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牛們怎麼讀文獻?


我於2014年在科學網博客中寫的文章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全文如下:


科學研究者的「讀」:興趣 必需 習慣


科學的宅男宅女可以盯著計算機,也可以老套點捧著紙質的科學期刊。


通過科學刊物讀原始論文和綜述等文獻,首先是學習的一步,是學術成長的必需;其後成為研究人員的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對自然科學研究者來說不是例外而是常規,停止讀文獻之日基本是退出科學前沿之時。

讀文獻時,可以經常想其他人的文章與自己目前的研究能否有關係,也可以想文獻對自己以後的方向的影響。經常這麼要求自己可能從文獻得到幫助,不過多數時候閱讀文獻並不一定馬上有用,可能更多如兒童時代看故事書一般好玩,久而久之實際成為研究人員的生活習慣。


實驗科學的研究人員,如果自己動手,時間最多的是花在做實驗。對生命科學的人來說,研究生和博士後階段都是自己做實驗,而任助理教授以後,自己做多少實驗因人而異,現實是做實驗比較好的人最後一般也不做實驗了,有些人誤認為做了「老闆」 不宜做實驗,荒廢了自己實驗室最佳研究人員。英國傳統提倡教授做實驗,發育生物學的諾貝爾獎得主John Gurdon、分子生物學的諾貝爾獎得主Fred Sanger等皆一直自己動手做實驗。Sanger的美國學生Gerald Rubin在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的內部機構Janelia Farm也提倡教授做研究,雖然能做到的並不一定多。


對沒有做實驗優點的人,在無需自己動手做實驗後,可能主要時間在讀研究雜誌。這一點,理科的人比較熟悉,其他行業的人不一定清楚。曾有人要我寫文章,提倡大學生、研究生開中文課,促進理科學生的中文水平,但實際上:理科學生的中文只要中學水平就足夠了,我自己的中文達不到現在中學生的中文水平也能混飯吃,理科學生更需要提高閱讀英文科學文獻的能力和速度,讀多了、懂多了對科學研究很重要,而中文寫作比較次要。


一些基本刊物是必讀的。基本刊物隨領域、隨時間而不同。現在雜誌種類比我自己做學生的時候多,以前較容易閱讀相關的全部科研期刊。學生時代開始訂閱周刊NatureScience、雙周刊Cell,每期必讀有助於了解全貌和重要進展。自己訂閱有好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次睡覺前進洗手間的時候讀當期Nature,晚上做夢把文章中細節(如第幾個氨基酸是硒化半胱氨酸)重複了一遍,早上起來查對了覺得很好玩。NatureScience的非研究部分,幫助了解全世界科學界的概括,知道廣為關注的事情,有助於融入全球科學共同體。還有一個小尷尬:以前覺得Cell刊物紙質味道很好聞,常悄悄放到面前深吸幾次。


多學科的半月刊PNAS,生物的月刊EMBO Journal也需瀏覽。


各人還有專業的刊物,如神經生物學的Neuron(我讀研究生時系裡幾個老師主辦,第一期的封面發動系裡學生設計,很快成為全世界研究神經的人之必讀刊物)、Nature Neuro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每月的綜述刊物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Trends in Neurosci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年度的綜述刊物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Annual Review of PhysiologyAnnual Review of Pharmacology。行為需讀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Current Biology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等。發育生物學常規刊物DevelopmentGenes and DevelopmentDevelopmental Biology,以及後來的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Cell Biology。遺傳學Nature GeneticsGenetics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綜述Nature Reviews GeneticsTrends in GeneticsAnnual Review of Genetics


Nature雜誌社出版多種子刊,真有創新的刊物是Nature MethodsNature Chemical Biology。如果沒有Nature Methods,方法學的研究很難作為單獨的論文,除非是很重要的方法,否則一般來說方法都被埋在問題導向的文章中。Nature Methods出現後,實際不僅適應了方法學發展的趨勢,也因為方法學可以單獨發表文章而鼓勵和促進的方法學的發展。Nature Chemical Biology可能也有這種作用,而且等於是挑出了一些相關的文章給不常規讀化學文章的人。


