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將自己與他人歸類時是如何選擇「標籤」的?
Henri Tajfel的social identity theory(社會認同理論)解釋了人傾向於將自己歸為某類group並通過「歧視」別的group的方式達到提高自我認同這一現象,這在我們日常中十分普遍,比如蘋果用戶與安卓用戶互相嘲諷等等。
那麼,當我們試圖將自己或者他人歸類的時候,是有很多不同的標籤選擇的,比如人種,性別,職業,愛好等等。我們是如何去選擇標籤並歸類的呢。舉個例子: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人在用黑莓9000,我會很驚喜覺得親切並傾向於將他(她)暫時歸於自己一類(in-group)。這時候我可能會忽略或降低其它因素,比如職業,外表等等。當然這個例子只是個短期歸類的例子。
引申:對這一行為的研究對相關的交叉學科研究有哪些啟示呢,比如human robot interaction,HCI等等。例如:研究user與robot/agent交互的時候,是根據什麼因素去將robot/agent歸入in-group(high engagement)或者out-group(low engagement)。
抱歉我不是心理學或經濟等相關專業,只是看到了這個理論而比較好奇。如果表述或者疑問有問題,歡迎指教~
謝邀,涉及到的理論挺多的,包括通過線索(cue)的社會判斷(Social judgment),自我分類(self classification),他人氣質分類(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 以及最常見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我重點講一下社會判斷(social judgment),為了提高我們判斷的效率,我們通常不可能完全掌握一個事物的全部信息再進行判斷。如果真這樣的話,人類早死光了,正是通過這種捕風捉影的快速反應才得以生存(其它動物也一樣),但人類的升級了這種通過一些風吹草動來判斷事物的能力,人類可以通過象徵性的線索(cue)來推理和歸類,像樓主說的一樣,人們可以通過物質來分類,比如,我們可以從下圖很輕易地猜出什麼人開什麼車(該圖來自於Birgitta Gatersleben教授)。
因此線索的推斷往往帶有一種象徵性的歸類,而這種歸類與我們的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有緊密的關係,當我們選擇一個物品時,不單考慮其功能,而是其社會象徵性,比如我發現身邊很多人買了蘋果手機後,基本拿它當板磚機用,這主要是從眾心理驅使下,對社會象徵性的考量。手機就是一個象徵性的線索(象徵性其實就是「概括的、簡化的」的意思),也就可以成為我們歸類他人的標籤。
這種通過線索標籤的歸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有兩個自我方面的因素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社會判斷,並且造成信息不全推理下的社會判斷就容易產生刻板印象:
一、自我感知為中心的自我認同與偏見.
首先一個問題是如何驗證我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以及自我感知與他人對我們的感知不同呢?
我們可以通過自拍這件事情來驗證。當自己自拍了很多張,如果讓別人在其中挑選一張照片與自己挑選的那張往往都會不一樣。我們的通常會特別在意一些別人很難注意的細節,比如:「我嘴角咧大了點」,「角度偏了一點」,我們可以發現這個世界上最熟悉與最關注的對象就是我們自己。對於個體個性發展的需要,這種自我關注是必要的,但是這種自我關注的缺點就是以自我作為參考軸心,認為自己關注的地方別人也會關注。比如iPhone 5S一出來我就果斷出手了(在這之前我還在用200塊錢的諾基亞),因為從功能與設計的角度考慮,5S絕對是集大成的產品。但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將5S稱為土豪金,我和同學聚會都不敢掏手機,即使我當時和別人說我是如何考慮這款手機的設計與功能,大家都會覺得你不過是花式裝逼。人們經常會用一種粗略地社會標籤想當然的去評判一個人,所以,當我們使用標籤時會出現的一種矛盾現象:既有自我為中心的盲目也有從眾效應(conformity)的無知,往往是非常篤信淺薄的價值判斷,還覺得世界上的人都想法都應該和自己一樣,大家就容易去評判別人,任意給別人貼標籤(送看官一句話,如下圖)。