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後,孩子是否還有必要向父母表達對他們的「憤怒」?
成年後才意識到父母以前的打罵、隨意翻看日記並且以日記中的內容當眾取笑自己這些行為是切實的傷害,但以前只是覺得羞愧,沒覺得有什麼。
現在本人已經成年,工作,過段時間也要成家,和父母的關係也有所緩和,但心裡還是有一道坎,遇到事情也不和家裡說,他們埋怨為什麼越大越生分。
我其實非常怨恨他們曾經對我的做法,尤其最近定下了結婚他們「好心」過來幫我出謀劃策,心裡一直壓著火,感覺也快忍不了了。
現在還有沒有必要向父母表達心裡對他們的憤怒?應該怎麼做比較好。=====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以家的名義,更多家庭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很早以前看過的一部紀錄片:
一位美國女性茱莉亞從小被父親肢體虐待,並且目睹父親強暴自己的姐姐。後來她和她的姐姐都被兒童保護局解救了,逃離了父親的魔爪。長大以後,茱莉亞在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等人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耄耋之年的父親。
一番寒暄之後,茱莉亞終於鼓起勇氣向父親表達了自己對其行為的憤怒。誰知,父親十分淡然地說「有嗎?我怎麼什麼都不記得了……」
茱莉亞愣住了,整個人都在顫抖。過了好久,她說:「你怎麼可能不記得?我因為你的毆打得了重病,姐姐因為你的強姦自殺了三次」。
父親繼續毫無表情地說:「我真不知道誰給你灌輸了這樣的想法,這都是污衊。你二十多年都沒有回家,我都原諒你,你怎麼可以這樣跟我講話」……
話畢,茱莉亞幾乎是崩潰地哭著跑回她的車裡……
車裡,茱莉亞的心理諮詢師在等著她。心理諮詢師擁抱了茱莉亞,說:「這是我們之前預計過的結局,你知道的,虐待者是很難改變的。你應該為自己的勇氣而自豪。」
這個紀錄片充分說明了,成年後,向父母表達憤怒,可能是一個非常治癒的過程,但也可能是一個非常悲傷的過程。這完全取決於,你為什麼想要對父母表達憤怒,你想要從這憤怒的表達中獲得什麼,以及你對於自己和父母的了解程度。憤怒可以是武器,也可是工具。
一般來講,孩子想向傷害過自己的父母表達憤怒的原因有:想要證實自己的記憶,想要父母知道他們行為的後果,想要向父母報仇,想要看父母痛苦,想要從父母那裡得到賠償,想要與父母建立一個【真實】的親子關係,等等。
當你決定要向父母表達憤怒之前,先考慮一下以下四個問題:
1. 你想要跟誰表達憤怒?是傷害你的人,還是那個知道你在承受傷害卻不作為的家庭成員,還是兩個都要?
2. 你希望從這憤怒的表達當中獲得什麼?你想要獲得的東西是不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3. 你表達了憤怒之後,你希望和父母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4. 你有沒有堅強到可以忍受父母的質疑以及挑戰?
當你決定要向父母表達憤怒之前,必須要明白的事情:
1. 傷害過你的父母,可能很不喜歡他們失去對你的控制,更不喜歡被你指責自己的過錯。
2. 你的父母可能對自己傷害你的行為完全不記得了,或者不承認他/她做過這樣的事情,或者不認為他們這麼做是在傷害你。
3. 向父母這樣的「權威形象」表達憤怒,你需要很多很多的支持、演練和梳理,你在表達之後需要朋友、心理諮詢師或者其他人的安慰和幫助。
4. 你可以隨時改變主意要不要向父母表達憤怒,不要覺得自己一定要完美地完成憤怒表達。
當你決定要向父母表達憤怒之前,必須要做的準備:
1. 選擇好你認為合適和方便的時間、地點。
2. 寫下你想表達的主要想法,並且記住它們。
3. 和你的心理諮詢師演練一下。
4. 想像你有可能會遇到的最糟糕的父母的反應,問自己是否能夠承受這樣的反應。
5. 準備一個備用方案,萬一情緒失控(你或你父母),有人可以幫你。
6.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把憤怒當做工具,而不是武器。你向父母表達憤怒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獲得父母的反應,因為他們的反應你沒法控制,而是應該是為了【自己】,為了過去受傷的自己發聲,為了現在勇敢的自己發聲。你通過表達憤怒,告訴自己,【我才是我人生的主人】。
當你已經想好了,做好了準備,並且有足夠的支持,可以向父母表達憤怒的時候,請立刻去做。不要讓這樣的想法纏繞你一輩子。更不要等到父母離世,留下一輩子的遺憾。
有時,經過了深思熟慮,你發現,你並沒有必要直接對父母表達憤怒,因為你有可能無法承受帶來的危險。這也沒關係,你可以通過其他【象徵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達到治癒的效果。例如: 給父母寫一份信,表達自己的憤怒,卻不寄出去;燒掉讓你能夠回想起父母行為的東西;和你的心理諮詢師模擬表達你對父母的憤怒,等等。
文獻:
Bass, E., Davis, L. (2002). The courage to heal: A guide for women survivors of child sexual abuse. Random House.
Cameron, C. (1994). Women survivors confronting their abusers: Issues, decisions, and outcomes. Journal of Child Sexual Abuse, 3(1), 7-36.
