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活在國際大都市是怎樣的體驗?

比如上海,紐約,北京,倫敦,東京等等


我10歲起閱讀《文匯報》,知道90年代前半葉上海有一百萬小煤爐和一百萬馬桶,人均居住面積是個位數。當年人均居住面積低於4平方米的居民有幾萬戶。「小閣樓」、「亭子間」之類居住環境是市民的生活常態。

參照當時上海知青家庭出身的玩伴的說法,雖然家長成天的「上海長」、「上海短」,但是一提到回上海,都是一副酸葡萄架勢說:「上海的處長都住不了我們這麼好的房子。」其實他家住的就是兩室一小廳,套內面積50平方米出頭。

90年代初,上海「五年大變樣」的重頭是棚改。「住房解困工程」的目標是「365」,意為2000年之前拆除365萬平方米的危舊棚房區。結合人均居住面積,這一改造幾乎涉及一百萬居民。這座城市超過了承載能力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90年代實質上已經步入了緩解期。

1986年,一棟舊社會時興建的大樓(當時交由一個很體面的機關辦公,按理說日常維護還算可以)因為電線短路發生火災,留下了」隱患險於明火,責任重於泰山「的警訓。

1987年,陸家嘴黃浦江過江輪渡碼頭,4萬多被大霧推遲行程的上班族擁擠於此,發生嚴重踩踏事故。上海市以此說事,終於把上解中央的財政比例從92%降到了88%,修建了包括延安東路隧道在內的一系列基礎設施。

蘇州河的黑臭順風幾公里外都能聞到,外地人對上海自來水濃厚的氯氣味留有深刻印象。70年代興建一條把污水引向浦東」污染搬家「的工程,都作為新生事物的典型,寫入了因為當年的工業技術與科學文化優勢,主要由上海作者主筆的《十萬個為什麼》。甚至80年代一部內容包含了懲治蘇聯上層叛變集團的等時代特色內容的科幻小說《飛向人馬座》,作者都煞有介事的說從澱山湖引水沖淡黃浦江的污水,環境就好了。結果沒等水污染問題採取科幻小說作者的設想得到解決,1988年的上海甲肝大爆發先來了。

直到90年代,上海人民的生活條件,說實話跟內地一些地方沒什麼優勢,住房問題就扯了後腿了。1992年召開的中共上海市委第六屆大會提出2000年實現住房成套率70%,人均居住面積10平方米。這個目標於1999年提前一年實現,然後我住校去了,家裡就看不到《文匯報》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鄰居家的上海知青陸續搬回了上海。院子里一共兩家沒搬,一家是丈夫有重病,一家是男主人在機關里已經有了不錯的位置。

新世紀,在高強度的城市建設稅(以高房價為表現)徵收力度下,上海雖然多塞進了上千萬人口,但是居民還是享有了更好的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在高房價和高經濟增長率的共同推動下,世博會之前的上海或許是上海的白銀時代。2008年,我熟悉的一個拿5K月薪的小白領可以在」江蘇移動歡迎你「的陽澄湖畔買房子。一個值得全國人民做的」上海夢「愈發豐滿,上海人民喜聞樂見的魚素雞同志為此說出了」上海是全國人民的上海「。如今,或許改為」上海是全宇宙能為上海帶來高價值人民「的上海。 如何解讀「北京 2015 年將鼓勵用人單位多用京籍勞動者」這一政策? - 鄧鉑鋆的回答

2014年,上海人均居住面積24平方米,住房成套率93%。

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北京。

建國後,由於大量人口進入城市新出現的工作崗位,京滬兩地都現出了幾段持續數年的人均居住面積下降的情況。某建築大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就拿北京來說,解放後蓋了1800萬㎡。等於過去幾年北京建築面積的總和。但是,同時期,北京的人口卻增加到原有的三倍,並且新建築中只有40%左右是居住建築,尚分配給新增加的人,每人只攤得到2.5㎡,還擱不下一個中型的木床。這些人的居住問題,全靠發掘原有房屋的潛力,擠著住來解決的。七、八口人擠在一間小屋裡住的情形是司空見慣的事。不僅北京如此,各大城市也都有同樣的情況」。大師因此為那次的採訪被打成右派。轉載:不能光顧著蓋高樓大廈了——劉華光採訪華攬洪|ikuku.cn|在庫言庫