這種自我中心感會造成我們誇大自己關注的點,比如在我們面試中,通常大部分人都會因為自己在面試中出現一些問題而驚慌失措,認為給面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實際上考官真正注意到我們出錯的幾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這種基於自我推斷的誇張效應除了自我向心感的驅使外,我個人認為是人們希望通過他人也有類似的選擇會來加強自我認同(self-identity);反過來,我們為什麼從眾(conformity),其實也是要證明我是正確的,有價值的,以避免自我認同與他人認同的分裂。簡單說,別人同樣的選擇(即使是選擇同樣的商品)讓我們自我感覺更良好。
此外,自我為中心的另一種表現就是自我服務偏見(self-serving bias),例如在關於夫妻二人對家庭貢獻比的研究中(兩人總計為100%),往往兩人相加會遠大於100%,因此人們更傾向於高估自己的作用,會產生一種虛假獨特性(false uniqueness effect),通過誇張自己的聰明才幹達到自我滿足。自我服務偏見還會造成虛假普遍性(false consensus effect),高估外界對我們的支持,比如我們幹了壞事時傾向於用一種普遍性逃之夭夭,我們常能看到一些明星在出軌後通常會為自己辯駁:「我犯了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誤」,而說不是「我錯了,和其男人如何無關」,當「男人「與」出軌「的標籤綁定在一起,只要有人舉出十個男人出軌的例子,兩個標籤就綁定在一起了,聽起來就貌似所有男人都會出軌,但實際遠沒有我們印象中的那麼多。順便說一句,這種自己出事就要拉整個群體下水的行為是最為不恥的。因此你看到別人用三星,虛假獨特性會增強我們的優越感,而看到和我們一樣用蘋果的人,尤其是某些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也用蘋果,我們又會運用虛假普遍性增強自我價值的認同。
二、自我歸類範圍的變化
如果你在太空,會深感自己是個地球人;在歐洲會深感自己是個亞洲人,在亞洲會深感自己是個中國人,在中國會深感自己不是「趙家人」。這種自我歸類是根據自我所在的情景隨時變化的,並使我們獲得必要的安全感,尋找到自我的定位。所以,這種自我歸類是沒有一個固定範圍的。《想像的共同體》這本書就論述了我們的集體(包括國家)其實是通過自我想像構建出來的,基於前文分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認同可以扭曲我們的社會判斷,強迫我們自己認為,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統一體,不論是其他個人還是國家。有的時候in-group的感覺一種自我歸類,想像自己是某個共同體中的一份子,其實只是我們通過有限線索獲取的自我認同,於是無中生有了。這裡特彆強調一下,我並沒有說所有的歸類都是虛構出來的,只想說這種歸類被我們擴大化了。
//////////////////////////////////
扯了好久的蛋,好像還沒有說到樓主說的「標籤」(symbol)是如何運作的問題。介紹一下我即將要開始的畢業論文中的核心模型,是(Reeder Brewer, 1979; Skowronski Carlston, 1987) 的研究,我們給別人貼標籤歸類時會分為:
好-積極(positivity),
中-一般(medium),
壞-消極(negativity)。
那我們是怎麼判斷別人的好壞呢?
我們作為觀察者(obsevor)去觀察實施行為的人(actor),並套用我們自己在以往所形成的各種標準和規範去判斷一個人行為的好壞。這時候象徵性的線索(cue)就是我們判斷的證據,也是決定我們對他人最終使用哪一種標籤(symbol)和分類。
對一個人的總體評價通常可以用下圖(Reeder Brewer, 1979)解釋:一個好人會在大部分時候積極,但是少部分時候一般般;而一個一般的人,在大部分時候都是表現不好不壞,少數情況下表現為有好有壞;而一個壞人則是大部分行為都很壞,但也會有少數一般的行為。
但是,兩個方面常見的特例 (Skowronski Carlston, 1987):道德與能力。
在道德方面(如下圖所示):如果你希望被別人判定為positive,你的行為就不能有medium,而是幾乎要時時都好;你在道德方面想被判定為一般的人,你在大部分時候要表現為positive,少數情況下表現一般般,但是不能有明顯的消極舉動;如果被判定為是一個壞人,大部分時候是一般,但是少數時候消極。因此我們可以看出當我們對他人進行道德判斷時,要求非常嚴苛。正是因為幾乎沒人能在道德上做出完全positive的行為,我們才能很輕易能給別人貼上道德標籤,因為道德判斷的要求太高,我們必須很努力才能成為別人口中的「一般般」。
