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蝙蝠俠》系列中的傑森·托德(Jason Todd)這一形象?

《蝙蝠俠》系列中Jason Todd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和定位?
其形象到底是怎麼演變的?
其存在對布魯斯·韋恩(或者說蝙蝠俠)有何影響?

你可能想要閱讀或回答的同款提問:
如何評價《蝙蝠俠》系列中的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和蝙蝠俠(Batman)這一形象?
如何評價《蝙蝠俠》系列中的理查德·格雷森(Richard Garyson)這一形象?
如何評價《蝙蝠俠》系列中的提姆·德雷克(Tim Drake)這一形象?
如何評價《蝙蝠俠》系列中的達米安·韋恩(Damian Wayne)這一形象?


這篇回答已被重啟,我來聊聊從1983年到2016年這33年間各代編劇筆下的桶哥都是什麼樣子的。

在這裡為了方便說明我把Jason Todd在主要刊物或者個人刊登場的年代分成了5個部分:

  • 1.0版本:1983年3月登場到1986年5月的《Detective Comic》574話為止。
  • 2.0版本:1986年6月第一次硬重啟到2002年4月的《Batman》月刊600話為止。
  • 3.0版本:2003年9月《Batman》月刊617話再登場到2011年5月《Flashpoint》為止。
  • 4.0版本:2011年5月《Flashpoint》第二次硬重啟到2016年5月《Rebirth》為止。
  • 5.0版本:2016年5月《Rebirth》軟重啟後的DC YOU系

Frank Miller的《Batman》系列(比如《Dark Knight Return》),讀者朋友們可以看RED韻同志的專欄。(這個頁面的第二個熱門問答就是他寫的,我在這裡不多廢話了。)

周邊衍生刊物(比如《Arkham Knight》和《Convergence》)可以自行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相關介紹文字。


本文字數48000字(包含少量圖片),預計精讀需要消耗40分鐘的時間和2MB的流量。

文案全部都是我自己寫的,歷代漫畫登場列表均在Comicvice上核對過。(可能有缺,歡迎補漏)

沒有參考任何中文版本的二手科普文章,我歡迎任何人來查重。

需要非商業轉載或者引用時,不需要跟我打招呼,只求不要瞎搞(拿去跟人對噴什麼的)。

評論區沒有被我重啟,歡迎各種各樣的磚頭和口水丟到下面的評論區里。


1.0版本:1983.3-1987.5

這個階段大概持續了4年,很多人可能對於1.0版本結束的時間有點爭議,我把時間線稍微整理一下,可能讀者朋友們理解起來會有點亂。

  • 1986年3月《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完結以後,《Batman》月刊和《Detective Comic》這兩本刊物沒有馬上跟著重啟,而是繼續按照之前連載的故事線連載。
  • 1987年2-5月,《Batman》月刊把Frank Miller的《Batman:Year One》連載完畢以後,6月的408話正式重啟,Jason進入2.0版本。但在這之前,Max Allan Collins在1986年12月-1987年1月出刊的《Batman》月刊402-403話中以Jason2.0的設定寫了一個實驗性質的獨立破案故事。
  • 我知道還有些人會默默的掏出1987年5月刊出的《Detective Comic》574話,對著我說:「574話才是重啟第一個故事。你看,前面的573話不是寫著「Next issue:The way it began——the new origin of batman」這樣的話嗎?」但嚴格意義上說來,574話應該算是之前573話Jason中槍倒地後的劇情。我理解為Jason1.0的一個盤點吧。所以,Mike.W.Barr接手後在1986年12月-1987年5月寫的《Detective Comic》569-574話,在這裡我算作1.0版本。
  • 1987年6-9月,Mike.W.Barr在《Detective Comic》把他寫的《Batman:Year Two》連載完畢後又用Jason2.0設定寫了2個短篇故事(合計3話)。雖然在2015年DC Comic出版的合訂刊《Batman:Second Chances》里沒有收錄這位編劇在1986年-1987年寫的全部作品,但在這裡我還是把這3話算在Jason2.0版本裡面去了。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算,兩本刊物不是同步重啟。我在這裡敲定的是1987年5月Jason1.0版本完結。


一共是14位編劇編寫了這個階段的Jason Todd,分別是:

  • Gerry Conway

1983.3:《Batman》月刊357
1983.5:《Batman》月刊359
1983.3-1983.5《Detective Comic》524-526

  • Doug Moench

1983.6-1986.10:《Batman》月刊360-400

1986.1:《Batman》年刊10

1983.6-1986.9《Detective Comic》527-566

  • Barbara.J.Randall

1986.11:《Batman》月刊401

  • Joey Cavalieri

1983.11:《Detective Comic》568

  • Marv Wolfman

1983.12《The New Teen Titans V1》37(與Mike.W.Barr合寫)

1984.7:《Tales of the Teen Titans》年刊3(與George Pérez合寫)

1984.11:《The New Teen Titans V2》3

1985.1:《The New Teen Titans V2》4

1985.8:《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5

1985.10:《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7

1985.12:《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9

1986.3:《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12

1986.3-1986.4:《The New Teen Titans V2》18-19

  • Kurt Busiek

1984.10:《World"s Finest Comics》308

  • Alan Moore

1985.6:《Superman》年刊11

1986.9:《Action Comics》583

  • Gary Cohn

1985.12:《Blue Devil》19(與Dan Mishkin合寫)

  • Paul Kupperberg

1986.2:《Super Powers》6

  • John Ostrander

1986.12-1987.1:《Legends》2-3(與Len Wein合寫)
1987.3-1987.4:《Legends》5-6(與Len Wein合寫)

  • Mike.W.Barr

1986.12-1987.5:《Detective Comic》569-574

《Tales of Teen Titans》62-63話(出版於1986.2-1986.3)和77-78話(出版於1987.5-1987.6)與《The New Teen Titans V2》2-3話、18-19話是同樣的內容。兩者之間屬於再版的關係。

一句話概括這個階段的連載就是:「把Dick Grayson複製黏貼了一遍。」


他的前任Dick Grayson作為美國漫畫史上第一個超級英雄助手形象,頗為成功。DC Comic的編輯們急於讓他單飛撈金,於是搞出了Jason Todd這樣一個在設定上與Dick Grayson高度雷同的形象放到了Bruce Wayne的身邊。

Gerry Conway作為第一任寫Jason的編劇寫的起源故事的設定大體是這樣的:

Jason Todd是Hill馬戲團的一名高空雜技演員,跟他的父母組了一個組合叫The Flying Todd。

殺人鱷跑來收保護費,Batman調查時受傷,她的母親發現了Batman的身份。

於是,他的父母開始幫助Batman和Robin一起調查;在故事的最後,夫妻倆被殺人鱷殺害了。

Jason急於為父母報仇,Bruce於是收養了當時12歲的Jason Todd,訓練他作為第二任Robin。

他有著一頭漂亮的金色頭髮和藍色眼珠,身高1.6米左右,體重48公斤的樣子。

性格上也是貼心小棉襖。在故事的最後,他接受了Bruce,把他視作自己真正的家長。

完全就是Dick Grayson的再版。這樣做從現在這個年代來看也不是不好,起碼可以緩和一下讀者朋友們對於Dick Grayson離開Bruce以後的一個心理落差,但是當時掏錢買漫畫的讀者們並不買賬。


Doug Moench作為繼任的編劇寫了這個版本的Jason三年多的時間。基本上Bruce跟這位Dick的繼任者的互動以及Jason這個版本的性格塑造都是他來完成的。在這三年的連載里,Doug Moench筆下的Jason是忠誠的,機敏的,熱情的美國男孩形象。對於Bruce完全是當成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樣看待。隨便舉幾個例子吧:

  • 為了能給Bruce分憂,他穿上了Robin的衣服跑去支援Bruce。
  •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形象與Robin更為相近,他自己把他的金色頭髮染成了黑色。
  • Bruce願意訓練自己時,他儘力做到最好讓Bruce高興。
  • Jason也會因為心目中的英雄Bruce和罪犯貓女搭檔而感到不高興。

Bruce也是把Jason視如己出,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愛護,而他當時最大的恐懼就是失去Jason。

  • Jason跑去支援他時,因為害怕Jason受到傷害,教育了他一頓。
  • 當福利局帶走Jason,一位叫Natalia的女性(實際上是Batman的敵人——Nocturna)獲得了Jason的撫養權以後,Bruce非常憤怒,意圖奪回Jason的撫養權,對她咆哮「Jason is mine」。
  • Jason不喜歡貓女,Bruce想盡一切辦法調和Jason和貓女之間的關係。

在這位編劇的手底下,Bruce和Jason就是一對相依為命,相處過程中有甜蜜也有磕絆的父子形象,他們之間的愛真誠而純潔。

後來的編劇寫2.0、3.0甚至是4.0版本的Jason時用的一些梗也基本來源於這段連載時期。


Mike.W.Barr筆下的Jason開始有點往2.0版本靠,但實際上還是用的1.0的設定。

Jason的行為舉止依舊斯斯文文的,沒有後面579話雙腳靠在桌子上那種很粗魯的表現。
Bruce和Jason倆人依舊跟之前一樣同框參加雞尾酒會啊,看棒球比賽這種公共活動。
Bruce依舊稱呼Jason為Jay,為了陪伴Jason,Bruce總是放Vicki Vale鴿子。
Jason中槍,Bruce心急如焚;Jason一醒過來,Bruce立刻伴在他身邊,跟他道歉。

算是繼續延續了Doug Moench那種磕磕絆絆、相互磨合的師徒加父子的風格。

到了1987年,Max Allan Collins接手開始重啟時,一切發生了變化。


2.0版本:1987.6-2002.11

這個階段一共持續了15年的時間。因為有「臭名昭著」的電話投票這一檔子事的存在,在這裡我把Jason的出場以1988 年開始連載的系列《A Death of Family》為界分成了兩段。


Jason活著的時候,有以下11位編劇編寫了這個階段的Jason Todd。

  • Max Allan Collins

1986.12-1987.1:《Batman》月刊402-403

1987.6-1987.10:《Batman》月刊408-412

  • George Pérez

1987.9:《Wonder Woman V2》8

  • Mike.W.Barr

1987.10-1987.12:《Detective Comic》579-581

  • Jo duffy

1987.11:《Batman》月刊413

1988.1:《Detective Comic》582

  • John Byrne

1987.11:《Action Comics》594

1988.4:《Action Comics》600

  • Jim Starlin

1987.12-1988.6、《Batman》月刊414-420

1988.8-1988.11:迷你系列《Batman: The Cult》1-4

1988.8-1989.1:《Batman》月刊422-429

  • Mike Baron

1988.1:《Batman》年刊12

  • Barbara Randall Kesel

1988.4:《Batgirl Special》

  • Marv Wolfman

1986.5-1985.6:《The New Teen Titans V2》20-21
1986.10:《The New Teen Titans V2》24
1986.12-1987.5:《The New Teen Titans V2》26-31
1989.1:《The New Titans》52

  • Kevin Dooley

1989.1:《Batman》年刊13(與Christopher Priest合寫)

《Tales of Teen Titans》79話(出版於1987.7)、84話(出版於1987.12)、86-91話(出版於1988.2-1988.7)與《The New Teen Titans V2》20-21話、24話、26-31話是同樣的內容。兩者之間屬於再版的關係。

一個詞概括這個階段的連載就是:一團糟。


Jason1.0版本跟Dick Garyson高度雷同,讀者不是那麼買賬以後,DC的編劇和編輯們在1987年6月正式重啟了Jason Todd這個角色,寫了新的起源故事,換了新的設定。

Max Allan Collins作為這個階段第一任寫Jason的編劇寫的起源故事的設定大體是這樣的:

Jason Todd出身於一個美國藍領階級家庭。

他的親生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不知所蹤,(他以為父親被關進監獄去了,實際上被雙面人殺害。)

他從小就跟有毒癮的母親(實際上是養母)在犯罪巷相依為命,艱難求生。直到有一天,母親因為毒癮發作死在了他的懷裡,從此他過起了偷盜的生活。

他住在一間破舊的廠房裡面,但他本性依舊善良。因為每天目睹各種罪惡,所以他對於犯罪本身天生反感。

有一天,他偷Batman的蝙蝠車的輪胎被Bruce發現。因緣際會中,他被Bruce收養,訓練成為第二任Robin,以接替Dick Garyson的空缺。

形象上,他跟他的前任一樣是黑髮藍眼。Bruce第一次遇見Jason時,Jason瘦骨嶙峋。

性格上,他兇狠、自大、魯莽、憤怒,但又勇敢,善良。對於他生命中真正意義上的父親Bruce,他是崇拜的也是忠誠的。

這樣一個起源設定一用就是30年。3.0版本和4.0版本的Jason的形象基本都是從這個設定發展而來,這樣寫看上去也沒什麼太大問題。

那問題出在哪裡呢?太短。基礎打的太薄了。

大家可以看嗎,從《Batman》月刊408話重啟到429話《A death of family》,總共就持續了一年半的時間,大概講了這麼些個故事:

  1. 一個起源故事。(《Batman》月刊408-409話)
  2. 一個有雙面人參與的關於Jason久未謀面的父親的故事(《Batman》月刊410-412話)
  3. 一個打日本形象反派的短篇故事(《Batman》月刊413話)
  4. 一個關於可能不是人類能完成的兇殺案的短篇故事(《Batman》年刊12 )
  5. 一個分屍案(《Batman》月刊414話)
  6. 1988年的大事件《Millennium(《Batman》月刊415話、《Detective Comic》582話)
  7. 與夜翼的相會(《Batman》月刊416話)
  8. 一個美蘇冷戰背景的四話連載(《Batman》月刊417-420話)
  9. 一個殺人犯最後不得善終的短篇故事(《Batman》月刊422話)
  10. 一個描述Batman與Gotham市民之間關係的短篇故事(《Batman》月刊423話)
  11. 一個雙面人越獄,Batman跑去阻攔的短篇故事(《Batman》年刊13)
  12. 《A death of family》的伏線(《Batman》月刊424-425話)
  13. 《A death of family(《Batman》月刊426-429話)

總共也才13個故事線,比起其他各個時期的Robin,Jason2.0講的故事真的是少到可憐。上面列表裡面我特意加粗的7個故事表示它對這個階段的Jason的人物形象塑造上至少起到了一點作用(描繪了他性格上的某一面或者突出了他的某一項特質)。其餘的故事裡,Jason基本就是常規的助手形象或者乾脆就是人肉背景板。

梗也好,故事線也好,這個階段的Jason跟Bruce的互動也好,人物形象塑造也好,什麼都沒有展開完全。這個角色還沒有真正意義上成長和完善起來,編輯們就拍板了,通過電話投票決定這個角色的生死了,最後以微弱差距投死了。在30年後的今天來看,這實在是太過於草率和急功近利。DC的編劇和編輯們對於這個角色完全就是隨意的態度,沒花什麼心思在裡面。

這樣做的後果也包括了很多年以後,很多人因為2010年的動畫電影《Batman:Under the red hood》開始入Jason的坑後,想看Bruce和Jason有什麼甜蜜的相處經歷時還需要回頭補1.0版本的Jason相關漫畫自行帶入來腦補。後來的編劇寫3.0和4.0版本的Jason時,也需要靠Doug Moench和Mike.W.Barr在1983年-1987年寫的內容或者像Scott Lobdell那樣自己原創一個梗來發糖,這真的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而且嚴格來說,COIE硬重啟了以後,以前的甜蜜過往應該算被抹掉了。)

再說Jim Starlin的《A death of family》好了。它也算是這些年來Batman故事線中的經典了,凡是需要提到Bruce Wayne心中的痛的時候,各代編劇基本上總會把Bruce父母的死跟《A death of family》拉出來。「Jason是一個死去的Robin」這個符號也在各個年齡階層的讀者群體中被反覆強化,以至於很多人可能不是那麼了解Robin,但是一提到死掉的Robin,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起了Jason。(笑)

Jim Starlin寫《A death of family》時引入了Jason的親媽設定,展示了Jason渴望家庭溫暖的一面。Bruce也因為失去了Jason這個兒子而傷心欲絕,把他的形象向偏執和瘋狂的一邊拉了一把。但對於我個人而言,我很難相信這真的是「A death of family」,起碼對於Bruce這個形象而言。

