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無聲告白》這本書?

這本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處女作,為什麼能奪得2014年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它好在哪裡?


詹姆斯來自最下流的階層,他出生在美國生長在唐人街,幼年時期他一定曾經趴在窗檯,看過美國的上流社會的人,形貌英俊、舉止優雅、開著亮閃閃的汽車呼嘯而過。他一定見過,甚至遭受過白人鄙夷的目光、輕蔑的語氣乃至怒罵和羞辱。晚間燈火昏暗的飯桌上,他的父母滿臉污穢,說話的語氣顯得虛弱,他發誓有朝一日要成為受人尊敬、擁有自己無可辯駁的社會地位。——他實現了:哈佛博士、大學終生教授,迎娶正宗美國妻子,育兒成家。

可是他又沒有實現,他期待人們像對待一個普通美國人一樣對待他,但人們只注意到他黑色的頭髮和黃色的皮膚。他在社區里沒有友鄰,在工作中也沒有親密夥伴,他們家一共只出門旅遊過一次。

與詹姆斯相反,瑪麗琳,在他丈夫眼裡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美國女孩,卻拚命的想走出「普通」,中學大學,她都試圖去學習「男生的科目」,並且卯足了勁打敗他們,人人都不喜歡一個亞裔的教授,她卻跑去辦公室吻他。和他結婚。在不知不覺中墮入庸俗的日常之後,她離家出走,試圖重新抓回青年時代的幻夢,而懷上第三個孩子讓她懷抱遺憾結束了這場「堂吉訶德式」的出走。

不難看出,在走向社群中,詹姆斯李固然受到了種族歧視和差異化對待的打擊,——自幼懷揣著「融入」的期待,恰恰也使他率先地將自己當做卑微的外來者,美國傲慢地質疑他,而他從不正面反擊:少年忍受美國同學的孤立、青年忍受逃課的美國學生、中年對美國警察唯唯諾諾。甚至在內心深處他害怕他的美國老婆終有一天棄他而去。他只在同是亞裔的助教面前談笑風生。

他不敢做的事情(融入美國),卻推著他的孩子去做。他希望兒子和傑克成為好朋友,他希望女兒是社交圈的明星,他把兒子趕到美國孩子中間結果讓他飽受屈辱,他不斷要求女兒融入社交,結果使她飽受尷尬和打擊。

如果說在詹姆斯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外來者的自卑和軟弱,在瑪麗琳身上則是夢想破碎者過分的自戀和心有不甘。

瑪麗琳一度決定拋夫棄子,制定了荒唐的計划去「實現自己」,其結果是徹底擊碎了自己的幻夢,並給家庭造成了難以癒合的隱傷。她變相的逼迫孩子學習,走自己沒能走上的道路。——在這過程中,瑪麗琳沉浸在自我陶醉和歇斯底里之中。一個母親完全沒有注意到女兒莉的痛苦,——這是非常可疑的。她真的絲毫沒有意識到嗎?不,她一定能感覺到,所以她的要求都以「問句」出現來自我說服:那麼是莉迪亞自己的選擇,她也喜歡這樣的。我並沒有強迫她。——瑪麗琳實在無法從幻想中抽離出來,她不可能接受她在逼迫著自己的孩子這樣的事實(知道孩子死了之後她都不接受),而她更無法接受她的人生一文不值,俗不可耐的事實,折騰了半輩子她最終和她的母親,居然毫無二致。

是否可以說,她對女兒的大部分「愛意」和關注(包括詹姆斯的在內),只是因為她能讓她感到人生的圓滿,幫她實現,彌補她的人生遺憾,減少她的失敗感?她利用了她的孩子?她看似放棄了,可她從沒甘心放棄過。

——

《無聲告白》在描寫個體的心理顯得非常清晰。作品的結構也非常的優異:在看似平滑的敘述中,通過敘述視點(時間的和人物的)的轉移變換,加進了許多懸念,也使整個故事顯得非常的全面,或者說「立體」。

基本配得上封底所有的好評。


人類都是健忘的,40歲沒法理解30歲,30歲也看不懂20歲,20歲則對10幾歲不屑一顧。


我知道14-16歲的少年們其實都動過自殺的念頭,可能是一瞬,可能是一兩次,但相信我,他們都有。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14歲的母親也想過自殺》,那個時候的年輕的小姑娘小夥子,都單純脆弱無比,父母的不信任,老師的譏諷,失戀,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都會讓人無比自卑和恐慌,自殺,重啟,可能是知識範圍內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法。


因為年輕人的悲傷,總是比天還要大。

孩子在最初的時候沒有夢想,蔣方舟就說過一句話,「孩子在年幼時候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一種向大人們獻媚。」 無比正確。一句誇獎,一次和諧的晚餐,那都是孩子努力學習的目標。至於想當科學家,畫家,也不過是從小聽大人說多了,就記住了,鬼知道科學家是什麼東西。

人天生都是要被認同的。被家人父母社會,或者自己。即使一時短暫的叛逆也不過是想要某一瞬間能吸引到別人的關注,說白了還是因為一種 廣義上的虛榮心。


這種被認同的心理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清晰,越來與具體。比如,我想成為一個小範圍的網紅;我要創業,賺錢;我要成名;我要做一個酷的人,讓別人都羨慕我,這是認同,是虛榮心的一種結果。


前兩日和好友聊天,如何選擇行業這個問題無意中被提了上來。


現在金融業大熱,人人都想在資本市場里摸滾打爬一圈,並同時能功成身退,攢足了錢回家養老,然後過自己想做的生活。無論是做fashion Icon也好,做電影藝術家也好,終歸是要有錢。


但是遺憾的是,資本市場的玩法就像擊鼓傳花,總要有人輸才能有人贏,沒有過硬的背景,過人的膽識,入了這行之後,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庸碌一生。但是金融業誒,是一個說出去人人都會眼睛放光的行業,所以還是有很多平庸人士,在為了普世價值的認同感,擠進這個行業。但是你要是說,有多少人真的覺得適合這潭渾水,如果做個調查,那數字一定是捉襟見肘了。


真正能擺脫他人眼光的人都是勇士,能做到的人其實少之又少。


我有一個朋友富二代出身,家境殷實,上大學那會我們還在吃著食堂,摸著鼻涕,出門玩耍坐著漏風的公交車時,他已經開著他們家賓士上下學了。他沒什麼後顧之憂,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取悅自己。他唱歌,錄歌,發專輯,跳舞,跳到可以參加比賽,愛上了電影,立志要攢到錢拍一部鴻篇巨製,每日躲在宿舍也是看盡所有7星以上電影,只為了可以培養自己能成為導演的一種感覺。後來家庭變故,吃穿用度一時間都成為難題,但是他找工作依然有著一種情懷,施展能力的做,表面工作毫無建樹的不做,也是這麼任性的一個人年近30,每日還在過著那些取悅自己的生活。而我們這些周圍的朋友,都好生羨慕。


對於他們這種人,那種渴望被世界認可的成功,不過是在成為自己之後的結果,並不是目標。我很羨慕成功的人,我更羨慕知道自己要什麼,每日都為自己而活的人。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某一個瞬間,可以擺脫他人的期待,普世價值的期待,尋找真正的自己。


想要成功沒有錯,想要平凡是對於成功這條路上的附加要求,也沒有錯。沒有人喜歡為了出名,被人罵著長大。想要平凡,從平凡中有那麼點兒不平凡是所有人對於 「社會生存」這個命題里最理想的期盼


願你們從這本書反思到自己,反思到自己的教育,自己的成長,那這本翻譯不那麼靈光的書也算是找到意義了。


如果做不到,至少在心理建設的時候告訴自己。


這本書很實用,應該能能喚起大部分讀者的自我意識。

莉迪婭死了。
母親一下子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當她在莉迪婭這麼大的時候,她在自己母親的期望中生活。她渴望擺脫母親的影響。她嫁給了一個中國人,一個黃種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她逃跑,想要拾回自己的學業,成為一個醫生。她失敗了,把這種自己完成不了的心愿寄托在女兒莉迪婭身上。

(多像?會有很多人,有共鳴吧?享受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不用做任何家務,只需要,考個好成績。我母親曾經就是這樣,後來她發現我做不到,就漸漸不要求了。那種期望是厚厚的殼,讓人喘不過氣來。她希望我是個淑女,但我不是。她希望我得到所有親戚的喜愛,但我沒有做到。很少有子女能讓父母完全滿意吧?很少有父母不在子女身上,投射自己的喜好和期望吧?)

