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不是為了禦敵,而是為了困住農民從而方便統治者統治這個說法有道理么?

曾經有一次與一個70多歲學歷史的美國老人聊天。這個老人告訴我他是學歷史的,他研究生的論文寫的就是長城。他說他是第一個提出這個理論的人。他認為,長城其實並不是為了建來抵禦外敵入侵的,而事實上是用來阻止長城內的百姓出逃的。他這麼說是因為,他說農耕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一種生活方式,牧業生活等其實更加容易。統治者需要用軍隊、長城來控制住百姓,讓他們不得不選擇農耕這種生活方式。我想請教專業人士,你們覺得這個理論是否有道理?我找不到駁斥點。但似乎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求高人指點。


好吧,要不是有鴨綠江,我早逃到朝鮮去生活了。


莫名其妙的觀點。中國內地的老百姓占著東亞最好的宜耕土地不要,需要往北逃到零下幾十度全是沙漠戈壁草原的蒙古西伯利亞么?

長城不光是阻撓游牧漁獵騎兵的馬匹運輸,還是中原王朝在前線的集結地,有了長城和內外一系列軍事要塞後,中原軍隊能以此為據點,把物資全都運到這裡,準備就緒後進攻北方,這樣就能避免從各地倉促出發漫無目標的往北進軍。


求曬這個所謂歷史學教授的學校。
搞學術研究,尤其是歷史研究,容易自己把自己擠進牛角尖里出不來,抱著片面的看法一味鑽下去結果越走越偏。
這個老人的研究可能考慮了游牧民族的戰鬥力(美國人對宋元明清時期民族之間的拉鋸比較感興趣,畢竟看別家的事,總是大的熱鬧比較好看,也比較能看明白)、游牧民族注重掠奪而非勞作的資源獲取方式、民族自身個性喜好等等。而且,如果他們研究了宋史,可能還會拿當時大量宋人逃金的事情作論據。
問題是:他的論點是「長城是為了。。。而建的「,這就只與最初修建長城的目的有關,跟後來游牧民族的強大、宋人逃金沒有關係了(而且南宋時金人已跨過長城,偷渡的宋人都是從河裡游過去的)。長城最初修建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人口流動是很自由的,長城的作用只在於軍事方面,不僅抵擋匈奴、也抵擋相鄰的敵國。到秦時才連起來,統一用於擋住被趕到北方的匈奴。
縱觀世界歷史,大部分城牆、堡壘都是用來防禦外敵進攻的,因為如果裡面的人想逃出去,方法有千萬種,修建城牆所需的人力物力在阻止個體外出方面的作用過於微弱,是任何領導者都不會選擇的不划算的工程。
至於游牧生活和農耕生活誰更辛苦,這是個相當主觀的問題。他覺得騎在馬上放著牛吹著狂風像個牛仔一樣很瀟洒,也不想想漢人的體質適不適合那種生活。同樣,讓一個彎弓射大雕的古代蒙古騎兵過來種水稻,估計要得憂鬱症。既然是研究,應該首先給出「辛苦」的定義,以及判斷指標。印象中,中國古代游牧民族的嬰兒存活率和人口增長率一直是比中原農耕民族低的。
而且,這個老人的推論邏輯有問題,認為人會為了過游牧生活而北上。事實上一個民族的身體素質、思維習慣和社會傳統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東西,漢人即使去了長城以北,首先想做的估計還是——種菜,這個梗詳見漢族有哪些民族天賦?
總之,我認為這幫研究者應該是從史料里找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美國人這方面還是很認真的),但由於文化理解上隔閡而誇大和誤讀了,另外也不排除急功近利牽強附會的因素在裡面,才得到這樣的結論。


你告訴他
絕境長城其實也是為了阻止我大維斯特洛農民加入異鬼,為了方便七大王國的統治。

異鬼萬歲,自由萬歲


柏林牆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修建,而七十多歲的老人當年寫研究生論文的時候,大概是五十年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在那個時候的美國歷史研究生,作為一個對中國了解有限的人,把長城與柏林牆聯繫起來並得出長城和柏林牆功效接近這樣的結論本身並不奇怪。