把這一年半Jason相關漫畫全部翻完後,我發現倆人互動的場景真的是太少了。我的感覺就是這倆人相處2年培養的感情其實沒有很多人想像中那麼深。回頭再看《A Death of Family》,428話中Bruce那麼傷心,我要從動機上分析只能說是:他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有多麼父子情深才那麼傷心,更多的只是抱歉(我沒有能夠把Jason教的更好)和負罪感(作為一個已經有著成熟技藝的戰士卻依舊沒救到你)而已。除非讀者朋友們把1.0版本倆人相處的經歷自行腦補進去,才能在這裡感覺到(或者說難聽一點,腦補出)倆人曾經父子情深過,他傷心也有失去了一個兒子,一個家人的原因在。當時的責任編輯Dennis O『Neil和編劇們早早地搞的這一出真的是「罪孽深重」(笑)。


至於Mike.W.Barr編劇寫的3話為兩個各自獨立成章的偵探故事,Jason2.0在裡面的形象也真的就只是助手的形象,除了《Detective Comic》581話里有一個怕冷的梗在裡面。其餘部分從人物塑造角度而言基本沒有什麼展開或者補完。我在這裡跳過了。


Jason死了以後,有以下25位編劇編寫了這個階段的Jason Todd。

  • Marv Wolfman

1989.6:《The New Titans》55

1989.9:《Batman》月刊438

  • Doug Moench

1993.7:《Batman》月刊496

1994.10:《Batman》月刊000

1996.1:《Batman》月刊526

  • James Robinson

1994.2:《Showcase "94》2

  • Chuck Dixon

1994.10:《Detective Comic》000

1994.10:《Robin》000

1997.7:《Nightwing v2》10

2001.10:《Robin》85

  • Mark Waid

1995.12:《Underworld Unleashed》2

1999.2:《The Kingdom》2

  • Alan Grant

1990.7:《Detective Comic》618

1990.11-1990.12:《Batman》月刊456-457

1996.1:《Batman/Demon》

  • Devin Grayson

1999.1:迷你系列《JLA/Titans》2(與Phil Jimenez合寫)

  • Janet Harvey

1999.10:《Batman 80-Page Giant》2(與Jim Balent合寫)

  • Geoff Johns

1999.11:《Day of Judgment》3

  • Dan Curtis Johnson

2000.10:《JLA 80-Page Giant》3

  • Mike Mignola

2000.11-2000.12:迷你系列《Batman: The Doom that Came to Gotham》1-2(與Richard Pace合寫)

  • Steve Vance

2001.10:迷你系列《Deadman: Dead Again》2-5

  • Kelley Puckett

2001.5:《Batgirl V1》14

  • Peter David

2002.6:《Young Justice》44

  • John Francis Moore

2003.2:迷你系列《Batman: Family》7

  • Ed Brbuaker

2002.4:《Batman》月刊600

  • Scott Beatty

2002.12:《Batman: Gotham Knights》34

2003.8:《Batman: Gotham Knights》42(與Dean Motter合寫)

2003.9:《Batman: Gotham Knights》43(與John Ostrander合寫)

2003.10:《Batman: Gotham Knights》 44(與Jill Thompson合寫)

2003.11:《Batman: Gotham Knights》 45

  • Kurt Busiek

2003.11:迷你系列《JLA/Avengers》3

  • Anderson Gabrych

2004.3:《Detective Comics》 790

一個詞概括這個階段的連載就是:背後靈。


Jason死了以後,Bruce需要一個新的Robin在他的身邊。既不能跟Dick Garyson雷同,又要避免Jason2.0那樣不被很多人接受。於是,Marv Wolfman設計了Tim Drake這樣一個「Batman and Robin的粉絲」的人物形象,起源上跟Dick Garyson有關聯,方便讀者接受。在《Batman》月刊436-439連載的《Batman:Year Three》中被引入,緊接著在440-442連載的《A Lonely Place of Dying》中正式登場,後期的編劇再不斷完善,把Tim向智者、偵探和Bruce的知己這個方向上寫。

這段時間的Jason絕大部分時間就是以回憶(例如《Batman》月刊438)、背後靈(《Batman》月刊456-457)或者更加乾脆就是綠鱗小短褲制服(《Detective Comic》618、《Batman》月刊526)的形式出現在1989年-1996年的連載中。起的作用無非就是兩個字:陰影。

Tim活在Jason的陰影下得不到Bruce的承認,想變成更好的Robin以撫慰Bruce的心。

Bruce害怕失去Jason那樣再失去Tim,再一次面對人生中的重大失敗。

編劇們就這樣把Jason2.0當成了描繪Tim和Bruce兩人之間的關係的工具。


這段時間也是DC Comic佳作頻出的一段時間,基本上每年都會有質量很高的圖畫小說或者迷你系列出版,比如《Batman: The Doom that Came to Gotham》、《JLA/Titans》、《Deadman: Dead Again》、《JLA/Avengers》。當編劇們需要展示Bruce內心的傷痛的時候,Jason2.0就會以背後靈的形式出現在這些漫畫的某一頁的某個小格子里,起的作用無非就是「大家快來看啊,Jason的死讓Bruce心裡有多痛。」


在這個階段,我很想聊聊的是Jason的真·親爹Doug Moench。

Jason1.0時期,Doug Moench給後來的迷弟們迷妹們貢獻了不知道有多少Bruce和Jason之間親情向和治癒向的家庭梗。對於Jason這個形象,他可以說是懷著滿滿的愛。比起後來的Judd Winick,這位資深編劇才是Jason的真·親爹。

大家可以看嘛,Doug Moench為了給Jason報仇(笑),在1993年連載《Knightfall》系列時特地讓Bruce把小丑給暴打了一頓,破了小丑的局,讓他的詭計沒有得逞。終於讓Bruce出了一口惡氣。

(下面這組圖出自《Batman》月刊496話)

大家看那獨白框,寫的催淚程度一點也不比Judd Winick《Under the hood》里Jason的獨白來的少:

But...JASON...

...Jason is ...DEAD...

Just a boy good at heart,more brave than a man.

Too brave to BECOME a man.

Just a boy,his parents felled in blood.his own life was ripped and torn from the world he protected.

Just a boy,but never to breathe,speak or move AGAIN.

Just a boy,but FAR too brave to face the shark.Lurid madness of a GAINNING KILLER.

Just a boy...DEAD...But to his killer nothing more than a SICK JOKE.

Just a boy...BUT FOREVER GONE.

(注意,這裡全部大寫的單詞表示重讀,意在表達此處人物的感情強烈。)

Doug Moench筆下的Jason依舊是那個保護著他珍愛的世界的那個Robin,依舊是Bruce疼愛的善良的勇敢的兒子的形象,Bruce在這裡就真的是一個失去兒子,苦於自己不殺人的底線不能突破,但又傷心欲絕的父親形象。明顯還是按照Jason1.0的路子來寫。


作為紀念刊物也是《Zero Hour》策劃配套出版的《Batman》月刊000話,同樣也是Doug Moench寫的,大家看那個措辭:

比起父母的死,Jason的死給Bruce的靈魂造成了更大的創傷。

直到現在,他都不能從Jason的回憶中平靜下來。

這真是對Jason有愛的編劇才會寫的出這種話來,而且是在這種55周年紀念話數里。

Doug Moench寫這裡時還是帶了1983年寫Jason1.0時的那種父子感在裡面,才能顯的那麼「深厚」。

如果換成其他編劇啊,那就基本見鬼了。就比如《Batman》月刊713話吧,作為New52刊號歸零前,整個《Batman》月刊舊版漫畫的大結局和總結期數,編劇Fabian nicieza直接把Jason形容為「Wrong」。

2002年多刊聯動的大事件《Bruce Wayne:fugitive》里,Ed Brbuaker執筆了《Batman》月刊600話,裡面寫了一個Jason2.0的場景,這也是新千年後,Jason Todd的形象在一線刊物里的第一次登場。

Bruce即將踏上逃亡之旅時,回憶起了那個當時跟自己鬧起矛盾的Jason。他把這些都視作珍貴的回憶,不願帶著它們跟著自己一起逃亡,只願把它們都留在蝙蝠洞和韋恩莊園里,平靜的留存下去。


2004年,Anderson Gabrych給《Detective Comics》寫了11期稿件,Jason只是在790話以墓碑的形式出場了3張圖。

在Jason十八歲生日那天,Bruce帶著Cassandra Cain給Jason掃墓,以Jason的例子教育Cassandra不要重蹈Jason的覆轍,痛婉Jason失去了他本來應該可以獲得的正常人生。在這裡Burce對於Jason看起來只是導師一樣的身份而不是父親。生活細節基本都是他自己謅的。


2002年底,Jeff Loeb和Jim Lee策劃《Hush》這個系列時,Jason回歸的序幕也即將拉開。


3.0版本:2003.9-2011.10

這個階段一共持續了8年的時間,絕大多數所謂的「桶哥粉」啊、「迷弟」啊,「迷妹」啊對於Jason的認知基本都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因為有Grant Morrison這個來自蘇格蘭的腦洞奇大的光頭的存在,在這裡我把Jason的出場以Grant Morrison在2006年9月正式接手《Batman》項目為界分成了兩段。

Grant Morrison正式接手前,有以下7位編劇編寫了這個階段的Jason Todd。

  • Jeff Loeb

2003.9-2003.10:《Batman》月刊617-618

  • Judd Winick

2004.8-2004.9:《Batman》月刊629-630

2005.2-2005.8:《Batman》月刊635-641

2005.11-2006.4:《Batman》月刊645-650

2006.5:《Batman》年刊25

  • Scott Beatty

2005.4-2005.5:《Nightwing V2》103-106

  • Andersen Gabrych

2005.8:《Batgirl V1》65

  • Geoff Jones

2005.12:《Teen Titan V3》29

2006.1-2006.2:《Infinite Crisis》2-3

  • Steve Niles

2006.1:迷你系列《Batman: Gotham County Line》2

  • Bruce Jones

2006.5-2006.9:《Nightwing V2》118-122

一個詞概括這個階段的連載就是:「新生」。


Jeff Loeb在2002年策劃《Hush》這樣一個全明星陣容的系列時就在考慮最終反派Hush的問題。Hush是誰?Jeff和Jim Lee最開始的想法就是做一個跟Bruce有聯繫的反派,而他們幾易其稿的結果就是想把Jason帶回到Batman系列故事中,通過故事的暗線和伏筆讓讀者明白Hush就是Jason Todd,而不是Tommy Elliott。這也成為Jason3.0版本一開始的基調:Jason Todd就是來給Bruce找麻煩的。藉此,15年沒有正經以活人形象登場過的Jason在《Batman》月刊617話再度回歸。


但是,真正把Jason3.0在這個階段給完善起來,把他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成熟且獨立形象融入Batman的漫畫世界觀的其實還是後來接手的編劇Judd Winick。他寫出來的東西無一不催人淚下,又或者說「狗血十足」,但是細嚼起來又會發現細節頗多,誠意滿滿。

JW同志從Jeff Loeb那裡聽聞到「Hush」其實是「Jason Todd」後,頓時腦洞大開。他覺得Batman「曾經最大的失敗又從墳墓里爬了出來,他曾經的弟子,最為親密的人用自己對付敵人的方式轉頭來對付自己」很有搞頭啊。好吧,他借著接手《Batman》月刊的機會,Let『s do it。他借著在2004年寫《As the Crow Flies》這個系列的機會,在629話讓Jason3.0以Bruce的幻覺形式引入,預設伏筆;2005年2月開始為期一年的長期連載《Under the hood》中讓Jason3.0形象正式登場。


Judd Winick作為這個階段Jason的親爹編劇寫出來的起源故事大體是這樣的:

因為Superboy-Prime在《Infinite Crisis》中打碎了現實之牆的緣故,Jason以一個活殭屍的形態復活,從墳墓里爬了出來。在Gotham當地流浪了起碼一年以後,Damian的媽媽Talia接到線報,出於對Bruce的愛與恨把Jason帶回到自己身邊照顧;最後丟入到拉撒路之池恢復了Jason的神智,相對的也放大了Jason性格中本來就有的暴戾的一面。

Jason從Talia處得知Bruce有了Tim作為新的Robin,Joker依然時不時作惡後勃然大怒,覺得自己生命中真正的父親彷彿輕易的把自己拋下了,發誓報復。他參與了Hush的計劃,卻在跟泥臉交換身份時錯過了Bruce對當時假扮成Jason的泥臉所說的「Even in the end,Jason knew how much I loved him」這句表達他心意的話語。只見Bruce暴打「Jason」,卻沒有看到他最想在Bruce臉上看到的愧疚的表情的Jason懷疑起Bruce曾經對自己的愛,放棄了Bruce教導的不殺人的信條,以Red Hood的身份回到Gotham挑起幫派鬥爭,做一個敢殺人,更為高效的「Batman」。

Bruce得知Jason復活,《Hush》中他見到的也是如假包換的Jason時痛心不已,滿懷負罪感,就跑去解救被Black Mask和Deathstroke盯上的Jason。他以為Jason明白自己對他的關愛,嘗試勸Jason回頭,但被拒絕(Jason當Bruce的面殺了一個脅迫他的反派),Bruce自此以為Jason其實是想要超越自己,難以變回自己身邊的那個「Boy,The Wonder」。

Jason以小丑的生命做威脅策划了一場決鬥,同時,Blüdhaven受到攻擊被夷平,Dick Grayson生死不明。Bruce懇求Jason讓他去救Dick,卻被Jason威脅,因為Jason認為Bruce比起自己更愛Dick這個「好」兒子。Bruce不得不拿出全力跟Jason對決。對決最後,Jason告訴Bruce他做這一切只因為Bruce放任小丑繼續害人,他白死一場;他怨恨Bruce把他拋下了,要求Burce在他和小丑兩人之間做出選擇,選一個人活下來。

(不是很多人想的Jason一定要Bruce殺掉小丑為他報仇。Jason最後把槍丟給Bruce,要Bruce在自己和小丑之間做選擇也只是想看自己在Bruce心裡的分量到底有多少,Bruce有沒有愛過自己。)

最終,Bruce用蝙蝠鏢割破了Jason的頸動脈,小丑被解救後隨即引爆了Jason事先預埋的炸彈,大樓坍塌。Bruce倖存,Jason不知所蹤。自此倆人產生裂痕,Jason變成了亦正亦邪的Red Hood,Bruce也把曾經對Jason的愛緊緊鎖在心裡,留存下來。

相互信賴的「父親」與「兒子」因為一個接著一個的巧合,一個接著一個的誤會最終分道揚鑣,勢不兩立。

以前是「父親」失去「兒子」,現在換成「兒子」失去「父親」。我光打出這一大串出來就覺得特別狗血了。

他借《Under the hood》這個故事把Batman的不殺信條首次作為推動故事的主要矛盾,擺到了檯面,引發了讀者對於「不殺」這個概念的思考;原著里寫的那些「可怕」的台詞也讓一批人哭翻,為Jason實打實的攢下了一票人氣。放到10年後的今天看來,當時的Jason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而從人物形象設定上來看,JW也是花了很大的心思。Jason3.0版本的形象是以Max Allan Collins在1987年的Jason2.0版本起源設定發展而來,但他把Doug Moench在1983年-1986年寫的Jason1.0版本的核心以及Bruce和Jason互動中的那種父子情深感放了進去。變成了這樣一個改良版:

  • Bruce當年收養Jason確確實實因為他看見這個跟自己一樣目睹了大量黑暗,一樣憤怒的孩子後害怕他走上歧路才收養的他。(Jason2.0的起源)
  • 但是,在2年的相處過程中,Bruce和Jason確確實實是培養出近乎於父子之間才會有的感情(Jason1.0的互動模式),而不僅僅是導師與學生、司令官與士兵的互動模式。但當時,Bruce還沒有做「父親」的自覺,直到Jason離世,Tim來到他生命中以後他才發覺到這一點。作為補償,Bruce對於Tim的保護欲及其強烈,因為他害怕再失去一個搭檔。(Tim的親生父親還活的好好的,說是「兒子」那也是《Identity Crisis》以後的事情)

從人物性格上來看,JW為了改變Jason1.0版本與Dick Grayson高度雷同和2.0版本因為連載時間過短造成人物性格展示不完全的情況還要貼近當前流行文化,吸引當下主流讀者的人氣,給Jason3.0重新設計了大量的點和梗,塞滿了各種可供回味的小細節,可以說是煞費苦心啊。

