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再見二丁目》《約定》《下一站天國》是林夕寫給自己的情歌三部曲?怎樣連貫理解這三首歌?
給自己的情歌三部曲的說法最開始是林若寧在《林夕字傳1》「下一站天國」的批註里提出來的:
個人私下對號入座,認定《再見二丁目》、《約定》和《下一站天國》是林夕給他自己的情歌三部曲,套用電影西遊記至尊寶的說法:如果要給這段感情記錄找個重點,明哥的《下一站天國》當然大路跑出。「請勿回望,請勿回望」朗朗上口之際,還是按乃不住,臨門家腳千囑萬咐「請勿善忘」, 那又何來「把悲傷看透」呢?自欺欺人,苦了自己,何必呢? 巧合地明哥也曾公開演唱過林夕給自己的情歌三部曲。
在林夕字傳2里,若寧小朋友又再一次提到這三部曲:
「出外景」系列之三,老爺苦心經營巧妙安排給自己的情歌三部曲現場版,滿足他自己私人感情多於一切,旁人如我不便多加評論,大惑不解者請參閱《林夕字傳1》「下一站天國」的註腳。
林夕自己對這三首歌的批註分別是:
多年以後,終於明白《再見二丁目》是寫快樂的玄奧,黃生卻說是寫自愛,距離何其遠,明白一個人何其難。正如很多人問過我二丁目是哪條街的二丁目,知者自知。
很快寫完《約定》,我覺得不夠好,想再寫,菲卻唱完了,塵埃落定,只好隨緣。
A段是真的,B段的約定是想像的。小明送過《再見二丁目》給我,我送《下一站天國》給他。
可以看出林夕對三部曲這種說法是默認的,並且給出了簡短但信息量巨大的解釋,那現在問題來了,究竟為什麼這三首歌可以被稱作是林夕寫給自己的愛情三部曲?這三首歌連貫起來到底應該怎麼理解呢?
我有個身份是豆瓣「黃梁一夢八卦小組」的組長。
但兩年前已經決定解散小組,那時候想,既然二老都活得健健康康,也都看透,變成了朋友。都是知天命的人了,我們又何必八卦那麼多呢。
不過看到這個問題,想到近年來兩人也基本不避諱說這件事(比如上個月夕爺還在專欄里花大量篇幅給明哥的演唱會打廣告),還是想回答。
就算是為這段八卦,做一個總結吧。
但要再次申明:八卦這些背後的故事,是因為這段感情,真的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這二十年來的香港樂壇(多首東京系列的歌曲被多位知名歌手演唱,拿到了重要獎項和極大的流傳度,例如《約定》)。所以,如果感興趣到一定程度,如錢鍾書老先生所言,光吃雞蛋還不滿意,想知道生蛋的雞究竟發生過什麼,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段公案,影響太大。
約二十年前,兩人曾經有過一段在東京的旅遊。
「1995年,我們在機場的車站……」
目前存在於歌曲中的時間都不是精確的,畢竟填詞人沒必要把真實的事情100%的放在歌曲里。
準確的時間八卦組裡有過考證,不過這個不是重點。
這次旅行,是一群人去看日本看演唱會。
不過兩人趁此機會,撇下大部隊,自己偷偷玩去了。
想來,這麼重色輕友的事情,做起來也是挺開心的
可惜的是,這次旅行是兩人親密關係的開始,但也是結束。
親密的細節,從《約定》的主歌部分可以看出來。
旅館的門牌號碼,笑著離開的神態;街燈映出的一臉黃,路邊凳上吃的微溫便當……
如林夕所言,主歌是真的,副歌是假的。
所以漫天黃葉遠飛的約定,結果是失約的。
旅途中也發生了爭坳。林夕回憶,那是第一次兩人單獨旅遊,所以發生了很多生活上的問題。他也毫無經驗去處理,所以,吵架了。
林夕一個人漫無目的的在東京逛,走到某條街道(XX二丁目,即第二大道的意思),有了靈感,寫了《再見二丁目》。
唱片店裡的異國民謠,和滿街的柏樹,被他紀錄了下來。
那一刻夕爺的心情肯定糟糕透了。所以才故作輕鬆的說「原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
但其實真正的心境是「令我的背影,於東京結冰」。
回程路上,兩人總算是說話了。但這份有了芥蒂的感情,可能沒那麼容易釋懷。
如所有有過爭吵的戀人一樣,就算生氣說了一些負氣話,到頭來還是想和好的。
所以有了《下一站天國》里的「請勿回望,請勿善忘」。
《約定》《再見二丁目》《下一站天國》,的確可以看作是一個系列。
只不過在林夕寄託這份感情的歌,又不止這三首。
失戀一次,要寫成一百首歌,不然怎麼保本。
後來林夕寫的這類型的歌,在內容、地理、情緒三個角度都可以串聯起來。因此研究這件事的,多數稱之為「東京系列」。
至於真正的真相如何,只要當事人不說,可能這輩子都沒人會知道。
不過呢……
其實……
若干年後,林夕在專欄里特地談到了一首歌。
《你的背包》。
他為這首歌寫下回憶的文字,已經把當時這份情愫寫得淋漓盡致了。
看完了,大家自然懂這三首歌,也懂更多東京系列的歌,例如《地盡頭》,例如《迷失表參道》,例如《集體回憶》,例如《郵差》……
全文摘錄如下。
連黃粱一夢八卦小組組長公元兄都被邀請來了答題,我的八卦心似乎又覺醒了,看完答案之後自己忍不住也想說點什麼。
我一向是不肯承認自己是黃粱黨的,畢竟我也曾是自視甚高的文藝青年,總覺得拿人家的私人感情問題來討論顯得八卦兮兮的,也是對兩位才華和人品的忽視。
