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一書中有哪些硬傷?

《臨高啟明》號稱「穿越說明書」,雖然作為小說要把故事寫得好看難免要開金手指或者出Bug,但還是想探討一下:書中有哪些不可能實現的硬傷或難以圓過去的Bug?任何方面都可以。


從專業角度來一發,第1903章(更正一下應為第1901章)《傳染病》

,劉三拜會廣州府醫官時了解到,廣州城每7-8年就會爆發一次霍亂。這和歷史記載不符,中國首次古典霍亂流行記錄是在廣州沒錯,但是時間是1820年,在此之前記載的「霍亂」是中醫概念,是一類病的總稱,我們現在概念中的二號病霍亂當時叫「虎列拉」。
古典霍亂起源於印度恆河(嗯,沒錯,霍亂病人拋屍恆河,病人活著時拉的稀也倒進恆河,然後健康人再把恆河聖水喝下去,成為下一個病人,完美的循環鏈條),1820年以前只是印度和孟加拉的地方病,是英國東印度的商船在恆河補給淡水時,把病原體霍亂弧菌帶向了世界各地。而1635年,歐洲人的魔爪還沒有伸入恆河地區,此時霍亂疫情不太可能出現在中國。三月十四日的補充
另外,關於廣州地區的日本血吸蟲病流行狀況,劉三的吃驚也很奇怪

廣州地區的日本血吸蟲疫情是1974年才撲滅的,所以這裡作者應該是不太熟悉舊時空的廣州地區的疾病流行歷史。

不得了啦!大V們來點贊了,好惶恐不安啊!


穿越前的準備算是個,在訓練營期間就不斷有人退出,其中有些貌似還是被三人組勸退的。那麼問題來了,人家自認是龍傲天準備穿越回去八紘一宇、天下布種,開個大大的後宮的天命之子就這麼被你剝奪了穿越的機會,人家不恨你報復你?不去向政府機關告密搞你?
退一萬步說,那些離開的都是善良的人,然而剩下幾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集結在一起將近一年,看起來也不像什麼正常營業的企業,這一過程中居然只被有關部門盯上兩次。一次是在國安部門坐冷板凳想升職想到發瘋乃至黃文炳附體的郭逸同志(我一直覺得水滸之中唯有黃文炳才是真正忠於職守的官僚),另一次則是書中到了群俠鬧臨高時才提到的警政部門中的一位,原位面的某三線城市經偵,因為穿越集團做事不幹凈留下首尾,被有關部門懷疑是非法集資,結果也僅僅是派了個卧底進來不動聲色直到被裹挾著一起穿越。五百廢可不是什麼神神秘秘不與外界接觸的傳銷團伙,他們不斷在網上發布相關消息,不斷有人員更替淘汰,曾經出手過大批成色極新的真正古董,甚至在北美分舵加入前還通過各種途徑收購過槍械。而這一切行為,換來的僅僅只是國家暴力機關兩次微不足道堪稱個人行為的調查,太不真實。

至於其他的, @盧奧在另一個問題里的回答我覺得很適合這個題目
如何評價《臨高啟明》這本書? - 盧奧的回答
臨高在各類技術細節上對普通人而言已經堪稱教科書,但對人心的描寫太過理想化,盧奧在他的回答里對此有十分詳細的解釋


這本書,為了讓第一代死光之前建立工業體系,加速了工業體系的建立速度,減少了許多生產事故(打個比方,哪個技術元老,不說殉職,有過比較大的工傷?)。


然後回過頭覺得建立了工業體系的臨高太過強大,打起仗來太過無敵,然後就有了大明精銳盡喪海南的說法。


現在最大硬傷就是搞出個政治科技無所不精的黑爾來,一人頂500人!