  • Jason3.0本質上還是那個曾經在Bruce身邊,彼此守護,一起作戰的「Boy,The Wonder」。還是Doug Moench筆下那個Bruce關愛的勇敢的,善良的,保護著自己珍愛的世界的兒子的形象。
  • 復活後的頭5年,他遇到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好人,缺少一個類似「Alfred Pennyworth」或者是「Dick Garyson」這樣的睿智或者陽光的人來陪伴他;所以,就算他變成Red Hood,他也是一個很爛的好人(A suck goodman),只是被扭曲掉了,人生方向才發生改變,但他是不會也無法後悔的。
  • 因為他遭遇了太多生命里不能承受之重,自身也是情感上一團糟,也沒有足夠強大到妥善處理這一切;所以他沒有變成他所崇拜的黑暗騎士「Batman」而是變成了亦正亦邪的「Red Hood」。
  • 他做Red Hood其實是因為他真的愛過、崇拜過Bruce,把Bruce當作自己生命中真正意義上為他撐起一片天的父親才會那麼生氣,想著用Red Hood這個小丑曾經用過的身份來對Bruce做一個持續性的復仇。所以,他說Gotham需要一個能殺人,更高效的Batman其實是自己騙自己的謊話。
  • 從外人看來,他不可被救贖,因為他越過了作為一個英雄不能突破的底線,他是有很多問題的人。從自身看來,他不用被救贖,因為他以自己的意志選擇了作為一個反英雄,他很清楚他在做什麼。

所以說,親爹編劇之所以是親爹,是因為他真真正正的設身處地為Jason Todd這個形象思考,用自己的筆觸給Jason重新樹立了一個新形象。既沒有太過於脫離前任留下來的作品,對前作的精華部分有所傳承;還把前任丟下來的坑給填圓了,還在這兩點基礎上自行發展了出去,寫出了自己的風格。


Scott Beatty因為Jason3.0的登場,在《Nightwing:Year One》中重製了《Batman》月刊416話的內容,以Dick的視角來描繪Jason2.0時間線上與Jason的第一次相遇,著力描寫Dick和Jason這兩代Robin之間的傳承,以現代讀者的口味重製了Jason的過去,表明他為什麼變成現在樣子的緣由。

Geoff Jones基於JW的設定,在《Teen Titan V3》安排了Jason3.0和Tim之間在泰坦塔的對決,以Tim的視角來描繪Jason3.0時間線上與Jason的第一次相遇,著力描寫Jason和Tim這兩代Robin之間的傳承。在JW的描繪外補完了Jason復活後對於身份的迷失和情感上的渴望。

這兩位編劇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去寫一個獨立成章的故事,而是將自己的故事服務於JW的Jason3.0設定之中,讓Jason3.0的形象真正得到了豐滿和完善,這也是Jason Todd這個形象第一次得到了DC Comic編輯們比較系統的規劃後的成果,我要給這三位編劇在2005年的連載五星好評。


《Under the hood》完結後,DC Comic啟動了「52/One year later」的策劃,全部刊物的時間線往後都推了一年,推出相關的4-6話左右的短篇連載來講一年後的事情。《Batman》月刊那個時候講的是雙面人的故事《Face the Face》,Bruce Jones就在《Nightwing v2》裡面搞出了《Brothers in Blood》這樣一個十分詭異,基本上脫離JW的Jason3.0設定的玩意。

我知道Bruce Jones很希望能挖到Jason對於家庭的渴望和對身份認同的需求的點,但這不意味著Jason就會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兒一樣模仿自己的大哥Dick的一舉一動,而且學的挺山寨的。那是小孩子才會做的事情,而那個時候的Jason已經20歲,是個有著完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人。再加上反派親兄弟和Dick與Jason這一對師兄弟的展開過於花哨(強行降Jason智商,讓反派抓到做成實驗標本什麼的,還要等大哥來救),Jason變身觸手系的設定過於獵奇。如果這就是Jason3.0時間線上與Dick的第一次相遇的話。。。。。算了,我就聊這個5話的短篇系列聊到這裡。


「52/One year later」的策劃一完結,Grant Morrison立馬帶著他自己的原創人物——Damian Wayne跑來寫《Batman》月刊連載系列了。好不容易成型的Jason3.0形象隨著莫光頭的連載故事線發展一路直線性崩壞,一夕回到解放前。

在我列這個階段編劇清單之前,我先來聊聊Grant Morrison和他2006-2013年連載《Batman》系列的這7年。寫這個段落的時候,我保證會塞入大量道聽途說的八卦消息和大量私貨來黑莫光頭。

作為知名漫畫編劇的莫光頭在2004年接到了寫《Batman》月刊連載故事的邀請。他不是很想去的,因為他覺得「Bruce Wayne」這一形象已經存在了65年,戲劇的36種母題在這65年的發展中寫的差不多了。光頭自己也在1989年寫了迷你短篇《Arkham Asylum》呢。換句話說,在莫光頭的眼裡,「Bruce Wayne」這一形象已經被開發的很成熟了,沒什麼嚼頭。當時,DC Comic的執行主編Dan Didio同意讓莫光頭做整個《Batman》系列項目組的總編劇,允許他在寫連載時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和框架來完成故事線的推進,給他充分的創作自由。

於是,他越玩越嗨,腦洞越開越大,直接把COIE硬重啟算起已經連載了20年的故事線和相關設定按照他想的「Batman and Robin will never die」這一思路以及他在上世紀50-70年代(所謂的白銀時代)連載故事中挖到的一些覺得有嚼頭的梗重新構築;還塞了點自己的私貨,比如心理懸疑類和奇幻類(我甚至都可以說是玄幻)題材設定。最終結果是,整個《Batman》系列所有人物形象還有寫實的基調和畫風都修改的面目全非,Bruce同志也戴上了豬腳光環開了無數的外掛,順帶也培養了一群不明就裡的「老爺吹」。Jason3.0自然也不例外,被莫光頭修改成了絕望而瘋狂的Jason3.5。我按照出版時間來算的話:

  1. 2006年9月的《Batman and Son》推出了原創人物Damian Wayne。Damian本來是作為一個短篇連載故事裡才會出現的角色,光頭一開始就打算讓他領便當的。後來光頭越寫越帶勁,乾脆就把Damian寫成常駐人物貫穿於莫光頭的《Batman》連載故事中。
  2. 《Three Ghosts of Batman》推出了三個模仿Batman的角色跟Bruce對打,故事線正式鋪開。光頭在這裡把白銀年代的角色Dr.Hurt重新設定後作為自己的原創反派帶了出來。(Dr.Hurt被莫光頭再設定後變成了被Darksied改造過的韋恩家第二代當家Thomas Wayne,家族敗類且長生不老。)
  3. 《Batman 666》借未來時間線講了一個可以預見的未來中Damian Wayne做Batman暴力執法的故事。光頭在這裡把他連載故事中更多的反派形象給推了出來。
  4. 2007年的《Black Glove》大玩類似《生化危機》那種生存恐怖(一群人在一個危機四伏的密閉的環境里為了求生鬥智斗勇)加推理探案的混搭風。Dr.Hurt也正式成為貫穿整個莫光頭的《Batman》連載故事的常駐反派形象。
  5. 同年的大事件《The Resurrection of Ras al Ghul》里,莫光頭一手搞出「轉生」這種只有奇幻世界或者說高魔世界的世界觀里才會有的設定。(在此之前,我看到「轉生」這種概念出現在新世紀的西方文學作品還是在《Harry Potter》里。)
  6. 2008年的《R.I.P》,光頭把白銀時代的人物Zur-En-Arrh重新設定成Bruce的里人格,弄了一出Bruce表裡人格的心理懸疑劇。為了造噱頭促銷量,Dr.Hurt造起了韋恩家的謠啊,韋恩家頓時被口水淹沒啊;佔領蝙蝠洞啊;Bruce被Dr.Hurt逼的走投無路,最後倆人墜機同歸於盡了。光頭造了個大新聞吸引了不少眼球,但為了不影響《Final Crisis》的銷量,《R.I.P》結局後期修正成Bruce跳機跑了那是肯定的。(《Batman》月刊700-702這3話,莫光頭拿來修《R.I.P》和《Final Crisis》之間因為時間線對不上號造成的BUG了。)
  7. 同年的《Final Crisis》里,Bruce Wayne變身刺客一個人揣著一把槍把Darksied給一槍崩了。自己也被Darksied一眼掃到公元前3000年的蠻荒年代,玩起了腦洞大開的穿越大戲。(莫光頭膽子忒肥。他真的想把Bruce寫死,再把Dick推成常駐的第二代蝙蝠俠,希望後期的編劇們不要再寫Bruce了,都去寫他的第二代蝙蝠俠去。)
  8. 2009年,Neil Gaiman寫《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Caped Crusader?》,給Bruce安排了一場華麗而迷幻的葬禮,第一代Batman——Bruce Wayne15年的Batman生涯至此完結;跟他長期搭檔的畫師Tony Daniel寫《Battle for the Cowl》讓Dick繼承Bruce的衣缽,Damian變成第五代Robin;Judd Winick寫《Long Shadows》,正式讓Dick Grayson作為第二代Batman進駐《Batman》月刊中直到整個P52結束。這一循環象徵著Batman and Robin精神永生不死,永遠有人傳承。

Bruce和Tim這一對已經連載了剛好20年的Batman與Robin組合被莫光頭花了3年時間,以這樣的形式換成了初代Robin——Dick Grayson和韋恩家的血脈——Damian Wayne。

P52的時間線如果能延續下去的話,Dick Grayson也會一直作為Batman存在於Gotham這座城市中;Bruce Wayne則會以Batfamily的大家長和司令官身份,以一名精神領袖和象徵符號的方式存在於後期的故事中。

然後,光頭向媒體放話說要寫這對新的「Batman and Robin」至少10年的時間,儘可能把Bruce Wayne回歸到連載故事線的時間拖後。

不過嘛,莫光頭腦洞開的太大了,堆的設定太多了。大部分買漫畫的讀者覺得閱讀門檻太高了,自己大腦的頻率無法與莫光頭的頻率達成一致(啊,我看不懂啊,我們沒文化的人就是這樣的BALABALA)。《Final Crisis》出版以後口碑嚴重兩極分化,愛光頭的愛的要死,嫌棄光頭腦洞的嫌棄的要死。於是他在2009年開了接檔《Nightwing V2》的月刊《Batman and Robin V1》時還寫了3個讀起來門檻沒那麼高,理解起來沒那麼困難的短篇連載,給他自己的Batman and Robin拉一點人氣。

但是,這DC一哥都被莫光頭的腦洞坑沒了,群眾們鬧意見了,DC出版的漫畫都賣給誰啊。

於是,2010年升任為合作出版人的Dan Didio有點不幹了,他覺得莫光頭的腦洞不能再無限開下去,逼著他策劃《The Return of Bruce Wayne》,要把Bruce Wayne立馬帶回來。

  1. 2010年,6話迷你短篇《The Return of Bruce Wayne》出版,同期其他《Batman》系列刊物聯動,把Bruce Wayne帶了回來。
  2. 《Batman and Robin V1》連載中期,光頭安排Bruce和Dr.Hurt的再度對決,對接《Final Crisis》和《The Return of Bruce Wayne》。Dr.Hurt的故事線在此處被莫光頭收掉了。
  3. 2011年,為了能讓Bruce Wayne和Dick Grayson這兩代Batman能共存,他先搞了《Batman:Return》,緊接著弄出《Batman Incoprorated V1》這個Bruce Wayne的專場出來,只可惜連載了8期,遭遇《Flashpoint》再次洗牌被停掉了。
  4. 2012年的《Batman Incoprorated V2》,因為他不再做《Batman》系列項目組的總編劇,所以他的腦洞再次大暴走。13話的連載里,他把Talia搞成了美狄亞,Bruce、Talia和Damian一家三口的家庭紛爭把整個Gotham攪了一個天翻地覆。最後,按照他七年前的構想,在第8話把Damian Wayne用一種很悲壯但又很感人的方式弄死,一如曾經的Jason2.0,試圖把Damian Wayne的人氣拉一把。

他一手弄出的原創人物最後也按照他自己想法收了,留了一個天坑給接手的主編劇Scott Snyder。

至此,他的《Batman》月刊連載故事到此完結。

整個莫光頭的連載故事裡,Bruce隨著故事的推進慢慢明白了自己從來不是一個人:他有夥伴,有盟友,有兒子,有繼承人。他的精神以及他帶來的「Batman and Robin」的形象與傳奇永生不死。

老實說,這個框架非常好,讀起來是很有吸引力的。我也很想看DIck做Batman的故事;但是,我非常討厭他這麼一點——他把他寫迷你系列或者獨立圖畫小說的那種范給帶到月刊連載裡面來了他寫月刊連載完全不管別人編劇寫的作品的死活,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這不,2006年4月《Under the Hood》剛剛完結,9月《Batman and Son》就來了,半年都沒有就把JW寫的大獲好評的Jason3.0形象掰了個粉碎。


Grant Morrison正式接手後,有以下26位編劇編寫了這個階段的Jason Todd。

  • Mark Waid

2006.6:《52》6

2006.7:《52》10

2007.10:《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27

  • Grant Morrison

2006.11:《52》30(與Geoff Johns、Greg Rucka合寫)

2007.4:《52》50(與Geoff Johns、Greg Rucka合寫)

2009.2:《Batman》月刊683

2009.8:《Batman and Robin V1》1

2009.10-2010.1:《Batman and Robin V1》3-6

2011.7:《Batman Incorporated V1》6

  • Judd Winick

2007.2-2007.5:《Green Arrow V3》69-72

2007.3-2007.5:《Outsiders V3》44-46

2007.5:《Outsiders V3》年刊

2010.6-2011.1:迷你系列《Red Hood:The Lost Days》1-6

2011.7-2011.9:《Batman and Robin V1》23-25

  • Geoff Johns

2007.2:《Teen Titans V3》42

2007.6:《Teen Titans V3》47

2008.3:《Booster Gold V2》6(與Jeff Katz、Jack Katz合寫)

2008.6:《Booster Gold V2》8(與Jeff Katz合寫)

2009.9:迷你連載《Blackest Night: Tales of the Corps》1(與Peter J. Tomasi合寫)

2010.1:《Adventure Comics》4 (與Sterling Gates、Michael Shoemaker合寫)

2010.2:《Adventure Comics》5(與Sterling Gates合寫)

  • Jimmy Palmiotti

2007.5:《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50(與Justin Gray合寫)

2007.6:《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6-45(與Justin Gray合寫)

2007.7:《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3(與Justin Gray合寫)

2007.8:《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8(與Justin Gray合寫)

2007.9:《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4(與Justin Gray合寫)

2007.10:《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0、26(與Justin Gray合寫)

2008.1:《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17(與Justin Gray合寫)

2008.2:迷你單篇《Countdown Presents: The Search For Ray Palmer: Superwoman/Batwoman》(與Justin Gray合寫)

2008.2-2008.3:《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12-8(與Justin Gray合寫)

  • Dan Jurgens

2007.5-2007.6:《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9-47

2007.6:《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5

2007.7-2007.8:《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3-38

  • Tony Bedard

2007.5:《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9

2007.7:《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2、40

2007.8: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6

2007.9:《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2

2007.10:《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28

2007.12:《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19

2008.1:《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17-13

  • Adam Beechen

2007.5:《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8

2007.7:《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1

2007.8:《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7

2007.9:《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3

2007.10:《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29

2007.12:《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20

2008.3:《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7-6

  • Sean McKeever

2007.5:《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7

2007.7:《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2

2007.8:《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9、35

2007.9:《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1

2007.10:《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27

2007.12:《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21、18、迷你單篇《Countdown Presents: The Search for Ray Palmer: Crime Society》

2008.4:《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4

  • Keith Giffen

2007.8:《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5

2007.9:《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32-31

2008.1:《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14

2008.4:《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1

  • Gail Simone

2007.9-2007.11:《The All New Atom》13-15

  • Ron Marz

2007.11:迷你單篇《Countdown Presents: The Search for Ray Palmer: Wildstorm》

  • Justin Gray

2007.12:《JLA: Classified》45

  • Elisabeth V. Gehrlein

2008.1:《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17

  • Peter Johnson

2008.1:迷你單篇《Countdown Presents: The Search for Ray Palmer: Red Rain》

  • Brian Augustyn

2008.1:迷你單篇《Countdown Presents: The Search for Ray Palmer: Gotham By Gaslight》

  • Alan Burnett

2008.2:迷你單篇《Countdown Presents: The Search for Ray Palmer: Red Son》

  • Fabian Nicieza

2008.10:《Robin V4》177

2008.12-2009.1:《Trinity》31-32(與Kurt Busiek合寫)