北京人民不用早起刷馬桶,第一次申奧的時候奧委會官員拿一百來萬小煤爐說事。因為室內沒有方便的上下水,痰盂在人民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北京市民的生活狀態,好一點的是《我愛我家》的賈府,四居室的部長樓,周末能吃餃子;差一點的,在痰盂旁邊洗菜,吃飯摳腳,拍成電影讓國內群眾看了沒事,讓國外群眾看了……《貧嘴狄仁傑……啊不,《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他家要不是有工作和有黨組織所以治安不錯,經歷的的棚戶區生活比巴西貧民窟好的也有限。這個故事以北京為背景。

現在說這些,很多人完全是在聽「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時候」的故事了,好像是在說另一個世界的事情。如今的北京、上海,是天朝」城市像歐洲「的典型,甚至比歐洲還好。馬督公 @馬前卒 有一個不錯的回答,講的是上海如何在德國青年工程師面前驚艷萬分。洋人拍科幻電影,想反映幾十年後的未來城市,會來上海取景。美國電影《Her》取景上海替代未來洛杉磯 稱洛杉磯不夠摩登 就像當70年代蘇聯人為了拍《飛向太空 Solaris》(2002)的原版,跑到東京,在高架路上轉來轉去,拍科幻電影的外景一樣。但是,這樣讓全世界眼前為之一亮的國際化大都市,畢竟只是短暫的近年的故事。這個提問,在生長在國內的知乎用戶那裡,只能由90後、00後的知友完成。

當然,我決定邀請沿海國際化大都市、天朝沿海重要中心城市——韓屬膠澳的食利階層,人稱」袁半城「的知乎自干五界四大美女大V之一 @袁蕾回答這個問題。韓屬膠澳,魯縣文明之光、進步火種,下一站直轄市,天朝第五城。


我看這題是藥丸,說好的國際大都市,結果答來答去就上海北京兩個地方,其他沒了…

也是啊,在貴乎,北上廣已經早就碾壓全球了,其他鄉下地方有啥好講的。

我也是不懂了,明明都是小時候在弄堂口跳橡皮筋在地上打滾吃油墩子的小巴拉子,到現在突然就搖身一變自居「國際大都市居民」啦,metropolitan了是伐?

可以把眼睛睜大點,周末不加班的話開個車往外面走一走,以人廣為中心往外開車開個半小時,然後你看看是什麼樣的上海,我們再來談談國際大都市的事情,好嗎?

高貴的上只角人民會捨得離開法租界嗎?可上海有多少法租界呢?小時候擠巨龍車的感覺我還有呢,這才開了幾年小車啊,真以為自己翻身的農奴把歌唱了,2000年前後的上海是什麼樣,一口一個自己是上海土著的你們,不清楚嗎?實在記性差的,推薦你看部電影,《股瘋》,你就都想起來了。

還有,我想告訴各位一句話,所有什麼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其他城市是沒有xxx,第一次知道其他城市剛剛有xxx這種話還是少說幾句,這根本不是居住在大城市能給你帶來的好處,而僅僅是因為你

見 識 太 少

旁友儂幫幫忙好伐。


可以感受到現代性自由在身上穿越和流動。

上海和北京都是在近年才稍微有國際大都市的影子,這個時期還處在「小時候」的人應該還沒能在知乎答題。


1.不太會說xxx餐世界第一這種話,大部分人的味蕾寬容程度很高,同時聽覺也很豐富,唱片,卡帶買的很雜
2.喜歡熱帶飲食,大城市發達的物流保證了食材的新鮮和供應,以香料和高級海鮮為主的熱帶飲食價格親民,優質移民保證廚藝有保障
3.大城市產權極其清晰,行政也會相對合理的分配公共資源,不喜歡干涉別人的別人的私生活,也非常痛恨別人干涉自己的私生活
4.發達的航空業保證了便捷的出行,周末有假都會出去短途游,在我那個年代是以曼谷,日本為主,現在是關島,台灣,登巴薩,越南
5.發達的傳媒造就了大部人的閱讀量都很大,同時大部分人語言學習能力很強
6.用的最多的粗話是fuck,大城市什麼語言背景的人都有,罵人一定要保證對方聽得懂
7.老哥多,我14歲在唱片店認識了台灣跑路過來的躲債的大叔,開始弄機車,愛好一直堅持到現在
8.有各種各樣形形色色。莫名其妙的宗教,同時不同文化交融會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巴基斯坦移民蓋清真寺是找了大師來看風水的
9.第一次性行為的年齡很早,更容易接觸成人資源
當然我跑路以後,台灣,日本,越南老哥變成了黑人,愛爾蘭老哥(後兩者要有意思的多,講話真的好聽),搞詐騙的澳大利亞人也變成了俄亥俄人,穆斯林沒有原來好相處了,原來我比較喜歡拿印度人開玩笑,現在變成了猶太人,海鮮也變成了義大利,希臘,加勒比式做法,原來喜歡看足球,現在很少看了


