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本雜誌的好壞?


1、這本雜誌的真實讀者是不是和刊例上描述的讀者群一致;2、有沒有為這個群體的知識增高一米。


看這本雜誌希望改變什麼?以及是否能帶來這種改變。


簡單想了一下,我覺得大體而言,兩個層面吧:

1.理性的滿足:是否提供了價值(包括對既有經驗教訓的總結提煉,對未來趨勢的前瞻性展望,對不為人知的幕後的還原,對看上去浮華或複雜事件的深入解讀,對自認為正確價值觀的倡導,對讀者帶來的智力挑戰和心理滿足,等等)

2.感性的滿足:是否提供了閱讀快感(包括故事是否講的好看,版式和圖片的運用是否出彩,話題的設置是否適當考慮了受眾,等等)

所謂「華爾街日報體」的「DEE」結構法,即DESCRIPTION(描寫)、EXPLANATION(解釋)、EVALUATION(評價)在雜誌這一傳播媒介形態上還沒有過時吧


1)能夠讓自己致力於服務的人群長期從閱讀中感到滿足、快樂和有收穫;
2)提供對這個世界與眾不同的或有趣的表達;
3)思考讀者在想什麼,需要什麼。而不因自己鎖定的某一兩家同行「對手」做了些什麼沒做什麼嘰嘰歪歪,這是起碼的格局。


我覺得樓上的答案大都適用於已經閱讀過比較多該雜誌的情況,如果對於從未看過的雜誌,不妨:
看廣告,廣告越多,產品越高級或者越符合你的需求,那這個雜誌就越適合你去看


這麼多大佬在回答啊。
評價一個雜誌好睏難,

最重要的指標是銷售額吧,其次是可替代性,


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並將這一服務對象擴大到極致,使其欲罷不能。所以,雜誌的本事在於研究服務對象,並提高自己的服務能力,而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動態中唯一的要求:運用所有手段,保持最好。


1.解釋世界是否有獨到的視角,並長期一貫的提供這種獨到視角。比如解釋為什麼舒琪算美女。

2.劃分人群是否清晰、精準。讓喜歡看的讀者介紹給20個朋友,不喜歡的讀者也發言聲討。

3.是否提供審美愉悅。即使在新媒體終端上面,呈現依然令人驚艷,一眼就打動人。

這是不論媒介形態如何,長久不變的三個特質。

我再補充一點:在中國做一本雜誌,面對現有的媒體環境,應該有在價值觀和職業道德上比同行更嚴格和高標準的要求,才有可能超越一般的水平。精神境界決定不了GDP的具體多少,但能決定GDP的天花板。


雜誌關鍵在形而上的 「雜」,評價好壞要看個人品味,見仁見智吧。
很久以前在 TED 上看過一位報紙的藝術指導以 「如何通過設計拯救報紙」 為題,從讀者角度,列到一些期望的關鍵詞。free 免費,tabloid 摘要,local 當地化,niche 主攻某一族群,opinion 有觀點,breakfast 像消費早餐 ...

在看待雜誌時,我個人其實是分類的。政經類,生活方式類;歐美系,日系 ... 政經類不敢深談,輕鬆一些,講講生活方式類。
若仿照上述,列一些關鍵詞的話,我會想到 life style 生活方式,quality 有品質,creative 創意,culture 流行文化,guide 消費指引,values 價值觀,niche 主攻某一族群,opinion 有觀點,coffee 像消費咖啡一樣 ...

這些年,聽到從 Magazine 延伸出的概念就已經很多,比如 Maper 雜誌式報紙 報紙式雜誌、Mook、Bookzine 均為雜誌書、Zine、Fanzine 小量或者限量的獨立或代理出版刊物,也許還將有 Appzine 一類的 ... 想說的是,在獲取訊息方式層出不窮的今天,讀者也在成長,尤其是趣味與判斷力。入行這麼久,最受用的一句話依然是 「別把讀者當傻比」。