覺得反駁之前要聽他好好講講他是怎麼分析的


他說農耕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一種生活方式,牧業生活等其實更加容易。

游牧……容易?????
他在逗你。
生活在哈薩克游牧群落里的、我們的漢人作家李娟曾經在某本書里寫過,她去體驗真正的牧民生活時,在阿爾泰山惡劣的自然環境下,不得不吃止痛藥才能繼續幹活以生存下去。(忘記是哪本書了,謝知道的童鞋提個醒)。
與之相比,守著固定田地的農耕生活,他跟你講辛苦(當然確實辛苦,汗滴禾下土……)。
都這麼辛苦了,蒙古鐵騎還南下個屁啊。


剛剛瀏覽了一個妙人的,,恩,空間,他同樣也回答了一個關於長城的問題:長城為什麼不會被古代少數民族拆了。他回答是:留著自己用。多麼妙的回答,幽默而貼切。
在我想來長城的作用就是自己用來防禦的,當時人人都認為中原是沃土,是美玉。人人都想得到。但是一旦當了人上人,那種不思進取,享樂主義就會慢慢滋生,什麼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外來威脅阻礙自己的享受呢?牆。所以我個人覺得吧長城不僅是留著自己用的,也是留給其他朝代用的。突然覺得好神奇,古代人進了長城都不想出去了,慢慢的誰都覺得中原才是自己的家,長城可以幫助自己的果實不被外人搶去,,,,簡直就是個窟窿,難道長城為民族融合也付出了汗馬功勞,,,?


看到有人說,古代游牧民族生活很容易,依據是現代地廣人稀,,,,,。哥哥,火星生活更快樂,我的依據是,1000年後火星大開發已經全面完成,社會高度發達。


別說長城外面,就是長城上面都不好混

另外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社會保障體系就是個坑啊!像中國的尊老愛幼這種,在匈奴完全不可能,因為養不起老人,所以在中原看來這幫人都是禽獸一般。

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後母;
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連後媽,嫂子,弟媳都不放過,因為連妹子也很缺,肥水不流外人田。


北上廣打拚如此勞累,不如去亞馬遜叢林當個土著自由自在。
米國教授的理論無非是建立於:對於中原的農民來說,游牧的生活方式明顯優於農耕與手工。
是嗎
首先,中原文明比北方游牧文明更加先進,有些朝代甚至差距極其巨大,參考全漢昇先生在唐宋政府歲入與貨幣經濟的關係一文中的數據,足可以想像。可以類比之前提到的北上廣與南美熱帶雨林的土著(不排除有極少數的真情懷分子真的會去做土著)。留在先進的農耕文明能享受到更加優質和便捷的生活,一個城市能服務周邊十分寬廣的區域,而一座座城市構成一個個紐帶,城市能提供的很多東西是游牧文明無法提供的,而又是與中原人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的。所以往往到了戰亂,才會出現中原人為了活命向長城以外外逃的情況(事實上往南跑的常常更多)。和平時期如果不出現秦朝那樣的暴政,誰會想我要翻過長城去當套馬的漢子?
再說,中原人受傳統觀念洗禮,安土重遷的觀念根深蒂固,不會僅僅因為種田太累我就要遷去塞外活得瀟瀟洒灑,游牧民族的那些觀念,比如爸爸死了兒子能睡爸爸留下的一群後媽,是能把中原人逼瘋的。所以中原人出了長城,大概也是繼續做做工種種地,不會融入游牧文明。你當你出了長城就是游牧民族了?
兩宋遼金時期,遼國和金國實際上到了後期已經不能算是游牧民族了,他們放棄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接納了農耕文明的技術和思想,形成了可觀的城市文明,對比他們早期的城市,這時的城市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故此時中原人口外遷,去了異鄉還是種地做工,不能視為中原人厭惡農耕而憧憬放牧。
對於長城的防禦能力,就不必多說廢話了,昨天長城的遊客都爆九萬了,去過長城的人想必不少。中原文明的弓弩那麼精良,長城上一守,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擺明了就是要防止游牧民族進來殺人放火。防止農民外逃?真當農民伯伯傻嗎?在長城以南躲得好好的,種著一畝三分地,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非要蹦出去送?
築城以衛君,造廓以守民。建長城的思想基礎與此無異,強調的是守衛倆字。


只聽說過強制遷徙農民「實邊」,沒聽說過禁止農民開荒的。漢代以來中國歷代興替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不足而農人戀土。歷朝歷代為了讓農民向邊塞遷移,朝廷上下都操碎了心你造么?


