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馬來人經濟地位是否高於華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更是一個長期被多個西方國家殖民的國家,這些因素深深影響了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馬來西亞政府認為華人與其他種族尤其是馬來人之間的經濟差距,是直接導致馬來西亞種族間經濟發展不均的主要原因。在此過程中,馬來西亞政府採取了什麼政策?而如今還有四年即將邁入前首相敦馬哈迪醫生立下的2020宏願,馬來人的經濟地位是否已高於華人的經濟地位?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二年級的柯靖曼,此回答是為了應付世界經濟史這門課程的期末作業,所以請各位高抬貴手,讓小妹順順利利通過考驗,啊哈哈哈,另外必須說明此答並沒有剽竊,絕對是個人原創。

作為馬來西亞華人的我,首先得說明一下,馬來西亞的這一個情況是極其特殊的,很多時候我跟我的中國同學也是解釋不來的,所以確實有點令人費解,對此話題不感興趣者,更是會覺得無聊透頂。往下看的各位,請做好準備!


經濟不平衡即貧富差距的存在,是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的普遍現象。族群之間經濟地位存在差距也是每個多元族群國家共有的現象,就如中國的一樣,中國的西北的回族或信仰伊斯蘭的種族們,中央政府都一直有設法讓當地人民富裕起來,不讓省與省之間貧富差距太大。因此,在如今的各個國家裡頭,當地政府採取的方法措施都不一樣,所以馬來西亞都唔例外,當然馬來西亞也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情況。


首先我簡單的說下馬來西亞的種族分布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種族方面主要是以三大種族即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為主還有一小部分的少數民族和外來移民者。在1957即獨立的初期三大民族的佔比大概是馬來人佔60%++,華人20%++,印度人10%++。後來最近的比例就是馬來人和印度人的佔比逐漸增加,然後華人的佔比逐漸減少。原因不外乎就是種族間生育率方面有了差距。


好了,有了一個框架的想像,接下來就是說明種族之間的哪一種利害關係,就好像三國演義中的三國那樣,不過主要是說馬來人跟華人啦。在我從小到至今理解以來,馬來西亞正真的土著是ORANG
ASLI,是真的是住在樹上或樹林里的人,所以如今我們說的這三大種族其實都是外來移民,就跟美國差不多,歐洲人移民過去,土著其實是RED
INDIAN。可是,問題就來了,馬來人自稱自己是土著,並且把其他種族當做是外來者,所以身為華人的我們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馬來西亞的二等公民。當然,主要掌握國家的政權的就是馬來人啦,然後就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華人會比較有錢,所以為了拉近種族之間的經濟差距,馬來西亞政府也在獨立以來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扶助馬來人,這獨立將近60年以來,當中的措施包括了,教育方面 ,注重馬來文,曾經就是我媽媽的時期把數理的語言從英文換去馬來文,買房子方面,優先給馬來人和打點稅收的折扣等等其他很多啦,什麼銀行存款的利息也比較高一些。除了這些,還有一些比較來硬的措施,像是看到比較成功的華人企業就設法惡意收購其公司的股權,然後進董事局開會,然後華人就不爽,然後就把全部股份全賣給馬來人。實例最為經典的應該就是郭鶴年郭氏集團了,詳細情況太長了,懶得說,上網查吧。

搞清楚來龍去脈,接下來就是正式回答問題的時候,到底馬來人的經濟地位高過華人了沒???以下是我認為的幾個點,純粹個人看法。如有冒犯,多多得罪,同埋歡迎各位指點。作為衡量經濟地位的指標有就業地位、收入地位、財富地位和貧困地位等這幾個點。


在我看來,我並沒有誇張化數據,所謂有圖有真相,我認為馬來人的經濟地位確實還沒有超過華人的經濟地位,以下分為幾個方面的論證:

上圖是從1970年到2009年馬來西亞的族群貧困率,圖中可以知道華人和印度人的貧困率已經很低,所以所謂的貧困問題都是集中在馬來人和少數民族的身上。以上bumiputera的意思是土著的意思,代表馬來西亞的原住民即馬來人和少數民族。

以上是2004年和2009年的馬來西亞基尼係數,可見馬來西亞的收入差距縮小了,三大民族都縮小了,可是馬來人的基尼係數依舊比華人來得大,估計是馬來人的貧困率給拉高了。

上圖2008年馬來西亞的族群就業情況,雖然馬來人的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佔比已經佔了一半,可是根據馬來人佔馬來西亞人口的佔比的話,跟華人的高級職業佔比是相對來的少的,而且無技能員工的比例是華人的三倍以上。

上圖1970年至2009年馬來西亞家庭收入分配變化,可以看出政府的保護馬來人政策讓馬來人的收入逐漸追上了華人的家庭收入,可是2009年還是差了超過500令吉的差距。

上圖2004、2006、2008年馬來西亞各族群的公司股權變化情況比較,可以看出華人的股權總值和股權比例跟馬來人相比,已經接近超出一倍的現象。

上圖是各族群的資本在有限公司的佔有率,可以看出馬來人還是無法超越非馬來人的佔比,而且這幾十年間,非馬來人的佔比有下滑的現象,原因不外乎就是馬來人的保護政策導致非馬來人感到恐慌,失望,而逐漸被外資往外逃。