父親在女兒出葬的這一天出軌了。他趴在女人的身體上去麻醉自己。他是一個「不一樣」的人。周圍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他渴望和別人一樣。他恐懼被別人喊成「中國佬」。他從哈佛畢業,他成為一所高校的終身教授。這些無法彌補他從小就空缺的東西。他缺少朋友,他和別人不一樣。他希望女兒有很多朋友,他希望女兒和別的女孩兒一樣。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太像他,希望在女兒身上。

內斯知道自己的家庭不一樣,他羨慕自己的妹妹,她是父母關注的中心。他曾經把妹妹推到湖裡,又救她上來。他知道妹妹的秘密。他知道,妹妹沒有朋友,也不想做醫生。

莉迪婭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她認為自己是一個鏈子,連接起家庭的成員。她很累,很怕,她不是自己。她緊緊抓住哥哥,她唯一的知己。哥哥要去哈佛了,要離開她了。她漸漸達不到父母親的期望了。她發現自己唯一的朋友,愛的是自己的哥哥。

漢娜知道傑克不是殺害姐姐的兇手。漢娜是一個隱形人,誰也不會關注到她。她知道傑克喜歡哥哥。她知道姐姐微妙的情緒,高明的假笑。她能夠感知一切,猜測一切。

其次,關於不同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以及中國人被視為異類的問題,此書有一種記錄的意味。(如女性漸漸不囿於家庭,走入職場。)

一個細節:瑪麗琳想要重拾學業,直接找個大學申請了課程。什麼時候祖國能夠這樣?

我寒暑假能不能隨便找個學校申請個課程學學?


父親詹姆斯的心理是美國華裔的真實寫照。是華裔,不是華僑或留學生。華僑和留學生也會努力融入美國生活,但他們心中明白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是美國人,所以他們的骨子裡還是中國人,對於身份的認同也並不與外界對他們的看法矛盾,不矛盾,也就不煩惱。而華裔卻是骨子裡就已經沒有了中國人的情愫,他們自認為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卻因為無法選擇的外表而被美國「同胞」視為與華僑留學生一樣的「外國人」,無法融入白人圈子,又不屑於混跡華人圈,他們心中不甘而矛盾。我在波士頓的阿姨家裡小女兒就是這樣,叔叔也是大學教授,女兒與莉迪亞一樣敏感叛逆不愛學習,被逼去上漢語班卻死活不肯說漢語不喜歡回中國不跟華人孩子玩,最後跟她玩的只有猶太孩子,因為外人眼裡他們都是「愛學習的民族」。於是她家裡形成一種奇怪習慣:父母跟孩子說漢語,孩子對父母說英語。
詹姆斯心心念念的就想融入美國生活,不被視為「外國人」,不被貼上中國特色的固有標籤,所以他娶了瑪麗琳,因為她足夠「美國」,可能能夠掩蓋掉他身上的異族氣息。
詹姆斯希望能活得「泯然眾人」甚至無意識地追求了中國特色之一的「中庸」,他受夠了自己的「突兀」。然而瑪麗琳卻是典型美國的「活出自我」「活得標新立異」「不走尋常路」,於是他們找到了對方。然後兜一圈都覺得自己錯了,一個想重新開始,一個出軌「同類」的助理。
可是他們的結合卻是當時做的正確選擇,如果詹姆斯娶了華人妻子,瑪麗琳成了女強人醫生,十年後,他們依然會後悔。


人物關係圖有人畫了,不再重複。

PS:我真的覺得這本書沒有宣傳的那麼那麼好,那麼那麼令人恍然大悟
包括 《島上書店》也沒有很驚艷到我。。。感覺有些過譽了。。
可能是我的領悟能力略差吧,anyway,never mind~以下是個人感覺。
---------------------------------------------------------------------------------------------------------------------------
我覺得大概講了這以下三個問題:歧視(包括男女歧視,對華裔的歧視)母親強迫女兒實現母親未實現的理想,還有家庭關係

當時兩天沒忍住刷完了整本書。唯一的感覺就是,瑪麗琳這樣的家庭其實很恐怖的。
父母的童年的陰影或是遭遇影響了父母,使他們對整個世界的看法都變得有些偏激。
瑪麗琳在婦女歧視的陰影下長大,詹姆斯在美國人對華裔的歧視下長大
他們都很像擺脫這種歧視,於是 他們在哈佛相遇。
這樣的兩個人組成家庭之後,把他們對世界的有些不太對的認知帶給了下一代。
並將他們沒有實現的理想強加到了一個女孩的身上。

而在經歷了母親離家出走後的那幾個月的凄涼的日子。女孩開始對家庭的破碎感到恐懼。
她所接受的一切,她所做的一切 妥協,都是因為恐懼
因為她以為,她聽話,就不會被拋棄。
於是慢慢的她失去的反擊的慾望。麻木了。、
但是當她唯一可以講心裡話的哥哥將要離去,而且她發現了爸爸的外遇時。。。
她的恐懼加劇了,當這一切壓抑的不能再壓抑的時候,她終於有了爆發的欲求。
她的爆發大概不是憤怒,而是因為,她累了。
她無法再堆滿笑臉的去接受一切不情願了,
可是她沒有武器反抗啊,她只有逃了,她只能死了。

當她死後,瑪麗琳和詹姆斯回憶了自己的童年,也回憶了莉迪亞的童年,終於真的了解到了,莉迪亞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當內斯終於發現自己的在莉迪亞心中無與倫比的重要性,終於發現自己的在以後的日子裡,應該在乎的是什麼。那麼莉迪亞也算死而無憾了吧。至少。她在乎的人都聽到了她的想法,她無聲的告白。


這本書說出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期待是柄傷人的利劍。

16歲的女孩莉迪亞死了,死於溺水。

警察根據現場證據分析,初步判斷死因是自殺。然而,她的家人都不相信。

她是那麼一個善良、乖巧、積極、陽光的女孩,她怎麼可能自殺?!這其中一定另有隱情。

隨著對她死因的追查,這個家庭的秘密被抽絲剝繭般一絲一絲揭開。平靜的表面下,每一個人都在心底深處埋藏著隱秘的悲傷。

父親詹姆斯是華裔移民的第二代,自幼承受著異樣的目光。少數族裔和社會階層的壓力帶給他屈辱、憤怒和痛苦,也帶給他上進的動力和決心。他的父母做著艱辛的工作,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早慧的他身上。而他也沒有辜負這份期望——取得哈佛博士學位,在地方院校謀得終生教職,迎娶金髮碧眼的美人瑪麗琳。他盡了全力,想要成為一個「普通」的美國人。然而,出乎他預料的是,他的一切融入的努力,始終沒能讓他擺脫「中國佬」的標籤。無論他做什麼,周圍人都只看到他的黑眼睛和黃皮膚。在這個小鎮上,他們始終是最「特別」的一家人。

母親瑪麗琳曾是再普通不過的美國女孩。在她兒時,父親的不告而別,使她母親陷入了終生的執念:女人一定要成為最會打理家事的賢妻良母,而組建標準的美國式家庭、過美滿的家庭生活才是女人最大的成功。她反感這種教導,奮力擺脫普通美國女人的命運,立志要在科學研究的領域與男人們一爭高下。她對母親的反叛,以嫁給一個中國人這種最不「普通」的方式達到頂點,也戛然而止。她從哈佛休學、結婚生子,成為一名過去她最不願意成為的家庭主婦,而且是在這樣一個「特別」的家庭。失去自我的痛苦,令她一度離家出走,試圖重拾學業,但終以失敗告終。

莉迪亞是三個孩子中最敏銳的觀察者,也是這個家庭最溫柔的聯結者。她吸收著父母的痛苦,把它們統統內化為自己的。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也為了表達對父母的愛,她努力扮演著一個父母所期望的孩子。她的努力讓父親、母親都感到欣喜。不知不覺之中,他們給予了莉迪亞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期望。

在莉迪亞的身上,父親看到了遺傳自瑪麗琳的藍眼睛。他期望女兒熱情、活潑、開朗、合群,補齊他這個孤僻父親的所有短板。他對女兒的愛,就是對這種期望的各種明示、暗示。然而,可憐的是,莉迪亞的同齡人並沒有因為她的藍眼睛而視她為同類。形單影隻的她,只能日復一日偽裝著擁有很多朋友的樣子,與電話那頭嘟嘟的佔線聲聊著天。

在莉迪亞的身上,母親看到了對科學的痴迷,恰如年少的自己。她期望女兒在學業上出類拔萃,實現她成為科學家的未竟志願。她投入了全部精力開發女兒的智力,規劃女兒的學業,事無巨細地指導著、要求著女兒。她不知道女兒的興趣只是偽裝,追問只是為了讓她開心。她不知道女兒的天分也只是偽裝,死記硬背每一個答案、做好每一份作業、答好每一張試卷,也只是為了讓她開心。

當父母的期望都寄托在莉迪亞身上,哥哥內斯和妹妹漢娜成了被忽視的孩子。內斯悄悄發展著自己的興趣,即將升入大學、逃離家庭。漢娜則是個委屈的小旁觀者,靜靜躲在一旁。

在哥哥離開的前夕,莉迪亞終於承受不住重壓。她感覺自己孤苦無依,再也沒有能力繼續滿足父母的期望。她想要做回自己,卻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雖然痛苦、迷茫,但她決心已下,要向父母告白,要成為她自己——帶著對自我的覺醒,她將小船劃向了湖心。

而這,就是她最後的、無聲的告白。

莉迪亞的死因是什麼?