人家一個學術觀點,提出一個假說,這麼多人就這麼為了噴而噴,實在是無語了……類似的假說我也見過,不過是說雲南那邊的百姓逃離政府的盤剝到深山裡頭去的。另外修一個牆擋住自己的老百姓也沒啥稀罕的,各位噴子柏林牆總聽說過吧。
他的假說需要以下假設:
A1: 在建立長城的時候,游牧生活比政府管制下的農耕生活更吸引人;注意這裡的對比應該在邊界附近之處的對比。江南的農耕生活也許比去內蒙放羊好很多,但是牆不在江南。合理的對比對象應該是牆內外地理環境等差不多的那些省份。牆內不利的因素有政府的盤剝,當然有利的因素也是有政府因此可以免於很多流寇的盤剝,牆外反過來。
A2: 建立長城的成本在當時小於其他控制老百姓的手段;建立牆的收益(老百姓跑不掉多出來的稅收的折現)大於牆的投資。
如果他說牆沒有絕對防禦外敵的功能,這個需要他提供證據支持,如果他認為牆除了封住老百姓,還有防禦外敵的功能,那麼計算收益什麼的就需要小心點把各項收益加起來了。
如何反駁?
1: 直接對比生活質量法。年代太久遠的老百姓生活質量很難對比,可能可以的辦法是找到死亡率、人均預期壽命等,這些指標和生活質量的關係很穩定,沒有這種數據的話,可能考古能夠推測出平均死亡年齡、死亡年齡眾數類似的東西,也可以一用。牆內外地理環境差不多的地方一對比,大概能夠知道一些生活質量的差別。如果牆內相關地區的死亡率顯著低於或者不顯著於牆外死亡率,那麼 A1就缺少支撐了。
2: 收益成本分析法。找到兩個建牆之前差不多的省份地區,一個建牆了一個沒有,或者一個建得早一個晚一些。如果兩者的稅收一直差不多的話,那麼建牆的好處似乎沒有。如果建牆的地區稅收增長顯著多於沒建牆的地方,那麼需要考慮是不是牆的作用了。稅收的數據找不到的話,從文獻描述里看看政府規模的變動是不是有可能。
很有意思的一個理論,如果有數據似乎可以做一個很好的論文,有數據來源想合作的童鞋請聯繫我。


完全是扯淡,這位教授太想當然了,完全沒考慮地理因素,長城內的人不會輕易去長城外的,因為農耕民族不會適應外面的游牧環境。而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這位教授是否第一個提出這種東西並不重要,畢竟這只是奪人眼球的東西而已,任何實際意義都沒有,這種東西提出再多也只能混個不值錢的名頭而已。


之前我就跟人說過,研究什麼,一定要在發源地。現在一堆人說什麼研究中文,中國歷史在外國好。完全的扯淡。真的是很多教授的水平也就騙騙他們那的人了。別遠了,就張家口的草原,你去那吹一晚上冷風還活著你就信他的


如果根據這位老教授的理論,長城最應該出現的地方不應該在塞北,而應該是在江南


游牧生活比農耕生活好?那個美國老人真的不是在逗你玩嗎……看看專業的是怎麼說的:
「對於中國、伊朗和歐洲的定居民族來說,匈奴人、土庫曼人和蒙古人確實是未開化的,他們被展示出來的武器所嚇住,被
玻璃球和封官賜爵所吸引,恭敬地與耕地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游牧民的態度是容易想像的。這些可憐的突厥-蒙古牧民在乾旱的歲月里越過一個又一個乾涸的水溝,
冒險穿過荒蕪的草原,來到耕地邊緣,在北其里(河北)或河中地區的大門邊,吃驚地凝視著定居文明的奇蹟:成熟的莊稼、堆滿糧食的村莊和豪華的城鎮。這一奇
跡,或者說,它的秘密——維持人類的繁榮所需要的辛勤勞動——是匈奴人所不能理解的。如果他受到蠱惑,他就會像他的圖騰「狼」一樣,在雪天潛入農莊,窺視
著竹籬笆內的獵物。他還懷有闖進籬笆、進行擄掠和帶著戰利品逃跑的古老的衝動。」