2009.3-2009.4:《Robin V4》182-183

2009.7:迷你單篇《Batman: Battle for the Cowl: The Network》、迷你連載《Azrael: Death"s Dark Knight》3

2011.10:《Batman》月刊713

  • Rick Remender

2009.1:《Booster Gold V2》14

  • Kevin Smith

2009.3:迷你連載《Batman Cacophony》3

  • Neil Gaiman

2009.4:《Batman》月刊686

  • Tony Daniel

2009.5-2009.7:迷你系列《Batman:Battle for the Cowl》

2010.1:《Batman》月刊693

2010.6:《Batman》月刊698

  • Christopher Yost

2009.6:迷你單篇《Batman: Battle for the Cowl: The Underground》

2009.10:《Red Robin》 3

  • Paul Dini

2007.5:《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51
2009.9:《Gotham City Sirens》2

  • James Robinson

2010.3:《Justice League: Cry for Justice》6 (與Len Wein合寫)

  • Bryan Q. Miller

2011.1:《Batgirl V3》15

一句話概括這個階段的連載就是:本來吃著火鍋唱著歌,就莫名其妙的黑了。


從實際結果來看,Jason在2007年-2011年《Flashpoint》重啟前的連載故事又回到1989年-2002年這13年間沒人疼沒人愛各個刊物四處打醬油的無序狀況。我猜莫光頭對於「Jason Todd」只是掌控了往反派路子寫的大體方向,但他更多的心思花在了Bruce、Dick、Damian這仨上面去了。在這個階段:

  • Judd Winick和Geoff Johns寫Jason時,明顯還是走的2005年的Jason3.0版設定。
  • Pual Dini寫《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時基本上按照他自己理解的Jason Todd來寫,但起碼跟前面2005年的連載風格大體接上去了。
  • 至於莫光頭、莫光頭的合作畫師Tony Daniel、跟莫光頭穿一條褲子的Fabian Nicieza這仨在2009年的連載根本就是來喂屎。

最開始莫光頭他們一批人策劃《Final Crisis》時想搞一個序章來鋪路,於是請了1992年《Batman TAS》的編劇Pual Dini來寫《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整體策劃是連載一年的周刊外帶一個6話的迷你系列,一個人寫可能速度來不及,所以Pual Dini只做主編劇掌握大體方向,具體的故事線由12位編劇協助完成。

《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本質上就是一群導遊(Jason、Donna、Monitor等人)帶領讀者遊覽DC的各個宇宙外加給《Final Crisis》設伏線造場子的刊物,對於人物塑造留出的篇幅其實不會很多。整個策劃里對於Jason3.0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幫助的章節就只有(30-24話里)他在Earth-15遇到了做Batman的自己。

以及他(16-13話里)在Earth-51遇到了理想中為自己復仇,殺人不手軟的Burce。

(最後,這倆都被Earth-3的Ultraman給殺了。)

因為有Pual Dini作為總編劇大體把控劇情走向,所以整個策劃里每個人物形象基本都保留了之前在各個刊物連載時的風格,沒有跑特別偏。Jason3.0在這個策劃里大體保留了作為前羅賓的善良、勇敢、莽撞、自大、崇拜Bruce,以及2005年被帶回來以後那種新加的孤僻的人物性格特質。

因為要跟莫光頭的連載構想大體對接起來,2008年《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第1話給的Jason3.0最終結局為:他意識到不管是哪個宇宙的Batman都只是虛幻的泡影(都是死路一條),自己殺罪犯的行為其實是正確的。以這種方式草草的跟莫光頭後來搞出來的Jason3.5版本對接,很生硬地把Jason往反派的路子上轉了。


為了給莫光頭2009年的《Batman:Reborn》做準備,《Robin V4》準備收掉了。Fabian Nicieza在《Robin V4》最後一個短篇連載故事《Search For A Hero》里讓Jason打了一次醬油。177話交代了他在《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結束後組了一個幫派要拉Tim入伙,最後遭遇混戰,Jason腿部中槍後被警方抓獲,關入黑門監獄。


2009年,莫光頭和他手底下的編劇們搞了整整一年的喂屎劇情五連彈。

  1. 2月,《Batman》月刊683話是《R.I.P》系列最後1話,莫光頭用1頁的篇幅補完了Jim Starlin在1988年寫的還算是悲壯而感人的《A Death of Family》的起因。他理解成了Jason因為當時青春期叛逆才引發了《A Death of Family》。就這樣,莫光頭把當年的連載重新設定成他自己腦洞的產品。
  2. 3月,《Robin V4》182話,編劇Fabian Nicieza設計Tim幫他越獄的情節,《Search For A Hero》連載完結。4月的183話為《Robin V4》最終話,Jason回蝙蝠洞看Bruce留給他的遺言。在此處,Fabian Nicieza用了一些獨白框,借Tim之口寫了一點關於Jason的看法:Tim覺得Jason的最大的毛病在於「Just hears,Never listens」。這算是勉勉強強給5月的迷你系列《Batman:Battle for the Cowl》埋了一個伏線,預熱了一把。(《Robin V4》至此完結,《Battle for the Cowl》連載完畢後,《Red Robin》開始連載)
  3. 4月,《Batman》月刊686話是《Whatever Happened to the Caped Crusader?》(國內流傳較廣的譯名為《披風鬥士的命運》)的反派專場,Neil Gaiman讓Jason戴著《Batman and Robin V1》裡面出現過的長桶打了一次醬油。
  4. 5月,作為長期跟莫光頭合作的畫師,Tony Daniel跑去寫《Batman》系列刊物的第一個連載就是迷你短篇《Batman:Battle for the Cowl》,徹底把Jason搞成了神經版馬景濤,一時間被各路粉絲推到了風口浪尖。(光頭聰明啊,這種級別的大事件自己不寫,丟給自己的畫師練手,避免粉絲的刀片寄了過來。)
  5. 8月,莫光頭為了填補《Nightwing V2》被停的空檔,搞了一個月刊《Batman and Robin V1》。第一個短篇連載算在《Batman:Reborn》策劃中。10月,短篇連載的結尾里,光頭引入Jason3.5形象。11月開的第二個短篇連載《Revenge of the Red Hood》直接對接《Battle for the Cowl》結局,正式讓他筆下那瘋狂而絕望的Jason3.5登場。

莫光頭2009年在《Batman and Robin V1》正式引入Jason3.5這個形象之前,就只有《Robin V4》花了1話合計不到4頁的內容,勉強鋪了一個Jason因為看了Bruce給他的遺言就強行絕望的點,這個點在《Battle for the Cowl》里被爆了出來,然後Jason就強行神經病了,強行馬景濤了,跟前面2005年-2008年的連載內容完全脫了節。Jason在2009年的連載故事裡真的就是本來好好的反英雄形象寫著寫著就莫名其妙的黑了,為了反派而反派,完全淪為《Batman:Reborn》這個策劃的犧牲品。


我反覆的看了他寫的《Revenge of the Red Hood》5回以後,大概了解了一下他筆下的Jason3.5的模樣。當然我理解的內容到底是不是他心裡想的,那我就不知道了。

  • Jason3.5本質上已經是一個標準的反派形象,帶著莫光頭筆下特有的神經質和絕望感。(他會把Dick和Damian脫光了以後拿個攝像頭對著全城人搞直播;被反派殺手打敗以後,向對方趾高氣揚地求死;會對著Dick咆哮你永遠只敢活在Bruce的陰影裡面。讀者完全看不到Jason作為一個前Robin應該有的冷靜和靈活應變的素質,僅僅只是一個了解Batman底細的反派形象。)
  • 他的出現只會給身邊的人帶來混沌和災難。(他的做法引來了數量更多,性質更惡劣的犯罪行為。Damian因他而中槍癱瘓,自己也被陷入困境之中,需要靠其他人來拯救。)
  • 形象上,Jason不再是黑髮藍眼,而是紅髮藍眼,這樣好跟Dick、Tim、Damian這三人在形象上做出區隔。(莫光頭的解釋是這樣的:Burce強迫Jason染頭髮,好讓他的形象能跟Dick接近。這尼瑪狗屁,什麼樣的染髮劑可以保持黑髮效果超長的時間?)Jim Lee不是設計了一撮白毛嗎?莫光頭也給了一個解釋:他復活以後那撮白毛就一直跟著他,剪了也會長出來,暗示Jason腦子有病,神智恢復不完全。Jason戴的紅頭罩也變成了《A Killing Joke》里小丑曾經戴過的同款口紅頭罩。
  • Dick跟Jason之間的關係可以被理解為同一師門底下的「正統傳人」和「師門餘孽」,倆人必然是勢不兩立的。除去這一層關係,Jason在Dick的生命中帶來的也全是黑暗,所以Dick也不願意見到Jason。(參見Tony Daniel2010年寫的《Batman》月刊693話、698話)
  • Dick在《Battle for the Cowl》之後依舊想要解救Jason的理由為「這是Bruce的想法」。作為Bruce的好兒子、好搭檔,Dick要把Bruce的想法貫徹下去。再說,Dick想走出自己的一條路而不是做Bruce Wayne的翻版也要解決Jason的問題,因為Jason同樣也是自己的噩夢,這樣他不用繼續替Bruce背負Jason這個十字架(Bruce犯下的最大錯誤)。
  • Jason不可被救贖(因為他已然絕望),Dick才反覆的咬著牙對Jason說「別逼我」(「不要逼我真的放棄了你。」再往深了說,「我不想做Bruce的拷貝品,不要讓我背負他的十字架」)。

回頭再看2006年9月,《Batman and Son》到《Three Ghosts of Batman》再到《Black Glove》對於Dr.Hurt這樣一個韋恩家家族敗類的設定和故事發展,莫光頭2009年搞的這一出全特么是他的套路。他要是能合理地有規劃的展開故事線來完成Jason的性格轉變也就罷了,只可惜缺了點誠意:

我後來仔細想了一下,漫畫連載每一年都會出,Bruce Wayne的故事每年都會推陳出新。每一代編劇都會希望自己筆下的故事能被讀者們記住,哪怕只有一個;莫光頭搞《Batman:Reborn》,讓Dick Grayson成為他筆下的二代Batman這件事本身也不例外。他希望讀者們能在提到Dick Grayson時不光是想到他是Robin,他是Nightwing,也能想到Dick曾經也做過Batman,亦如讀者們想起Wally West也能想到Wally做過Flash一樣。

但他弄《Batman:Reborn》這個策劃,把Bruce寫死後就必須涉及到角色功能的再分配。

Bruce Wayne做Batman時,Bruce是Batman,Dick是輔助性的獨立英雄角色,Tim是Robin。JW把Jason帶回Batman月刊連載後說是定位為反派,但寫出來的結果是Anti-Hero,介於正反派之間,也可以往反派寫,也可以往Dick那種輔助性的獨立英雄角色來寫(可能立場上不是那麼偉光正)。
Dick Garyson做Batman時,Dick是Batman,Tim是輔助性的獨立英雄角色,Damian是Robin。光頭筆下的Jason說是定位為Anti-Hero,但寫出來的結果完全就是反派,還是小丑和雙面人已有的設定各自拿出來一點以後拼起來的產物,非常老土,想往輔助性的獨立英雄角色來寫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把光頭寫的Jason3.5單獨拿出來看的話:

  • 按照莫光頭的理解,Jason3.5跟Dick是一體兩面的關係,類似與小丑和Bruce Wayne。他們有著同一個起源(都在Bruce身邊呆過),一個是失敗的典範(或者說Jason做Robin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最後到處殺罪犯落了個一敗塗地的結局;另外一個是成功的典範,本來不是那麼願意繼承Batman的名號到最後變成了二代Batman。Dick還是願意幫助Jason走出困境,因為兩者本身都是同一種人——追求正義的人,但Jason拒絕了,因為他已對人生絕望,覺得這就是人生給他鋪好的路。
  • 再看小丑和Bruce Wayne這倆,按照Alan Moore《A Killing Joke》的說法,這倆人本身也有著同一個起源(人生中都經歷過非常糟糕的一天),到最後一個變成了犯罪王子,另外一個變成超級英雄;但Bruce還是願意幫助小丑走出困境,因為兩者本身都是同一種人——狂人,但小丑拒絕了,因為他已對人生絕望,不能再相信他人。

所以我看到光頭筆下的Jason3.5頂著《A Killing Joke》里小丑曾經戴過的同款口紅頭罩;用他之前推Dr.Hurt這樣一個韋恩家家族敗類的套路把Jason寫成Bruce Wayne座下不成器的弟子,弄成Dick身邊的專屬反派,而且還是高仿的小丑;看故事線走向,估計也只能往雙面人的路子來寫;其最終目的也只是為Dick Grayson和Damian Wayne這一對新的Batman and Robin形象服務,作為給他的Dick Grayson版Batman樹立獨立且成熟形象的工具的時候,我內心是拒絕的。


一想到JW在2005年寫的Jason那麼炫酷,梗也好,故事線也好,語言組織也好都是一流;再一想到光頭2009年為了推《Batman:Reborn》,就跟寫一個新角色一樣給Jason3.5先鋪一個伏線,再推出主要故事情節(《Batman:Battle for the Cowl》出版後,3話主線內容基本是一邊倒的差評)來完成人物性格轉變,而且完成度那麼爛,延續性就跟斷了片一樣(還不如學金庸老爺子玩留白呢)。我就越發的慶幸他筆下的Jason3.5隻活了大概半年不到的樣子,因為DC決定搞《Flashpoint》重新洗牌了。到最後,JW還要給光頭擦屁股,把Jason在P52的故事線收了尾。


說道Judd Winick,在莫光頭接手的這個階段,能夠看的Jason Todd的故事也就他寫的這4個。

  1. 2007年,Jason3.0還沒有被莫光頭荼毒以前,JW在《Green Arrow V3》里寫的《Seeing Red》完全就是《Under the Hood》的續篇。《Outsider V3》讓Jason客串幫了Dick一把。2個故事完全展現了Jason作為一個前Robin或者說Bruce教出來的弟子應該有的謀略以及不俗的身手,以及JW筆下才會出現的傲嬌的一面。絕對不是莫光頭搞出來的這一付亂七八糟像。
  2. 2010年,迷你短篇《Red Hood:The Lost Days》出版,年刊25的故事被擴寫。Jason3.0的反英雄形象被寫的更完整和立體。在這裡,JW花了不少心思把Jason往白了的方向寫。
  3. 2011年,JW寫的重啟前最後一個《Batman》短篇連載——《The Streets Run Red》把已經被莫光頭玩垮了的Jason的人物形象在不涉及故事線衝突的情況下儘力挽回了一把:第23話,《Bruce Wayne:The Road Home》中被無視掉的Jason終於在重啟前見到了Bruce一面,交代了Jason和Bruce這一條線,補完了《Bruce Wayne:The Road Home》沒他的缺憾。第24話,Jason的謀略和身手回到JW筆下原有的Robin水平,與Dick和Damian聯手解救Scarlet。Dick、Damian、Jason這三代Robin如何看待彼此,JW在這裡也有交代。第25話,Jason成功營救了Scarlet,設了一個局擺脫了Dick和Damian倆人。Jason和Scarlet倆人開著直升飛機遠走高飛。(按照JW的設想,這個時候的Jason應該進入局外人小隊去了。)這樣一個結局給Jason3.0連載時代或者往大了講,整個COIE到Flashpoint前這25年的P52——Jason Todd連載故事線收了一個還算圓滿的結尾。

至於姐夫Geoff Johns在2007年的《Teen Titans》的連載嗎。

42話講的Kid Devil的故事,因為起源涉及到Jason2.0時代,就讓Jason在2個格子里走了一個過場。

47話花了3頁跟《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聯動,至於那場景.....(時間線應該在CTFC之前)

Robin們一見面就開打,這算是P52時期Robin們聚首時特有的交流方式?