從文學角度來個雞蛋里挑個小小的骨頭:這部書缺乏人物的成長

人物的成長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1. 主角技術上的成長,這一類我們見得很多很明顯,例如張無忌過了半套書才學會太極拳,令狐沖在西湖地下室學功的時候也已經過了大半本書,之前不過是個普通武學後輩,並不比林平之高明太多。事實上絕大多數武俠類小說,或者軍事類小說,都存在大量的 打弱雞-&>再學藝-&>打Boss 的套路。
  2. 主角思想境界成長:這一類一般體現為主角思想從迷茫-&>鬥爭中進步-&>升華堅定 的循環。例如《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孫少平的思想從開始時自卑(田曉霞給他倒杯水他都不敢喝),到通過勞動和讀書產生自信,最後可以正經和田曉霞談戀愛。

在《臨高啟明》中,技術成長几乎是沒什麼描寫空間,因為一開始就使用了四百年後的技術,但是其實也可以根據實地情況做一些微成長,比如開發一個適合臨高當地鐵礦的礦石粉碎機什麼的……但是這種描寫也很少(我能想到的僅僅是用雜木棒代替樺木棒做手榴彈),完全是一群拿著點滿科技樹的老鳥虐菜雞的感覺。

而在人物思想境界中,主角穿越前就已經各懷壯志,穿越後——壯志並未有更多改變。想拯救眾生的,劉三這種,依然悲天憫人;想養蘿莉的建格子裙俱樂部。他們的思維並沒有進步(也並沒有退步)。

其實我是期望主角有些思想境界進步的,例如吳南海 @南海 從臨高生產隊長,成長為國務院副總理之類的經理,或者 @馬前卒 從心懷鬼胎到被澳宋的精神感染,決定死心塌地輔佐澳宋……

當然,我想這種群眾合寫的小說,這種問題也在所難免。寫一個人物,就要留一條伏線……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慢慢寫的……


為了寫同人才去翻資料,結果發現慈善緩則梁存厚身世成謎的BUG······

書中給的背景是
爺爺 戶部尚書 梁仁埔
爸爸 兩任知府 梁文道
嫡子 慈善緩則 梁存厚

然而今天查維基 梁存厚的背景爹和背景爺是不存在的·····
維基-明朝戶部官員 別說尚書了,他爺爺連員外郎都不是····

然後查了下年代, 最接近的,姓梁且是廣東人的,只有萬曆23年乙未科進士 梁有年
這位最後當了浙江右布政使·····


最終帶了幾個集裝箱的單片機去……我就不知道吹牛知不知道幾個集裝箱是多大的量。

晶元類的包裝基本都是一盤250起。帶裝一盤就是上千。一箱子也就一兩個小型行李箱大,一箱子十幾二十盤,就一個小小的地方就能帶上萬片。根本不佔地方。都說最後企劃沒多少資金了。如果真的全部裝滿一個集裝箱怕是根本沒錢買別的東西……

還有帶了那麼多備件,USB插座又不是什麼難買和貴重的東西。居然帶了幾個集裝箱的備件都沒有連接件和RLC三極體二極體和常用晶元之類的備件(其實就算一個集裝箱的器件都能夠元老院那一堆電子產品用到元一代死絕了),現在這年頭很多工控板都要USB。大量的工業用外設(變送器/485)也用USB,還有其他的通用連接件。都想到帶單片機和工控機了,外圍的輔助器件和連接件不帶真是令人難以相信這是專業採購和電子工程師能幹出來的事。就算是你找個還沒畢業的本科生都干不出來……(來自第七卷302-303節)


1.創始三人組帶回現代的大量金銀再被兌換為人民幣,居然沒有在一周之內觸發反洗錢調查,我建議中國政府原地解散。
2.搞軍火不去東南亞,不去非洲,不去中東,而是捨近求遠去美國。我說你們是有多不願意支持國貨?


軍事角度來說,首先,紅夷炮是寇飛林(長炮),不是加農,這是概念問題
其次,明軍分南軍北軍的,具體裝束參考仇英《抗倭圖卷》和《平番得勝圖》,就分別描繪了明軍南軍北軍的形象,南軍士兵大多不穿甲不戴頭盔,有也並非鐵甲而是皮甲和銅甲一類,身穿鐵制重鎧的是北軍,因此第二次反圍剿不可能繳獲大量鐵甲
第三,明軍步兵主力是火門槍和火繩槍手以及弓箭手,白刃戰武器是團牌腰刀和長柄刀(麻扎刀)戰斧為主,長矛兵很少而且主要是用於水戰之類,第二次反圍剿不可能出現成排長槍手
以上


