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津大學研究生趙永貴一年發表17篇SCI論文?
個人感覺SCI17篇有點誇張了 其中有16篇一作,不知道真實性
不知道知乎有沒有知道內情的
但是 不管怎麼樣 我是佩服這個人的
補充一下天津大學官方新聞報道
http://news.tju.edu.cn/zx/hd/201601/t20160106_269618.htm
從沉迷遊戲學習掛科到一年發17篇論文 天大學生真實上演學渣到學霸的逆襲
還有這麼多人質疑我的 我是按照新聞來提問的 天大當時的校園媒體一會兒是sci 一會兒是論文 這兩者差異很大很好嗎
有些東西不是說你努力就能夠有成果的
正是因為17篇真的很誇張 到了要不就是很強 要不就是有問題的程度還有質疑我指名道姓的
人家自己就是實名報道 也沒說某個同學 要怪怪媒體
還有說ucanuup的 那我覺得我們也不需要討論了 反正只要遇到你不是頂尖領域的 你連基本質疑的權利也沒有 想像在大學課堂你質疑一個老師 老師開口就是 u can u up 想想都覺得很有趣呢這個問題不用回答了
我回去笑幾天
一年發7篇的,有可能是大牛
一年發17篇的,除了大老闆,可以確定以及肯定不是大牛,甚至有可能成為業界毒瘤
一篇有原創性的文章,從找到idea,確定和比較方法,設計實驗和比較組,考察結果的意義,以及進一步的考慮,每一步都需要大量時間。這還只是討論有創新點,沒考慮這個創新點是否合理,是否有改進意義。十個新idea往往一半被做過,剩下1/4做不出來,再餘下的1/4大概率是negative的結果
一年17篇,一天假不放,每篇平均時間3周,做一篇課程paper都夠嗆
PS: 這篇回答似乎不小心戳中了很多paper machine的點
很多人說如果有積累可以發表,這一點沒人否認,畢竟把好幾年結果積攢到一年井噴得情況很少見也確實有。但是咱能先看清楚新聞和報道嗎?14年考研成功,1年半的時間積累?
至於說沒有讀原始文獻的,自己相關領域的水paper都太多了,實在提不起興趣。只是基於常識和統計提出看法。深入做過科研的,一年十幾篇paper教授對你的恐怕不是讚賞而是懷疑,當然,也可能我遇到的教授比較老派
至於科研的捷徑,就讓人笑掉大牙了,那是灌水的捷徑吧,騙騙本科生和外行也就算了。想要快發文章,我們這一行做理論模型的paper machine們都有工業化的趨勢了,本科生培訓三個月就能上崗,基本都是所謂的二區。至於個人,最簡單的,莫過於拿個大牛發明的鎚子,什麼東西都敲一下,或者遇到釘子拿什麼鎚子都來一下。至於鎚子是不是合適,或者如何改良鎚子,甚至於找個新鎚子,那就不是灌水該考慮的事情了。
PPS:前面有人統計了論文的詳細情況,我再統計一下該同學導師的文章吧。zhang ping (at Tian-jin) web of sci 上共 50篇論文,總引用數在127(大概會有個位數誤差),其中79來自國內,12來自印度,8來自韓國,其他國家均在4次一下。也就是50篇文章,其他國家的引用次數連一次都到不了。
我不是貶低國內的科研,但是國內在SCI上的潛規則,我想做科研的都明白。基本上就是打個電話,你引我,我讓你過,下次咱倆再換一下補充: 說我酸的 說我沒常識的 你們就當我是這樣吧~ 也懶的跟你們理論-----
這麼多來自同一組的相似的文章均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收 而且也不是該研究方向的熱門難點,該導師也不是牛,但是這幾個雜誌的審稿人和編輯卻悉數通過 沒有一個拒稿 連語病都沒改就直接見刊,稍微有點常識也能看出端倪。
另外我根本沒針對這個學生, 這種灌水的出現完全是導師的問題, 這十幾篇裡面大部分一作和通訊都是導師自己,大家都明白:學生做實驗 寫文章 然後導師一作,這也許是國內的unwritten rule. 我想任何一位對自己科研生涯負責的教授都不太會允許讓自己陷入這種情況,而應該是發出幾篇寫作水平高 可引用的好文章。 此外我下文也說過 估計是急需SCI,所以可能是被體制坑的。
我還就真看了其中2篇 總共2000多字還是3000字 10分鐘看完了,我不做材料,所以不評論他們的實驗內容,單就寫作來看,我簡直不敢相信雜誌的編輯會收這個水平的文章,各種非scientific的用法 還有as we all know 都在裡面。我相信趙兄弟寫這些都是付出了很大的精力的,但是導師為什麼不潤色寫作 而是就急忙投出去了,難怪這位導師總共50篇文章 引用加起來才100出頭 而且80次是來自國內。 哪個native國家的科研者會看這個。
我們組發文章 首先是做實驗的作者之間來回改3-5輪,再由一作跟老闆來回改 沒有10幾二十次是沒法submit的,這個過程耗時3周以上。改到文章沒有一絲英語問題 沒有大漏洞,結果要麼拒 要麼小修接稿。極少極少大修 因為這種情況沒有致命的問題。