而在「能力」的社會判斷標準恰巧相反(沒找到合適的圖):相較於道德,只要你有好幾次閃光的表現,你的能力就會被觀察者們承認,就會被判斷為優秀,比如,一個運動員,只要他取得了世界前幾的成績幾次,不管他其他時候的成績是不是很垃圾,他都會被認定為起碼具備世界級別的競爭力;如果一個人表現一般,或是有一次像模像樣的表現,都會被認為能力一般或者偏中上;只有一個人次次都表現糟糕時,人們才判定這人是個渣渣。
所以這個時候樓主說的標籤問題來了,比如,我們在給劉翔貼上標籤時,是應該用道德標籤,還是能力標籤呢?作為運動愛好者,通常用能力標籤,那麼劉翔跑出了很多好成績,是很值得尊敬,如果我們是民粹主義者,就很容易用道德標籤,那劉翔就是個下三濫(我知道有很多人說他們既不是運動愛好者,也不是民粹主義者,他們只是消費者,但是我們消費的不也是能力與道德嗎?)。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你用哪個標籤對我們judge對象的標準是非常不同的。比如我們對待人工智慧的判斷,如果以能力標籤的角度,人工智慧有很多用處,我們對它的判斷就趨於積極;但是如果我們用道德標籤的角度,人工智慧會造成一系列的認同與倫理問題,我們對它的判斷就趨於消極。
人類對人工智慧的不信任源自何處?應當理解為文明間的衝突抑或是物種間的對立? - LyndonZ 的回答
但是,我們作為觀察者通常具有即時局限性,比如你觀察到一個人在舞會上打翻了酒杯,就會覺得這人很笨拙,但實際情況下,這人腦子靈活,舞技超群,絕對不是一個笨拙的人,因此,我們通過別人即時的、一次性的動作是獲取不了足以判斷他人的證據,就像法庭審判,只有一個目擊者的證言,人證物證都沒有,是無法判定一個人有罪的。為毛老外覺得judge個人是件很不禮貌的事情,因為人們多數時候是不了解事實,所陳述出來的往往是證據不足的「謊言」,因此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我們經常發現不同的人對我們使用的標籤差別往往很大,除了選擇道德視角還是能力視角的差異外,還取決於每個人觀察或掌握的線索的多少。因此我自己在人際交往上總結的原則是:短期交往看錶現(能力),長期交往看底線(品性)。前者可以讓我們提高社會交往效率,後者讓我們收穫良師摯友與真心。
另外,給他人歸類的行為還會受到觀察者近期自身狀況的影響,比如我們自身剛剛經歷了道德事件,對他人的評判(judge)就更嚴苛。記得胡適先生的名篇《容忍與自由》中提到自己年少輕狂時、銳意改革時要反這個殺那個,給各種傳統東西貼上負面標籤,但年紀大了才發現那些傳統事物也是有非常正面的價值,於是也就撕去了負面標籤,能夠包容、接納和欣賞那些傳統事物。
待續…
我補充一下關於Tajfel 的social identity theory。 我不知道題主是在哪裡看的理論介紹,但是貌似這個理論是說人們認為group membership (群體身份)是自己的social identity (自我認同或者自我概念一類的東西吧)的一部分。因此人們的行為、態度等等受到了自己歸屬群體的影響。
這個理論的提出主要是在解釋ingroup favoritism(內群體偏好)現象。也就是說,因為你認為你所屬的群體是你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你會對自己所在的群體有偏好,而展現出對於內群體更加積極的態度。當然,這也可以用於解釋對於外群體的偏見。
這個Taifel還發明了在群體研究中很常用的minimal group paradigm。很有意思,有人有興趣的話我就再詳細說明一下。這個實驗也是用於驗證social identity theory的,然後發現的也是對於內外群體不同的態度。
注意,態度、偏見、歧視跟刻板印象——也就是題主說的標籤——是不一樣的。刻板印象(可能)是前者的認知基礎,但是兩者不能劃等號。比如,女性習慣感性思維——這是一種刻板印象,而根據這一刻板印象產生的女性不善長科學研究——這是歧視。所以說,social identity theory雖然可能對刻板印象有所涉及,但並不是一個對刻板印象很強的解釋理論。更好的理論可能是social categorization theory。
至於題主舉得黑莓的例子,就確實是一個social identity theory的例子。就是很小的共同點,也能夠迅速促進個體進行群體認同,從而產生內群體偏好。
至於題主最後說的應用我沒太看明白,in vs. out group 並不等同於 high vs. low engagement。或者這裡的engagement題主是在說別的概念?不過社心群體研究裡面,engagement 一般指的是個體對內群體的認同指標吧?
