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重視三星堆文化?對於它,還有哪些未解的疑惑?


以下摘自:高大倫, 郭明. 三星堆遺址古文明的長度、寬度和高度[J]. 四川文物, 2016(6):79-84.


三星堆遺址是先秦時期長江流域最大的中心聚落,包括三星堆一期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橋文化三個階段的依次堆積,歷時之久為中國僅見,是研究古文明演變的絕佳標本。三星堆文化在受到中原文化影響的同時,保留強烈的地方特色,並向周圍輻射,形成一支分布範圍甚廣、影響很大的考古學文化。

一、三星堆遺址的時間長度

2000 年以後大面積發現三星堆一期的地層堆積,三星堆一期遺存不但豐富而且分布範圍約 5 平方公里,比同時期的寶墩文化的中心聚落寶墩遺址大得多,發掘的可復原的器物有 2000 余件。

近年在遺址外圍附近的發掘,證明在三星堆四期,三星堆遺址還是一派繁榮,城牆還在繼續夯築、修補和使用,並且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遺址內涵比三期還豐富,並未衰落。

由此,有幾個問題需要重新認識:第一,三星堆遺址的文化堆積,一至四期都很豐富,主要堆積的範圍也大致相若。第二,一至四期的堆積在地層上是連續的,文化上是傳承延續的。根據C14測年數據,年代從距今 4800到2600年前 ,時間跨度超過兩千年。

二、三星堆遺址的文化輻射範圍

今天所見的成都平原五千年前的桂圓橋文化可視為三星堆一期的源頭。約當三星堆一期時,四川宜賓、漢源,貴州的赤水地區已有共同的文化因素的發現,證明這些地區間是有聯繫的。鑒於在這廣大區域內,三星堆遺址的中心聚落地位無可爭議,有理由推斷它們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三星堆的影響。

夏、商、西周初時期是三星堆文化的鼎盛階段。三星堆文化的輻射力更為強大,東到三峽里的西陵峽,北至漢中、寶雞,南有漢源、宜賓、土城、感馱岩,遠到越南北部的永福省。

三、三星堆遺址所達到的文明高度

在三星堆一期,大約同時期的中心聚落有良渚、石峁、陶寺、石家河古城等。雖然迄今為止,三星堆一期出土遺迹遺物的豐富性、精美度和種類上都遠遜於以上其他在早期文明,但卻是同時期遺址面積最大者,聚落的大小應該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出國力的大小。

三星堆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二、三期的文化堆積和面貌。一座約 4 平方公里的大城 (和同期的鄭州商城規模相當)、三個小城、大型夯土台 (同期最大) 和夯土台上兩座面積約千平米的大型建築 (是南方同期單體建築中面積最大的)、兩個舉世無雙的祭祀坑,這一時期三星堆文明達到最高成就。以前,當祭祀坑發現時,大家都覺得應該有與其品級相當的城牆、城市、宮殿、城外的聚落、遠播的影響,以及高級別的王陵、發達的手工業作坊。經過三十年孜孜以求,到今天,除後兩項外,其它各項考古發掘都有不同程度的斬獲。總體來看,成果豐碩,遠超預期。以祭祀坑來說,其中出土的青銅器、玉器的數量、體量、造型藝術的成就,都是同時期最高的。黃金、海貝等遺物透露出的信息,又反映了其文化的獨特性。綜合來看,夏商時期,中原以外許多地方都受到中原的影響,也可以說生活在中原的陰影之下。唯有三星堆古文明,受影響之外,還頑強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在若干方面和中原文化並駕齊驅,在藝術造型、大型器物鑄造、黃金的鍛打利用等方面,甚至還超過中原。

三星堆四期,即西周階段,原以為文化中心移到成都金沙、十二橋一帶。但近年來對三星堆遺址的發掘,證實了城牆還在修補加固、遺址範圍還在擴大、文化堆積仍然豐富,毫無衰退跡象。長江中下游同時期的遺址中,並沒有那個遺址在規模、包含物上可以和三星堆相提並論。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直到西周晚期,沒有一個諸侯的都城達到三星堆古城的規模。從三星堆遺址的第四期堆積及範圍來看,是除周原、豐鎬外同時代最大的遺址。