對於這些letter,字數少 寫起來是挺容易,但是導師不幫助學生的寫作 那麼趙兄的科研能力的提升我是表示很懷疑的。而且他會有一個錯覺:就是自己的寫作和科研能力已經非常牛逼了 我就這麼干能發這麼多SCI 以後接著干,不過我猜 他會著急為什麼沒有人引。這就是所謂的『毒瘤』是如何誕生的。他現在這個情況 最好就是出國讀博 他的努力程度 國外老闆會很欣賞。我本科時候的導師現在也是業內小牛了 寫作能力非常強 學生髮文章是一定要經過他改的,我相信這樣的導師在國內不在少數。我很崇敬這類導師。
借用一下@謝罡的統計:看看這個日期
1. Received 12 October 2015, Revised 25 October 2015, Accepted 26 October 2015, Available online 31 October 2015
2. Received 13 May 2015, Revised 27 May 2015, Accepted 28 May 2015, Available online 12 June 2015
3.Received 07 Jan 2015, Accepted 04 Feb 2015
4. Received 10 February 2015, Revised 18 June 2015, Accepted 25 September 2015, Available online 28 September 2015
5.Received 1 September 2015, Revised 3 September 2015, Accepted 7 October 2015 這個吊炸! 2天就審完稿子並且修改回來,我特意看了這篇 數據圖沒有error bar, RD部分只有results幾乎沒有discussion,通篇有不少語法錯誤。如若不是這個導師有門路,就是審稿人是瞎的。
6.Received 16 Apr 2015, Accepted 14 May 2015
7. Received 17 June 2015, Revised 3 August 2015, Accepted 4 August 2015
8. Received 08 Jun 2015, Accepted 24 Aug 2015
9. Received 22 October 2015, Revised 26 November 2015, Accepted 10 December 2015
10. Received 15 August 2015, Revised 4 September 2015, Accepted 8 September 2015
11.Received 09 Apr 2015, Accepted 10 May 2015
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d ionicity, lattice energy,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and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Nd(Nb1?xSbx)O4 ceramics 吐槽下這篇的標題,relationship between, 後面一大串東西用between,審稿人就沒有一個native speaker??? 初中就教了3者以上用among吧。
13.Received 25 April 2015, Revised 7 May 2015, Accepted 8 May 2015
14.Received 30 Sep 2015, Accepted 02 Nov 2015
15. Received 13 April 2015, Revised 9 September 2015, Accepted 12 September 2015
除了少數周期幾個月的那幾篇,其餘從receive到revise間隔幾天到幾周左右,文章套路很相似,寫作也跟套模板類似。這麼多來自同一組的相似的文章均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被收 而且也不是該研究方向的熱門難點,該導師也不是牛,但是這幾個雜誌的審稿人和編輯卻悉數通過 沒有一個拒稿 連語病都沒改就直接見刊,稍微有點常識也能看出端倪。評論區已經有哥們列出運作方式了。一個勁的捧真的沒意思。所有的數據圖沒有errorbar 這是做了一次實驗就O了吧 這樣的數據怎麼能發表!!。我也好想轉到這個領域啊 審稿周期短的讓人羨慕。
不是說看到別人的『好』就質疑,只是大家都不傻。那些說什麼積累的 人家就入學一年 積累啥呀。
比較贊同樓上一位答主的 這個導師有門路 而且急需文章。
-------------------------------------------------------
以下我要反對一下 @Luxenius的答案:
1. 新聞已經報道 這個故事已經算是公眾消息了 為什麼不能公開討論?