硬傷還是有的

對於不懂工業、不懂槍械、不懂農業、不懂商戰還不懂。。。。。(以下省略500字,捂臉)的我來說,居然也還發現了常識性錯誤

那就是,吹牛很顯然搞錯了古代十二時辰和現在二十四小時的對應關係

我是從《巡警李子玉》這一節開始發現這個問題的,前邊沒注意暫時不說,說兩個地方

第一,李子玉發現屍體時候由於過於慌亂並沒有記錄時間,折騰好大一會才想起看錶,當時是夜裡一點多,吹牛說正是子初時分。但是子時是前一天的23:00到次日凌晨的1:00,凌晨一點多,那是丑初時分啊

第二,李鎮國詢問挑夫老崔的時候,老崔說當天回來較晚,聽著鐘敲了十一下,已經是亥時了。但實際上亥時是晚上9:00-11:00,鐘敲過十一下,那已經是子時了啊!


其實臨高的硬傷,說白了就是:

並不是真的有這麼一群人去穿越了(捂臉

or更準確點說:

臨高小說寫出來的感覺,不是一群真實的人,遇到了真實的蟲洞,然後懷揣著真實的目的去穿越

而其實是

對這個腦洞感興趣的人,去暢想我這個專業去那邊能幹嘛,我能享受啥樣的生活。

可以說,臨高所有基於「人」這個層面的硬傷,都跟這個問題有關。

過癮的技術情節+很多站不住腳的人設推動=目前的臨高

最核心的就是穿越目的和動機:

臨高在這塊的描寫其實是站不住腳的,不管多麼渴望建功立業,多麼渴望當皇帝老爺,真的下定決心去穿越的(承受①可能慘死 ②再也見不到父母親友 ③拋棄一切現代關係和科技),絕對不可能是臨高這種單個身啊,老婆跑了,甚至公司不景氣就能激發出來的。

假如真的有這麼個蟲洞出現又被知曉了,真的來報名穿越的,真實的可能是極端皇漢、極端權欲、極端理想主義或者現實世界已經走投無路,無家可歸之人。

或者說,就算還有些打醬油來的,在前期篩選中,肯定會逐漸淘汰一大批這種人士,而且組織里佔大多數的極端和走投無路人,很有可能會先動手排擠這些醬油黨,因為他們可能無法承擔很多問題和困難。

因此每每有人站出來說,書里的某些情節是因為人性複雜啊,臨高500多人當然什麼人都有,我都覺得其實站不住腳,真的願意穿過去的人,在很多方面恐怕反而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臨高創作時腦補的500多人人心複雜,其實還是站在500多個開腦洞的人這個層面去設想的。

其次是穿越人員的整體構成和篩選:

其實我一直覺得書里有個很不靠譜的地方,就是有些元老是隱瞞了自己的技能……

我臨的HR可以被拖出去槍斃一百遍了(手動拜拜)

這可是穿越古代啊姐姐哥哥們,你會開槍放炮不說,只報個語文會計;或者你根本不會車床壓板,結果你報了這個技能,兩者都是隱患多多的好嗎,真的蟲洞篩選絕壁是要求提交學歷學位證明、技能證書等等。

當年看書,發現穿越者還有帶著老爺子老媽過來的,老實說有那麼一刻很想棄書……

真實穿越的話,幾百個穿越名額是非常寶貴的。X3

真實穿越,我臨最有可能的人物構成是:

8成以上的技術+軍事人員,嚴格考證過需要的重點工種和兵種的

一成左右的經濟政治方面的人士,前期開課題的那種了解晚明歷史、世界局勢、社會設計等

一成左右的文職人員,前期就開始大量收集整理幹部培訓、開化民智的內容

而不太可能像書里有些地方展現出來的,很多沒有現時就能用的技能的元老,甚至純文職人員就跑來了,早期有些關於女性元老的描寫,讓我覺得她們彷彿是來旅遊,也是醉醉的。

這也就牽扯到臨高的亮點,同時也是痛點:

眾籌式寫作。

這種模式好的地方在於,大家會貢獻很多技術細節和歷史考據,寫得內容豐富

這種模式致命的地方在於,大家容易自hign,容易帶著自己打遊戲的心態進去

同時造成主創放不開手腳(比如寫分歧和爭吵),節奏文風有一定錯亂

並造成爛尾的危險。

我在之前的知乎用戶:女性看《臨高啟明》是種怎樣的體驗?