從原始社會的解體、文明的孕育、誕生、發展、走向輝煌、到開始衰落,都在一個地方不間斷地演進,這就是三星堆遺址。雖然她的文明發達程度整體來說並沒達到中原夏商周的高度,但這個遺址延續了足足有二千年之長。這個現象為中國僅見,世界罕見。我們知道,探討文明起源和演進的方式是人類要破解的世界五大五大謎團之一。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和研究,其價值意義更加不可估量。

三星堆遺址是研究人類由野蠻向文明的蛻變、文明起源、孕育、誕生、發展、輝煌、衰落的絕佳實物標本。從在一個遺址上集以上幾者為一身,人類古文明在一個遺址上長時間地演繹了一個完整的過程這個意義上來說,也是中國唯一的標本。她還是中國唯一延續了兩千年的先秦古都城遺址。以上幾點,即使放眼世界範圍來看,也可能都是很罕見的。因此,對其進一步的發掘、研究和保護仍然很重要。


首先來辨誤,壇酸菜的答案是有問題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中心論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蘇秉琦提出區系類型說之後,就基本上被破除了。
而中華文明的形成是「從滿天星斗到多元一體」,宏觀上大家使用的器物有相似性,根據具體的差異可以細分為幾個「文化區」,各文化區的文化各有自己的興衰起伏,最後形成了中原中心。三星堆文化受到重視的原因是以三星堆為代表的四川盆地是其中一個「文化區」,而且其文明的巔峰期很繁盛。
目前寄希望於考古成果解釋的三星堆問題,宏觀上主要是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化的關係、其自身的發展流變譜系以及社會形態問題。


我很好奇的是該地區的考古學文化來源的問題

和該地區關係比較緊密的,一個是川西高原,一個是長江中游地區的諸文化。

最近發掘的桂圓橋遺址的一期是早於三星堆、寶墩的文化,而桂圓橋遺址的浮選結果也已經發表在2015年的《四川文物》上了,第一期以粟、黍為主。雖然第一期的浮選單位只有4個,可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從之後的寶墩、三星堆來看,稻作農業佔到了完全主導的情況,所以桂圓橋一期遺存的這種現象仍然是在該地區應該是未有過的發現。

從可能是先有一批川西高原(粟黍為主食)的人出現在了這個地區,此後又有稻作農業取代了粟黍農業,而稻作農業佔主導的開始就差不多是三星堆遺址開始的時候。長江中游地區和該地區的稻作農業傳入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相當可能的

至於是稻作農業技術的傳入,或者是有稻作農業技術的人群從長江中游遷徙了過來?這個目前還沒有看到進一步的比較確鑿的研究證據。我大膽猜一下的話,參考歐洲當時的情況,新的農業取代舊的農業往往是新的人群取代了舊的人群,所以我的猜測是三星堆的人群是從長江中游遷入的。

Edit:

靠近甘青地區的波西遺址、營盤山遺址等,受到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等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具體年代學研究目前還比較缺乏,所以不敢妄言。


1. 三星堆遺址是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了巴蜀文化。它記載的古代巴蜀文化與歷史界記載的有很多不同,比如以前都認為古巴蜀地區與中原文化是相對封閉沒有什麼關聯的,但它的發掘證明長江上游流域的古巴蜀文化各方面毫不遜色於中原,並且與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聯繫,也就是多元一體。
2. 沒有發現文字記錄(但不是說沒有文字),只有圖畫符號。造成了研究三星堆文化的一個障礙。

未解疑惑版本比較多,通說是「七大謎」 如下(《中華工商時報》2000.12.18 文邊/文http://www.chinanews.com/zhonghuawenzhai/2001-03-01/new/35.html):
第一謎,三星堆文化來自何方?目前有其來源與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關、與川東鄂西史前文化有關、與山東龍山文化有關等看法,即人們認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與外來文化彼此融合的產物,是多種文化交互影響的結果。但究竟來自何方?

