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應該像古人那樣吃嗎?「石器時代飲食法」好不好?

原始人的飲食真是適合現代人嗎?


感謝邀請。中國人喜歡說「人心不古」,我們習慣於認為古人什麼都好。實際上,推崇模仿祖先的飲食方式,在西方國家也很火。我個人的觀點,這種飲食方法有合理的地方,但盲目推崇古人的飲食方式也不一定真的好。內容比較多,我分成小標題來講,大家讀起來方便一下。


首先,「古人飲食」是個大範疇


不過,首先要講,「古人」是個大範疇。就「石器時代」而言,跨越的年代也非常大。要模仿,具體模仿哪個時代的「古人」,還是個問題。比如農耕時代,現在認為是10000年前,狩獵採集時代,大概能追溯到2000000年前。這兩個時代,古人的飲食可是完全不一樣。

但現在市面上推崇舊式飲食的潮流里,都說模仿古人,有的是「農耕時代飲食法」,有的是「石器時代飲食法」,還有的叫「原始人飲食法」,這個原始人,概念更是模糊。

而且,同一時期的「古人」,飲食習慣恐怕也是大相徑庭,這跟地域分布關係很大。不說幾百萬年前,就我們現在所知的,因紐特人的飲食,跟派瑪印第安人的飲食,差別就大了去了。

所以,模仿「古人飲食」,模仿誰?本身就是個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出了,倡導模仿古人飲食,本身就具有一定盲目性。


古人跟現代人身體變化真的不大嗎?


我們權且籠統的叫「古人飲食法」吧,泛指這一類飲食策略。支持這種飲食方法的人,一般都說,人類的基因穩定性非常高,自然突變的概率很低,每百萬年才0.5%。現代人跟10000年前的人相比,基因的差別也只有0.005%。所以,人類的基因,跟過去沒多大差別,但飲食的變化卻非常大,這就造成了現代人慢性病高發。

基因的自然突變率很低,這是沒錯的。但如果拿現代人的基因,跟100萬年前的人相比,畢竟還差了0.5%。我們覺得0.5%好想差別不大,實際上這個差異已經很大了。要知道,所有人類在DNA水平上,99.9%是相同的。也就是說,人類基因組0.1%的差別,就造成了你我他這麼大的形態、生理、生化的差異。

0.1%的基因差別,就是說有約300萬單核苷酸多態性。哪怕其它生活習慣都很類似,但有些人吃肥肉,就是怎麼吃也沒事。有些人多吃一點,就動脈硬化了,很大程度上就源於這0.1%的差異。

所以,從基因組的改變的角度來說,太早期的人類,跟我們差別還是不小的。現代人用採集狩獵時期人類的飲食,不一定合適。「農耕時代」的可能還勉強。

另外,基因這件事,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雙胞胎研究也經常能觀測到一些難以解釋的差異。比如雙胞胎得病,也不完全一樣,甚至差別會很大。基因是一方面,後天環境的干預對人體生化環境的影響,可能比我們想像的要大。

人類的基因變異速度,或者說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可能也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比如人類喝牛奶沒有幾千年的時間,這短短几千年,成年人也進化出了消化乳糖的能力,雖然還不很完善,但總是可以喝牛奶了。還有人類對某些疾病的抵抗能力,也能反應人類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


人體內的微生物,以及自然界動植物的巨大改變不能不考慮


有一點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那就是我們人體的運作,不光是我們自身在起作用。實際上我們的身體,相當於一個小的生態系統。我們身體里還住著數以億計的細菌,這些東西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人體的基因突變速度可能相對很慢,但這些與我們共生的細菌,基因突變的速度可不慢。拿腸道細菌來說,跟我們的健康關係很大。我們現代人的腸道菌群,跟10000年前的人,肯定不一樣。跟1000000年前的人,差別更大。他們吃的食物,可能有很多,我們乾脆消化不了。我們吃的東西,他們也未必能接受得了。

食物實際上也有變化。「古人」吃的蔬菜水果,跟我們現在的也不一樣,營養素的含量很可能有很大差別。現在我們吃的很多蔬菜,都是後來發展起來的。最早的玉米長得跟雜草差不多,西紅柿也沒有現在的大,只是一種小漿果。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古人」真的很健康嗎?