有些刊物不是本領域也值得瀏覽,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Trends in Cell Biology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


沒有電子刊物的時代,除了訂閱主要是靠圖書館。現在是訂每期的電子提醒(electronic alert)。


為了避免忘記,不僅個人可以訂免費的電子提醒、也可由實驗室專人同時訂提醒並將每期的目錄給全實驗室。還訂一些紙質版以防計算機上忘了,也便於出差時攜帶。建議學生看到好的文章,下載全文給大家交流。這點在國內好像很奇怪,多數學生認為下載文獻給大家是過分高調自己在讀文獻,而讀文獻是必需的工作,無關高調低調,共享文章不過是同事之間在學術上最簡單的交流方式之一。有些重要的文章也給院系的研究生、研究所的學生、感興趣研究的本科生,有時也挑一些好玩的文章轉給朋友和他們學生物的孩子。

一般性文獻的閱讀時間可很長、也可短,取決於讀的多仔細、多廣泛。為了專門問題讀文獻,現在比以前容易多了,以前在圖書館抱著一大堆雜誌去複印,不僅麻煩,也很不方便從一篇文獻找到另外的文獻。不過有了條件的今天,不用好文獻的人可能很容易落後。


讀文獻自然有好處,對研究有更多理解,對新發現有較高敏感性,甚至跨較遠的專業方向設計出創新的實驗,也有助於必要的時候轉變研究方向。印度裔美國物理學家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主張每十年換研究領域。如果這麼做,平時積累後做決定可能比臨時換容易一些。


讀文獻也有壞處,如:容易受潮流影響,容易怕在新技術、新概念等方面落後而潛移默化而急於跟蹤。如何保持批評的態度,閱讀文獻而不完全被文獻所掩埋獨創性不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所謂「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在文獻閱讀和科研原創之間的矛盾顯而易見。


但是,對於自然科學絕大多數領域的研究者來說,完全停止讀文獻很難,除非退出科學研究。


如果視讀文獻為樂趣,比較喜歡自然科學;如果視之為畏途,則不容易幾十年做科學研究。


科學期刊是科學工作者的必要讀物,而書籍的作用已經較小,當然有些人在有些時期偶爾讀很好的書。


至於非學術書籍對科研者來說到底是開闊視野、陶冶性情,還是業餘消遣浪費時間,恐怕爭論不休。


科學文獻不僅讓感興趣者在假期有好玩的備胎,而且退休後仍有樂趣:隨時可以享受人類智識,體會豐富多彩的自然奧秘,思辨有趣的規律。


原文鏈接:科學網—科學研究者的「讀」:興趣 必需 習慣


謝邀!我不是科研大牛,只是一隻化學狗。我讀文獻,遵從很多大牛推薦的方法,先看標題/摘要,然後看圖表和圖例,然後看結論。然後想想文章的圖表數據能否支持結論,為什麼支持/為什麼不支持?文章的創新點在哪裡?文章的缺點/問題在哪裡,如何改進?如果是泛讀,到此就結束了。如果是相關領域的文章,或者非常感興趣的內容,會去仔細讀正文和附錄的細節。


本人剛剛步入科研殿堂,還是一個小弱……不過還是多謝邀請。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最初進入教研室時,導師就首先告訴我一個重要的關於研究期間閱讀論文的注意事項,就是」切不可被論文的細節束縛住」。通常情況下,我們是很容易陷入到論文的細節中去的,尤其是對於剛剛踏上科研之路的同學來說。因為我們都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就是「看論文就要把論文消化」,換句話說就是要徹底理解論文的內容。但是在實際科研中,我們看過的論文應該不計其數,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都能記得住,更不用想我們能夠吃透所有的論文(比如細節到論文中的具體演算法實現)[不排除有大牛能做得到,然而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至少時間不允許]。同時,即使我們真的能把所有的都掌握了,對於我們來說又有多大的作用呢?實際上對於我們有用的只是他們的big-idea。只要我們能弄清他們的主要方法和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就好了,這對於我們自己的科研來說是存在很大的好處的。比如,通常我在看論文時,如果發現作者用到了一個很新穎的方法,這時我可能會想到:它能不能應用到我做的內容上?效果會不會也很好呢?再或者有時候看到與自己方向一致的論文,更關注其中用到了哪些之前沒有用到的方法或者他們存在的問題,從發現問題入手洞察自己可能入手的研究點。然後,根據需要再去細化理解論文,否則就了解大體思路和一些專業前沿近況就好了。所以我認為,讀論文不能被細節綁架,更多時候從一個high-level的角度去看會更容易理解。