第二謎,三星堆遺址居民的族屬為何?目前有氐羌說、濮人說、巴人說、東夷說、越人說等不同看法。多數學者認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與三星堆關係密切,其主體居民可能是來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

第三謎,三星堆古蜀國的政權性質及宗教形態如何?三星堆古蜀國是一個附屬於中原王朝的部落軍事聯盟,還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已建立起統一王朝的早期國家?其宗教形態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還是神靈崇拜?或是兼而有之?

第四謎,三星堆青銅器群高超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及青銅文化是如何產生的?是蜀地獨自產生髮展起來的,還是受中原文化、荊楚文化或西亞、東南亞等外來文化影響的產物?

第五謎,三星堆古蜀國何以產生、持續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第六謎,出土上千件文物的兩個坑屬何年代及什麼性質?年代爭論有商代說、商末周初說、西周說、春秋戰國說等,性質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第七謎,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謎「巴蜀圖語」。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號是文字?是族徽?是圖畫?還是某種宗教符號?可以說,如果解開「巴蜀圖語」之謎,將極大促進三星堆之謎的破解


Peter Hessler 《甲骨文》
1980年代,湖南、江西這些南方地區的考古學家提出主張,他們認為在這些地方發掘的青銅器與商朝的青銅器大為迥異,所以應該考慮這些青銅器源自另一個獨立的文明。起初,絕大多數的中國學者反對這些理論,但三星堆出土的證據成了一個轉折點。



學界主流認為華夏文明起源於中原,呈輻射狀向外發展,部分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但三星堆是獨立起源的文明這個觀點,對此造成了挑戰,因此在國內處於被壓制的地位。《甲骨文》中也提到了這一點,可以算作是「文化分裂主義」。

PS. 《甲骨文》是本極好的書,強烈推薦


我個人認為,可能當時的統治階層中有一個克魯宗綜合症(Crouzon Syndrome)患者,因此面具形象是比較寫實的,僅此而已。很有可能專家們過度解讀了。


一、兩千年歷史,數萬件文物:經考古發掘證實,三星堆遺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續時間近2000年,該遺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發展至商末周初,曾為古蜀國都邑所在地。現今已出土各歷史時期文物數萬件,足以支撐一完整文明的薪火脈絡

二、與中原文明、西方文明均有交匯,但又自成一體:三星堆的發現震驚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它的發現與長期以來人們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甚至有些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其次,它的發現也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

傳統上認為在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證明,它應是中國商周時期前後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它的文化雖然具有獨特性,但與西方文明及中原文明均有著一定的淵源。

比如這個(攝於08年北京保利大廈「古蜀國三星堆文物展」):

下圖是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請仔細看該器物上的裝飾紋——像不像三星堆很多文物的特徵?)

另外,三星堆有金杖,良渚文化有玉杖,兩者均象徵王權。

大家知道,中原文化以九鼎而非以杖象徵王權,最早傳說是自夏禹起,明文記載是春秋時有楚莊王「問鼎中原」的典故。而縱觀世界文化中,最早於古埃及時代的法老就已經有使用棍棒當成王權象徵的先例,現今所發現最早的皇室權杖發現於古埃及第二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法老卡塞凱姆威陵寢。以杖象徵王權,其後廣泛應用於各西方文明(及個別東方文明)。

為什麼在史前文明時期,三星堆文明與良渚文化在王權的象徵物上,不與中原文明同概念,而與西方同概念?請看下一節,還有更令人吃驚的事情——

三、有可能是「世界朝聖中心」!!!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銅器中,基本上沒有生活用品,絕大多數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國的原始宗教體系已比較完整。這些祭祀用品帶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特別是青銅雕像、金杖等,與世界上著名的瑪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張繼忠認為,大量帶有不同地域特徵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聖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貝,經鑒定來自印度洋。有人說這些海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匯,而有的人則說這是朝聖者帶來的祭祀品。還有60多根象牙則引起了學者們「土著象牙」與「外來象牙」的爭議。

5000多枚確定是來自印度洋的海貝!!!無法想像!!!只能認為是來自古印度文明。

希望儘快確定那60多根象牙的產地(這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吧?)

