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爾巴尼亞人在奧斯曼統治下大多改信了伊斯蘭教,而其他民族沒有?
貌似像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都基本保持基督教信仰,而阿爾巴尼亞卻成為了伊斯蘭教國家。
巴爾幹穆斯林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直接變成土耳其人,所以看起來剩下的沒有皈依伊斯蘭教的人們就是「保持了自己的信仰」,實際上是得了癌症又切去了
保加利亞,塞克,都有直接信仰伊斯蘭教變成土耳其人的。
尤其是保加利亞,土耳其人是一個很大的少數民族,基本是皈依伊斯蘭教的本地人。有人要問了保加爾人自己就是突厥,改稱土耳其人不是去斯拉夫化返璞歸真嗎,並不是,保加利亞和塞克的「土耳其人」和突厥本身的含義相去甚遠,其實就是想表達「突厥化本地人「的意思。
希臘人皈依伊斯蘭教,也就成了土耳其人,後代也都是土耳其人了。君堡、薩洛尼卡、科林斯、士麥拿就有許多這種人,凱末爾就是。(之後發生了人口交換驅逐出去)
塞克人、保加利亞人被突厥化主要是因為奧斯曼帝國在該地區抓男童,對其進行突厥化教育。(血貢)
也就只有大歐洲環境下,「土耳其人」一詞才具有如此的標籤性質。突厥化的歐洲人並不比中亞突厥更加「突厥」,然而在周圍畫風都不一樣的歐洲,「土耳其人」一詞就能起到非常良好的標榜身份與社會隔離作用。中亞突厥反而會說自己是烏茲別克,等等。
另一種穆斯林便是皈依伊斯蘭教但沒有改變民族。這種情況在希臘較少的原因是,希臘語是東正教神聖語言,所以「希臘語穆斯林」本來就是不會存在的東西。
而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斯拉夫馬其頓、塞克就不一樣,其語言屬性和宗教的相關程度不是很大,故被伊斯蘭化之後仍保留語言,成為阿爾巴尼亞語穆斯林、保加利亞語穆斯林(波馬克人)、塞克語穆斯林(波黑穆斯林族,或稱波斯尼亞人)、斯拉夫馬其頓語穆斯林(托比什人)
繼續扯點題外話,別以為只有阿爾巴尼亞人被伊斯蘭化!
小亞的土耳其人很多不都是伊斯蘭化的希臘人、羅馬人甚至安那托利亞人嗎(手動滑稽)
實際上,東南歐還有一個跟巴爾幹難兄難弟的地區-高加索(
你看,
伊斯蘭化的亞美尼亞人,被叫做赫姆申人
伊斯蘭化的喬治亞人,被叫做阿扎爾人
包括曾經拳打突厥腳踢蒙古的高加索部落-切爾克斯人、現在仍然在拳打俄羅斯腳踢高加索的戰鬥民族-車臣人,以及達格斯坦人等,都是因為奧斯曼帝國才皈依伊斯蘭教的高加索民族(手動滑稽)
網路上黑伊斯蘭教的比比皆是,角度也是多種多樣,難免主觀片面。但客觀地說,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許多時候,伊斯蘭教由於獨特的畫風,硬生生地撕裂一個完整的民族,被撕裂的這部分人往往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社會。即使勢均力敵,他們與鄰居們的相處未必會很和諧,反而往往成為導致衝突的潛在原因。僅巴爾幹和高加索,他們就分裂了保加利亞人,塞克人,斯拉夫馬其頓人,亞美尼亞人,喬治亞人。
(手動滑稽)我真的不是在影射我國某民族
利益相關:回民(手動滑稽)
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拜克塔什蘇菲教派。
以及在奧斯曼帝國,很多阿爾巴尼亞人成為新軍和行政官員。
Daniel, Odile. "The historical role of the Muslim community in Albania." Central Asian Survey 9.3 (1990): 1-28.