有過關於相關分析:臨高里的部分角色在涉及女僕小老婆等問題上,經常展現出來的不是一個真實的現代人物,穿越到一個真實的明朝,遇到自己真實的妻妾奴婢的反應,而是一個現代人坐在電腦前對「我終於有好多妹紙啦」的開心戲謔。

這點反應到臨高的制度設計或者人物互動上,也是如此。

比如人物成長性,臨高的很多角色寫了丟好久,到底在哪都想不起來,八年了,真的有變化很大的貌似點不出來幾個。但真實的穿越,這個人物的心理變化不可能是這麼平靜吧……

比如挫折和問題,應該說前期臨高還在吹牛大大手裡主要編寫的時候,我們還是能看到一些元老院丑角的,但自從開始大面積引用同人之後,這類角色就越來越稀少了……因為沒有那個同人作者原意去寫自己角色犯錯誤…… 如果你完全靠眾籌式寫作,最後大家都比較方向正確路線正確的概率是很大的,這就會造成失真性。

比如說團隊和衝突,其實我覺得臨高確立自己元老比土著要高,這點沒啥錯,畢竟這肯定也是穿越動機之一,但臨高從頭到尾就沒啥像樣的團隊建設(包括文化建設、政治目標討論和灌輸、時局科普等等)(除了開會的時候大家會聽督工這些人講講話),這點完全不真實。在衝突方面,一個半軍事化的組織都鬧出來上街you xing了(女僕事變),最後也就僅僅是首惡坐坐冷板凳…… 之前看有個答主說臨高的很多分歧和解決辦法,非常書生氣,還是很現代很文明的感覺,俺深表贊同。一個組織穿越陌生時代,運轉八年,要麼是內部已經暗流洶湧,劍拔弩張,各有所想,要麼就是光輝萬丈,意氣風發,思想已經開始趨於統一。

我再講個比較細節的地方,我之前有看到過臨高的段落里,出現教歸化民女生的教育口元老說,這些妹紙怎麼嫩,自己看了都想硬…這樣的情節,還有就是有元老會借教學的名義來親近甚至示好學校女生。

你稍微找個老師來問問都知道這完全是把「作者抒發自己想要有妹紙」和真實穿越後的教學建設給搞混淆了。

哪個教學崗第一波培訓的不是師德,對著沒胸沒屁股的小女生都能硬起來的,哪個敢讓他當老師?

哪個中國小學中學最擔心的不是女生早戀?特別是在古代,這些妹紙多少還是有土著文化的影響,一個有權有勢的大老爺許諾自己以後去當他妻妾,這學生還有多少心思能放在學習上?班裡其他學生看到自己的同學,因為好看就有了好出路,她們的學習動機還大嗎?你現在讓王思聰跟個中學女生說,別擔心,你畢業就結婚,我能養你,你看她受不受影響……

真實的穿越組織,恐怕無論如何都不會讓自己費心培養的未來骨幹受到這種影響吧。

個人覺得,臨高這類作品,可能最好的創作方式是半開放+強主創

講個生活大爆炸的創作栗子,

TV編劇主創主導他們的生活故事和搞笑情節,大學教授顧問們主導科學內容的填補。

他們經常會出現的一個情節是:TV組留好空白:我這個地方需要一個關於量子物理,現在不同課題方向鄙視鏈的笑話,然後大學教授們就會心領神會,填上相應的內容。

臨高即使到現在,恐怕真正參與創作的作者元老數量也就幾十個,我趕腳直到書寫完了,也不大可能真的有500個懂技術懂穿越後那些事情謀略的作者來參與,所以主創團隊前期圈定一些重點發展方向+可能需要的方向,招納相關參與創作者,同人+顧問參考這種模式往前推,比較靠譜。(很難,我知道