從以上幾個方面來論證,確實馬來人的經濟地位在這60年來都還沒超越華人的經濟地位。看來馬來人優先的保護政策還沒把馬來人的經濟地位推上高位。另外,以上的數據都只更新於2008年,原因是因為當今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在2008年推動了一個馬來西亞的口號,寓意種族之間不分你我,大家都是一家人,所以在大馬五年計劃裡頭也刪除了種族間的數據之比。


其實對於馬來人優先的保護政策,說實在,其實是弊多於利,尤其是在整個國家的宏觀經濟上來看,因為這和中國保護西北部少數民族的情況不一樣,中國保護的是少數民族,佔比不超過10%,可是馬來西亞保護的是馬來人,佔比超過60%的種族,所以就會造成馬來人過於依賴,而導致國家的經濟競爭力下滑,這是要不得的,可是這個政策是不可能取消的,因為馬來人始終害怕自己的地位不保,必須使出一切方法保護自己的地位,就好像當初把新加坡踢出去就是為了使到馬來人的佔比從50%提升到60%,不讓別的民族的人數超越自己,最好的證明就是連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都在1970年曾經說過承認馬來人不是馬來西亞的原住民,並且警告馬來人小心被華人和印度人剝奪這個國家。

最後,我回答這個問題不是想觸動敏感的話題,是純粹以經濟的角度來考察,客觀地反映事實的真相。我們是一家親,SATU MALAYSIA!!!另外,曾經有人問我,點解你地馬來西亞人咁鐘意將你們的文化之類的東西。當時,我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在心裡給出答案,還不是因為你們不了解嘛….


文獻來源:

非常感謝我身邊的各位告訴我那麼多資料,爸爸,媽媽,同學,朋友,長輩們。紙質方面就是感謝從小看到大中文報章,還有在圖書館借的一本書,感謝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感謝作者林勇,感謝這本書《馬來西亞華人與馬來人經濟地位變化比較研究(1957-2005)》。這本書真的寫到很中肯,好岩聽。數據方面就是來自於大馬五年計劃里的回饋前五年的數據圖,GOVERNMENT
OF MALAYSIA,TENTH MALAYSIA PLAN,2011-2015,KUALA
LUMPUR,GOVERNMENT PRINTERS,2011。最後,感謝老師這一學期來的分享與吐槽,有緣再會!


號外號外,雖然這個國家這樣看來好像不是很好,可是事實上民族間和睦相處才是真諦!歡迎到馬來西亞遊玩,TOURISM VISIT MALAYSIA 2016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我愛我的國家,有國才有家,還有13天倒數回家啦啦啦,解脫北京的冬天回到四季如夏的馬來西亞,估計回家要開空調了,不然會熱死,哈哈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14級的陳素婷,此回答是北大世界經濟史課程的期末作業,希望各位高抬貴手,讓小妹能夠順利通過考核^^另外必須說明此答案純屬個人原創,絕對沒有剽竊。我的中文用詞、語法可能不大恰當通順,如有語病,請各位大大多多包涵。


我是馬來西亞的華人。首先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國家的概況。馬來西亞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主要由三大民族:馬來人(50.4%)、華人(23.7%)、印度人(7.1%)以及原住民(11%)組成的。馬來西亞也和世界各國一樣都存在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只不過,它主要是表現在種族之間經濟地位的差距。


其實呢,馬來西亞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國家,他的國家首相只能是由巫統(簡稱UMNO,馬來西亞執政黨兼最大政黨)的主席擔任,這意味著我國的首相必須而且只能是馬來人。(可想而知,華人是沒有政治地位的。)還有一點特別的是,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華人相比,絕大部分馬來西亞的華人會說至少四種語言或以上:馬來西亞語、英語(前兩種語言為官方語言)、華語(這三種語言從上幼稚園起就開始學習了),再加上自己的方言,如廣東話、福建話、福州話、潮州話、客家話等等。不過,馬來西亞大部分的華人都會說廣東話,尤其是在西馬一帶。至於我呢?雖然不會說,可是卻聽得懂,因為從小看TVB港劇長大的^^忘了說我是住在東馬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馬來人的經濟地位是否超過華人的經濟地位呢?之後,我會再和大家分享一點點我所知道的馬來西亞的現狀(八卦)。在我看來,馬來西亞馬來人的經濟地位並沒有超過華人的。事實上,馬來西亞的經濟命脈大部分都掌握在華人手中,如商業、運輸業、製造業、銀行金融業、農林業、酒店業、新聞媒體等。


1969年,馬來西亞爆發「5.13」事件(種族衝突),當政者解釋是因為華人和其他種族尤其是馬來人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能力差距太大,最後造成了馬來人與華人發生衝突的悲劇。(不過,家裡經歷過「5.13」事件的長輩說,這其實不過是一場政治鬥爭的陰謀,與種族衝突無關,只是單純的馬來人被當權者煽動,醞釀了這場悲劇,許多華人和馬來人因此而喪命。)無論如何,在「5.13」事件後,馬來西亞政府於1970年提出了為期20年的「新經濟政策」,以消除貧困。從此馬來西亞的發展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巫統也從此牢牢地控制了國家。


