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是窮人無法變富的原因嗎?

今天,在金融投資的講義上,正好看到「風險偏好」這一部分。有一句話,翻譯過來是,大致是「因為富人擁有的財富更多,相比較窮人,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更強,更可能成為『風險追求者』。而窮人風險承受能力弱,更可能成為『風險厭惡者』。這正是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原因。」覺得這句話挺有道理,用經濟學可以證明嗎?


我先打個非常簡單的比方,保證中學生都能聽懂:

假設甲乙兩個女孩子去學護士,兩人學護士專業的天資與勤奮一模一樣。區別就是:甲所在學校很寬厚,允許甲犯錯,比如說打針打不好允許重新打。乙所在學校很嚴苛,規定學生只要犯小錯三次或大錯一次,該學生就出局了,不允許再踏進護理界。

結局是什麼呢?結局是甲在被允許多次試錯的前提下,以平和的心態學會了護士。而乙所在學校只有天資極高的人能夠學會護士,因為乙學校的學生心理壓力太大、生怕操作錯誤而被學校開除。而且乙所在學校很難招生。

我再啰嗦一次,甲和乙天資與勤奮一樣,巨大的心理壓力、犯錯就出局的嚴苛要求使得乙不敢學護士或者學不成功。

再比如說,如果你學騎自行車,不允許犯錯超過三次,你有戲么?

——————————————————————————(分界線)

富二代就好比被允許多次犯錯的甲,白手起家的人(尤其是一直都找不到官員當靠山必須公平競爭的人)就相當只被允許犯若干次小錯的、不允許犯大錯的乙。

有些有點小才的富二代覺得自己也把企業搞壯大了,為何社會不多肯定自己,富二代看看我的答案就全明白了。社會極度推崇第一代是有道理的。

——————————————(分界線)

蔡衍明這裡面就有個富N代先虧損後賺錢的事例,如果他不是出生在富貴家庭,也許就是根本就不敢經商的屌絲。

王守義長孫創業:看電視劇炒房失敗靠囤地賺1億這裡還有一個例子,我敢說此人若不是富三代,早就垮了,輪不到他賺一個億。

經商是個高風險的事情。富二代擁有五大優勢:


1、父輩給予的資金支持

2、父輩給予的經商技巧的指點

3、父輩積累的人脈的傳承

4、失敗了可以重頭再來的心態上的巨大優勢
5、反覆試錯中經驗的積累

—————————————————————————

希望大家搞清楚一個邏輯問題——我絕對不是說窮人不可以通過經商與投資變富裕,畢竟新中國第一代私人老闆當年都是窮人。我僅僅是說窮二代在經商的膽量、心態、啟動資金、後天培養等諸多方面落後於富二代,也許一個經商才華只有50分的富二代就敢投資、經商,而一個窮二代要經商才華80分才敢於投入同樣多的資本(假設該窮二代可以借到一筆同樣多的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線)

最後奉獻一個大家早就知道的普適性的觀點——對於一個天資中等的人來說,只有允許他不斷試錯,他才能真正在實踐上(而不是純理論上)學會難度大的本領(包括但不局限於經商)。

富家子與貧家子一起學工科醫科然後給人打工,二人的試錯機會差不多,都有機會成為合格的工程師或者醫生。但是二人經商或者投資,前者的試錯機會壓倒性的多過後者。

有人大談能力的重要性,經商作為一個實踐性特強的領域(類似於外科學,光看書是不頂用的),難道不是試錯機會越多越有利於能力的練成么?

————————————————————————————(分界線)

有的朋友指責我著墨於「二代」,而不去分析「窮一代」與「富一代」,我簡單說一下窮一代與富一代吧。

對待富一代的態度,中國有兩種傻逼:
1、說有錢人都是黑心腸,除此之外沒有正經本事。
2、說有錢人多數不偷稅不行賄,遵紀守法,人家有錢全憑高瞻遠矚、才華橫溢、吃苦耐勞。

其實真相是混合的,富一代的產生很複雜,有「企業家才能」「冒險精神」「運氣」「地域」「官商勾結」「吃苦耐勞」「奸詐」各種因素。。。。總之,上得了檯面的因素與上不了檯面的因素都有。我認識一個企業家A,高學歷高智商,他自己發明了一個東西賣,但是他也必須行賄。他是高智商+闖勁+吃苦耐勞+官商勾結。商人A是製造業,自己有發明。如果是非製造業非科技業,官商勾結的成分會更重,比如說採礦業。

如果我說很多縣(尤其是非沿海發達地區)當地的首富必須同時有黑白兩道撐腰,諸位信不信?

再比如說,我舉個例子,全球最牛逼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約翰羅默說,僅僅是出生地不同,已經決定中國人收入差別的三成。(比如說,在閉塞山區與大交通樞紐,請問哪裡的人做生意的幾率更高?)

有人自己不中用就怪社會,有人覺得一個人不中用要怪自己不努力或者沒才華。我覺得,真相是一半怪自己一半怪社會(這個一半VS一半是模糊的說法,不精確)。只不過社會弊端、運氣這些因素不是你可以操控的,你只能操控你自己。從勵志的角度說,大家還是多把自己不富裕歸咎於自己吧。

關於富一代的話題,推薦兩本書(必須一起看,千萬別只看一本,只看一本就會被誤導)
1、《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
2、《亞洲教父 ——香港、東南亞的金錢和權力》
第一本書讓你知道致富要有眼光、冒險精神、聰明才智等等,第二本書則揭示了很多上不了檯面的東西。


越是利潤豐厚的賺錢方法,回報的周期就越長。
差不多利潤率是和回報周期的二次方成正比的。

對於窮人來說,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無法撐過那漫長的回報周期,只能選擇回報周期短的,自然利潤也就很低了。比如 搬運工,快遞員,回報周期甚至是當天,最長一個月。