2. 對不起 這種水文 沒興趣也沒時間看 我就說一條:沒有誤差線的圖 我自己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到文章裡面的。是作者自己沒有常識呢?還是作者跟審稿人都沒有常識呢?
3. 大牛確實有 不要拿別的例子來排除這個個例中灌水的可能性
4,5. 他入學就一年吧 新生井噴??
6. 這是牛人的作風
7. 這是毒瘤的作風,一個方法幾個產物就幾篇文章,或者幾個方法一個產物也幾篇文章。含金量高的文章應該是:一個方法幾個產物 一篇文章,幾個方法一個產物也是一個文章。
8. 已經有該領域的答主說了 這些就是灌水期刊
9. 這位答主是個醫生,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句話從一個醫生嘴裡說出 我難免會想:他是不是也覺得 醫生只要給病人看了病就是功績了 而不管看沒看好以及恢復的質量??
10. talk當然cheap,而且我不需要17篇paper才能來質疑發了這麼多的人。
不論impact factor如何,我都很敬佩這位大兄弟。跟很多人想像的不同,寫paper真的是一件勞心煩神的苦差事;通常來說寫一篇paper所需要的精力和與之對應的實驗所需的精力是1:1的關係。所以你就想想這位大兄弟得有多刻苦。。。
說明導師挺厲害,發這種東西有門路。
也說明這位同學不錯,導師挺看重他,他也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在幹活。
再一個說明導師沒有博士生可帶·······(很可能是碩士生導師)
也可能說明導師為了評正教授或者博導,正在攢論文數。
你指望研二的學生,在國內,自己發那麼多SCI,說明你不知道這裡頭怎麼回事······我覺得為啥這個問題下面各種不平,根本原因是不同領域發論文情況差別很大,但在學校評獎升職時又是同一個評價指標。
假如你是同學院別的方向的學生,投一篇sci審稿大半年。看到隔壁實驗室一年刷了十幾篇letter,然後你無論怎麼努力都跟評獎評優無緣了,估計心裡不酸的都是聖人級別了吧……
不過這問題不是中國特有,之前一個北美的教授來我們這兒報告的時候就吐槽過,說他評終身職位的時候一幫文科教授嫌棄他發的都是論文沒幾本專著,另一幫工科教授嫌棄他一年沒拉到多少經費……
但咱們sci是硬指標啊,一篇article跟一篇letter有區別么?研究方向不同但拼論文數量是相同的,再加上指定規則的人又喜歡一刀切,工科,化學,生物,材料大家都來拼sci數量,也難怪大家都心理不平衡……
1-10日補充:
————————————————————————————————————
題外話,聊聊水文和灌水
————————————————————————————————————
說到水的論文,水是個相對的概念,我覺得大多數博士或多或少都投過,至少我的一些論文要不是怕畢不了業真想從網上撤下去,但幸好也沒啥人讀....不管是這個題目下面還是小木蟲上,灌水多了都會被很多人噴為「科研毒瘤」,有時候我想,灌水是怎麼變成」毒瘤「的...
論文是一個研究者成果的體現,如果灌了很多水,在同行看來肯定會該研究者的科研水平產生負面的印象。很多大牛對帶自己名字的論文質量和發表雜誌檔次的要求都是很嚴格的,因為圈子普遍不大,名聲挺重要的。從這個角度看大量灌水是一件自毀前程的事,本不應成為」毒瘤「。
我還是個沒畢業的土博,沒申請過基金神馬的,但看網上大多數對灌水的詬病是由於一些研究者在sci數量上的劣勢導致不能晉陞、基金被刷等等利益受損,而客觀來講每個領域發表sci的難易程度有天壤之別,有時候根本不是個人素質能夠打破的。而現有體制又是以sci論英雄的,於是」灌水「就變成科研毒瘤了。
像趙同學,不管是不是灌水一年17篇sci的工作量肯定是不小的,辛辛苦苦努力一年,不比那些在寢室玩了一年遊戲的學生好太多了么?又不是抄襲或者造假的科研不端行為,他又有什麼錯誤呢?
