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對"活在當下"的觀點怎麼看?
看到很多佛教徒在教導人的時候,喜歡說活在當下,或者說臣服之類的。我覺得說的很好
我也知道目前來說心靈方面「活在當下」是比較主流的流行的觀點。
但是好像一些經典的佛學書籍中並沒有關於這方面的闡述(當然我也沒看過多少),這是為什麼呢?唯一知道的也就是金剛經中說"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
還是說所謂的「活在當下」,可以近似於佛教中類似於「覺知」之類的概念。
故有此疑問。
謝邀。
這個問題,我回答過一次。
人生,短短數十載,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 火十三爺的回答
對於我而言,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之分。
這個「當下」的解釋是:打個比方,就像「人生苦短」這個詞,在我的理解里,只有一個「苦」字,人身要經歷生老病死,為苦;人生要經歷諸多怨嗔會、愛別離、求不得,為苦。我會注重對苦的覺知,而不是苦的周期。對於苦的覺知,無非是想尋得苦的實相,從苦的虛妄中脫離。所以如果你問我想成為什麼要的人,我只能回答說:我想成就什麼。因為一切生滅的虛妄中,就包括了人身,包括了我們的身體、意識、外界三者組合形成的所謂的「人生」。
當然這只是個人對佛法的一些淺見,不能代表什麼。
如果覺得解釋的還不夠,我摘一段見利法師的話,供大家參考。
憨山大師在「勸世文」中提到:「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層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人的一生不過數十寒暑,日月星辰、物換星移,時間總在一分一秒中流逝。所謂「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時光一旦逝去,便不再回返,因此把握「當下」便十分重要。
在千變萬化的生活事物中,什麼才是「當下」?早上醒來時、刷牙洗臉時、用餐時、上班上課時、買菜洗衣時……一天之中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有規律的、有突發的、有既定的、有變動的,到底什麼時候才是「當下」?一般人對於當下的定義,總認為專註於正在進行的事物上即是,因此專註開車、專註聽講、專註工作、專註念書……只要「專心」,就是活在當下。「專心」,就是心志集中,全神貫注,如宋明理學家王陽明先生所言:「正意之不正以歸於正」、「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反之,心不專註、放鬆時,是否就不在當下呢?
就佛法來說,集中心力、聚精會神,是心念收攝的程度,進一步還要提起覺性,使之現前。一般人都知道「感覺」、「知覺」,卻不明白什麼是「覺性」?其實它日夜與我們同處無別,南朝傅大士云:「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去處,祇這語聲是。」所謂「佛」,即覺也,就是人人本具的靈妙之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現前這一念保持清楚──不雜妄想;保持明白──無有間斷;作得了主宰──不為外境變異而起伏,即是「覺性現前」。
既然明白覺性為何,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不失覺性,時時活在當下?禪宗祖師言:「了取平常心是道,飢來吃飯困來眠。」也就是一切行住坐卧皆不離心之作用。我們知道心專註才能做好事情,但是如果心中有了妄想、昏沉、煩惱、無記,就無法收攝了。以吃飯為例,雖是十分平常的事,但我們卻常常心在他處,因此祖師言:「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這念心始終如一頭牛,喜歡四處吃草,東攀西附,前念後念生生滅滅,無一刻安止。所以,貪心、瞋心、痴心……大小煩惱相續相生,自以為樂,其實是以苦為樂而不自知。是以,善於用心之人,時時刻刻保持覺性存在,以覺察、覺照之心,不斷地檢討反省。用覺醒的心走路、穿衣、吃飯,清楚每一念的生與滅,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歸自性,在作用之時清楚明白,不隨境起種種分別、愛憎、取捨;作用之後,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緣盡還無,不再緣慮過去的事物,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如是,心不再迷惘,也不會感到空虛,知道世間所有一切有為法皆由心生。生滅的心,招感生滅的法;不生滅的心,即與不生滅法相應。是以,知行要能合一,解行要能並重,時時以覺察、覺照來提振覺性。如孔子回答司馬牛問君子之道時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因此,最低限度就是要反省檢討,看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有無過失,有過則慚愧、懺悔、改正。如此一來,念念不空過,念念清明,心即踏實,何來痛苦、壓力、煩惱呢?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次年再來花不開,
似等佳人送春來。
花開又落弄新怨,
何故當初把樹栽。
家妻欲把桃樹栽,
願得明年桃花開。
我道年年復如是,
不及此處人面紅。
我覺得,人生是一幅捲軸,已經展開的部分是過去,還沒有展開的部分是未來。
展開捲軸的人,手不能放在過去,因為這樣無法繼續展開捲軸;也不能放在未來,因為捲軸還卷著,手放不進去。