而富人則不一樣,他們充沛的現金流和固定資產可以讓他們撐過很長的回報周期,甚至可以撐幾十年。一旦成功,利潤回報是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比如 風險投資,通常要5-10年才有回報,一旦成功最少幾十倍回報。

有些事情明明很賺錢,但是窮人就是幹不了,因為他們撐不住。

有些窮人也能奮鬥成為富人,你會發現他們通常和其他窮人不一樣,他們會去選擇那些回報周期長的事情做,靠著頑強的毅力咬緊牙關死撐過了回報周期,當然沒撐過半路掛掉的是大多數。
比如嘉誠哥年輕時明明很窮,卻選擇打工的同時還去讀書,讀書就是件回報周期很長的投資。

我不太同意風險承受力是無法變富的原因,因為某些情況下窮人的風險承受力比富人強得多。比如,在違法犯罪的賺錢方法上,窮人的機會成本更低。
但是窮人即使做違法的事情也是選擇回報周期短的,比如小偷小摸,坑蒙拐騙,賣個假冒偽劣什麼的,那種精心策劃數年實施的驚天大劫案也是壞人里的土豪才會幹的。

知乎上好多年輕程序員問學什麼技術好找工作,學哪個語言能快速開發App,這就是在追求短期回報,他們無法承受那些需要長期投入的技術領域,他們缺錢,希望很快能學點東西賺錢。
半年左右,就能熟練掌握 iOS Android App開發,而真正賺錢的技術半年連入門都不夠。

評論有人問什麼技術賺錢,我就舉幾個例子
@vczh 的編譯器技術, @Milo Yip 的遊戲引擎, @空明流轉 在搞的GPU, @李阿玲 的 TeX文字排版。
這些東西前期投入都很大,半年能入門就算快的,通常要5-10年的積累。
好吧,TeX目前不賺錢,但是未來不好說。


先說錢本身。

窮人的10萬塊和富人的10萬塊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富人的10萬那是錢,拿去投資,虧了也無所謂,反正也不在乎,銀行里還有幾百上千萬呢。

窮人的10萬那是命。因為窮人只有這10萬,所以無論任何突發情況出現,都要靠它。

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有什麼在等著自己,比如明天突然住院要手術,有這10萬活,沒有就死。所以這根本就是救命錢,是命。你會拿錢投資,但你絕不會拿命去投資吧。

再說投資回報。

窮人的10%和富人的10%也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富人有錢,拿個1000萬投資,10%就是100萬。可以買套房了。

窮人沒錢,只有10萬,真拿去投資,10%就是1萬。1萬夠幹什麼?首付都不夠。為了1萬值得窮人拿救命錢去投資?

這個世界很現實,你健康的時候,你可以說人人平等,生命無價。但當你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時候,你的命就是只值那幾十萬,十幾萬,甚至幾萬的醫藥費。有錢你就活,沒錢,就死。

這樣算下來,富人相當於有幾百上千條命,拿出幾條投資,無傷大雅。
而窮人,命只有一條。如果是你,這條命,你要多低的風險才肯投?

--------------------上面說了為什麼窮人不敢冒險,下面說窮人為什麼窮-----------------

窮人窮跟什麼風險偏好無關。窮人窮也跟有沒有錢無關。

缺錢,是窮的現象,而不是本質。窮的本質是缺能力,缺少創造財富的能力。

這能力很複雜,可以是人脈,眼界,見識,知識,等等等等。

有這能力,即使遇到意外,生意失敗,負債幾十萬,給你十年,富人還是富人。
沒這能力,即使天降橫財,陡然而富,身家幾千萬,再過十年,窮人還是窮人。

這種例子太多了,國內外每時每刻都有人因為彩票中獎而身家倍增。但十年之後還能保有那些財富的卻寥寥無幾。

國內東南沿海的開發,說實話,很多項目給的拆遷補償是很足的。多少個農村,一整村一整村的變成百萬,千萬富翁。
再過1年呢?5年呢?甚至不用10年,大部分人又過回了比以前更加貧窮的生活。
有沒有人靠這個契機一躍變成富人?有。但太少太少了。

許多人喜歡用命來解釋自己,比如我命里就只有多少多少錢啊。
其實不是命,是能力。
你能駕馭1000萬,只給你10萬,你也可以慢慢讓它增值到1000萬。
你只能駕馭10萬,給你1000萬,你也會因投資失敗,被騙,揮霍,等種種原因而敗的只剩10萬。

窮人越來越窮,是因為骨子裡的風險偏好。但窮人無法變富,是因為他們缺少駕馭財富的能力。
窮富是賺錢的能力,與錢本身無關。

-----------------------------------受寵若驚的分割線----------------------------------

寫完論文回來一看,居然一下這麼多贊,受寵若驚。

其實,人太複雜,社會太複雜,窮富的問題也太複雜。
你觀察一百個,一千個富人,會得到一百種,一千種不同的致富道路。而又沒有任何一種,可以保證你一定成功。
所以,其實討論貧窮或富有的問題,本就沒有正確答案。

我甚至也不認為我上面說的就一定是正確答案。
上面說的只是我的嘗試。嘗試用貧乏的文字描述了我的,一點點的,複雜的感悟。
所以,如果看了感覺我說的不對,也其實不必太較真。
可能是我語言能力不行,例子舉得不好。
也可能是因為每個人對世界諸般事物的感悟本就是不同。

另外,上面寫的什麼風險偏好,什麼能力,其實只是寫了我認為有意義的東西。
這些東西有意義,因為至少我們自己多少都能掌控。這些東西,我們可以培養,可以嘗試改變。

但其實,說實話,有些沒有意義的東西,那些我們無法掌控的,也時刻左右著我們。左右著貧窮與富有。
機遇,或者說命運。
人始終鬥不過命運。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在命運的範疇內做到最好。

