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不再有羅大佑,黃霑,和縱橫四海?
這裡的羅大佑,黃霑,縱橫四海是象徵的用法。大家懂的。
那個產生皇后大道東的香港,那個產生笑傲江湖和射鵰主題曲的香港,那個產生縱橫四海喋血雙雄和上海灘的香港哪裡去了?
49後內地一大批人才來到香港政治避難、謀求生計,包括饒宗頤、關德興、胡金銓、李翰祥、王天林、宋存壽、梁羽生、金庸、張徹、倪匡等等——這些人既是舊時代的延續者,也是新時代的締造人。
比起極權的內地、威權的台灣,香港擁有相對寬鬆的文化氛圍,使得原本正常的中國文化發展軌跡在香港得以延續,改革開放後香港又反哺內地——現代武俠、電影創作、流行歌曲、科幻奇幻小說等等。
靠著這批49後的落難人才,香港又培養了一代、二代的人才——梁羽生金庸開啟現代武俠、黃霑是國學大師饒宗頤的高徒,王天林培養了杜琪峰、王晶。
現在呢?
香港畢竟是小地方,在49後的半個世紀能保持人才鼎盛,但人才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三國時的孫吳,一代人才鼎盛(外來的居多),二代勉勉強強,到了三代就不給力了。
=======補充有關經濟問題的一點-========
其實還有香港自身貧民化的原因,當年香港本土市場就能養活一批藝人、電影產業,隨著亞洲金融危機和大陸沿海全面開放、加入WTO,香港賴以生存的碼頭與金融地位降低,養活不了龐大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的市場由本土轉向內地,而內地又諸多限制,就造成今天這種情況,看看那些單單面向香港或海外市場的作品,品質都不錯,比如【殭屍】【志明與春嬌】【喜愛夜蒲1】【神探】【金雞系列】【意外】 等。內地審查的影響,請參考【奪命金】羅大佑不是香港的
音樂方面:
黃沾出生於廣東廣州。
顧嘉輝出生於廣東廣州。
王福齡出生於上海。
奧金寶出生於菲律賓。
盧東尼出生於菲律賓。
倫永亮出生於廣東肇慶。
許冠傑出生於廣東廣州。
羅文出生於廣東廣州。
羅大佑出生於台灣台北。
葉倩文出生於台灣台北。
徐小鳳出生於湖北武漢。
甄妮出生於澳門。
王菲出生於北京。
黎明出生於北京。
……
電影方面:
張徹出生於浙江杭州。
李翰祥出生於遼寧錦西。
徐克出生於越南西貢。
許鞍華出生於遼寧鞍山。
王家衛出生於上海。
吳宇森出生於廣東廣州。
袁和平出生於廣東廣州。
劉家良出生於廣東廣州。
李小龍出生於美國舊金山。
吳孟達出生於福建廈門。
徐錦江出生於黑龍江牡丹江。
林青霞出生於台灣新北。
王祖賢出生於台灣台北。
李嘉欣出生於澳門。
李連杰出生於北京。
張敏出生於上海。
……
其餘影壇大佬如邵逸夫、鄒文懷、麥嘉、向華強,編劇名家如金庸、倪匡、黃炳耀、岸西等等,全都不是香港本地人。
現在的香港,還有海納百川的氣度、環境以及吸引力么?
以上只是一個小視角,並非香港娛樂業衰落的主因,但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城市,固步自封,閉門鎖城,還談什麼文化輸出……我想說的是經濟基礎決定文化產業,香港亞洲四小龍地位不再之後,香港經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需要強大的經濟來支撐的,電影這種東西是特別玩錢的,沒錢當然就玩不起來。再說音樂,雖說音樂不像電影一樣耗錢,但是音樂這些年大家難道沒有發現已經在整體下滑嗎,不光是香港,大陸不也是嗎?大陸的經濟發展算好的吧,錢滿地都是,就是無法拍出經典,這是因為即便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也不一定能催生髮達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多元的組合模式,與時代、經濟、地域等等息息相關,差一樣都不可實現。藝術之美就在於此,來之不易啊。
老的不是他們,也不是我們
是香港
因為那些人才不用再外逃了。
不是有黃之峰嗎,要什麼自行車
一。那一批縱橫四海的人里有幾個是香港本地人啊
二。香港年輕人忙著批鬥萬惡的GCD 哪有功夫搞這種腐化墮落的東西小將們!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本來就沒羅大佑。
現在有方文山啊
城邦怎麼會擁有那種天下的氣度~
上世紀一個時期的香港,抗日期間的延安,上世紀初的北平,都在不同角度表現了青年和知識分子的蓬勃生機。
可惜現在,已經沒有這種地方了。
你有你的羅大佑,黃霑,和《縱橫四海》;
我有我的黃偉文,林夕,和《無間道》;
時代不同。
眼光不同。
相同的是潮流的變遷,和對逝去的懷念。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每個時代都會有風騷的人物,但不是年年都有,也不是每十年二十年都一定會出一個。
而且,時代在變,江湖在變,英雄在變,看客也在變。一切都變了,我們還是老眼光。
有時候我們感嘆,當年的英雄都去哪了?或許是我們老了而已。
為什麼美國不再有邁克爾傑克遜,為什麼英國不再有披頭士,為什麼法國不再有戈達爾不再有特呂弗?
這是香港的問題么?
後人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因為死的死,老的老。
大家居然歸結到香港「固步自封」?不過畢竟這是政治正確嘛。
說的好像大陸出現新的黃沾、羅大佑似的。過幾年就會有人感嘆道:現在的人就沒有想周杰倫 那樣的才子了嘛 而唏噓~~人在變 大眾的審美也在變!
很簡單,一個好的環境下才會有好的人才湧出來,以前的香港和台灣,音樂文化是主流,深受人們喜愛,而且時代,環境,沒有現在這樣人人唯利是圖。那個年代,唱片還沒有瘋狂盜版和網路盜版這一說,那個時候人們買票看演唱會,音樂會還不需要必須高價買黃牛票。那個時候音樂人還是餓不死的。現在,現在我就什麼都不說了,電視上整天這個唱歌,那個選秀,都什麼垃圾玩意嗎,每一個我覺得用心去做這些的,好多選秀比賽兼職就是侮辱音樂。現而今,真正樂迷們,唯一的寄託無非就是懷念以前,懷念陳百強,譚詠麟,梅艷芳,張國榮,林子祥,葉倩文,陳慧嫻這些人,看看他們的一些經典演出。聽聽黃霑,胡偉立,鮑比達,顧嘉輝,倫永亮,盧冠廷的配樂與作曲。。希望十年後可以有一個更好的樂壇。
剛學習完《黃霑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應該對樓主有幫助。
請樓主自行搜索。
羅大佑是台灣的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的神話故事裡都是女仙子下凡而沒有男仙子下凡?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叫充電寶而不是移動電源?
※中國歷史上有過那些「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實例?
※高智商的本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