我們老覺得古人特別健康,沒有糖尿病,也沒有心臟病,一個個好像牲畜一樣結實。實際上,這也只是我們的一種假設。有一項針對採集狩獵時期人類保存較好的遺體的研究,發現137具遺體中,有47具有疑似或確定為動脈粥樣硬化病的證據(注意,動脈硬化斑塊,多形成於青壯年。這跟我們的直覺不一定吻合)。

現代慢性病,我們可以推測,「古人」患病率估計不高。但是,古人也不見得比我們更健康。比如一直保持接近原始生活方式的希維族人,實際上身體就不那麼健康。大多數希維族人有寄生蟲病,有數據稱只有50%的兒童能活過15歲。

不管怎麼說,古人都很健康,這也只能是一種假設。因為古人壽命短,古人也大多活不到很多退行性疾病的發病年齡。

另外,即便「古人」普遍相對現代人健康,這該歸功於飲食,還是比現代人多得多的體力活動,還是個問題。


「古人飲食」有可取之處


上面只是說,不建議盲目的模仿所謂「古人」的飲食方式。並不是說這種飲食方式沒有任何可取之處的。古人怎麼吃?前面說了,可能是千差萬別,誰都給不了答案。但大致上,至少有幾點可以基本肯定。

1,脂肪攝入較少。

2,沒有精加工食物。精米精白面,肯定沒有。跟不要說精製糖,古人能接觸到的最甜的食物可能就是蜂蜜。

3,沒有添加劑。

4,膳食纖維攝入量大。古人吃東西比較粗,這從牙齒化石上就能得到印證,有學者估計舊石器時代的人類,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能達到每天100克,這現代人根本比不了。

5,不吃鹽。人類食鹽的歷史並不太長。

有一點很有意思我順便提一下,很多人可能認為古人吃的比我們少,實際上這很可能不對。很多學者都認為,古人每天的熱量攝入其實比我們多。

很多慢性病跟吃有關,這點也不能不承認。能借鑒「古人」的飲食之長,毫無疑問是有益處的。但這種借鑒,本身就應該理性和清醒,盲目效仿「古人飲食」,一窩蜂都恨不得茹毛飲血,那就沒必要了。


減肥大概是一個永遠也不會過時的話題。全世界致力於減肥的男女老少們研發出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減肥方法,看起來似乎都很靠譜。然而他們是否有科學依據呢?這些據說「親測有效」的減肥方法的效果如何呢?

  • 原始人減肥法是什麼?

原始人減肥法指的是回歸原始生活方式。美國暢銷作家羅倫柯丹在暢銷書《史前飲食》中系統的介紹了原始人健身減肥法。這種方法堅決拒絕穀物,拋棄乳製品,選取大量肉類比如生牛肉為主要的能量來源。除此之外,適量攝入有限種類的蔬菜,水果和堅果。原始人健身法還建議摒棄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推崇快跑和疾走以及跳躍。

相信在大家看來,這一定是個非常有效的減肥方法。不吃主食,以蛋白質為主要能量來源。很多理念都堅信減肥的時候少吃或不吃主食是瘦身成功的「黃金定律」。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的。

  • 碳水化合物是生命必需品

美國營養飲食協會發言人克里甘斯提出,科學證明,以水果,蔬菜,穀物和蛋白質為主的多樣飲食是人類健康長壽的保證。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主要首選的生命來源。也許你會問,不吃主食真的瘦的很快。但是,人們常常忽略一點的是,的確瘦了,可是這種瘦能夠健康持久嗎?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受到限制,人體就會消耗粗存在肝臟中的肝糖原(一種能量形式)。

由於不攝入碳水化合物而導致的體重減輕實際上是身體正在耗盡糖原,機體開始缺水,而不是在分解脂肪。這也就是為什麼斷穀物飲食法在剛開始能夠秒瘦,但其實通常都不是持久的。而機體缺水也會導致人體新陳代謝出現紊亂,出現體質下降,代謝力差,免疫力低下等等。可謂得不償失!

