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作團隊里除了自己,其他人都不認真,怎麼辦?
我現在跟我的導師做實驗。我和另外三名學生是一個小組,每次導師給我們小組分配任務之後,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做事,其他的人三個同學基本都不會管,即使我交代給他們一些任務,他們都是隨便應付了事,做的東西質量都很差勁。
我本來想所以任務都自己來做好了,但是任務太多了我自己也無法一個人完成。而且這並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
想請問各位知友,如何才能讓其他三個同學都認真的完成任務呢?
你好,親愛的題主。原諒我,大半夜突然好想給你講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嘛,我們姑且叫W怎麼樣?反正叫什麼也不礙事兒。你問:一個工作團隊里除了自己其他人都不認真怎麼辦?據我所知,小W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我們故事中的小W是個臉皮很薄的人,也是個懶人,這點很重要。除此之外,他大抵算個好人。
世上需要團隊合作的事情那麼多,你知道小W最喜歡哪種嗎?就是那種簡簡單單、舒舒服服的。小W最喜歡那種:「大家一起估摸一下任務量,商量好任務安排和時間表,隨便選個形式上的「工頭」和「監工」,完成任務時互相配合,出了岔子時大家協商,出了問題時有人負責的團隊合作」——這是有次聊天的時候他親口跟我說的。簡簡單單、舒舒服服,八字描述直戳我心,作為一個深受不順利的團隊合作折磨的人,聽到這樣美好的描述,當時我就愣在那兒了。
我問小W:「你TM在逗我,哪兒有這麼好的事兒。我知道你也干過不少活兒,也當過不少次領導,可是你說的這也太不科學了。聽說過任務有自己領的,有指派的,沒聽說過領導有隨便選的。再者說了,就算互相配合互相協商這事兒我信了,真出了問題誰不躲著啊。你這描述不符合人類天性,真的,違背自然,簡直了。」可小W也沒理我,就沖我笑了笑。嘿,這傢伙可真喜歡笑。
笑完了,小W抿了口茶,又花了好幾秒把它慢慢咽下去。潤過了嗓子,小W這才解釋道:「那是你沒見過真正靠譜的人。算了,再怎麼解釋你也聽不懂。你猜我第二喜歡什麼樣的團隊合作?」
我想,無非就是把上面的描述砍去一些美好假設唄。沒想多久我就回答了:「領導英明會安排,下屬聽話會幹活兒。一切事情聽由上頭調度,但是下頭向上反饋的渠道也很暢通,所以團隊可以隨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大家也算齊心協力,有團隊精神。多好,這就現實多了,能待在這樣的團隊里我都覺得很幸福了。」
小W一臉同情地看著我,這回他沒笑得像剛才那麼樂了,只是嘴角一咧就輕輕地搖了搖頭:「不,你說的是我第三喜歡的團隊合作模式。不過沒等我問,他就主動交代了:我第二喜歡的團隊合作,就是沒有合作。」
我嘞個去,看了看這個架勢,我趕緊端起茶壺又給他續上了水。我知道,他標誌性的淺淺的微笑都掛出來了,這肯定是要給我講故事的節奏。果然,小W又喝了一大口茶,就開始講了:
「你知道的,我也算是從無數的團隊合作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可真要說起從前,那可真的沒有現在這麼風光。很早之前吧,有一次我跟別人合作做個什麼東西,具體做什麼不記得了,反正就是挺重要的,跟我們幾個的前途也有挺大關係。可整個團隊誰也不著急。唉,這輩子沒見過幾個比我還懶的人,但就那麼一次,跟遭報應似的,都被我趕上了。我雖然也懶吧,但這事關重大的事兒,我的責任心也不能完全被狗給吞了啊。就算不對上頭負責,也得對自己負責不是?就這麼一來,我就變成懶人中唯一的一個勤快人了。我說我委婉的催一催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本來是我拿手活兒,可人家巋然不動啊。」
真是詫異的開頭啊,如今我眼中幹練嚴肅的小W居然還有這麼逗的過去。不過他剛開始講故事,我一上來就嘲笑他一番也不好,就由他接著講:
「你知道的,我臉皮多薄啊,難不成還讓我求他們去?姑奶奶,求求你們開開恩賞個臉啊。這話我真的說不出口啊。那怎麼辦呢?當時也是我年輕,一咬牙一跺腳,我一人兒就把這所有的任務攬了下來。那時候真是不怕猝死啊,沒日沒夜的干,最後還真被我搞定了。你猜後來怎麼著?」
我:「你跟他們翻臉了吧?」
W:「我哪兒來這勇氣啊。我臉皮這麼薄,就當時我生氣成那樣了,最後也沒跟人家發火。任務完成交上去的時候,還把他們名字寫上了。」
我:「這就是你說的沒有合作的團隊啊?看不出來你名叫小W,實際上倒是個小M呀。」
W:「別扯淡,我這不還沒說完么。後來啊,這種事兒就越來越多。你知道,人都是逼出來的。第二回又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就淡定多了。到很久之後要我一個人完成好幾個人的任務,對我來說已經根本不是事兒了。尤其是我這「好習慣」,簡直傳出名聲來了。一有要求組隊合作的任務,那全是來找我求「抱大腿」的。他們圖什麼?在我這兒什麼事兒都不用干,還能冠個名兒,最後成果還挺好唄。反正習慣了,也就不覺得累了。」
我:「你沒想過這些人都是你給慣出來的?你把他們自己獲得鍛煉的機會都給搶走了。」
W:「喲呵,化身正義小天使啊。不過你說的沒錯,我還真的這麼自責過。有時候現在都挺不好意思的,怎麼就一點兒機會都不給別人留呢?可是這還真的不能完全怪我。機會你要是想有,永遠都會有的。就怕擺在你面前有人都不要啊。有一次吧,上頭跟我們說要檢查團隊合作的能力,讓我們交成果的時候還要單交一個團隊成員貢獻的壓縮包,一人一個文件夾。這可沒之前PPT倒數第二頁上寫上所有人的名字再隨便給每個人編排一個「貢獻」那麼簡單。我本來指著這麼嚴厲的措施,總會有人幫幫我吧?」
我:「結果呢?」
W:「大家一個個過來拍拍我的肩,跟我說:你懂的。頓時我就沒氣了,你知道後來這事兒怎麼解決的么?我自己一個個替他們建好了文件夾,假模假式的塞進了種種東西,還得模擬出不同人的風格。有人文件命名要沒規範,有人則是規規矩矩,就連word文件不同文件夾我都有的放doc有的放docx格式……現在想起來還真的好玩兒啊。結果呢,我們「團隊」的成品又一次秒掉了別的團隊。你說事以致此,我還如何愧疚呢?誰也不小了,真想提高點兒能力也輪不著我來哄著參與對不?」
我:「真是給跪了。既便如此,那你也沒道理喜歡這種啥事兒都一人包辦的模式啊。難道你真是個小M?」
W:「我前頭不是都說了我後來工作效率驚人嘛,一人能頂好幾人用,所以一般這種無合作的模式對我根本不成負擔。你說我這麼懶的人,啥事兒一下來自己悶頭就搞定了,又不用開會也不用協商,全是我一個人拿主意,多省事兒?不喜歡才怪。不過這都是好後頭的事兒了,一開始誰能喜歡這種模式?還是我第三喜歡的那種模式看上去比較輕鬆。」
我:「話是這麼說,不過你那「第三喜歡」也不是這麼容易達得到的啊?我就不行。」
W:「我前頭不是說,一個團隊里除了我別人都不認真嘛。這種情況反倒給了我極大的鍛煉。團隊不可能固定嘛,乾的活兒越多我接觸的人也就越多。我往上爬阿爬,終於有一次覺得享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身邊都是靠譜的同類,這事兒多省心啊你想想。合作的朋友都跟我有類似的經歷,每個人都曾經被頂好幾個人用過。而且都是有經驗的人,上頭怎麼吩咐就怎麼做,基本不出錯,發現有問題及時就反饋了。你想想,效率這麼高,幹活兒又順暢。多理想。」
我:「嗯,原來還是得靠練,難怪我眼下指望不上很快達到這個境界。那你再喝點兒茶,給我說說你最喜歡的模式唄?」
W:「光請喝茶可不行,我覺著要說這個至少得值一頓飯。」
我:「成。雞蛋灌餅以上,金錢豹以下,你隨便挑唄,挨你一頓宰我也認了。」
W:「開玩笑你還當真了~其實也沒什麼,就是跟最靠譜的人干最靠譜的事兒唄。真的,跟他們合作就是一種享受。別扯你那撇清罪名人類天性什麼的,負責就應該是一種最基本的工作態度,沒別的。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天經地義,一點兒都不反人類。說實話,這輩子我也沒經歷過幾次這樣愉快的合作。最重要的是整個團隊都明白目標是什麼,都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都自覺著呢。這種情況下領導什麼的都是虛的,無非就是幫忙協調和提醒一下,掌握一個大方向。唉,想想就覺得真爽,雖然任務繁重,但是過程特別開心。」