註:因為我是做計算機軟體分析和測試相關方向,完全是自己的經驗之談,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方向。

最後附上一些推薦的網站[名人博客和主頁]可能對科學研究人員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http://matt.might.net/articles/phd-school-in-pictures/ 用圖片形象的描繪了什麼是博士生。
【2】You and Your Research 計算機通信領域的大牛,漢明碼的創始人,圖靈獎獲得者 Richard Hamming 對如何科學研究的建議。
【3】http://taoxie.cs.illinois.edu/advice.htm 北大校友,目前在UIUC做 Professor,收集和整理了非常全面的關於科研的建議。
【4】How to write a good research paper and give a good research talk 來自英國微軟研究院的研究員 Simon Peyton Jones, 關於writing papers/research/presentation的建議
【5】Philip Guo - The Ph.D. Grind 一個博士生的生涯,對於沒有科研規劃的學生是一個很好的指導。
【6】推薦幾本英文寫作的好書 別人整理的一些關於科研寫作的書籍,本人推薦《Style: Lessons in clarity and grace》,用非clarity的語言教會了我們如何使自己的文章clarity。

謝邀!


看了大家這麼多分享,來點具體的吧

下面我以這篇文獻為例,介紹下我的閱讀方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Highly open metallic nanoframes represent an emerging class of newnanostructures for advanced catalytic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fancy outlineand largely increased accessible surface area. However, to date, the creationof bimetallic nanoframes with tunable structure remains a challenge. Herein, we develop a simple yet efficient chemical method that allows the preparation of highly composition segregated Pt?Ni nanocrystals with controllable shape and high yield. The selective use of dodec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DTAC) and control of oleylamine (OM)/oleic acid (OA) ratio are critical to the controllable creation of highly composition segregated Pt?Ni nanocrystals. While DTAC mediates the compositional anisotropic growth, the OM/OA ratio controls the shapes of the obtained highly composition segregated Pt?Ni nanocrystal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composition segregated tetrahexahedral Pt?Ni NCs. Importantly, by simply treating the highly composition segregated Pt?Ni nanocrystals with acetic acid overnight, those solid Pt?Ni nanocrystals can be readily transformed into highly open Pt?Ni nanoframes with hardly changed shape and size. The resulting highly open Pt?Ni nanoframes are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s for both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nd alcohol oxidations,which are far better than those of commercial Pt/C catalyst. Our results reported herein suggest that enhanced catalysts can be developed by engineering the structure/composition of the nanocrystals.

大家在碰到一篇文獻的時候,看看標題基本上就可以劃分成以下這麼幾種情況:
A. 跟我研究內容完全沒有關係,我也不感興趣。好吧,那麼恭喜你,看看熱鬧就可以了,你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其他事情了。

B. 跟我研究的內容沒有關係,但是我想看看這些人到底在做什麼。這種情況下,不妨耐下性子繼續看看Abstract,看看作者想跟你說什麼。如果他在Abstract裡面傳遞出來的不論是背景意義,研究方法或者研究思路都不能打動你,那麼也恭喜你,你雖然多花了一點時間,但是也僅僅是花了這點時間,不過你知道了這篇文獻大概說了啥。雖然沒用, 和人聊起天來吹吹牛總還行吧(純屬玩笑)。如果Abstract裡面有些東西能夠打動你,你覺得有點意思,那麼你可以通過點擊閱讀全文獲得這篇文章的全文,然後有針對性的對吸引你的地方進行閱讀。當然,如果你讀著讀著,覺得作者太有才啦,也可以繼續啦。(友情提示:請記住作者是如何打動你的,下次你寫文章的時候就怎樣去打動其他人,切記切記)