她死於自殺,死於對父母的愛,死於她對這份愛的獻祭。

她死於他殺,死於父母的期望,死於一代一代的期望匯聚、傳遞到此,所形成的巨大壓強。

「期待」是柄傷人的利劍。兩面都是鋒利的劍刃。迎合這期待的人將為它所傷,因為TA會不斷扭曲自我,去討好對方。反抗這期待的人也將為它所傷,因為TA會直直走向這期待的背面,忘了自己原初的方向。

「期待」這柄利劍,就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裡,也插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心愛的人為自己而改變。我們也無時無刻不在被心愛的人要求著變成TA所希望的樣子。
我們總在說,我期望你如何如何。我們總在說,我一定會如何如何,絕不辜負你的期望。究竟,我們說的期望是什麼?

如果翻譯出來,它就是:我不喜歡你本來的樣子。只有當你按照我的意願變成了我想要的樣子,我才會愛你。不僅如此,每當你達到了一個期望,別忘了還有下一個在等著你!

這所謂的愛,多麼昂貴,多麼苛刻。甚至,它不能被稱之為「愛」,只能被稱之為「自戀」而已。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放下心中的執念,毫無保留地愛一個人,接受TA本來的樣子,歡喜地看著TA長成TA自己。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放下心中的執念,既不迎合外界的期待,也不對抗外界的期待,歡喜地長成一個自在舒展的個體。

事實上,即使對一個教育者來說,期待亦是多餘。

如果智識的增長使孩子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TA按照自我的觀念做出選擇——那這才是教育。如果強迫孩子違背TA現有的觀念,僅僅按照教育者的期待來規範行為——那這根本不是教育,也不會有真實的、持續的效果。因為這和獄長對囚犯的強制管理無異。

作為教育者,我是個複雜的個體,有許多優點也有許多缺陷,所以我不能要求你完美無缺。你有可能擁有我所沒有的品質,所以你也可以缺少我所擁有的品質。就像我能夠接受有缺陷的自我一樣,我也能接受有缺陷的你。

我和自己的本能做著鬥爭,有時我能抵抗短時的誘惑,關注長遠,延遲享受;而有時我不能。有時我不能完成自己的計劃,有時我不能控制激動的情緒,有時我不能做出理智的決定——既然我可以,所以,沒關係,你也可以。

我在茫然中探索自己的方向,有時走錯,有時迷失。你也會如此。我不知道你將喜歡什麼、成為什麼、走向哪裡,我只能告訴你有許許多多選擇的可能性,告訴你有一個接一個的選擇在前面等著你。其中的某一個,選對、選錯,都可以。

我沒有期待給你,只有很多寬容給你,笑望著你尋找真正的自己。伍綺詩說: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我都是如此。

期待是柄傷人的利劍。願你我都放下手中的劍。也願你我都拔出心上的劍。從此歡喜。


歡迎關注魚鮮支的微信公眾號:觀念的牢籠(guanniandelaolong)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追尋真實的自我,還是滿足別人的期待?


改編成電影,美國華裔女作家的小說《無聲告白》不會僅僅是一部愛情文藝片。小說的視角很小,野心很大;人物關係簡單明朗,心理描寫深刻複雜。筆法克制,情緒的表達點到即止。小說16萬字,篇幅不長,卻讓我想起金庸的小說,在真實的歷史背景下虛構出江湖的風雲詭譎與愛恨情仇,你發現作者足夠真誠,因為當你將書中人物嵌入真實時代,依然覺得真實。

20世紀60年代的中國是什麼樣子的?對於我來說,第一手資料來自於我爸媽,他們都是60年代出生在農村的人,那時候兄弟姐妹多,經濟狀況拮据,爸媽從小就要下地幹活,他們同齡人中但凡有點資質,願意好好念書,念到大學的人,現在基本都混得不錯。歷史課本基本上對中國的60年代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對於那時候的社會思潮與變遷,我無法得到更多的信息。

反而,60年代的美國是什麼樣子,因為一些歷史事件的存在,反而能夠勾勒出簡單的輪廓。1963年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覲見肯尼迪總統,同年肯尼迪總統在達拉斯遇刺身亡。女性經濟地位的提升喚起權利意識覺醒,「人人生而平等」的憲法宗旨為女性要求在選舉權等政治權利以外取得更多的平等權提供合法性。越南戰爭在美國國內引起反戰運動,嬉皮士一代興起,塞林格等作家的作品中是其在文學上的體現。甲殼蟲樂隊漂洋過海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成為狂熱,貓王開始品嘗到從家喻戶曉的明星被取而代之的苦澀低谷。

回到小說本身,故事從一對年輕人的相遇相愛,組建家庭,經歷種種危機與矛盾為基本故事脈絡,人物不外乎以這個家庭為核心發散的親人、同事、朋友,視角可謂之小。然而小說涉及的議題包括種族問題、女權運動、家庭教育、愛與背叛,野心可謂之大。

小說從詹姆斯與瑪麗琳的女兒莉迪亞之死為開端,抽絲剝繭,一層層揭開莉迪亞之死的謎團。從表面上看,莉迪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自殺,她好學聽話,成績優異,相比起她的哥哥內森和妹妹漢娜,她最受父母寵愛。她前幾天才過生日,那天拍的照片上她笑容燦爛,看不出任何徵兆。關於她的死,詹姆斯和瑪麗琳認為是謀殺,內森暗自將鄰居傑克列為懷疑對象,家中最小的妹妹,平時最受忽視的漢娜是唯一一個看清真相的人。

要揭開莉迪亞死亡的謎題,得追溯到二十年前,詹姆斯和瑪麗蓮初次相遇,那時他們在大學裡,大三學生瑪麗蓮選修了詹姆斯的課,一見鍾情。師生戀在校園裡容易引起非議,於是瑪麗蓮退了詹姆斯的課,然後兩人成為情侶。瑪麗蓮是白人,詹姆斯是華裔,屬於少數族群,50年代的美國對於華裔存有歧視和偏見,兩人的結合讓瑪麗蓮的母親很不滿,她在兩人的婚禮上對瑪麗琳說:你會後悔的。瑪麗琳為此和母親決裂,從此與母親形同陌路。詹姆斯和瑪麗琳的結合,本質的推動力是兩人間的相互吸引,也可以說,是愛情。然而沒有一種愛情,可以脫離社會環境而存在,完全的純粹,不問世事。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家庭背景差別很大,各自有隱痛,不願意提起。對於他們的成長曆程,兩人作了約定:往前看,不再追問往事。然而,童年的往事,原生家庭的烙印,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這在詹姆斯和瑪麗琳以後的生活之中逐漸顯現出來,一點一點累積成莉迪亞的悲劇。

詹姆斯的父母是中國人。詹姆斯的父親用了鄰居兒子的名字來美國,在一所學校做勤雜工,偶然得知那所學校在招收學生,詹姆斯通過了難度頗高的入學考試,成為那所學校招收的第一個東方學生。詹姆斯渴望融入周圍,但自身的家庭,不一樣的膚色,始終讓他與學校的同學格格不入。他一心讀書,從不參加舞會,考入哈佛大學,畢業後渴望自己能夠留校任教,但最終留校的人選是他的同學,詹姆斯只好接受另一所學校的聘書,在學校所在地米德伍德鎮開始新生活。他從未對瑪麗琳談論他自己的家庭,也沒有告訴過瑪麗琳他的真實想法:他認為導師之所以沒有選擇他留在哈佛任教,不是因為他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在人際交往方面不夠活絡,不夠受歡迎。