我:「別說幾次,就算只有一次我也羨慕得不得了。」
W:「那就老老實實請頓飯唄,我可不介意真黑你一頓,到時候我再給你講個小插曲。」
我:「別賣關子了,趕緊的講完得了。」
W:「我前頭不是說有一陣子我都一個人完成所有任務嘛?其實那也有點兒誇張了。那時候不是很多人都來找我「抱大腿」嘛,但我有個朋友就就沒有。他直接來問我他能做點兒什麼,我就把任務需求給他簡單拆了一下,讓他挑了一個分支去做了。雖然他沒我熟練,不過一個團隊嘛,有經驗我肯定就分享了。就這樣,他最後自己也就鍛鍊出來了,再往後跟他一個團隊的時候還真是輕鬆了不少。怎麼說呢,你自己的能力提升了之後,是可以影響到身邊的人的。所以到最後啊,我真正單打獨鬥的機會也不多,身邊最緊密的一圈兒人啊,早就變得個個靠譜了。」
小W嘆了口氣,又接著說:「我也總結過。在團隊里合作不下去的時候,就一個人攬下所有的活兒算了。慢慢地不僅自己會往上走,會遇到真正靠譜的人,同時自己也能影響到身邊的人,讓自己所處的氛圍都變得靠譜起來。幸虧當初我咬了下牙挺過來了,不然哪兒有今天啊。」
---------------------------------------------
故事大概是講到這裡就完了,總之,很多很多件工作堆積之後,人們漸漸談論起小W,都說他周身有股「靠譜氣場」。別說小W負責的事情了,哪怕只是小W經手的事情,也會非常順利。
面對這個說法,我猜小W肯定還是會笑吧,他一定會說:「世上哪裡會有這麼玄乎的事情。無非是靠譜的人能夠吸引到靠譜的人,共同完成靠譜的事情而已。」回想故事的起點,如果當時在重壓之下選擇放棄會怎麼樣呢……誒我說,題主君,你想試試看故事中的小W沒經歷過的結局嗎?
----------------------------------------------
雖然希望能夠幫到題主,不過我真就只是個半夜講故事的。要真是有人非得跳出來說:「你自己就姓W啊」什麼的,你看,小W又笑了,他說世上真的沒有這麼玄乎的事情呀,哪兒有不睡覺寫故事自己逗自己玩兒的。
就是這樣,我去睡了,大家晚安:)
---------------------------------------------
2014年2月18日補充
把一些評論中的回復貼上來:
有的朋友問為什麼小W能一個人秒掉別人一個隊伍:
——這真的是配合問題,就像三個和尚沒水吃一樣,有的合作得糟糕的隊伍真的還不如單打獨鬥。很多人都強調團隊合作能力,這個沒錯。但是一個容易很忽視的點就是團隊成員個人能力強弱。個人能力是成功的團隊合作的基石。都有一定的能力組成一般的團隊;都有很強的能力組成很棒的團隊;彼此能力剛好互補,組成最好的團隊;能力參差不齊的,那就是糟糕的團隊了。小W的對手,顯然就不是什麼好團隊。
---------------------------------------------
2014年2月19日補充
假設你的描述是客觀的,相信我,認清現實,拋棄你的同學。
當然我們可以通過溝通,談判,項目管理,績效管理來趨向目標,但前提最重要的前提是人和信任,沒有人和信任,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半功倍。這個不管在學校和工作中都是一樣的。
如何拋棄同學?
1. 扛下來,一個人搞定所有,學校的事情能有多複雜啊。
2. 默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把時間花在自己的學習和技術上。
3. 重組,通過你的影響力和談判力把你認可的人通過老師調到你組裡面,把垃圾調出去。
看到這個問題,立馬想起了大學時期的小組作業。每次老師布置小組作業時,我都是:
因為總會遇到一些像題主提到的「不靠譜」的同伴,最後只能自己哼哧哼哧搞定所有的作業。後來才了解到,其實我們可能是在遭受「被動攻擊」。
什麼是被動攻擊行為?
