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anos 要改變的市場只有數十億美元的規模,為什麼公司估值能達到 90 億美元?
theranos公司新聞【虎嗅】80後美女CEO創辦的矽谷最熱公司Theranos是傳奇還是騙局?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考慮,和大家討論。
(1)血液測量這一市場在全球的規模是五百億*。 做一個粗糙的計算,假設Theranos成熟以後,在全球佔20%的市場份額,有10%的利潤率,那麼這個公司一年的利潤是十億,而90億估值只是9倍的市盈率 (P/E)。相比而言,現在標普平均市盈率是16倍。這裡的關鍵點是,估值是Theranos全部未來現金流現在的價值總和,而它要改變的市場規模只是一年的數據。
(2)Theranos的口號是讓測血便宜、無痛。CEO Elizabeth Holmes多次提到,很多人因為太貴或者暈血症,不做該做的測血。Holmes說她創立Theranos,就是因為自己有暈血症。如果Theranos發展成熟,讓測血更容易,就能擴大血液測量的市場規模**。
(3)我認為Theranos在造假。這事兒反映了矽谷很多問題,其中最有意思的可能是,投資人經常投的不是公司,而是故事。在矽谷,可能沒有幾個故事有Theranos這麼好,所以也就沒有幾個公司有這麼大的市值。這個故事簡單來說是這樣:
Holmes年輕漂亮,斯坦福大一以後就輟學投身醫療事業,在亞洲研究SARS治療。她在Ted演講動情地講,她最親的叔叔在她年少時就因為皮膚癌去世。她從那時開始就希望,能少一些人要太早對親愛的人說再見。Holmes和她媽媽都暈血,所以她反覆探索以後,決定投身測血這一事業。她說她不需要「大的、可怕的針頭」,而是用手指上的幾滴血,就能進行120項血液測驗。Theranos在毫無宣傳的狀態下靜靜摸索了十年,然後厚積薄發,迅速和Walgreens等大公司簽訂合作協議, 建立了40多處驗血中心。Holmes和喬布斯一樣只穿黑色高領毛衣,不吃肉、不休假、不談戀愛,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獻給改變測血行業。
這故事很好,可惜不是真的。我們總喜歡故事有起因、有高潮、有圓滿的結束,而Holmes太像矽谷傳奇里的英雄。投資者聽了一個好故事就投了四億美元,而沒有認真了解自己投資的Theranos。公司總是很複雜的,像世界上任何東西***。做故事驅動的投資(story-based investing)就很難去了解細節,而魔鬼總在細節里。----------------------------------------------------------------------------------------
* 出處:http://www.marketresearchstore.com/report/global-blood-testing-market-outlook-33393#requestSample
** 相似的,Uber說自己改變的不是計程車市場,而是整個交通行業。如果Uber實現自己的理想,本來自己開車的人選擇Uber,這就擴大了計程車的市場規模。
*** 關於公司很複雜的一個例子: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046454/answer/60998660
估值是好幾年現金流的現值,市場應該是一年的營收,這沒法比吧
估值那塊是金融人士的,我不太懂,就檢驗技術這塊,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該公司並沒有透露出在檢測技術上有重大的革新,這裡的檢測技術指放射免疫技術、化學發光免疫技術等這一類,這樣技術都大大推動了檢驗項目的擴展和速度的提高。
我只看到了她在采血方面有自己的「革新」,所謂nanotainer。個人認為羅氏的自助血糖儀的采血設備比它有革新價值多了。
僅舉例用,非推銷儀器,測血糖還是去醫院。
而且,真的怕針頭的話,何不採用激光采血。在一些大醫院,很多門診項目項目都採用激光采血,這個nanotainer估計還要用銳器刺破表皮,激光采血比它舒爽多了。
然後,如果大部分項目該公司都是用末梢采血的作法(即扎手指),該公司檢驗項目的可信度十分值得懷疑。因為末梢采血,會混入組織液,這是基本上無法避免的,所以一般臨床上末梢采血只會用於血細胞計數、血型檢測等,如果檢測激素、dna分析、離子檢測也用末梢血,而不採用靜脈血,我覺得這是捨本逐末的行為。
說完了采血,說說檢測,居然有三分之一的項目在傳統儀器上完成,采了這麼點血樣,常規儀器上一個項目估計就能吸干,這位聰明人於是選擇了稀釋,當然是「特殊」的稀釋方法,看到這裡我都笑出聲了。多「特殊」你倒是寫篇論文讓我開開眼。
該公司還稱稀釋是檢驗的常用手法。這話說的,確實常用,不過是檢測量超過上限時候,按比例稀釋,對付孕婦的HCG才經常用到稀釋,到底哪常用了。
總之,我希望該公司儘快發論文申請專利,好好讓我開開眼,真成了也是好事啊,不扎手指不抽血,對病人和我們檢驗科的,都是福音。如果是作假的嘛,那就呵呵.......
