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樹立良好的建築歷史觀?建築史應該怎樣學的有趣味?

建築學的學生要學習中國建築史和外國建築史。我也知道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但是有時候還是對學習建築史有一些負面的情緒。那麼,如何在建築史的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歷史觀,幫助我們更完備的有趣味有效率的學習建築史。


我喜歡這個問題~不知道國內建築史具體是怎麼教學的,不過還在同濟的時候跑去旁聽過盧永毅盧奶奶的外國建築史,基本是按時間順序一個一個大師和理念的發展過程講過來,已經覺得很有趣了,不知道題主覺得無趣的原因是?
我猜可能是因為授課老師講課水平不一樣,也有可能是授課式大信息量的方式不好消化。
個人很喜歡建築史,但是也聽不下去教授語速極快馬不停蹄的德語。。。幸好還有個課是學生自己查資料作報告,把我的樂趣救回來一點。

私以為,學習建築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了解巨人的思想和審美,也是為了讓學生學會尋找規律,組織信息,學會去看建築,了解建築,甚至批判建築,形成自己在建築世界的三觀,以助益自己的設計。建築師或許可以通過直覺創造美,而建築史在用理性分解美,闡述美,延續美。

在這個前提下,在輸入信息之外,或許應該嘗試進行輸出。就像在知乎答題的過程一樣,會發覺寫出來的答案才是自己的。
可以試一下這個簡單的流程,最好跟幾個朋友合作,每個步驟分幾個主題,每人一個主題然後一起交流,做一個十分鐘到半個小時的報告。

1.基本名詞解釋。從時代分類,到古典柱式、建築風格和各細部名稱等,相近片語團解釋以及相互比較。我當時拿到的題目是樓梯,同學們有的做教堂,有的就是做平立剖的名詞解釋。。。這一步的作用是學會用恰當的詞定義和分析你以後會遇到的各種建築,而不是只對它們產生一個模糊的整體印象。這一步我們玩了一個學期。注意名詞務必有英文名,原語言名,詞性等標註。

2.以時代為劃分,每個時代選幾個代表建築,運用第一步學到的名詞對它們進行描述。當然同時包括地理位置、建築歷史、建築師、意義等各種背景知識,可以好好想想怎麼組織邏輯和表達。注意少依賴維基多看書,多使用中文以外的語言,發現會更多。我當時是柏林老博物館,從希臘神廟式的外立面到致敬萬神廟的中心圓廳,內部空間組織還有裝飾細節都有涉及。注意使用第一步的名詞,還有需要規定框架,務必涉及到哪幾個點,便於橫向比較。

3.現在可以進入發散空間了噹噹當~完全可以自己定義主題,比如從老師的課中找突破點,或者和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做起來也會更有樂趣對不對~
我最喜歡的一個題目是電影中的城市,老師給了一個單子,都是跟建築城市比較有關係的電影,比如1989年的蝙蝠俠,銀翼殺手,大都會這種比較末世的,反映的是紐約和芝加哥的垂直都市,還有第五元素這種溫馨搞笑的,還有反映建築師本身的,比如源泉,西區柯克的Rear Window因為精巧的空間設置也在其中,甚至最後還談到了雲圖。我們為了這個報告小研究了一通電影語言和布景藝術,探索了電影表現的城市,現實與虛幻的聯繫,以及其中各種建築的作用,也算是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了電影,做得很開心~archdaily上也有這麼一個專題,我猜教授是從其中得到的靈感。
另外還有的主題是針對一個城市的。假設你想做巴塞羅那,你可以把這個城市建設的歷史,建築風格,藝術與文化,重要人物,歷史事件作為幾個主題分別梳理一遍。
主題還可以有很多,比如美國現代建築師,注意時代是現代,又比如那些未建成的建築作品們。相信總會找到喜歡的主題的。

必須提醒的是我提到的這些都不是為了獲得一個宏大的完整的歷史架構,而是如題主所說的「歷史觀」。做完一個主題後可能只能獲得冰山一角的知識,但是梳理和提煉的思維方式是普適的。面對浩如煙海的建築歷史很難不產生焦慮感,可是在學習的開端真的需要追求博古通今海納百川么?史學的艱深通常因其架構甚大,有趣之處則在於大歷史背後有血有肉的小歷史和野史八卦。
我們從來不缺少獲取知識的途徑,只是囿於不敢做減法吧。

我在這裡只是提供一個思路,供題主參考,因為自己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


建築歷史觀?
目測樓主還在學習建築歷史知識的階段,不客氣的說,離興成歷史的觀點,以及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的階段,還早的很。
在學習建築歷史知識的路上,最大的捷徑就是沒有捷徑,一字一句的看,一般人感覺難是正常的,不過如果你真的逐字看了20遍,你就肯定就會有自己的或清晰或模糊的答案啦。