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ve)是用消極的、惡劣的、隱蔽的方式發泄憤怒情緒,以此來「攻擊」令Ta不滿意的人或事。人們在進行被動攻擊行為時,內心充滿怨恨與憤怒,但卻公開地展現出和藹可親的樣子,暗地裡則不作為、不合作。
每個人在生活中可能都體驗過被動攻擊,也發起過,它其實是一種極其普遍但隱秘的行為,並且有很多複雜的呈現方式。比起直接地拒絕別人的要求,進行被動攻擊的人會用各種方式來表達Ta的不情願:
- 表面服從,暗地裡以拖延、敷衍、不予合作等方式妨礙工作;
- 冷處理,不表達情緒;
- 善用諷刺,但通常不諷只刺;
- 不給予表揚,挑剔他人;
- 經常性的遲到、「忘記」任務;
- 對於輕易能夠履行的承諾,卻常常食言;
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但我們有時候意識不到它是被動攻擊。也許誤以為是對方的不小心、馬虎,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種攻擊行為。
邊界不清或是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的人經常會產生被動攻擊行為。面對他人提出的請求,雖然內心不想答應,但礙於一些原因又不會對他人說不,這種衝突最終以被動攻擊的形式表現出來。
被動攻擊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對於受到攻擊的人:
受到攻擊的人好像感覺自己不該回擊。因為被動攻擊的人發出的行為往往看似是微小且隱晦的,如果自己做出激烈的反應,則會被認為是小題大做(最可怕的是攻擊者可能會說「就這麼點小事你至於嗎?」)。
另外,如果你做出了回擊,或者哪怕只是批評了他,也可能會感到內疚,因為被動攻擊的人看起來很無辜,也很真誠。這是最令人抓狂的地方:你無法判斷到底他的被動攻擊是真的,還是表現出的真誠無辜是真的。
對於整個團體:
無論是學生小組,還是職場中的一個團隊,被動攻擊都是具有毀滅性的一種行為。
它會破壞團體的凝聚力和生產力。一個團隊的工作效率會因為一個被動攻擊的人而降低。因為一個人產生的不公平感也會使每個成員之間相互抱怨:憑什麼Ta就可以遲到,卻讓我們來彌補Ta應該完成的工作。
人們為什麼會進行被動攻擊?
- 避免正面衝突
被動攻擊通常是權力地位較弱的一方發起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正面衝突。面對權威人士,或者由於各種原因「不敢惹」的人,被動攻擊者不敢或不願違背他們的要求,表面上只能唯唯諾諾地服從,背地裡進行破壞性的工作。
- 服從於專制型的上司
在組織中,專制型領導風格被證實會引起更多的被動攻擊行為。如果你有一個專制型的老闆,要求員工絕對服從,對於不一致的意見容忍度很低,那麼周圍可能有更多的人會因為不敢正面挑戰老闆的意志,轉而訴諸於被動攻擊。
- 童年處於不安全的環境中
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試圖表達自己的憤怒,卻給自己帶來了懲罰或批評等負面結果,那麼這個孩子長大後則可能會更傾向於用被動攻擊的行為表達憤怒。例如父母一方酗酒、藥物成癮或有暴力傾向,他們可能會對表達憤怒和沮喪的孩子進行過身體和心理的懲罰。
另外,很多傳統的家庭里,是不容許表達負性情緒的。經常要求很小的孩子不哭不鬧的父母,其實是在限制憤怒情緒的表達。而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愛,會順從父母的要求。
例如,當孩子在一場遊戲中輸掉,自然會產生沮喪、惱火或挫敗感,父母一味地灌輸「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等想法,想盡辦法讓孩子變得積極正面,但這並沒有什麼用,想要發泄憤怒的慾望依然存在,並沒有因此而減弱。於是他們需要尋求別的途徑表達憤怒,慢慢形成了壓抑的防禦模式,把憤怒轉化成被動攻擊。
如何應對被動攻擊型行為?
1. 識別這種行為 Identify the behaviour for what it is
被動攻擊是一枚裹著糖衣的敵意炮彈,最難的一步就是在生活中辨別出這種行為。在上文,我們提到了一些被動攻擊的跡象,但這並不是說只要你在平時感受到了這些跡象,就一定表明別人在進行被動攻擊。我們需要去挖掘進行被動攻擊的那個人背後的動機和需求,並且注意這種行為的頻率,以此來區分Ta到底是在被動攻擊還是真的一時疏忽。
每次導師給我們小組分配任務之後,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做事,其他的人三個同學基本都不會管,即使我交代給他們一些任務,他們都是隨便應付了事,做的東西質量都很差勁。
這種敷衍行為的頻率如此之高非常需要警惕。
2. 設置邊界 Set limits
向別人表明你的態度:我不能一再地容忍你的「不小心」。對於老師布置的任務,在完成上交時寫明每個同學的分工情況和完成情況,讓每個人的努力能夠被識別出來。這是一種保護自身邊界的行為,也是在展示:我不會一直為你的行為買單。
3. 進行具體的、有決斷的溝通 Talk specifically,assertively
工作團隊的同學們頻頻發起被動攻擊,那麼你和他們之間的溝通需要圍繞著具體的事務和行為,切記泛泛而談。例如,「上次的任務你沒有完成/質量很糟糕,我們需要來談談你的情況。」
而有決斷的溝通意味著表現出堅定、自信且想要合作的態度。我們需要一個雙贏的結果,目的並不是要質問或者責怪他人,而是解決問題。
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需要團隊合作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希望題主早日解決自己的困境。
歡迎關注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這個必須匿名。
13年下半年,我招攬了三個人創業,打算做一個sns+o2o的項目。
一個是我大學的舍友(負責後台),一個是後來找到ios開發,一個是豆瓣上的朋友負責UI。四人團隊。其中ios和後台都有工作,並未辭職。
開始!