確實見過一些很優秀的人,擁有過人的能力,但卻總是由於種種原因和機遇擦肩而過。最終也只是過得平平淡淡。
也確實有不少人,真的就是命好,就平步青雲。
就像有些人出國,享盡半生榮華。有些人出國,卻錯過了整個中國的騰飛。
能說誰更優秀?誰有能力?風險偏好不同?
其實只是機遇,只是命運,只是沒有選對時間而已。

所以常常聽到各種抱怨,說什麼能力,什麼才華,都是扯蛋。想有錢就是靠命。
但靜下心來想一想,何必與命運置氣呢。
如果能家財萬慣固然很好。如果不能,只要能比昨天過得更好一點點,不也挺不錯的么。

所以,我還是相信賺錢的能力比錢本身重要。至少能力的培養是我能做的,我能做的,我做好,我不能做的,就交給命運,隨它去好了。


看了靠前的回答都在強調風險偏好以及其他主觀因素,

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原因是規模報酬遞增效應。

舉個很簡單的栗子,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同是100天期限的低風險項目吧,
5萬起投的年化收益可能是4.5%,
而100萬起投的則至少5.5%。

這種利率差是由於募集資金的交易成本造成的。

可以理解為資金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它的邊際成本是遞增的。你持有這種要素越多,你的議價能力就越強,你出賣這種要素的單位收益也就越高。

也就是說,同是把錢扔到銀行,富人的利率都比窮人高。

其他投資也是一樣,而且這種規模效應只會被更加放大。


風險承受能力只是變富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其實我覺得窮二代最大的局限是眼界和思維方式。。。。沒有看到,看的不寬不遠,想不明白,還是不要冒風險為好啊


越貧困,越無力——歡迎來到地獄十七層什麼是「窮人思維」? - 人生
轉豆瓣綠妖
窮人為什麼窮?無論中國美國,主流對此都有種沒明說但心照不宣的觀點:因為他們懶、酗酒、賭博……曾有條被瘋轉微博,一位媽媽賣盜版光碟被城管追趕跳入水中,當時,一位女博士點評說北京好月嫂都月入過萬了,何必要選這麼苦情的生活方式?此微博後被證實為謠言,但抱小孩賣毛片的中年女性的確曾是北京一景。中產階級的眼界不是窮人的眼界,正如本書作者也苦苦思索,勞工為何不要求加薪,或尋找更高薪工作,甚至組織工會,維護自身權益?答案是,越貧困,越無力。

  暢銷書女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進入美國底層,體驗在時薪6~8美元下,辛勤工作是否能生活下去,她的答案是:不能。除非你跟別人合租房子,或者打兩份工。

  她在三個城市當過餐廳服務員、旅館服務員、清潔女工、看護護理及沃爾瑪的售貨員,她努力工作,也努力嘗試收支平衡,為此她曾勇猛打兩份工,一周工作七天,每周還能在打工的看護之家免費吃兩三餐,這些都幫助了她。但到旅遊旺季,房租將上漲三倍,身為女傭的她,只能再次破產。

  作者有窮人沒有的優勢:在前面的幾十年,她有高於一般水平的醫療照顧、良好飲食、她常年練舉重,身體「是不尋常的結實」。並且,就這個實驗來說,她作弊了,她給自己租車,用信用卡付費;每到一個城市,她備有一千多美元的起頭基金;她開了外掛,卻仍然沒有打贏。

  我一度覺得這本《我在底層的生活——當專欄作家化身女服務員》是來黑美國的,因為美劇、好萊塢電影不曾說過,還有這麼個美國存在:低薪白人勞工,三四人擠在一個小房間里生活;懷孕的清潔工摔傷也不敢請假,一天沒薪水,第二天就沒錢買雜物;沃爾瑪的員工付不起房租,住在收容所;背著十幾磅重的吸塵器吸塵、跪在地上擦地,女傭們話題熱點是哪個牌子的止痛藥最好用;沒有健康保險,因為太貴,這意味如果生病,你要比別人多花錢。

  女招待考慮搬入每晚40~60美金的汽車旅館(她每天才掙四十多美金),作家驚訝問她怎麼想的,同事像看笨蛋一樣看著女作家:我上哪兒弄一個月的租金跟押金去租公寓?而女作家,之所以能租到月租500的公寓,是拜她從自己的現實世界帶來的1000美金付押金及頭一月租金所賜。

  不斷上漲的房租是窮人的噩夢,作者發現,窮人越來越多住在汽車旅館。後者可以按天結賬,猶如鴉片,誘惑現金緊張的窮人陷進去,微薄的積蓄被燒光,更加不可能有錢租公寓。作者發現有兩個男人輪流睡一張床,一個人睡覺時另一個在車上打盹。而我忽然明白卡佛小說里的那些窮人,那些賣掉農莊,揣著全部積蓄進城找工作的一家人,在一間汽車旅館裡住下去,某一天又一聲不吭地走掉——他們就是汽車旅館鴉片的受害者,他們不是走掉,是掉入地獄的更下一層。

  作者認為,窮人破產,因為薪水太低,而房租太貴。這一點中國讀者想必也深有共鳴。當房租猶如奧運會田徑賽道上的博爾特般一路狂奔,窮人只能不停搬家,搬入一間又一間不帶傢具的公寓,鍋碗瓢勺傢具又是一筆錢;或入住汽車旅館膠囊公寓,只剩一張床那麼大小的房間,你證悟到睡覺和死亡何其相似。而無法做飯的後果,是你要花更多錢在吃飯上。最終,她,還有我們,均不難發現一條荒謬定律,如果你窮,你就得比不窮的人花更多的錢,才能活下去。這不是美劇中的美國,但它並不陌生。全世界的金錢流動法則相同:錢生育錢,貧困生育貧困。