我們做優化的時候都知道,什麼樣的性能指標決定了得到什麼樣的效果。性能指標不是趙同學定的,要我看就算他真的灌水,被噴也是背了別人的鍋而已....問題下幾個答案連人家發的什麼論文都沒有搞清楚上來就「肯定不是大牛」「業界毒瘤」「都是掛名、灌水的」「沒什麼難度」,我也是醉了,不知道您家的醋罈子怎麼這麼容易打翻。
我對趙永貴本人以及他做的工作不了解,只知道17篇中有16篇是一作,所以不好評判,但是你要說人家灌水,掛名什麼的之前好歹也先查一下人家發的文章都是什麼,幾篇是一作然後再過來說人家是不是真的灌水吧,如果你能把他的工作認真評判了,論文水平解釋清楚了再來裝逼那我也無話可說。
如果你們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大牛的存在,那看看下面這一位去年的天大十佳青年,你們覺得如何?
【看十佳】科技大神的任性逆襲——於仕輝
博士前兩年半共發表期刊論文35篇,其中高水平SCI論文31篇。以第一作者發表期刊論文20篇,其中一區2篇,二區10篇,三區5篇,EI1篇,核心1篇,會議1篇
一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權威期刊Acta mater 上,一項研究發表在Nature系列Scientific Reports上,兩項研究成果發表在陶瓷屆頂尖權威期刊——美陶上- 匿名提問,指名道姓,這樣好嗎?討論學術方面的話題就更不要針對人。把名字和這種吸引眼球的內容放標題里,是要吸引方舟子來看么。論文發得多本身並沒有錯,不應被曬。已修改題目。
- 覺得別人的文章有問題,你就先把別人的文章讀懂,然後找出問題,寫個letter給那個雜誌,真有問題就會撤稿了,沒問題的話說不定還發個letter呢。學術問題,就到學術平台去說。要是找不出問題,那就沒辦法了,連質疑的資格都沒有。
- 何況一年發表了十幾篇一作 SCI 也並不少見,我們以前畢業時手握有20多篇 SCI 的有好幾個,有一個 30+ 的。
- 首先具備一定發表經驗,再來探討這種話題可好?像這種論述就算了吧: 「一年17篇,一天假不放,每篇平均時間3周,做一篇課程paper都夠嗆」…… 一年發表17篇,不代表只用了一年來做,不代表同一時間只做一項。
- 經歷過的都知道,最後一年往往是井噴期,為什麼呢?前面的時間做了很多東西,寫了投了,有的順利有的反覆改,最後可能就集中在幾個月時間不斷的有新的文章被接受。短時間發表很多論文體現的是之前更早一段時間高密度多線程的工作。
- 高產研究者靠的是研究、分析、撰寫、投稿同時進行,不間斷地流水作業。一有data就寫results,寫全文,投稿,修回。寫的時候研究沒停,投審的周期內還在寫別的。
- 另外,高產都涉及到系列研究。要麼類似的方法搞不同的研究對象,要麼同一批研究對象用不同的方法,可能一口氣做下來,產生的數據可以寫好幾篇。
- 建議不同領域不要橫向比。據我所知國內很多文科以及某些特殊的理工領域都還是以中文論文為學術成果的主要形式,沒見過17篇SCI這種陣仗。而有的像生物的基礎研究方面,其SCI期刊佔據了所有SCI期刊的大半,發5分以下的不好意思打招呼,覺得別人這麼多篇IF都是個位數純屬灌水。這問題還怎麼討論?
- 不管怎麼說,在讀期間發17篇,認真做的也好,灌水也罷,還是不容易的。我們的領導還是很喜歡招這種畢業生,為什麼呢?聰明又勤奮,就算不是真愛搞學術的,以後還能搞別的啊,顯然比找打嘴炮又沒成果的靠譜多了啊。
- 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paper.