「新經濟政策」雖說是要消除馬來西亞的貧窮率,不過,這主要也只是消除了土著的貧窮率。在新經濟政策執行的過程中,政府傾向於消除鄉區貧困(主要是馬來人居住),而新村、園丘(主要是華人居住)的貧窮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改善。我個人認為其實「新經濟政策」其實是變相的馬來人保護政策。新經濟政策推行以後,土著(泛指馬來人、沙巴及砂拉越少數的原住民)在企業的股權份額大大提高,且華人創辦的企業必須為土著保留30%的空股(即土著不需要拿錢投資該企業,卻享有分花紅的權力)。

在國內的公立大學,土著學生的錄取率攀升,而華人的學子即便學習成績再好,也很難被錄取。而且,馬來人的學子出國留學都可以拿到由國家頒的獎學金和生活補貼,但華人學子卻很難獲取,基本上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另外,馬來西亞的公務員主要都是聘請土著。目前,馬來西亞的公務員,土著就佔了95%,華人和印度人僅佔了5%。一般上,馬來西亞的華人很少會去當警察和軍人,主要是因為他們升職的機會非常之低。


馬來西亞政府機構的社會福利援助也是以土著優先,馬來人買房子可以獲得比較多的優惠(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且他們向伊斯蘭銀行貸款只需要還非常低的利息,購買政府所發行的基金也能夠獲取較高的利率。此外,在第10個大馬計劃中,共拿出48億撥款給全國小學。然而,華文小學僅獲得3.4%的撥款,淡米爾小學只獲得1.1%,國民型小學卻獲得了其餘的95.5%。新經濟政策和其他計劃的推行造成了社會不平等的現象產生,引起人民的不滿。

現在,通過一些的圖片和數據,可以讓大家清楚地了解華人在馬來西亞的經濟地位。

以上是馬來西亞的十大企業,其中(3)大眾銀行、(4)聯倡國際銀行、(10)雲頂集團皆屬於華人創辦並且目前還擁有的;(8)Maxis通訊則屬於印度人的;其他全屬於國營的。由此可見,華人開辦的企業在馬來西亞還是非常成功,擁有很高的地位的。

上圖則是由馬來西亞Forbes發布的馬來西亞首富排行榜。馬來西亞十大首富中,華人佔了八個,印度人(Ananda Krishnan)和馬來人(Syed Mokhtar AlBukhary)各佔一個。其中大馬首富郭鶴年先生便是一名華人。這不就很清楚的說明了華人在馬來西亞的經濟地位嘛。


那麼,華人在馬來西亞各個領域又有哪些成功的企業呢?

1)在銀行金融業方面,馬來西亞的大眾銀行(Public Bank)、聯倡國際銀行(CIMB Bank)和豐隆銀行(Hong Leong Bank)都是華人開辦的。

2)馬來西亞知名的四、五星級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Shangri-La)、君悅酒店(JW Marriot)、麗思卡爾頓酒店(Rizt Carlton) 、威斯汀酒店(The Westin)、盛茂酒店(Traders)等都是由華人開的。此外,大馬首都吉隆坡的許多購物中心也是華人開的,如Mid Valley、Lot 10、Sungei Wang、The Curve等。

3)馬來西亞的四大電訊公司之一 —— U-Mobile就是屬於華人的。

4)馬來西亞星巴克咖啡的獨家代理權由本地華人企業——成功集團收購。

5)馬來西亞各大報社基本上括如華人的囊中,如星洲日報、詩華日報、聯合日報、東方日報國際時報、亞洲時報、華僑時報、Borneo Post、Utusan Borneo等。

6)馬來西亞的大型華人集團,如常青集團、成功集團、雲頂集團、IOI集團等旗下經營了旅遊、 渡假村、酒店、休閑俱樂部、證券業、保險公司、 產業投資、建設公司、汽車銷售、書籍銷售、快遞服務、購物中心、連鎖餐飲、傳媒電訊廣播、報社、教育、空調冷凍、紡織業、便利店、伐木業等等。

7)馬來西亞還有許許多多上市公司都是屬於華人的(包括馬來西亞十大首富中八個華人的集團),在這裡我就不一一敘述了,有興趣的大大們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啦。


接著,來看一看,馬來西亞華人和馬來人的經濟條件和狀況。2014年馬來西亞華人的平均月薪2675令吉高於馬來人的平均月薪2286元。馬來西亞華人不僅在薪水方面佔有優勢,且華人整體消費水平也高於馬來人,如所擁有的房子、開的汽車、送孩子出國留學等。

此外,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所發布的數據,可以看出2014年土著(馬來人和原住民)和華人的家庭月平均收入分別為5548令吉及7666令吉。通過圖2:馬來西亞高(20%)、中(40%)、低(40%)收入家庭的月平均收入中,也可得出在1970-2014年期間華人高、中、低家庭的月平均收入都比馬來人家庭高。

1 家庭月平均收入

2:馬來西亞高(20%)、中(40%)、低(40%)收入家庭的月平均收入

據馬來西亞貧困率數據表顯示,雖然馬來人的貧困率已由1970年的64.8降至2014年的 0.8,但是仍然高於華人的0.1。 不過,可從中看出大馬政府在1970-1990年實施的「新經濟政策」和之後採取的一些措施,對降低土著(主要為馬來人)的貧困率還是有顯著的效果。