估值就是亂搞騙股民的,不然怎麼賺錢,京東現在一直虧損,但是估值多少?但是創始人依然很有錢。只有傻股民才好騙那,如果我告訴你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金融市場都靠騙你要不要打我呢?差別只是騙的方式高明還是低劣。
估值的溢價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霍爾姆斯和其驗血技術本身的素材太好講故事了。這樣的例子在中國的創投圈中其實也數不勝數。然而霍爾姆斯不僅擁有的素材好,也會運作、會遊說,加上她身世背景能接觸到更多資源,這樣的估值可以說並不超出預期。
一小滴血改變一切
霍爾姆斯給自己的公司取名叫Theranos,來源於Therapy(治療)和Diagnosis(診斷)兩個單詞的拼接。Theranos是以血液檢測行業顛覆者的姿態出現的,標榜自己有別於需要抽取幾管靜脈血、並且花費數天才能得出結果報告的傳統血檢。
(圖片來源:Theranos,版權屬於原作者)
而Theranos公司的愛迪生(Edison)自動化血檢儀器,只需抽取少許的血液,在4個小時左右就能拿到血檢報告。根據Theranos官方說法,這台儀器還可以同步進行多個項目的檢測,目前可檢測的項目已多達200多個,並且價格也只是傳統血檢價格的十分之一。
持有如此顛覆性專利技術、又出身於優越家庭,霍爾姆斯在尋求投資上也並未遇到太多困難。2004年年底,霍爾姆斯從他們家的鄰居,德豐傑全球創投基金
(DFJ)的創始合伙人蒂姆-德拉佩(Tim
Draper)那成功為自己爭取到了第一筆$100萬的投資,同時,又通過父親的關係接觸到了矽谷投資教父——因投資甲骨文公司Oracle而聲名大噪的唐-盧卡斯(Don Lucas)。隨後,又通過盧卡斯結識了甲骨文的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最後總共籌集到了$690萬的投資。
有了矽谷第一階梯投資人的背書和資源,霍爾姆斯的團隊迅速擴大。除了專業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加入,讓其他創業者瞠目結舌的還是Theranos當時那華麗的董事會成員名單:
- 美國前國務卿、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 前國防部長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
- 富國銀行前CEO理查德-科瓦塞維奇(Richard Kovacevich);
- 美國疾控中心CDC的前主任威廉-福奇(William Foege);
- 前參議員、前海軍上將等數位顯赫政商的大咖。
然而,技術現實卻遠遠沒有那麼樂觀。五年過後,霍爾姆斯的團隊好不容易克服種種技術困難,終於研發出了只有23磅重的微量血液檢測機器,然而因為不穩定的檢測結果,並沒有企業機構願意為此買單,直到2010年,霍爾姆斯在一次醫療技術會議上遇到了沃爾格林公司(Walgreens)醫療創新部門的時任主管傑伊-洛桑(Jay Rosan)。
只需要微量的指尖采血,消費者便能以負擔得起的便宜價格在藥店里自助選擇,進行上百種血液檢測。洛桑被霍爾姆斯的說法打動了,即便沃爾格林之後派出的考察團並未獲准進入到Theranos的實驗室,在事後的調查報告中也對該項合作表示了異議。霍爾姆斯依然以保密核心技術、保護知識產權的說辭成功推進了和美國最大連鎖藥店之一沃爾格林的合作。
相關閱讀:
估值$90億一夜之間價值歸零 穿了黑色高領毛衣就能成為下一個喬布斯? - 小紐美國法律諮詢的文章 - 知乎專欄
華爾街也採用市夢率進行估值。你說一個數,就能操弄複雜的模型算出來這個看似靠譜的結果。
按年收入為單位的市場規模和基於一次性買賣的估值沒有嚴格對應關係。估值大概是由公司年利潤*合理的市盈率(舉個例子:房子一年穩定有5w租金還可以看漲,房子至少值100w對不),年利潤多少,就看你市場規模*市佔率*利潤率咯。
估值大於市場規模的例子多了去了
比如:全球半導體晶元市場規模3000億+出頭…但光Intel/台積電/高通市值之和已經超過這個數…前十大巨頭的市佔率不到95%,市值之和至少是市場規模的好幾倍了。
推薦閱讀:
※Mary Meeker 2011 年 2 月的移動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有什麼重要信息或啟示?
※如果在 A 輪融資估值低了,以後可以翻盤么?
※為什麼說移動互聯網是革命?如何抓住這股浪潮?
※你會設計一個什麼樣的Q+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