iso說先出UI啊,嗯順理成章,UI界面出來了,然後iso讓後台先寫介面,後台讓ios先寫登錄註冊,然後。。。
後台拖著,我再三催促,後台介面開始寫了,但是進展非常的慢,ios端就覺著介面沒寫完就沒我什麼事,我就等著後台的介面呢!
UI做完UI之後覺著也沒我什麼事,剩下的是你們的主力了,我等後期修改就ok了。
結果呢?
後台說ios端沒有後台介面也可以先寫啊,而且同時進行的話很多地方可以商量協商解決。總不能介面寫完了改來改去吧。好吧,有點道理啊。
但是ios不幹啊,你這介面還沒個正行呢,我寫個毛線球啊?我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嘛?今天寫一個功能實現你介面跟不上明天我的思路這不就被你給打斷了嘛?
然後後台跟ios端就這麼一直推來推去。
開始的時候我很放心的說你倆私下可以商量啊,反正需求我都寫好了,需求實現碰到難處了告訴我,再按照輕重來解決。
對,就是這樣!
折騰了大約三個多月,第一版程序還沒出來。
後來我就看不下去了,後台那邊跟我說畢竟sns這東西用node.js比較好,我說是,但是你熟悉嗎?這需要一個學習過程啊,說沒事,語法都是js的語法,框架多熟悉熟悉應該差不多,我說好吧。
我又是跟著屁股後面催進度。
一個月又快過去了,還是沒什麼進展。怎麼回事呢?工作比較慢,這時候是年底了,比較忙就比較忙吧。
漸漸的,熱情就這麼消散,我也不知該怎麼趕進度了。ios端都去旅遊去了。
我反思,是我的問題。
只能是我的問題,項目遲遲沒有趕上預期,迫於各方面的壓力,項目最終暫時停滯。
謝邀。
題主壓根不寫這幾個人怎麼想的,導師怎麼想的,說明根本就沒有溝通。
沒溝通怎麼辦?溝通去。我也有一個像你一樣的朋友:在建築老八校讀研究生階段,身邊的人都在混日子,他仍然想好好做事。實習測量,經常半夜12點一個人拖著儀器回宿舍,還要寫報告,第二天一早頂著黑眼圈去上課。而他的同學都早早打車回學校了,到最後幹活最多的是他,挨罵最多的也是他,但他仍然想好好做事。給導師刻章,因為領導和導師下達的要求不一樣,他沒想清楚就去了,就過現場設計等答覆遭老闆白眼。……
我之所以想寫這個回答,也是在半夜被他發來的吐槽騷擾了好幾次之後,想用我在做企業管理協作過程中的思考,做一個梳理,希望對他有用,對你也有一點幫助。
我做的事,跟企業管理諮詢有點相似,據我觀察到的信息,咱們這個1+1+3(導+你+同窗)的團隊,目前存在這麼幾個問題:
1、權責不明:從你的描述里看出,老師只是說:你們幾個,要去做xx這件事。大概還說了:在xx時間交上來,並沒有給你們分工。這就像把一張皮薩扔給你們四個,但並沒有切好,怎麼吃?只能你一口我一口的咬著吃。
2、賦權不足:你導在扔給你們任務之後,並不負責擔任領導角色,監督你們「公平吃餅」,也不監督你們「一定要把餅吃完」。你試圖明確劃分出哪個人應該吃哪塊,然而你導並沒有給你權利,也就是刀子讓你涇渭分明的把任務切開。顯然,他自己也沒有做這件事,也沒有安排別人做這件事。
3、激勵不足:要知道,沒有人愛工作,社會上工作的人,不是車子房子壓著,就是工資獎金刺激著。讓你們做這件事,能得到什麼好處?每個月就那些錢,干不幹都拿得到;做的也不高興,跟同組裡的人打交道煩的要命;導師也不獎勵,你幹得好應該,干不好是你能力不夠,不夠就不夠吧;學不到東西,測量西安古城牆外圍線長度測繪佔地面積有什麼意義,直接翻資料查查不就行了嗎?