3:馬來西亞貧困率


以上多方面的數據,都足以論證馬來西亞馬來人的經濟地位並沒有超過華人。雖然政府實施的保護政策,改善了馬來人的經濟水平,但是,同時也使得馬來人不需要像華人那麼努力為了生計去拼搏,因為他們享有政府給予的各種社會福利。即使沒有工作,馬來人也能得到生活補助金。我覺得這些政策的推行,將對馬來西亞現在以及未來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畢竟馬來同胞佔有馬來西亞50.4%的人口。我希望我國政府可是恰當給予馬來同胞合理的社會福利援助,而不是過度的保護他們,應該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時,希望政府也可以看到其他種族的貧窮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援助,以便能夠更好的實現「一個馬來西亞」的理想。

啊哈哈,現在,讓我們來了(八)解(卦)一下馬來西亞國內的一些現狀吧!不知道大家知道嗎~馬來西亞其實是由東馬(婆羅洲島)和西馬(鄰近泰國和新加坡)兩部分組成。東馬有兩個州:沙巴和砂拉越,這兩個州擁有全馬來西亞最豐富的天然資源,然而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他們卻是馬來西亞最貧窮的兩個州屬。因為他們把賣掉的天然資源的收益上繳給聯邦政府後,聯邦政府卻只分給他們5%的利潤,出現利益分配不均、不公平的現象。

還有馬來西亞一些州屬的道路建設與維修、政府建築工程並沒有進行競標,而是都是直接承包給政府高級官員親戚的公司。另外還有一些華人企業直接被迫賣給了朋黨,大馬首富郭鶴年老先生位於玻璃市的糖廠,以12億令吉的價格,被強硬收購了。此後,馬來西亞的白糖市場被某土著財團壟斷了(百姓苦不堪言啊,短短兩年,白糖每公斤漲了1令吉,過去十幾年可是沒漲過價呢),馬來西亞也因而失去了郭老先生這一位「大馬糖王」,人家搖身一變就成了「世界糖王」。


雖然如此,馬來西亞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家,各個種族和睦相處。馬來西亞,四季如夏,氣候濕潤溫和,美景和美食超級超級多的。榴槤、山竹、拉茶、紅咖喱、印度飛餅等等。。。歡迎大家來旅遊,馬來西亞歡迎你!I LOVE MALAYSIA!^V^


最後,以上言論純屬個人觀點,純粹地站在經濟的角度,客觀地將事實反映出來,並不是想要觸動敏感話題。謝謝。

資料來源:

1)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Official Portal

2)Malaysia Economic Planning Unit

3)Forbes

4)www.freemalaysiatoday.com

5)Oriental Daily News

6)http://en.wikipedia.org


補充一下,據我的華人朋友講,他們讀完高中進入公立大學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五。做為一群只享受到5%公共高等教育資源的人,卻貢獻了國家大半的經濟收入。這種現象難道不值得馬來西亞政府的反思嗎?
作為留學馬來3年的中國人在這想發表一些看法。根據這些年的觀察體驗和與馬來西亞華人,馬來人的交流。我認為若論經濟實力來講,馬來西亞華人毫無疑問的甩掉馬來人好幾條街。馬來西亞的公司,商場,酒吧等等,背後的老闆基本都是華人。甚至街邊的飯店,農貿市場,零售攤的老闆大部分也都是華人面孔。個人認為馬來西亞的經濟華人頂著大半邊天。但題主問的是經濟地位,這就要另說了。我個人認為,所謂經濟地位是指華人在經濟方面的話語權。如果是這樣,那麼馬來西亞華人在經濟方面的話語權近乎為零。幾乎所有的經濟政策都在偏向馬來人。身為一個中國人,我都為我的華人僑胞在馬來西亞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感到憤憤不平。記得剛到馬來的時候聽說,只要在馬來開公司,必須得有一個馬來人在公司里。你不能自己開公司而不帶馬來人,哪怕他在你的公司里白拿錢不做事還要監管你。我聽了之後暗暗咋舌,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幾年過去,馬來西亞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知道這種說法只是誇張。但這種說法其實就是馬來人與華人在馬來西亞經濟地位的真實寫照。馬來人行事懶散,經濟頭腦欠佳。華人勤奮聰敏,經濟富裕。看起來應該是華人錦衣玉食,盡享財富。但事實是華人用血汗為國家賺來財富,那些所謂的一等公民卻躺在家中坐吃山空。這樣的情況怎不讓人激憤!
獲贊最多的華人妹子答案中說經濟政策是為了公平,可什麼是公平?!個人認為能者多勞,勞者多得才是公平。憑什麼我要把我努力賺取的錢給那些躺在床上的人來迎合他們想要的公平。他們又不是我兒子。。。
ps
答主並不是在批判整個馬來西亞,只是針對這個國家對我華僑的不公正待遇發表一些個人看法。畢竟在這個國家生活這幾年,經歷風雨,度過青春。對這個地方有了感情,所以言語可能有些過激。還望眾位海涵。


在此,想要說說自己的觀點。

第一,新加坡並不是走雙語制度,是因為中國崛起了才開始要求各校開始學習中文,事實上在此之前,連李光耀自己都在唾棄中文,現在去新加坡還是很多人在排斥中文,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根本不屑中文。

第二,看到一些評論口口聲聲說移民到中國,請問移民到中國對馬來西亞華人會有什麼保障,來到這裡買不起房子,天天堵車,還要限號,而且來到中國一樣會被看不起,況且在東南亞的華人,準確來說是華裔已經至少三代以上,對他們來說那裡才是家,若要是要移民,為什麼非得選擇中國呢,世界上那麼多國家,而且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能力不弱,我想要是他們願意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移民。

