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萬科雲3P這個平台?
這個玩意兒在建築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橫空出世,火了建築朋友圈,相關鏈接如下(可能不是最原始的鏈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EyNDE4MQ==mid=211223281idx=2sn=d104829bbe8c0762538a6d0019f75b46scene=1srcid=09203WFYkim5wNUdShGbtL3c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這樣的模式對於剛踏入建築設計行業的,已經在建築行業打拚多年的人來說是好事嗎?在國內有發展前景嗎?
不看好。簡單說幾點原因吧:
1、成本投入問題。設計與打車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成本投入不同。打車我遇到一個差司機,除了殺人搶劫這些極端情況,最多也就是繞路、誤點、不認路浪費你時間而已。相對於你能預見到的好處,這些可能發生的壞處你都能承受,而且你還可以給個差評來進行反擊。但是設計不同,一旦遇到一個差設計師,先不說設計階段的反覆和糾纏,後期施工後才發現各種問題,返工費用誰來承擔?難道只是給個差評,不讓設計師接單就完事了?
2、過程複雜程度。一次舒適的打車經歷標準相對統一也相對簡單。但能不能有人告訴我什麼是一個好的設計。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設計成果如何評價,如何反饋。即使真的以一個統一的標準評價出來了,那評價結果是否可信?
3、設計收費標準。我就在想如果這個平台真的做起來了會不會造成設計行業的惡性競爭,畢竟設計費已經10年沒漲了,別變成20年都不漲啊。
4、多專業合作問題。施工圖的設計部僅僅是建築的事情,還有結構水暖電的配合,這些多專業的互相合作怎麼解決?
想到哪寫到哪。。而且文章里也沒啥具體的實行方式。。只是一些個人意見。。輕噴。。
謝謝邀請, 這是知乎上關於建築設計O2O方面的討論 ikuku.cn 上找建築師,會是一種建築設計 O2O 的方向嗎? - 建築設計 不知道會不會對回答這個問題有啟發, 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本人做地產策劃,也在關注這個重磅炸彈。此平台可行否要用放在市場上檢驗,這裡僅做客觀評論:
首先,先說這個3p平台借鑒uber的可取之處:
1、模式上能夠像uber一樣做到流程上的閉環(任務發布-匹配報告-約談簽約)
2、體驗上能夠像uber一樣一改以往方案投標的傳統操作方式
3、價值上能夠像uber一樣能夠將建築師的碎片化的價值釋放出來(假定這個3p平台能夠搞定建築師的圖章問題)
4、聯結上能夠像uber一樣將建築師與需求方的聯結方式進行重構
然後,說說uber模式放在建築設計領域不得不面對的幾大疑問:
1、如何建立建築師與需求方的信任關係?
2、如何培養雙方的操作習慣?
3、如何建立監管與評價機制?
4、如何保證供給的平衡?
總結:Uber只是Uber,而非其他。
uber所針對的是頻次高、時效強、商品化的消費方式,而對於傳統的建築設計項目來說,偏偏是頻次低、時效差、個性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從服務方式來講,目前建築設計行業還難以突破傳統模式。縱觀淘寶、豬八戒等交易平台,也僅能對量化評價的服務類產品做交易,而地產項目中的設計、策劃、顧問類服務仍難以做量化交易。那麼,這個平台真的能夠輕易實現顛覆建築設計行業嗎?
萬科雲? 3p?
能接到活兒是關鍵。沒有活兒和甲方,再多設計師關注和集結也沒用。
萬科3P平台一直緊密關注著,目前的看法是:短期不看好,但是長期發展的趨勢。一切實業都將進入信息網路時代。
原因:
1.首先,短期不看好,和@FAT BIG 的答案大同小異。將建築設計競爭擴大化,做建築的都知道,分為三個步驟,方案,擴初和施工圖。在方案階段,甚至可以由在校大學生來完成,那麼有了這個3p平台,門檻將會變低,而競爭壓力將會大大增加。特別是在價格方面,FAT答主也說了,很可能會被壓低。這是一個建築業斷奶的過程,當然會有陣痛。短期內萬科想像uber馬上擁有一個大市場和可見的盈利性是無法的。
2.但是長期為什麼又很看好呢,因為萬科不來做這件事,也總有人會來做的。這是大勢所趨,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行業的透明度在增加,競爭壓力也在加劇。建築項目將不再是業主盲目尋找設計院以及內定來決定的了。而是大家通過競爭而獲得項目。某方面來說,對年輕設計師來說更公平了,對業主來說可選擇性更大了。一切都在往更專業更方便更簡潔明了的方向上走。我不是很同意,這個平台是反設計的,相反,我覺得是給了青年設計師一個機會脫穎而出,伯樂總是有的,如果按照老路子來,可能只能等到一匹老馬了。
萬科一直想拿出做機械的精神做建築,很多地方是我們業界的楷模。但是我個人一直覺得他高估了行業的水平,他們能做到的,其他公司應該能做到的不多。而且說句實話,我一直覺得房地產行業中,房產利潤低下,地產才是利潤產生的主要來源。現在大家都想改變甚至改革,沒那麼簡單達到的。而且我個人認為,這個平台有點反設計,是在阻礙設計的發展。具體原因相信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私下討論吧,畢竟我自己目前的想法也不是那麼成熟。
不算從業者,隨便發表看法,設計產業集群化比較明顯,開車一個人一輛車解決,設計的話,要看項目大小,小項目小打小鬧沒什麼大搞頭,大項目做起來至少要一個團隊,解決各類定製化問題,還要隨時應對業主的需求變化。
總之,感覺名頭很大,仔細琢磨起來,感覺沒有什麼上升空間,改變行業很難,如果作為資源發布或交易平台的話,設計行業採用這種銷售模式應該行不通的吧
推薦閱讀:
※「網易嚴選」怎麼樣?出路在哪?
※一款怎樣的鋼琴 APP,大家才會去每天使用它,學習鋼琴?
※透過互聯網+看未來在線客服系統需要滿足哪些要求?
※居理新房是一家怎樣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