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的花是沒有價值的?為什麼收割後直接扔掉?

「辣手」摧花 無人機揭秘如何收割鬱金香
Anders:在荷蘭最值錢的不是花而是球莖,為了讓球莖更好的生長,不讓鮮花與球莖搶養分,必須把鮮花消滅掉,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花割掉堆在溝里做肥料。


答主@艾比斯 有幾處明顯的錯誤:
1,「鬱金香並不是常用切花」。倫家鬱金香明明是常用切花。荷蘭花卉拍賣市場近些年的數據顯示,鬱金香切花拍賣量和拍賣額都在前三,甚至高於百合。

引自(https://www.floraholland.com/media/3949227/Kengetallen-2014-Engels.pdf)

2,「沒人會去購買包裝好的一束水仙或者蘭花,顯然買回去並沒有什麼卵用」,「而不是去花店買一束花看兩天爽完就都完事了」。好像只是我們這樣想,所以我們熱愛買綠植。實際上大部分經濟水平達到的國家,習慣買切花,看兩天爽完,就扔。水仙,蘭花切花花束,如下圖(來於Google):

(大花蕙蘭,我們習慣過年買大花蕙蘭盆花。)

3,「而種球生產過程中長處的鬱金香又達不到製作切花的要求和品質,顯然花收割後除了當肥料之外,這樣的花應該是賣不出價錢的」。我看見過鬱金香花田有工人去採摘作為切花去超市買。如果在大面積的用於種球生產的鬱金香花田,用工人去採摘的話,在荷蘭這種人力死貴的國家,他們寧可拋棄賣切花可能帶來的價值,即用收割機摧毀花(這樣大量的養分會迴流至球莖,這樣球莖可以快速增大,達到一定規格用於出口),也不會說為了賣切花來花大錢雇幾個人,所以這是主要原因吧。

4,「另一種是無性生殖(營養繁殖),用其球莖繁殖,這種繁殖方式一般當年或1年即可開花」。球莖繁殖應該叫分球繁殖吧,就是鱗莖周邊每年新生出來的小鱗莖,長大開花也需要好幾年。當年開花或一年開花未免太樂觀,要不然鬱金香育種周期也不會那麼慢。


很容易理解,同樣是種樹的,育苗場只關心樹苗多不多壯不壯,林場關心的是幾年成材,能產多少木頭,木質如何。題主不能只站在一個賞花者的角度看問題。
同理,如果是西瓜汁愛好者看到有人種這種專門產瓜子的西瓜,還不得氣瘋啊……


花的價值有很多,觀賞,直接買賣,藥用等。在各種觀賞花卉中,只有部分花卉如:玫瑰、百合、菊花、康乃馨等常用於生產切花,用於製作花籃、插瓶花等起到裝飾作用 。大部分的花卉是交易植株或者種子,沒人會去購買包裝好的一束水仙或者蘭花,顯然買回去並沒有什麼卵用。

鬱金香的花沒有價值?
這裡要分清一個概念即:這花圃用來生產鬱金香切花還是用來生產鬱金香種球。
鬱金香的花有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外,也會製作成切花被用來製作裝飾物。視頻中的花農是生產種球而不是用於製作切花,那麼花的生長則會影響種球的品質和產量。
花卉愛好者喜歡的是種植花卉,而不是去花店買一束花看兩天爽完就都完事了。越是稀有的花卉品種,其種子或者植株才是最值錢的。

鬱金香最值錢的是球莖。
為什麼說球莖比花值錢?
1、當時歐洲人們種交易鬱金香是為了種植和裝飾自己的花園,其次為了培育稀有品種,不是交易花;
2、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鬱金香出口國,漏了兩個字是最大的鬱金香種球生產和出口國

鬱金香屬於百合科植物,我們常吃的大蒜也是百合科,百合科植物是通常具有根狀莖,球莖或鱗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鬱金香的繁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性生殖,也就是種子種植,這種繁殖方式約3~4年開花,常被用來培育新品種;另一種是無性生殖(營養繁殖),用其球莖繁殖,這種繁殖方式也要幾年開花,如今的人工誘變育種也可以利用球莖繁育新品種。因此相比於種子,目前鬱金香的繁殖和培育手段大多都是通過種球來完成的。

接下來說鬱金香發展歷史——OK,所有人都知道「鬱金香泡沫的故事」。鬱金香原產地是中亞地區,在16世紀傳入比利時和法國,1554年,奧地利王朝使節把鬱金香共土耳其引種至奧地利皇家公園,在1593年,荷蘭植物學家Carolus Clusiu將鬱金香種球引入荷蘭並種植在Leiden大學內。由於鬱金香的美麗和稀有性,荷蘭人喜愛鬱金香,但卻無法種植。當時的荷蘭人對鬱金香的喜愛是種植並擁有它,而不是捧著束鬱金香看兩天等它蔫了扔掉。貴族們以在花園裡種植稀有的鬱金香來作為財富和身份的象徵。很快,在荷蘭國內掀起了鬱金香攀比潮流,越是稀奇或來自國外的品種,越是地位的象徵,這樣的鬱金香擁有者越能夠得到尊重,擁有者自己也越感到驕傲和自豪。後來達到了沒有一個貴族的花園裡不種植鬱金香的地步。這也就有了後來荷蘭鬱金香的種球可以炒到黃金價格的百倍直至後來鬱金香貿易泡沫的破滅。因此從鬱金香傳入荷蘭開始,鬱金香的交易是買賣鬱金香的種球(球莖),而不是花。

