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時代如何養老?
未來的老齡化比今年更嚴重,如果遭遇戰爭等不確定因素,情況更不容樂觀。今天怎樣做才能應對好未來養老局面?
可以通過死得更早一些來解決老無所養的問題。
可以通過看大門, 掃大街來解決養老金不夠花的問題。
可以通過孝道進行家庭資源再分配的手段解決「有人問為啥養老金不夠花」這個問題。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你不會考慮養老的問題,因為前景很美好。但當你去香港的餐廳吃飯,你會驚奇,有這麼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還在外面打工。
我一個香港理財師朋友跟我說,因為在他們的黃金年代時,他們沒有為了現在做好準備——聽起來很殘酷。
所以,年輕時為自己做好養老儲備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一旦危機來襲,你的年數已大,就無法為養老做充分的準備了。
那麼,以後要體面養老,需要注意什麼?
一、
對於所有人來說,社保醫保,必不可少。醫保是老人最基礎的保障,能覆蓋掉大量的診治費用。
如果是自由職業,有必要自己補辦一份,交一年,保一年,費用很低,特別低。
而對於大多數從正規單位退休的人來說,一旦繳納了足夠年限,是可以享受終生醫療服務的。
有經濟實力的話,也應該配置一些商業保險,比如意外險、重疾險、壽險。它們能幫我們覆蓋掉一些突如其來、花銷巨大的意外支出。
在年輕時買一些保障終生的險種,價格會相當便宜。所以成年之後,越早配置越好。
當然,經濟實力雄厚的朋友,也可以買一些高端醫療險,也能與社保起到一個良好的補充。
二、
保險只能保證,當意外來臨時,我們有最基本的抵禦能力。若想要舒適、富足的退休生活,還是要靠工作、理財帶來的財富積累。
我們想體面養老,需要準備多少錢?
這個問題很難有準確的答案,因人而異。有興趣可以自己計算一下,假設你65歲退休,壽命還有20年,在這20年里,想過上每個月支出XX元的生活,從現在起到65歲,需要至少存下多少錢。
我就不算了,公式很簡單。只是想指出一個誤區:我們很容易對養老金儲備情況太過樂觀,而對資金支出嚴重估計不足。
在我們這一代,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而現在人類的壽命大大提高,你年老時,不但要自己養老,很可能還需要贍養雙方的父母,開支肯定不少。
而從收入方面來看,很多人習慣於用現在的理財收益,來估算未來數十年的資產積累,結論往往很樂觀,很多人都能在退休後身家千萬。
但事實上,在未來漫長的數十年里,想一直保持現在的收益,就像一直保持現在的GDP一樣,基本是不可能的。越女和一個平台的CEO聊過天,他說過幾年,P2P的收益將會只比銀行理財高1-2點,輕輕鬆鬆年化超過10%的時期,不會長久。
所以,我們在為自己制定養老金規劃時,請保守一點,把你的年均理財收益率調整得低一些,重新估算。
而依賴專業、靠譜的理財機構,也是一個托住收益曲線的手段,雖然找到很難...
三、
還有一點相當重要的是,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上班族,收入難有太大提升,若想要有足夠的養老儲備金,有必要在理財中盡量穩健行事,避免一些鋌而走險的行動。比如加太高的槓桿買房子,或者全部用來炒股,等等。
舉個例子,香港人出名的勤奮,那麼多打零工的老人,並非都是年輕時好逸惡勞。很多人的貧困,是在泡沫經濟時盲目的跟風炒樓花、買高風險理財所致。
一個經濟周期的轉換,可以輕易摧毀個人的美滿生活,而如果危機降臨時你已人至中年,想重新爬起非常艱難。這樣的悲劇已經不少。
最近讀了一本小說,提到了這類特殊的人群,周末有空聊聊。
{越女讀財}微信公眾號:ynducai
歡迎關注,一個金融、媒體各種經驗摻雜的,複雜的人。
謝邀。
題主我記得你,上次說女權是都不生孩子最後會導致少子化那個,對對對我記得你。
寶寶很餓不開心,主要是看你問養老問題非得加個女性主義寶寶不開心,今天任性不想答,摺疊了吧摺疊了吧,洗洗頭出門吃飯去了。
自費養老院是我所能想到的最理想辦法了。國家可以適當補貼一些,但不能公有化,公有制組織的效率效用差,全國人民是都體會過的了。
養老院全部私有化工至少有去下幾個好處:
1.存在競爭、兼并,養老院服務質量和服務制度自動完善。
2.和公有養老院比,如果存在高中低檔次,不會成為社會問題(試想都是國家養老,憑什麼你的好,我的差?)
3.節約社會成本,國家把錢收起來,再重新投入,這個過程錢要少幾個百分點還真不好說。
再補充一些,就是對赤貧人口的養老,政府應嚴格審查,補貼或全資送入最低一級私營養老院。中高級養老院不補貼。
養老院作為一個產業才會更健康,政府的作用更多應該是監管,而不是一肩抗,還能培養國民的自治意識,為接下來要實現的全面民主作準備。推薦閱讀: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殯葬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從事養老行業的前景如何?
※如何解決人口老齡化?
※目前世界上超級老齡化國家只有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此三國正好是二戰三大軸心國,這只是巧合嗎?
※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會不會正好碰上機械自動化智能化普及而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