做生活方式類的雜誌,也許不再是樹立榜樣、權威或者意見領袖,最好是去建立類似 follow 機制的社會化朋友關係。


當然是看它的內容。
如果具體到雜誌這種媒介,我的評價有兩個:
1、深度。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雜誌已經沒了傳統消息類新聞的時效性,了解新聞消息也無需看雜誌,上網即可。我希望在雜誌看到消息的縱深面——為什麼會發生?它所處的全維度環境是什麼?事情與環境中各因素的互動關係是什麼?如果是個案,它的特殊性是什麼;如果是典型事情,它的普遍性是什麼?……雜誌不但不能因為沒了時效優勢就放棄走入現場去拿一手信息,還要走得更深更廣。
我不覺得目前很多雜誌將事情前後左右做個羅列、進行編輯就是深度,這種利用出版時差對二手信息的累加,不是深度,而是對讀者的糊弄,多了就會令讀者反感。
2、觀點或評論。這幾年看雜誌,我越來越喜歡看評論欄目。雜誌除了是所謂事實的載體,還一定是觀點的載體。這些觀點除了是理性和建設性(崔永元說批評也是建設性的)的,最重要的是要能代表這本雜誌團隊的價值觀,也就是說新聞事實要盡量做到客觀、中立,但觀點要有立場,不能「中立」——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甚至是非不分。用這個選擇項,我這幾年放棄了不少雜誌,我並不要求它的觀點要與我一致,但它起碼要讓我覺得有些道理、值得看。
還有就是版式,我喜歡給人進入感的雜誌——讓人能靜心閱讀它的內容,而不是花紅柳綠地,只是翻一翻就放一邊。這幾年我一直堅持買的雜誌是《炎黃春秋》,就版式而言,它幾乎沒有版式可言,最古舊的排版,但也最不會奪走內容和閱讀感的版式。還有每期必買的《南方周末》,版式也簡單,給內容和閱讀以很大的空間。


《雜誌產業》:「雜誌為我們畫像,並給我們所適合的社會群體下定義。它們描述了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並在最大範圍內提供解決方法。它們提示我們對新聞或者信息的理解。它們幫助我們在紛繁蕪雜的世界中找尋各種各樣的意義。最重要的是,它們強迫我們在飛速運轉的世界中反思我們的生活。」


讀者多的雜誌是好雜誌。
能賺錢的雜誌是好雜誌。
加量不加價的雜誌是好雜誌。
印刷精美的雜誌是好雜誌。
讓人會心一笑的雜誌是好雜誌。
不瞎掰的雜誌是好雜誌。


1- 有一定的閱讀人群(無論是家庭婦女、小販或者知識分子)保持持續的閱讀;

2- 其固定閱讀人群以閱讀該雜誌為樂,或為榮,並

3- 樂於與人分享從中獲得信息/知識。


我認為一本好雜誌首先定位精準,其次是製作精美,第三是內容精彩,第四是人文精神。


雜誌的價值觀。


雜誌要有自己的獨特氣質。雜誌是小眾媒體,定位要准,要有價值觀,才找到能有共鳴的讀者。


  • 定位準確。擊中一小撮人。
  • 持續提供一種范兒。 堅持很重要。
  • 優質中短篇專題的閱讀體驗。
  • 其實時效性不重要,話題性才重要。
  • 方便取得。訂閱簡便或在適合的地點整潔的出現。
  • 價格合理。
  • 封面鮮明有力。
  • 紙張質量很重要。
  • 廣告品位很重要。

投資人,經營者,廣告商,內容生產者,平面設計師,攝影師,讀者,物流商都會有自己的答案,看是問誰了。


作為非典型性讀者來講,有幾點需求,呵呵!
1、廣告少,沒有大幅的廣告(這個非常重要);
2、文字大小、間距合理;
3、文章配有合適的圖片;
4、沒有印刷味;
5、內容真實;


不同的雜誌側重不同,不同的群體看待雜誌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我想可以找到一個泛泛的答案,但是100%的成品是不存在的。

  1. 設計。
  2. 話題敏銳度。
  3. 渠道。
  4. 讀者需求和廣告商需求。
  5. 領域內影響力。
  6. 氣質。

我從來都不覺得「好雜誌」和「成功雜誌」是同一概念。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親愛的》?
如何評價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新公司的人事任命?
大家怎麼評價吳鎮宇給兒子起名Feynman?
如何看待幼兒、兒童使用電動牙刷?

TAG:媒體 | 雜誌 | 評價標準 | 熱門問答 | 出版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