  作者有強烈的政治立場,而她真實兇殘的打工經歷平衡了她的傾向。說到底這並不是一本坐在空調房間憑政治理念寫出來的書,她一天工作九小時,住在沒有紗窗空調電扇的旅館,因為鎖不上門,不得不合衣而睡。而她的工作,是在35度高溫下打掃「有五套浴廁的房子」,撅起屁股,跪於大理石地板,用抹布擦過每一寸地面,擦乾淨整排玻璃門上的每一個指紋,而且遵循女僕美德,不在主人家喝水;是每周六日服侍近四十名阿茲海默症老年病人吃三餐、清理餐具、擦桌吸地,「我只能全力跟上洗碗機吐出盤子和臟盤子湧進來的速度」;午飯是高速路上停車上廁所時的五分鐘;上廁所要打卡。即使這樣,仍有幾次,她不得不求助於慈善機構,後者提供的免費食物,對沒有冰箱的窮人來說並不實用;而一個「平價」通鋪床位,每晚也要19美元,慈善機構的小姐建議她「搬進收容所」,以便存到足夠的錢交第一個月的房租和押金。

  她將自己奉獻為小白鼠,而我們得以觀察,貧窮是如何侵蝕一個人的精神。

  作者自己能從時薪5.15美元的餐廳跳槽至時薪7.5,因為她有車,可四處應聘,上班範圍更有彈性。她的同事若換工作,交通是大問題,甚至需更換住處。窮人比富人更保守,更不願意改變,就像奴隸比奴隸主更保守。物質上的窘迫,使他們承受不起改變,冒不起一周沒工作的風險。那意味著他們會挨餓,從現在的房子被趕出去,掉到地獄更可怕的下一層。

  但作者在找工作時呈現的狀態,她的精神活力、她的勇氣才是她和她的同事們之最大區別。同樣被羞辱及盤剝,她躍躍欲試組織工會,她的同事卻只希望偶爾請一天假,第二天還能有錢買點雜貨。這一部分也可用來解釋教育的重要所在,作者隱瞞了博士學位,卻拿不走自己的思維。精神的貧困是窮人解脫貧窮的最大障礙。

  兩個多月的底層生活後,作者的背傷複發、全身起了皰疹,並且,她身為「民主社會主義者」「女性主義者」,對底層人民抱有的博愛之情,慢慢變淡,代之以麻木,甚至仇恨。一個身高不到1米4的女售貨員跟她起了糾紛,她看著後者踩著梯子才夠得著高處衣服,一股惡意湧上,「希望能看到她啪地一聲摔到地上」;而殘疾員工憂傷地坐在輪椅里,她看到第一感覺是「至少你還坐著。」——她忽然意識到,如果自己的父親沒有脫離礦工身份,如果去掉自己的教育程度,也許自己就是現在這樣:苛刻、狡猾、滿懷怨恨。她沒有強調,但讀者可以自行總結:窮人仇恨窮人。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卻讓人難以面對——窮人不都是善良的么?法國作家塞利納在他1935年的《長夜行》里寫道:「我們之間有五個法郎的隔閡,就足以產生恨,希望他們統統死光。」「五個法郎」,可以換成小升初的一個名額、一個工作機會,甚至僅僅是高峰期公車上的一個座位、它仍然「足以產生恨,希望他們統統死光」。不信你看北京上海貼吧里,那些鋪天蓋地的「外地人滾出去」。

  貧窮是一種專制,它培養自己的奴隸。當你習慣於被剝奪自尊,習慣於被當做一個小偷/懶蟲/酒鬼對待,當你常年生活在社會邊緣、你存在的意義被抹去,宛如你根本不存在。而打開電視——無論中美——都是老闆,男女白領,即使是喊著奮鬥的北漂,住的也是你這輩子都住不上的三室兩廳,它會讓你以為「只有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精神上的專制就此完成。窮奴大抵上有兩種,一種借仇恨別人獲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存在價值感,一種則接受自己是最弱的,就像那些被迫在自己的社會體系中落入屈從位置的沮喪的猴子,它們變得焦慮而退縮,不再掙扎,甚至對自衛也毫無興趣。

  藉助鐵絲和剪刀,能培養出自然界不存在的侏儒松,定型成功,即使鬆開捆紮鐵絲,那些松樹也固定在扭曲的姿態。同樣,精神上的專制,令你在內心相信自己就是個侏儒。芭芭拉?艾倫瑞克細膩雄辯地寫出精神的毀滅之路,我卻在其中看到熟悉的人臉,作為經歷了大饑荒的倖存者的後代,她繪出的精神貧窮者的肖像我並不陌生。那些臉在我們周圍漫遊,如恆河河沙,又似幽靈。

  怎麼辦?也許沒有一個藥方可以取消貧困,但至少下次看到一個走投無路的窮人,在指責他懶惰、酗酒之前還可以多想一秒鐘;在大吼「外地人滾出去」之前,還可以思考一下這仇恨從何而來;即使我們的初始值是一棵被剪成侏儒的盆景,也可以在鬆綁後嘗試站起來,筆直地站成一棵樹。

  開外掛的女作家,無論如何也做不到收支平衡。但實在要流浪街頭時,她可以挖出自己的信用卡,大吃一頓。可是現實中真正的窮人,她的同事們呢?

  我想起《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的最後一段:絕望的妻子揪著上校的領子,問這些天我們吃什麼?