在科研的初級階段,數量有意義,因為數量雖然和質量沒太大關係,但至少說明你這個人在忙活,手沒閑著。但對於整個行業,以及個人深度發展,數量其實沒太大意義。文章的好壞沒別的,就看引用,這和知乎的贊同很類似,如果一個人回答一千次問題,累計不到一千個贊,你肯定覺得這人真能廢話,但如果另一人回答不過十次,每個回答都不少於一千贊,你一定會覺得這人肚子里有貨,至少也是抖的一手好機靈。我估計一個人真回答一千次,累計都沒一千個贊,最後的結果就是他自己都覺得沒意思,然後卸載知乎,而每次都獲高贊的人則會更加謹慎選擇問題回答,以便保持這種良好的勢頭。
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數量,因為科研文章和知乎有個很相似的地方,就是作品受不受歡迎其實有著很強的偶然性,幾萬引的大學者,大多文章過百,但你仔細看,就會發現九成引用其實都出自一成文章,知乎也是這樣,因為話題選擇,話題發展,答題時機等多方面因素,回答能不能獲高贊作者其實也不確定,但試的多終歸機會多,不同的就是文章發了就永遠在那了,但知乎如果回答受冷可以隨時刪掉。我估計如果文章可以刪,多數大學者絕對願意刪掉一生中大部分文章。
看到別人說他以前不算個好學生,還掛過科,但現在在天大讀研究生能做到一年17篇SCI,我衷心為他今天所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成就感到高興。
雖然我和主人公未曾謀面,但我還是要善意地提醒他,以他的努力程度,如果他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的收穫很可能就不只是17篇所謂的「SCI」了,而是兩三篇含金量更高的論文。說實話我覺得材料領域EA以下真的就不能看了……PCCP是計算的,倒是還行。RSC Adv.勉強也還行吧。至於Material Letters...我有幸有個communication,實驗沒做充分從EC一路被拒下來,最終到了ML,審稿意見簡單粗暴,引審稿人的一堆文章……導致我現在覺得ML就是給中國人刷引用的……
作為一位學材料非神非渣研究生,我也聊兩句吧。
首先,我大致看了 @謝罡同學列出的15篇文章中的10篇:
基本了解了這些文章的大致寫作思路。
作者是做陶瓷的,我具體不太了解其研究領域的文章發表的普遍情況是怎樣的,但是基本可以看出他的這10幾篇文章基本就是套模板來寫的。下面就對我看的其中10篇文章模板分享一下,說的不好的,求輕拍。
首先,Introduction,引出作者做什麼:microwave dielectric materials,然後講前人在做什麼,這裡由於作者發了這麼多相關的文章,基本就可以開心的自引了。就說這麼多吧,這裡不是模板的主要內容。
然後是正文實驗部分,作者採用固相燒結反應法,將不同配比的金屬氧化物磨成粉末,然後在高溫下燒結足夠長的時間。樣品準備完畢。
然後就是材料的表徵,主要是:
1. XRD 觀察材料的衍射峰,確定相,同時可用來計算晶格常數。(類似下圖)
2. SEM 觀察陶瓷表面形貌,某一元素含量增加對晶粒尺寸的影響(在這裡我要comment一下,僅僅從幾幅圖,而且還是微區就評價元素含量對晶粒大小的影響是不是理由足夠充分?)
EDS(一般SEM都會加這一組件)主要是測定元素含量
3.使用HP8720ES network analyzer 測量 microwave
dielectric properties(10GHz左右區間測量),然後使用
這個好像所有文章里都會用到的公式求得材料的temperature coefficients of resonant frequency。
當然作者還會求一些其他的材料參數,綜合比較各材料性能吧。基本上文章就這些內容(個別文章會延伸一些)。
但是,對於文章是否灌水,我覺得這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文章確實有一定的工作量,但是創新性很少。不同學科有不同學科的特點,確實很難橫向比較。即使是同樣的材料學科,由於研究方向不同,也很難做比較。比如功能材料和傳統的金屬材料,文章也各有各的特點。這裡優劣好壞我就不說了,大家自己做評判吧。
PS:說道灌水,我想起了「灌水」達到最高境界的牛人——Percy Williams Bridgman,當年上高壓物理課的時候,老師就講過這位「孤獨英雄」,一生髮過260篇文章,13本書,其中只有兩篇合作。因高壓物理領域的開拓性貢獻獲得1946年諾貝爾物理獎。為什麼說他灌水呢?因為他用自己發明的高壓設備與技術,測量了一系列元素和化合物材料的高壓物性(壓縮率、電導率、熱導率、狀態方程等等),每一個元素或者化合物性質一篇文章,所以數量可想而知。(這段是題外話,僅供娛樂。)
