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貿易通道真的比海上好嗎?
路上絲綢之路取代海上貿易的主流地位,是不是有些一廂情願?要連接歐亞貿易需要穿越如此多的國家和地區,這就自然埋下許多不穩定因素,國際政治宗教矛盾,隨時可能有意外情況。而海上貿易在廣袤的公海上至少是自由的,何況自大航海時代以來,海上貿易強國都以優勢實力在維持貿易環境,從英國皇家海軍到美國艦隊,強力保障著貿易通道的安全。而海上的機動性特點是這種軍事力量部署靈活,反觀路上貿易通道,則可能需要處處駐防,其開支成本不容小覷。綜上,歐亞大動脈的構建絕非只靠建設基礎設施可以鋪就,前途任重而道遠。
謝邀。
首先,沒人想過要取代,只是修修路,提升一下速度,這有什麼不對?
陸運相比海運有很多缺點,但我去蒙古和中亞五個斯坦不能走海路,又不是我自己能選的。
其次,海上貿易是自由的?
中國貨輪「銀河號」事件的始末
美國將在馬六甲海峽等水道部署機器人巡邏艇
說真的,我們本來也是相信的,直到我們自己的臉被人狠狠打了。
最後,歐亞大動脈當然絕非只靠基礎設施就能鋪就,當然任重道遠。
但從長遠眼光看,我們不搞這個,就可以舒舒服服躺著?阿富汗西亞亂得很,我們把路鋪過去會受影響,但我們不把路鋪過去,我們就能獨善其身了?忘了新疆和雲南的事了嗎?
當年奧斯曼帝國把地中海商貿活動壟斷了,但它還是願意跟西班牙和英國做生意的。後兩者要是覺得這樣也成,別勞什子搞什麼遠航了,今天還有它們嗎?
戰略意圖不是要取代,而是有兩手準備。
把我們的影響力,覆蓋到內陸,到中亞,東南亞,到印度洋,到中東,到西歐去!
基建只是一個部分,我們還會設立辦事處,公司,必要時派出保安部隊,這些統統是建立影響力的。
我們會和沿路國家簽訂類似與教育、技術支援,換取原材料和市場,兵不血刃完成鴉片戰爭。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海路還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但萬一海上玩不過,我們還能玩陸上的。起碼有個談判的基礎,不然手裡沒牌,美國人連談都懶得跟你談。
而且我們不是在談判要建尼加拉瓜運河嘛!加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什麼的~也是在爭取海權~
歐亞大陸圈只是民族復興的其中一步棋~民族復興什麼的,當然是任重而道遠啦!
陸上運輸不能取代海上運輸。
我自己就是物流行業的,價格要差好多。
建設陸上運力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於取代海上運力,而是為了增加選項。
在海上運輸線路普遍受美國鉗制的情況下,除非武力對抗,否則我國沒有辦法獲得自己可控的運輸路線,而一旦矛盾升級,那真是美國人繩子一勒我們就拜拜的節奏。
即便運輸成本高,但是說到底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我中國想要恢復往日榮光,經濟命脈斷沒有掌握在別人手裡的理由。
咱中國是傳統的陸地國家,當陸運的運輸成本跟海運持平或者稍高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海洋國家,還能跟中國叫板么
羅馬是怎樣擴張帝國的?在所有控制區修路。
你看下那些運貨船一次運多少貨物就知道能不能取代了
比哪個好要看具體情況吧~
內陸城市離海港比較遠的地方,鐵路會比較受歡迎。
像沿海城市,鐵路很難打開市場了。
價格方面,因為現在海運整個行業不景氣,所以陸運價格不止是海運價格的兩三倍了。。。
時間方面,如果是海港城市,只比海運快6天左右。。
昨天一個公司來推廣他們中歐鐵路,強調了兩點,比較急的貨和散貨有優勢。
哎,真正急的話走空運好了。。
最後,同意上面說的,多個選擇,政治原因~
都沒搞清楚目的,這都只是手段好么。關鍵是擴大跟中亞和東歐的貿易,還有人家的能源。
這些國家你能走海運?
雖任重而道遠,但士不可不弘毅。
1、一帶一路不是還有亞開行嘛,老外說我們搞高利貸,正好錢可以投在這些項目上;
2、保障能源安全,饒開馬六甲海峽;
3、除了巴鐵,中國還真的找不出什麼朋友了,錢是多了點,咱人也多呀,不怕;
(中國的航天器著陸一般都在內蒙古,為什麼不選海上?美國人就就是落在海上,再回收更安全。因為咱海軍不如人家,怕落下來被人家先收走了吃啞巴虧,所以就選草原了)
推薦閱讀:
※香港和內地政府可以採取什麼措施有效整治水客亂象?
※幫課的課程主要講什麼?
※如果明清時代開放海禁會怎麼樣?
※手裡有一個潮牌衣服的工廠,貨品質量很好,怎麼找批發商和零售客呢?
※為什麼隋朝寧可大興土木修建大運河也不利用海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