第三,為什麼他們不願意移民?第一個原因就像上述說得,那裡是他們的家,因此他們希望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如果你們沒有去過馬來西亞看過選舉等等的現場情況,不要隨便評論馬來西亞華人沒有在政治上做出努力。馬來西亞華人不願意移民就是因為他們相信只要一直爭取政治地位,可以為下一代爭取更好的未來。而且馬來西亞華人為了爭取政治權利作了多少的努力,但是政府就是有能力掌控一切,因此不是說所有華人站起來就有用,就算示威又有何用,人數不夠馬來人多,選舉投票不公正,請問有何卵用。如果你們深入了了解馬來西亞的政治歷史現況等等,才來評論馬來西亞華人到底有沒有努力付出。

第四,馬來西亞華人為了爭取華文教育,犧牲了多少的偉大前人。說著名的教育家林連玉先生,為了爭取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甚至被開除公民的身份,你們可知道馬來西亞的華人究竟有多努力嗎,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只要是受過華文教育的就沒人不知道這位偉大的先生。因此,請不要在質疑馬來西亞華人到底有沒有努力過,多的是你們不知道的事,沒有深入的調查,請不要亂開口,馬來西亞的每一位華人,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自己國家的政治,然後身邊有很多來到中國留學或者生活,中國人都會問怎麼你們的漢語說得那麼好,他們當下的心情真的是很無奈,感覺有種被侮辱,因此在問之前應該了解下馬來西亞華人的背景,現代年輕的馬來西亞華人基本上受過華文教育,而老一輩的基本上有能力念書的就是受馬英教育,而沒能力的念書的基本上只會說方言。

第五,說得難聽一點,在二戰時期,你們可知道馬來西亞的華人貢獻了多少的資源給中國嗎,又有多少人被犧牲了嗎?試問下馬來西亞的513事件,中國可曾救援過他們,事實並沒有,為什麼華人不肯強硬的爭取,因為害怕513事件再度重演,華人沒有政治地位,沒有武器,沒有權力,人數不夠馬來人多,而且政府總是包庇著有種族主義的馬來人,若是歷史再度重演,只會讓更多的華人犧牲,因此他們只能一步一步的慢慢爭取自己的地位,這些你們可曾知道呢?

答主提出的問題,大家不是應該研究清楚了在評論嗎而且人家不是問經濟地位嗎?怎麼談到了政治地位,還有不要隨便抨擊馬來西亞華人不努力,是否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污衊呢?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深入了解馬來西亞的政治歷史現況再下定論,沒有真正深入研究過,就妄下定論,不是顯得有點膚淺嗎?我認為到了2020年馬來人的經濟地位還是不會高於華人,除非他們的做事方式能更好的突破他們自己的惰性。

以上是在下的觀點,謝謝。


馬來華人是非常偉大的一幫人,長期反抗馬來政府。

馬來政府不允許開中文學校,要求教育部不給中文學校撥款,一幫鄉紳就自己捐錢開學校。

很多華人都是二戰時期歷史問題來的馬來,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也因為沒有經過破四舊,所以保留了很多中華優良傳統。