  「上校活了七十五歲——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積累起來的七十五歲——才到了這個關頭。他自覺心靈清透,坦坦蕩蕩,什麼事也難不住他。他說:

  『吃屎』。」


---------------------------------------------------補充的分隔線---------------------------------------------------
看了當年的下崗潮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感覺國有企業反而越來越強勢了? - 政治,又有所感。
上世紀末的下崗潮,正是上述回答的中國模式。
已經習慣了體制內高福利低工資的技術工人,在工作一朝失去後,愕然發現習慣的國企工作已不再有崗位,自行創業沒有本錢,而傳說中沿海有的高工資崗位,在上有老下有小口袋空空的情況下,連嘗試都需要偌大勇氣。
那時大量壯年工人過著貧困的生活,甚至由於社保的不健全,發生了餓死人的個例。


不,貧窮對人最大的限制是無法承擔失敗的代價。


證明了一半,另一半怕是能證明的人看不到這個問題。

題外話:21世紀資本論對「富人更富」的趨勢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資本報酬比勞動報酬增速快,有理有據。
回到問題:
至於關於富人風險承受能力強,傾向於冒險,所以越來越富,可推敲的地方就很多了。窮也生變,也有風險偏好者,借錢買彩的人每年上繳低智商稅總額過億總是有的。我實在想不出怎麼證明富人更傾向於冒險,求高手。

做點我能做的
拋開窮富,

給定同樣起點
一個風險追求者
一段時間後

一個風險厭惡者
富有
的概率
是可以計算的
介於50%和100%之間。

市場對風險的定價應該是公允的,
項目有的賺(期望收益不小於無風險受益),才有理性人去干;
作為一個賺錢的生意,
風險偏好者去做,
風險厭惡者不去做,
所以風險偏好者會賺到。
【同樣的,風險偏好者
少買保險
也少了一筆支出
保險概率上是虧的,
要不然保險公司賺什麼,
但保險該買不該買是另一回事】

這樣一個概率,
假定就是60%
來解釋富者越來越富,
或許就算題主想要的證明。
Q~ed


機場成功學與胡亂斷章取義,以上。

無法回答以下:
1、能力:人們基於流動性約束下根據對風險等偏好做出決策,並非能力。
2、邏輯不通:由於對風險的態度不同,應導致預期收益不同,而非實際收益,即無法推出「這正是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的原因」。雖然,風險追求者更傾向於在較高風險行業里從事需要具有該技能的工作,並且更加努力,從而變富機會變大。
3、窮人更窮:公平與效率 - 事實上富人與窮人都變富了,除了少部分非洲國家(奈及利亞)。

其他:綜合討論財富、收入、工資,事實是不同的,但相近。
1、絕對風險厭惡程度是隨著收入狀況提高降低(fearstress程度變化),但相對風險厭惡程度的影響不確定,並且隨著收入狀況提高風險中性偏好也提高。
2、同時,是否變富與風險傾向並無直接因果關係。(Howe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being rich and being moderately or very risk prone is ambiguous.)
3、偏好主要涉及兩點:風險偏好與耐心程度(時間貼現率)- 耐心程度對窮富而言是一樣的,即「即時傾向(Present Bias)對收入不敏感」。
4、穩定性/連續性:不同工資程度相對穩定,有階梯型的gap。

偏好會變的,比如給富人來個內生的衝擊(損失收入方面的,非看個恐怖片兒刺激ta),看看對待風險態度發生了什麼變化。

參考:
1、Haushofer, J., Fehr, E. (2014). On the psychology of poverty. science,344(6186), 862-867.
http://www.princeton.edu/~joha/publications/Haushofer_Fehr_Science_2014.pdf

2、PREFERENCE, O. R. (1984).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 temporal stability of risk preference. Souther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3、Weber, S., Christoph. (2013).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Risk Tolerance (IWE Working Paper No. 01-2013).


謝邀。
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確實是窮人無法變富的原因之一。

一個富人有500萬現金
一個窮人有20萬現金

假設現在有30個投資的機會,每筆投資需要20萬,其中只有1個是有10倍回報的。有9個是有2倍回報的,10個是差不多不虧不賺的,10個是虧很多錢的。這種分布不用仔細糾結了,差不多就這樣。

在這30次機會裡,富人可以試25次,窮人只能試1次。
你覺得誰能抓住那些高回報?
如果你是這個窮人,你敢拿你的所有積蓄去賭33%的勝率么?
大部分人是不敢的。所以只有降低風險,降低風險意味著回報也降低了。


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擺脫貧困的唯一方式就是冒險


題主是一個從課堂上汲取知識,然後又會認真思考的好童鞋!

激起了我回答的慾望,既然問題是從金融投資學講義上衍生出來的,我想在回答之前先明確兩個基礎的概念(經常被人誤解的概念)。只有在概念被清晰界定的前提下,我們才能開始去思考怎麼證明一個論題。

我也看了現有的回答,目前大家大多舉例闡明的是:窮人無法變富可能是因為窮人是沒有承擔「損失」的能力的。

但要注意,「損失」是不等同於「風險」的,有些窮人反而可能會因為自己一無所有,而比富人更願意去冒一次大險,孤注一擲一次。所以,我們在聊天等非正式場合中談到的風險,其含義常常是可能會遭受到的損失。但在風險管理這個專業領域之中,風險的含義卻不同,它是損失發生的可能性。

第一個概念:什麼是風險?

我舉個教科書中投資產品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假設市面上有下面三種可供投資的產品:

甲產品:每年保證有10%的收益;

乙產品:一半的可能性不賺錢,一半的可能性獲取20%的收益;

丙產品:一半的可能性虧掉本金的10%,一半的可能性獲取30%的收益。

哪一種產品的收益最高?

如果用加權平均法來度量預期收益的話,這三種產品的平均收益都等於10%:

甲產品:100% * 10% = 10%;

乙產品:50% * 0% + 50% * 20% = 10%;

丙產品:50% * (-10%) + 50% * 30% = 10%;

為簡單起見,我們假設這個10%的平均收益也是金融市場上的基準收益(也就是無風險收益)。一些複雜的金融產品的目標就是outperform(超過)這個基準收益。對沖基金就是複雜金融產品的一個典型例子,我在之前一個回答里講過什麼是對沖基金,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哪一種產品的風險最大?