C.跟我研究內容相近,但暫時沒有關係,但是我了解一些背景, 想知道這些研究都是怎麼做的。嗯,想要了解東西總是要付出時間的,文獻看一看總是必要的啦,重點還是你想要知道的那些點(不過,看下全文總還是能夠幫助你加深對這個領域的理解,不是么?)如果你以後可能會接觸到這個領域,那麼你就得用心點看啦,看看這個領域到底最前沿的在做什麼,用什麼方法,可以得到怎樣的結果。但是,很幸運,你不需要深究文章的數據比業界水平高了多少之類的無聊問題,這些留待以後你來做了,再慢慢對付吧。

D. 跟我研究的領域直接相關。好吧,都跟你相關了,而且別人發了這麼好的文章,你就沒有興趣看一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好吧,大家都對這個領域很熟悉了,該看什麼呢?

下面以選取的這篇文章為例,談談我是如何來看跟我相關的文章的(假裝我是做電催化的, 好吧)。
首先,看到文章題目,我會想到什麼東西?Pt-Ni?電催化?好吧,大概這篇文章要講的就是ORR了吧。為什麼會是ORR呢?如果你沒有反應過來的話,我只能推測你是做納米合成的(原諒我確實不懂納米人的心,我只是個做催化的,納米合成這個方面太弱了。我猜你想看這篇文獻可能是想學習可控合成的技術吧);如果你是做電催化的,還沒有反應過來,那麼,很不幸,你對這個領域的了解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小夥子,小姑娘們,文獻看起來吧。

知識普及: 在電化學中, 有很多有名的火山型曲線,其中Pt基ORR催化劑就有一條, 請閱讀Nat. Chem., 2009,1, 552,裡面會告訴你為什麼PtNi,特別是Pt3Ni有很好的ORR活性。

然後,如果你第一眼看到的是文章插圖,再結合題目裡面說的形貌控制,你就會知道這篇文獻一定討論的是PtNi nanoframes的合成。
知識普及2:在Nat. Chem., 2009,1, 552以及Science 2007,315, 493這兩篇文章中都有提到PtNi稜角原子的重要性; 而Science2014, 343, 1339-1343這篇文獻會告訴你Pt3Ni nanoframes的優異性能。

接著,在讀Abstract的過程中,我對這麼幾個東西很感興趣。a. DTAC; b. OA/OC;c. tetrahexahedral Pt?Ni NCs; d.transformation from NCs to NFs; e. ORR和MOR的性能。

我讀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1) 作者是怎樣控制合成的,DTAC和OA/OC有什麼重要作用?2)為什麼作者可以得到以前得不到的組成各向異性的tetrahexahedral Pt?Ni NCs?3)NCs到NFs是怎樣轉變的?4)NFs的ORR活性到底好到了什麼程度。

帶著這些問題去文章中尋找答案,看看作者是不是能夠說服你,如果可以, 佩服他,如果不可以,考慮有什麼可以改進的,或許這就是你的下一個課題。

好吧,其實我並沒有做過ORR,但是讀了這篇文章,我還是會有些問題,提出來跟大家討論一下,完成我的整篇文獻的閱讀過程。(個人覺得學會質疑是很重要的,看文獻不是看別人多麼牛,而是希望能夠學到東西讓自己也變得更牛)

疑問點:作者在計算NFs的specific activity的時候是根據NFs中的Pt的量來進行計算的。但是,從實際生產或者應用的角度來考慮,NFs的成本肯定也包括在酸處理的時候失去的那部分Pt。那麼,從NCs到NFs,到底損失了多少Pt?如果以NCs中Pt的量來算specific acitivity 又會怎麼樣呢?