Forward, S. (2010). Toxic parents. Random House.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MentalHealthStation,一個簡單的心理隨筆。
跟父母表達了憤怒又能怎麼樣?你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已經成年的子女,重提過去受過的傷痛,無非在意識里或潛意識裡懷揣著兩種目的:
目的一:為內心無法消化的怨恨尋找復仇/發泄的快感:在我過往的諮詢工作中,往往發現,那些越是無法認知自己身為人父人母的局限,無法面對過去和現在不當的教養行為的父母,就越會有渴望擁有「復仇」體驗的孩子。這種渴望很微妙,因為superego,ego,和id之間矛盾重重,每個人的體驗都不盡相同。簡單來說,很多受過童年忽視或虐待(精神或生理兩方面)的個體在青春期,甚至成年初期可能都會先經歷這個黑暗階段。
目的二:為年幼的自己發聲,以期得到機會修復自我:我常看到評論里寫「想抱抱兒時的自己」,「同情自己」等等,我可以理解這種心情。為留在歷史裡的小孩發出吶喊,是因為現在的你就是那樣一個歷史的產物。獲得新知之後,你覺得自己委屈,渴望修復自尊自愛,渴望接納自己,不想為施害者(父母)開脫,更不甘讓受害者(自己)蒙受強加諸於自身的羞恥,所以你要為過去正名,表達憤怒就是不得不經歷的一步。
這兩種目的之間其實並不分離,他們是遞進的關係,只是在情緒體驗上,有些人會困在第一個目的里出不來,有些人會幾乎不經歷目的一,直接開啟目的二的憤怒表達行為傾向。我們的目標當然是盡量多的靠近目的二,甚至在它的引導之下,練習能力,獲得智慧,抵達成長自己解放自己的終極目標。
會困在第一個目的里走不出來,是因為「泄憤」行為有很大的風險。
好的情況是:你「報復」的體驗得到滿足,也就是不僅你的憤怒得以透徹表達,也在表達後看到父母因為你的控訴/喚醒而感到痛苦,有後悔和內疚等情緒產生,也許你會因此感受到人性本質里的善良,柔軟,和脆弱,因為父母的反應,有了機會去練習亦步亦趨的體諒,在對生活,對人性,對人一生成長的需求,和對人本質的局限的了解中,更多練習了包容和接納自己 以及家人。順利由目的一的憤怒表達進入目的二,更多靠近獨立人格鍛造。
那壞的情況呢?我們知道 人的前腦額被稱為總裁腦,它負責人總體行為和感受的調度和掌控,未成年人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全部法律責任就是因為,科學的來講,ta不具備負起全責的資格,因為ta的前腦額還未徹底完成生長。前腦額如此重要,它給我們理性和掌控,組織和反省,但它也是成熟的最晚,衰退的最早的大腦組織。所以當你像你那雙可能前腦額已經在衰退的父母表達憤怒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腦力來理解你的痛苦,洞察你的無奈,進而感受到內疚了。其實往往這樣稀里糊塗,英文講以auto-pilot mode 活著的人,前腦額神經連接度也更易退化,前腦額早衰退的可能性也更大。
父母思想和生理的種種局限,讓已經成年的你在像他們表現憤怒的時候,看到的可能不但不是他們內心深處的柔軟和脆弱,而可能是更多的冷酷,更強的偏執,他們不但不認為自己不妥,還要多加貶損你,羞辱你,guilt trip讓你覺得負罪於他們,讓你忽然覺得因為你的憤怒表達,自己成了沒有爹媽的孩子,於是恐慌,妥協,繼而再痛苦。這樣的內心體驗會給你自己帶來二次傷害,它可能把你擊倒,讓你未來用盡一生的力量也無法再次清醒起來,那些「獲得積極心態 修復和真實成長自身」的高級目的,會隨之變成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夢一場。
所以請仔細思考一下哪種結果對你的可能性更大。好的父母,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要提醒自己你是獨立的個體,只能為自己負責,在這個基礎不滿足的時候,所有的,對別人對自己的愛的表達都是殘缺的。「將自己在意識上和父母脫離開來,無論他們狀態如何,我只渴望奮力一試,突破他們在我的經歷中,我的人格中,甚至我基因里預設的種種局限,哪怕只能突破那麼一點,我想也是善莫大焉。」
以泄憤為目的的憤怒表達實在情有可原,但是以成長自我為終極目標而選擇有效工作(包含表達憤怒 練習溝通等等)才是更高級的人的意識的顯現。希望不管通過多少曲折,各位都能在有生之年到達這樣一個高意識成長狀態。
如果要表達憤怒,你該「怎麼表達」呢? 這個問題一點都不簡單。不過我在這裡簡單說說。
有的人鼓起十二分的勇氣,耗盡二十分的能量,寫封長長的家書。寫的時候恨不能擁有莎士比亞的文采,即使冗長無序也要透徹淋漓一吐為快,當這封家書被寫完,過往被曆數之後,也許內心已然獲得很多宣洩,更也許每次重讀都還是會淚眼朦朧 雙手顫抖。這樣的痛苦經歷實在有點自虐,但穿過這長長的黑暗隧道,他們不僅梳理並表達了積壓的情緒,而且保留了自己的安全空間去思考和消化過往的一切,即使在當時當刻無法理解透徹,這都是極有意義的,未來收穫更多智慧的開端。
也有的人忍啊忍啊,搜集不到足夠的勇氣,更或許生活匆忙沒有多餘能量可以透支在認知歷史 消化歷史上。生活滾滾向前,終於在某個重要檔口(比如結婚,生子,離職等等),被父母用過去對待自己的方式再次「惹毛」,終於多年積累如洪水般噴發,大吵一架之後,即使沒有兩兩不相過問,至少也是更加各自揣摩,更加難以溝通。
更有什麼情況呢?就是終其一生都不曾有表達,也不曾有爆發。這種人也有很多,壓抑之深刻讓他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可能擁有飽滿的活著的體驗。他們往往記憶力差,身體狀況不斷,睡眠質量不佳,人際關係一般,工作和家庭生活都索然無味,更有偏執的將人生希望寄託於他們的愛好 工作 寵物 子女 手足 或父母等等任何(非自身的)外在的 人或物上。
看得出來,壓抑情緒不是辦法,言語表達又多有風險,無論哪種正視和修復都需要短期不能練習出來的溝通能力,認知能力,那眼下怎麼辦呢?我建議諸位找個你能用的工具。如果擅長文字就付諸紙面(就像寫家書),如果擅長運動就消耗體力(登上高山大哭或大吼),如果擅長藝術就投入作畫,如果擅長音樂就寫寫編編(很多黑人rap飽含情緒也因此震撼)。
無論你選什麼工具,具有意義的情緒表達(而不是逃避情緒和麻木自己)有很多方式(不會的話去找心理諮詢師,ta們可以引導你開始練習一個適合於你的工具),當我們把情緒疏導的後果全部留給自己來承擔的時候,我們就是實實在在練習修復,練習獨立人格養成。這過程艱辛,自不必言說。但不走下去,又有什麼別的路呢?況且為什麼要逃避?生之最大幸就是透徹淋漓的情緒體驗,當丟了感受痛的能力,我們就沒有了體驗樂的可能。難道真要如行屍走肉般活?還是要別人為你的人生負責?你甘心么?別人又憑什麼?
父母雖然離婚了,但姐姐的婚禮,爸媽倆人還是無法避免見面。
飯桌上,戰火,一觸即發。
我做為家裡的長,哦不,唯一的兒子,想要給他們點顏色瞧瞧,畢竟我都25了,我也有肌肉!