瑪麗琳是一個很特別的女學生。二戰後的美國,盛行一種女性觀,認為女性應該回歸家庭,扮演好母親與妻子的角色。瑪麗琳在這樣的環境下接受教育,但偏偏不認同這樣的價值觀,她選修化學課,是班上唯一的女生,實驗做得比男生還出色。她的母親是家政課老師,能夠烤制美食,是主流價值認可的家庭婦女,也但她並不希望重走母親的道路。她不願意學家政課,想改選男生們的手工課,學校不同意,她氣憤不已。她以優異成績考上大學,理想是成為醫生,母親告訴她說:我為你驕傲,也許你能在學校里遇見一個哈佛男人,與他結婚。大三那年她遇到詹姆斯,雖然不高也不英俊,但總算是哈佛畢業的,沒想到母親對詹姆斯的華裔身份有顧慮,在婚禮上並沒有祝福,反而憂心忡忡地告誡她,你會後悔的。瑪麗琳還是結婚了,從此與母親疏離。瑪麗琳的計劃是完成學業,成為醫生,但意外的是她懷孕了,只能放棄學業,與詹姆斯一起到米德伍德生活。醫生的夢想,囿於現實,被瑪麗琳擱在了心底,但這夢想太深刻,它不僅沒有因為生活瑣碎而蒙上塵埃,反而在日復一日的光陰里愈發地熠熠生輝。而這些,詹姆斯並不知道。

看似平靜的生活,早就埋下暴風驟雨的伏筆。瑪麗琳離家出走了。60年代,老大內森上小學,老二莉迪亞上幼兒園,瑪麗琳覺得,她可以暫時放下照顧家人的責任,去完成自己未竟的學業,實現自己當醫生的夢想。她報了名去上課,強忍心中對孩子們的牽掛,可卻在課堂上暈倒,醫生告訴她,應該注意休息,因為她懷有身孕。控制墮胎的法律條文還未從刑法事典中刪去,她沒有別的選擇,只得再一次極不情願地回歸家庭。

這個家似乎又回歸平靜,但女主人不開心,整個家的氛圍微妙又脆弱。瑪麗琳拒絕為家人準備豐盛的三餐,她做不了醫生,仍然想逃離家庭主婦的角色。面對母親的不辭而別,歸來後的冷漠,內森和莉迪亞都看在眼裡,但年紀還小的他們不能夠明白原因。內森還好,莉迪亞還小,母親的離家出走帶給她深深的不安全感——她害怕被放棄,害怕母親的不快樂,她不知道該怎麼辦,直到她發現了母親的一個秘密。

那是一本瑪麗琳經常翻閱的烹飪書,放在廚房裡,叫做《貝蒂.克羅克烹飪書》,是瑪麗琳母親的遺物,母親去世後,瑪麗琳將它帶了回來,作為提醒,告訴自己不要再重複母親的命運。瑪麗琳出走的日子裡,莉迪亞偶然翻開了這本書,發現書中有圓形的水漬痕迹,不,那不是水漬,那是滴落的淚——原來媽媽翻這本書的時候,會哭,莉迪亞想,這本書讓媽媽難過,那就不要再讓媽媽再看到這本書。瑪麗琳回家的時候,問起這本書,莉迪亞說,扔了。瑪麗琳以為莉迪亞懂她,開始教莉迪亞科學知識,莉迪亞看到,她的對科學的一點點好奇心,能夠讓鬱鬱寡歡的母親如此快樂,她心動了,即使不真的愛科學,假裝一下又如何。

莉迪亞成為了家裡三個孩子當中,得到關注和期待最多的那一個。瑪麗琳說,莉迪亞你物理化學要學得很好,以後要做醫生。瑪麗琳給她買了聽診器,聖誕禮物、生日禮物送的都是物理化學方面的書。詹姆斯說,莉迪亞你要多交朋友,多參加活動,送給她的禮物是希望她在舞會上穿的連衣裙,以及希望她能夠受歡迎,大家都有所以她也要有的項鏈。莉迪亞拚命支撐,如果沒有內森理解她,只怕她的崩潰會來得更早。幸好內森知道,父母傾注在莉迪亞身上的愛是多麼沉重的負擔,內森也想逃離,如願收到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莉迪亞深深恐懼——如果哥哥也遠走高飛,她該如何繼續下去?物理考試沒有及格,駕照考試沒有通過,在學校也並沒有成為受歡迎的人,怎麼辦?多年以來,她活在父母的期待之下,父母說什麼她都說,好的,爸爸,是的,媽媽。所有的委曲求全,只是不想讓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再次發生——母親離家出走,她被遺棄在身後,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父母的期望那麼高,她覺得自己好累,她走到湖邊,踏上小舟,邁進水裡,覺得輕鬆……

莉迪亞死後,瑪麗琳把自己關在莉迪亞的房間,好久好久。畫著人體骨骼的挂圖,門背後的聽診器,物理課本,化學課本,柔寶寶牌的潤膚霜。瑪麗琳撥開書本,看到書櫃底部熟悉的紅色封面——《貝蒂.克羅克烹飪書》,莉迪亞沒有扔掉這本書,莉迪亞只是將它藏了起來。瑪麗琳這時候才明白,女兒愛的,從頭到尾都不是科學。

莉迪亞的死去讓瑪麗琳悲痛萬分,和詹姆斯的感情也出現了危機。二十年前約定絕口不提的過去如今說起來都是鮮血淋漓的傷口。詹姆斯說,當年你母親對你說的話,我都聽到了,嫁給我,你很後悔吧!車庫裡是發動機的聲音,詹姆斯駕車離去,過往的生活在瑪麗琳腦海中一段段放映,最後她明白,即使和詹姆斯在一起只是為了生下莉迪亞,她也從不後悔,她願意。

莉迪亞永遠地離開了,詹姆斯和瑪麗琳失去了一個女兒,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相互和解。小說的題記里說到:「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好的壞的,若無力改變,接受是不是意味著隨波逐流,反抗會不會只是以卵擊石?如果父母對於我們的期待與我們自己的夢想並不一致,我們該做怎樣的選擇?如果因為一些原因,註定不能融入社會的主流,那麼是隱藏真實的自己,假裝融入群體,還是堅持做真實的自己,成為眾人眼中的「異類」?如果將來我們的孩子告訴我們說,他想要追尋自己的夢想,那夢想在我們看來是一條充滿艱難險阻,前途微茫的道路,我們會說,孩子,你喜歡就好,支持你,還是當機立斷掐斷孩子的胡思亂想,押著孩子走回「康庄大道」?我想,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人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但最令人心痛的一種莫過於,一個「懂事」的孩子,不忍父母傷心為難,默默地將夢想掩飾起來,提都不曾提起,誰知道呢,就像沒有人知道,凱恩終其一生,念念不忘的」rosebud」到底是什麼。(完)


歡迎訂閱大臉貓的微信公眾號,搜索visionkat0512
或長按圖片掃描二維碼關注

分享大臉貓的讀書故事

http://weixin.qq.com/r/vkjs9ELETx8wrQaX9x2s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者寫了很多異類:西方主流社會的東方人,成人主流社會的青少年,異性戀主流世界的同性戀。瑪德琳野心勃勃在主婦里是一個格格不入的,詹姆斯一個中國男人在教美國歷史的教授里格格不入,這一家人在米伍米德是格格不入的,傑克在班上是格格不入的,伍爾夫醫生在男權社會裡是格格不入的…


他們以為這種格格不入是因為自己沒有儘力走到自己的反面。所以很努力在成為另一個樣子。然而走到了反面呢?其實走到反面也會覺得,boring,我要變得不一樣。不一樣了以後呢?boring,我要和大家一樣。

每個人都背負著別人的期望過活,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得到了之後又覺得,boring,我想要些別的。

傑克最後和莉說的那些話,那些:「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從幾年前開始常常跟自己這麼說,直到前幾年我才突然明白答案。

昨天我看了sense8第六集,裡面有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Who can say if it is we who make the choice,or the choice that makes us.
——————————————————————
看完覺得這本書還是不錯的,雖然結尾的主題略太過於突出了一點:我認為這不單單是說小孩因為爸媽期望被壓的喘不過氣的一本書。


很多人說太拖沓了,我看到百分之80幾的時候確實覺得有點了,但是還好。可能因為人名的原因,我覺得沒有比百年孤獨看著累……

——————————以下原回答————————

我看了64%,先來寫這一部分的讀後感好了:
「人的一生都在試圖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如果沒記錯這話是武志紅說的)