其實大部分大學的研究生都面臨這個問題,導師不導,更像老闆;同事不同,甩手不幹;拿錢不多,幹活要命;整天瞎忙,沒什麼用。
但是仍然有像你,像我朋友那樣,想要努力改變現狀,想讓大家「都認真完成任務」,其實大家想的也都跟你一樣,年輕人都喜歡做點什麼讓自己覺得有價值,也享受跟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覺,只是對現狀失望又無力改變,不如就此沉淪。
如果你仍然想好好做事,你首先要擺正一個心態:你是在為你自己做事,你不能依賴別人,你也無法對別人負責。你能做的,只有兩個動作,並且非常簡單:
1、積極主動,從學會「接受任務」開始。你可能想說,任務就是導師給的,我知道了就去做就是了,這有什麼好學的?你有沒有想過,你們四個人接受了這個任務,而你應該拿出的,是這款披薩的哪一部分?就你們四個人,就這麼四塊披薩,你們都是平級的,每個人都應該負責其中一塊,你應不應該問清楚你要負責的是哪一塊?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這活怎麼做?到最後當然是「最有責任心」的你,大包大攬,一個人做四個人的事。
就算,他們三個人可能三塊披薩連在一起,但你的一定要跟他們切開。你要在下發任務的當場,問清楚哪一部分是你負責的,導師期待一個什麼樣子的結果,以何種方式對初步結果進行反饋,時間的期限是到哪一天。
你可能說團隊協作,怎麼可能涇渭分明。然你可知,我們聚在一起做一件事,每個人都要對這件事有價值,你的價值體現在哪裡?你能做得很好,而別人無法做的事。如果你說大家渾水攪在一起,這一點那一點,就會出現【恨不得自己一個人做完卻發現做不完】的情況。你一定要知道在這個項目中你負責什麼,當你問清楚了,你導和你都知道你只需要對這一部分負責,他們三個這時候怎麼想?首先你管他們怎麼想,你不需要為他們負責;其次他們會有一種本能的危機感,會想要逃離連在一起的三塊餅,也學著你一樣把自己分離出來。
這樣這塊並就可能因為你的積極主動,變得被動的「職責分明」,即使沒有出現後面的情況,去他的呢,你做好你自己的事就得了呀。
2、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不是太「獨」了?何況團隊的任務是一起進行的,別人那部分完不成你的也別想繼續。
是這樣的,人只要一起做事就需要協作,但是純扁平的團隊是不存在的。前面說了,你導通常只負責扔餅,不負責監督;而你還覺得你這個小組的其他三個人有救,你掂量自己還能有點「給其他三個人交代一些任務」的能力,那你就要主動「邀權」。
「邀權」是針對「賦權」來的,賦權是扁平化管理裡面一種有效的手段,意思是領導下放一些具體的權利給某個人,讓你負責擔任團隊與領導的溝通,定時反饋,何時收尾,項目總結。如果沒有一個人被任命具體負責這些事,就沒有人會做這些事,「我人言輕微,幹嘛要搞得自己位卑責任重?豈不是讓人笑話?」
然而,定期反饋,推進進展,成果驗收,項目收尾,經驗總結,這些事是不可缺少的,是披薩底。你不反饋,怎麼知道進度結果與你導預期的一樣不一樣?你不主動聯絡,你導有事忙把你們曬一邊曬一個月怎麼辦?你不總結經驗……得了這次都做不好,還談什麼下一次?我們這群人還成什麼長,畢什麼業?