但是看了我爸的身材,吞了吞口水,我就放棄了。
媽媽也是一臉兇相,那手掌,嘖嘖,小時候可沒被少打過。
後來我還是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說了一句至今最牛逼的一句話。
「你們還想不想要我養老了!」
嗯,是的,我成功制止了他們。不請自答下,正巧最近一陣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思考,可以分享給大家。
最近一陣,由於是放暑假的原因,來我這裡做沙盤測試的孩子增加了很多。這些做測試的孩子中不乏類似題主描述的情況的孩子,但是與題主不同的是,他們的經歷不是過去,而是很近的現在。所以他們還處在某種應激的狀態,而沙盤其實就給了他們一個發泄的渠道。所以在沙盤中,他們表現的很具有攻擊性,很憤怒,很無力,但是我又會感受到他們不得不把自己的感受壓抑起來。
每次跟他們的家長溝通的時候,家長往往都很重視,少數的家長會很內疚,覺得是自己的原因使自己的孩子變成了這樣,之後就會問我有沒有處理的方法,而我經常給家長的建議是,這次處理的時機已經過去了,這一次的影響已經存在了,但是關鍵在於下一次類似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是否可以用一種更加理性和平和的方式來處理類似的問題情境,假如下一次還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的情緒就會保留和壓抑下來,最後一直延續到後面的親子關係中。雖然這麼看來,這種影響確實很大,但是我卻衷心的認為這種事情的意義是有限的。
事實上,隨著我接觸的孩子越來越多,我越發的形成了一個觀念:人類心靈強大的自愈能力使其變得無比堅韌,這種堅韌使人類可以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創傷性「事件面前保持自己心靈的健全性,哪怕是長期的」創傷「,也可以發展出一些彆扭的方式來使自己在這種徹底不利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甚至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些」創傷"經歷正是建立其我們整個人格系統的核心之一——另外一個核心是被愛的經歷——所以對於一個人類來說,這些不堪的回憶或者創傷,正是我們心靈世界必然經歷的事件,就好像宇宙中必然存在黑洞一樣。
但是人類在過去的經驗中建立起的人格結構必然有其局限性,可以想像,假如一個人前18年都在東方的文化環境下生存,那麼突然進入到西方的文化環境中,不適應是必然的現象。對於一個人來說,這種變化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例如成年前後,結婚前後,甚至單身與否,這些都是一系列的角色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幅度未必比從東方文化到西方文化的變化來的小。在這樣巨大的環境變化之下,之前建立起的抵抗「創傷」的穩固的結構開始變得毫無意義,原來變得重要的事情開始變得不重要起來,甚至童年期被胖揍的經歷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意義甚至不比今天晚飯吃的不是很高興這樣的生活瑣事。
這種變化的核心,其實是對於一個個體來說,正在經歷的事情形成的場變了。對於我們來說,這種場的變化可以說持續了一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過去的「創傷」經歷不再重要,而是這種「創傷」與抵抗「創傷」形成的人格結構會不會對個體現在的場內的行為產生影響,一個例子就是童年期自己被打的經歷會不會影響自己作為父母的時候對孩子的態度。假如這種影響持續存在,就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反之,則不需要。
那麼假如按照上面的看法來說,我是不贊成題主去對自己的父母表達憤怒的,至少不是題目裡面問的原因。原因有如下幾條:
1.首先成長過程中事情並不是全壞的,至少這些體驗上很糟糕的事情,事實上正是形成題主性格的重要因素,所以這些經歷其實對於題主來說很重要。
2.其次過去成長中的事情其實對於現在的題主來說已經並不再重要,問題的關鍵在於現在題主所處的場中。
3.目前題主所在的場里,父母越矩的「出主意」行為才是使題主憤怒的主要原因。從體驗上來說,這種行為可能使題主回歸到小時候那種被父母決定的身份中,但是這種身份與自己已經長大的事實是存在衝突的,題主想要去就小時候的事情向父母表達憤怒是理所當然的行為。
雖然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題主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樣的行為除了使與父母的關係惡化之外沒有其他意義。
這個場里,我覺得題主需要重視的核心在於,自己不是過去的那個小孩子,自己的婚姻是自己來做主的,自己可以承擔起自己的後果,不再需要父母來做決定了,而這種意願,才是跟父母溝通的核心,而一味的表達自己不明對象的憤怒,不是這個檔口題主需要做的事情。
以上= =。沒有經歷的人沒有任何資格來說。
童年時我非常喜歡父親,經常騎著大車子帶我去釣魚、游泳,給我講許許多多的故事,從來都是很有耐心的樣子。
自從上了中學,一切都變了。他眼中只有成績。我不停的學學學,稍微鬆懈一點就破口大罵。而且不止對我,對母親也開始脾氣暴躁,兩句話不對暴跳如雷。
那段日子我天天恐懼度日。
我不知還能多努力才讓他滿意,中考保送他仍然滿不在乎。到了高中他去了外地工作,一年回兩次家。某次月考出了校里十名,那天早上他像瘋了一樣拽著我不讓我上學,說沒必要去了我是垃圾,我姥姥氣的快哭出來,他也無動於衷。我不想如何解釋這對我的傷害。只是小時候的崇拜變成了不甘。
為什麼別人家父親都是朋友,而我的卻不是?在我回家起,就不知疲倦和我說你根本就不知道好好學習,我為了你天天這麼努力賺錢你看看你連個第一都考不上云云,絮絮叨叨。家裡的親戚來,也是指指點點,人家做什麼他都覺得不對,都要按他的意思來。後來母親也覺得不對勁了,開始勸慰我。