人人都知道往事不可追,所以當我們想要後悔又無可作為的時候,老是做出錯誤的決定和行為,並不是自己不知道這治標不治本,而是為了好讓自己好受一些——至少我做了一些什麼。
你也曾經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你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王小波語)。可是你一直做著黃金時代的夢,沒有預見到這一點;當你意識到這事兒的時候,鎚子已經落下來了。

然後你就知道為什麼你看這本書會覺得感同身受了。

另外我覺得莉不是自殺。理由很簡單,因為她沒有處理書包夾層里的煙和安全套。其他的還好說,這兩樣,十六歲的少女如果要蓄意自殺,一定會先丟掉。

沒有自殺就是因為我覺得,要處理所有生活過的痕迹實在太費力了,日記要怎麼辦?貓要怎麼辦?房租押金怎麼辦?家裡買的那麼多東西我不能想著等我媽我爸或者其他人來費神吧?人都死了還給愛我的人添麻煩,太作孽了。


無聲告白——是誰嗚咽夢中語
莉迪亞走了,到處也找不到她。故事一開始就把讀者拉進高壓陰悶的氛圍里,她去了哪裡——那個乖巧懂事的寵兒。華裔父親詹姆斯李陷入焦灼莫名的恐懼,而她的美國母親瑪麗琳則更是跌進驚慌不安和無聲等待的壓抑深淵。哥哥內斯竭力思考妹妹的失蹤,而小女兒漢娜茫然無措。她在哪裡,她在哪裡,直到周四清晨,警察抽干湖水,找到了莉迪亞。
故事的第二章便開始倒敘女孩父母兩人的相識相愛的,同時一點一點,抽絲剝繭般講述兩人迥然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個性格追求。瑪麗琳不服平凡,渴望出人頭地,渴望反抗社會套在女性身上婚姻與家庭的枷鎖,她不屑家政,不甘成為平凡的為家庭犧牲自我的婦人。她無視社會歧視,追求特立獨行,高度信仰女性自由。相反,詹姆斯李作為從小生活在白人排擠,飽受種族欺凌的環境中的美國華裔,他渴望著平凡,確切的說他渴望融入與他格格不入的美國社會。他自卑而怯懦,對於傷痕只是掩藏於心,甚至對於朝夕相處的妻子也不肯吐露他的痛苦與難堪。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因為說不清的愛情選擇婚姻。
婚後的瑪麗琳放棄追求摯愛的理想,這使她悔恨終生,她心有不甘,甚至於一度拋夫棄子獨自繼續狂熱追求和探險,終因於意外的懷孕而宣告失敗。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她把年幼的莉迪亞當成心靈寄託,她或威逼利誘或哄騙囑託,逼迫女兒按照自己的理想軌跡奮鬥,殊不知自己的高期望和無休止的監督給一個年幼的孩子多大的壓力。而她的任性又給家庭帶來怎樣不可癒合的傷痕。
而詹姆斯李,飽受傲慢的打擊和異樣的歧視,他自卑無助,不敢正面反抗,而是緊推他的孩子去融入社會。他希望兒子和傑克成為好朋友,他希望女兒是社交圈的明星,他把兒子趕到泳池裡美國孩子中間結果讓他飽受屈辱,他不斷要求女兒融入社交,結果使她飽受尷尬和打擊。他甚至不了解女兒莉迪亞是多麼脆弱和孤獨。
哥哥內斯。目睹了妹妹的無助卻又羨慕她得到父母三千寵愛。他是深愛著妹妹的,他關心她,呵護她,然而在學校的受到欺凌和在家受到的漠視讓他無法呼吸,母親的拋棄和父親的背叛又讓他迷惑痛苦,遍體鱗傷以至於只想逃脫這個家庭,逃離壓抑的空氣。
莉迪亞,習慣順從的女孩。疲憊戴著各種面具活在虛偽的世界裡,被安排的人生,限制的自由,同學的歧視,父母的殷切盼望,糟糕的成績成為她人生一重重枷鎖 它們推著她走向冰冷的湖底。
漢娜,被所有人遺忘的孩子,默默承受著家人的忽視卻始終愛著家人,她愛只關心莉迪亞的哥哥內斯,愛脾氣古怪愛生氣姐姐,愛歇斯底里的媽媽和壓抑沉鬱的爸爸,她承受著那個年齡不該承受的壓力和痛苦,然而卻始終勇敢地愛。我想漢娜才是整個喚回整個家庭的天使。
文章最後,負氣出走的詹姆斯李回到家中,而傑克飽受愛與痛的折磨無助面對內斯。內斯墜入湖中卻不願沉下,他在呼喊,因為他看見了妹妹的眼睛。看似莫名其妙的結尾別有深意,也許就是作者希望的在壓抑中的掙扎吧。
長溝流月==


這本書可以做為一個好劇本,拍成電影應該更精彩,說不定可以衝擊一下奧斯卡


在這裡分享我的讀書筆記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這是無聲告白的開頭,突兀到讓我想知道莉迪亞為什麼死了?他們是誰?為什麼會不知道?帶著各種疑問我像被吸引進去了一樣看完了這本書。心情有點沉重,思考了許久,決定寫下這些感悟。
瑪麗琳,一個特立獨行的美國女人,甚至到了刻意追求與眾不同的地步。她的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政課教師,對她的期望就是嫁給一個成功的哈佛男人。
詹姆斯.李,一個追隨打工父母偷渡到美國的中國人,在種族歧視的環境中,憑藉努力與天賦,一路學霸到 哈佛。他與瑪麗琳相反,他努力的想融入這個白人的環境中,希望與周遭美好的共處,可他似乎沒有那種社交能力。
瑪麗琳在社會都覺得女性就應該學學烹飪全心全意照顧家庭的年代,熱愛化學,很渴望當一名醫生,她討厭社會對女性的框定,所以總是顯得與眾不同,包括主動告白這個同學都不喜歡的華裔男教師詹姆斯.李,誠然,李對這份感情欣然接受,一部分因為愛,另一部分因為跟一個白人姑娘結婚從某個角度上證明他融入了這個社會。因為瑪麗琳突然懷孕導致她不得不終止學業,他們幸福的結婚了。並擁有了三個可愛的孩子,大兒子內斯,二女兒莉迪亞和小女兒漢娜。
為了跟李結婚,她與因歧視黃種人而質疑李的母親斷絕了來往,直到母親的突然離世以及枯燥的家庭主婦生活讓她想拋棄現在的一切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瑪麗琳不負責任的離家出走了,九個月後她主動聯繫了李並回家,可她沒想到這次離家出走會給她的女兒莉迪亞造成一生的傷害。(因為那時候漢娜還沒出生)
小小莉迪亞害怕極了,她害怕母親哪天又會突然離去,母親回來時她暗暗發誓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做個乖孩子,讓媽媽快樂。她知道媽媽喜歡化學,她便也表現的對化學很感興趣,每天都讓媽媽告訴她很多化學知識。媽媽希望她以後當醫生,她的志向便是當一名醫生。她每天每天努力的學習那些本來不喜歡的東西還得裝作很喜歡的樣子,她如此乖巧的模樣讓父母覺得這個女兒一定能成大器,兒子內斯和小女兒漢娜就這樣被父母忽略了。莉迪亞身上同時承載著兩個大人實現不了的夢想,滿足媽媽的期望當醫生,滿足爸爸的期望積極融入群體多交朋友,李對於白人社會心底里是帶著低人一等的想法的,所以他的主動融入更顯卑微,可怕的是他做不到的事讓自己的女兒做。他們不知道莉迪亞每天超前學著高年級的課程有多辛苦,他們也不知道他們眼前每天貌似很熱情的給同學打電話的女兒其實一個朋友也沒有,在她很想要洋娃娃的時候她的禮物是父親送的一本如何更好融入群體的成功學,當她很想要一串漂亮的項鏈的時候母親開心的送給她一個聽診器,她想要這麼少,可是一樣也得不到,因為她最想要的是爸爸媽媽開心,媽媽不會走。莉迪亞在這世界上唯一的溫暖應該只有哥哥內斯了,只有內斯懂她的痛苦,可惜內斯幫不了他什麼。其實這一切年幼的漢娜最清楚,她總是躲在桌子底下偷聽偷看這個家庭發生的一切,只是她不會說出來。
這個家裡的孩子的想法就是,早點長大,逃離禁錮,內斯很討厭父親總是逼他去和他不喜歡的白人鄰居傑克交朋友,也討厭他對宇宙對天文熱愛的要命的時候,他父母澆下的冷水,內斯親眼看著父母以愛之名如何的去閹割妹妹莉迪亞的各種天真與夢想。終於內斯考上了哈佛,他興奮終於可以離開這裡了,然而這卻成了壓垮莉迪亞的最後一根稻草。莉迪亞在這世界上唯一的寄託就是一直以來保護她肯聽她談心的內斯,然而內斯要走了,不帶上她,發現爸爸跟自己的助教出軌時,她痛苦不堪,她很想找內斯傾訴可惜內斯要走了。她要成為這世界上最悲哀的人么,成為父母的傀儡,過自己不想要的人生。這個乖了16年的女孩終於徹底想要逃離了。她開始逃課,她找哥哥眼中的混蛋鄰居傑克上床可是被拒絕了,她想考駕照自己開車遠離這裡,沒考過。
她突然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現在的一切都不是她喜歡的,16歲的夜晚,這個姑娘在湖上駕著一艘小船,小船駛不過去的地方,她覺得水很淺,應該可以游過去,然後就可以開始新生活,可惜,她不會游泳。美好的生命就在這個夜晚划上終結,她其實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想逃離。
死了的人已經明白並得到解脫,而活著的人花了很長時間才想通,那些我沒能告訴你的,那些你誤會了我的,因為不想讓你失望,為了讓你開心,為了明天你依然願意陪伴,我選擇承擔那些不屬於我的負擔,在我決定卸下這一切的時候,我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體諒,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各自的修行,那些你想得而得不到的對我來說其實無關緊要,我關心在意的僅僅是明天你能否繼續在我身邊陪我成長跟我聊天全心全意關注我愛護我,哪怕我不能成為你的驕傲,也依然能擁有你對我無條件的愛和承諾。
小王子里有一句話,大人都曾是孩子,然而很多大人後來忘了。
瑪麗琳還是少女時期受不了媽媽老跟她說女人只要會烹飪會做家務找個好男人就行了,她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所以她離開了自己的媽媽,然而當她成為母親後卻開始在莉迪亞的身上延續自己的夢想告訴女兒沒有什麼比當一名醫生更酷,然而莉迪亞沒有離開她而選擇默默承受了這麼多年,只是因為愛她,不想失去她。 瑪麗琳真的不知道莉迪亞並不喜歡物理嗎?真的不清楚自己的女兒沒那麼想當醫生嗎?我想不是,她只是選擇忽視而已吧,這麼些年她送給莉迪亞的醫學書她都會馬上借過去看,真正想當醫生的是她,看到女醫生也會極度羨慕的是她。
看完這本書我簡直難以相信這是作者的處有點晦澀難懂,可能主要是因為《情人》著重描寫一種意境一種feel,《無聲告白》著重於講述一件事。只能說我太喜歡這本書了,我覺得下半