  • 食譜設定導致更多疾病

下圖是原始人飲食法推崇的菜單。嚴格遵循這樣的一個菜單,有可能會導致營養缺乏的癥狀。奶製品中的磷,鎂,鈣,維生素D;穀物中的B族維生素,纖維素,抗氧化劑;豆類中的高纖維植物蛋白都是人體不可缺失的營養素。而過多的攝取動物蛋白,有可能導致膽固醇升高,因此更容易罹患冠心病。

除此之外,2010年美國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也指出,原始人飲食法雖然對穀物有嚴格限制,但對脂肪的限量確是特別寬鬆。而脂肪攝入過量容易造成脂肪肝,高血壓,高血糖等一些列疾病。

  • 原始人減肥法是不可取

到目前為止,原始人飲食法對於在減肥的有效性方面並沒有很確鑿的科學依據。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world report)也曾報道,原始人飲食法這種節食方法對於減肥,堅持性和心臟健康方面都是不可取的。

而站在健康減重的角度上,我覺得原始人減肥法是不可取的。

  1. 這種方法真的很難堅持,不能吃任何精加工的食品,摒棄甜食,痛苦的基礎上還不一定能瘦。

  2. 其次,即使真的瘦了,按照上文所說,那只是因為機體脫水,並不是真正的做到了減少脂肪。畢竟,這種方法對脂肪的攝入量並不太介意。

  3. 我們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原始人雖然吃的粗狂,完全不用考慮精加工食品所帶來的弊端,但是,原始人的壽命都不長。研究表明,原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十五歲。如果用他們的飲食習慣來規定現代人的生活,明顯是不太合理的。

Reference

1. Cordain, L., (2007). The paleo diet: lose weight and get healthy by eating the food you were designed to eat.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 Cordain, L., Friel, J., (2012). The paleo diet for athletes: The ancient nutritional formula for peak athletic performance. Rodale.

3. Frassetto, L.A., Schloetter, M., Mietus-Synder, M., Morris, R., Sebastian, A., (2009). Metabolic and physiologic improvements from consuming a paleolithic, hunter-gatherer type diet.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63(8), 947-955.

4. Schwarcz, H.P., Schoeninger, M.J., (2012). Stable isotope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as tracers for paleo-diet reconstruction,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isotope geochemistry. Springer, pp. 725-742.

Mefood訂製營養:營養決定70%的健康。幾位美國營養博士,教你怎樣吃對營養,吃出健康。

聯繫轉載、約稿、投稿,請發送郵件至:support@mefood365.com

微信ID:imefood


古人不是不會得糖尿病,癌症。而是在這些病足以殺死他們之前,他們就因為其他種種原因早早死去了。


去查查古人和原始人的壽命,你就懂了

不說古人吧 就是說清朝,平均壽命還不到50歲呢

遇到災荒 估計 平均壽命30+ 40+都不是沒可能


通過原始人骨骼,可以發現當時人類平均壽命25左右,你看著辦吧。


請參看文章「舊石器飲食法為什麼不靠譜」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349/


建議看看 營養聖經 這本書。 古人的尤其是生活在原始森林那時代的祖先們 他們的很多飲食結構 值得借鑒 並效仿 比如不吃精製碳水化合物 大量攝入水果。 當然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和你所處環境達到平衡即可 所以沒有一個很確定的飲食計劃或者怎麼吃才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的身體去判斷。 例如有的人當攝入碳水化合物適當多一些的時候 身體感覺最好 有的人適合蛋白質多一些。 所以因人而異。並且 身體是個精密的機器 它會對於你的飲食習慣作出相應的適應性調整。 所以呢 對於要不要效仿古人的飲食 我認為 應當儘力而為之即可


古代人根本長不到的慢性病的年紀,我這個年紀咋古代應該稱老夫了


古人人均壽命幾歲?現代人人均壽命多少?
古人身體健康?呵呵。


推薦閱讀:

健身後多久攝入多少蛋白質?
如何做好韭菜盒子?
老人,胃癌晚期患者,應該如何飲食?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是怎麼樣的?
能否使用營養代餐粉代替部分正餐?並非為了減肥,是否會對健康有害。

TAG:健身 | 飲食 | 運動 | 營養學 | 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