上大學時,報志願和我發生大爭執,逼著我報一個我不可能上的學校(先報志願後出分),我拚命拒絕。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往後的四年,仍然是高中那一套,而且越演越烈。
我成了什麼樣子呢?和他一樣暴躁,可我用儘力氣在同學面前去壓抑;恐懼,做任何事都擔心他,跨專業考研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更多時候的不知所措,空羨他人;不願回家,如果不是有母親,我真的一點都不想回去面對他。
年初,家裡來親戚。他像狗一樣指使我去買東西(語氣上),買回來不滿意,當著姑姑姑父等等親戚開始呵斥我,我已經是22的人了。我忍住了。
過完年,家裡又來親戚。他嘚瑟地(母親描述)把我叫過去,說我覺得你這未來要完,我得和你談談。三句開始破口大罵,我徹底瘋了。和他衝突起來。我把積壓多年的痛苦全部吐了出來。你知道他怎麼反應的嗎?他說要殺了我,覺得養我一點用沒有,說養我是投資卻看不到回報。我不知道我還能給他多少回報,在我這個小城市,我能夠本碩985雖說末流,但也已經好過許多人。
那天最後,他被親戚按在沙發上,聽我說了多年的痛苦,我是怎麼樣被他逼得心理出現扭曲的,我是怎麼樣從崇拜變成恨他的,我是怎麼樣越來越想避開他的。以及他對除了我之外,母親(比如不管任何菜都要惡意點評而無論外人在場)、親戚(因為他似乎混的比親戚好,總以高姿態自居批評他們)的所作所為。
後來呢?母親說在那之後他一句傷她的話沒說,親戚說父親像變個人一樣,我回家他也心平氣和和我討論研究生的事情。
我稍微開心一些。
又有什麼用呢?我的心理殘疾已經留下了,不可彌補了。我真的很擔心在遙遠的某天,會像他一樣對妻兒爆發。
我聽說男人脾氣有問題大多與父親有關。我的爺爺在父親十歲左右就去世,奶奶和家裡的哥哥姐姐都很寵他。
現在一說到這些我還不甘,憤怒。路人可以隨隨便便說一句都過去了,或者說那畢竟是你父親。
可不管是誰,拿刀子捅了,都會留下傷疤。而恰恰父親,更為疼痛。沒有必要。你表達的憤怒,只會再一次被解讀為——作為一個成人,依然未能學會體諒生養你的父母的用心良苦。而憤怒的背後(追根溯源),直接被忽視,沒有人在乎你憤怒的原因,可那個原因,像一塊褪色的傷疤烙在心底,再也抹不去呀,每每想起,沉默失神中傷感連連。
但你依然可以表達你的憤怒,不是為了得到諒解,而是為了使自己舒坦。私以為,憤怒在另一層面來說,是一種保護情緒(機制),它察覺到主人極度地悲鬱,負面情緒胸腔迅速膨脹快要到達臨界點,再不說點什麼,會死的。當你再也壓抑不住憤怒時,實則伴隨著巨大的委屈,那些支離破碎的片段像鋒利的刀片般唰唰地刮在心上,很疼。
看過《狼的孩子雨和雪》嗎?猶記得當時對著屏幕獨自泣不成聲,我十分喜歡這部動畫。在我心中,女主角就是我心目中溫柔的母親形象。我認為的溫柔,並不是溺愛,孩子需要什麼你就不假思索地給什麼,除了給予,你仍需要想想他背後的原因,如此,你才可以了解他的心裡訴求。例如,某一天,他想要一個鋼鐵俠,你可以先問問,「為什麼要鋼鐵俠呀?」如果他的回答是「小花說他哥哥是世界上最帥的人,因為他有一個威武的鋼鐵俠。」所以,其實,他是想變成世界上最帥的人?為什麼呀?小花說的。所以你是喜歡小花這個朋友,噢,孩子這麼小,已經春心萌動了。又或者,他的原因是「小花告訴我,鋼鐵俠可以把自己變得強壯。」為什麼呀?同班的胖虎經常欺負他,他想要變得強壯與之抗衡。所以他其實,是想尋求變強的方法來抵禦同齡人的欺凌。瞧?溝通的作用便在於此。從小便如此注重溝通,感情的親密聯繫,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怎會不和諧?
最後衷心恭喜您即將建立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家庭,請你好好維護家庭,勿把上一輩的家庭原罪施加於你的愛人與孩子,好好掙優質奶粉
錢和積累資本供執行後續各種燒錢培養方案。
以上。
我們住在同一個住宅區,我在16樓,她家在3樓。我對變態這個詞的理解就來自住在3樓的那一戶人家,也就是她的父母。我們的父輩彼此熟悉,也有過生意上的往來,我記得之前似乎評價也不錯,直到偶然看到他們如何對待他們的女兒。她的奶奶跪著求我的父親把孫女接到我們家,因為她覺得她的孫女會死在那兩個人手上。
但是一個禮拜後,我的父親被告上了法庭。這個細節我就不多說了,後來我懷疑他們真的有施虐癖,因為找不到更好的對象所以不想失去這個可以隨意虐待的「女兒」。
我比較有女人緣,在我家的這段時間我們已經是比較好的朋友了,後來我耐不住去找她的時候 ,剛好碰到她奶奶也去,(本來我想我應該也進不去,不過回來知道她喪病的父母打她從不避諱外人)。我確信我見到了地獄。
若干年後某一天,我才知道有一些用在她身上的東西,跟一項叫做sm的運動有關,只不過,輕度sm也不過是看著diaodiao的不怎麼疼(別瞎想你們)。但是那天我看到的
都是實打實的東西,在她10歲的身上留下的,是真真實實的傷疤。我就獃獃的站著那看著,我看見她媽媽掄著她的雙腳把她摔在地板上一遍又一遍,我看見她爸爸把啤酒瓶塞進她的下體,我看見掃把,杯子,凳子一件一件落在她身上。後來我父親把提著西瓜刀的我從3樓拖進電梯。我看著她被捆著跪在她爸爸腿邊,媽的你們誰小時候看見了都會精神錯亂的。你知道嗎,她當時在微笑,就是很平靜的那種,我覺得那種表情是告訴我她沒事,但是我除了憤怒,沒有其他辦法。我不敢報警,因為那隻會讓她再遭毒打。
高中的時候,我是跟妹妹一起和父母分開住了,所以生活費有結餘就給了她,她就課餘做些小生意,我也認識幾個地頭蛇(好吧,其實是我爸認識)就拜託他們有生意帶著她一起,賣賣菩提子,佛珠什麼的,她就基本不需要回家了。
現在她接手了其中一個地頭蛇的攤子,混的也是小有名氣,做一些玉器,古玩的買賣,生活也算滋潤,但是她從來沒有忘記那些童年陰影。就像我沒有好奇心一樣,她對除了幾個發小以外的人,都是滿滿的算計,生怕別人害她,並且毫無同情心,喜歡放高利貸。
哦之前說的,她現在基本達到人生目標了,因為她爸爸的公司因為透漏稅被查處了,年底借了一批錢打算賄賂,結果又被舉報,隨說事情不大有關係解決,但是錢打了水漂。所有的一切但是她乾的,包括舉報她父親偷稅。而且,她父親所舉的高利貸,也是她的錢。我不知道她接下來打算怎麼辦,我只知道她跟我說的時候,笑得很開心,我從來沒見他這麼開心過。