以上純屬我個人的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甚至不一定是好的,大家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歡迎交流分享,謝謝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研之成理」


為何邀我,我又不是大牛。-_-b

However,作為一個搬磚三年的科研苦力,還是有些東西可以分享一下的。

首先,因為人的時間有限而paper無限,所以在開始讀之前,先把paper分為兩類:
a) read to study;
b) read to know something.

一般來說,第一類的文章屬於自己領域的鼻祖先驅和現任的掌門人。作為一個領域的挖坑人,他們的文章里涵蓋了最基本的原則和框架,需要用的工具和研究的方法都在這裡。對於這類文章,只能認認真真的反覆讀,直到把每個公式定理都搞懂,證明基本都能自己推導出來。這麼做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是打好基礎有利於日後研究的精進;第二個是當你開會碰上同行們的時候,說來說去都是這些人的文章,所以對這些文章有個深刻的了解可以確保自己偶爾能裝逼,至少不蒙蔽。

然後咧,第二類文章的話題就廣得多了,可以是自己的領域的大量灌水文或者其他領域的各種牛逼文。對於這一類文章就不必花那麼多時間了,不管是多麼頂級的期刊或者多麼牛逼的作者,只要領域和自己不一樣,都可以泛泛而過。在讀這些paper的時候,主要把握住作者的脈絡,不必細推分析里的每一個細節,對於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公式定理都可以直接略過,只要知道這個定理說明了什麼問題推出了哪些結論即可。大體來說,讀這一類文章,主要弄清楚:
1.作者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提出了什麼問題,用了什麼方法來解決;
2.他們的創新之處在哪裡,是模型比較新還是方法新;
3.限制條件在哪裡,同樣的問題能不能用別的方法來解決,或者這個方法能不能推廣到別的地方去。

然後學一學好文章里的起承轉合,碰上好的句子抄下來,以後自己寫文章可能會用上。總結一下就是,精讀自己領域的好文章,泛讀自己領域的一般文章和其他領域的任何文章。

節省時間。因為作為一個PhD,你有自己的research要做,要去conference,要講talk,要讀書,要旅遊,要撩妹,要泡吧,要去夜店...哪有那麼多時間讀文章!


謝邀。不是科研大牛,分享一段我們老師的話:
等你讀文獻讀到了知道區分哪些文獻可以一掃而過,哪些文獻應該細讀精讀七八遍,哪些文獻值得有事沒事拿出來再學習學習,你就找著學讀文獻的feel了。


一個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三點識別法」:

前言和最後一部分:一般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項工作,依據和方法。

圖表:提出採用的表徵方法以及性能變化

結論:是否實現了既定目標以及是否需要改進

50字總結

精讀一篇文獻需要很長的時間,可以先儘可能用50 個字左右來歸納文章,說白了就是:

文章的目的(如改進某個性能或提出某種方法)+表徵手段(如XRD,IR,TEM 等)+主要結論(如產物的性能)。

當你按照這個方法歸納整理幾十篇文獻後,自然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後再根據你的筆記將文獻分類整理,當你在寫論文需要解釋引用時再回頭精讀,我覺得這樣會提高效率不少。


看文獻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獨立做研究的能力,所以我推薦一個三步看文獻的方法:
一,看看論文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二,如果換了自己,會怎樣做——這步很關鍵,這是強迫自己動腦;
三,看看別人是如何做的,解決得如何——這步也很關鍵,這是在強化自己;
這個方法,法簡效宏,長期堅持,必定大有收穫


謝邀,不是什麼大牛,剛好讀paper累了來答一下

不同專業讀paper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吧,我就說說自己的情況,商學院phd基本上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找文獻和讀文獻。

一開始我讀paper是一個字一個字讀,效率太低,讀完還好像沒讀懂。

所以讀paper要有個側重點吧,看讀這篇paper的目的是啥?是要看人家這麼定義和使用theory的還是找靈感還是找measurement

一般來說現在我是想看abstract大概知道paper要講什麼有什麼結果,然後仔細看introduction和hypotheses,大概知道人家在做這個topic的時候是怎麼想到這個research question怎麼一步步build hypotheses的,如果是相同類型問題我可能會看仔細看一下methodology部分,如果用不上我可能就直接結束這篇paper了