如果只是說建築歷史觀的話,其實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種,什麼之前@阿爾瓦講的螺旋上升啦、什麼出自陳寅恪的階級利益分析法、什麼阿蘭科孔的事件人物線索什麼的我覺得都算是歷史觀,只是大家的對象、切入點、分析手段選擇的不一樣所以看起來有很多或深或淺門派。我不想在這裡評判好與壞、高或低,因為只要是對於建築歷史合乎邏輯的解釋與觀點都可以算作是正確的。

至於如果想興成自己的歷史觀該怎麼辦:
第一個階段,得具有足夠的建築歷史知識,這個是基本,也是往後研究建築歷史的基本功之一
第二個階段,得了解產生建築的人類社會的歷史
第三個階段,學習帶有各種歷史觀的建築歷史學家對於建築歷史的看法,就是知道各家對於建築歷史的觀點
第四個階段,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建築歷史的不同部分,也就是不同切入點以及不同的對象,這樣自己就會得到就會有不同的解答,如果真的能找到一種十分精鍊的邏輯總結,當然那時候我也非常樂於再與你討論這個話題。

(忍不住再不客氣的黑一下,盧永毅給本科生課所包含的內容僅僅是歷史知識沒有觀點,不能把它當成建築歷史觀啦少年@路易茸)


謝邀,一看到建築史相關的問題,就激起我回答的興趣來了

首先我們要明白學建築史的意義在哪裡?
為了成績好拿獎學金?
為了考一注不糾結於建築知識?
為了泡妹子狂拽酷炫吊炸天?
...........

都不是

建築史學習的意義在於尋找規律,明白我們從哪裡來,而未來我們又要到哪裡去。
其實這也是所有學科歷史學習的規律

這也正是一個良好的歷史觀的形成

由於中國建築傳統自民國後基本處於後繼無人,已然失傳的狀態

(好吧,王澍是個例外,但一個王澍也不太完全可能挽狂瀾於既倒。同時,由於中國古代本無建築師這個職業,營造房屋的都是匠人,匠人口耳相傳的技藝傳統的凋敝,自然而然導致中國建築傳統的喪失)

同時也由於本身「建築師」這個三個字就是舶來品,所以我來以外國建築史為例談一談

學過西方建築史的人都知道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否定之否定」
可能你的老師會這麼說「否定之否定不是簡單的肯定,而是肯定的升華

其實這句話就已經道出了西方建築史的發展規律

引用一個網上的論文
原文地址
672-《外國建築史》課程的宏觀教育(原文作者: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王小莉,於洪強)
大家可以自己去付費下載

建築史,正是這樣「螺旋上升發展的

當你有了這個歷史規律的觀點,你再學建築史,你會有的放矢的找尋每個時間段與規律相契合的點,更加具有目的性的學習每一段的建築史。

與此同時,有了這樣的歷史觀,也會幫助你在以後自己獨立執業的時候,找尋到自己要繼承和發展的設計主題。


同時推薦題主一本書,胡紹學先生的《走向新思維》

這是一本神書,絕對可以幫你系統的學習建築史,捋順各種建築思潮


胡亂回答不知題主滿意不


建築史的趣味不是在最初的學習中能培養的出來的,隔兩年再讀讀你讀過的書,再隔兩年給別人用幾句話講講故事吹吹牛,你那種博覽群書通曉古今的快感才能讓你體驗到你追求的趣味。
總之,就是先看書,覺得自己看懂了就去裝逼。

什麼「良好的歷史觀」,「完備的有趣味有效率的學習」,你自己不覺得自己太正經了么?
研究史這種東西,越搞得這麼高大上,不就越無聊越累么

個人觀點,建築史這些事,就是給你看看以前的人怎麼做建築的和怎麼猜別人是怎麼做建築的
所以多看看,同意的就多讀讀以後拿出來引引,不同意的也讀讀以後拿出來噴噴,順便裝裝逼撩撩帥哥和妹子,就這麼點。

其實,這事就倆角度,一個從藝術的角度看文化影響空間,一個從科學的角度看知識影響建造。然後用各種案例和名詞武裝自己。

最後再告訴你一句,多讀點建築史以後,你的快感就是,當你再回來看上面那幾個高大上的回答的時候(包括這個),你就知道什麼叫幼稚的菜雞。
怎麼樣,想不想趕緊讀讀書,然後來一起飛?


對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只能說我只知道兩種歷史觀,一種是馬克思的,一個是波普爾的。
對於你的第二個問題,我只能說要麼你對建築史一點興趣都沒有,要麼你選錯書了,棕色的那些教材用作入門就好。


推薦閱讀:

日本古代木建築經常遭到雷劈而燒毀,請問古代在這方面有什麼解決措施解決呢?
建築想出國讀研是先出國再工作還是先工作再出國?分析利弊?
有什麼證書值得擁有?
互聯網公司的辦公室是如何設計的?
建築師設計建築一平方米多少錢?

TAG:建築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