最後,2011年10月的《Batman》月刊713話,作為COIE到FP前這25年連載故事的最終大結局和總結話。不光是要重啟,刊號也要歸零。Fabian Nicieza寫一話時候形容Jason是個「wrong」。要我說Jason是個「wrong」也是莫光頭、Fabian Nicieza、Tony Daniel2009年-2011年隨便瞎玩作出來的結果。


2011年,DC Comic宣布旗下刊物第二次大規模硬重啟。(有別於1994年《Zero Hour》那種修Bug的補丁性質的軟重啟)莫光頭也從《Batman》月刊連載中慢慢淡出。

有人認為莫光頭在的七年是《Batman》月刊連載最好的七年,會可惜莫光頭筆下的新Batman and Robin、Red Robin、Bruce Wayne一干人的故事才剛剛開頭,很多人很想看新的陽光版Batman和嚴肅版Robin能有什麼化學反應時,P52就結束了。

有人也認為莫光頭在的七年是《Batman》月刊連載最為神棍的七年,其根源在於Grant Morrison對於「月刊連載」這個體裁的理解跟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對於「月刊連載」體裁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

  •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月刊連載」也好、「周刊連載」也好主要是面對普羅大眾,力求通俗易懂。放在國內,最適合的類比對象大概是《知音漫客》,更早一點估計就是《今古傳奇》和《故事會》了。他莫光頭寫月刊連載偏偏就喜歡挖長時間未出現過的舊角色和舊時代的梗再改頭換面外加繁複的設定,故意弄的閱讀門檻很高,恨不得要給每一個讀者身邊配一個莫學家才能完整理解他寫的故事的時候,不討一群人的喜歡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我看一本《今古傳奇》或者《故事會》還要像讀《紅樓夢》一樣旁邊還要配一個周汝昌或者劉心武?怎麼可能。
  • 同樣的,我打一天工,大概日薪也就七八美元吧,花個三四美元買本月刊就想看個傳奇故事;結果是那書上面每個單詞我都認識,連在一塊我就不認識了,看個配圖還要連蒙帶猜的話,那就是坑爹。畢竟「月刊連載」本身漫畫工業流水線下的產品,在定位上也是偏向於大眾讀物,而不是某個藝術家自己自嗨的藝術品。
  • 再一個就是人物形象塑造也好,故事線也罷都能有一個大方向的延續性。莫光頭寫東西很少顧及他的同仁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他寫的故事跟2006年之前的《Batman》月刊連載故事在人物形象上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對不上號的,更加不要談他願意從別人留的線頭中玩出自己的花樣出來。自己寫的時候又喜歡走網文開掛流,原主角開外掛開的太狠寫不下去了就直接換個二代主角接著開掛(還沒開成)。New52重啟以後寫的故事搞出了一堆時間線BUG(這個我後面再提)。很明顯,他不願意甘心做美漫工業流水線上的工人。
  • 所以,他如果像Frank Miller那樣搞獨立時間線做迷你系列或者圖畫小說我是一點意見也沒有,以前他寫《All-Star Superman》,現在他在弄《Wonder Woman:Earth-1》的獨立連載,我從沒說他一個「不」字;但他如果寫月刊連載,呆在流水線上非要逼著所有人跟他一起做他的「藝術品」,那不好意思,絕對會有人不買賬,我就屬於這一卦。

我在這裡夾私貨黑他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他把Jason Todd寫毀了最多也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不管怎麼樣,漫畫還是要出,《Batman》的故事還是要繼續發展下去,所以,《Flashpoint》重啟本身其實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


再說Jason4.0時期之前,我先聊聊《Flashpoint》重啟和《Batman》系列時間線壓縮這兩件事。

這是《Flashpoint》重啟前的COIE-FP《Batman》系列大事年表(不完整):

這圖我在百度文庫找的,算到了2002年的大事件《Bruce Wayne: Fugitive》以後就沒有後續了。有人糾結於《A killng Joke》和《A death of Family》到底那個更早發生,我的回答是沒有意義,建議對此有疑問的人去Twitter或者Facebook上去問Scott Snyder或者莫光頭他們去。當然,我依舊歡迎報錯。


相對簡單一點的大事條漫,出自《Batgirl V3》15:

2005年的《Under the Hood》是Jason死後第5年,也就是Bruce做Batman第14年。然後52/One year later,接下來是Damian找他爸Bruce,也就是Bruce做Batman第15年開始。莫光頭連載期間就沒怎麼把時間線寫清楚過。我就把《Batman and Son》直到《Batman Incoprorated V1》的連載故事線全部算在1年好了。Bruce打倒了Dr.Hurt,把Batfamily的職責重新再分配後不再做Batman,離開Gotham開始全球遊歷,組建Batman Incoprorated,接著《Flashpoint》。第15年生涯完結。這樣算下來,Bruce Wayne的年齡在《Flashpoint》前應該是40-41歲。(視讀者把第15年結束的點放在哪裡)


按照2016年《Rebrith》的說法,《Flashpoint》重啟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1. P52
  2. Flash腦抽了,搞穿越救他媽媽,改變了時間線。
  3. 進入了一個新時間線,我在這裡稱它為臨時52好了。(最後被消滅了)
  4. Flash後悔了,搞穿越阻止步驟2里的Flash救他媽媽,再次改變了時間線。
  5. 在步驟4里,《Watchman》里的人物Dr.Manhattan腦抽了,偷走了10年的時間(還有一種說法是修改了10年間的一些事情,我先按偷走論來算)。
  6. New52

這是《Flashpoint》重啟後的New52系《Batman》系列漫畫大事年表:

壓縮以後的《Batman》系列大事年表大體變成了這樣一個玩意:

第一年:《Zero Year》(不是Frank Miller的《Batman:Year One》)+1971年《Daughter of the Demon》和1987年《Son of the Demon》被莫光頭混搭以後的Damian起源設定。

第二年:New52 《Justice League》第1-6話(正義聯盟的新起源故事)+Dick Garyson做了第一代Robin。

第三年:Barbara Gordon開始做Batgirl。

第四年:《Nightwing:Year One》+《A death of Family》+《A Killing Joke》

第五年:New52《Teen Titan V4》第0話(Tim Drake的新起源故事)+《Knightfall》

第六年:《Batman and Son》+《R.I.P》+《Final Crisis》+《Batman Incoprorated V1》

第七年:《Batman Incoprorated V2》+《Court of Owls》+《Death of the Family》

COIE到FP前一共25年的連載講了漫畫時間線內Bruce Wayne第7年到第15年一共是8年的Batman生涯。P52完結時,Bruce應該是41歲左右的樣子。

New52一開,如果按照上面那張New52的大事年表來算的話,Bruce的年齡變成了32歲(做Batman第7年的生活),之前的故事線被整整砍了一半,年齡回到了COIE的起點。很多大事件比如《No Lan『s Land》、《War Game》、《Identity Crisis》這些全部被Dr.Manhattan偷了。

隨著Bruce Wayne的年齡被下調了8歲,大部分人的年齡(比如前三位Robin的年齡)也跟著往上調以適應新的時間線,相關設定也跟著修改,弄出了一些Bug(或者說笑話)吧:

  1. Dick Grayson、Jason Todd、Tim Drake這三位Robin跟隨Bruce的時間我算了一下都是16歲。三個人的年齡全部往上調了3-4歲。所以算年齡差的話,前三位Robin理論上跟Bruce的關係算不上是「父子」,雖然還是監護人和被監護人的關係,但私底下更多的是「兄弟情誼」。(長兄跟小自己一輪的弟弟妹妹們)如果有人非要讓一個人對著比自己大10歲或者12歲的人喊爸爸,我也沒辦法。
  2. 五代Robin變四代,所有的Robin基本都是速成的。大家算嗎,Dick五年Robin生涯變兩年,沒組建過Teen Titans。Jason兩年Robin生涯變一年不到。Tim六年Robin生涯變一年,而且按照接手《Teen Titan V4》的編劇Scott Lobdell的說法,因為Tim直接做的Red Robin,所以理論上他不算Robin。Stephanie直接被抹掉了。Damian作為現役Robin也只做了一年不到的樣子。
  3. Bruce的四位Robin理論上只能說是相互認識。因為New52的新設定,全部Robin都是速成,彼此之間沒有相處很長的時間,所以他們的感情理論上沒有P52時期那麼深,如果有讀者把P52的人物關係往New52裡面套,會發現完全站不住腳(比如Dick Garyson在《Forever Evil》中假死,Tim看上去完全無動於衷,放到P52時期編劇絕對不會這麼寫)。
  4. 莫光頭的《Batman Incoprorated V2》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地扯清楚時間線應該算在哪裡,徹底變成無頭公案。

所以,整個New52的Batman故事看上去會有輕微的違和感就來源於此。雖然COIE-FP的Batman故事線大體被保留了下來,受到《Flashpoint》硬重啟的影響是全DC旗下刊物中最小的,但是因為人物年齡和設定被大幅度修改,看上去跟原本COIE-FP的Batman故事有些對不上號了。

關於Bruce1972年出生、Dick1991年出生、Jason1995年出生、Tim1997年出生的這種明顯跟現實時間線對接的設定我到完稿為止都沒找到出處;而且就算找到了,Bruce在《Flashpoint》以後依舊是40歲的設定也跟New52大事年表處處衝突,衍生下來的BUG就更多了。第一個問題就是Bruce到底是25歲還是32歲做的Batman?如果是25歲,那根本就沒必要修改所有人物的經歷。如果是32歲,那麼跟Frank Miller的《Batman:Year One》以及Scott Snyder的《Batman:Zero Year》相衝突。還是說Bruce在《Flashpoint》開始前就只有32歲?那我P52看的漫畫都是些什麼?

我暫且先按大事年表來算,只當Dr.Manhattan腦抽了,偷走了10年的時間,他的年齡被壓縮了。


《Flashpoint》重啟後,有以下24位編劇編寫了這個版本的Jason Todd。

  • Scott Lobdell

2011.11-2013.5:《Red Hood and the Outlaws》0-18(第6話與Josh Williamson合寫)

2014.8-2015.5:《Red Hood and the Outlaws》32-40

2014.11:迷你單篇《Red Hood and the Outlaws: Futures End》

2015.2:《Red Hood and the Outlaws》年刊2

2015.8-2016.8《Red Hood/Arsenal》1-13

2013.3:《Teen Titans V4》16(與Fabian Nicieza合寫)

2016.2:《Teen Titans V5》14-15(與Will Pfeifer合寫)

  • Sholly Fisch

2012.1:《The All-New Batman: The Brave and the Bold》13

  • Lee Bermejo

2012.1:圖畫小說《Batman: Noel》

  • Scott Snyder

2012.6:New52《Batman》月刊8
2012.11:New52《Batman》月刊0
2013.1-2013.4:New52《Batman》月刊14-17
2014.1:New52《Batman》月刊25
2015.2:New52《Batman》月刊37
2015.4:New52《Batman》月刊39

  • Grant Morrison

2012.7:《Batman Incorporated V2》1

2012.9-2013.3:《Batman Incorporated V2》3-7

2013.5-2013.6:《Batman Incorporated V2》9-10

2013.8-2013.9:《Batman Incorporated V2》12-13

  • Peter J. Tomasi

2012.8-2012.10:《Batman and Robin V2》10-12

2013.4:《Batman and Robin V2》17

2013.7:《Batman and Robin V2》20

2014.3:《Batman and Robin V2》27

2014.9-2015.2:《Batman and Robin V2》33-37

  • Adam Beechen

2012.9:《Batman Beyond V1》11

  • James Tynion IV

2013.6-2014.7:《Red Hood and the Outlaws》19-31

2013.7:《Red Hood and the Outlaws》年刊1

2014.8:《Batman Eternal》12

2014.9:《Batman Eternal》15

2014.11-2014.12:《Batman Eternal》25-26

2015.2:《Batman Eternal》36

2015.5:《Batman Eternal》50

2015.6:《Batman Eternal》52

2015.12:《Batman Robin Eternal》1

2016.1:《Batman Robin Eternal》6

2016.5:《Batman Robin Eternal》26

  • Geoff Jones

2013.6:New52《Justice League》19

2015.6:New52《Justice League》40

  • Ray Fawkes

2013.8:《Trinity of Sin: Pandora》1

2016.2:New52《Detective Comics》47

  • Tim Seeley

2013.12:《Batman and Robin V2》23.4

2014.8:《Batman Eternal》11

2014.10:《Batman Eternal》18-20

2014.12:《Batman Eternal》28

2015.4:《Batman Eternal》46-47

2015.11:《Grayson》12

2015.12:《Batman Robin Eternal》2-3

2016.4:《Batman Robin Eternal》19-20

  • Tony Bedard

2014.12:New52《Supergirl》35

  • Greg Pak

2014.5:《Batman/Superman》年刊1

2014.10:New52《Action Comics》34

2014.12-2015.1:《Batman/Superman》15-16

2015.3:《Batman/Superman》18

2015.12-2016.2:《Batman/Superman》25-27

  • Kyle Higgins

2015.3:《Batman Eternal》41-42
2015.5:《Batman Eternal》48-49

  • Francis Manapul

2015.5:New52《Detective Comics》40(與Brian Buccellato合寫)

2015.9:New52《Detective Comics》42(與Brian Buccellato合寫)

  • Steve Orlando

2015.12:《Batman Robin Eternal》4

2016.5:《Batman Robin Eternal》24-25

  • Genevieve Valentine

2016.1:《Batman Robin Eternal》7-8

2016.5:《Batman Robin Eternal》22-23

  • Tom King

2016.2:《Grayson》15、《Robin War》1

2016.3:《Robin War》2

  • Lee Bermejo

2016.2:《We Are Robin》7

  • Patrick Gleason

2016.2:《Robin: Son of Batman》7

  • Jackson Lanzing

2016.2:《Batman Robin Eternal》9-10

2016.3:《Batman Robin Eternal》15-16

2016.7:《Grayson》20

  • Ed Brisson

2016.3-2016.4:《Batman Robin Eternal》17-18

  • James Bonny

2016.4-2016.6:《Deathstroke V2》15-17

《Death of the family》、《Requiem of Robin》、《Robin War》這些大事件或者策劃其相關話數按照閱讀清單全部被我打散來算了。

一句話概括這個階段的連載就是:有的看就不錯了,要什麼自行車啊。


我真的就是這麼覺得的。莫光頭為了他自己的《Batman:Reborn》,把Jason3.0這個好好的角色給玩垮了,Twitter還有Facebook上面都已經把光頭罵翻了。DC Comic突然發現反英雄還是挺有市場的。OK,《Flashpoint》重啟後,DC Comic編輯部打算重啟Jason Todd這個形象。Jason重新回歸反英雄,還是偏向於正面的人物形象。漫畫故事線里Jason回歸Batfamily,現實世界裡Jason有了個人刊,雖然接手的編劇雖然達不到P52時期Judd Winick、Geoff Johns的程度,賣的也馬馬虎虎,但起碼不用擔心回到P52時期各個刊物打醬油,也不用擔心遭遇到莫光頭那種主編劇,故事線連載到一半就畫風突變的情況。整體規劃好了不少。比起同期其他刊物,Jason真心是《Flashpoint》重啟後的大贏家。


說道Jason4.0形象的一手締造者,一定是繞不過他的個人刊作者——Scott Lobdell這一位。(網友們戲稱他為蘿蔔袋,我覺得挺形象的)先從他弄出來的Jason4.0起源故事開始聊起好了,Jason4.0的起源故事分成了三段:

Scott Lobdell寫的兩段分別被丟在了2012年11月出版的《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第0話和2014年10月出版的《Secret Origins》第5卷中。

2014年配合《Zero Year》策劃,當時接手《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的編劇James Tynion IV根據蘿蔔袋的設定補了一個故事在1月的《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第25話中刊出。

至於整個Jason4.0起源設定嗎,只能說蘿蔔袋把1987年-2011年的連載故事,特別是1987年-1988年的部分按照他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寫了一遍,最後弄出來的東西看起來特別像湖南衛視播的那些連續劇那樣的感覺:

  1. Jason Todd的老爸Willis Todd和老媽Catherine Elizabeth本來是高中學生。因為意外(沒做避孕措施),Catherine懷上了Jason Todd,不得不把他生下來,跟Willis同居。Willis後來成為街頭混混,Catherine有抑鬱症還有毒癮,一家三口過著不幸福的日子。(《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第0話)
  2. 在Bruce做Batman的第一年,自稱15歲(實際上應該是13歲)的Jason遇見了來Gotham擊殺無名氏的大種姓弟子Talia。在Jason的幫助下,Talia成功殺掉了偽裝成紅頭罩幫首領的無名氏成員,她也發現Jason能夠打出自己打不出的大種姓招式,覺得Jason是頗有天賦的天選之人,小丑也在這一次的行動中遇見了Jason,也覺得他很有做犯罪界明星的潛質,自此看上了Jason。(《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第25話)
  3. 在小丑的設計之下,Willis被警方抓獲,死在了監獄裡面。老媽攝入藥物假死在Jason的懷裡,後來被小丑帶到中東。Jason自此在街頭流浪,小偷小摸。(《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第0話)
  4. 有一天,小丑把16歲的Jason打傷,故意送到了Leslie Thompkins醫生的診所里。傷愈的Jason反而偷了Thompkins醫生的一批處方葯準備逃跑時被Bruce抓了個正著。Bruce覺得Jason很有天賦,帶回了韋恩莊園接受了六個月的訓練後變成第二代Robin。做了幾個月以後,Bruce發覺Jason無法控制他的憤怒情緒。(《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第0話)
  5. 有一天,Jason向Bruce攤牌,要他下一次選搭檔的時候誠實一點,不要再抱著「給別人一個機會以拯救他人」的想法。(《Secret Origins:Red Hood》)
  6. Bruce就把他的任務改成在蝙蝠洞監聽。小丑有一天看報紙,發現Jason成為新的Robin以後狂喜,設計了一個局,讓Jason在蝙蝠洞里找到Catherine還活著的消息。三天後,Jason來到中東,被小丑毒打後連著親媽Catherine一起被炸死。(《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第0話)
  7. Jason死後因為不明原因復活,馬上從墓地裡面爬了出來;馬上見到了Talia,被泡了拉撒路之池恢復神智;馬上被送到大種姓基地,見到了他的新導師達珂拉。Jason被大種姓訓練成了頂級殺手。過了一段時間,Jason發現Bruce不關心他,沒有為他復仇後回到Gotham找Bruce復仇後失敗。(《Secret Origins:Red Hood》)
  8. 不知道什麼原因,倆人又和解了。Jason以Wingman的身份加入Batman Incoprorated。(《Batman Incoprorated V2》)

5/6時間差為2周,4/5/6全部在一年之內完成,7/8全部在兩年之內完成。

我大概的感覺是這樣的,

如果,1987年Max Allan Collins、Jim Starlin的連載故事是金庸筆下的《神鵰俠侶》的話,

那麼,2012年Scott Lobdell重新翻新後寫的Jason4.0起源故事就是於正筆下的《神鵰俠侶》。

如果莫光頭的腦洞塞了100個大劉的話,蘿蔔袋的腦洞裡面一定是塞滿了100個於媽。

《Red Hood and the Outlaws》連載期間一共是講了7個故事線,蘿蔔袋寫了包含《Court of Owls》支線和《Death of the Family》支線在內的5個。在他的筆下,Jason4.0一改沒人疼沒人愛的苦逼風格,變成頗有天資的天選之人,各路人馬人人愛的起點網文流小說男主。大家看嗎:

  1. TaliaP52時期是因為出於對Bruce的愛才送他到全世界的罪犯身邊學藝,想著最好能讓他跟那些罪犯同歸於盡。New52時期就變成了「哇塞,你居然打出了我打不出的頂級招式,你一定是骨骼清奇。」
  2. Bruce一看Jason還能跟我打幾個回合,一定是好苗子,一定要帶回家。
  3. 小丑本來想放火幹掉紅頭罩幫的,一看Jason馬上就對上眼了,覺得他很有潛質,想放到自己身邊變成自己的Robin。Bruce搶先抱走Jason,小丑怒而設局搞爆炸。我得不到的東西,你Batman也別想搞到手。

在蘿蔔袋同志的安排下,抓了大哥的女朋友和大哥的好基友做自己的隊友;又是打無名氏這種妖魔鬼怪,又是上天跑到其他星球打外星生物的,還安排了漂亮的空姐全程伴遊,他自己不是也在寫New52《Superman》和《Teen Titans V4》嗎,設計橋段讓超人跑過來替Bruce和Jason牽線搭橋。TimP52時期不是跟Jason3.5相互仇恨嗎,到了New52,蘿蔔袋直接把Tim拉過來跟Jason配對,倆人感情一改P52時期恨不得你死我活的狀態,變得你儂我儂的。

雖然這五年,他寫的東西特於媽范,總能引得口水橫飛。前面寫的設定後腳就被他忘光了,寫的最好的永遠是分手橋段。其他編劇因為基本不帶他玩,所以他寫的章節放在整個連載時間線上永遠要出BUG,一群人恨不得要他滾蛋;但他至少保證了這五年里Jason4.0的人物形象基本還在一條水平線上(一個傲嬌的、中二的、口是心非但又善良、溫暖和穩重的Middle Child的形象),沒有出現2007-2011年那樣因為臨時性拍板某個策劃,整個角色突然就變的像沒吃藥的狀態;還補了不少P52時期沒有家庭向的內容。

再說了,《Red Hood and the Outlaws》以及Rebirth前用來填補刊物空檔的《Red Hood/Arsenal》本質上就是講幾個殘缺的人走在一起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治癒向故事。《Red Hood/Arsenal》第13話收掉時還給了那麼復古風的結尾,跟蘿蔔袋搭手的畫師又都是這些年DC旗下一等一的好畫師,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差評。

如果讀者不喜歡蘿蔔袋的話,那麼就不要那麼雙重標準的在各大BBS、SNS刷「二桶親情向」內容時總把這兩張圖祭出來刷屏:

這些場景全特么都是蘿蔔袋寫的。

換成其他編劇或者那些咬著小粉手絹的同人寫手?No freaking way!


James Tynion IV作為DC在New52時期《Batman》項目組的主力編劇,在蘿蔔袋離開《Red Hood and the Outlaws》的那段時間裡抱著給他填坑的心態收了Talia和大種姓這條線。Jason同志變成刺客聯盟地下都市的繼任城主,又是命中注定要大戰Ras al Ghul的,又是修仙設定搞出了大種姓之劍,還安排了初戀梗,時髦值唰唰唰的起來了,典型的蘿蔔袋思路,自此Jason變身魔導劍士(誤)。另外,James同志為了配合Jason回歸Batfamily,給Jason加了一段跟紅頭罩幫的淵源,把Jason戴的紅頭罩設定做出調整,算是變相的為配合New52故事線做出的合理調整。(都特么回歸Batfamily了,還帶著代表小丑的紅頭罩跑來氣Bruce怎麼看都不對吧。)


至於莫光頭同志嗎,New52時期他用《Batman Incorporated V2》給自己的連載故事線收了一個尾。先從時間線聊起好了,雖然是無頭公案,但是我還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解的:

讀者朋友們看到的是P52的《Batman Incorporated V1》和New52的《Batman Incorporated V2》,如果把光頭同志自己連載的作品單獨拿出來放在一個時間線上組成一個光頭宇宙的時候,大部分人會認為劇情是自洽的,畢竟兩者之間確實是前後續集的關係。

但這倆者之間卡了一個《Flashpoint》呢?那就不好說了。

按照光頭自己《The Return of Bruce Wayne》的說法,(我的理解是)隨著故事線眾人物對於一件事每做出一個不同的選擇,時間線會隨即分裂,獨立出一個新的根據這個選擇而產生的新宇宙或者說是新時間線。也就是說當Flash引起閃點重啟時,P52宇宙和New52宇宙其實已經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宇宙或者說兩條平行的新時間線了。這也就意味著,在P52時間線上,存在一個屬於P52的《Batman Incorporated V2》;在New52時間線上,存在一個屬於New52的《Batman Incorporated V1》;只不過讀者沒看到,光頭也沒寫而已。所以,Jason4.0以Wingman出現在New52的《Batman Incorporated V2》也僅屬於New52自己的時間線上的《Batman Incorporated V1》產生的結果而已,跟P52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這當然是我自己的理解,其他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自行看待。

FP重啟前,光頭在《Batman Incorporated V1》第6話安排Jason3.5以Wingman的身份跑去卧底Inc;FP重啟後Jason4.0在《Batman Incorporated V2》里打了一次大大的醬油,好不容易拿到了全員指揮權一把,結果搞砸了;出場帥不過三話就被誅網給抓了。這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光頭的N52《Batman Incorporated V2》在我眼裡的作用就仨:

  • 讀者朋友們快來看啊,這是我自己連載故事線的結尾啊,Damian被我寫死了,首尾呼應了啊,我又造了一個大新聞啊,大家快來買啊。
  • DC的編劇同仁們啊,我用的N52設定啊,Jason被我帶回Batfamily了啊,Nightwing穿的紅色制服啊,Red Robin穿的小翅膀制服啊,誅網被我帶出來了啊,我的任務已經圓滿結束啊,拜拜了您嘞。
  • 他自己倒是玩的高興了,順帶也把包括蘿蔔袋、Peter·J·Tomasi、Geoff Jones在內的一干編劇們搞的不高興了:「你特么別跑那麼快啊,你留的時間線BUG怎麼填啊,我特么填不動啊!」

真的就是這樣,2013年五月《Batman》系刊物統一用Requiem of Robin的LOGO出版時,幾本刊物算時間線根本就是一團亂麻,理都理不清。Geoff Jones沒有辦法只能在他自己寫的New52《Justice League》19話里補了一個Alfred告訴Jason關於Damian死訊的場景。但就算是這樣,《Red Hood and the Outlaws》17和18話、《Batman Incorporated V2》9-13話、《Batman and Robin V2》18話這三本刊物還是在相互打臉,我看了一下目前關於2012年-2013年幾本刊物故事的時間線順序比較統一的說法大概是這樣的:

  1. 《Red Hood and the Outlaws》9(《Court of Owls》支線)
  2. 《Batman and Robin V2》10-12
  3. 《Red Hood and the Outlaws》15-16(《Death of the Family》支線)
  4. New52《Batman》月刊14-17(《Death of the Family》主線)
  5. 《Red Hood and the Outlaws》17-18(算在《Death of the Family——Aftermath》,還要無視掉18話Jason4.0以Wingman出場的場景)
  6. 《Batman Incorporated V2》(要無視掉Damian同志驚訝於Jason以Wingman身份出場的場景,還要默認Jason不知道Damian死掉了。)
  7. New52《Justice League》19
  8. 《Batman and Robin V2》20
  9. 《Red Hood and the Outlaws》19

這樣的一個順序才能把整個2012年-2013年的連載時間線勉強說得圓,還不能細究。

要真的細究能把人氣死。


說道填坑,Peter·J·Tomasi這位在DC幹了不少年活的大手編劇被莫光頭害的不淺,盡給他擦屁股了。《Batman and Robin V1》是莫光頭開的吧,到了New52他不寫了,讓Peter同志接了他挖的坑。《Batman and Robin V2》本來賣的就是Bruce和Damian這一對父子檔,2013年4月,Damian直接被任性的光頭寫死了,當年11月要開反派月連載,留給Peter同志也就6話的時間。18話他配合Requiem of Robin策劃專門弄了一個沒有對話框,全靠畫面說事的特殊話數,把Bruce的悲傷表現的淋漓盡致又真實可信;19-23話他拉出了心理學關於悲傷認知的五階段理論(否認、憤怒、迷茫、沮喪、接受)分別對應Tim、Jason、Barbara、Selina、Dick這5個人,1話一個階段,趕在反派月連載前完成了Bruce的心理轉變過程;2014年-2015年,他用了一整年的時間寫了一個很燃很溫馨的故事線讓Damian回歸,還跟18-23話呼應起來;讓《Batman and Robin V2》這本連載中期就狀況橫飛的刊物不僅沒停反而更上一層樓,以一個完滿的姿態收掉了,坊間好評率極高。所以比起莫光頭,我更加喜歡Peter同志。

關於《Batman and Robin V2》,我知道很多人會拿20話說事,覺得Bruce把Jason帶到他死掉的地方逼著Jason回憶他死去的那瞬間是一件很BALABALA的事情,可在我的理解里,全部Robin里能恰好的對應「憤怒」這個悲傷認知階段的也就只有Jason了,劇情和人物性格能自洽不說,就Peter同志筆下的Bruce到最後甘心被Jason打一頓,讓Jason心裡能舒服一點,他自己心裡也能舒服一點這個點其實是說得過去的,難不成要Selina或者Dick打他一頓?怎麼可能。

而且就Peter同志的理解,Bruce這個階段本來就是處於失心瘋的狀況,後期Bruce自己也承認他在那段期間做了很多混賬事,一如Marv Wolfman筆下的Bruce在Jason死後懲罰自己一樣。所以一群人談到這一話抱怨Peter同志Out of Character其實有失偏頗。


接著來說接光頭班的主編劇Scott Snyder。

Scott Snyder作為一名1976年出生的在海軍陸戰隊呆過的標準紐約土著,寫出來的東西跟光頭的英倫神棍風不太一樣,屬於典型的美式硬派小說風。P52時期,他接手Batman系列後的第一份作品《The Black Mirror》一經出版大獲好評。2012年開始主掌Batman系列後,他做出的一系列改變比如推出的新反派貓頭鷹法庭,把Jason帶回Batfamily之中,將Batman月刊連載的風格往硬派和寫實的方向回歸,不再學光頭那樣給Bruce開無數主角光環,回歸普通人的設定這些沒有什麼太多的亮點,但也沒砸鍋,讀者群體其實也挺買賬的。

在他的構思中「Batman的故事不光是Bruce Wayne一個人的,也是很多人的」這一點很符合我的胃口。

  1. New52《Batman》系刊物的第二個大事件《Death of the Family》看起來很Cult風,但讀起來很有驚悚小說的感覺。Batfamily因為小丑的攪局和Bruce的不坦誠而差點分崩離析,最後一群人在《Batman Eternal》中因為同一個目標而重新聚首,團結協作。家人還是家人這一點看的我很是動容。比起1988年的《A Death of the Family》,2013年的《Death of the Family》才讓我覺得Bruce和他身邊圍著的一群人才是真的相互關心,相互在乎的家人。
  2. 《Batman:Zero Year》給出了Jason、Barbara、Dick幾個人小時候看蝙蝠燈亮起的場景。暗示Batman的故事不光是Bruce Wayne一個人的,也是Gordon的、Alfred的,也是Jason、Barbara、Dick這些孩子們的。「Batman」是這些人一起鑄就的傳奇,這一點並不比光頭連載時期「Bruce Wayne並不是一個人,家人需要他,他也需要家人」的基調要來的差,還顯的更加主動和積極。
  3. 2014年是Batman誕生75周年,2015年是Robin誕生75周年。比起P52時期僅僅月刊加量,偶爾加個變體封面這種祝賀方式,2014年-2015年推出的《Batman Eternal》、《Batman Robin Eternal》這兩本周刊獻禮策劃看起來顯的有誠意的多。Bruce與四代Robin全聚首,好久不見的Stephanie Brown和Cassandra Cain也回歸New52故事線中,Batfamily可以說是大聚齊。《Batman Eternal》跑去解救被冤枉入獄的James Gordon,《Batman Robin Eternal》跑去解決「Mother」的麻煩。新老世代的各路反派齊登場。雖然《Batman Robin Eternal》半路被砍,原定52期的連載變成了26期,但依舊不妨礙SS擔任主編劇,6位編劇合力撰寫的這兩本真正意義上的全明星陣容策劃是最好的周年慶祝刊物。

跟蘿蔔袋類似,Scott Snyder的筆下的Jason4.0也是一個傲嬌的、口是心非但又善良、溫暖和穩重的標準美式Middle Child的形象,看上去也特別正面。當然SS和他手底下的編劇們寫Jason是絕對不會搞出蘿蔔袋那種起點網文范,也不會有中二屬性。(比如《Batman Eternal》里,在Alfred的床頭,Jason告訴Tim他覺得在Alfred的心中特別希望他們這群孩子們能過起正常人的生活,像正常人一樣談戀愛,相互交流;Jason可能要掛的時候還會叫Barbara給Bruce留遺言,生怕沒機會跟Bruce說對不起。)

而且讓我很意外的是,SS居然推Jason和Barbara這條感情線。《Death of the Family》一群人中了小丑的笑氣後,這倆人抱在一起去了。《Batman Eternal》里Jason替Barbara解除精神控制,最後倆人抱在了一起相互依偎;連載中期,Jason讓Barbara明白「殺人不是她的風格」,幫助Barbara重拾自我。到了連載後期,Barbara求Jason留在Gotham,但Jason以他不是Dick為理由回絕了,堅定的貫徹獨身主義;Jason被壓在廢墟中,Barbara很帥氣的跑去救Jason;結尾Jason在酒吧給Barbara發簡訊說是你讓我想變成更好的人但是沒敢發出去。這些細節看得我有些意外,但是不違和。SS推這一對出來說是為了救市,但這應該也算是他眼裡Middle Child的標配(?)