邀什麼權?不是決定生死的大權,你只負責兩件事:推進進展保證這件事能如期完成,反饋進度保證你們沒有白做事。我朋友經常跟我抱怨,效率太低了啊。我說是你們太笨了磨磨蹭蹭做不完?他說不是,是沒溝通好,做完了不對又重新做一遍。我說那你們為什麼不溝通?他說誰溝通啊?老師又找不到,他們也不願意配合。
好,那下次接任務,你就主動跟導師說:我希望負責我們的進度和成果反饋,我希望能夠每天下午x點與您固定聯繫或者見面(時間以雙方都合適為準)。你導覺得,好省心啊,就不需要自己盯著你們要成果了;你同伴覺的,不需要跟導師打交道真的太好了,只要好好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這樣,你在你導和同伴那邊都為他們提供了方便,他們對你的信賴感也上升了。
其實做好這兩件事,基本上貫穿了做這個任務的始終:你知道你負責這一?塊餅,你也知道別人分別負責哪?,有導師賦權你從中聯絡,做的不好、太慢也不需要你批評,因為你只是個傳話筒;要求太嚴、太緊也不怪你,你只是個傳話筒。你做好你自己責任內的事就夠了,最好,你還能從這一塊餅重吸收有價值的營養,提升你自身的競爭力。
有一些假設如下:
- 實驗的整體表現將直接影響到每個小組成員的個人評價,但沒有具體措施來區別每個成員的表現。換句話說,每個人得到的是一樣的評價。
- 小組成員們沒有其他更棘手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決。每個成員本來可以花費和你同數量級的精力合作完成實驗。
- 其他成員沒有覺得和你合作起來很困難(你太強勢,或者容易起衝突等等)。
- 題主希望可以引領團隊合作,「較好」地完成這個實驗。
簡單地來說,有答主也提到了,這是一個當項目經理的機會,但是過程會辛苦一點。
以下先提我的淺見,然後是分析。- 統一目標。題主可以先了解成員對這個實驗的期望和能力,同時將自己對該實驗的期望傳達給各個成員。
- 和組員一起討論,量化目標,並按各個成員的期望值和能力分解和分配任務(包括時間節點)。必要時可附一份計劃給導師,定時讓導師了解實驗進展(誰在做什麼)。
- 有相應地激勵或懲罰措施。比如實驗完成後請客吃一頓之類的。比如下次開會前沒完成指定計劃的,負責記錄會議紀要。
以內驅力和外驅力來分析。
先看內驅力。這可能是態度問題。比如題主的人生信條可能就是「要麼不做,要麼就努力做好」,而小組成員也許只是得過且過。這也可能是求知慾望強弱的區別。實驗進行中,題主認為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方法或知識,而其他成員不這麼想。
但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內驅力應該和外驅力配合。外驅力方面,如果沒有相應的「流程/制度」建立的話,單靠內驅力去實現目標,造成的結果可能是題主所描述的那樣。沒有「流程/制度」,除非樓主能扯得天花亂墜,這個實驗好似一個千載難逢的創業機會,也許成員們會一窩蜂跳上這條船來。
- 統一目標(或期望值)很重要。同意之前幾位答主提到的「溝通」的重要性,樓主首先應該先了解各個成員對這個實驗的期待,同時確認假設2、3里提到的內容。如果組員只想混過去,沒有內驅力,也受不了外驅力的影響,那就安排給組員最簡單的工作。
- 和組員一起討論,讓組員尊重自己參與決定的事情(成為內驅力),同時也要盡量量化目標。比如「完成實驗背景的整理」屬於沒有被量化。「完成含有三種不同實驗方法、並按如下表格填寫的對比,並引用三個參考文獻的實驗背景的整理」這個可以算,而且有助於減少任務完成質量的波動。時間節點很重要,要有風險把控意識。組員能力上也要匹配上。另外「流程/制度」里可約法三章,比如在下次集體討論中,議程(包括討論目的)是什麼,相應地每個人應該完成怎樣的任務。有答主提到,吸納其他團隊好的工作模式也不錯。
- 以上與真正的項目管理有些類似,而激勵/懲罰措施這裡就大相徑庭了。題主可在了解成員的情況後,自行發揮。
我讀本科時有遇到過和題主類似的情況。當時在前幾周推進無果後,我按著以上的思路(也包括我目前工作所帶來的新的理解)重新梳理,效果還行。在外在條件(比如團隊成員)無法改變的情況下,管理者能做的應該是最大化現有團隊的資源和效率(主要指的是人)。
可以的話,和隊友一起成長。(文字功底很薄,見諒。)
有的時候..你會巴不得一些豬隊友滾的越遠越好...