我市領導問視察的朱總理,您看我市像不像國際化大都市。總理怒答,我看像個大縣城。


那就是一種從小上知乎的感覺。


謝邀,我小時候北京還不是國際化大都市,至於城八區(現在是城六區)以外的通縣、昌平縣、大興縣之類是不是「國際化大都市」,我不得而知,因為沒去過也沒打算去,就這樣

還是小時候好,等人不來,一般會說「這傻X怎麼還不來,去趟通縣也該回來了」

海淀,石景山,丰台,朝陽,我們老四位都算近郊,居然有通縣人在此問一下強答一記,只增笑爾

另外《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說的是老西城也就是現在西城區北片兒的故事,取景都是鼓樓,新街口兒一代,宣武人民就別跟著坦兒哄了,您們從新街口兒豁口兒的衚衕開始溜達,一直到西四,這一片兒的老衚衕建築風格,誰要覺得和宣武崇文的衚衕是同一種類型的建築,不是傻就是壞

再說了,宣武崇文,你現在去也沒見著這兒有什麼國際大都市的影子啊,人不辭路,虎不辭山,唱戲的不離韓家潭,這是為什麼呢?宣南為什麼民間文化興盛,敢光明正大的說出原因么?不就是娼伶不分么


小學在深圳,初中開始在廣州,現在在倫敦念大學。從小旅遊去了北京,悉尼,洛杉磯等等。感覺算是感受了不少所謂的大城市吧。

說說我的感受就是,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人們每天的工作生活,都是一樣的。我住在倫敦金融城canary wharf,就是什麼jp morgan,hsbc,路透社在的地方。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對不對?可是每天看著他們都一樣,上班工作養家。真的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高大上的。

然後我覺得眼界這個東西吧就是你見識多了以後,能包容萬物,一視同仁,不帶偏見,僅此而已。


斯大林你們知道吧?對,就是那個喬治亞的斯大林。我從小就在斯大林公園邊長大。

猶太你們知道吧?對,就是阿拉伯的那個猶太。我從小就在猶太學校,猶太教堂邊長大。

韃靼人你們知道吧?對,就是韃靼斯坦共和國那個韃靼,我從小就在韃靼人的清真寺旁長大。

7歲接受啟蒙教育,可以自選朝鮮語教學或者漢語教學。中學開外語課,可以自選英語/日語/俄語。一個班的同學,就有人學不同的外語。

清真寺,猶太堂,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佛教寺,姑子廟,夫子廟,道觀,x輪功,哪個場所我沒去過?(好像有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至於吃/住/用的,俄國鰉魚子,飛龍肉,立陶宛干腸、麵包什麼的我就不多說了。

最後請欣賞圖片


北京土著,1988年生,海淀中關村長大的村裡人。
秋天出生在海淀醫院,我爸喝完酒經常和我說,當時你媽中午就進產房了,我在外面等,結果你一直不出來。一起等的別的孩子爹都走光了,就剩我一個人,一地煙屁股,急死我了。最後夜裡1點多才出來。
小時候最開始在昌平有個房子,我最早的記憶就在那裡,坐在地上,光線很亮。
三四歲時候跟著姥姥姥爺在現在的北京體育大學那邊上過託兒所,全托。晚上會有很多小孩子,四五十人吧記不清了,大家都脫光了排隊等阿姨給我們挨個沖澡。大家會在一個超大的鐵盆邊上做一圈泡腳,還會有一個小夥伴站著給大家擠牙膏。記得那時我們都叫北京體育大學為體院,體院裡面有一個大洞,聽人和我說是一把大火燒的,其實現在回想應該是建房子挖的地基。
那時候每次爸爸或者媽媽帶我從現在的北京理工大學裡的爺爺奶奶家去體院都是開摩托,或者騎車。一路上要很久很久,走的是現在北體南門的那條路。路現在還在,兩個車那麼寬,兩邊都是樹,彎彎的,路上車很少,有紅白色的大公共汽車,有拉客的小三輪。路現在還是那個樣子,不過邊上多了一條大路,路變成了一條小路。北體的南門也變成了學生吃飯的小餐館。上地變成了一個人很多的地方。