目前,荷蘭是世界上鬱金香產量最大的國家,荷蘭人種的不是鬱金香,而是繁育鬱金香種球。荷蘭每年生產鬱金香種球的土地面積達10800公頃,佔世界生產面積的88%。荷蘭每年生產的鬱金香種球43.2億粒,有13.2億粒在國內使用30億粒出口到國外。而荷蘭國內大部分的種球則會被用來生產切花。

參考文獻:
荷蘭鬱金香產業發展歷史及瓦赫寧根大學鬱金香育種研究現狀.屈連偉.北方園藝


百合科植物鱗莖發育完成後只要氣溫適當就會生長莖葉。鬱金香花期不算長(一個月?),這種行為屬於延遲花期,否則園藝家就不能在春夏之交隨買隨種了。
也就是說,田裡的花是不值錢的,家裡開的花才有價值。所以為了讓花開在家裡,田裡的花就要在發育完全之前被剪掉。


鬱金香鱗莖除了種花別無價值,只有德國人把荷蘭人餓的半死的時候才有人去吃。


荷蘭作為最大的鬱金香種球生產國,開花階段剪掉花來養種球很正常。每個種球,在tb上能買到十幾元一個。


下圖是當年開花後的鬱金香收穫的球莖

當年開花之後挖出來的球莖,個子偏小不夠飽滿。如果在開花之前就切掉當年的球莖可以大很多。比如我圖一中最大的球莖是A等,如果開花之前切掉,當年挖出來可以有5個A等球莖,如果開花之後基本都達不到A。PS.小於A大於B的第二年開花概率低於50%?即使開花品相也不佳,小於B的次年基本不會開花。


不和種大蒜一個道理么...無非是大蒜花沒那麼好看


「辣手」摧花 無人機揭秘如何收割鬱金香 這篇文章是我寫的。。。
謝謝各位的回答。


不是花沒有價值,而是這些農場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生產花。
荷蘭那麼多鬱金香農場,花不割掉的話既影響球莖生長,賣也是賣不出去的,畢竟鮮花難以保存。
就像蛋雞廠都會把雄性的小雞處死一樣,並不是說沒有價值,而是要有所取捨。
蛋雞選育需要處死雄性小雞嗎? - 農業


養殖場的孵出來的公雞也沒用,都會被絞碎做飼料


馬克思曾經尖銳的諷刺過,資本家有一條總也改不了的就像是某些聖母特別喜歡的家庭的又一位成員那樣改不了吃屎的毛病,那就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試圖越過中間的生產環節來直接獲得利潤。其中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玩弄概念,爆炒那些根本就沒有價值的,或者價值根本就沒那麼高的東西。

  比如說早在1636年(歐洲佬就是牛,那時候我們還在大萌王朝呢,歐洲佬就玩起這個了),荷蘭人就用鬱金香玩出了有記載的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當時在荷蘭,一些鬱金香珍品賣到了不同尋常的高價,而富人們也競相在他們的花園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種。到17世紀30年代初期,這一時尚導致了一場經典的投機狂熱。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內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1635年,一種叫Childer的鬱金香品種單株賣到了1615弗羅林(florins,荷蘭貨幣單位)。如果你想搞清楚這樣一筆錢在17世紀早期荷蘭的經濟中是什麼價值,你只需要知道4頭公牛(與一輛拖車等值),只要花480弗羅林,而1000磅(約454公斤)乳酪也只需120弗羅林。可是,鬱金香的價格還是繼續上漲,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當時的荷蘭全境只有兩株)以4600弗羅林的價格售出,除此以外,購買者還需要額外支付一輛嶄新的馬車、兩匹灰馬和一套完整的馬具。


  事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這種會開花的大蒜壓根就不值這麼多錢,所有願意出那麼高的價錢的傢伙都是傻瓜。但是他們又都相信,這個世界上什麼都會稀缺,但傻瓜永遠不會稀缺,雖然我用這樣高的價錢買下這麼一株會開花的大蒜是夠傻缺的,但是我相信,我總能找到一個比我更傻的傻缺,然後用更高的價錢賣給他。這就是金融泡沫中的博傻心理。而在此後的各種金融泡沫里,你都能看到它的影子。甚至直到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中國人照樣玩出了君子蘭和中國蘭的各種故事。


  當然這種泡沫總有破裂的時候,接個會越來越高直到高到了再以沒有一個傻瓜接盤俠能接得下盤子的時候,或者是某個別有用心的大人冒充小孩子大喊一聲「國王什麼都沒有穿」之後,就會有一個狂跌,然後,大批的資金就在這樣的狂跌里完成了自殺,流入了個別傢伙的口袋。

- 節選自小說&<&<1855美國大亨&>&>


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鬱金香易在潮濕環境感染botrytis tulipae,傳播非常迅速,如果不是切花生產,為了防止花瓣掉落葉片加速真菌感染,去花是歐洲和北美最常見的抗病害的方法之一。


只能說球莖比花的價值高很多,以至於種植者不願花精力在切下的花上


以球根為生產目的,露天生產,會種植至花期確認品種,然後就移除花。

以切盆花為生產目的者,是在環境控制下四季生產,包含低溫髮根室,控溫補光溫室等。切花通常還會配合保鮮劑等處理。


花不值錢,賣種球,我國每年都要從荷蘭進口近億的種球,國內市場上品質好的鬱金香都是荷蘭進口的種球


鬱金香很早以前,從中國引入歐洲的時候,在那邊非常金貴。


推薦閱讀:

擺盤時候用的鮮花如何選購和處理?
花卉由誰定名?
怎樣保存桂花香?
請問哪些地方的人會戴梔子花?
菊花為什麼不怕冷?

TAG:經濟 | 植物 | 農業 | 花卉 | 鬱金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