我的朋友高中已經自給自足了,並且她也並沒有接受過多父母的資助,她將報復她的父母並且讓他們羞愧的無地自容作為人生的第一目標。我相信她能做到,(她的能力非常之強)所以我經常勸她,奈何她對朋友們確實是另一服樣子,我真的很心疼,也目睹過她的遭遇,想想還是由她去吧,大不了我們照顧她後半生就是了。
她的父母將一個天使一樣的女人變成了,至少是一半變成了惡魔,這就是報應。update 150915
在廢話前面正文後面
---------------------------------------------------------------------
感覺現在答這題的時機挺好的。
非專業回答,僅供題主參考,人身攻擊直接拉黑不謝。
簡單回答就是『有』『非常有』
從有沒有必要這個角度來說,情緒的表達在親密關係中肯定非常的必要。何況,目前跟你父母是仍然要相處下去的關係。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的憤怒,都應該通過適當的表達和消化,和你父母和解。更重要的,和自己和解。
怎麼和解這個問題很難,但也不是不可能,特別是題主的人生過得應該還不錯。找到了自己的愛人打算結婚,也有去愛的能力。那麼我相信,題主是可以做到的。
只是要合理的表達憤怒,儘可能的用他們可以理解的方式溝通,盡量避免二次傷害(對自己、對愛人、對父母的)。
好好談談,告訴他們這些事情對你的影響。如果他們愛你,他們會愧疚,如果你愛他們,請告訴他們你愛他們讓他們不要擔心。
而有的時候,父母真的只是做不到。或許是無知的錯,或許不知者不罪。在這種事情上沒有也不需要裁決者,唯一需要決定要不要和解和如何和解的是你和你的父母。
專業這塊並沒怎麼涉獵,不多說了。心理方面的回答應該挺多的,可以考慮下求助於心理諮詢師。但是這件事情的中心還是題主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吧。
後面說了很多自己的事,其實是想讓題主知道。說是表達憤怒,其實不過是想求得安慰,為自己受過的傷害討個說法。而這件事有弊有利。
憤怒就好像不穩定的能量,如果不散發出去,就會改變你內心其他的東西,會摧毀你重要的部分。
但是是有風險的,父母不是完人,甚至很多事情他們控制不了理解不了。
在心理正常健全的情況下,這種表達和溝通可能會有利;但相反的,也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
可以嘗試,但請記得保護好自己和自己愛的人。
------------------------------想看黑暗經歷的往後翻廢話好了-------------------------------------
【update20150915】
當然還是要謝謝評論的人,不過話說確實點我答案感謝的人比贊同更多,是不是非專業的講故事回答太多了_(:з」∠)_
不回複評論是因為並不針對個人,只是評論都挺典型的就順便一說。再次還是感謝無論怎樣願意把內心溫暖分享的人。
個人現狀不想細說,不過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基本上已經不會有精神上高度緊張但是無法解決的情況了。順便一提,我並不需要別人可憐來著,就算是好心,我覺得大多數到處可憐別人的人並沒有真正幫助他人的能力——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實際行動上。so...Mind your own business.
1、有關中國的家庭觀:
中國的傳統家庭觀其實有很大一部分非常畸形,包括所謂的大逆不道、孝順等。就是孝順兩字毀了我父親這麼說一點都不為過。不是說孝不是一個好品德,而是一味的順從只會導致親情關係的不平衡和支配者被支配者之間隱而不發矛盾的惡性循環。
跟長輩說不通其實是很正常的,長輩歲數如果在45以下還有救,50以上可以洗洗睡了——可以看看發展心理學參考下就明白為什麼了。
最重要的還是保證自己心理健康健全,保證經濟獨立,盡量客觀對待。不要因為所謂的家人名號和輿論壓力一味妥協。要有底線,而且底線不能改變。
2、反雞湯:
我是一直堅信努力只是敲門磚,真正的決定因素永遠是才華和天賦。所以所謂的努力和加油其實作用大多數時候相當有限,真正決定性作用的是你積累的資源和擁有的才華。
而加油,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安慰葯。
真正的絕望從來都不是困境,而是在困境中『拼盡全力』無法擺脫而在心理上面對的絕境。
我以前是個非常會講雞湯的人,所以周圍所謂『脆弱』的妹子非常多。畢竟她們的煩惱大多數是有很多方法解決的。
而我作為一個走上學理的不歸路的人,講求證據。
如果沒有人說愛我,那就是沒有人愛我。
很簡單,與值不值得被愛無關。
遠在太空的鑽石星就算知道地球上幾億女人都愛他,也要面對好幾光年的死寂。
3、有關被愛:
想像總是美好的,但實際上並沒有去愛別人的能力。
4、最討厭那些說傷痛是財富的人:
有很多人會自我安慰,說苦難讓自己變得更堅強、其他人的幸福或許也沒那麼好。
是,沒人生活是完美的,你下次在黑暗中再想起這句話就會明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是什麼意思。
不說別人我用自己說事好伐。
以前我也覺得好,學習好,不怕學習壓力,不怕處理矛盾的人際關係,追求完美,能言善辯。
但是想想就明白,學習好是因為寂寞,不怕學習壓力但是家庭壓力更大,不怕處理矛盾的人際關係也習慣處於矛盾之中警惕過頭,追求完美到不能忍受不可能完美的自己,能言善辯而攻擊力強。
不會去愛,因為害怕,想要被愛也下意識躲開。
或許是後天養成的迴避型依戀,刺蝟么。
承認殘缺和黑暗並不值得被愛也許才是成長的開始,從那開始,我們才能允許陽光照進來。填上殘缺,也驅走黑暗。
我不知道我走錯了沒有,不過我想我會一輩子記得讓我碰到陽光的人。
-------------------------以上update 我什麼時候能這麼認真寫篇專業答案就好了-----------------------
【前方廢話超多 請注意避讓】
對我個人而言,這種憤怒更多的是一種委屈和恐懼。
都說不知者無罪,可是現實中更多的時候,無知是一種罪啊。因為無知就無法正確擔負起應負的責任,相應的會帶了各種各樣承擔不了的後果。對自己、對別人其實都是一種傷害。