先說個題外話,讀的過程中一直糾結的事情是,詹姆斯-李是亞裔 父母都是中國人,瑪麗琳是藍眼睛的美國人,但他們的第二個女兒莉迪亞為什麼會有藍色眼睛呢,藍眼睛是x染色體隱形遺傳,詹姆斯一定是AA,瑪麗琳一定是aa,莉迪亞一定是Aa雜合子,怎麼會有藍色眼睛呢。。然後就很容易齣戲,總覺得故事是假的,雖然小說本來就是假的啦。

這本書本身是一個特別簡單的情節,幾乎沒有邏輯的波瀾,作者用不簡單的手法講述了出來。
書里的每個人之間都有著奇妙的平衡;內斯把莉迪亞推進了湖水,而莉迪亞撕毀了內斯的哈佛信件並且被他發現;瑪麗琳離家出走,詹姆斯出軌,當然 出軌這件事已經略微破壞了這個天平的平衡。一定很多人都能從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啦,想要融入群體的少數派,想要實現夢想卻最終不得不放棄的自我成就者,被寄予厚望卻不敢違背他們的孩子們。

有時候讀完一本書,總想問問自己,從這書里可以學到什麼。但是這本書讀完後找到的好像只有無奈,好似他們的命運是註定的。黃皮膚的詹姆斯一生都想要融入群體,要強的瑪麗琳一直在追求想要的社會認可——然後他們都失敗了,這種追求註定是失敗的。很多事情都是沒有辦法改變的。除了共鳴我們還能學到什麼?學不到也沒關係,你不需要讀母親送的《解剖原理》《科學巨搫》,因為大概到了一定的年紀,你就不會再想著一定要學到什麼東西才去讀書了。

-


來一發書評:[每周讀書 九十一] 伍綺詩——《無聲告白》 - 每周讀書 | 楓言楓語 - 知乎專欄

2014 年 6 月 美籍華裔女作家伍綺詩(Celeste Ng)的首部小說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在美國出版,迅速受到美國讀者關注,成為 Amazon 2014 年最暢銷小說。今年(2015年)7 月簡體中文版正式登陸中國,於是出版社與各大媒體爭相造勢,什麼「中國女作家躋身美國文壇」、「打敗斯蒂芬金成為 2014 年亞馬遜最暢銷小說第一名」之類的新聞比比皆是。

這些媒體不要臉的吹捧我們且拋下不理,單就《無聲告白》一書來說,作者的寫作技巧非常成熟,擅長人物塑造與情感描寫,通過 6 個各不相同的主要人物把異類、歧視、壓力等話題發揮得淋漓盡致。儘管此書水平不錯,但是單就一次 Bestseller 並不能代表作者就真的在美國文壇佔有地位了,我們拿之前 The Martian (每周讀書 七十一 Andy Weir《The Martian》)在 GoodReads 上的數據對比,The Martian 有 176,258 ratings,28,212 reviews 而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只有 55,435 ratings,6,812 reviews(截至9/3/2015)。已經算很多人關注的小說,但並沒到瘋狂的地步。

回過來看作品本身。小說第一章展示了一個美好的美國混血家庭,以找不到女兒 Lydia 為契機,使第一章處於紛亂與麻煩之中,最終以警察抽干湖水發現 Lydia 的屍體結束本章,情節非常緊湊,輕描淡寫之間描述了由白人母親與中國父親結合的家庭,以及家裡 Lydia 集所有聚光燈於一身的地位。不得不說,這個開頭非常漂亮!

帶著「Lydia 死因未明」的主題懸念,作者開始為我們展示父親 James 的家庭背景:上世紀 60 年代年幼的他隨著偷渡打工的父母親到美國,從小在學校就被視為異類,一直渴望卻永遠無法融入大家。以及母親 Marilyn 的家庭:她有位傳統的母親,她自己一直渴望過得與母親不同,卻因為是女性的身份而鬱郁不得志。

這些背景故事單獨拆分都可以寫出不錯的情感故事,但是作者拖著「Lydia 死因」這個懸念卻一直在講述她父母親的故事,回憶的部分太啰嗦,令人感覺情節拖沓,類似火影的「回憶殺」。但是這一部分又是後面情節發展的必要鋪墊,不可或缺,如果作者處理得好應該可以更簡潔一點,或者處理得更起伏得當一點,就是說:你可以做背景描述,但是不要描述得太無聊。我覺得這一部分當是全書寫得最差的地方。

作者為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準備了大量素材,用於表現他們在社會群體中被排擠,被欺負,被歧視等苦痛,但是過於細碎,作者擅長細節描寫,尤其是以小女兒 Hannah 童稚的視角看到的世界,令人嘆服,卻不怎麼擅長組織起所有的細碎的材料,在表現 James 與 Nath 相關背景故事上堆積了諸如泳池、運動會等故事,卻沒有層次感與遞進感,與其堆砌所有的材料,還不如只選擇最具有表現力的幾個場景。這種瑣碎的分散感還體現在幾個主要人物的份量上,從故事上來看 Lydia 無疑「應該」是最重的主角,因為她是這部小說的開篇,她的死因是整部小說的主線懸念。但是她的死因與家庭的每個人都有關聯,於是作者又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在父母親與哥哥 Nath 身上,一旦寫到父母親就必須寫父母親各自的家庭,很容易就分不清輕重。如果每個人物都是主角,這本書就沒有主角。

而說到本書情節最緊湊,情感起伏最大,每一個人物的表現都有血有肉又哭又笑生動活現的部分,應當是 Marilyn 離家出走去實現自己讀完大學成為一生的夢想,但發現自己又有了第三個孩子不得已回歸家庭的那一刻。在這個支線中,每個人物的性格、地位與內心的渴望都得到淋漓盡致地表現。

Marilyn 渴望擺脫母親的命運,渴望與眾不同,渴望成為醫生,但是與此同時,又與其他普通人一樣在醫院裡看到女醫生會覺得奇怪,這種矛盾的心理賦予了 Marilyn 鮮活的人性。