如果僅僅是把對象由人換為robot,我不認為會對具體的理論結論有什麼影響。最多只是多加了一個moderator(調節變數?),比如,當人們humanize(擬人化?) robot 的時候,效應和人一樣;當人們物化robot的時候,效應消失。可能比較有趣的問題是,什麼因素使得人們在某一情景中把robot當人看?
---------------------------說了一圈,發現跟標題不對。所以我說知乎的提問格式真的有問題。問題要不是沒描述就是描述與標題不符。攤手。
貼標籤的方式涉及到太多精密的精神活動,無法說盡,我所能理解的有以下幾種方式
1 我們按照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給自己和別人貼標籤。
這種標籤方式是最根本性的,我所能想到的絕大多數貼標籤方式都可以放在這個分類下。
如:
優越感標籤——自我認同、自我滿足
- 開豪車傾向於以「普通車」「豪車」標籤來區分人群,以突出自己的優越感
- 有房的傾向於以「有房」「沒房」標籤來區分人群,
- 住別墅的,在一群有房的人中間,就不會傾向於「有房」「沒房」的標籤,而會選擇「別墅」「普通房」標籤,因為這樣才會有優越感
- 沒錢、愛讀書的上升期屌絲,就選擇「愛讀書」「不愛讀書」「有發展前景」「無發展前景」為標籤,而盡量避免「有房沒房」「有車沒車」等標籤。(Ps:投資人也喜歡使用「有發展前景」「無發展前景」等標籤,因為關係到自己的投資回報——利益)
- 不僅沒房沒車,而且骨子裡意識到自己並沒有上升希望的真·永久·屌絲,就傾向於染個鮮紅頭髮,然後以「有個性」「沒個性」為標籤。
以此類推
共同點標籤(興趣、愛好、特長,乃至價值傾向等)——形成共同體,產生我進入一個團體、我變強大了、我不孤獨的感覺——精神利益
下棋的以棋會友,搖滾的音樂論人,養狗的定期聚會,打工的必有區域聯盟。至於同性戀、非主流等尤其需要抱團取暖。越是小眾的、孤獨的、弱小的、不被主流認可的,就越需要共同點標籤,暗示自己有一個團體,融入了群體的力量,我不孤獨等。
慾望標籤
心裡越想什麼,就越傾向於用什麼作為標籤。
不僅有房的喜歡用「有房沒房」來作為分類標籤,想要房又買不起,內心渴望很嚴重的,也傾向於(在心裡)以此作為一個分類標籤。
同樣,車,名牌衣服,包包,或者學生的成績——「優等生」「差生」等,都是如此。
這與自我利益有什麼關係呢?尤其是作為劣勢方,似乎就是在以對自己不利的方式來貼標籤啊?
其實依然是某種自我利益的變形。
慾望、羨慕是一種情緒,凡是情緒都是用來進行自我利益的,憤怒、恐懼、悲傷、羨慕、渴望等,莫不如此。
具體的解釋可以看:如何控制負面情緒? - 葉修的回答
這裡簡略解釋一下。羨慕、渴望這種情緒起到方向指引的作用,驅動你去追逐這個東西。在比較高大上的說法里,這就叫做夢想的驅動力,俗一點,就是慾望了——無論怎樣,這種情緒都是為了你自身的利益而產生的。你的慾望驅使你額外的關注某個你想要的東西,因此你忍不住傾向於用這個標籤類區分人我。
恐懼標籤
我們將蜘蛛乃至蟑螂、老鼠、蚊子等統歸在標籤「有害的生物」下;進入原始森林,立刻對「可以吃人」標籤下的狼、毒蛇、老虎、熊等動物高度警覺。
人群之中,我們對一般人感覺不大,沒興趣到處亂貼標籤,但是一旦碰到脾氣不好、有攻擊性的人,立刻一個標籤貼上——「暴脾氣」「暴力傾向」。這樣的標籤方法有助於我們識別和逃離危險。
諸如此類。
基本上,絕大部分情況下,我們的標籤都是按照對自己有利——安全、自我滿足、自我強大、自我優越等——的方式進行選擇的。幾乎所有的標籤方式都是以此原則進行的,除去下面這種:
2 初始印象標籤
對於純粹陌生的東西,對於初生的嬰兒、低齡兒童來說,很容易按照第一次接觸某事物時的印象來理解該事物,並以此形成最初的標籤。
比如,最初的嬰兒,他不認識狗,我們教他,這個叫「狗」
。於是他不僅認識了狗,並且將「狗」作為一個標籤。下次,碰到類似的四足動物如貓、媽、牛、豬,