至於連載於2015年12月-2016年3月,Tom King負責的大事件《Robin War》及其配套刊物《We are Robin》嗎。整個策劃基本是按照現在DC的玩法,負責該策劃的主編劇寫個一兩話,要麼放在自己負責的刊物里出版,要麼就刊號單獨計數,獨立出版(《Robin War》就屬於這一種);剩下的話數打散以後由各個個人刊的編劇寫個一兩話放在自己負責的刊物里完事。反正2016年5月要搞Rebirth軟重啟,《Robin War》看閱讀清單也只是涉及了7本刊物共9話,也不長。我就只當是主打四代Robin同台來看就行了。

就故事線而言,滿大街的Robin到處興風作浪,弄的四位正牌Robin不得不搞一個Robin Academy來培訓。還把貓頭鷹法庭搬了出來刷時髦值。這個策劃里Jason比較出彩的戲份也就是跟Tim假裝死斗最後想辦法拆了貓頭鷹法庭的台,其餘的就是大哥Dick Garyson的戲了。另外,蘿蔔袋居然讓Jason給他的學生的培訓如何偷輪胎?!我反正不明白蘿蔔袋為什麼要搞出這種中二風內容。


超人系刊物這邊,Tony Bedard的New52《Supergirl》和Greg Pak的《Batman/Superman》把Jason拉出來串場,我就只當是把Supergirl和Barbara跟Jason配在一起賣配對好了。其餘的也沒什麼好說的。


其他刊物方面,James Bonny在寫《Deathstroke》時把Jason拉了過來跟Deathstroke一起打手槍。故事最後,Jason被反派用Bruce的幻象輕鬆騙走,想都不想就把Deathstroke丟在一邊不管了,只因那幻象要Jason跟它一起找小丑。。。。儼然一副兒子在外面玩的正爽,猝不及防就被自己爸爸不情願的帶走的父子檔感覺,網友紛紛戲稱這是「Robin後遺症」(笑)。

至於Rebirth軟重啟,DC Comic旗下全部角色的設定在不脫離N52時間線的基礎上往P52時期的方向調整,繼續由蘿蔔袋負責的《Red Hood and the Outlaws:Rebirth》第0話也出來了。

原起點網文寫手蘿蔔袋跑去混晉江了。Jason2.0偷輪胎的起源設定被蘿蔔袋帶了回來,還附帶怪叔叔月光下陪著吃漢堡服務啊,什麼打架時耍賴使詐啊,胸口放動感光波啊,當年偷的輪胎一直被Jason保留著一類看上去特別晉江網文言情范的橋段。雖然蘿蔔袋還塞了Jason喜歡讀書,不甘心也從未被命運打敗一類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已經出現過的設定,但我一直還是處於觀望狀態;但如果他接下來5年都是寫這種晉江網文風的話,我是不買賬的。

不過,DC這邊給他配了Dexter Soy這位頂級畫師在,我一點也不擔心銷量的問題。蘿蔔袋寫的再言情,Dexter Soy一出手,就光看那畫也絕對會被賣光光(笑)。


最後給這一篇長文做一個總結好了。

嚴格說來,我不是什麼「桶哥粉」。儘管我因為《Under the Red Hood》這部動畫電影喜歡上了Jason Todd這樣一個人物形象,但實際上我沒有什麼粉絲屬性,最多也是「Interest」的程度。我對Jason或者說桶哥產生interest的原因不光是漫畫故事裡Jason與Bruce之間足夠苦情,更是因為這個形象這33年的發展過程足夠特殊。

從COIE算起,DC旗下的人物形象在幾代編劇的塑造下就算有波動,但都會有一個經典款出來,人物故事線發展基本成線性發展趨勢(當然某些女性角色不能算在裡面),比如Bruce Wayne一直是堅守正義的黑暗騎士形象,Dick Garyson一直都是陪伴在Bruce身邊的陽光忠貞好兒子形象,Tim Drake一直都是最像Bruce的得力青少年助手形象。

但我從來沒有見過哪個DC Comic旗下角色像Jason Todd一樣,整個人物故事線發展和人物形象塑造上就跟Sin函數曲線一樣成波動狀。但就是這樣一個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和完善,不斷探尋著自我定位,最終以一個獨立自主的形象穩定的融入到Batman的漫畫世界觀中,並且被大多數讀者接受的漫畫角色才顯的足夠特殊。我才會喜歡這樣的Jason Todd。


這篇文章全部修訂完畢,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不會再來更新這篇文章了。感謝花時間讀完這篇文章的所有人。

The End(2016/08/07)


Between Panels Vol.31

Dark Knight Returns: The Last Crusade


Prologue

布魯斯·韋恩[1]:年輕人渴望戰鬥。年老之後渴望什麼?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2]:變年輕。但是,先生,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永遠持續下去。

——《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3]

距離黑暗騎士宇宙[4]中的蝙蝠俠[5]第一次出現,已經整整30年的時間了。


那個憤怒、孤獨、傷痕纍纍卻又永不屈服的老人,已經再一次披掛上陣,在《黑暗騎士歸來III:優等民族》[6]中與來自坎多城[7]的氪星人[8]作戰。但在這個綿延三十餘年的漫畫宇宙中,有一個謎始終未曾解開,那就是第二任羅賓[9]傑森·托德[10]的死亡。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11]開篇處,此時55歲的布魯斯·韋恩已經脫下蝙蝠俠的戰袍,退役整整十年了,與其他超級英雄的退役原因不同(綠燈俠[12]哈爾·喬丹[13]遠赴太空,超人[14]轉為政府效力),他並不是因為民眾「政治正確」[15]的呼聲而退役,讓他心灰意冷的,是傑森的死亡。在原作中傑森的作戰服出現過兩次,一次是布魯斯·韋恩決定復出之前,曾經矗立在蝙蝠洞中,遠處一束燈光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羅賓的服裝。另一次則是與變異黨[16]首領第一次決戰失敗後,將蝙蝠俠救回蝙蝠洞的新任羅賓凱莉·凱利[17]站在存放傑森服裝的展櫃之前,打量著自己的前輩。一隻手搭放在她的肩頭,轉過身,是包紮完畢的布魯斯·韋恩。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你忘了發生在傑森身上的事嗎?」

布魯斯·韋恩:「我永遠不會忘記傑森。他是個好士兵。他尊敬我。但是戰爭仍在繼續。」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

對於傑森的死亡,作者弗蘭克·米勒[18]採取了留白的方式進行處理,對於這個導致蝙蝠俠退役的重要事件我們一無所知。傑森為何而死?死於誰手?他的死又是否與主宇宙中的死亡一樣呢?


在DC漫畫主宇宙中,傑森的死亡發生在《家中亡故》[19]這條故事線中,追尋生母蹤跡的傑森來到中東,卻不想剛與母親重聚,兩人便均被小丑綁架。傑森遭到手持撬棍的小丑毒打,並在隨後的爆炸中為了掩護母親而死。儘管全速前往營救,蝙蝠俠終究是晚了一步,他抱著傑森屍體的一幕令人不禁唏噓。這次事件永遠改變了蝙蝠俠的人生,也極大地影響了其後他與歷任羅賓之間的關係。


但有趣的一點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出版於1986年,其中傑森已死的設定,要早於完結於1989年的《家中亡故》,而《家中亡故》結尾處傑森的死亡也是在讀者熱線投票後才得以決定的。我們既可以說是米勒預見了彼時因為個性叛逆而不討讀者喜愛的傑森的命運,也可以說是這一設定影響了其後的讀者投票。


直到三十年後,我們才終於得知黑暗騎士宇宙中傑森的真實命運,十年前的那場悲劇,終於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這部單冊故事中得到了完整記錄。但這部作品的價值卻不止於此,我們還得以親眼目睹蝙蝠俠在退役之前的最後一戰,了解十年前各個角色的生活狀態,並回答那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蝙蝠俠為什麼會選擇退役?


Mortality

賽琳娜·凱爾[20]:布魯斯……也許你的身體想告訴你一些你那頑固的大腦拒絕承認的事情。

布魯斯·韋恩:我不能退休。那孩子想要取代我,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賽琳娜·凱爾:胡說八道。別怪到孩子頭上。

布魯斯·韋恩:我……我還沒準備好過平民生活……

——《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十年前的賽琳娜已經脫下了貓女的緊身衣。十年前的賽琳娜,仍舊愛著布魯斯。


也許你印象中黑暗騎士宇宙里的賽琳娜,是那個身著神奇女俠[21]制服的中年發福女子,但十年前的她,卻風韻猶存。與年紀四十過半,逐漸意識到自己凡人身份的布魯斯相比,賽琳娜顯然活得自在很多,經營著高端伴遊[22]生意的她脫下了緊身衣,告別了那份早已無法讓自己感到刺激的生活。相比超人、綠燈俠、綠箭俠[23]等超級英雄的退役理由,貓女的選擇為整個故事增添了一層更貼近現實的色彩。或許是因為她從來就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超級英雄,穿上緊身衣出沒於夜色之中,只是為了尋求那一份尋常生活不可能保有的驚險刺激,但歲月會將一個人的稜角磨平,正如它已將這隻野貓,馴服成了一隻家貓。


但我想,你從未見過有哪一隻蝙蝠會成為寵物吧。


站在貓女抉擇對面的,就是蝙蝠俠。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中,他已經四十五歲了。每一次夜巡之後的清晨對他而言,都是最為痛苦的時刻,前一晚戰鬥留在身上的傷痛,會在此際徹底迸發出來。但他卻無法退卻,無法離去、無法回到平民生活,只因為驅動蝙蝠俠的並非對於刺激的追尋,而是那份從不曾消褪的,對於罪惡的憤怒。即使是無情的歲月,也無法洗去親眼目睹父母被殺的記憶,給布魯斯心靈帶來的傷害。


時光或許永遠無法平息他的怒火,卻可以奪走他的青春。

「我從未想過會在蠻力對抗中失敗。我總以為自己會敗於計謀之下。或許,那只是我的願望罷了。」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隨著哥譚市上流社會的富人們接連遭遇意外,蝙蝠俠開始介入調查,並循著線索追查到了幕後黑手的藏匿地點,等待他的,是身體變異後體能遠勝於常人的殺人鱷。類似的對決我們在蝙蝠俠系列漫畫、乃至正義聯盟漫畫中都見識過許多遍了,蝙蝠俠往往會像邦德一樣從他的腰帶上掏出最新式的道具,一舉擊敗空有一身蠻力的反派們。


但這是發生在黑暗騎士宇宙中的故事,在這個宇宙中,每一次對決都是血腥至極的,每一輪勝負都在毫釐之間,每一戰,都非生即死。


面對來勢洶洶的殺人鱷,蝙蝠俠幾乎毫無招架之力,隨年齡增長漸趨遲緩的反應、不再健壯如昔的身體狀態,再加上更重要的,對自己不過是凡人之身這一點日益清醒的認知,讓他徹底陷入絕境,雖然在傑森的幫助下勉強逃生,但他卻仍然不肯認輸、不肯退卻、仍然堅持負傷作戰,不願讓羅賓替代自己的職責。


他沒有退路,或者說,他也不想有退路。

布魯斯·韋恩:我不想退出。

賽琳娜·凱爾:你上癮了。

布魯斯·韋恩:不,我從心底相信我正在做的事情。

賽琳娜·凱爾:你是指,拒絕承認這一點。

布魯斯·韋恩:也許吧。

——《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在黑暗騎士宇宙中,超級英雄們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由於輿論的壓力歸於沉寂,只有蝙蝠俠一個人面對政府的壓力始終不肯放棄自己的戰鬥,這與他的基本設定是一致的。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中,超人曾經說過一句話:「當他最終退休時,我們幾乎辦了個派對來慶祝。」在他人眼中,蝙蝠俠永遠是那個傲慢、不合群、自行其是、不受約束的傢伙,但米勒對這個角色的處理之所以經典,就在於他筆下這個不算討人喜愛的反英雄,反而是更為真實可信的,他挖掘出了隱藏在蝙蝠俠面具之下,唯一可能支撐其行為的人格特徵。

「那些與怪物作戰的人應當留心,免得自己也變成怪物。」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24]

要對抗黑暗,唯有化身黑暗。這是蝙蝠俠這個人物最深層次的行為邏輯,也是貫穿黑暗騎士宇宙整個系列的核心議題。布魯斯·韋恩在《蝙蝠俠:元年》[25]中決定披上披風,與腐朽的哥譚警局及政府對抗,在《全明星蝙蝠俠與羅賓:神奇男孩》[26]中成為一名徹頭徹尾的反英雄,並《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及其續作中將這一性格貫徹始終。即使在某些蝙蝠俠讀者看來,米勒筆下蝙蝠俠的行徑都顯得有些過激,但設身處地去想一想,能夠支撐一個人生活在人類黑暗面之中,並與之對抗到底的,也許並不是那些籠罩在超級英雄身上的光環、抑或層出不窮的新式武器、更不是打擊犯罪致死的理想,而是那份無法自處的憤怒,以及由此蔓延而生的憤世嫉俗。


當凡人之軀與這無窮無盡、無時無刻、無路可退、無法可解的憤怒碰撞之後,留給蝙蝠俠的便只是一個更為絕望的困境。沒有人可以永葆青春,但「犯罪卻如野草一般,春風吹又生。」他需要羅賓來繼承自己的衣缽,卻在心理層面拒絕完成交替,幾十年對抗犯罪的生涯已經讓他意識到了這種生活的殘忍與絕望,他有足夠的憤怒可以支撐自己,但羅賓呢?看看初任羅賓迪克·格雷森[27]在《蝙蝠俠:黑暗騎士再臨》[28]中遭到擺布並發瘋化為小丑的結局,我想其間的理由已經心照不宣了:他在傑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卻不願將自己註定走向末路的生活方式強加給他。


然而他不曾料到的是,正是自己的遲疑,將傑森逼入了死地。


To Kill A Mockingbird

「混混並沒回答。他早在羅賓提問之前就昏了過去。貨車著了火,混混的血在兜帽上蒸騰而起,就在傑森的腳邊。他掩住了嘴,但那只是在裝樣子。沒錯,很難聞,這點不用裝……他是在掩飾自己的笑容……」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傑森的笑容,總是讓我想起《全明星蝙蝠俠與羅賓:神奇男孩》中的蝙蝠俠。


那時的蝙蝠俠正處於自己的盛年時期,身旁有迪克陪伴,縱然面對哈爾·喬丹[29]的責難也毫不畏懼,而與這份自信相伴的,是對待犯罪的極端殘忍。即使是在黑暗騎士宇宙這偏「現實」[30]的設定中,其行徑仍然令人觸目驚心。雖然臉上似乎時刻掛著笑容,但這種笑卻絕非尼爾·亞當斯[31]所飾演的電視劇版蝙蝠俠那發自心底的快樂,而是充滿戲謔、嘲諷與不屑的笑。


相似的笑容表明,傑森正在一步步成長為蝙蝠俠,也許不是我們熟悉的蝙蝠俠,卻毫無疑問是黑暗騎士宇宙中的蝙蝠俠。


但正是這種似曾相識的笑容,開始讓布魯斯感到了一絲陌生。他已經習慣了那個充滿活力的神奇男孩,還沒做好準備接受他已經長大成人,不,成為蝙蝠俠的事實,一如他尚未接受自己日漸衰老,早已不適合繼續做為蝙蝠俠作戰的事實。

「傑森並沒有他們的耐心。他向他們展示了一條警犬是什麼樣的。充滿攻擊性,行動迅速。……無比暴力。他們毫無還手機會。每一擊都會有人倒下和致殘。他看起來極具摧毀性。而將他訓練成這樣的人正是我。」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把傑森訓練成為羅賓,並有朝一日讓其接替自己成為蝙蝠俠,正是布魯斯在過去五年[32]中一直在做的事情。但在一次又一次目睹傑森在打擊犯罪時的殘忍手段後,他突然意識到傑森並不會成為他所期望的,一個身披蝙蝠俠面具的神奇男孩,而是會成為另一個布魯斯·韋恩。正如逐漸老去的自己有朝一日不得不告別蝙蝠俠身份一樣,歲月也在將傑森從男孩變成男人,只不過在他身邊朝夕相處的人生導師,是那個永遠憤世嫉俗的蝙蝠俠。


從披上羅賓制服的那一刻起,傑森的命運就已經寫定,他只會成為蝙蝠俠。但此時的布魯斯·韋恩,又變成了什麼呢?

