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中那些基本聽不到的樂器聲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最近在聽 Lia;多田葵 的歌曲《「翼をください」》「翼をください」(分享自@蝦米音樂)這首曲子的時候,換了耳機注意到右後方有一個很小的類似拍鐵皮桶的聲音。
這個樂器,如果不注意的話基本不會發現它的存在,就算注意了,聽的時候也很不起眼。
這樣基本聽不到的樂器放進來的目的是什麼呢?
問題延伸一點的話就是,聽歌曲的時候如何欣賞不同的伴奏樂器?舉例來說,總覺得很多歌曲里鼓點就算換個音色換個節奏也不會對這首歌有什麼大的影響。
不過就提到的這首歌來說,我覺得後面加入小提琴的做法很有新意,也很好聽。
對於我來說,大多數符合行業標準的編曲它的每一個聲部都不會是「基本聽不到」的,我平時不管聽什麼歌曲配樂裡面用了哪些樂器有哪些聲部基本上很快就能一個個說出來。但我經過過專業的訓練,對於一般聽眾來說,由於聽覺沒那麼敏感對於有些音色和頻段(尤其是低頻)可能就沒那麼敏感。但是一個曲子如果把低頻樂器,比如貝斯去掉,偶爾這樣做還好,全曲都這樣做就會感覺很空。所以有些樂器你覺得基本聽不到其實只是你的耳朵不夠敏感,但它的存在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先插一段,我上面強調是對音色和頻段沒那麼敏感是因為,樂曲中各樂器聲部之間的對比無論主次,主要是音高音色節奏上的對比(並不是說各樂器音量都一樣,這顯然不可能),哪怕一個非常次要的樂器聲部它也是主要在這些方面形成對比,而並非靠力度弱得幾乎聽不見來襯托主要聲部。)
但我覺得這個情況不絕對。比如題主舉的這個例子,它其實是在節奏上有了更多豐富的變化,包括音色上相對於傳統的爵士鼓有了補充。如果去掉這個聲部,整個歌曲的基本節奏律動也是ok的。所以有些聲部的存在是一個基礎性的元素,有的則是用來錦上添花的。
而對於不同需求的人來講,這個錦上添花的東西有的人注意到了會很喜歡,有的人沒注意到也就這麼過去了;我看廣場舞的很多音樂基本就是主旋律的電子lead音色+電子鼓loop兩個元素,照樣大把人聽得很嗨。對於編曲人來講,錦上添花的編曲是一種玩,一種遊戲。我追求的不是基本的樂曲框架,在此基礎之上我還會想要更多變化。
編曲的人,創作音樂的人除了把音樂給人聽,也有一種自我滿足。我過去在知乎回答過,人聽音樂的快感有一部分是總結調性和基本律動,簡單解釋就是本能地把音樂的諸多內容歸納總結出一些統一的特性;而由於很多編曲人對音樂比較敏感,比如開篇提到的我自己,所以我們都會本能地追求一些層次更加豐富的編曲。
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相信很多從業者都有這種心理體驗:那就是編曲編著編著很容易越來越複雜。因為你是這首曲子完全的創造者,每一個聲部都是你做出來的,你對一些基礎性的東西比較熟悉,能夠同時消化多個聲部的變化哪怕有些過於複雜;但是聽眾一開始聽到的音樂內容是所有聲部一股腦鑽進他們耳朵的,如果過於複雜也許一時半會兒就很難接受。所以有的時候我會在完成初步編曲後過一會兒再聽我是不是編得太多了,是否需要給音樂「瘦身」。
成熟的編曲人添加的每一個配器都有它的具體作用,而且有明確的主次分別,聽不太清的內容包括不論是強化律動的小打還是豐富空間的pad,都是構成你最終聽感的一部分。 而在一部作品裡,如果沒有配器比例上的強弱對比,沒有空間上的前後對比,又怎麼能突出最終要你聽到的主題呢? 然後當混音師進行後期縮混的時候,這種主次對比會更加的明確,而同時混音師會做好樂器間頻率的避讓,空間的區別,音色的強化,所以如果這不是一首40~50軌的大型作品的話,那這部作品的製作工序到目前為止所有配器基本會是輪廓清晰的。 最後交送母帶,強弱對比會進一步的強化,會讓整首歌儘可能變得渾然一體,各個配器間不再有那麼清晰的間隔,它們已然產生了應有的化學反應發揮了自己的潛在作用,而不再是為了讓你清楚的聽到它們,此時作品便徹底成型了。 最後音樂發布之後,如果你不是聽無損的版本,那你聽到的作品在又經過一些壓縮後整個空間會更加不清晰,自然就會引發你的疑問了。
農家小炒肉為啥要在肉下鍋時滴兩滴白醋?為啥瀏陽豆豉不可少?為啥「3+2」的五花肉最好?為啥一定要用湖南湘潭的龍牌醬油?為啥辣椒一定要用螺絲椒?為啥「椒肉比」必須是3:2?估計這都是一個道理:你理解不了的東西不見得你感受不到。
亮活兒的樂器,好編。
聽不太出來但少了它,整個音樂就完蛋的樂器,賊他媽難編。
你顯意識聽不到的東西多少會對你的潛意識有影響。
一個很初級的例子:
1994年,The Eagles演唱會開場曲,
Hotel California不插電版。
很多人聽不出裡面有一個鍵盤Pad鋪底。
就知道有好多把吉他,
很多人甚至還沒聽出有兩把是一直掃弦的。
並不是聽不見,是你沒仔細聽。
那麼這些不要人仔細聽的軌道,
到底幹嘛用呢?