就會使用標籤「狗」——直到我們糾正他,給他一個新的可供使用的標籤。
有些標籤更加複雜而隱藏。
比如,在我們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十幾年中,父母的整個婚姻關係模式就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初始標籤,或者是初始標籤群組。雖然我們不會去給這種標籤取一個具體的名字,但是我們會用這個標籤去判斷別人,尤其是異性。最終,你會更傾向於找一個與你的父母某方面類似的異性——你在依據這個標籤選人。
有時候,這個標籤對你並無利益。假設你是一個女生,你的父親是一個比較善良但是脾氣極端惡劣容易失控的男人。你依然會傾向於找一個類似這樣的男人做配偶——雖然這並不具有真正的利益——僅僅因為你對這個標籤很熟悉。
在初始印象形成標籤的領域,我認為最為經典的是德博諾在《水平思考法》一書中提到「T」型結構的例子,簡直是神一樣的舉例類比,頗有「諸相非相」的感覺。簡要摘錄如下:
對於下面這個奇怪的圖形,你想要怎樣的把它分割開?
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的話,我可以先舉個例子講解一下
我說,它這樣拆分很方便
4個T型。
接著,我給你看下面的圖片,說你準備怎麼拆分呢?
你就反應過來了,明顯就是這樣拆分嘛:
我不斷的給你增加新的練習:
你練得很熟,說:「這個要想一會兒,但是也難不倒我」於是你就這樣拆分了:
呵!連兩個橫著的T都被你看出來了!我只好繼續增加難度,脫離單純的學生課本層面,而進入複雜的現實社會應用層面。比如這樣難的題:
如果你是個書獃子,應用能力差,你直接就愣住了——這tm什麼玩意兒啊!然而,如果你冷靜觀察分析,應用實踐能力非常強,你就會發現,其實最終還是可以拆分開來。
這麼難你都搞定了?然而,上面的情況還只是明確條件下的線性分析,如果連條件都不明確呢?如果圖形的一部分被黑塊遮住了呢?比如這樣:
你搞得定?
如果你真的夠聰明,你或許能夠推想到,大概率的,圖形應該是這樣:
好吧,你已經完全掌握了拆分圖形的要訣了,就連被遮住的圖形,你也能夠分析出合理的拆分方案了。我不得不承認,在圖形拆分界,你已經算得上一個崛起的新秀了。於是你步入江湖,接手了很多圖形拆分的訂單。
你覺得,這些訂單太小兒科了。
比如這些奇怪的圖形:
你分分鐘破解,拆分為:
偶爾也有比較難的訂單:
你說:我靠,坑爹啊,幸好博士研究生的時候做過類似的項目。藉助複雜的估算模型,你最終成功破解:
你如此優秀,簡直沒有難得到你的項目了。你聲名遠播,依靠拆分最複雜的圖形,賺來了房子、車子、美女。
作為圖形拆分解的代表性人物,你根據多年的經驗還發表了著名的圖形拆分原理:世界上的圖形可以分為兩類,在T型約束下可整拆分的和不可整拆分的。
直到有個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問你:為什麼拆分圖形非得按照T字形拆的?我喜歡圓形、條形呢~
也不知你望著房、車和美女,敢不敢如實回答。
很高興你能提出標籤這個概念,因為你已經揭露了心智運行的本質。
即,標籤,即是自我(ego)。
想想看,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標籤,他會是什麼樣子?他什麼都不是。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做的事就是給自己打標籤,給別人打標籤。心智的根本作用就是在不斷的發現和規範差異性。
如果你不給你打上男性的心理標籤,你就缺乏性別認同。如果你不給你打上某某職業家,你就缺乏職業認同。如果你不給自己貼上我喜歡什麼,我討厭什麼,那麼你連你自己是誰,什麼性格你都不知道。
心智的溝通,取決於變化。所以,打標籤是心智成熟的代表,它能夠徹底融入社會。
我們如何選擇標籤,只會跟我們的認同和習慣有關。
那什麼時候我們不需要標籤呢?