慢慢寫哈


坐標為我國地域黑公共第一目標城市。

把快節奏的生活從小當做習慣和唯一適應的生活方式。並且非常依賴大城市的基礎設施(覆蓋面極大的便利店,地鐵等),習慣了真心離不開。

出門在外不管在哪國內or國外都經常在某些時候內心抱怨一句:「這地方特么怎麼和家裡比?」(這個應該誰都會)

從土著角度來說自身相對打拚的人們具有較大先天資本優勢(此優勢和自己拼搏沒什麼關係,例如住房。同時這也幾乎不可能拼搏出來),因此擁有相對較小的生活壓力,更容易吸收了解城市本身的文化和魅力所在。 我很感激。

會土著語。

更容易對光明冰磚另眼相看。


如果北京算國際化大都市的話,只有00後有資格作答。

不要說我小的時候,就是95年北京公司招聘還要北京戶口呢。那會房子基本上都是公房或已售公房,租房子還要謊稱是房東遠方親戚。北京地鐵從復興門修到西單就修了好久。


咋的!鐵嶺出身丟人啊!


上海土著 三代之前也基本土著
00年狗 從小就被爺爺奶奶帶著逃課在上海到處玩 對市中心非常熟 雖然是楊浦狗但最熟的卻是淮海路到人廣一帶
難說對外地沒一點偏見 去過南京北京都不喜歡
幼兒園就有英文課 初中甚至有四門英語課
高中活動多的飛起(中上市重點x) 無法體會毛坦廠之類的學校的死讀書
圈子固定 基本也都是土著 男旁友也是上海長大
無法理解看春晚看中央台的習慣 光是東方衛視(?雖然現在很難看) 啥的地方台看看就成了哇
出國去哪個國家都沒有什麼覺得很厲害的感覺
周末展子多 從不用擔心錯過一次漫展就後悔一年的情況
包容度高 穿lo或者jk制服出去不會被感到很奇怪 也有老阿姨誇我敲可愛
周五跑上音打打給 感覺其他地方都沒有這麼多的打師(?)
差不多啦!!想到別的再加!!


從小生活在上海,現定居倫敦,和其他小城市人區別就是你不會整天把你的城市造了個橋,修了條路,修了條地鐵,造了個商場,多了個電影院這些城市變化掛在嘴上,寫在在朋友圈上,習以為常,不會覺得太興奮。
而有人批評你的城市讚揚你的城市,或者新聞寫到你城市了,你不會感覺受了太大侮辱,地域敏感度也不會這麼強。


在美國東北部發達地區讀書生活,再回國後,再看到這篇文章的感受:


本科畢業後的六年,一共在5個城市生活過,中國,美國(一直在某特大城市周圍居住,也在業界第一的公司工作過)


我理解你從小在上海,北京長大以及由此的自豪感,我的家鄉雖然是小城市,我也愛


每個地方,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局限,也導致了你的局限。對於人來說,「局限」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無知(ignorant),而無知/ignorant與「受過良好教育well-educated」是違背的。

得益於美國實在太多元化了,和不同種族文化深度交流過,再和自己自己國家對比過,我深深的被美國對各種文化的包容和don』t judge(不評論)的理念動容。


出國讓我學到最大的東西就是:it made me less ignorant.(出國讓我少了一點局限/無知)


所以我想說,在生活過那麼多城市之後: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自己的國家,我更愛這個世界


從小到大生活過(均為一年及以上)的城市和國家有:上海、天津、深圳、北京、群山(韓國)、天安(韓國),目前在紐約。

畢業之後gap了一年來到紐約上學。
於我,紐約比上海更有藝術氣息,比北京腳步更加匆忙,比首爾更加擁擠,比天津的好吃的還要多……
當我發現紐約的地鐵不準時,北京的地鐵不排隊;
當我發現紐約的餐廳特別貴,上海的衣服特別貴;
當我發現紐約的上班族特別累,天津的上班族打瞌睡;
當我發現紐約的人們長得都不一樣,首爾的姑娘化的(或者整的)一毛一樣
……
(以上概括並不代表所有群體,僅僅是個人的印象,甚至是刻板印象)

我突然發現,我曾經不愛的城市也有可愛之處,我愛著的紐約也有不足之處,只不過是因為我和紐約最合拍,但不代表其他城市一無是處。


於是我明白了,每個城市正如每個獨立的個體一樣,如果無法愛它,起碼學會尊重它,看到它的好。

下一個目標是去倫敦生活工作個一兩年。


這個嘛……離開上海才知道上海的好啊QAQ

非本地戶口,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現在在江蘇小城H上高中。
在我心裡,上海才是故鄉,H城只是爸媽的故鄉。會有人噴我,喜歡繁華的地方?才不是。