重點發展方向放出(實名元老名額(鼓勵同人或顧問)+醬油背景元老(可以不要招那麼多人))

可能方向,吸納一群興趣愛好者或專家,鼓勵同人或顧問(很難的,我懂

同時主線人物和副線人物,都保留一部分歸屬權不在主創以外人員的角色,使得這部分人可以犯錯,可以被殺死,可以大分歧搞陰謀等等。

以及保留對部分同人加入角色的性格經歷修改權力(這條有點殘酷,我懂)

主創最好保持對故事大局走向的強姿態(想想天國的九州……

臨高這部小說,其實是真實+我想刷爽一把,合二為一,在某些時候俺能感覺出來,主創和作者都更在意臨高相關內部社群的意見和想法,這點不能完全說不對,畢竟臨高本來確實也小眾。但如果不想讓臨高只停留在這個層面的話,確實需要在人這塊更加多下功夫。

PS 繼續安利湖南衛視前段時間放的《秋收起義》這個電視劇,絕對良心之作


(第七卷第三十八節 下鄉筆記抄三)
這是鄖素濟的調查報告:
「從美寶村向東6公里,我來到了原時空海南熱帶作物研究所一帶,從大圖書館的資料里,我找到並閱讀了熱作所、及熱作所青鋒班、六隊、四隊、一隊、右改班的一些發展資料。……」
「 站在泉水邊,我對明末小冰河極端氣候的感受更深了,……」

但是,這份報告可是發表在公開刊物《臨高時報》上的啊……
-------------------------
第七卷第55節,說了是仲春時節,過了幾天,到了第62節,卻又說是冬末初春時節。
-------------------------
待續……


降低了工業基礎從0到1的難度同時提高了500廢的忍耐力、公民意識和責任感,使這兩者剛好勉強匹配。


不算硬傷有個BUG,女僕謀殺案的時候說姬信的土著保護協會長期是一人社團,但在1年前的海軍水兵NTR案里,上面派來的那個處理案子的元老,就是土著保護協會的

而且說姬信沒有存在感,可是楊元老想到翻案的時候心理想到的先後是執委,宅黨,女王,排第4的就是姬信了


第二章 第一百八十節 走私船

他忽然覺得有人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原來是林傳清。他帶著面罩,看不清神情。拿著魚槍。

他沖他向上翹起了一隻大拇指,意思是一切ok,可以行動了。兩個人並肩的向前游去。

橡皮潛水濕衣讓人感到又熱又粘。氧氣筒里吸進的氧氣,也似乎充滿橡皮氣味。周韋森很熟悉這樣的感覺。他正專心致志於保持著平均的步調,平穩地向沉船的珊瑚礁盤游去。


更新算不?


有啊
比如作者最近準備給狒狒們續命了

符不二最初的自述是大地主,還有兩房小妾,這和後期設定不符。


蘭度不知道具體日期光用六分儀就知道到了東沙島


死人太少了,或者說,元老們死的太少了。
「革命不是過家家」,更何況這麼危險的穿越、戰爭和征服過程。哪怕現代社會意外死亡都很常見,即使臨高500費做好了疫苗等準備,才死兩個也不科學。畢竟,清朝時人均壽命才30,以臨高的醫學水平,現代常見病就減員10%都不算多。
臨高是理想化的穿越者爭霸模型。當然,這已經是市面上能找到的最複雜和貼近真實的模型了。


醫學這麼硬傷很多。
現代醫學相關的我覺得基本都有硬傷。
x光b超檢驗等設備那麼多年還沒壞過。
製藥系統整個沒帶,那麼多年,藥品都過期了,新章節里他們的葯還在用。
真不知道他們除了搞公衛,簡易外科,中醫,還可以搞什麼了。


推薦閱讀:

《臨高啟明》有聖地巡禮嗎?
如何看待澳宋第一次人口普查(《臨高啟明》讀者情況調查)的調查結果?
有詳細完整的紙面資料,製作出8086級別的CPU和1M內存、軟盤,最少需要相當於哪個年代的科技水平?
《臨高啟明》實體書給你感覺怎麼樣?

TAG:小說 | 政治 | 穿越 | 臨高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