最後,參考文獻就不往上貼了吧。你們懂不懂,材料學領域同一個實驗可以刷出N篇論文。
比如你在某種材料中用了某種化合物,然後這個化合物帶一個官能團。
你實驗操作的時候,指揮助手開流水線,批量做N種類似的化合物,都是差不多結構的東西就差個官能團。
這樣你換一個官能團就能發個新論文。直接套原來的論文模板就可以了。
實際上你做的是同一系材料。
很不齒,但是管用。
這個很正常。因為:
1 動力足。現在論文數量和質量是分配稀缺資源(教職,晉陞,拿項目)的最主要的評價指標,這給廣大科研人員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不處在其中的人不會理解這種動力多麼大。
2 可行。一年17篇並不難,通常一個參數就是一篇論文,同一批實驗做個七八個參數很正常,然後攢著兩年的實驗到同一年寫論文。舉例來說:我認識做岩土工程數值模擬的師兄,四年沒出論文光搞模擬演算法,然後驗證正確以後一年多寫了25篇論文。通常我感覺,只要英語好,在有一些必要圖表的情況下寫一篇論文也就五個工作日。
3 可能有灌水,但是不違規。只要沒有違反學術道德不存在剽竊和作假行為,這可以理解。學術界壓力太大了。
4 知乎一幫人,光著腳,卻到處說別人鞋不好看。真酸。一開口就是搞學術要優雅,好像本科不去藤校就沒有了前途,留學不學計算機都沒有前途。
5 我再強調:學術界壓力真的非常大,不在這個圈子的人不了解。每個人都有改變命運的動力,憑什麼好崗位只能留給本科清華北大,博士斯坦福MIT這種人。有人使出非常手段,是有點矯枉過正,但是可以理解。我敬佩這個作者的勤奮,在沒有學術作假的情況下,我願意給我最大的鼓勵和讚揚,希望該作者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成果,再完成一些指標性東西以後發表少量業內頂級期刊論文就更好了。
我一個老闆的原話:
"As a PhD student, you may not publish in the first year, because you have lessons; but for the next four years you need to publish at least 3 papers per year. That"s how you can survive in academia. For a postdoc, you need something like 15 papers a year. You can probably publish less if you have a project aiming for JACS, but that"s a risk and you may work on it for a whole year end up with nothing."
我有同學去MIT見了一個大神級的學長,據說其同時開十個課題一起搞,要是攢在一年都發文章那就有十篇一作了,這個我覺得比十幾篇文章更impressive一點...因為對三作四作的文章基本上是不需要有什麼貢獻的...
所以這個是絕對可能,也沒那麼駭人聽聞的...不是一個方向的討論啥IF?IF也好,中科院的二逼分區也好純粹糊弄外行好么…真有心的話同行審議一下,讀讀文章啥水平就都清楚了…
我做計算流體力學的,整個流體力學領域,一區期刊就一個,annual review of fluid mechanics, 約稿,作者全是世界範圍內的大牛,IF12左右…順道吐槽一下IF,這玩意放到有些學科,比如生物啥的還有參考價值,因為同行跟進快。放比如流體力學這種黃昏學科就純扯了,比如我的祖師爺一篇開宗立派的文章發出來,五年沒有任何引用,但是現在做相關方向的,introduction基本都是從以他老人家名字命名的方程往下扯…除了annual review外,二區相關的就一個PRL,但是做流體的想投PRL也分,你要做微尺度,生物流等高大上的,有戲…你要做基礎流體理論或者其它黃昏方向,基本沒啥指望…流體力學領域最重要的兩個期刊,JFM,POF都被中科院划到了三區,加上我做計算的還有兩個很不錯的雜誌PRE和JCP,以上四個期刊算是業內頂級,IF基本在2左右,沒過3。業內國際一流水平的成果,基本都在以上幾個雜誌上,IF不高,可是你灌水試試?當然,有些行業,IF3左右的期刊就可以被稱作垃圾了…
