,文,孝,祥,國之類的,孩子們該怎麼辦?


琅琊榜里,梅長蘇的書被拿給靜妃看了之後,靜妃通過錯別字,發現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因為梅長蘇在自己母親的名字出現時得缺一筆表示避諱。

柳宗元寫《捕蛇者說》最後一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本來該是觀民風,因為要避諱李世民,所以改為人風。

春秋八劍有一把龍淵,因為避諱李淵的名字,所以改名龍泉。

東漢著名學者嚴子陵,本姓庄,避諱漢明帝劉庄的名字,改姓嚴。

乾隆年間一老人上書國策,沒有避諱乾隆的名字弘曆,被凌遲。

民國知名歷史作家蔡東藩回憶自己,從小學識字開始,第一課教的就是避諱。

避諱的方式就是不提,不寫,換一個同義字,比如淵泉莊嚴人民等。

實在某些地方你一定要我寫,沒辦法,缺一筆,寫個錯別字——我一度懷疑日本漢子很多錯別字就是因為避諱寫錯了。哈哈

三國時代,鍾繇的兒子鍾毓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陳群的兒子,還有武周的兒子一起吃飯,司馬師跟另外兩人沒話找話,最後問鍾毓:皋繇是什麼人?
這是故意挑鍾毓,提他老爸的名。
所以鍾毓上去一把水果刀,不是,上來一句:古之懿士,把司馬懿帶進去,回過頭對另外兩個人說: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黨。
把陳群和武周繞進去了。

這也是避諱的一個案例。

所以按照題主所說的,遇到常見字怎麼辦?
1.避諱是肯定要避諱的,不避不行。
2.不小心沒避諱怎麼辦?看官府抓不抓。
3.抓了之後怎麼判?有一笑而過的,也有凌遲處死的,看著辦。


避諱之說,起自《禮記》,下面我們看看《禮記曲禮》對於避諱問題的說法:

卒哭乃諱。禮,不諱嫌名。二名不偏諱。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不逮事父母,則不諱王父母。君所無私諱,大夫之所有公諱。《詩》、《書》不諱,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夫人之諱,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婦諱不出門。大功小功不諱。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

這上面說了避諱的原則:

1、卒哭之禮之後才需要避諱。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人還活著,說不上「避諱」的事情。所謂卒哭之禮,說明如下: 周代禮制,士三月而葬,自葬日開始接連舉行三次虞祭,卒哭祭舉行在第三次虞祭後的一個剛日(天干紀日法,甲丙戊庚壬日為剛日,乙丁己辛癸日為柔日)。此時距始死約百日。

2、對於「嫌名」,也就是說,同音不同字的,不需要避諱。

3、如果名字有兩個字,那麼只要兩個字不要連起來說就可以,不用單獨避一個字的諱。

4、侍奉了父母的,才需要避祖父母的諱;未能侍奉父母的,不需要避祖父母的諱。

5、跟君主說話,不需要避自己家族的私諱。

6、臣子要避君主的諱。

7、讀《詩》《書》等不需要避諱;寫東西的時候為了避免文意錯誤不需要避諱。

8、在祭祀的時候不需要避諱

9、國君夫人的諱,臣子在對國君說話的時候不需要避。

10、婦女的諱只在內宅進行,出了內宅門不用避諱。

11、五服之中,到了「大功」「小功」就不需要避諱了。五服是古人用來區別親戚親疏的方式,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 緦麻 。主要以參加喪禮時所穿著的喪服來進行區分。這一條是說,到了大功、小功的服制上,自己家裡就不需要避那位去世親屬的諱了。

從這些來看,後世的所謂避諱,很多都是超越了本分的。比如李賀,他爹叫 李晉肅 ,這個「晉」與「進士」的進就是嫌名,不需要避諱。實際上,李賀被人阻止參加進士考試,是個陰謀,歷史上有定論,這本不該避諱。還有所謂為了避「李世民」的諱,把「民」改成「人」的,也是胡來,按規矩只要不「世」「民」連用,就不算犯諱。夫子的母親名叫「顏征在」,但是《論語》中寫到: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用到「征」;「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這裡用到「在」。夫子在日常說話時也沒有避諱「征」和「在」。可見所謂後世的避諱「杜撰的也太多」。這個就可以稱之為「淫」了。


推薦一本講避諱的書:陳垣的《史諱舉例》,通俗易懂,很好讀,古代歷朝歷代的避諱制度、形式都有介紹,最好的地方是有大量的避諱實例,推薦閱讀。


父權社會嘛。就如同你不會叫領導名字吧。


避諱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文化禁忌。在封建社會,庶人避聖人諱、臣民避皇上諱、百姓避官員諱、子女避父母諱等,儼然一套森嚴的避諱制度。這種避諱,有時為害甚巨,如文字獄,動輒以文字罪人;有時也令人噴飯,鬧出不少笑話。俗話說「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就是一例。某州太守田登規定,在他治下的人們都要避諱其名字,誰誤犯了,他就很生氣,很多吏卒因此挨了板子。於是,人們不得不把「燈」(諧音「登」)改叫「火」。此州有個慣例,正月十五擺花燈,允許民眾進城觀看,那年,街上便張貼布告說:「本州依照慣例,放火三日。」百姓看到後,驚慌失措,以為要放火三天,紛紛逃走。(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五)