甲產品沒有風險,因為不管發生什麼情況,收益都是保障的。

乙產品風險居中,因為它不會產生虧損,最差的結果也是不盈不虧,沒有損失,但是最差結果下的收益是低於基準收益的,所以還是有相對的機會成本損失。

丙產品風險最大,因為有50%的可能會損失掉10%的本金,有損失,其相對於基準收益的損失更高,達到了負的20%。

因此,風險表示的是損失的可能性,而不是有可能發生的損失。所以風險只能比高低,在沒有定義置信水平的情況下,我們是不能用絕對的數值來衡量一個產品的風險大小的,本例中也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知道每種產品的風險單獨來看到底有多大。

哪一種產品是最優的投資?

這個問題同樣無法回答,因為風險指的是可能性,其本身是沒有好壞的,哪種產品最優就要看你站在誰的角度了。

風險是客觀的,但哪種投資的風險最優則是主觀的。

我們可以按照財富水平把人分為窮人和富人,我們也可以按照風險偏好程度把人分為風險厭惡者,風險中立者和風險愛好者。

一個風險厭惡者會認為甲產品是最優的,因為該產品可以提供與其他產品相同的預期收益,但是卻沒有風險,所以最優,要知道大部分人和金融機構都是厭惡風險的。

對於風險中立者來說,他們只會考慮預期收益,而不考慮收益的不確定性,所以這三種產品的投資價值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

一個風險愛好者會認為丙產品是最優的,而且還可能願意為或許會掙得的30%的收益支付額外的費用,以換來投資丙產品的權利。

總而言之,風險不是損失,它是一個衡量不確定性的尺度,它描述的是損失不確定水平的相對高低(談到損失時候,我們才說風險,我們一般不用得益來表示風險,我們把獲得收益的可能性稱之為「狗屎運」),只有在確定的情況下才不存在風險。

第二個概念:什麼是風險承擔能力?

題主在原問題中提到了風險承擔能力,其實,風險承擔能力和風險承擔意願又是不一樣的,這兩個都是衡量一個人相對風險偏好程度的指標。

能力更像一種可量化的指標,是由財富水平、投資期限等具體數據和事實來決定的。

意願更像一種定性的指標,其可由對你進行一個問卷調查識別出來,比如,你有沒有過投資高風險產品的經歷、是不是愛好一些極具冒險性的極限運動等等。

有風險承擔意願的人不一定有此能力,有此能力的人卻不一定有這個意願。

如果一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高於其意願,那麼意願就會佔上風,他的風險偏好程度就變得比較低。如果一個人的風險承擔能力小於其意願,那麼這種情況就比較危險,在理性輸給感性的時候,這個人可能就會做出一些將嚴重損害到自己財務狀況的投資行為。能力相對來講是穩定的,但意願卻並不是穩定的,隨時間流逝或情景不同會發生變化。

第三步:問題回顧與證明思路

有了這些基礎知識,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看題主的問題,題主問的其實就是:在對人群進行劃分的兩種分類體系中(富人 v.s. 窮人;風險偏好者 v.s. 風險厭惡者),富人和風險愛好者是不是一類人?

這裡面就有兩種因果關係,正向和反向的。

第一種是正向因果關係:大家本來都是窮人,但是因為某人是風險愛好者,所以這個人才最終成為了富人;

第二種是反向因果關係:大家都是風險厭惡者,但因為某人是富人,他才變成了風險愛好者。

題主在金融投資講義中看到的那段話,講的就是第二種反向的因果關係,這點沒錯,因為根據學術研究的結論,財富水平確實是風險偏好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富人首先有能力去承擔更多風險,如果他也有一定的意願,那麼富人中偏好風險的人的比例確實是很高的。

但是題主的問題問的卻是:上面這個邏輯反過來說成不成立,即第一種正向的因果關係是否成立?是不是大家都是十萬塊錢起家,正因為你是風險愛好者,你就會成為富人那一類人?

答案當然是未必,有一部分風險愛好者因為投資了丙產品,也最後確實收穫了30%的收益成為了富人,但是還有另外一部分風險愛好者可能是賠了錢的,這部分人變得更窮了。題主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規範地證明了,我們只要舉出一個風險偏好者變得更窮的反例就行了,我想應該有很多。

大家知道,複利的威力是很可怕的,如果你堅持不懈地投資有10%確定收益的甲產品,即使你是一個風險厭惡的人,你也可以在幾十年以後成為富人,所以永遠都能找到每單位風險收益最高的產品,也就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品(在林林總總的金融產品中找出這類產品是需要花費一些力氣的),並且能夠堅持不懈地投資下去(守住投資產品可是要比守寡還難的),你就能成為富人

如果你看到現實中有人因為承擔了巨額的風險變成富人了,然後就斷定這是成為富人的充要條件,那麼你就是中了Survivorship Bias(倖存者偏差)的毒。換句話說,你所觀測到的、報道出來的都是不僅承擔了風險而且還最終收穫了好結果的那批人,比如前首富王健林所說的:「清華北大,不如膽大?」

那還有一大批人因為承擔風險而損失慘重,他們現在又在哪兒呢?


因為窮,所以不能承擔風險。
因為不能承擔風險,所以窮。

顯然原因在這個循環之外。


= =窮人翻身困難的主要原因,明明是硬環境決定的軟實力不足....

眼界,心態,能力,三觀,大局觀的培養上就因為環境而受限,這才是逆襲困難的根本原因...