James 則渴望融入社會,渴望別人接納自己,一生生活在自己受盡排斥的陰霾之中,看到兒子 Nath 逐漸成為自己當年的影子他開始疏離兒子,而妻子 Marilyn 無故地離家出走又讓他覺得果然白人是看不起中國人的,跟他結婚就是不應該的,多年的瘡疤再度被揭開。

還有女兒 Lydia,脆弱的內心一直單純地祈禱讓母親回家,只要母親回來就好,於是這種渴望在母親回家後成為 Lydia 內心最大的負擔。好在有哥哥 Nath,這個習慣了被父母忽視的男生,自立自強,一直堅信有一天能夠離開這個令人不開心的家庭,找到自己的自由。

我覺得這一段真是全書寫得最精彩的一段,每一個人物都各有牽絆,各有自己的打算,各有自己的悲傷。而 Marilyn 的離家出走以及回歸,則使各個人物後面的心理發展成為自然。情感的澎湃在孩子們呆視母親仿如陌生人,又肆淚擁抱母親的那一刻達到頂點。

這一段大約在全書 50% 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個分水嶺,前半部分除了開頭之後情節拖沓,但是交代的背景又不可或缺,後半部分有了前面的鋪墊,展開來順風順水,自然得多,只是還稍微嫌有點太長了。

最後故事的結尾在 Nath 和 Jack 在湖邊的打架結束,Nath 沉入湖底,感受了妹妹當時的感受,隨後又浮出水面,「太晚了。他已經學會了怎樣不被淹死。」

我覺得故事的結尾有些過於平淡。按照作者開篇的懸念來寫,如果把 Lydia 的死因放在最後揭示會更令人感動。作者在書中把 Lydia 深夜劃小船到湖中央的原因處理成是給自己一個借口,從來不會游泳的她如果能夠游到岸邊就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否則就讓一切都結束吧。這種解釋始終有點牽強,畢竟帶有的樂觀成分太高,而 Lydia 給人的感覺是她已經受夠了這個高壓爐了,她已經完全受不了了。

一個好的開頭可以讓這本書賣得不錯,一個好的結尾可以讓你的下一本書賣得不錯。這本書的開頭不錯,中間部分有點拖沓但很令人感動,如果結尾能夠再掀高潮就更好了。

15.09.03/夜
於自宅


對比中美文學,看到的往往是中國人無知而堅強,美國人敏感又脆弱!


那些我從沒告訴過你的事 | 簿機道Vol.17《無聲告白》 - 簿機道 - 知乎專欄


詹姆斯是瑪麗琳眼中的與眾不同,瑪麗琳是詹姆斯眼中的隨從與眾,結果兩方的期望同時交織在莉迪亞身上,彷彿是在撕裂她一樣!
12.25更新
—————————————————
我覺得書里第七章的一段就把這本書的精華概括了。如下:

「你們知道誰跟我一起上物理課嗎?」她突然說,「傑克·伍爾夫,街角的那個傑克。」她咬了一小口漢堡,預測著家人的各種反應。她父母對這個名字無動於衷,她母親說:「莉迪,這讓我想起來,我星期六沒法幫你複習筆記了,如果你不介意的話。」她父親說:「我很久沒見到卡倫了。你們兩個為什麼不找時間看場電影呢?我開車送你們去。」但是,坐在對面的內斯猛然抬起頭,好像突然聽到一聲槍響似的。莉迪亞對著她的盤子微笑了一下。就在這時,她決定要和傑克做朋友。


看了一半,目前的想法是這本書很荒謬。無論是舉辦完葬禮、讀完女兒驗屍報告之後就跟助教上床的老爸,還是把小妹妹推下水又把她救起來的哥哥,亦或是沒有想過溝通就直接離家出走追尋夢想的老媽——老媽再次回家的理由竟然是懷孕,而你真的從來沒有想過丈夫和孩子會支持你嗎?

文字需敘述上有一個問題是敘述視角轉換很突兀。一大段文字,開頭幾句是A的視角,後面直接接上了B或者上帝視角。多視角轉換確實可以很有趣,但玩不好就成了敘述混亂。看到下一段描述了A絕對不知道的事情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上面那一大段絮叨不是A的想法而是開了上帝視角的作者。如此反覆。

情節上,很多人說細膩。好吧。李先生作為美籍華人的自卑,李太太不甘平凡的心態,大女兒被迫背負母親夢想的沉重,小女兒不受重視的寂寞,兒子長期被忽視下的自卑。嘛,這些感情描繪得如此真實,以至於這些人物只剩下了這些符號化的性格特徵。我幾乎可以猜到大女兒和傑克在一起感到了怎樣的自由,而和助教打炮的李先生懷著怎樣覺得自己格格不入的壓抑想法——你上助教,是因為她是中國人嗎。


故事得從瑪麗琳開始說起。

瑪麗琳一直以來痛恨著她母親的生活方式。她認為她母親,從未走出以故鄉為圓心,80英里為半徑範圍。 她一直暗暗發誓和自己較勁,那就是她一定會走一條與母親「柴米油鹽,管理住宅,熟悉雞蛋的6種烹飪方式」不同的人生道路。

瑪麗琳想成為醫生,醫生是她能想像得到的最能與母親的生活方式拉開距離的職業。她在只有她一個女生的化學實驗課里每次都考第一 。她埋頭苦讀,困了就喝濃茶,她在哈佛一心奔著「職業醫生」的目標。本來事情會按照她設想的進行下去,但是她遇到了李。

她遇到了教授歷史的李——一個與眾不同的中國人,結婚,懷孕,她放棄了最後一年的大學學業。

當她以為一切還有後續,她還有成為醫生的可能,她日後一定能回歸學校的時候,她選擇無限期休學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 。

她曾經憤怒於母親的渺小,但不知不覺中,也變成了和母親一樣的人。她固執的認為一切混亂都只是暫時,她始終在不甘心,想去工作,去改變命運的念頭中打轉。某天「我的人生不止如此」的衝動太強烈,她便拋下兩個孩子和丈夫,離家出走了。她租下了一個獨身公寓,報了社區大學的課,重拾課本。

這次出走的抗爭,以她發現自己懷了第三個孩子結束。

作為一個身體虛弱的孕婦。她只得回去了。

至此,她所有關於我要成為一個醫生的念頭,就變成了我的女兒將來會成為一個醫生,她不會像我或者像她外婆一樣變成一個庸碌的家庭主婦的單方面強烈願望。

瑪麗琳的丈夫——李是一個華裔。無論他穿怎樣普通的衣服出現在哪裡,都會變成焦點,他東方人的膚色,五官,眼瞳——讓他不得不變得引人注目。

這種與眾不同徹底吸引了瑪麗琳。

李隱瞞著自己的過去,害怕瑪麗琳視他為「瘦骨嶙峋的棄兒,吃剩飯長大,只會背誦課文和考試,還是冒名頂替的騙子"。事實也的確如此,李的父親頂著其他人的名字來到加州,在學校做修理工,李的母親是餐廳女工。

他從小一直期待能融入集體,他聽廣播,了解新棋牌遊戲的規則和新鮮的脫口秀八卦趣事,但從來沒有人問詢過他。他從不參加舞會,一直活在人際的荒漠里。他多麼渴望人群,渴望能擁有一個正常的再普通不過的生活,但實際是他永遠活在邊緣的孤獨里。

所以當他看到再普通不過的瑪麗琳,可以隱沒在人群中的瑪麗琳時,他動心了。他羨慕這樣的人。

他接受瑪麗蓮在辦公室里突然的吻,他接受他的愛意,他娶了他。

他一直以為,要是自己和瑪麗琳在一起,要是他們去了新的地方生活,一切就會變得正常起來。

他的孩子們將擁有一個快樂活潑的童年,他將完全隱匿在人群中,他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但是他的大兒子內斯沒有,內斯被孩子們在泳池裡戲弄,內斯不善交際,不受歡迎,整天看自己的航空天文書籍,就像他一樣。

他又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二女兒莉迪亞身上。她是那麼美麗,她成績優異,行為規矩,她每天都會和自己的同學打電話閑聊,他會開車送自己的女兒去電影院和朋友看電影。他們給她過生日,送她禮物,她有著美麗的連衣裙,一屋子母親送的生物化學的書。她會盛裝打扮去參加年紀舞會,她是多麼可愛,多麼正常,多麼受歡迎的一個小女孩。

