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羅馬帝國是一個有類似普世價值觀的國家嗎?

古代羅馬沒有一個單一的,佔據強勢的主體民族。宗教也是亂七八糟各地不同。 到底是什麼維繫著這個民族雜燴的帝國?還是說古典時代並沒有太強的民族意識?


在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改革前的羅馬帝國,從現在的眼光去看,更類似於一個殖民帝國。
以下為轉載的觀點,可以供你參考:

1、元首制羅馬的本土是義大利,義大利由中央政府——儘管這個中央政府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缺乏足夠的組織度——直接管理,擁有著獨立的行政區劃和官員任免體系,並且享有無與倫比的政治地位,這與17-20世紀那些殖民帝國的母國是同樣的。而君士坦丁改革之後「本土」的概念不復存在。

2、元首制羅馬的各行省——無論公共行省還是元首行省——則是另一套管理體系,由中央政府派出的代表全權統治,這與17-20世紀的那些殖民帝國的做法也是如出一轍的。而君士坦丁改革之後,除首都外,所有地區的地方管理系統是一致的,也不存在政治地位的高低差異。

3、元首制羅馬的 義大利的所有本地自由居民都是公民,他們的地位也比行省居民高,行省的居民絕大部分都不是公民,少數公民要麼是來自義大利的移民,要麼是地方上的實力人物 獲得了公民權,而行省的公民相比義大利的公民,其政治地位也是要略低的,這與17-20世紀的那些殖民帝國的做法也是一致的,這些殖民帝國的海外公民地位 也同樣不及本土公民,如西班牙帝國將殖民地出生的西班牙人(「克里奧爾人」)排除在殖民地教會與官僚隊伍之外,殖民地由本土出生的西班牙人統治;法國將出生在阿爾及利亞的法國人稱為「黑腳」,並在政治和社會上受到歧視;英國殖民地公民在稅負等方面均與本土公民不同,等等。而君士坦丁改革之後,所有羅馬公民(此前在卡拉卡拉統治時期所有自由民都獲得了公民權,但並不代表義大利和行省的公民地位關係發生了變化)的政治地位都平等了,不再有差別,這也導致了地中海周邊的居民都真正開始認同「羅馬人」的身份。

4、我們通常會注意到羅馬行省分為公共行省和元首行省,而17-20世紀的殖民帝國也會對殖民地進行類似的分類,如英國殖民地分為「英王殖民地」和「業主殖民地」,它們的責任主體不同,但它們與本土的關係卻是一致的。而君士坦丁改革之後,雖然行省總督的官職會有差別,但行省之間的地位並無差別,也更不會影響到其居民。

5、雖然存在著對行省公民和自由民的歧視,但是在對行省的統治中,雖然總督通常是來自義大利的羅馬公 民(或少數來自行省的公民),他們有幾位公民顧問,但他們對地方的統治是由大量當地實力人物來進行的,包括包稅人、各地的管理機構(它們有的是城邦,如希 臘諸城邦;有的是部落,如高盧和不列顛;有的甚至是王國,如帕爾米拉,有著自己的國王)、神職人員等,甚至軍隊也吸納大量行省人蔘軍,起先是從其他行省招 募,後來乾脆從本省招募。如果我們聯繫一下英帝國,就會發現它們驚人的相似,雖然總督是英國人,有幾位英國顧問,但地方管理中保留了大量本地人,甚至國王 (如印度的土邦),軍隊中殖民地人也越來越多,殖民帝國的維繫依賴於殖民母國統治者與當地實力人物的合作。

總結可以發現羅馬是在以一種殖民地的方式管理那些多民族地區的。值得一提的是,「羅馬人」在此時已經不是一個民族概念,而是一種類似現代的公民概念,利用羅馬公民權和相對次一等的拉丁公民權(類似於二等公民),羅馬帝國拉攏團結了大量的被征服地區本地各民族的精英力量,以各種靈活的方式實現代理人統治


是滴,非常普世。

使徒行傳 22:28
千夫長說:「我花了一大筆錢,才買到了羅馬公民權。」保羅說:「我生下來就是。」

大體翻譯如下:
千夫長:我花了五十萬刀樂買了爸爸國國籍,以後丟了自行車終於不用找爹地報警了!
保羅:我生下來就是你爸爸!


只把公民當人的羅馬要是普世價值……

那麼鼓勵山東六國逃亡百姓和戎狄來開墾良田、不分國野不分貴賤以耕戰受爵;
秦昭襄王給少數民族兩少一寬:「秦犯夷,輸黃龍一雙,夷犯秦,輸清酒一鍾。」(當然我個人對兩少一寬持否定態度);
給秦始皇親自接見少數民族馬販子、礦販子並賜爵的秦朝……簡直文明的燈塔了。


那個馬販子是誰:

對,《尋秦記》里這一家的家長——烏氏倮,烏氏戎人。如果按一般人的想法,秦朝不是重農抑商嘛,不是赳赳老秦嘛?居然不迫害一個少數民族的販馬的商人……礦販子呢……

《尋秦記》里的琴清啊……其實本名巴寡婦清,巴人。巴人大規模漢化要等到漢朝。要換羅馬人,直接殺了就行了,不過一個有錢的蠻族寡婦而已嘛。


維持羅馬帝國的有三樣東西。
第一是最高贊答案提到的統治體系。
第二是歐洲古代為數不多的職業化軍隊,羅馬軍隊上午練習殺人下午練習殺人,晚上思考怎麼殺人更有效,思考出了結果就穿上鐵甲拿上鐵劍實驗一番。周邊的蠻族們上午打獵下午種地晚上啪啪啪,拎著木棍去和羅馬軍團拚命的時候才思考關於殺人的事情,這差距的直接後果是哪怕蠻族用陰謀詭計並藉助地形戰勝了一支羅馬軍隊,也值得吹幾百年。
羅馬完蛋後,歐洲下一支職業軍隊要等到奧斯曼帝國崛起了。
第三是強大的科技實力和組織度,羅馬人的黑科技和歷史遺迹你自己去百度,各種亮瞎狗眼。這些表明羅馬國內的基建水平和行政效率很高。蠻族好不容易陰死了一千羅馬人,慶功宴還沒開完呢一萬羅馬人又殺到門口了,就問你怕不怕。
一個敵人,力氣比你大,身板比你壯,技巧比你熟練,哥們比你多,家裡還比你有錢有勢,如果這些都算普世價值的話,你說的倒是沒錯。。。。。


1.民族國家概念到17世紀才比較清晰
2.古羅馬不能類比秦漢,本質上他不是一個大一統政權,除了本土之外,對行省的統治更類似於西周的分封
3.拿西周去套你會發現我們當初也是大雜燴,一堆封國都是「蠻夷」
4.我們現在的主體意識主體民族統一宗教統一文化這些都是自西周開始的,然而羅馬正在孕育這個的時候,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5.具體什麼在維繫?因為我們文明啊,我們的生活比你們好,是人都想過好生活吧,要搶掠又打不過,那就只能向我們靠攏嘍,一手胡蘿蔔一手大棒,我們的領土就是這麼教化來的--
6.要說普世的話,那就是每個人都想過更好的生活吧。


首先,「普世」這個詞就是發源於羅馬時期的基督教。比如普世牧首,普世仲裁者(大公裁判),普世教會……

所以你問羅馬有沒有普世價值觀,不如問愛迪生見沒見過燈泡。
-----------------------------------------

從題干來說,拉丁文,羅曼語族和基督教才是維繫羅馬帝國的重要力量。缺失這些的地方就很容易形成斷裂帶。

如果還要加一點,那就是羅馬法。


古羅馬的普世價值大概是誰刀子硬誰有道理


什麼叫普世價值?我學問不好,在英文里沒找到對應詞,只好音譯為pussy value. 羅馬帝國這個唾棄希臘民主政制,喜歡搞貴族共和制的軍事國家陽剛得很,對pussy value 是沒有什麼好感的。


這個可以從羅馬擴張的時代來看 一方面羅馬吸取了其他民族的宗教(羅馬的神千千萬萬) 另一方面 羅馬又能給予其他民族公民 甚至高層領導人元老院的位置來拉攏 吞併他們 直至同化他們


可以參考現在的美國。


普世價值之所以普世是因為它本身合乎理性,而不是因為它來自哪個國家。它自己就是自己的冠冕,和推崇它的國家是否強盛無關,有能力推行它就是國家的一種榮耀。

羅馬雖然強大,但它整體上價值觀並不符合普世價值。不過羅馬文明在那個時代依然比其他國家更加接近普世價值的地方在於它佔了普世價值的一點。

那就是法制

這要比表面上繁榮昌盛強大的某國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我說的某國是波斯帝國。


羅馬行省制+《萬民法》


寡頭政治。


所謂普世價值觀其實一直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古典時代,貴族民主壓榨奴隸是普世價值,在封建時代王侯將相世襲剝削屁民是普世價值,在資本主義早期資本貴族剝削無產階級和殖民地黑奴是普世,在如今資本貴族給一遍給中(wu)產(chan)階級選票玩權利的遊戲,一遍剝削是普世價值。所以以羅馬帝國所處年代,那價值觀是相當的普世啊。


倒不如說是高度發達的文明和平產生的商業/經濟利益下的博弈和妥協。

羅馬的實用主義,對於外附的外族總是傾向利用而非驅逐,對外族文化也是寬容吸收而非強制同化。

都是賺錢,能動嘴皮子總好過動刀槍嘛。


不要用現代概念去套古代的事 可以作為工具幫助理解 但是並不是當時的真實情況 學歷史只可能接近不可能還原


普世價值觀是不存在的,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地域的特殊傳統和人類有意識的歸屬劃分與尋求認同,價值觀會不斷演變以至於完全不同,只能說羅馬作為當時西方世界最強,甚至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老美勉強夠格)的超級強國,自然可以服眾國力強勢導致價值觀強勢,而非反之。要知道,羅馬當年可是靠學習希臘文化才崛起的,所謂羅馬就是秩序,光榮和力量,畢竟歷史都是羅馬人或者裝作羅馬人的神聖羅馬(泛日耳曼)人寫的,不吹牛逼對的起精神領袖嗎。


普世價值?pussy價值還差不多


你跟蠻族講普世價值分分鐘吃斧子。因為根本構不成「價值社會」,只能說是強權社會。


推薦閱讀:

古羅馬的皇帝到底怎麼選?和現在中、美有啥不同?
龐培是出於什麼心理跟凱撒決裂對抗?
古羅馬從共和制轉變到帝制的原因有哪些?

TAG:歷史 | 歷史知識 | 普世價值 | 羅馬帝國 | 古羅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