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到處點贊的人是什麼心態?


想保持聯繫 又無話可說


我來分析一下題主。

題主屬於認為自己見識尚可且態度謹慎,恨不得能剝奪其他所有不謹慎投票的人的投票權的人。

可惜設定就是每個人對於每個回答的投票權是一樣的,而且權重一樣,精英感爆棚的題主真是生不逢時了。


「贊」是最低成本的交際方式,有一種「這說明我記著你,但不是很想跟你聊天」的距離感。
正所謂,點贊不語非朋友,「哈哈哈哈」見真情。

(轉自網路)


點贊在另一方面可能是維繫自己在社交網路上存在感的一種方式。


類似於遊客的「XXX到此一游」
類似於小狗撒尿標記地盤
類似於N年前的「路過」、「飄過」


竊以為空間動態者多為尋他人之關注,人皆有之,無可厚非。而我,就是喜歡點贊。我來過,看過,關注過。只點贊,不留言,解決不知如何回復的困擾。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更關注是自己追尋的事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緊盯前方,卻忽略了自己和身邊的人。一個贊字,表達了對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同時也是對這個冷漠社會的無聲吶喊 NO!凱撒的吼叫猶在耳。小小的贊,如今竟悄然改變這個世界,融化心中看似不可磨滅的堅冰。
試想,當那些輕身者,站在高樓之時~瞪蹬,空間動態顯示,打開
「這個社會太冷漠,我不想活了,今晚天台見」 贊999+
縱身一越
等等,這是個意外,換一個
試想,當那些平日飽經嘲笑者拿起槍支對準無辜的市民準備扣動扳機時~瞪蹬
Dynamic display of space~
-God!
-Excuse me, can I see a mobile phone?
-Sure.But you can put that gun away
Open 「Tom:I hate this world, I want to kil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zan999+
evaluate:
John:You are a idiot, keep the team downstairs
Amy:You are a idiot, keep the team downstairs

Papapa
-_-#
唏!竟只是個贊字。


微信微博點贊源自於 都這麼慘了點贊是什麼心態 這種類型的朋友間的玩笑而已。恰到好處的玩笑促進友情。微博的開放性引發的是一種叫 跟風的東西。
知乎點贊是引發共鳴。
還有其他網站。一般熟人社區是玩笑居多,平台類型的是跟風居多。


為了讓別人多贊自己


因為朋友圈沒有反對和沒有幫助啊


大概就一個意思:朕已閱。


《心理科學》期刊發表過美國加州大學的一項研究,解釋了「點贊」這件事是如何影響青少年對社交網路上內容的看法的。
青少年是社交網路的主力軍,在中國,19歲以下的網民佔比近30%。與此同時,青少年時期又是一個人心智發育還不成熟的時期,他們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表現在網路上就是模仿他人的言行。鑒於網路對青少年的行為有著巨大的「塑造」作用,因此研究人員關心的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會在點贊這件事上受到同伴哪些影響。
研究人員招募了一批13歲到18歲之間的被試者,讓每個人提供了40張自己會發在社交網路上的照片。照片大致分為中性照片,和帶有比如抽煙、暴力等負面內容的負面照片。然後就給被試者看一批帶有不同點贊數的照片讓他們點贊評價,用核磁共振儀來觀察被試者的腦部活動。需要注意的是,給被試者評價的照片所帶的贊的數量其實完全是由研究者把控的,並不是被試者以為的那樣,由其他同伴真實評價出的。
結果就發現,無論照片里的內容是否健康向上、富有正能量,只要點贊數高,被試者就願意繼續給照片點贊。然而與那些高贊數內容相似、但點贊數少的照片,大多數被試者都選擇了忽略它。另外,如果照片是由被試者自己提供的話,那麼這種「越贊越點」的現象將會更加明顯。可見,在點贊這樣一個行為上也存在著很明顯的從眾效應。
根據實驗時被試者們大腦活動的記錄。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相比點贊數較少的照片,點贊數多的照片會讓被試者的一系列腦區更加活躍,這些腦區涉及獎賞、社會認知、模仿、注意等。這就好像大腦中存在一個專門看管點贊的「部門」,它平日里就負責「清點」點贊數。一旦碰上高點贊,就會立刻活躍起來。在這些腦區中,大腦紋狀體中的「伏隔核」最為活躍。這伏隔核的來頭可不小,它是大腦中負責獎勵和反饋迴路的關鍵區域,並且在青少年時期最為敏感。當我們中了大獎,或者發了工資以後會感到很開心,這種愉悅情緒就是由伏隔核引起的。換句話說,當青少年看到高點贊的照片時,大腦就會自動產生令人愉悅的滿足感。而且,如果是自己的照片得到許多點贊後,伏隔核的活動就更加強烈。這就為青少年偏愛高點贊找到了可靠的生理證據。
在實驗中,還有一個現象十分有趣,儘管一些高贊數照片都是些類似吸煙、暴力的負面內容。也沒能阻止青少年給這些照片繼續點贊。不僅如此,當青少年看到高點贊的「負面」照片時,他們大腦中負責自我控制的腦區還會受到抑制,阻止了原本應該產生的對不良信息的負面情緒。這說明高贊數讓青少年對事物的判斷產生了障礙,進而使他們對不良行為放鬆了警惕。長此以往,青少年就很可能會認同這種行為,以至於在生活中去模仿它。當然,現在我們弄清了社交網路中同伴對人們產生的影響後,可以使用技術手段規避它產生的消極影響,還能讓它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最後,有一個段子是這麼說的:你常常為了自己看起來不像是個傻子,就儘力表現得和其他人一樣,然而結果卻是,你成為了一個比較常見的傻子。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從現在起,忘掉別人點的贊,只跟隨自己的內心,做一個我行我素的傻子呢?


推薦閱讀:

沒給我點過贊就關注了我的人是什麼心態?
知乎上點贊數最多的答案是哪個?

TAG:心理 | 日常心理分析 | 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