總結一下:

1、從「玉琮」看到了與良渚文化的聯繫; 2、從「青銅器原料產地」看到了與古中原殷商文明的聯繫——「中美日三國專家對殷商青銅器的科學分析,均已得出殷商部分青銅器礦料從雲南經古蜀國來到中原的結論,這說明三星堆與殷商青銅器原料產地部分相同,且雲南的銅礦礦料在古代已大量通過古蜀國進入中原。」
3、從「文字」及「青銅原料產地」看到了與古彝人(古夷人)的聯繫——為何三星堆文物中會出現彝文;
4、從「象徵王權的金杖」看到了與古埃及文明(而非中原文明)的聯繫;
5、從「來自印度洋的5000多枚海貝」看到了與古印度文明的聯繫;
6、具有很強的文化獨特性
,比如下節這個——

四、文化的獨特性:

除了突出的魚元素與鳥元素之外,關於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另有一個現象值得特別重視:眼睛崇拜。縱觀史前時期的世界各地文明,未發現有如此突出重視眼睛功能的。

關於眼睛崇拜的假說:

1、甲亢說:「從青銅大立人像的外部特徵來看,他眼睛凸出、脖子粗大、身材消瘦是甲亢患者的三大鑒定性體征」。四川省人民醫院老專家尹健華醫生認為,古蜀人從岷江上游遷徙到成都平原來,由於所處環境,那一族人有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可能。地質專家、成都理工大學劉興詩教授也認為「這裡沿江出露的主要是一套古生代至中生代的淺變質岩,明顯缺碘。煎煮出來的鹽,也必定嚴重缺碘,長期食用這種劣質鹽,不患甲亢才是怪事!」

2、紀念他們的祖先「縱目蠶叢」:該說法源自甲亢說,即認為三星堆的故老偉大領袖(名「縱目蠶叢」)是一位眼睛特別突出的甲亢患者。

3、「太陽崇拜」說。淺談三星堆文化的眼睛圖像(楊陽)

五、未解之謎:

這貨幹嘛用的???

「太陽崇拜」的象徵器物?

上述只是個人的一點淺見,歡迎批評指正。


1.它不同於同時期的中原文明,是個異數。但極其絢爛。甚至在有些方面,超越同時期的中原。
2.從文化傳承上來講,不知它源從何處。且之後無繼承。在文化史中很突兀。
3.它背後蘊藏著中華民族源流的問題。在先秦時代,三星堆文化和歷史中記載的夏商周究竟關係如何,依然存在爭議。
4.具體可以參考這裡http://www.kaogu.cn/cn/xueshuyanjiu/yanjiuxinlun/qita/2017/0302/57302.html


三星堆以及金沙文明是考古學上非常重要的發現,因為它不但證實了古蜀國的存在,顛覆了世人對四川地區文明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它給中國古代歷史研究帶來了巨大的謎團,隨之而來的未解之謎太多太多。就我看來,有以下幾點:

1、殷商文明和三星堆文明的關係,兩者都掌握精湛的青銅技術,都崇拜太陽玄鳥,都是以巫術治國,但三星堆文明是殷商的前身、後裔還是諸侯國文明?

2、三星堆文明中大量的出土文物都為祭祀器物,但幾乎沒人能解讀這些器物是幹什麼用的。去三星堆或者金沙的博物館問工作人員,他們是一問三不知。再看目前對三星堆和金沙的研究刊物、書籍,全部都是胡亂猜測和想像,目前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對三星堆和金沙文明作出合理的解答。

3、創造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的族群的走向問題。最早的中原文明被稱為諸夏,諸夏以外大致可分為北狄、東夷、南蠻等周邊滿族。三星堆和金沙出土文物中的人俑形象明顯不同於中原人士,這些人究竟屬於什麼族群?他們是從哪裡遷來?是否已經融入中原文明?但如果已經融入中原,為何其後代對祖先毫無記憶?如果沒有融入中原文明,他們又去了哪裡?是否被完全滅絕?