文章數量啥的,真正行業內的人壓根不看。我舉個例子,我有個關係不錯的老師seminar介紹一個行業大牛,說人家發過200多篇文章,介紹完大牛說不,我覺得最多也就20篇…人家自己覺得大部分文章都沒啥價值…真正決定你學術水平和地位的,是你有沒有做出經典的東西,尤其是在純領域裡有沒有做出有影響的東西…比如流體力學,如果想發高IF的文章,大可以去跪舔生物,醫學,靠做一些interdisciplinary的東西發高IF雜誌。不過這樣並不一定能提升業內影響就是了。真正的行業大牛玩的都是更基礎的東西,比如數學…
另外,一年17篇SCI,怎麼看都是灌水…要想有好的idea,把idea做出結果,寫成文章,投到業內有影響力的雜誌,以我的行業論,沒個一年做不到。隨便甩篇經典文章,「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vortex", 被引3669次, 1993年12月收稿,1994年7月修改,1995年見刊於JFM… 別的行業我不清楚,不過挑個業內的牛逼雜誌,上網隨便搜下平均接收周期就知道…最後吐槽一下熱門答案中有人提到的推薦審稿人搞馬甲的方法。我想說如果真的有嚴肅對待學術的態度,這種方式是要不得的…我投稿推薦審稿人,老闆的思路是你introduction里批判誰比較狠就找誰…雖然在我畢業而已這周方式略蛋疼,可是你做的東西連這些批判對象都說服不了咋成為經典…文章數超過一定數量之後就是一個數字而已,唯有經典的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東西才有參考價值…不是一作的話很正常。我師兄去年還發了四十篇呢。
要都是一作。。。好吧我跪了。大牛要合作嗎?能算會碼嘴甜人還不太丑的那種。
正經地說,跑去google scholar了一下,since2015發表的署名有Yonggui Zhao的文章中,zhao是一作的只有三篇,大部分都是ping zhang當一作。不知道這所謂十六篇一作是怎麼算的?
(後面我懶得貼了,大家自行放狗吧。。。搜出來就只有前兩頁是zhao的文章)
不懂的人別說我酸。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如果真有人這樣,他的學術品味,學術道德,和所在圈子可能都不是非常好。
有人的回答里說他是天大的,那我就講幾個故事。很巧我有一個朋友是某所比天大好一些的學校的PhD,去年論文總數不少於17,一作可能略少於16。此君非常努力,但是論文質量實在不敢恭維。他的一作中,比較好的文章點子類似於,牛頓發了一篇蘋果能從樹上掉下來,我就發一篇梨也能從樹上掉下來,而較差的文章基本就處在抄襲的邊緣,配圖行文都基本相同。
據我所知,很多大牛對這種灌水行為是非常不屑的,甚至認為自己學生這樣會敗壞自己名聲。反過來講,這些大牛發文章是非常容易的。學術圈並沒有多神聖,很多會議期刊都是把持在一些小圈子手中,因此大牛組發論文非常容易,甚至有時候投稿之前就知道自己能中了。當然大牛組裡的學生也是不屑於亂灌水的。曾經有幸跟學長聊過幾次以及了解過學長的sci創作經歷,學長14年入研究生,去掉剛開始的摸索期,學長其實可以說在半年多時間寫了17篇,當時很多教授也很不相信,認為學長發表的比較水,但是真的看過之後幾乎都給了學長很高的評價。學長曾說,他其實是一個月開幾個課題,一有靈感就查文獻,做實驗。學長很刻苦努力,每天都起早貪黑,成功實現了學渣到科研大牛的逆襲。這樣的努力有著這樣的成績是應該的,也是讓我們許多人敬佩的
我真希望數學專業的也可以一年十幾篇SCI~
1. SCI水的有很多,摸清了套路就那麼回事。不要以為Nature是SCI,所以SCI就和Nature一樣了不起。另外,即便是Nature這樣的牛刊照樣也有很多臉混得熟了的大牛在上面灌水。
2.現在有很多學科方向和期刊就是為了發SCI誕生的。包括一些一區二區的期刊。
3. 灌水是沒有意義的。現在這個論SCI發表數量的評價體系就是一個很沒意思的體系。H index稍微好一些,卻也容易忽視一些paper質量極高發表數量不多的超級大牛。
4. 當然,更多的非SCI期刊或者會議就是為了讓你畢業才存在的,那就更沒意義。
據說納什一輩子也就不到10篇paper,so what?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碩士論文算優秀論文?
※知乎上的回答能否作為論文的「Reference」進行引用?
※寫論文如何找參考文獻?
※如何評價醫學職稱與論文不再完全掛鉤?
※經濟學文獻綜述都有哪些好的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