手必須放在這兩個部分的連接點上,一點點把捲軸推動,才能一步步展開未來。
當下,就是過去與未來的連接點。
活在當下,就需要知曉自己經歷的過去,和自己期待的未來。
因為全然知曉了、接受了自己所有的過去,所以就不再幻想自己可以改變過去,心告別了對過去的執著;所以就清楚了自己過去積累的知識,能力,智慧,功德,心自然地嚮往新的生活。
同時,因為全然明晰了自己期待的未來,所以就很清楚: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和自己期待的未來,有著什麼樣的連接。
從此,自己就生活在過去和未來的連接點上,一步步前行,把未來展開。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佛說,我是如來,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佛不執著於我是誰,也不執著於我從哪裡來,更不執著於我到哪裡去,而且連這三個不執著本身,都不執著。
活在當下,這個提法就是從佛法中派生出來的。
人們其實都是沒有活在當下。痛苦,因為過去,因為未來。如果活在當下,就會明白這痛苦早已過去或者根本沒到來。再深入一點,這痛苦歡樂其實是夢,是妄念,是非理認知,非理作意,是執著的念頭串習出來的假念頭。而且當下找不到痛苦在哪快樂在哪。找不到的東西,為什麼還痛苦呢!只因為並沒有活在當下。例如,離婚了,痛苦。此刻你沒離婚,離婚是以前發生的,明天你也不會再離婚了,那麼現在沒發生離婚,痛苦什麼呢,痛苦自己的妄想的生活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夢裡想要的伴侶沒出現,出現的伴侶又不是自己夢裡想要的。可你何德何能可以擁有那樣完美的伴侶呢?這個就不會去想了吧!(惡有惡報因果不虛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可你什麼也沒有失去,你來到世界上的時候什麼都沒有,目前也沒有比那時候少了什麼,你痛苦什麼呢!(貪嗔痴慢疑見)痛苦的就是概念。一個概念又一個概念層層疊加的概念。例如,我這麼好的身材,多少人追求我,怎麼嫁給了這個窩囊廢!我這麼有錢的經理,怎麼娶了個這樣的死八婆!我對她那麼好,怎麼就不懂感謝我,不知道謝我就罷了還不聽我的!
都是一堆一堆的概念的疊加。憑什麼你身材好你的男人就不能是窩囊廢。憑什麼你這樣的身材就一定叫做好。憑什麼你的男人就一定算作窩囊廢。這些都是違背邏輯學的。完全是妄念+自私+非理作意+煩惱而製造出來的。
要破除這種痛苦,就是破除妄念,破除自私,破除非理作意,破除煩惱的因(種子),活在當下,就是破除妄念的方法之一,同時,如你所說的覺知,也是體會起心動念認識到自己的細微的自私妄念非理作意的方法之一。
曾想知道至親至愛入了哪道輪迴。
曾想知道前世的自己經歷了什麼。
曾想有通靈的能力就好了,但現在覺得這些都不重要了。
瀉藥
顯然你已經經過的比較深入的思考
補充說明的倒數第二句,沒錯,就是這樣。
讀《心經》,裡面也許有你要的答案。心無掛礙,無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亦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佛教里沒有「活在當下」這個說法!
所謂當下,稍縱即逝,怎麼活在當下,大乘佛教講究入定,離一切相,自然不存在活在什麼當下的說法,活在當下從狹義上可以理解為執著於現在,而佛教裡面不執著於現在過去和未來,倒不如說應該執著於真如,而中觀論更強調不立真如這個概念亦可,因為空性不需要用語言文字的名字來定義,也即空性里的實相非相,不知道自己說的有沒有問題,望同修指正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佛說諸法空相 不存在當下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
------砍柴擔水吃茶去
佛語中叫:活在因地。
佛說:觀在鼻下.
活在當下不是觀點,是對治散亂心的方法。
活在當下者,亦復如是:正當見聞覺知六塵而了了分明時,乃至處於六塵中都不執著六塵、都不執著自己者,若不斷除「覺知心常而不壞」之惡見者,依舊不能證得聲聞初果,何況能證得聲聞阿羅漢所不能證得之大乘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之發起,要因親證如來藏而現觀其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而得,然後意識覺知心轉依如來藏本來所住之中道境界,以之為實相境界,如是而生起般若智慧乃至一切種智之智慧,方是親證中道觀者;絕非聖嚴法師與印順法師等人,同欲以意識覺知心入住中道境界者所能知之也。
是故,「活在當下」之一切境界,皆是意識境界,從來不是實相境界,亦非聲聞初果所住境界,是聲聞一至四果人所須斷滅之境界故,是意識我、眾生我所住境界故,名為我見者所住境界故。是故,以「活在當下」之任何境界,或其變相之任何境界,作為禪宗之證悟、作為般若之證悟、作為聲聞解脫道之證悟境界者,皆是錯會佛法之人,皆是未斷我見之人,尚且不能獲得聲聞初果之分證解脫境界,何況能發起般若智慧?如是正知正見,一切真正學佛之人,若非純為修學人天善法者,皆當了知,而後可免受諸邪師誤導,步入歧途復又違犯大妄語戒;苟能如是者,此世方有證悟之緣也。
第五○二則 葯山閑坐
南無佛法僧
推薦閱讀:
※念佛經又對道教感興趣,這樣佛祖和真人會不會不高興?
※對楞嚴經這段要怎麼理解呢?
※在唯識學中的阿賴耶識得種子是怎麼來的,有漏種子的被污染是被什麼污染了?為什麼它會有漏呢?
※《金剛經》中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分別指什麼?
※佛教的法號是怎麼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