布魯斯·韋恩:我可以問問你對傑森的看法嗎?你覺得他冷漠嗎?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有時候會,先生……傑森少爺缺少同情心。

布魯斯·韋恩:不遜於我。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先生,並非如此。你在傑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傷痛,正如你之前在迪克[33]身上看到的一樣。這也是你選擇他們的原因。

——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搖擺的布魯斯·韋恩,曾經的憤世嫉俗正在一點點褪去色彩,他對於羅賓接替自己一事的猶豫與是否退役一事的兩難是緊密相關的。時間正在洗去打擊犯罪這一行為的一切快感,每一次出擊都會給他留下難以承受的傷痛,但更深層次的打擊在於那一層發自心底的絕望。選擇成為蝙蝠俠,是為了改變哥譚,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不再重演,而如果將蝙蝠俠的身份傳承下去,不僅意味著沒有完成當初向自己許下的承諾,也同時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強加給了傑森,讓他再次經歷相同的絕望。而這從來不是,甚至於他選擇成為蝙蝠俠的初心背道而馳。


他從來都只想將一切痛苦和絕望都扛在自己的身上,即使終有一日,這份重擔即使是他也難以承受。


當布魯斯拒絕放手將一切交給傑森時,也就同時決定了傑森的命運,將只剩一條死路。然而將他推上這條死路的,既不是小丑、也不是傑森自己,更不是蝙蝠俠,而是哥譚市的每一個人。是他們的「政治正確」殺死了羅賓,讓蝙蝠俠心灰意冷選擇退役,並直接催生了其後十年之間呈燎原之勢的犯罪野火,讓哥譚回到了那個任何人都隨時可能在街上被搶劫、甚至遭遇性命之虞的境況,毀掉了布魯斯·韋恩畢生的努力。


Political Correctness

「這是危害兒童。這真的很值得深思,倫恩。蝙蝠俠顯然是一個橫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選擇……但羅賓呢?一個小孩為什麼在打擊犯罪?夜復一夜,面對危險與暴行……這會給一個男孩帶來什麼?這種生活方式應該屬於一個孩子嗎?」——坎迪·福賽思[34] 《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政治正確,這個詞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中就已經出現過,是它逼得一眾超級英雄分崩離析、落寞收場,也是它將雙面人[35]和小丑[36]放虎歸山,造成了其後多次慘劇的發生,更是它促使超人與蝙蝠俠進行了DC漫畫史上最為知名一場對決。而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中,正是這個詞殺死了第二任羅賓,傑森·托德。


當蝙蝠俠與羅賓再次聯手擒獲小丑的事情在電視上曝光之後,媒體就此展開了熱火朝天辯論,在讚揚兩人的英勇行為後,話題不可避免地轉向了對其行為正當性的討論中去。對蝙蝠俠「危害兒童」的批判自然是政治正確的,但這不過是加諸其身的最新一項罪名罷了,自從開始蝙蝠俠生涯後,布魯斯就一直貫徹著「以暴制暴」的理念,承受著受自己保護的哥譚市民長久以來的非議。


換言之,政治不正確,本就是蝙蝠俠這個人物題中應有之義。


蝙蝠俠的存在合理性,是與哥譚的腐敗墮落密不可分的,在一個法制健全、執行得當的社會中,本就不需要蝙蝠俠的存在,只有當現行體制無法保障民眾的生活安危時,我們才會需要蝙蝠俠。但這個角色之所以魅力無窮,就在於你我所生存的現實世界並不是所有人理想中的「烏托邦」,恰恰相反,極權、腐敗、不公無所不在,蝙蝠俠所代表的,就是對這一切的抗爭意識。


但選擇了這條路,並不代表就一定會得到民眾的理解,因為蝙蝠俠所保護的是民眾,蝙蝠俠所打擊的罪犯,又何嘗不出自民眾?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短短的67頁故事中,曾專門用一整頁來描繪一個名為「母親反對蝙蝠俠」[37]的組織,他們認為蝙蝠俠並無權力以暴力手段懲處這些初犯的孩子們,而且這種處理方式只會招致更為惡劣的後果。這個組織當然是政治正確的,人誰無過,接受法律的嚴懲已經足夠,何需蝙蝠俠暴力執法?但這一點立論的基礎仍然是「法律嚴懲」本身的存在,而在哥譚,我們只能看到燎原野火般蔓延的犯罪行為。


即便如此,也仍然要堅持政治正確,縱容初犯者再去犯下更大的罪行嗎?


輿論的政治正確固然值得質疑,但更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也許是心理層面的政治正確。在朝秦暮楚、煽風點火的輿論以及自身不斷走下坡路的身體狀況共同影響之下,蝙蝠俠內心對於羅賓的未來充滿了搖擺。

布魯斯·韋恩:他還沒準備好!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在你披上斗篷的時候,就準備好了嗎?

布魯斯·韋恩:你沒看過他在實戰中的樣子,阿爾弗雷德。他還沒準備好。也許他永遠都不會。他太狂野。剛愎自用。只會以自己的方式做事。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聽起來很像我認識的某個人。

布魯斯·韋恩: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阿爾弗雷德,在很多方面,傑森都很像我……有些方面我應當負責。但我從未享受過這場戰爭。從來沒有。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先生,真的如此嗎?我似乎記得有些時候——

布魯斯·韋恩:我太年輕。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我指的正是如此……

——《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真正令蝙蝠俠恐懼的,並不是羅賓,而是那個曾經的自己。


看著狂野、冷酷、剛愎自用的傑森,就像在鏡子里看到年輕時候的自己,歲月固然奪去了布魯斯的青春,卻也同時賦予了他年輕時從不曾擁有的智慧。他已經知道以一人之力去對抗犯罪是徒勞無功的,邁上這條路後等待傑森的,亦絕非皆大歡喜的結局,而是與自己相似的絕望。


但他卻不想讓傑森陷入絕望。


雖然米勒筆下的蝙蝠俠看起來是個典型的反英雄,但在這個人物的內核,仍然是徹頭徹尾、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中的布魯斯就像是走到了中年危機一樣,開始質疑起自己曾經篤信的一切,只是這種質疑之下,仍然是那顆善良的心,我們能看到他寧可以身犯險,也不願讓小丑的手下在逃亡時再多傷無辜,也能看到他為了保護傑森,獨自與殺人鱷決鬥至重傷,甚至在故事的結尾,毒藤女幾乎要奪去傑森的性命之際,還是精疲力竭的他站出來阻止了她。


布魯斯掙扎在不斷老去的軀體與日益增長的責任感之間左右為難,卻仍然竭力去維持一種平衡,去堅守自己的信念。但正是這種不肯放手的態度,讓傑森一次次逃出生天,並且變得愈加魯莽與憤怒。布魯斯的保護在傑森眼中等同於拒絕承認他的能力,不信任,而不信任本身就是一種傷害,他唯有更加激進地行動,才可能證明自己的能力,但正是這一點,造成了傑森最後的悲劇。


相比《家中亡故》通過熱線投票的形式對傑森命運的處置,《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的處理要更為深刻,傑森個性中衝動的一面與蝙蝠俠軀體及心態的老化巧妙地結合到一起,在述說這場黑暗騎士宇宙版本「家中亡故」的同時,也更為深入地映射了蝙蝠俠這一角色內在的衝突,並向我們描繪了一個真實可信的退役原因。


Gotham, Gotham

蝙蝠俠:讓這些人自相殘殺,你到底想做什麼?不管你用什麼感染了他們——

毒藤女[38]:——不,不是我。感染這些富人們的是失控的慾望……貪婪。他們得不到我,於是就願意為了獲得我而做任何事。

——《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失控的不止是哥譚的精英市民們,還有整個城市。


浸淫在罪惡之中過久的哥譚,已經失去了一切理智。我們看不到《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中站在蝙蝠俠一邊的媒體聲音,聽不到拉娜·朗[39]的聲音,人們視蝙蝠俠為體制之外的威脅,而非秉持正義的英雄。甚至毒藤女已根本不必施用自己的迷幻劑,就可以輕易擺控這些哥譚的精英。


當黑白顛倒成為一種常態後,曾經的羔羊,也就變成了尖牙利齒的惡狼。對任何一個社會而言,最為可悲,也是最為可怕的情景,並不是羊群被狼群包圍,而是羊群變成了狼群,開始以彼此為食。而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中,我們所親眼目睹的,正是這自獵物變為捕獵者的一幕,整個故事中的罪行幾乎都是由原本馴順的市民犯下,而驅使他們的,是慾望,也是本能。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蝙蝠俠一直以來在對抗的,並不是犯罪本身,而是哥譚市這個滋生罪惡的巢穴,而當它藉助超級惡人們開掘出普通人人性之中的惡之後,被保護的,也就同時成為被懲罰的,在港口面對自殺而死的哥譚慈善家那絕望的遺孀,布魯斯的心在滴血,他看到的是最親近之人彼此之間信任的消亡,以及整個社會階層逐漸崩塌的縮影。

小丑:我的羔羊們。披著狼皮。你看不到。透過那麼多羊毛,你怎麼可能呢?你所謂的真實就是一個謊言。我的狼們…… 狼、羊…… 有什麼分別?只有數量才重要。一、二、用上你的鞋。三、四、攔住門。五、六,教他們一些戲法。七、八(仇恨)……八(仇恨)。我最喜歡的數字。把它倒過來,就成了無限。我是從動畫中學到的。

在《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中,小丑從台前走到了幕後,在整個故事中他所做的,不過是講著一個又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但正是對故事結尾的渴求,讓他得以操控阿卡姆療養院[40]中的暴徒,成功逃脫。相比蝙蝠俠的心理危機,他卻出奇地怡然自得,即使是在暴亂之中,也如閑庭信步一般自在。阿卡姆關不住他,蝙蝠俠也奈何不了他,只要身在哥譚,他就可以隨時將羊教唆成狼。

因為哥譚並不屬於蝙蝠俠,它屬於小丑。


Epilogue

布魯斯·韋恩:這孩子的戰鬥能力很出色。甚至比我同歲時還要好。他的推理技巧還有些生疏……但假以時日……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你可以打磨他的技藝,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布魯斯·韋恩:我可以教給他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在蝙蝠洞里,一個退休的戰士兼哲人。哈。聽起來是場不錯的人生。

——《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

在故事的結尾,布魯斯如此呢喃著自己的未來,只可惜他設想的未來要到十年後才可能成真,而在其中,也將不再有傑森的身影。如果你讀過《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應該會記得在第三冊中,蝙蝠俠在電視台遭遇哥譚警局圍攻後,被第三任羅賓凱莉所救,警方射斷了蝙蝠翼[41],凱莉幾乎自高空墜落,千鈞一髮之際,蝙蝠俠緊緊抓住她的手,把她拉了回來,兩人緊緊抱在一起,而此時布魯斯嘴中不斷重複的兩個詞是:「好士兵」[42]。


「好士兵,好士兵。」


他指的究竟是凱莉,還是那個十年前離他而去的傑森呢?在與小丑的對決中,驅動他幾乎痛下殺手的,難道就沒有一份為傑森復仇的憤怒嗎?


沒人知道。


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十年之後,布魯斯終於走出了自己的困境,他不再將一切扛在自己一人身上,他接納了凱莉作為新任羅賓幫助自己,也吸納了哥譚的迷途少年們,引導這些「蝙蝠俠之子」[43]在核爆引起的大暴亂中維持住了哥譚的社會秩序。

他不再僅僅是一個令人感到恐懼的都市傳奇,亦不再去做媒體的廉價素材,他不再固步自封,而是通過自己的行為,將理念傳遞給下一代,讓這些曾經的狼,去保護羊群。自此之後,是否還有一個蝙蝠俠存在,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每一個哥譚市民的心中,埋下一顆抗爭到底的種子。


讓每個哥譚市民的心中不僅有一個小丑,也有一個蝙蝠俠。


[1]: Bruce Wayne

[2]: Alfred Pennyworth

[3]: Dark Knight Returns: The Last Crusade

[4]: Dark Knight Universe

[5]: Batman

[6]: DKIII: Master Race

[7]: Kandor

[8]: Kryptonian

[9]: Robin

[10]: Jason Todd

[11]: Batman: The Dark Kinght Returns

[12]: Green Lantern

[13]: Hal Jordan

[14]: Superman

[15]: Political Correctness

[16]: Mutant Gang

[17]: Carrie Kelly

[18]: Frank Miller

[19]: A Death in the Family

[20]: Selina Kyle

[21]: Wonder Woman

[22]: Escort Business

[23]: Green Arrow

[24]: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25]: Batman: Year One

[26]: All Star Batman and Robin, The Wonder Boy

[27]: Dick Grayson

[28]: Batman: The Dark Knight Strike Again

[29]: Hal Jordan

[30]: 一個有超人的世界是無論如何也稱不上現實的,這裡的「現實」指的是對於人性、戰鬥的描繪脫離了大多數超級英雄漫畫面向孩子的套路,更為成人化。

[31]: Neal Adams

[32]: 蝙蝠俠炒掉迪克發生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十五年前,《黑暗騎士歸來:最後一戰》發生在《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十年前,故此時蝙蝠俠已經訓練了傑森五年時間。

[33]: Dick

[34]: Candy Forsythe

[35]: Two-Face

[36]: Joker

[37]: Mothers Against Batman

[38]: Poison Ivy

[39]: Lana Lang

[40]: Arkham Asylum

[41]: Batwing

[42]: Good Solider

[43]: Son of the Batman


https://medium.com/between-panels/between-panels-vol-31-796e385f4017#.qzdfyabxz

http://weixin.qq.com/r/RENbQ_3EvrDBrakg9xZW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一直覺得我桶只是一個缺愛的可憐的孩子

他有著無與倫比的天賦 也有一顆善良的心

能力歷史什麼的不想贅述了 二桶最為最特殊的羅賓 他很令人心疼 卻也很令人著迷
玩世不恭的他 又何嘗不是時時刻刻挂念著 改變了他一生的老爺

正如同他拿著槍指著小丑對老爺說
我讓你殺他不是為了別的
而是他讓你與我
天人永隔

他對老爺的愛 真的比想像中 深得多


不知情的卧底


感謝邀請。我很喜歡Jason 。以下內容摘自萌娘百科孤兒詞條:有的孤兒會被好心人家收養或有人扶持、相伴,甚至正常接受教育、長大成人,屬於孤兒當中比較幸運的人;
有的孤兒可能雖然有了寄身之所,但要早早挑起生活的重擔,年紀輕輕便像大人一樣為了生存而辛苦工作;(RICHARD GRAYSON典型例子)
有的孤兒則甚至可能沒有任何依靠,只能在社會的夾縫中依靠流浪乞討、拾荒、打零工、加入非法組織等方式而生存,經常徘徊在在生死線上。(JASON TODD典型例子)
長大的孤兒與社會:孤兒長大之後,因童年遭遇的不同,看待社會的視角和對待社會的態度也會不同。
有的會因幸運的遭遇和好心人的幫助而以感恩之心回報社會;(JASON RICHARD典型例子)



最能形容


Jason Peter Todd? 要分作品看的 最新的應該是阿卡姆騎士吧

被小丑在療養院調教瘋了 然後帶上紅頭套殺了黑面罩 拿了BOSS的錢回哥譚找蝙蝠俠復仇


推薦閱讀:

漫威英雄里誰更少女心?
開始看 DC 漫畫,需要特別關注哪些漫畫?
黑寡婦到底多大?
是不是鋼鐵俠的宣傳度高於蝙蝠俠,為什麼?
超級英雄的魅力究竟體現在什麼地方,為什麼能讓我們如此喜歡?

TAG:蝙蝠俠 | 超級英雄 | 美國漫畫 | DCComi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