小學的時候,大多數時候跟著心理狀態不怎麼健康的祖母,下班後爸爸會回來更多的時候是飯局後醉醺醺的。周末的時候才能見到母親,很長一段時間覺得生活就應如此靜寂。
轉天上學時候可以見到好朋友,爸爸也會帶禮物給我做好吃的給我,周末媽媽和姥姥更是很疼我的。很多人覺得沒有什麼,我也曾經以為沒有什麼。
畢竟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且理解年幼的我覺得如果不討好奶奶附和她的世界觀就會被奶奶痛罵,而父親甚至都不會問為什麼就認為是我的錯。從而讓我覺得我只是用來討好我奶奶的工具。
母親非常理智的讓我跟著父親生活,認為自己能力不夠,認為奶奶家學習氛圍會好。我一直以為我當時確實懂事地答應下來,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始終深深恐懼著被他們拋棄。
我恐懼著,我從小到現在一直恐懼著,這個叫做家的地方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堅定的站在我這邊。這個地方沒有任何一個人會保護我,但是我被教育要去代表和守護他們每一個人的靈魂和快樂。
我恐懼著,那個稱為奶奶的人一句話就可以把我打入地獄,如果我不討好她我就會受到天譴,如果我不愛她就不會有人愛我。
我恐懼著,平常笑著說愛我的人為我做好吃的的人,會毫不猶豫地一次次說著殘忍至極的話語讓我一遍遍知道自己存在的錯誤性。
有的時候,雖然貪戀溫暖,但我或許寧願他們直接將我拋棄。
我的憤怒來源於我的不服輸。我不願意自己的人生就變成這樣,既然我當時決定了要活下去。
這並不公平,特別是在我意識到幸福的人根本無法理解。他們無法把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和你的心態和情緒聯繫起來。
無論如何,父母肯定是愛你的。
我真羨慕說這句話的人——除非他們被外星人洗了腦——同時我也十分想抽丫的。
這世界上有很多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可惜我爸還不是這樣。他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愛,沒有人正確的教過他,所以他只有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我也不覺得恨和愛是矛盾的,我三觀最不正的不過是極其難相信自己存在的必要性。
只是想順便說一句,其實即使我跟父母有很大問題,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為畢竟我還是有希望去過好自己人生的,而我確實愛著我的父母。
我想,在我母親看著我的眼睛說她真的做不到的時候我就已經原諒了他們。
當認識很多相對幸福的人之後,覺得委屈。他們為了那麼微不足道的事情困擾和被安慰,而我在夜裡被扼住喉嚨無法尖叫求救的時候卻從未有人關心過。
崩潰的時候總是想著『救救我誰來救救我』可是卻因為知道自己根本無法求救也完全不會有人來救而只能哭到睡著。中二的時候還相信會有人可以把我帶走流浪逍遙,不過一個個朋友之類的離開的時候又覺得彷彿早已料到。
那麼委屈,以至於在導師說我或許應該試著談戀愛的時候覺得真的想知道被愛是什麼感覺,卻堅定地覺得自己並不值得被愛。
我破了一地的玻璃心,誰過來撿的話會被扎到手的。
但是好委屈,我明明那麼愛這個世界,卻痛苦得想要離開。
上個暑假真的很努力,保持積極正面面對恐懼什麼的,兩個月的時間,我從來都沒覺得這麼有希望過。努力克服著恐懼去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盡量合理化,告訴他們我真正的感受是什麼。跟恐懼帶來的偏執念頭作鬥爭,好像一切真的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但是當你遇到不正常的人,你是無法用常理去對抗的。
在北京很累,每天呆在十幾度的實驗室里,大夏天凍成傻逼。周末想回家休息兩天,卻因為返家當天下午在奶奶家沒有去討好她惹怒了父親,晚上他隱忍著離開祖母家,覺得情緒不對所以母親關心的問了幾句被吼了回去。我無法呼吸,我知道這時我說什麼都是錯的做什麼都該死,又是這種完全沒理可講的單方面發泄,又是這種無力的恐懼和茫然。他不停超車,整個頭都是紅的,一副要同歸於盡的駕駛往所謂的家裡開。
忍無可忍,忍無可忍。
當期待被輕易打破的時候,可能整個人都有些恍惚。人生第一次我覺得如果不逃離這種恐懼我會死去,所以努力讓自己鎮定地告訴他讓他停車。和母親一起下車的時候,他大吼著你們走了就不要回來。可能他意識不到那個家是我母親的房子而他們之間從法律上講沒有任何關係。
走在街上其實很冷,手機電腦錢,我什麼都沒帶。寥寥無人的街上我邊哭邊笑,看著我母親的眼神知道她幾乎以為我瘋了。我止不住的哭,也止不住的笑,嘲笑自己的天真和愚蠢,嘲笑自己的希望和積極,也因為破碎掉的什麼帶來的接近自由的感覺感到十分開心。
那麼委屈,那麼委屈,因為委屈而充滿憤怒。如果你不能接受,說出來就好了,為什麼要給我個夢。所謂的家唯一讓我意識到的就是你飛得越高就會摔得越疼,你總是會摔下去的。
感覺自己像個瘋子,也覺得當個瘋子沒什麼不好。我踏著不跟腳的高跟鞋歪歪扭扭走在街上,邊哭邊笑,罵著撞到自己的人完全不因為粗口而感到不安或者愧疚,望著天上亮著燈的風箏流淚,看著街邊的地燈開心。
躲到了姥姥家,那個因為怕他們生氣所以很喜歡但很少去的地方。姥姥去老家探親不在,而我姥爺已經不會像以前邊叫我名字的粵語版邊走路了,他連站起來坐下都十分困難需要時時有人照料。
而從那天開始,我又回到了驚慌的狀態。夜晚無法安眠,回家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討好逃離自卑堂皇。我什麼都不是。
覺得自己失去了去愛別人的資格和能力,又進入了下意識討好別人的狀態,到現在都不知所措。
感覺自己的生活是一個解不開的謎題,總有人打著手電筒過來看一眼,然後貼上解決不了的標籤淡然離開。
如果沒有見過光,說不定在黑暗中也可以是幸福的。
不匿了,任性。
表達沒有用,親身經歷。
你表達一番只會帶來他們的恥笑和奚落,外加我們養你多麼不容易吧啦吧啦的。。。。
當然沒必要啊,都過去的事了,況且還是你父母,做父母的誰不想自己兒女好,都是為了你好。現在父母老了你還較真,你知道什麼是孝順嗎?