另外「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都基本保持基督教信仰」其實並不準確。雖然總體來看,在現今的希臘、保加利亞的領土範圍內,皈依伊斯蘭教的比例遠不如阿爾巴尼亞和波黑那麼高,但穆斯林集中於城市,多為商人、行政人員和知識分子。16-19世紀,塞薩洛尼基、拉里薩、索菲亞這些城市裡的穆斯林可不少啊。
希臘、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都大規模驅逐了穆斯林,保加利亞穆斯林一度至少佔1/3,想想吧,希臘光是克里特島穆斯林就曾高達40%,塞爾維亞的尼什曾經有大量阿爾巴尼亞人,貝爾格萊德有幾百座清真寺。
當然這些基督教多數的民族,往往會把改宗者視作叛徒,而改宗者也更多的選擇融入土耳其人。
羅馬尼亞只是間接統治而已,多布羅加是有些突厥人,包括土耳其人、塔塔爾人、諾蓋人等,但這個地方人太少了,後來也都基本走了。
阿爾巴尼亞為啥改宗多?這個民族分南北兩支,待會分開說。
阿爾巴尼亞最早伊斯蘭化的基本上都是城市裡邊的居民,那些中產以上的人,這點其實在被伊斯蘭征服過的地區都幾乎是一樣的,最早伊斯蘭化的就是城市中產,最晚伊斯蘭化的反而是農村的鄉民,印度啊,馬格里布啊,黎凡特啊,波黑啊,達吉斯坦啊,中亞啊,基本上都一樣。
南部主要是蘇菲教團,北部的話,阿爾巴尼亞民族北方一支的蓋格人,在內陸的確是遜尼派絕對多數,包括科索沃、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東北部,這些地方現在穆斯林多,但是當時伊斯蘭化很慢,因為山多,也因為天主教勢力非常強,北部沿海至今仍是天主教主流。
蓋格人曾經是東正教徒,但是在奧斯曼來之前他們就開始天主教化了,那不勒斯王國的因素倒是很小,主要是他們一直被東正教的斯拉夫人同化(阿爾巴尼亞人還是基督徒的時候就和北方的塞爾維亞人關係非常不好,對南方的希臘人倒是還行,伊斯蘭化之後,阿爾巴尼亞人也基本上一樣與斯拉夫穆斯林不對付)改信天主教,是一種防止被同化的手段,事實上後來改信伊斯蘭對他們也是同樣的效果——斯坎德培信的基督教可不是北方那些塞爾維亞的東正教,而是天主教。
事實上,南方的確在伊斯蘭化之前是東正教主流,也使得整個阿爾巴尼亞人難以團結,即使都是基督徒,東正教的阿爾巴尼亞人相較與天主教,很容易喪失民族意識,大量融入希臘人、保加利亞人等之中,斯坎德培失敗後大量天主教阿爾巴尼亞難民逃到南義大利,他們至今仍然保留了傳統,出過教皇,一戰那個克里斯皮也是阿爾巴尼亞人的後裔,而東正教的阿爾巴尼亞人很多都會喪失民族意識,比如希臘獨立戰爭,殺死了很多阿爾巴尼亞人,包括東正教徒和穆斯林,但是戰爭的領導者很多都是阿爾巴尼亞東正教徒,他們中還有人做到希臘行政長官,不過基本上沒人認同自己還是阿爾巴尼亞人了,有個笑話,今天的西部土耳其人是古希臘人的後代,今天的希臘人是阿爾巴尼亞人與斯拉夫人的後代。
扯遠了,事實上阿爾巴尼亞民族伊斯蘭化還有原因,比如避稅,逃避迫害等等,但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土耳其人對阿爾巴尼亞人的栽培。
斯坎德培的確打得好,但是土耳其人也是不打不相識,他們喜歡這些山民,會打啊,大量招募他們進軍隊,不提血貢,還有很多主動參軍的人,他們在原鄉都是農民,討生活,去了巴爾幹最洋氣的城市君堡,信了伊斯蘭,過上了世俗概念上的好生活,混上了好日子,阿爾巴尼亞也不遠,回鄉給窮鄉僻壤的鄉親一說,鄉民都實誠,結果也不言而喻,北方改信伊斯蘭教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山區。
還有一個,就是奧斯曼基本上善待阿爾巴尼亞原來的X老爺,觸動利益很少,老爺改宗了,自然也帶動下面的小地主改宗,然後再帶動到農民。原來這些老爺也就是窮鄉僻壤的土霸王,現在倒也有機會去巴爾幹最大的城市長眼界,當然這基本上需要你改信伊斯蘭,不過這樣有多少不去信啊。大家都是人,都別裝逼,人之常情。
奧斯曼對阿爾巴尼亞真是好,首相阿爾巴尼亞人出身的至少佔了兩成,海軍將領也多,仁慈義盡了,後來統治失敗,除了民族主義與國力衰落導致阿爾巴尼亞人擔心再次被斯拉夫人包圍之外,一個原因也是加強集權化後的土改,這在波黑也一樣,原來忠誠的穆斯林地主在改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就反了。