然後讀paper的時候我會關注一下他們literature review部分的引用,方便我找相關paper。

大概就是這樣吧……


正在刷文獻接到邀請......好有緣。
我不是科研大牛,但是勉強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
文獻是要刷的,所謂刷就是高效率的看,這個是基礎,是科研工作者能掌握當代特定領域科技前沿的基礎。
如果要做報告,或者寫綜述,那麼看一篇文獻可能要用兩個小時,每個字你都要消化和理解;如果是日常刷文獻,那麼可能一篇半個小時或者更短,只需要吸收其中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可能是幾張圖,幾個參數,或是一個製作方法等等。如果沒有特殊目的,個人認為通讀每篇是沒有必要的——這個也是很多新生的問題。
個人不喜歡看文獻,就如同中學生不喜歡寫作業一樣——所以,這裡有個秘訣,就是不要泛泛的看,在大多數時間裡你只需要關注你當前工作的領域,所以要有目的的看,這一點做的好可以極大的提高看文獻的效率。


就跟學習方法一樣,大牛的未必適合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牛不看文獻,但是大牛審稿,他會在文獻發表前審視一篇文章的水平,工作量,效果等等。
所以,大牛不去找文獻,而是好文章找大牛。
二老板會主動看文獻,一般是課題研究方向的,和大老闆丟下來的研究方向的。重複對方實驗,嚴謹的對待對方實驗結果。文科主要是用別的文章開腦洞。


無非就是兩種坐著看、躺著看吶?文獻要讀的精要不然看多了沒理解 也是浪費時間


並不是大牛,不過我也帶領我的學員讀文獻有一段時間了,就來談談經驗。

文獻當然有精讀和略讀之分,有些只需要知道自己圈子裡有人做過這事就行了,有的則要認真學習,那裡面有和自己的研究關係非常密切的信息。我來說說後面這種情況,主要是Original Articles。
這些文獻本來就切分好了模塊,摘要、引言、材料方法、結果、討論,賣排骨的大叔都切好了我直接下鍋,先挑肉多的吃,斷然不會重新粘回去按順序吃的。

嗯,讀文獻和吃排骨不一樣的地方,是要做筆記。

1.首先開始讀引言,不是摘要

文章首先擺出的就是包羅萬象的摘要。實際上,許多人喜歡先從摘要開始閱讀論文,因為他們試圖從中獲得一個科學論點,好吧這樣對需要精讀的文章而言是極其不好的。對於需要精讀的文章,為了避免無意間對作者的某些結論的解釋產生偏見,一般最後讀摘要,它是對整篇文章的一個總結。

2.找出文中最大的科學問題

不是「這篇文章是關於什麼的」,而是「整篇文章試圖在解決哪個問題」。這可以讓你明白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是針對哪一種臨床現象。

3.用不多於5句解釋研究背景

關於這個大科學問題領域內已有哪些研究?那些研究有什麼樣的局限性嗎?作者下一步需要做什麼?為了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你要能明白為什麼這項研究得以完成。

4.確定具體的問題

作者文中試圖回答的具體問題是什麼(通路啊、基因啊)?是一個還是幾個?將作者研究需要驗證的每一個假設寫下來。

5.識別方法

作者是打算通過哪些手段解釋這些具體的科學問題?

6.閱讀方法部分

為每一個實驗畫一個圖,準確的顯示作者做了什麼,包括你需要了解這項研究的所有細節。

7.讀結果部分

給每一個實驗、圖和表寫一段說明性的總結話。不要急著判斷結果意味著什麼,先寫下啦!其實結論就是這些圖表的總結。這其中你可能還需要去找其他的信息來理解這些結果!注意文中的 "significant" 和"non-significant",這些都代表一定的統計學意義。圖中有誤差嗎?對於某些類型的研究,沒有置信區間就是一個大錯!還有他的樣本量是多少,這樣研究已經在10人還是1000人上進行呢?對於部分研究可能樣本數10個就夠了,可是對大多數研究而言樣本量大才好。