在我們需要神性的時候。
所謂神性,其實就是所謂的物我兩忘。當你遠離社會,或一個人靜修打坐時,心智休息了,自我(ego)不見了。沒有前,也沒有後;沒有過去,也無未來;沒有愛或恨,沒有生或死,只有寧靜,與存在。
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所謂人生如戲,大夢一場,的確如此。當你我融入社會,我們是一個個個體,我們有我們的故事,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人生軌跡。
而當我們遠離社會,撕掉心智帶來的一切標籤,我們其實什麼都不是,只是純粹的存在。
所以其實看破了心智的虛妄,你就能明白,死亡其實並不可怕,只不過是心智永遠地休息了,僅此而已。
我們每天睡與醒之間徘徊,實際上和在生與死之間徘徊是一樣的。當有一天,你躺下再也不會起來,那就是死亡,即永遠的寧靜。
嗯,有點跑題了。
我再來說說心智打標籤的好處吧!實際上,我們之所以喜歡和習慣性打標籤,是因為我們心智需要把自己和別人區分開來,心智就是起這個作用的。
我們可以發現,越是牛逼的人,他們越是自信,同時也越了解自己,習慣於主動追求自己想要的。越是過的一般,渾渾噩噩的人,越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每天過一天算一天,習慣於被生活推著走。
這裡最本質的區別就是,第二類人不如第一類人會打標籤。
第一類人會嚴格定義自己的社會角色。例如,他定義自己博學多聞,非常有才華,並且這個定義並非自己幻想,而且根據客觀事實才判定的,那麼這個人在面對自己優勢的時候,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氣場。
當他對自己定義的越深刻,就越了解自己,也就越明白自己要什麼和不要什麼,從而會很容易變成一個獨立自主充滿夢想和果敢的人。
而一個人對自己定義不深刻,總是憑藉本能和生活推動他自己,那麼他很有可能會一直這麼過下去,永遠難以獨立。
當然,錯誤的定義也會出現問題。
當自我定義和現實差距過大時,同樣那個人會表現出強烈的氣場,但是在別人眼裡看來他就是個二逼,活在自我幻想世界裡。
同樣,自我的定義不只有一面,因為心智具備變化和塑造性,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會有多副面孔。
例如在外面我是一個企業家,在家又是一個好爸爸,在長輩面前又是一個孝順的晚輩等等。
要塑造好這些角色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經常會有角色篡位的情況出現,也就是,一個當官的領導,無論在誰面前都是高高在上的。一個軍人,會用軍隊訓練新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等等。
這都是心理角色篡位的表現。
想要塑造好這些角色,你必須能夠在不同的角色之間打明標籤,避免混淆。當你對某個角色越深刻,你就能越來越勝任這個角色。這也就是心智最典型的作用。
謝邀,看到這個標籤,刻板印象,正好前不久寫了觀《瘋狂動物城》的觀影感。主要是說我們為什麼有刻板印象的。
簡化繁雜的信息
為什麼無論是哪裡的人都會有刻板印象呢?是的,刻板印象往往被認為是社會歸類的一個附屬品,為什麼要社會歸類呢?因為我們每天走出門外,接觸的信息太多了,而大腦和智力的一個根本的原則就是要簡化接受到的信息從而更有效處理這些信息,這個時候如果把每一個看到的人自動歸類(老少,男女,種族),並在分類後用之前的知識來應用,那麼就會大大簡化大腦的工作量,但是這種把之前習得的知識放到個體身上的過程就是刻板印象。
社會地位的追求
除了認識了解他人,減少不確定性外,刻板印象的另一大功能就是滿足我們的社會需要。人們在生活中的一個根本動機是對自尊和社會地位和階層的維護,就是我們要保護我們的自我評價是正性的積極的,我們要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是高的。我們會對可能傷害自尊或自己當前地位的信息特別敏感。可以小到對個人來說,學生時代考試不好讓我們自尊受挫,也可以大到對社會來說,當看外來的移民得到本來屬於本國人的較高地位的工作後的感到社會地位的受挫。從個人層面來說,當人剛聽到挫傷自尊的信息後,會更加使用負性的刻板印象去歧視少數族群,因為歧視別人的一個結果就是抬高自己,而刻板印象(他們偷懶,騙人)也合理化了這種歧視(因為他們是騙子,因為他們偷懶,所以他們活該被歧視被踩在腳下)。