然而私下裡,在沒人看見的角落,我曾經暗搓搓地翻看過幾乎所有黃粱的資料,各種靠譜的不靠譜的分析,各種或寫實或誇張的段子,不是因為我是個愛好八卦的人,實在是因為這段故事太有莫名的吸引力。
我一開始也曾想過,在公開場合討論黃粱是不是不合適,關心他們的感情問題超過關心他們的作品這是不是一種不尊重。然而現在我已經不再去想這些,無論我們承不承認,或者說,無論那兩位承不承認,這段感情都早已超越私人隱私而成為一段國民故事。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除了夕爺那支生花妙筆的塑造,更重要的是,黃粱的這段故事,幾乎包含了世間所有與愛情相關的內容,具備一切甜蜜的悲傷的忐忑的遺憾的關於愛情讓人痛不欲生卻仍然欲罷不能的美麗。
而更詭異的是,由於當事人曖昧的態度,這段故事顯得撲朔迷離。豆瓣關於黃粱的小組叫做黃粱一夢,這個「夢」字是對黃粱的最精確概括。關於這段感情,究竟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僅僅只是夕爺用他文人的敏感與多情在腦海里構造出來的一個夢,我不知道有生之年還能不能看到真相。畢竟每次當我們自以為從歌詞里訪談里兩人的互動里抓到了什麼了不得的線索時,下一次還是會被兩人曖昧地否認,而當我們下定決心真的認為他們就是朋友時,又總會有大招出來給大家來個措手不及。
這麼多年來,兩人被拍到一起回家吃飯泡吧逛街數不勝數,兩人一起出席過的活動數不勝數,合作過的作品數不勝數,心事也訴說了,歌也獻了,怎麼看都是最親密的朋友。然而在大家心裡,夕爺仍然是那個苦戀不得的可憐人,在爺的歌詞里,似乎從沒有發生過任何甜蜜的時光,就算最美好的時候,也不忘記帶著忐忑與憂傷。
如果僅僅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夕爺真的不是最適合明明的那個作詞人,也更不是最適合明明的那個朋友,反而要飛和歪悶更顯得和明明要好,就連外星人達叔也和明明有莫名的默契,唯獨夕爺,像是強行插進明明生活里的另一段故事。要飛為明明寫過《罅隙》寫過《早餐派》寫過《阿姆斯特丹》等一票帶有強烈黃耀明氣息的作品,歪悶也有《漩渦》《小王子》和《親愛的瑪嘉烈》等驚艷之作,而夕爺為明明寫的歌詞也不能說是不好,卻總像是隔著什麼。得過無數獎項的《春光乍泄》是明明逼著夕爺改過五遍的作品,歌詞里的情慾流淌完全不像林夕,《四季歌》倒是舉重若輕符合夕爺的作風,卻原來一開始不是為明明所寫,而至於後來的《身外情》,縱然爺曾嬌羞地說這是他和黃耀明的仔,然而那樣凄清的苦情,用明明的聲線演繹出來,到底還是帶著違和。
大概夕爺也發現這一點了吧,所以他說過最好的作品給了楊千嬅,給了王菲,卻唯獨沒有提明明的名字。
大概也是正是因為如此,在夕爺心裡才會永遠藏著隨時準備失去一切的覺悟,藏著是選擇繼續義無反顧的追求還是後退一步相忘江湖的糾結。
林夕字傳里夕爺固執地將他的三部曲都收錄成明明演唱的版本,而明明更是不避諱地在各種場合翻唱過這些歌,有時我真不知道是他是天性呆萌還是亦有難言的情愫,才會毫不避諱這些被人遐想的歌曲。我還曾經聽過明明演唱《迷失表參道》的現場錄音,是在由他擔任嘉賓的張敬軒演唱會上,歌名出來的時候我聽見下面的女孩子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可真是敢唱啊。
而這刻在黃粱史上的三部曲,像是一個故事的發展——以再見二丁目里不知是自憐還是自愛的求而不得作為起點,以約定里驚心動魄的甜蜜作為發展,以下一站天國里決絕的道別作為結局。又更像是一個悲劇的隱喻——從再見二丁目里歲月長衣裳薄的感嘆到約定里兩鬢斑白的幻想再到下一站天國里請勿回望的叮囑。這三部曲也許是關於黃粱的真實寫照,也或許只是夕爺心裡的一場獨角戲,但無論如何,「令今生不愛我的人,子子孫孫流傳著他與隱秘的我相愛的傳聞」夕爺是真的做到了。
而關於黃粱,許多真相我已不再執著地想知道,許多話我也不再八卦地想要去分析,大概是他們老了,我們也長大了。到最後,這段感情留給我們最珍貴的大概還是那些關於愛情的美好。無論是「明明曾陪我度過最痛一天」的甜甜蜜蜜還是「從來沒愛你,綿綿」的欲說還休還是「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的錐心之痛,都足夠我在某個下雨的天氣里,重新打開某種心情。
到現在,關於黃粱我只剩下最後一個請求,希望二老不要再冷不丁丟什麼新聞給我們來炸鍋了,畢竟我們現在的平靜真的來之不易~推薦閱讀:
※不會講粵語和會講粵語的人,聽港樂有什麼差別?
※有哪些好聽的粵語歌最好是林夕黃偉文作詞?
※粵語歌里有哪些唯美的歌詞,適合表白?
※為什麼粵語歌里這麼多備胎歌曲?比如像鍾無艷,七友,雜技,垃圾,兄妹,就手等。?
※非粵語地區的人是怎樣看待粵語的?聽粵語流行音樂和看港產片(粵語原音)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