一個重要的改信因素估計是這個民族恰好在天主教、東正教分裂帶上,導致內部根本就不團結,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民族雙重的領袖,事實上很有意思的就是,奧斯曼改宗伊斯蘭最多的地區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斷裂帶,包括波黑,包括威尼斯統治過並且帶來天主教的克里特,包括保加利亞南方中世紀時期就有天主教和異端存在的羅多彼山脈,這些地方改宗很多,恰好在伊斯蘭化之前就是斷裂帶了。
事實上阿爾巴尼亞的伊斯蘭化算比較晚的,被波黑晚多了,差不多美國獨立的時候穆斯林才在整個阿爾巴尼亞人中過半。
又看到說什麼屠殺之內的了,屠殺是有,少,這些國家穆斯林少主要是因為穆斯林自己就離開了,而且什麼斯洛維尼亞穆斯林那麼多。我真的是醉了,一直都是哈布斯堡的地兒好吧。而且沒有巴爾幹的穆哈吉爾不會有亞美尼亞大屠殺,這點基本上是史學界的共識,之前對亞美尼亞人是有迫害,但是沒那些背井離鄉的穆哈吉爾,亞美尼亞的悲劇基本沒啥可能性發生,那些穆哈吉爾被基督徒趕走的時候的確是報復心非常的強,我先不說宗教,離鄉之苦奪財之恨,是人都理解,還不提可能的妻離子散之仇,別忘了還鄉團什麼的,中國人也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何況奪財,話糙理不糙,大家也都別裝逼。這些穆哈吉爾受了基督徒的迫害,也因此希望在安納托利亞搞出來一個沒有基督徒的純粹的留給土耳其人的國家,而他們又大都是奧斯曼的上層,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扯到西班牙,西班牙驅逐摩里斯科人,但他們不是全去了北非,有很多本來就已經虔信天主教也一樣被趕走,一些去了德法意,一些被趕到北非不肯信伊斯蘭後來殉教,摩里斯科人也懂西班牙,懂軍事技術和戰法,還大量參與了西班牙對美洲的殖民(雖然名義上不允許他們去美洲)以及大航海,他們去北非後就在摩洛哥拉巴特附近建了個海盜共和國,也大量加入北非海盜,由於他們熟悉西方海陸,冰島啊愛爾蘭什麼的都經常被劫掠,甚至還深入美洲,包括阿根廷,我說有印第安人被賣到阿爾及爾當奴隸你信不?西非的桑海帝國也是摩洛哥招的懂西式戰法的摩里斯科人滅的。寫瀛寰志略那個徐先生,就是個穆黑,他的水平比大部分人都高,評價西班牙驅逐摩里斯科人的時候都是說這讓人笑話,是愚蠢的決策,呵呵啊。
扯遠了,也是說一點,對中國內地的綠綠來說,維護中國的統一自然是理性的決策,要是那地兒獨立了,且不提當地的戰亂,如果幾百萬乃至上千萬漢人,還有很多是兵團的,是當地轉業的當兵的人回到內地,用腦子就能夠想出來內地的綠綠基本上不可能有好日子過。
保加利亞人皈依了伊斯蘭教,就叫波馬克人(Pomak)。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人皈依了伊斯蘭教,就叫波斯尼亞人或穆斯林族。
希臘人皈依了伊斯蘭教,直接變成土耳其人,野史上說連奧斯曼皇室都是科穆寧王朝的直系後裔(以約翰·「切列波斯」·科穆寧為始祖)。
阿爾巴尼亞人和阿拉伯人相似,民族自豪感很強,不會因為信仰不同的宗教就分化成N個民族。
至於拜克塔什教團,不僅是阿爾巴尼亞,在許多由基督教改宗伊斯蘭教的巴爾幹地區都是很受歡迎的,這與新軍有很大關係。新軍招募基督教家庭出身皈依伊斯蘭教的男童,而新軍本身是全軍拜克塔什教團,阿拉維派的。阿拉維派的教義帶有一定基督教色彩,很容易成為巴爾幹基督徒皈依正統伊斯蘭教的一個中間橋樑。至於阿爾巴尼亞的拜克塔什教團昌盛,與凱末爾禁絕蘇菲派,教團遷往地那亞不無關係。
PS:今天的「波斯尼亞族」與前奧斯曼時代的「波斯尼亞人」不同,很多「波黑塞族」的祖先是古代波斯尼亞人。
前面的幾位已經回答了問題,不過我還是想補充一下:
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就是阿爾巴尼亞地處東西羅馬帝國交界處,曾經有一段歷史時期,阿爾巴尼亞是劃給西羅馬帝國的。在奧斯曼帝國征服以前,阿爾巴尼亞的宗教成分十分混雜:有一小部分天主教(集中在沿海城市Durres等地),還有部分東正教(集中在南部吉諾卡斯特附近),當然,還有Ljudevit Zhou提到的拜克塔什蘇菲教派。所以,處在東西羅馬帝國的邊緣的阿爾巴尼亞的基督教信仰並不如歐陸一樣純正。
在奧斯曼控制下的阿爾巴尼亞,經濟極度落後。在帝國境內,成為穆斯林就能免除稅收,這一點對宗教禁忌本不深的阿爾巴尼亞的誘惑還是比較大的。而且,阿爾巴尼亞人比較善戰,在歷史上,一直是奧斯曼帝國近衛軍的先鋒。多次鎮壓來自埃及、北非、中東等地的叛亂,久而久之,轉化成穆斯林在阿爾巴尼亞就成為普遍現象。
題主說的時代,和現實有個斷層。問題就出在這個斷層上了。
題主說奧斯曼時代的宗教傳播,又暗示了一下今天天主教和基督教國家穆斯林很少。
題主就產生了一個疑問,那些奧斯曼時代的穆斯林都去哪裡了?