「定居民族與游牧民族之間的相互態度,使我們回想起同處於一個現代城市的資本主義上流社會與無產階級之間的感情。耕耘著中國北部優質黃土地的農業公社,種植著伊朗的田園,或基輔的肥沃黑土地的那些農業公社,被一條貧瘠的牧地圍住,牧地上常常是惡劣的氣候條件,那兒十年一次的乾旱,水源乾枯,牧草枯萎,牲畜死亡,隨之而來的是游牧民本身的死亡。」

「草原上的馬上弓箭手們統治著歐亞達13個世紀之久,因為他們是大地的自然產物,是飢餓和慾望的產物,是熬過了饑荒歲月倖存下來的游牧民」

—— 勒內·格魯塞《草原帝國》


論證長城到底是用來幹嘛的要很多字,但反駁他這個觀點很簡單。
闖關東大家都知道,那個時候山海關確實是不放行的,但是那麼多人辛辛苦苦跑到廣闊無垠的東北去幹嘛了?沒有去放牛羊,他們又開荒種地過上萬惡的農耕生活了。。。
所以說農耕生活太辛苦中原老百姓嚮往自由的游牧生活。。。童話里都不敢這麼寫。


這個美國教授以為古代塞北的游牧民族都是喜羊羊么(≧?≦)?


不是衝出瑪利亞之壁你就能變成巨人了


看了一下目前的答案,只有 @西風獨自涼 引用史傑鵬先生的文章是比較接近真實情況的,不過我不知道 @西風獨自涼 答主是不熟悉《漢書》還是不願意和下面的人辯論。

史傑鵬的文章,主要是從《漢書 匈奴傳》這段記載中來的。

郅支既誅,呼韓邪單于且喜且懼,上書言曰:「常願謁見天子,誠以郅支在西方,恐其與烏孫俱來擊臣,以故未得至漢。今郅支已伏誅,願入朝見。」竟寧元年,單于復入朝,禮賜如初,加衣服錦帛絮,皆倍於黃龍時。單于自言願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牆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議,議者皆以為便。郎中侯應習邊事,以為不可許。上問狀,應曰:

周、秦以來,匈奴暴桀,寇侵邊境,漢興,尤被其害。臣聞北邊塞至遼東,外有陰山,東西千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來出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於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邊境得用少安。幕北地乎,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寇,少所蔽隱,從塞以南,徑深山谷,往來差難。邊長老言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如罷備塞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今聖德廣被,天覆匈奴,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來臣。夫夷狄之情,困則卑順,強則驕逆,天性然也。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復罷,二也。中國有禮義之教、刑罰之誅,愚民猶尚犯禁,又況單于,能必其眾不犯約哉!三也。自中國尚建關梁以制諸侯,所以絕臣下之凱欲也。設塞徼,置屯戍,非獨為匈奴而已,亦為諸屬國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舊逃亡,四也。近西羌保塞,與漢人交通,吏民貪利,侵盜其畜產、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世世不絕。今罷乘塞,則生嫚易分爭之漸,五也。往者從軍多沒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威,六也。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盜賊桀黠,群輩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則不可制,八也。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遠,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終始,欲以一切省徭戍,十年之外,百歲之內,卒有它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絕,當更發屯繕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復,九也。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以保塞守御,必深德漢,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開夷狄之隙,虧中國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蠻之長策也。 『

要理解侯應這段話,首先需要了解這段話的背景。

元帝竟寧元年(前33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朝漢,提出願婿漢以自親,娶王昭君與漢修好。呼韓邪封王昭君為寧胡閼氏。並表示願意為漢王朝守邊塞,漢朝可以撤掉長城邊上的戍卒。元帝命令有關部門討論這件事情,許多人表示同意。郎中侯應「習邊事」,提出反對意見。皇帝問他原因,侯應列舉了十條理由,即史傑鵬先生文章中所引段落。元帝後來也採納了侯應的意見。這段話出自「習邊事」的漢臣,強調了西北邊防體系防禦人口流出的作用。他特彆強調了四類人。1.內附的匈奴人。2.軍人及其家屬。3.窮苦的邊人奴婢。4.罪犯