莉迪亞就是能彌補李內心缺憾的人。

家庭重心開始偏向莉迪亞的時候,就是在母親離家出走回來後,瑪麗蓮將所有關於醫生的執念放在薩莉亞身上時。

為了讓母親開心,滿意,為了讓父親開心,滿意。薩莉亞只得變成那個他們希望的樣子。

她每次拿著聽筒假裝打電話和同學閑聊,實際上是一個人站在電話機旁邊聽嘟嘟單調的忙音。她編造謊言應付父母的技巧越來越高。

沒有朋友,被課業和父母的壓力逼得沒有空間的她開始想要逃離。

整個家庭,似乎只有哥哥內斯是她的救贖。作為「莉迪亞之外唯一了解他們父母的人,內斯對她的痛苦感同身受」,他會看向她,他會安慰她,他會在學校餐廳和校車上給她佔座,只要內斯還在家,那麼她就是能得到理解的,有同伴的。

但是這個夏天,內斯也要走了。 在哥哥獲得哈佛錄取通知書的時候,莉迪亞的高年級物理課,卻屢屢不及格。

她不想學,學不會。她多麼希望明天沒有太陽,明天永遠不會到來,她不用面對那樣的質問——這些物理題你都懂了嗎?但父母卻一直認為品學兼優,從小出色的她不可能學不會。想要說自己不擅長,要放棄,是一件不可能被諒解的事情。

她累了,疲憊於扮演這樣一個乖巧女兒的角色。她沒有朋友,卻要裝成有很多朋友的樣子,因為父親無比期待著她是個受歡迎的小孩。

每次站在電話機前裝作閑聊這件事,讓父親高興。

每次去上高年級的物理課這件事,讓母親高興。

如果她說她不想這樣做,她這樣做不來。母親是否會像小時候那樣,丟下他們消失。整個家庭再次陷入陰暗,父親每天輾轉反側的睡在客廳沙發上,餐桌上日復一日只會有口味單一的速食罐頭。

她認識了壞孩子Jack,她常常整個下午坐在Jack車裡和他聊天。她試圖親吻Jack,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叛逆,以此來宣告自己的不一樣。但是Jack拒絕了她,Jack向她坦白,他喜歡的是她哥。

她失去了唯一說得上話的朋友Jack。

內斯的離開成了壓死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庭裡面渴望著她虛假甜美的笑容,渴望她能物理及格。

內斯想要遠遠的逃離這個已經長期失衡的家。父母的全世界似乎都是薩莉亞,開心是薩莉亞,爭吵是薩莉亞。這個家圍繞著薩莉亞旋轉了這麼久,晚餐桌上也只會討論她。逼得第三個孩子漢娜,從小「喜歡躲在角落和柜子里,還有沙發後面、桌布底下,退出家人的視野和腦海,從而確保家中的領土劃分不會出現絲毫的變動」。內斯早就想要逃離了。內斯終於可以走掉了。

薩莉亞唯一的同盟,她以為會理解她,支持她,救下她的人,也要離開這個家了。

在某個凌晨2點。薩莉亞悄悄出門,划船到湖中心溺亡。

整篇小說確實對得起腰封推薦語。就像一個又一個的圓,每個人物的性格,經歷,都很好聯繫在一起。讓整件事情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全文採取倒敘,瑪麗琳覺得薩莉亞是被壞人綁架了,不相信警察「自殺」的結論。大家在接受薩莉亞死去的事實中,整個家庭陷入轟塌的悲傷,開始回憶關於薩莉亞的點點滴滴,發現也許她自始至終並不是那麼快樂。

我常常在想瑪麗蓮,這個前20年都以成為一個職業女性為目標,可是最後卻不得不像自己母親一樣管理家庭的人。

她一直認為自己是可以扳回一局的,自己的可以威風凜凜的拿著手術刀,專業的處理每個問題的,她的生活是可以不止如此的。 但時間消耗的如此猝不及防,她生下3個孩子,撫養他們長大,為這個家庭操心著每日三餐。

人們常說一個家庭的中心是母親。她卻在兩個孩子幼小時一言不發的丟下整個家庭,讓薩莉亞至此活在憂心母親再次離開的恐懼中。

如果她做一個命運的屈服者,也許她會鼓勵薩莉亞,鼓勵內斯。告訴他們和別人外貌不一樣不值得羞恥,讓薩莉亞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如果內斯到天文學做庇護所。

也許一切就會不一樣。

如果她再絕情一點,也許她會選擇打掉第三個孩子,或者生下第三個孩子後再次離家,開始學習。逃離家庭賦予她主婦的重責。取捨之間,已經發生的事實總是令人難以決斷。

或者薩莉亞能夠沒心沒肺的堅強一點,用「我的物理不及格,你逼迫我上高年級的物理課,我的物理還是不及格。我不喜歡物理,也不喜歡成為醫生,我也不想變成一個受歡迎的人,你送我《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這樣的書也完全沒有來用」來抗爭。也許她會度過被父母教導,逼迫的好幾年。但等到她有機會離開家,或者拉父母回到現實,打破他們心中"完美女兒"的設定。也許一切就會不一樣。

但薩莉亞還是走了。

考上哈佛的內斯也許會實現他的宇宙夢,他回到家看向天花板,還會想起那個下午,他如何和薩莉亞一起掩飾天花板上的鞋印,這是他們共同的秘密。他會在哈佛的餐廳里想像對面坐的是薩莉亞,如同他們過去一樣,互相為彼此佔位,也許他會送她去約會,替她趕走騷擾她的男生們。他也許會成為一名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新的星星,給它取名叫做「薩莉亞」。

「當學校里的人問他有沒有兄弟姐妹,他說"有兩個妹妹,其中一個不在了"的時候,他會想到她;某一天,當他看到那個永遠留在傑克鼻樑上的小凸起,想要輕輕地用手指撫摸它的時候,他會想到莉迪亞。很久很久以後,在寂靜的太空中俯瞰藍色的地球時,他會再次想起他的妹妹,在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他總是想起她。儘管他還沒有意識到,但這個習慣一直在內心深處召喚著他。"

"將來發生的每一件事,他想,我都願意告訴你。」

圖1 當時看到小說中這句「1952年,能永遠改變女性人生的藥物」,就一直在想會是什麼,會讓女性變成男性嗎?後來搜到原來是避孕藥......

呃呃呃完~


真正恐怖的是,哪怕書中反覆論證的是要去做真正的自己,然而回溯每個人物的命運,會發現希望是多麼的渺茫,甚至沒有人能為任何負責。

平鋪直敘而又逐步深入生活的細節,讓讀者感受一點點撕開真相的痛楚。文筆緊湊銳利,用自己的方法清晰的表達了生活中難以表達的、最易被遺忘的真實問題。


這是一本可讀性很高的小說,所以我花了4個小時一口氣看完了,看完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本書是作者的處女作,在豆瓣上的評分很高,並且是2014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起點是蠻高的。


不厚的一本書里講到了教育、種族歧視、性別歧視、親情、友情、同性戀、人生價值這麼多主題,但也被作者講得巧妙嚴謹而絲毫不累贅,不敢相信這是作者寫的第一本書。


故事從大兒女的死說起,為什麼莉迪亞會死,最後牽扯出來整個家庭乃至時代的結症所在。通過不同人物視角以及時間來穿插敘述,讓整個平淡的故事變得豐滿立體起來,相同結構的還有胡塞尼的《群山回唱》,這種敘事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更吸引人,故事全面,看完有種:啊,原來如此的感覺。


從瑪麗琳的母親到傑克、漢娜,裡面每個人設都很鮮明不可或缺,且每個人的心理特徵都很清楚。故事從頭到尾層次分明,結構調理清晰,故事很精彩。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故事是好故事,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作者文筆問題,個人不太喜歡這種文風,冒昧一點說我覺得有一點「稚嫩」,但或許正是這種細膩讓這個故事更動人。


其他的不說,就像評論里說的,這是個好故事,很適合拍成電影,這就夠了。


另外,個人不是很喜歡書冠上「XXX第一」、「XXXX評分最高」之類先入為主的評價,有的時候會形成一種落差較大的體驗感,不過反過來說,沒有這些「噱頭」我們也看不到它。


最後,這是一本很耐讀的書,就像高評里說的,對得起它的評價。


推薦閱讀:

在過著與志趣不相符或庸碌的時候 ,通常怎樣解脫自己?
《臨高啟明》作為一本小說有什麼缺點?
有哪些值得買的精裝的套裝書?
如何在三百字內講完<<臨高啟明>>?
《紅樓夢》里的人物關係圖是怎樣的?

TAG:小說 | 文學 | 無聲告白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