首先來說,本來奧斯曼也沒想讓你們都信伊斯蘭,奧斯曼稅收指著非穆斯林多交稅呢。
第二,奧斯曼擴大也有早晚,邊境地區比內陸更不信伊斯蘭也很正常,畢竟時間晚。
第三,阿爾巴尼亞和其他巴爾幹本來就有些地理位置和文化的隔閡,不同也正常。
在奧斯曼解體之前,斯洛維尼亞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是穆斯林。
克羅埃西亞也有相當多。包括黑山塞爾維亞的穆斯林都哪裡去了?怎麼就只有阿爾巴尼亞剩下人了?
答案挺簡單的:收復了領土之後把穆斯林都轉(殺)化(光)了。
我們今天把皈依了伊斯蘭教的希臘人叫做土耳其人,我們把皈依了伊斯蘭教的塞爾維亞人叫做波斯尼亞人。宗教本來就是劃分民族的標準之一
希臘和土耳其交換過人口,土耳其用說希臘語的前奧斯曼精英換回了很多希臘半島上貧困的穆斯林農民,很多土耳其境內的希臘人村莊被廢棄。這是為什麼希臘穆斯林比率很低的主要原因了。
貌似像希臘,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都基本保持基督教信仰
先問是不是,在問為什麼。奧斯曼土耳其宗教政策是比較寬容的,因為米勒特製度的存在,非穆斯林只要交稅,就能繼續保持本來的宗教信仰,並免除徭役。而接受伊斯蘭教信仰,就可以免除賦稅。但是對於大量的貧苦農民來說,不用交這點稅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歷史上,奧斯曼土耳其征服巴爾幹地區之後,大量的巴爾幹居民成為了穆斯林,並有很多人活躍在土耳其軍政舞台上。後來到近代因為巴爾幹地區民族主義運動蓬勃興起,種族和宗教衝突不斷,類似印巴分治一樣,穆斯林大量外逃,導致現在看起來希臘等國基本保持基督教信仰了。
綜上所述,明題主的原問題「為什麼阿爾巴尼亞人在奧斯曼統治下大多改信了伊斯蘭教,而其他民族沒有」 是不成立的
第一個重要原因,阿爾巴尼亞人對賦稅比較介意。第二個重要原因,蘇菲貝克塔什教團的傳播。體外,阿爾巴尼亞人也有非穆斯林。
保加利亞的突厥化和奧斯曼沒啥關係,保加爾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
某教傳播也是篩選信眾的,只能俘獲野蠻人或者原始部落,奴隸社會的人群,文化文明越發達越不可能主動信仰某教
波斯尼亞人就是以克羅埃西亞人為主體融合了巴爾幹的其他民族構成的新民族,並且產生了新的民族文化。
還有一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崩潰後,凱末爾政權和希臘王國等巴爾幹國家進行了大規模的人口交換,才造成了如今近東及南歐地區的宗教分布現狀,早先,該帝國境內接近四分之一的民眾是基督徒,首都伊斯坦布爾有專門的猶太社區,他們祖上多是被西班牙、葡萄牙所驅逐的猶太人。
按穆黑的邏輯,奧斯曼人應該把這些人不分男女老幼統統殺光,或者拿槍頂著腦們逼他們入教,最少也得淪為奴隸什麼的,否則……
那就不「清真」了!
推薦閱讀:
※土耳其為什麼總跟俄羅斯作對?
※哈布斯堡家族為什麼會衰落?
※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地位怎麼樣?綜合實力如何?
※為什麼奧匈帝國歷史上煊赫,而如今存在感極低?
※如果奧匈帝國依然存在,對世界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