從社會層面來上維護社會地位的動機影響更加大,二戰前期希特勒利用一戰後德國地位的下降和當時德國經濟形式不好(糟糕的經濟形式是對全民自尊和國際地位的打擊),成功煽動民眾對猶太人的仇恨,把猶太人刻畫成卑鄙,無恥,欺騙,吝嗇的蝗蟲(猶太人在歐洲其實一直不受待見)。而當前美國大選似乎也在重複這一悲劇:雖然被媒體和政界主流都嗤之以鼻,Trump仍然很受歡迎,也是因為他的言論中包含太多露骨的對外族的攻擊,歧視和刻板印象迎合了很多美國中下層白人(想表達但又不敢表達)的思想(因為移民主要衝擊的是這批人的工作和地位)。
社交的需要
人的第三個根本的動機就是對社會群組的歸屬感。社會群組的一大特點就是社會規範。而在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多少會收到這種社會規範的影響(比如東方的強調謙虛和西方的強調個性)。在這種社會規範下,即使一個人知道某些行為是不對的,但為了不被自己的社會群組驅趕,他們也往往會默認這種不對的行為。比如文革,比如二戰的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更何況,為了積極融入社會群組,我們可能還會更加積極地迎合這種不好的行為。
首先給別人貼標籤是一種懶的行為,減輕人的認知負擔,幫助我們快速做決定。畢竟在過去茹毛飲血的時代,如果任何未知事物(比如一頭猛獸,一個敵方部落的人)襲來,若我們的祖先沒有迅速反應(fight or flight)的話,可能就死翹翹了。能活下來的人,祖先肯定是見一葉而知秋的,也就是標籤小能手。
其次,給自己貼標籤是因為我們的ego,正如前文有同學提到的。人的矛盾性在於,我們既希望自己屬於一個群體,可以不那麼孤獨;又希望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比較折衷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屬於一個相對「小眾」的群體(小眾,「小」而「眾」,這個詞本身就是如此矛盾)。 於是小清新們樂此不疲的為自己尋找一個個代言人,從陳綺貞到陳粒,其實無非是想畫出一個圈,裡面是」people like us「,外面是"people like u guys「,而這個圈一旦人數超過上限就會反轉,這時圈內的人成了"people like u", 最早的追捧者早就逃之夭夭了。是不是有點像股市?誰最後接棒誰倒霉啊。
把給自己貼的標籤放在社交網路上,比如我們在知乎主頁上的自我介紹,一方面是生物學的signal theory,類似孔雀開屏展示他的生殖能力,吸引配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經濟學領域的signaling,向潛在的僱主或者僱員展示自己的價值。
再次,標籤不合理,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上點乾貨。
數學家John Allens Paulos有一本書叫《A Numerate Life : A Mathematician Explores the Vagarities of Life》,裡面就用簡單的數學原理解釋了標籤的不合理性。
他說,給一個人寫傳記,就好比要畫出一條線,要同時穿過盡量多的點。所以只是一個最優解。
假設用一條10米長的直線來代表你的一種特徵(比如是不是喜歡獨處,是不是支持共和黨....),兩端的0.5米各視為不尋常(abnormal),也就是你在這方面比較小眾,中間的9米為比較尋常的。此時你在這一件事情上大概有10%的可能成為一個異類。
當這兩條直線(代表兩種特徵)交叉成一個正方形時,也就是81平方米的面積為大眾,19平方米為小眾。你在兩件事物的合集中,有19%的可能是異類。
同理,推演到10*10*10的立方體時,接近邊緣的體積是 273立方米。也就是,你有273/1000的可能是小眾的。
那麼人有多少個維度來定義呢(類似MBTI的測試題)?至少數百個吧。在這種情況下,你得到的是超級立方體(hypercube),那麼小眾的可能性會接近1.
大叔用數學的方法論證了:Everybody is a weirdo. We are all on the edge.
敢問標籤黨們,這下還覺得貼標籤理所當然嗎?
Knowing that dimensional geography suggests that every single one of us is far more peculiar than we may be willing to admit. You are not the only weirdo you know; in reality we』re all a bunch of weirdos.