我無法準確回答你的問題,馬來華人整體經濟情況還是高於馬來人,但政治地位差很多。


馬來華人現實也繼續包團抵抗馬來政府的不公平政策

補充句:在馬來社會地位上菲律賓移民和印度人都比華僑更受尊重。


針對 @羊抖在馬來西亞獨中經歷有感。
我就是獨中生。對於獨中的存在,有點五味雜陳的滋味。說來,我個人是十分熱愛中華文化與中文的,我甚至一度想成為馬華文壇(附註一)的作家,無奈考慮到現實種種與自己的才疏學淺、文筆不夠出眾等因素,還是放棄了。由於馬來西亞公立大學不承認獨中文憑,因此我便到國外深造了,選擇了一個和作家夢背道而馳的專業,哈哈。
一方面,我十分認可獨中的辦學水平、紀律、校風,乃至其繼承中華文化薪火不滅的寓意。但另一方面,我也認為,獨中生的圈子會比較受限。我們六年的華文小學生涯中,所接觸的異族友人(附註二)已少得可憐。到了中學,又繼續只和華人打交道。如此一來,可能也會繼續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而且也造成對主體民族理解不深的局面。到了真正要到社會去工作的時候,不可避免就要接觸更多馬來和印度同胞,如此一來,對於適應力不佳的人群,難道不會有頃刻的衝擊?儘管衝擊可以沖淡,但操著半咸不淡的馬來文,或是盡量使用英文避免馬來文的話,難道不會加深馬來族對華人不合群、自傲的印象?雖然有些人會辯解,馬來人又不都是真正的「原住民」,或是憑什麼要華人合他們的群,但我覺得,彼此間的鴻溝,還是不可爭議地存在。這樣的情況,多多少少會對族群之間的相處造成一些不健康的影響。
但很矛盾地是,若獨中生來向我募款,我應該二話不說會捐錢的。
好糾結,究竟要如何才可以在文化延續和種族和諧之間達到更好的平衡。若硬要點題的話,我想對於傾斜向馬來人的經濟政策和馬來西亞不進反退的經濟發展,我也有種既怒其不爭但又認為貧富分化過大也是一國的禍根的想法。但此刻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還不是不公平的政策,而是如今的首相與其家族的裙帶關係、貪腐情況已經到了一手遮天、猖狂無度的情況。不僅非馬來人的企業受到首相及其朋黨的覬覦,馬來族的草根階層經濟情況也難以改善。當社會與種族間的貧富差距被拉大,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執政者又試圖煽動種族課題,把非馬來人當成煙幕彈。雖然不可否認馬來西亞當官的沒幾個不貪,但我們的首相、首相夫人,以及首相任意改組和任命的內閣成員(總之都是一丘之貉),已經到了貪得無厭的程度。連開明派的或住在城市的馬來人都對他們心生反感。他們哪是為了國家和馬來人的群體利益著想,簡直就是賣國了。
好吧。政治的事越談越氣,不談了。回到原話,我想,身為華人我可以做到的,是在不放棄自身文化的同時,也要更努力精進自己的馬來文。遇見友族,要盡量對他們釋放善意。遇到普通馬來民眾和店員,優先使用馬來語(雖然我的馬來口語有點生疏,畢竟英語都顧不來了,人又在國外啊)。至少營造華人是友善的形象,這點要從個人做起。當然了,也不能沒有底線,該維護的權利還是應該盡量爭取。
-----------------------------------------------------------------------------------------
附註一: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簡稱馬華文學。馬來西亞有除了兩岸三地以外最完整的華文媒體與教育體系。說到華文教育,不得不提的有已然仙逝的林連玉和沈慕羽先賢們。由於他們立下的汗馬功勞,才致使華文教育至今仍蓬勃發展,惠及數代華人莘莘學子,甚至非華人也有把孩子送到華校的例子。
附註二:這裡特指馬來族和印度族,我是西馬人,聽說東馬的各族相處會比西馬融洽,而且他們接觸原住民——依班族、卡達山族等的機會較多,西馬的原住民都集中在中央山脈,平常很難遇到。


這麼說吧,也有馬來華人跟我說表示不反對政府目前的政策,這樣馬來人就能好吃懶做在家變肥變蠢不找華人的麻煩了。
我聽了竟然覺得也很有道理的樣子。


我懷疑這個問題是你們老師問的。


去年在馬來西亞呆過快一個月,和當地老師學生交流,華人還是掌握著經濟命脈,但馬來人掌握著的政府是不會讓華人隻手遮天的,政策上有很強的偏向,比如在申請大學時,對馬來人的要求遠遠低於對華人的要求,獎學金就更難,所以很多華人學生會去台灣、新加坡讀大學和工作,因此,在馬來西亞,華人雖然經濟水平很高,但在政策上地位要低。

補充:
說說我自己在馬來西亞的經歷吧,去年是在馬來最大的獨立中學交流,所謂獨立中學,就是政府沒有任何資金撥款,完全憑自身籌錢運營的華人中學,學生老師上課都使用中文,但他們得熟練掌握馬來語才能畢業。
學校里校風很嚴,女生一律白襯衣加白色過膝長裙,男生一律白襯衣加白色長褲白球鞋,每次看著校園裡白衣飄飄的少年們,超級美好啊哈哈。
由於學校教室有限,採用的是半日制,早上高中生上主課,下午初中生上,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一個社團,所以他們其餘時間都在參加社團活動,吉他社、弦樂社、扯鈴社、二十四節氣鼓社、風帆社...一棟樓都是用來搞社團活動,每天放學路上都看到他們在練習,而且他們是要表演的哦,有的還要比賽,感覺自己的青春都被狗吃了TT學校校慶日、開放日學生們的表演非常精彩,當時拍了好多照片,可惜上一個手機變磚了不知道找不找得回來TT學校音樂會是會賣票的,合唱隊、弦樂團、古典樂團、民族樂團的表演收入都會捐給學校。


晚上吃飽飯繼續更:
看到有前獨中生圈我很感動啊,去馬來西亞之前,我對獨中還有馬來西亞幾乎沒什麼了解,呆了幾個星期後覺得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很了不起。
校慶日是學校一年最大的節日,在此前幾個月,學生們就開始忙碌起來,放學後去附近的商店商場拉贊助,有的是給人義務洗車,有的是幫飯店打工然後老闆把一天收入捐給學校,還有自己做的蛋糕拿出去賣,當了校慶日,學校開放,每個班都有自己的攤位,全部由學生來賣小吃、日韓料理、飲料、百貨,什麼都有,教學樓里各個班則辦成了遊樂場、鬼屋,學校還有專門的舞台給每個社團表演。這一天,附近的居民都會來玩遊戲吃東西,當然很多都是本校學生:)當時一共籌到了175萬馬幣。
校長後來帶我和其它幾個去的同學去參加當地的中元節活動,期間拍賣學校的萬家米(幾前看著白衣飄飄的女生們一袋一袋的裝好的),我記得主持人說:華人就要互相幫助,支持華人的教育。校長也說我們只能靠自己,自己不傳承文華就沒有人幫我們傳承了。所以覺得在當地(華人比較多),中華文化氣氛格外濃郁,街邊每家院子里燒紙錢的火都大得跟火堆一樣,學生們聚在一起講鬼故事,哈哈。
忘記了說,當地華人都說一口台灣腔,問句結尾都是「咩?」,很可愛,還會說一些粵語閩南話,他們每次都自嘲:我們什麼都會說,但什麼都說不好。

