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媒對《敦克爾克》在中國票房問題發表的評論?

當地時間5日,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題為《一場不符合中國價值觀的撤退:敦刻爾克在中國遭炮轟》的報道。
報道稱,這部電影被抵制的原因是沒有刻畫中國人,而且還歌頌了英軍將領亞歷山大。亞歷山大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指揮官,被英國人民視為英雄。但是他也曾造成中國軍人的死亡。
文章回顧歷史寫道,在二戰期間,日本侵華,當時的中國國民黨政府於1937年從首都南京遷往重慶,領導抗戰。蔣介石曾說過此舉就是以空間換時間。
文章引用中國《新周刊》的評論,硬將《敦刻爾克》和此前大紅大紫的《戰狼2》進行了對比。他們把《敦刻爾克》不會取得好票房的原因歸結於中國人不會欣賞。
文章稱《戰狼2》表現的是完全的勝利,而敦刻爾克則是一場大逃亡,不符合傳統中國價值觀。
同時文章還將《戰狼2》的上映和中國的強軍目標生拉硬扯到一起,稱這是中國在向世界喊話的行為。並且把中國在南海和中印邊境維護領土主權的正義之舉形容為炫耀武力。
(文章將中國維護主權的行動描述為炫耀軍事,並將此和《戰狼2》硬扯在一起)
之後文章開始談論歷史,為亞歷山大將軍辯護。
文章稱亞歷山大是敦刻爾克中的關鍵人物,並且還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42年,他曾經從參與率領中美英部隊從緬甸撤入印度的行動,在行動中導致大量中國士兵陣亡。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Rana Mitter在接受《電訊報》採訪時說,中國人不應該總是記著誰害死了誰,而應該記住是英美和中國並肩作戰,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是這篇嗎?Box office hit Dunkirk is boycotted in China

作者應該刷知乎吧……

文章還是典型的報道。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作者Sophie Williams,對國內網上信息抓的很准,我甚至覺得她有刷知乎。經過我一番調查,果然不出所料。她的專攻方向之一就是中國和中國地緣關係(嗯...知乎政治大v入門理論),而且還在香港浸會大學交換過,並且在西安上過語言學校,並且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工作過,難怪抓信息這麼准,畢竟專業的。

西方人也有覺得這部片子是rubbish的,但是他們的理由一般是戰爭片怎麼能這樣拍,本質上和國內的思路一樣,只不過不像國內的能扯到亞洲那麼遠。

至於蔣介石、南京政府、南海、強軍。。。我咋沒看到啊。。。後面也只是附了一篇對於敦刻爾克的歷史介紹啊。


當你對此類行徑感到十分生氣,並且打算揪一個稻草人出來批判一番的時候,你就中了西方媒體的圈套了。


媒體擅長捕風捉影,把最微小的東西無限放大,以達到他們操作輿論的目的。時刻批判本群體中微小而無關緊要的部分所帶來的社會意義並不大,而時刻放平心態、做好自己才永遠是主流。


那麼日媒是不是也該替刀劍神域抱屈一下?
畢竟是比敦克爾克好看的電影,結果中國票房居然比敦克爾克還慘...


主子爺當慣了,覺得自己放屁都香;自己的世界裡活久了,以為世界上沒有牛逼人。


價值觀不同,誠然,東西方人的價值觀的確有著不小的差異。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就必然要站在中國的立場上看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和英國是盟友,我們面對的是同一個敵人,法西斯軸心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英國作為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所謂的日不落帝國,並沒有負起它應承擔的歷史責任,而且多次置中國於不義之境地。除了文中提到的1942的野人山,還有1940的關閉滇緬公路,就連被粉飾了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也是英法兩國1939年宣而不戰的咎由自取的結果。敦刻爾克是失敗的勝利,它拯救了英國,甚至於拯救了歐洲,它的歷史意義無疑是巨大的,但對於中國人來說,它喚不起我們熱血沸騰的民族榮譽感,它本來就不能和戰狼相比,一個是強軍為國,喚醒國人之熱血;另一個憑藉著歷史背景,也只能吸引二戰軍迷。英國的此言此舉,是可笑的,只得扯一扯價值觀的不同。失敗的勝利仍是勝利,但勝利的撤退也還是撤退。


為啥都說《敦刻爾克》在中國票房低啊?我覺得作為文藝片有3億多已經不低了呀,李安的《比利林恩》也才1億6,小李子的《荒野獵人》也是3億7吧。反倒我感覺其實抵制這電影的只是網上一小部分人,並沒有對票房產生多少影響。