其實富不富有,它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人生終點。什麼叫富有?什麼又叫平窮呢,大家各執一詞。
好像有點兒跑題了。繼續回到題主的問題上。擁有財富的途徑有很多,有時候上帝就是不公平,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大富之家,一輩子守財就可以了,沒事接個電話,隨便買個風險低的基金,加上銀行利息,各種理財,如果銀行不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也許他一輩子都是富人,沒有風險可談;有些人白手起家,通過後天的不懈努力,成為了富有之人,如果不趕上金融危機或者經營不善他也許也能一輩子富有下去。所以題主應該想說的應該是後者吧。
那如果是後者,我想說成為一個富人不單是只有這一個條件的,只知道吃,不知道拉,胃會撐壞的,只貪圖索要,不明白給予會遭人排斥,所以我想說如果只知道冒險,那也只是是莽撞。成為一個富人不是只看他的一面,是多種因素疊加而成。一個人勇敢,說明他自信,一個人積極,說明他樂觀,一個人努力了才有可能富有。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所以富有與貧窮與冒險他們之間沒有直接關係,只是相對關係。


看到試驗結論,呵呵。

補充:
看到有知友做試驗,呵呵。但是就這個單個的試驗而言,很難得出完整的結論。
不過,假使加一個補充試驗相對照,就應該可以看到試驗會發生變化從而得出更可靠的結果了。會發現「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厭惡損失」「偏好確定資訊」都是大部分人的普遍想法。人們更看重財富的變化量,做出的選擇和初始財富值關係不太大。例如,同時做一個相似的試驗如下,

兩個選擇從中二選一
選擇一:有50%的機會贏取$200萬現金,或什麼都沒有;
選擇二:有10%的機會贏取$2000萬
現金,或者什麼都沒有。(甚至此處贏取現金兩千萬的概率可以再小一些,如9%)
然後再找人做此試驗,並把這個結果和上面的試驗結果相對照的話,結論就更明顯。猜測一下,一定會有一些人轉變最初選擇。

再比如,同時做這麼個對照組試驗:

第一組二選一
選擇一:100%得到$100萬元現金;
選擇二:80%的幾率得到$150萬元現金或什麼也沒有

第二組二選一
選擇三:25%的幾率得到$100萬元現金;
選擇四:20%的幾率得到$150萬元現金或什麼也沒有。
結果又將如何,這裡第二組只是把第一組中得獎金概率都乘以1/4,但是在做第二組試驗時,人們選擇的結果卻徹底改變了。

==============搞個分割線也不容易=====≠==================================

根據展望理論,人基於初始情況的不同(loss or gain),會呈現出對風險的不同態度,偏好風險或者厭惡之。所以,大部分人對於風險的偏好是會變化的 (因此無論窮人富人,對待風險並不是只有一種態度)。實際上,有實證研究顯示財富和人們的風險態度沒有很強的關聯,甚至隨著財富的增加,絕對風險承受力會降低。反而,在既有財富遇到負面的衝擊時,人們往往更樂於去冒險了。
從事實來看,性別、年齡、教育背景、對未來收入的預期、過去的經歷等等諸多因素都對人們看待風險的態度有著顯著影響,不可忽略,拋開這些因素單獨探討財富與風險偏好是有偏差的。
所以,富貴險中求不假,投資有賺有賠即是風險,但不意味著富人都只熱衷於冒險。


瀉藥,對於題主的問題,我覺得需要分兩個部分來回答:
1. 富人的確比窮人更可能成為『風險追求者』。對於富人和窮人來說,面對同樣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機會,窮人所面臨的機會成本,比富人高的多!富人的機會成本只是一個better to have的選擇,窮人的機會成本則是have to have的選擇
這個問題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分析更好。機會成本,指的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必須要放棄的另一種東西的價值。我們拿一個投資機會來舉例,假設現在有一個很不錯的創業項目,高風險高收益,大概需要50w元的投資,對於富人來說,他們衣食無憂、基本的需求都已滿足,如果不投資這個項目,這50w元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會去買一塊apple watch edition,幾個限量版包包,因此手錶、包包等,就是富人的機會成本。反觀窮人,那我舉例吧,剛畢業不久,這50w對我太重要了好么,如果不投資這個項目,我最有可能用他來付房子的首付,我的機會成本就是這房子的首付,卧槽!你造房子意味著什麼么!意味著我有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小窩啊卧槽!意味著我遇到心愛的妹紙在想跟她結婚的時候有足夠的資本向她父母提婚啊卧槽! 各位感受到了么?
2. 富人比窮人更可能成為風險追求者,並不是導致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根本原因。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根本原因在於,不同原始的財務積累,大大的拉開了窮人與富人在調動資源的能力、眼界和思維方式上的差距
關於這個觀點的論述,我貼一段我在「為什麼這個時代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這一問題的回答。

從資源上來看,我們所能夠獲取的資源的範圍以及便利性上的差距,從過去到現在,被大大的拉大了。在過去,由於社會發展的層次本身不高,我們拿七八十年代舉例,七八十年的富人們,與窮人想必,更多的在於物質上的優越,那時大家同樣沒有電腦,大家同樣沒有手機,大家同樣沒有IPAD,你富人們可以看看報紙,用好點的文具,讀紙質好點的課本;我窮人們也沒有很糟糕哇,我可以看舊報紙,我可以讀紙質差點的課本。我們再看看現在,別說富人了,稍微有點錢的人,我可以用IPAD,我可以用電腦,我可以用步步高點讀機,我可以送孩子去擁有最好教育資源的學校,我可以培養孩子學鋼琴,我可以把孩子送去新東方,我可以把孩子更多送出國;可是窮人呢,是的,我可以看看電視,我可以自己努力讀讀書,我可以努力自學英語,但是,我要什麼時候才能趕上別人的效率哇?別人有老師點撥,別人有更多獲取信息的途徑,別人可以多方面綜合發展,窮人的孩子呢?總結起來,相比於過去,富人與窮人在可以享受的資源上、特別是教育資源上的差距,大大拉大了