2016.2.10更新
跟朋友們提起馬來西亞,他們都避之不及,覺得這個國家比較危險落後,自己以後肯定不會去,我覺得平常兩國交流不是很多,二來大家習慣性把東南亞地區看作比較落後,一切還是源於互相不了解吧。
其實,我教的學生中也有很多對中國充滿好奇,但實際了解並不多,她們用微信微博,看甄嬛傳武媚娘,覺得中國很大但很多人素質比較低(有學生在服裝店打工時中國遊客直接在外面裸著換衣服的...聽到這個我挺震驚的,求證了好幾遍)。
我給他們看大閱兵、故宮長城、奧運高鐵、點心火鍋,他們覺得超厲害,很多希望以後能來中國,我也很希望他們能來看看現代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有的老師八十年代來過中國然後就再沒來過,我笑著說您要是現在來得話一定會嚇到,還有一些老師都在中國念過大學,老是和我們開玩笑,人都很可愛。
馬來的華人一方面勤勤懇懇工作,另一方面對政治都有些無奈和不滿,我去的那段時間,每次搭的士,司機師傅聽著我們大陸的口音,都會問我們知不知道馬來政府最近的醜聞,「阿吉哥(馬來總統)的賬戶上無緣無故多了28億馬幣,記者問他,他說是別人捐的,哈哈哈我也希望別人給我捐錢,一億就夠啦...」,後來問學生他們也老拿這個打趣。
去年八月末,我回北京,中途想去吉隆坡逛逛,周圍馬來朋友都好心提醒我不要穿黃色衣服,免得被誤抓。那段時間學生們的fb上都把頭像換成黃色,轉載一些華人要支持自己的政黨、要反對現在腐敗的政府的一些言論,我問周圍朋友華人的政黨會成功嗎,他們說現在力量還很弱但是要發出他們的聲音。原來八月末有一場大遊行,主力軍就是當地華人,他們會身著黃色T恤來示威不斷的腐敗事件,為了保險,我的吉隆坡之行只好作罷,也不知後來結果怎樣了。

2016.3.2更新
今天來說說馬來的食物,也是我的最愛!馬來的食物非常豐富,物價和中國差不多,有的還要便宜一些,主要有馬來菜、印度菜、廣東福建菜。
比如肉骨茶,馬來比新加坡要便宜很多,而且更好吃,我吃的是中藥味的,大夏天,熱乎乎的肉骨茶(有同行的中國小哥以為肉骨茶是一種飲料結果吃的飽飽的去,看見一大鍋排骨湯驚呆了被我們笑話了好久)吃的滿頭大汗,加一碗冰的薏米汁解暑再好不過。我剛到馬來西亞的幾天,每天都困的不行,後來才知道是濕氣太重,所以每天都喝薏米汁綠豆湯來去去濕氣。
馬來吃飯一般是用的都是叉子和勺子,早上吃nasi lemak(椰漿飯,用葉子包起來,裡面有條料,還可以加別的菜,不過有老師告訴我早上吃椰漿飯也容易犯困),然後基本每個人都要喝一杯咖啡,馬來特產咖啡,口味比美式歐式要甜一些,一馬幣(2.5rmb)一杯,很划算。或者我比較喜歡喝拉茶,味道有點像奶茶,不過做法不同。也有很多人會吃麵食,不過我忘記叫什麼了。

海南雞飯也很好吃,原諒我詞窮......每天吃飯真的超滿足!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印度甩餅!非常好吃,咖喱有不同的味道,是可以喝的。

小吃的話馬來有很多榴槤製品,像榴槤冰淇淋啊榴槤酥啊,味道很正,當然單買一整個榴槤也比國內便宜不少。特差娘惹糕五顏六色的,可以自己選,糯糯的,愛吃甜食的不能錯過!
未完待續


我是進不了北京大學的馬來西亞人,一點點拙見,馬來人經濟地位是目前都不會超過華人,他們佔大馬總人口60% ---(包括馬來人,沙撈越土著沙巴土著),下面這裡只說馬來人。下面可能會有點答非所問不過我就盡量分享分享。

經過70年代開始的新經濟政策近40年的發展後,馬來人的中產階級人口的確一直在上升(城市)。但是在鄉下的馬來人受教育程度都不高(這裡指沒進大學的,馬來西亞是6年小學+5年中學=11年義務教育)。而且當中很多馬來人過度依賴政府的經濟優惠,不思進取,只求三餐溫飽安心度日,生孩子基本不用計劃,愛生就生,夫婦20出頭就早婚,一家5~6胎很常見:反正,政府的優惠不拿白不拿,反正我們投票給馬來人當權的執政黨,我們就不會被放棄了。