並不一定影響整體性,
然而有它們的意義,
一定是為了豐富聽感,
增加泛音個數,渲染氛圍。
我跟你說,老燒們就喜歡根據這個來判斷箱子/塞子的好壞。
「用xxx聽了一遍那首熟悉的xxx,猛地發現在xx秒的時候左邊竟然有那麼一段小提琴和了一下。聽了這麼多次以前一直沒有發現,啊,可見xxx的解析力是多麼的優秀,將聲音現場還原的更加準確到位」
然後呢,我再跟你說啊,ACG相關曲目的錄音質量一般都是很低的,確實還說不上那麼多聲學或者說玄學上的東西……你聽不到是因為你的耳機不好。換個耳機就了解到編曲人的良苦用心了。
異議,在我的監聽環境下這個聲音非常響,完全不用刻意注意就能聽到.
一個好的縮混,每個成分都應該是清晰可辨的,編曲配器者不會安排一個基本聽不到的樂器進去搗亂.所以如果某件樂器基本聽不到,那不是混音人技術不過關,就是你監聽環境太糟糕.
這是個跟編曲和混音有關的問題,跟混音關聯多一點。
編曲的意圖基本無異議,都是讓整體音響效果更豐滿。
至於混音的意圖,這個樂器無論是很清晰或是很弱,都是合理的,不同的混音師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聽眾有不同的理解。這個東西沒有絕對。所以其他答主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對的。
若是題主執意想搞清楚個到底,那隻能問這首歌的混音師了hans zimmer 風格-spiccato 樂句製作
像視頻裡面說的一樣呀,有些軌道本身的存在就不是為了讓人聽見的嘛,而是通過和其他軌道一起作用加強音色的某種效果(柔化啦空間感啦什麼的),這種部分都去掉的話樂曲可能比較「少了點味道」吧,建議聽的時候加點鹽。
舉個bass的栗子,很多人聽歌很難聽到bass的聲音,樂隊里經常bass手地位最低哈哈哈,開個玩笑,個人覺得bass有半個鼓的作用,低音效果給歌曲鋪底,或者簡單的一些節奏與鼓點互相呼應,產生的作用是潛在的。(當然bass用來solo或者彈主旋律另當別論)
還有很多 效果器阿或者是軟體合成的一些音效(有節奏的有旋律的)在歌曲里不仔細聽很難發現他們的存在,這些奇奇怪怪的聲音其實都是一首歌的鋪底吧,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隨便瞎扯,歡迎吐槽)單說你說的這個栗子吧,你能聽到拍鐵通是在右後方,那麼證明它起碼有一個作用,即增強整個作品的空間感,臨場感。
如果所有樂器都去搶著讓你聽到的話,我想這也不是專業的、深刻的編曲了
聽不到並不代表感覺不到
你是指普二前開頭幾個音嗎,而且你不能說死一普通人對國家沒啥影響就到處殺人ba
你也很少見到商場掃地大媽,電工水工,他們的意義何在?
疊加效應,增加泛音列的表現力和豐滿度,你可以把基本聽不到的樂器看成是合唱團你基本聽不到某一個人的聲音一樣,很好理解吧?
貝斯手已經報警
和麵包里為什麼要放鹽一樣,不是為了讓你吃出來,而是讓你覺得更好吃。
推薦閱讀:
※能分析哪些人愛聽美國鄉村音樂?
※貝多芬和蔡文姬有什麼相同的?
※如何評價張傑在歌手第六期演唱的歌曲《哥哥》?
※邁克爾·傑克遜的唱功實際如何?他的音樂製作水平如何?
※有哪些歌熱血奮發節奏感強烈讓人一聽就元氣滿滿很想去戰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