挺正常的,諾蘭太多自戀,其實誰不知道戰爭殘酷,要他教訓?大家更喜歡看到史詩性的戰爭場面。這個世界上,越大的道理越不用說,老百姓閉口不談這些,是因為覺得談了也沒用,諾導,馮導什麼的,還以為大家是真的不懂。敦刻爾克裡面,哪裡有真的人性的衝突,誰想打二戰呀?有的選嗎?沒得選,就苦中作樂,多表現壯觀的東西好了。拯救大兵瑞恩,那是真的有矛盾,有人性的衝突,我也是媽生的,幹嘛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你?選敦刻爾克拍戰爭反思片,我認為是腦殘。


這就跟家裡的孩子在美術課上畫了一幅畫被老師表揚,然後拿回家給爸爸看,爸爸只說了一聲「噢」,小姑娘就委屈的哭了。當爸爸難啊,不光得在外面賺錢養家還得照顧家裡小朋友的情緒,沒有及時表樣,沒有舉高高就會哭鬧。

不鬧了,說正經的。這反映了中國電影行業的進步。

第一中國電影事業開始對外進行文化傾銷了,戰狼一部國產作品居然會被英國媒體拿來全方位對比,這說明起碼在英國戰狼是有受眾的,我們的文化出口了,而且還是出口給自視甚高的日不落帝國,這在以前是做不到的。

第二由於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使外國電影在國內慢慢失去原有地位了,以前外國的大片進入國內市場基本都是火爆一時,讓外國電影人、媒體人大賺特賺。為什麼?那時候國內電影和國外電影在場面、特效和畫質上都存在代差,國外電影自然能大賣。現在這些技術層面上國產電影已經不輸歐美了,或者不輸歐洲了。

第三我們的電影市場已經被國際正視了,原先電影拍的好不好得看北美票房,看歐洲票房,後來得看亞洲票房,現在得看中國票房了,你的電影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思想我們就不買你的賬。英國媒體在撒嬌的同時,是不是也在反思,在以後拍電影的時候應不應該考慮下中國的傳統價值觀呢。


其實這片子在國內線下的口碑不好很少是出於政治原因,純粹就是因為它相較於常規的戰爭電影的獨特性造成很多人看不懂而已。在這點上我過任何西方人是差不多的。

至於為什麼這篇文章會把中國觀眾都塑造成「憤青」,某些活躍在知乎上的黑子和某官方喉舌的老婆功不可沒啊。你們的黑屁行徑間接歪曲了中國群眾的形象,可以說是「真支黑」了~


我就想知道英國人什麼時候能走進電影院里看一看《血戰台兒庄》《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一九四二》《風聲》等等電影。

只把自家的事當世界的事,這是一種病。


我覺得媒體確實是太捕風捉影了。

我身邊的幾個朋友不喜歡這部電影純粹是因為他們接受不了這部電影的風格而覺得無聊,沒有刺激的爆炸場面,沒有一打十人的戰鬥場面,等等。

還沒有升級到媒體所說的那個層次。

其實相對來說,我們應該感謝媒體如此的描述,一旦他們發現事情的真相,標題就會成為 &<&<敦克爾克於中國遇冷----因中國民眾因缺乏歷史知識&>&>。


咱們就是討厭失敗,看不起潰退怎麼啦?我們自己的關於失敗歷史的《南京南京》、《1942》本國觀眾都還不愛看,憑啥就得喜歡你日不落的大潰敗電影?


是嘛 我就記得二戰初期英國想把德國往蘇聯引 美滋滋的簽訂了慕尼黑協定,默許德國佔領波蘭,結果看控不住了慌了神的宣戰結果被德國一頓干,好不容易贏了二戰吧又被蘇聯美帝直接終結世界級大國地位,只能給美國當狗。這波離岸平衡我給滿分。至於中英聯手獲得勝利?不存在的。二戰我只吹美蘇。