這就衍生成為了馬來西亞的其中一問題,馬來西亞當家當權60載的國民陣線政府(BN,簡稱國陣,由多個政黨組成的聯盟,其中最大黨是奉行馬來人主義的巫統,UMNO,內閣閣揆都是UMNO出任的)多年來依靠馬來人票穩守江山,所以對土著經濟上的優惠政策一直都是國陣的政治籌碼,涉及60%人口的政策一旦被檢討相信都會動搖國陣的江山,所以對於廢除土著優惠政策的建議國陣都是步步為營的,所以啊,即使馬來西亞經濟面多麼積極向好始終有一個土著政策在拖後腿,涉及60%人口的土著政策的金源其實就靠全民買單(不到40%的華人印度人國民人口企業徵稅石油收入等等來填補),假如馬來人未能真正的獨立起來為經濟貢獻一份力,馬來西亞遲早積重難返。

2008年起可以看到馬來西亞人(尤其是華人)求變的強烈呼聲,第12屆全國大選(308),國陣出乎意料的只贏得140/222個國會議席,三個主要的在野黨贏得了82個國會議席,否決了國陣3分之2的國會議席優勢;同時國陣在州選舉中,也輸掉了5個州的執政權(其中包括華人人口比例佔多的雪蘭莪、檳城和霹靂州)。

2013年,第13屆全國大選(505),三個主要在野黨組成的人民聯盟(民聯)再次打著廉潔公正的旗號出戰,高呼著「改變」的口號贏得了89個國會議席,與全國總得票率50.8%,其中全國超過80%的華人選民都孤注一擲把票都投給了民聯,從而間接導致國陣聯盟里的馬華公會競選37個國會選區內再次慘敗只得7個國會議席(馬華公會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政黨,受華裔選民的選情影響最深最直接,這是大馬華裔對馬華的一張不信任票,華裔選民們都覺得馬華在內閣里的影響力太小,當家不當權,根本無法爲華人表達訴求)。此兩次大選可以說是華人所掀起的政治海嘯。

(國陣只得全國48.2%的票數,但是依據選取劃分的優勢仍然守著了多數議席繼續組成政府。)[轉載]馬來西亞歷屆大選回顧(第1屆至第12屆)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14397


曾在馬來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呆過,經過交流和體驗,可以認為在馬來西亞是馬來人至上的世界,據我新加坡的友人介紹,新加坡的獨立就是因為馬來人排華造成的,最初李成為州長後積极參加總統大選,而馬來人至上思想使得馬來西亞其他聯邦害怕華族人李成為「馬來人國家」的總統,於是將新加坡開除,而至今在新加坡和當地人聊天也會了解到華族在馬來亞的處境很不好,即使是有錢也沒有地位,而且馬來西亞政府非常腐敗,警察會無辜找茬罰款當地華族或是來馬來西亞的外國華人,說的比較亂,總之作為華人在新加坡是幸福,而在柔佛海峽對岸的馬來西亞更多的是悲苦


馬來人的經濟地位在之前確實遠遠低於華人,因為華人勤勞,且參政無門,當然要在經濟上有所成就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長期以來就形成了重商的傳統。但馬來人並沒有放棄用各種方式掠奪華人的財富,比如土族購房補貼,馬來人生育補貼等,還有一個有名的案例就是馬來人煽動擠兌,使得曾經是華人的銀行maybank破產,馬來資本趁機而入,控制了maybank,至今為止,maybank也是最大的銀行。且馬來西亞國有經濟佔比重很大,國家石油公司,馬航都是國企,且馬來世襲統治者各州蘇丹都在利用手中的特權進行商業活動,比如大地產商柔佛蘇丹家族,還有彭亨州蘇丹家族的鋁土礦生意等。


找了下新聞,富豪榜里10個有8個是華人。
可那又怎樣,一點都不關我的事。


南洋華人最吃苦,出身最卑微,卻掌握了最多的財富,長期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條款在馬來西亞根本不稀奇吧,以前有幾個馬來西亞華人朋友,和我聊過,雖然華人有錢,但住房,上學,都是沒有任何的補貼的。同時叫他們馬來西亞人,他們也是很排斥,很想和本地土著馬來人區分開來。他們是一個孤獨的群體,卻有著極強的凝聚力,要說經濟地位,華人絕對佔據著主導的地位,馬來人懼怕這種一邊倒的局面,所以才有了現在馬來西亞的政治上對華人的不公。


我在馬來西亞呆了3年。說些我自己所感受到的吧。
馬來人讀大學有很多優惠的政策是華人享受不到的。
華人大部分(或是全部?)都會說馬來語,而我還沒碰到會說華語的馬來人。
我所能接觸到政府機構、銀行等部門工作人員比較少能看到華人,估計跟印度人差不多。
確實有感覺華人的地位不及馬來人。至於誰掌控經濟命脈什麼的,似乎對老百姓沒多大影響。

目前只想到這些~


看了上面的回答,很好奇馬來華人為什麼不反抗。毛選 噹噹就有賣。


又在知乎做作業


為什麼不造反啊?這麼有前途的事情為什麼不敢幹啊?


東南亞的劣等人種,智商低長得丑不說還壓迫華人,哪裡來的自信?


馬來西亞政策是很保護馬來人的,很多地方都是持本國身份證享受「本國」價格,當地華人和印度人競爭很激烈,互相排斥且很敏感


推薦閱讀:

18世紀大西洋發生的三角貿易對之後的產業革命有什麼經濟史上的意義嗎?
中國發生過哪些「外國行我也行」的成功或失敗的事例?
宋朝鹽酒茶專營等手段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西周貴族為何依靠井田制來獲取經濟積累,而非一開始就實行稅制?

TAG:華人 | 馬來西亞 | 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