判斷的邏輯與標準,比如樹木與金屬,人與猿,行星與恆星,又比如有個故事說蝙蝠是飛鳥還是走獸,原因是分類的標準模糊,這些固有的分類有一些公認的標準,比如金屬與樹木,但是某些牽扯到社會學的分類會因為個人的邏輯與標準不盡相同,比如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秦始皇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等等,判斷的邏輯與標準的前提是要有自我意識,
謝邀,但是沒學過相關方面的知識,不敢妄加評論。 學的腦認知。
謝謝邀請,並非心理學專業。個人在美帝的這兩年與人交往的最大收穫,就是學會不隨便給人打上【標籤】,不根據人種,膚色,第一印象就對人作出膚淺的主觀判斷,而認識到這一點之前我默默走了很多彎子,身邊大神實在太多....紐約人最愛鼓吹的「don"t judge"其實也自有它的道理。抱歉扯遠了,回答的內容跟問題似乎沒有啥關係...
按認識方式歸類算不算?
看到其他人的答案,大多看起來都很書面化且長篇大論,而且知識的搬運上相當盲目。。。本人還是來點通俗的說法吧——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學心理學,一般人並沒有上面闡述的那麼複雜,所以本人會丟掉書本知識來點接地氣的分析。
我們來看看題主舉的例子(個人比較有同感):
那麼,當我們試圖將自己或者他人歸類的時候,是有很多不同的標籤選擇的,比如人種,性別,職業,愛好等等。我們是如何去選擇標籤並歸類的呢。舉個例子: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人在用黑莓9000,我會很驚喜覺得親切並傾向於將他(她)暫時歸於自己一類(in-group)。這時候我可能會忽略或降低其它因素,比如職業,外表等等。當然這個例子只是個短期歸類的例子。
由於本人至今也是一名 bber(黑莓用戶),所以日常生活當中,也會把社交生活的人分出一項【bber】分類 —— 在這裡,我們對人標籤的標準就是基於所使用的手機品牌、型號、遇見場所、言談舉止等。這些同時也是本人對人標籤化的習慣,相信也是大多人的習慣。
實話,我們在對人進行【標籤】之時,使用的標準不一,如:
某君 A,只要根據生活習慣、外貌長相、性格熱點、價值觀、性別、性取向、地域差異、人種……如此下來,A 可能一個人就符合了筆者數十種不同的標籤。
在將人歸類的過程當中,對同一個人進行標籤化並不存在唯一的標準。——這當中涉及面很複雜,但答案很簡單,也就是如此而已。
和自己的關係,也就是人際關係。
比如小清新,這個詞和你的關係?無論這個詞代表什麼意義,它一定會和你產生某種關係的聯繫方式,和核心你自己的定位形成一種人際距離。
近或者遠,或者重疊,或者不同的次元,標籤,就是一個小宇宙地圖。
建議做人群畫像
自我歸類論,我想也去看一看!
俗話說,物以類歸,人也是這樣嗎?人也歸類是嗎?
眾觀其說,也想學習其中的奧妙!
這個討論太棒了,這一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走馬觀花翻了幾本社會認同理論和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書,跟學社會學的同事切磋研討,推敲 社會認同、族群、分類這些概念,備受折磨,十分抓狂,起因是接了一個艱巨任務:基於族群理論對中國手機消費者進行認識。
題主想用標籤法對人進行分類,我感覺很親切,一個理工男能想到的工程方案也就是標籤分類,用碎片的標籤去片面地認識人群,期望能逐步獲得一個全面的畫像,這也是當前大數據給我們展示的圖景,其實目前這幅圖布滿了破洞。在艱苦地探索中看到大家的討論,感覺很有啟發。一切緣於分辨
好像書名就是《自我歸類理論》,多年前寫畢業論文時用過,有點忘記了,抱歉。
作為受過最好的心理學系統教育的人之一,我可以負責的說:其實這是個三觀問題。因為不同三觀的人有不同的分類、標籤、判斷、認識體系。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的專業方向和發展前景怎麼樣?
※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這麼逆天,為什麼谷歌還要賣掉它?
※沒有任何基礎,能學工業機器人嗎?
※如果一個生物或者機器人有銀河系那麼大,他的一個動作是不是可以認為超過光速?
※十年後,如果彩禮超過十萬,你是否願意買一個機器人伴侶而選擇不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