以上是我總結的幾點關於三星堆、金沙文明的未解之謎,另外,我曾經參觀過明朝蜀王的陵墓,其中發掘出來一些人物俑,大多數人一看便是明朝時期的中原人士,但有少數幾個人的面貌非常奇怪,明顯與其他人不同,反倒和三星堆、金沙人比較相似。關於這一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無法解釋,只是猜想是外國人士。我將我拍攝的圖片與大家分享,請大家也幫我解惑吧。


來吧,暴風雨,歷史民科給你們一個線索。不要署名權。

雲陽-奉節。白帝城可疑。

近月來有新發掘項目,雲陽磐石城遺址,在原明清遺址之下層。距今5600-4200年。

此地為九省通衢。
請尋衛星影像圖,看清石家河所在地理位置。九省通衢!
北上神農架,南下武陵源,西出江漢,東進川渝。西北經襄樊沿漢江進抵秦嶺,西南經永州沿湘江達黔西北,東南越洞庭抵宜春可由韶關通達閩粵,東北更好,過江則中原見。

沿漢江河道,經襄樊進四川或入秦嶺,這條路線,蠢笨如我都能想到,先民勝我者如黃河砂數,哪有想不到的道理。

結論,鄂西北天門石家河至川西三星堆?

不,是自鄂西北出發,經三峽通道並做中轉停留,再至川西。時空關係合理,年代轉承吻合。而川(渝)鄂湘黔接壤之三峽腹地,並周邊文化輻射範圍內,桑植、鳳凰、酉陽、永州等地,自然分布諸民族自治縣,或可為旁證。石家河文化,正是三苗之源頭!

咳咳,我是民科。 @王牌講解員 昨日經你提示虎崇拜與石家河相關,又相互對巴國尚虎習俗交叉確認。傍晚後,茅塞頓開,於是將三十年來斷續累積之零碎線索,略作整理。並由衛星影像中,發掘出更多民科線索。

還記得之前古滇國蛇虎牛之亂談么?最終線索,或仍在此處。西水坡 M45 中,虎耶?犬耶?盤瓠耶?似仍有爭議。

國博孫老爺子著述中,曾對龍山文化之神面著墨頗多。可將龍山神面如少昊之鷙,與石家河,與三星堆,兩處發掘出土的相關文物,做一對比。

《中國古地圖集珍》(閻平,孫果青)P130 之「華夷圖」,或可作探古尋幽之起點。

本人即為民科協欠費會員,當堅守民科之底線。

[附件一]
全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民間人士及興趣愛好者聯合總會,受全民科總二零一七年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籌委會之委託,現發布
「民科及興趣愛好者公約(2017)」:
「吾輩民科眾,當謹記民科責任,始終堅守民科底線。只管挖坑,不管填坑。始終踐行"拒絕論證,絕不證實。有線索使勁兒猜,沒線索可兒勁蒙。"的民科四大不講理基本原則。」
望周知。


2015年夏天去了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看了鴨子河,看了三星堆文物,其中的神樹、玉牙璋給我的印象深刻,感覺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實用類很少,大多為禮器,即祭祀用品,四川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很獨特,與北方中原文化迥異,我的理解,三星堆文明是夏朝及其後裔的一個重要傳承地,不排除是夏朝的首都。國外普遍不承認夏朝真實存在,國內考古也缺乏有力的證據,現在三星堆真真切切擺在我們面前,有些人卻顧左右而言他。認真研究三星堆,有很大可能會推翻我們小學中學所學的上古歷史。


推薦閱讀:

對海昏侯墓出土竹簡的內容的研究有哪些最新進展?
古希臘文獻保存下來的比中國先秦的文獻更多嗎?
南昌海昏侯出土超過10000枚竹簡木牘,裡面是否會有類似《竹書紀年》的發現?
西方古建築是否遠超中國古建築?
敦煌都有些什麼在文化上極有價值的東西,有多麼有價值?

TAG:歷史 | 考古 | 歷史觀 | 三星堆 | 廣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