當然,窮人家的孩子學習好的也不在少數。但是,這種窮人與富人的差距,最致命的在於,眼界乃至價值觀上的差距。富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被帶著到處旅遊,去感受不一樣的世界;富人家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了職業生涯意識,知道如何更好的為未來的職業做準備,如何更好的規劃自己的人生;富人家的孩子從小來自生活的壓力更小,性格上相對會更加開朗,更願意去接收新鮮的食物… 窮人家的孩子呢?他們從小被灌輸的就是讀書可以讓你出人頭地,然後他們有一部分人從小到大成績好因此就被家裡人寄予厚望,但是大部分人中的他們,也只剩下讀書了,他們甚至較少去關注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我是商科的學生,我覺得這個在商科中尤為明顯。商科是很講究實踐與business sense,我能明確的感受到,大學裡家境好的同學較家境不好的同學眼界上的差距。這種差距,才是更加致命的,更加決定讓你之後出人頭地的leadership等軟實力的培養。

以上的兩種差距,由於馬太效應,使得從小時候開始,寒門的孩子與富人家的孩子的差距越來越大。

出去以上這些差距,富人家的孩子的相對優越感與安逸感,讓他們在這個社會更加遊刃有餘,讓他們能更容易獲得關注,甚至是找到戀人;窮人家孩子的這種相對自卑感以及緊迫感,讓他們無暇或者無力去享受一些東西,譬如愛情。人總是能在更輕鬆的狀態里,更遊刃有餘,不是嗎


感覺還是錢多能帶來更多機會的問題,錢總是向更有錢的一方流動

A。打新股都知道這半年無風險收益很高。我自己投150,利率11借200總計350每次的收益大約在7到10萬,對應本金每個月收益五六個點。
但如果你只有20萬,可能一簽都沒中,一年的收益可能十個點
這樣,雙方年收益至少差距五十個點

B。本金少只能買理財,年收益五個點。本金多私行有更好的項目,PE/VC類可以有十二三個點,中間差距七個點

C。本金少只能買公募,本金多可以買私募。兩者平均差異也有幾個點

所以,錢總是流向更有錢的一方,在同等風險條件下也是如此


答案好像一直都是不得而知的

講一個真實殘酷的故事詮釋題主這問題
炒股有配資
比如拿一千當保證金然後可以拿5k出來炒股
諸如此法,幾倍槓桿是公司人為定的
最近股市很紅,很好

同事甲,剛買房(家裡全額,小富二代),股市所謂內幕,10W在手,配得50+10總共60W入市(剛好配資公司免息一月),一月凈收入50%有餘,滿載攜夫人共游新馬泰,眾屌絲無限唏噓。

這是個光鮮亮麗的股市,一切都那麼自然好聽。
但是一樣的故事放在窮人身上就一切並不是那麼順利,而且,剛好也是我的同事

同事乙,剛買房(首付攢了不少時日,獨生,鳳凰,一線城市打拚不容易),股市有內幕(消息來自甲同事)拿出了5W,配了總共25W。
這對他來說是筆不小的錢,仗著內幕哥撐腰,滿倉待甩,
不幾日,虧損5%。。。同事甲神色自若,對他卻開始了心理的煎熬,錢對甲來說,千金散去還復來,對乙來說卻是粒粒皆幸苦,他想起了他的父母,他的妻子,還有,剛出世的姑娘。牽掛何止是多,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苦心經營,歷歷在目。
故事並沒有那麼糟,在牛市大前提下,虧錢那是瞎了眼,在同事甲幾經勸阻下,終於在剛盈利的時候賣出,賺得不多,他也沒對以後報有希望,甚至在見到同事甲50%收入的時候,他也只是輕聲一嘆。

這個故事細想之下,恐怖至極,窮人加在身上的枷鎖,並不止物質條件那麼簡單
精神枷鎖太多,窮人不是逃避風險,是無力承擔風險部分帶來的損失,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老祖宗都懂的道理
我並不知道要怪什麼,只是唏噓

—————————3.24修改線———————————————————

下面是自己對於貧困到富有的理解(儘管自己也只是在路上)供君參考。

想想是有些荒謬,很多富人也是從窮人過來的,那他們如何掙脫這麼多枷鎖,衝到富人層的呢
書中自有黃金屋or顏如玉 這句話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無論是讀萬卷書或是行萬里路,都是在強調
學識、眼界
這東西並不是可以隨便給予的,多少在歷經磨難,翻越山丘之後的頓悟
用站在峰頂的眼界和站在山腳的眼界看問題,那是燕雀和鴻鵠的差別。
說到頭學識眼界,也只是為了讓你冒險的時候更自信
謂之其一

慾望
經常跟同學朋友說,不成功只不過是因為你沒有壓力沒有慾望
我能賺錢,只不過因為我慾望太強,我想要錢的慾望太強烈,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錢去換取我需要的東西。
引用一句:沒有不安於現狀,主動承擔風險,博取巨額利潤,登上人生巔峰的慾望和野心,是窮人無法變富的根本原因。
執行力
我的座右銘
想做敢做馬上做的的終究能贏在起跑線上,而只是敢想不敢做的終困牢籠


不敢冒險是一部分窮人無法變富的原因。風險越大回報越大,當然輸的也越慘。世界上一共有十個人,五個願意冒險,拿十塊錢去投資,兩個人成功了,變成二十塊了,三個人失敗了,身無分文,剩下五個人還是只有十塊錢。於是他們看到那兩個富人覺得,敢於冒險才能變成富人啊。的確,可是如果他們看到另外三個人,會發現不敢於冒險也未必是壞事


人類是如何從一無所有走到現在的?


推薦閱讀:

如何提升個人經濟學素養?
2016 年有哪些讓你深受啟發的經濟學論文?
調研問卷數據錄入後,stata下清理工作應該如何完成?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哪些?
大學專業,軟體工程、金融學、經濟學。哪個比較實用,就業率高,前景好?另外想問下金融學和經濟學的區別?
可以用錢買到喜歡的人嗎?

TAG:經濟學 | 貧富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