生長在上海,從小住的都是弄堂誒,小時候還燒煤爐,洗澡在大紅盆里洗!!但鄰居都很熱心誒……
外灘的繁華,浦東的發達,看看就行了,我又不住這裡。友情親情,奉獻與收穫,都交織在這個上善若水,海納百川的城市裡。

在H城,鄉下有小樓,學校邊上有套房子,住的是舒服,可我放假除去到鄉下看爺爺奶奶,連出門都不願意。一方面交通實在不便,我自行車都不會騎;還有就是沒感情,不習慣。

小時候過年才來H城,倒也新奇,鄉下過年熱鬧。現在嘛……其實最受不了是素質問題……
還有複雜的關係我真心搞不懂 大媽們七嘴八舌的傳言也不想聽……
各種生活習慣就是不適應,這人文環境差異就是接受不了!!
店裡的衣服不僅土,還貴,貴!!
各種東西假貨冒牌貨橫行!!
沒有便利店,只有小賣部!!
滿大街的高中生打扮真成熟,好多都像小混混!!
學生群體的素質堪憂,行為難以名狀……

我也討厭別人以為我家在上海打工就很有錢,誰說的?但我感謝爸媽把我帶在身邊,沒有成為留守兒童,接受著上海的義務教育,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眼界終究不一樣。我不是上海人,我卻一樣維護上海。

我寧願住在原來的小閣樓上,餓了去樓下全家,無聊了泡泡圖書館,和同學們出去玩一玩(沒錯現在不想和同學出去 覺得哪裡都不好玩)。我就是想家,就是想上海,並不因為它的繁華,而是從小到大十幾年的熟悉與溫暖。

現在唯一的目標大學考回上海了啦(*"▽"*)?

除卻上海,皆是異鄉。


其實這個回答不適合這個問題,可能更適合回答「住在上海/國內大城市住久了會有什麼後遺症」。

對,後遺症。

主要是高樓後遺症。

高樓這個東西,中國特別多,不僅僅是摩天大樓,15到25層之間這種樓,其實已經很高了……因為中國商品房的特點,小區啊什麼的……說白了就是人多。如果在國內大城市住久了……很容易習慣到處都是這種高樓的環境。那麼之後,再跑去國外的所謂大都市看一圈的話就會渾身彆扭。

癥狀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感覺一到國外,天空就變得好看了。其實除了霧霾原因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平常因為高樓太多了所以沒什麼好好看到視野里有大塊天空的機會。十幾層的樓房已經很影響視野了。

然後就是對各種著名偉大建築物的高度感到極度失望。
比如埃菲爾鐵塔吧……如果在上海或者蘇州杭州新建的那種高樓邊上看得多了,再看到埃菲爾鐵塔的實物的話,估計會非常失望地想: 卧槽為什麼這麼矮?看東京鐵塔的時候,估計也會有類似感受。可能只有天空樹,迪拜塔這種級別的才會讓人感慨一下。

其實世界範圍內,即使是日本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我都不覺得高樓的密度有國內大城市這麼誇張。要是真在國內市區住久了以為大城市都應該這個樣子到處是高樓的話,出國旅遊的時候可能都會覺得國外的大城市不過是鄉下罷了。

不過一碼歸一碼,房子多和房子修的好不好看確實是兩回事。當然我也承認東京這種地方也有很多朝天看只剩個縫的摩天樓的群落,但也只是一群一群的。國內這樣基本都7層起的大量的住房,辦公樓連綿不絕,鋪遍整個市區的景象其實是不多的。

香港可能是個例外,更逼仄一些。

沒有去過印度,據說那兒居民樓什麼的更擠?


小時候出生於南市區(現黃浦區城隍廟一帶),擠在老房子里,房子雖小,但弄堂里全是小夥伴,鄰里和睦像一家人。後來搬到了浦東的高樓內,房子大了,卻再也沒了從前的那番熱鬧。


推薦閱讀:

為什麼現在還有這麼多的明目張胆的單休?
兼職與學習該如何平衡或者在學校期間是否就該好好學習?
表妹十八歲生日送什麼禮物好?
和知乎上的大牛們相比,感覺自己太失敗了,該如何振奮起來?
有哪些建議給初到杭州的知友?

TAG:生活 | 紐約 | 倫敦GreaterLondon | 東京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