好了以上就是中國道德綁架的一般套路。我的看法是,不給他們教訓,他們是不知道什麼才是你覺得對的,不然他們會一直按照他們的思維一直綁架你知道他們死了。對,我媽跟我說過,除非她死了,不然她會一直管著我,多可怕。
你可以就結婚這事他們的干涉表達憤怒,至於過去的,你可以提到,但不必深究。你要讓他們意識到,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需要尊重。
我跟媽媽談過,我媽說她文化程度低,她儘力了,她只能做到這個程度了,你以後有孩子就知道怎麼做了等等。我還是覺得好難受,並沒有釋懷。
就像高票答案中美國的那個案列一樣,你可以表達,但並不會有什麼用。
孩子成長之後,潛意識下開始挑戰父母的權威。就像長大的小猴子開始挑戰老猴王一樣。
多數是在你擁有一定程度上的經濟自主權後產生這種想法,並不可遏制的想改變家庭地位的主導權,父母的話變的不在重要。你開始覺得父母的言語過時和守舊,你覺得你更有能力和更應該主宰這個家庭。而且你是個男孩。
這時候你會發現你父母對你做的一切都是一種干涉。他們所有的一切都是錯的,他們簡單粗暴,他們犯了錯誤,甚至已經對你造成了傷害。但是社會倫理和自身尚存的人性,又不斷的提醒你,父母是愛你的,你應該尊敬並孝順你的父母。這兩種觀念在不斷的煎熬著你。
如果你還有兄弟姐妹,你此時一定發現,你父母是偏心的,他們曾經是區別的對待著你們,對你的虧欠應該最大,你會憤怒,怨恨,甚至想要像他們討個說法。
如果你僅僅是個獨子,你會覺得你在社會上的不如意,一定是父母曾經的教育失敗,他們的種種做法傷害了自己。
如果你選擇放任自己這些想法的滋生,你會和你的父母,漸行漸遠。
如果你能短暫的控制這些情緒,並學會不斷和父母進行溝通,讓父母感到你的變化。最終你們仍是一家人。
這種事情
最想放下的那個人就是當事人自己
但他會被不斷的提醒
什麼事情都不得安寧
年齡大了
沒啥好追求的了
圖個圓滿家和
父母感覺需要他
就責備他越長大越疏遠
多麼變態自私
對自己親生的孩子用這種計謀
如果對孩子有愛
為什麼不去了解已經是成年人的孩子
為什麼不問問孩子
什麼是孩子要的幸福
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不服從就用孝順和「親人」綁架孩子
然而承受這一切的只是孩子
他們根本不會去想孩子什麼感受
這是愛嗎
他們根本都沒想過自己做了什麼
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變態
然而他們還沒停止干涉
還干涉自己孩子結婚的事情
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不認可自己孩子的幸福
這是愛嗎
都不是
這種自私的父母
不應當被原諒
更沒資格知道你的真實想法
(他們就算知道了也不以為然)
所以什麼都別說了
給你自己新的生活
徹底離開他們
他們會讓你不幸福的
哪怕是你的父母
「父母給了你生命阿」
「怪我咯」
「他們撫養你成人阿」
「也怪我咯」
「你怎麼一點人性都沒有」
「家教不好」
「你這人怎麼這樣」
「關你屁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家也有這樣的情況可是balabalabala…」
「關我屁事」
明白了么
你是人
你有權利
你和同類平等
你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而不是說
「在養育我的人面前,我沒有做人的權利」
那他們養了什麼?
他們生了什麼?
也別用他們的錯誤懲罰你
你不欠他們的
相同他們不欠你的
生出來養大是負責
他們也做到了
所以
不必內疚
不必結成心結
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我想題主對於問題的前一半其實心裡已經有了隱隱肯定的答案,只是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覺得,成家比立業難。
古人講成家立業,想必也是依循了先難後易的道理。
凡是家事,勿論是愛人、父母、兄弟姊妹,關係細論起來都是各有艱難。雖艱難,又不可一拋了之,於是更添不得已。
如題所見,壓抑的憤怒是有後果的,無法直面又不能消弭的憤怒總是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讓人痛苦。
這些在成長過程中積累起來的委屈、痛苦、羞恥和憤怒,如果不能被承認、吐露,會變成岩漿,總有一天以更激烈和破壞的方式噴發出來。
表達憤怒,從臨床的角度講,我認為有兩個目的:
-找回缺失的自我的部分,發展更為平衡健康的人格;重構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理順與父母的關係,重塑交流模式,為未來的家庭生活搭建良性溝通的橋樑
所以是的,成年以後,孩子還是可以,也應該向父母表達那些從未說出口的痛苦和憤怒,曾經受到的傷害和幼時無助無力的心情。只是不要期待父母能給你如你所願的回應。
父母決定著我們的過去,而現在,我們都長大了。我們和當年的父母一樣,是雙腳踏在地面的成人。我們也將有我們自己的小家庭,將有我們的子女。我們會有意識地避免成為自己的父母,同時也或多或少地重蹈覆轍。
根據題主所言,粗感覺這一對父母對孩子的侵入性很強。尤其是提及到現在對於即將舉辦的婚禮的「好心的出謀劃策」,我想也許是父母以愛之名,延續了一貫的控制和入侵性的做法。但是現在,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愛人,知道如何與生活周旋、進退。你不必再像兒時,只能隱忍退讓。同時,你也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緒,要表達憤怒,並不是只有暴跳如雷撕破臉皮一條途徑。你可以確定自己的界限。在你的小家庭里,父母的觸角可以伸到哪裡,哪裡是禁區,這些都可以由你來決定。而決定之後,只要盡量平靜地堅持就好。
對於認為「(因為)我是你爸 / 媽,所以我肯定比你更懂」的父母,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清楚地划下道兒來,身體力行地告訴父母,對於你的生活,你知道的比他們更清楚;即便有時候你知道的不那麼清楚,你也需要自己去體驗,去摔倒,去感覺生活。邊界的設定,是我們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第一步。這種話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可能有非常多困難。但是只要你堅持過去了,後面的路會好走很多。比起表達童年時期的憤怒來,能夠平靜但是清楚地表達自己現在的憤怒、堅持維護自己的邊界更為重要。就在此時此刻,他們的行為給你造成了怎樣的困擾,你有什麼樣糟糕的感受,先從嘗試表達這些開始。看看父母是否聽得到你的聲音。
如我前文所言,表達是必要的,但是不要期待父母的反應。
對於長居權威位置的父母來說,要面對孩子這樣的憤怒表達也是艱難。我見過的很多的家庭里的情況都是父母佔據了絕對的權威和力量的位置,孩子在家庭里沒有力量、沒有發言權。父母用從他們的父母那裡習得的方式來養育我們。很多時候,很多的傷害他們並不自知。我見過的父母,十有八九是真心地認為他們所有的作為都是為了孩子好的,都是因為愛。儘管這並不時時符合現實。
從題主講述的方式和問題看,我覺得這裡面暗含有一些擔心。也許是怕一旦要開始表達,這些年積累的燎原之火會失控燒的太厲害,傷人傷己。如果真的是這樣,其實已經是一個好的開端。因為你在意識層面已經有了風險控制的預設。接下來就看耐心了。在剛開始嘗試表達的初期,可能會有情緒失控的瞬間。這就好像水庫崩堤。積蓄的水量實在太大,在放水初期難免會出現堤壩崩潰的情況。這樣的時候也要盡量穩住。要了解這是一個心理成長的過程。你不會一直停留在這個階段的。
如果確實擔心,也可以找到靠譜的諮詢機構接受支持性諮詢。幫助你度過一開始最困難的階段。或者是把擔心告訴你的愛人,親密關係在任何時候都是困境陪伴的第一候選。我相信,父母子女之間是愛的關係,只是愛很多時候帶來的都是傷害。如何把這些傷害轉化成能量和自我成長的養分,都看你如何選擇。加油!