畢竟中國大多數軍迷沒有形成完整的戰略眼光體系,只看到表面的歷史,只看到英國軍隊在亞洲的糟糕表現,在大多數中國軍迷眼中,英國在二戰只會賣隊友,其實不完全是,從客觀原因分析,英國之所以在亞洲一段時間只撤退是有很多原因形成,並不是英國人膽小,相反英國人非常團結,下面我來具體分析英國在東南亞戰場為何一直潰敗。第一:高層指揮原因,二戰開始英國對付法西斯主要是歐洲戰場和北非戰場為主,英國高層認為日本已經陷入中國戰場,主要兵力還是在北邊的蘇聯,不會會南進,丘吉爾說東南亞有不落的遠東堡壘,日本不會貿然進攻,所以沒有對東南亞軍事進行完整的部署,恰恰相反日本方面考慮,英美已經封鎖原料供應日本,對於小國資源匱乏的日本來說南進會取得更大的利益,才能有效維持長期戰爭,於是就把矛頭指向英國的東南亞殖民地,經過長期有效的軍事部署,對進攻英國殖民地有絕對的先天戰略優勢,由於準備不足,英軍防線很快崩潰,加上英軍高層的部署,東南亞兵力太分散,很多地方沒有戰略意義不需要死守。第二:歷史原因,東南亞國家是英軍的殖民地,東南亞的英軍絕大多數是殖民地士兵,沒有民族榮譽感和長期被英國人欺壓,加上沒有正規的軍事訓練和長期的作戰,戰鬥力低下士氣低落,殖民地的百姓很多地方都很排斥英軍,英軍得不到百姓的支持百姓甚至給日軍帶路。以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可以看出早期英軍為何在東南亞的潰敗了。相反回到印度整編休整後的英軍和從北非調來的英軍正規部隊在英帕爾和日軍的一次大會戰,英軍打出了帝國有的風範,有了強大的後勤和精密的部署和強大的空軍,日軍才領略到英軍真正的戰鬥力,在英帕爾會戰英軍的封鎖和殺傷使得日軍10萬損失了8萬多人,。主要看高層的決策和客觀因素,潰敗並不是都是軍隊膽小,而是很多環境因素制約,日軍在沒有後勤和強大火力支援下同樣是一潰千里。很多人都有一個梗就是英國人坑中國遠征軍?英國真的故意坑中國嗎?答案不是的,因為當時英國軍隊從很多地方過來沒有休整過,一直在叢林作戰被日軍追擊,高層需要會師休整,加上史迪威將軍和蔣的矛盾不能統一指揮,出現戰略錯誤,英軍才主動撤出,並沒有故意坑隊友一說,中國遠征軍撤回途中損失有的中國軍迷還賴在英軍頭上,這是不明智,主要是中國高層的錯誤,和英軍的撤離沒有直接關係。假如遠征軍和英軍同一路撤回印度就不會在野人山損失那麼慘,可是中國軍迷就喜歡抓住一點黑到底,回整編後的英軍就不會出現早期的潰敗,從這一點說,潰敗是有客觀原因的,不能單純從表面去評價,看看歐洲戰場,特別是是東線大規模集團軍群作戰,蘇德雙方出現更加嚴重的大潰敗卻沒人知道,甚至有集團軍編製主動投敵,相比緬甸潰敗要光榮得多,從這點可以看出中國軍迷的戰略局限性,就是為黑而黑,相比敦刻爾克也一樣,英法聯軍的潰敗能全部把責任放在英軍這邊嗎?法國的馬奇諾防線成了廢紙後才導致戰略部署的崩潰,加上法軍大規模投降德國才直接導致英法聯軍一潰千里,敦刻爾克是潰敗,但是其意義深遠,也是撤退的戰爭奇蹟,很多國人為黑而黑,體現了當代軍迷的阿Q精神。潰敗是有客觀因素的,後期的軍隊素質高的德軍大潰敗也是有客觀因素,所以看待歷史不能從黑的角度去看,所以說,世界上有再好的東西都會有人把他黑點,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扯這麼多幹什麼,這電影要不是諾蘭而是沒名氣的小導演拍的中國壓根就不可能引進。除了英國人,哪個國家能把敦刻爾克當成正面事迹宣傳?


我們是因為這個片子里沒有黑人,沒有穆斯林,沒有LGBT群體才抵制的,peace yo~


沒啥好看待的,不是一個文化體系的,三觀都不一樣,況且這種非定量的問題,都是各說各的,很難說服對方,都覺得對方思維好low。爭論這種事情,都是看誰的話語權更大。無疑在中國以外的市場,說不過英美,在國內市場,靠著英美這個招牌,會有些人被帶歪,但大局面應該中國贏。
但就咱們自己的立場看,這就是湊不要臉。


真的不知道英國人有啥臉來評價。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勉強算三流國家,還希望來輸出他們自己國家無聊的價值觀?

敦刻爾克大逃跑,內褲都給扒了,還好意思說。感人事迹哪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德國女人還自己凍著給前線將士捐衣服呢。

還嫌棄我們抵制你,典型的豬隊友還不能噴了?二戰存在感低的可怕,要不是靠著美國輸血早跪了。從張伯倫賣捷克斯洛伐克開始就是一直賣隊友,難得團戰沒有被團滅,殘血賣隊友tp回城就把自己吹的好像贏了一樣,不噴你噴誰?總不能還給你點贊吧?


認為票房非常合理,3億多,由於推遲上映,加上類型片的原因,已經足夠了。


不,喪事喜辦是我們共同的價值觀。而且喪事喜辦的能力我們還不如你們,我們可沒有能力喜辦出什麼人性思考之類的玩意。


推薦閱讀:

為什麼香港不再有羅大佑,黃霑,和縱橫四海?
為什麼中國的神話故事裡都是女仙子下凡而沒有男仙子下凡?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叫充電寶而不是移動電源?
中國歷史上有過那些「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實例?
高智商的本質是什麼?

TAG:電影 | 文化 | 英國 | 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Nolan | 敦刻爾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