@景行止 認為

笑死了。拿來搪塞匈奴人的理由被這個**當成寶了。何況人家說的是」邊塞守衛「,」備邊戍卒「,又不是長城本身。

元帝在回絕呼韓邪單于時,的確也強調了長城對內作用的一部分。

中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非獨以備塞外也,亦以防中國姦邪放縱,出為寇害,故明法度以專眾心也。

但是史傑鵬先生並沒有引用元帝對呼韓邪單于所說的話,他引用的全都出自侯應對元帝提的意見。你可以說班固修史的時候混淆了,但問題是十條意見中同樣包括了。

中國有禮義之教、刑罰之誅,愚民猶尚犯禁,又況單于,能必其眾不犯約哉!三也。

即便是王莽,也不可能這麼對匈奴說話吧。這十條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理解成搪塞匈奴人。

其次, @景行止 強行割裂戍卒和磚石的長城本身。沒有戍卒、長城起不到抵禦外侮的作用。沒有長城,戍卒也不可能阻止邊民逃亡。侯應的意見中,也同樣強調了戍卒和長城之間的聯繫。沒有戍卒維持,磚石的長城本身也維持不住。

起塞以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久遠,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深慮其終始,欲以一切省徭戍,十年之外,百歲之內,卒有它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絕,當更發屯繕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復,九也。

在北部邊界修建長城,是為了對付內地諸侯國,你是地理盲嗎?還拿函谷關說事兒,函谷關屬於長城嗎?

這裡史傑鵬先生顯然繼承了侯應的邏輯。侯應的邏輯是,咱對諸侯國尚且要提防,要設置關隘,何況是對匈奴?史傑鵬先生的邏輯是,漢代對人口的控制十分兇殘,國家控制的人口流入諸侯國尚且要追究,何況是對匈奴?侯應的邏輯並不是在北方修長城對付山東諸侯國,我感覺史傑鵬也不是。
——————————————————————————————————————————

我比較奇怪的是,史先生在這裡並沒有怎麼使用出土證據,只引用了關係很遠的張家山漢簡。但居延及敦煌的漢簡中都有大量證據能夠印證侯應的話。

比如侯應說

往者從軍多沒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從其親威,六也。

漢簡中也有

張掖郡肩水部肩水當井隧戍卒夏非人 亡 (73EJT1:36)

侯應又說

又邊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候望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

漢簡中也有

大奴馮宣,年廿七八歲,中壯,髮長五六寸,青黑色……持劍亡。 居延簡40·1

侯應還說

盜賊桀黠,群輩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出,則不可制,八也。

這個例子就更多了。有點不知道舉哪個好。比如鄂邑長公主失勢之後,其情夫丁外人也受到株連。通緝文書一路送到居延。又如EPT68·16~EPT68·28記載了第四守候長原憲與主官令史夏侯譚爭鬥,原憲將夏侯譚擊傷後,攜帶兵器、糧食、騎馬越過天田,叛逃出境。

此外,居延簡中經常出現「亡人赤表」一詞,一般認為是出現「亡人」時烽燧之傳遞的特殊信號,以繒布為之。在居延戍卒的日常工作中,他們視察的是天田上的「【出】入跡」,也有人因為沒有注意到天田上的出跡而遭受懲罰。都側面印證了限制人員外流是漢代居延戍卒的重要任務之一。

——————————————————————————————————————————
大部分答案都槽多無口,挑個有典型性的槽一下。
例如 @古都

莫名其妙的觀點。中國內地的老百姓占著東亞最好的宜耕土地不要,需要往北逃到零下幾十度全是沙漠戈壁草原的蒙古西伯利亞么?

無論是哪位研究出逃問題的先生,針對的都是邊民/戍卒,漢代的老百姓已經被漢朝政府從擁有東亞最好的宜耕土地的河東上黨河南潁川拉到零下幾十度的沙漠戈壁感受苦寒了。啊對了衣服還不管夠。以此來否定長城對內的作用毫無道理。


推薦閱讀:

如果拋棄階級鬥爭的歷史觀,我們該怎樣解讀法國大革命?
為什麼漢族到東北地區的大規模移民到清朝才發生,之前的明朝、元朝時候很少呢?
為什麼周朝時「後世貶帝號,號為王」?
為什麼元代這麼沒有存在感?
為什麼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阻礙陸路上東西方的貿易?

TAG:歷史 | 長城 | 歷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