重提過去, 他們只會覺得你心胸狹窄。 他們父母覺得生你養你, 而你為了看日記這種十多年前的小事情而生分的白眼狼。 個人建議, 不提過去, 只看現在。 只要你經濟獨立, 生活獨立, 就有權力安排自己的生活。 對父母, 該拒絕的時候拒絕, 該反駁的時候反駁。
題主的遭遇恐怕是非常多同齡人都面臨的,尤其是在結婚檔口,父母難免覺得自己辛勤養育20多年的成果要成功進入人生最重要的關口 -- 婚姻的時候,他們難免會指手畫腳,從婚禮費用到地點,從嘉賓座次到菜色,有時候都搞不清楚到底是誰在結婚。更何況很多20出頭的年輕人結婚不可避免得結婚需要家裡出錢,因此父母的干涉感覺更是理所應當。
我認為你首先要搞清楚你希望對父母傾訴和表達你在過去二十多年中的不滿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你是僅僅出於發泄、傾訴或者需要人贊同你的觀點的話,你完全不必找父母,任何親密好友或者你的伴侶都可以充當這一角色。因為,我本人的經歷切實的告訴我:你的父母是不會理解和改變的!我曾經通過書信的方式向我母親表達了她長期翻看我手機和私人物件的不滿,得到的是她把我的書信給所有親戚傳閱了一遍並且聯合他們指責我小題大做的結果。當時年幼的我覺得受到了很大的羞辱,而這種羞辱在你父母眼中是無足輕重的。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他們的童年就是這樣經歷的,他們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錯,你的傾訴是一種令他們覺得權威受到挑戰的行為,他們反而會更加得急切通過其他行為來宣告他們對你的「所有權」。
如果你是希望父母能對他們過去的行為有所反省,並且不要對你的婚禮進行干涉的話。我只能說槍杆子里出政權(也不知道這比喻對不對),婚禮的錢你自己出,然後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上滿足他們的要求,但是婚禮大的方向你自己把握。平時和父母多交流一些生活上的無關緊要的小細節,至於婚禮、工作之類的大事千萬不要向他們提起。這樣,父母心理上得到了滿足,覺得你和他們不再生份,而由於經濟上你也獨立了,他們也就無法做太多的干涉。
最後的最後,我希望題主和我們千萬的同齡人們,當你們做了孩子的爸爸媽媽,請千萬記得你對父母侵犯自己隱私的感受,不要將這樣的經歷帶給你的下一代。我的做法是跟媽媽一起討論教育問題
我也在準備生孩子的階段,每次學習了一些兒童教育的知識時就會跟媽媽一起討論,媽媽會慢慢知道自己當初是不對的,同時我會向她表達事情已經過去了,我能體諒她當時的處境。畢竟父母其實是在比我們當時還要惡劣的環境下長大的,能體諒的盡量體諒。(不包括虐待性質的)
現在媽媽已經明白以前很多做法是不對的,她能明白到這些,已經足夠讓我釋懷了。剩下的,還是需要靠自己走出來。
題主當前的憤怒是源於自己仍然無法脫離父母的控制
不負責任的建議是題主可以選擇離開他們一段時間或完全拒絕他們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的控制。但這其實比較困難,畢竟你將要結婚了。
負責任的建議是題主在處理他們意圖控制你的事情上,應當做得比他們更好,收集比他們能收集到的更有用的情報,安排比他們的建議更好的做法。比如我媽曾想我把我的積蓄都給她炒股,我搜集了一下國外分析師的分析,跟她說五千多點會跌,以及後續的幾個大瀉位。股市真的掉下來時,她再也不提要我上繳工資的事情,倒是現在天天追著我問行情-_-
結婚的時候婚禮相關的事情都是我一手安排,自己掏的錢,還給她買了禮服首飾,她也不好說什麼,我就如願舉辦了西式婚禮
大部分小孩子並不會發脾氣(中國教育也教孩子要乖什麼的),反而是選擇了「壓抑」自己的情感,所以表面上看他們並沒有用行動表達自己的消極情緒,對別人「無害」也「無攻擊性」,但卻不意味著他們是我們可以稱作為「乖孩子」的榜樣,當小孩子從小就承擔著敵意的重擔和消極的情緒,攻擊自身,又不能表達的話,那麼久而久之,對其成長也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可以適當表達憤怒。我就是沒表達過憤怒,我幾次表達過,但是爸爸更加大脾氣,把我情緒壓下來了,我都不知道如何表達了,現在反而有點扭曲對很多事情沒有回應,沒有情緒,有點抑鬱傾向推薦閱讀:
※副駕駛位真的神聖而不可侵犯么?
※為什麼戀人們會選擇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懲罰對方?
※剛剛結束異地,發現非常不習慣和女朋友共同生活,要怎麼辦?
※男生有一個好哥們是什麼樣體驗?
※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戀愛中解決問題的成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