請看此文:http://www.xinli001.com/info/6601/
多看看《西遊記》,取經團隊也是只有唐僧一個人認真。
首先,在學校的這種任務,一定是你付出越多收穫越多的。所以不要覺得自己付出很多很吃虧,眼光要放長遠。
其次,我的經驗是,很多人他們不是不願意好好乾,而是不知道該怎麼好好乾。適當地給予組員一些指導性質的建議,任務分配下去後要不斷跟進和監督,做得實在太差你要告訴他們該具體怎麼做。
最後,我覺得能組內處理好的問題盡量組內處理,實在不行再去想換組或者找導師解決。其實處理這些問題也是在鍛煉你自己的能力。
和室友合作做畢設的時候就是這種感覺,後來答主一人完成了四人合作的畢設。另外三個從來不上課專業很爛的同學呢?她們在逃課和男票約會!!畢業以後,答主的室友一個個和男票結婚當上了老闆娘,每天在朋友圈曬全家旅遊照懷孕照兒子的照片。答主現在依然在挨踢公司打工,一人做幾人的工作,男票還不知在哪…是不是太負能量了…
長篇大論不要講,上中下三策。
1能換就換,
2不能換就要求獨立成組,
3還是不行就悶頭自己做,讓他們搭便車。
能改變改變 不能改變接受
先說說改變: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肩上有指標
要想人動起來,就不要說這麼些任務是大家的 你可以把它細化 然後落實到每個人身上
誰負責哪一部分清晰明了 然後自己做好自己部分 用你的行動去影響他們
再說說接受:許多事不是個人能力能決定的 當改變不了的時候
就做好自己 爭取最大值 第一是盡量做任務有意義能讓你進步部分
二是你積極做好了 人在做 人在看 會有回報的 即使最後任務無法成功
另外 溝通很重要 必要的時候 發脾氣也是一種溝通方式 但要駕馭得住
同意高票的回答。成人的價值觀基本上很難改變,而且同級同事之間你沒有權力去要求他們。所以,盡量把自己手上的活干好,讓導師看到你的工作成果和他們之間的差別,超越他們。
如果這是在職場上發生的情況,其實不算壞事。這讓你能很快脫穎而出,讓領導把越來越多,也越重要的事情交給你辦,讓你更快地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你會覺得領導不公平,你幹了幾個人的活但還是領一個人的工資。其實領導應該是知道的,但如果他不是老闆,在工資上他沒有權力去重新分配。但在晉陞以及年底獎金上,他一定會對你進行加賞,所以不要太計較。如果這都做不到的話,離開這個團隊。因為你已經做了更多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應該去尋找更優秀的團隊。
你還是不夠認真。
對科學研究而言,真正的認真飽含了浸淫和忘我。
是無暇關注其他人狀態的,更沒有時間去計較任務的多少和公平。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界被稱作社會懈怠。
它是指群體一起完成一件任務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象。按照咱們中國寓言的解釋就是,一個和尚挑水喝(努力程度100%),兩個和尚抬水喝(努力程度為50%),三個和尚沒水喝(努力程度降為0%)。
◆早期實驗:
心理學家黎格曼( Ringelman 1880)最早發現了社會懈怠現象,他發現當人們一起拉繩子的時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個人單獨拉時的平均拉力小。
在研究中他讓參加實驗的工人用力拉繩子並測拉力,實驗包括三種情境:有時工人單獨拉,有時3人一組,有時8人一組。按照社會促進的觀點,人們會認為這些工人在團體情境中會更賣力。
但事實恰恰相反:獨自拉時,人均拉力63公斤;三人一起拉時總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八個人一起拉時,總拉力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不到單獨時的一半。
◆產生原因
第一,社會評價的作用。
在群體情況下,個體的工作是不記名的,他們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測量的,因為這時測量的結果是整個群體的工作成績,所以,個體在這種情況下就成了可以不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評價意識就必然減弱,使得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減弱了。
第二,社會認知的作用。
在群體中的個體,也許會認為其他成員不會太努力,可能會偷懶,所以自己也就開始偷懶了,從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第三,社會作用力的作用。
在一個群體作業的情況下,每一個成員都是整個群體的一員,與其他成員一起接受外來的影響,那麼,當群體成員增多時,每一個成員所接受的外來影響就必然會被分散,被減弱,因而,個體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改善途徑:
(1)不僅公布整個群體的工作成績,而且還公布每個成員的工作成績,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監控的,是可評價的。
(2)幫助群體成員認識他人的工作成績,使他們了解不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
明確成員個人工作及責任,使成員相信自己在群體中無可替代,讓每位成員都認識到自己在團隊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4)團隊任務本身的性質
要有挑戰性,吸引人等特點
當然是選擇用愛去感化她們。
自從我這樣做了之後,現在辦公室里的那幫年過半百的大媽們可喜歡我這個將近30歲的「單身小鮮肉」了。就像打排位,段位低的時候還能指望隊友不坑嗎。打著打著段位上去了,隊友自然也會像你一樣靠譜了。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上一群靠譜的朋友一起開黑,當然能最快實現目標~~
是韓寒那個一個工作室么?你應該@韓寒
推薦閱讀:
※如何高效地開會?
※團隊里,如何去帶一個性很鮮明的人?
※如何搞定一個才華橫溢但沒有責任心的拖延症患者?
※接手一個平均年齡比自己大得多的團隊會碰到哪些問題,該如何應對?
※西遊記取經團隊:師父唐僧,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如果要裁掉這團隊里的一個人,你會裁誰?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可以用管理諮詢的角度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