8.確定結果是否能解釋具體的科學問題

這些結果能說明什麼?在你自己能解釋之前不去看作者的討論和結論。實際上,當你看到作者對結果的討論時,很可能改變你對文章結果的理解。不過如果你能在看作者的總結討論前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結論的話這是很好的習慣。

9.讀總結/討論部分

作者的結論是什麼呢?你和他們觀點一樣嗎?還有其他的方法能解釋這個問題嗎?作者承認這項研究存在不足嗎?你有發現文章中作者漏掉的信息嗎?他們計划下一步研究是什麼?你覺得有意義可行嗎?

10.回到開始,讀摘要

摘要和文章涉及的內容一致嗎?和你對文章的理解一致嗎?

11.搜其他研究員對這篇文章的評價

這個領域的專家是誰,你知道嗎?他們對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見,你贊同這些嗎?谷歌學術是一個神器,你可以去那裡搜,當然在搜專家評論前,你最好就有自己成熟的見解,否則就容易變成牆頭草了!


最好是,你在讀之前先對該研究領域要有較成熟的見解,能辨析什麼是好的、有價值的文章,但這是一個需要慢慢搭建的過程,耐心積累,總會有的。


謝邀...

談不上大神不過讀了幾年博士多少有點心得...

先去上點課,對整個領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再看paper吧。看paper有時候會很枯燥無味,這時候找找別人的演講視頻看看,也行能更容易中間的邏輯,但是具體細節還得看paper。理解了邏輯,後面細節上的推導會更容易理解。

另外,多出去開開會找人聊聊天,可以快速的了解到最新的動態。


文獻看多了 就迷惑了


我也不是什麼大牛,剛讀博士一年級,我也來說說我讀文獻的感受吧。個人覺得帶有目的性的讀文獻效果比較好,比如自己要寫文章,做ppt,寫計劃,寫開題等。這樣你會吃透文獻的主要內容與方法。我覺得有時候看文獻是為了激發自己的思維靈感,讓自己在自己科研領域內有更多的想法,同時也通過文獻來不斷刷新改進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拙見!


謝邀。

啊不過我還沒正式開始我的科研之路呃。。。將目前淺薄的經驗總結如下(輕拍)。

1.總的來說不是所有的都值得(寫得比較水)、有必要(和自己的研究關聯不大)精研的。這些花10幾20分鐘看看大意就好。如何找出值得精研的文獻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導師推薦的(也是我常用的方法,因為自己目前在科研上還不獨立。。。),慢慢地會有對好與不好會有一些感覺。有的看完abstract就知道不值得讀了。。。
2.會有很多方法來輔助讀文獻,比如talk、blog、私下的discussion等等。舉個栗子:最近washington有人在做interpreting classifiers的工作,文章在:http://arxiv.org/pdf/1602.04938.pdf。 很快也有了相應的blog:LIME - 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s a€「 Marco Tulio Ribeiro a€「 。 如果不在意這個方法怎麼perturb points之類的細節,讀這個blog就夠用了哦。
3.其實有些情況下network比讀文獻要重要哦(歪個樓)。比如孔祥重(HT Kung)老爺子在他寫給PhD學生的建議(H.T. Kung | Ph.D. Advice)里提到的。

這點是列在pitfalls to avoid下面的。


naive,一流大牛是不看文獻的,自己引領潮流。看文獻的都是二流以下的。


讀這個字太狹隘了,要多與大牛交流。。。


因人而異,關鍵是吃透經典。


我們學院一個院士不看論文


我是接著提問的,對於文科生,尤其是中文系的,怎麼看文獻呢?


推薦閱讀:

英文文獻閱讀時,如何做筆記?
為什麼經常會出現導師和學生搶論文第一作者署名的情況?
你見過哪些極品論文?
在校本科生該怎麼發表論文?
有史以來論文被引用數最多的學者都是誰?

TAG:科研 | 學術 | 論文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