南宋諫官錢良臣有個兒子喜歡讀書,每次讀書見有「良臣」二字,因避諱其爹的名字,就改讀為「爹爹」。一次,讀《孟子》中「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一句,便改口道:「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一時傳為笑談。(元·仇遠《稗史》)

根據《酉陽雜俎》記載,由於李姓是國姓,所以在唐朝是禁食鯉魚的,抓到鯉魚以後,必須放掉,如果膽敢販賣鯉魚,重打60大板。

有個學生在私塾里讀書,因他父親名谷,每遇到「谷」字時,也都要改讀為「爹」。如讀到《管子·牧民》「積於不涸之倉者,務五穀也」,「五穀」念成「五爹」。讀到劉禹錫《上杜司徒書》「百穀之仰膏雨」,「百穀」念成「百爹」。同窗聽了,取笑他道:「你一會兒『五爹』,一會兒『百爹』,到底有多少個爹啊?」

《古紀》、《世本》錄諸侯之世,滕國有考公麋,與文公之父定公相直;其子元公弘,與文公相直。似後世避諱,改「考公」為「定公」;.

康熙的兒子們是胤字輩, 後來雍正登基,其他的兄弟都改成了允字, 這是避君諱;

另外,缺筆是從唐代開始的一種避諱方式,在書寫和鐫刻本朝皇帝或尊長的名字時省略最末一筆。


唐人修諸史時,避祖諱之法有三。

  如虎字、淵字,或前人名有同之者,有字則稱其字。

  如晉書公孫淵稱公孫文懿。劉淵稱劉元海。褚淵稱褚彥回。石虎稱石季龍是也。

  否則竟刪去其所犯之字。  如梁書蕭淵明、蕭淵藻,但稱蕭明、蕭藻。陳書韓擒虎,但稱韓擒是也。

  否則以文義改易其字,凡遇虎字,皆稱猛獸。

  李叔虎稱李叔彪。殷淵源稱殷深源。陶淵明稱陶泉明。魏廣陽王淵稱廣陽王深是也。


避諱方法,有大約三種:一、省筆,一般是省末筆。二、以他字代,如元字代玄字,商字代殷字,輔字代匡字等。三、廟諱法,玄字在清代是清聖祖康熙帝的名諱(玄燁),如寫天地玄黃,可寫天地(空一個字)黃,在正文之上,用硃筆寫:聖祖廟諱。
古時避諱的情況大約有為家長諱、為聖人諱、為朝廷諱三種。
一、家長諱,避父祖尊長名諱,如李賀父諱晉肅,以至不能考進士。
二、聖人諱,稱孔丘當稱孔某,稱孟軻當稱孟某。寫丘字,或缺筆,或以邱字代。
三、朝廷諱,朝廷諱有兩種,一是當朝歷代皇帝的名字,二是異族朝廷統治時,胡、夷、狄等字須避諱。
第一次回答,語言組織能力有限,請見諒(* ̄︶ ̄*)


諱辯 韓愈

愈與李賀書,勸賀舉進士。賀舉進士有名,與賀爭名者毀之曰:"賀父名晉肅,賀不舉進士為是,勸之舉者為非。"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與賀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諱。"釋之者曰:"謂若言"征"不稱"在",言"在"不稱"征"是也。"律曰:"不諱嫌名。"釋之者曰:"謂若"禹"與"雨"、"邱"與""之類是也。"今賀父名晉肅,賀舉進士,為犯二名律乎?為犯嫌名律乎?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

夫諱始於何時?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歟?周公作詩不諱,孔子不偏諱二名,《春秋》不譏不諱嫌名。康王釗之孫,實為昭王。曾參之父名皙,曾子不諱"昔"。周之時有騏期,漢之時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諱?將諱其嫌,遂諱其姓乎?將不諱其嫌者乎?漢諱武帝名"徹"為"通",不聞又諱車轍之"轍"為某字也,諱呂后名"雉"為"野雞",不聞又諱治天下之"治"為某字也。今上章及詔,不聞諱"滸"、"勢"、"秉"、"機"也。惟宦官宮妾,乃不敢言"諭"及"機",以為觸犯。士君子言語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於經,質之於律,稽之以國家之典,賀舉進士為可邪?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參,可以無譏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務行曾參、周公、孔子之行,而諱親之名,則務勝於曾參、周公、孔子,亦見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參,卒不可勝。勝周公、孔子、曾參,乃比於宦者、宮妾,則是宦者、宮妾之孝於其親,賢於周公、孔子、曾參者邪?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古代大宅院要放幾口大缸?
關於賴山陽詠史十二首中的「初見武人為大君」的解釋?
蘇軾的好友陳季常歷史上實有其人嗎?他與影視作品中的人物有何區別?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代表作有哪些?
李商隱的詩算得上一流嗎?
既然夏朝沒有明確的考古證據,為什麼中國還一定要說「上下五千年」呢?

TAG:傳統文化 | 名字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古代文化 | 避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