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東羅馬帝國是希臘化的?
如果東羅馬帝國是希臘化的,那麼西羅馬帝國呢? 所謂的羅馬是否只是政治/地域上的概念,有沒有自己的文化?
強調一點:東羅馬帝國不是希臘化的羅馬帝國,而是「羅馬化」的希臘以及整個東地中海。
分成幾部分來答。
第一點:羅馬國家的開端,拉丁人的文明,本質上來說就是希臘化的。
拉丁文明本來就是希臘-泛希臘文明的外層,在加上後來對希臘地區的征服,拉丁人自己本身受希臘文明的影響就大得不行。什麼「拉丁人家的男孩子要送去學希臘語」「羅馬帝國兩門官方語言」這種老生常談就不想再繼續說了。
第二點:東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區,在羅馬人征服之前就已經說希臘語了。
希臘、小亞細亞、安條克、亞歷山大港的語言狀況想必我沒必要說太多,稍微有常識的人都知道。
第三點:東羅馬帝國的基本行政思路是「羅馬式」的,由君皇屌皇幾個皇帝奠基。
中央集權制度,這種制度的雛形來自於戴克里先以及後面幾個皇帝所作出的改革,最後由君士坦丁一世和狄奧多西一世固定下來。這種制度是東羅馬帝國的基本政治邏輯,也是君改之後無論東西、整個羅馬國家的基礎,而不是希臘人原先的城邦制度,或是馬其頓的那種王政。
第四點:君改已經將「希臘化」整合進了「羅馬化」之中。在東部地區的希臘化與在西部地區的拉丁化意味完全相同。
這一點可以參照埃及人在君一屌一之間這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段所經歷的文化、身份變化,原來法老時代的痕迹被洗得一點不剩,取而代之的是「羅馬式」的泛希臘文化。也可以參照亞美尼亞軍團在東羅馬帝國社會中的表現。
想繼續討論這方面的問題,請關注本人專欄:知乎專欄羅馬文明從誕生起,就是希臘化的,或者說羅馬文明本來就是希臘化諸文明的一部分。
拉丁語本來和希臘語就是近親,而且羅馬人從一開始就以懂的希臘語為有文化的象徵。
羅馬的公文長期以來一直是雙語版的,即拉丁文和希臘文各一版。從奧古斯都起的歷任羅馬元首/皇帝絕大多數都能流利使用希臘語。
如果以今日的標準來看,羅馬帝國顯然是一個有兩種官方語言的國家。
然而地區差異確實是存在的。希臘和小亞細亞地區幾乎全部人都說希臘語,而在埃及,敘利亞等地區,希臘語和希臘語方言也是最主要的通用語,這些地區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人口數量上都佔了整個羅馬帝國的多數。而在西部地區,尤其在底層民眾中,希臘語不算很普及。
所謂「東羅馬帝國的希臘化」,其實談論希臘程度如何加深沒有什麼意義,東帝國從來就是希臘文化的天下,遠在羅馬分裂,甚至遠在羅馬人征服這些地區以前就是如此,以後也一直如此。
真正體現出過程的,是拉丁文在東帝國的逐步消退,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330/395年的時候,東帝國的情況和1~2世紀的帝國沒有什麼不同,如我所說,公文以雙語形式發布,學院中同時教授希臘語和拉丁文課程,此後數百年,由於實際需求的減退(西帝國陷落後絕大多數拉丁文為母語的公民都不在帝國治下了),拉丁文的使用逐步的減少。一般認為到7世紀希拉克略時代,東帝國官方不再採用拉丁文版官方文件,皇帝頭銜也都使用希臘文了,算是徹底的希臘化。這倒不是說希拉克略做了什麼重大的改革推行希臘化,只是拉丁文衰落的過程到這個時期剛好達到了這麼個地步而已。不過拉丁文並沒有真正絕跡,起碼一直到11世紀皇帝都還有發布過關於保證君士坦丁堡大學的拉丁語教席的命令。
西帝國的希臘化,參考之前關於古典羅馬帝國希臘化的說明,大體就是如此的程度,有教育的階層基本上都能通希臘語的,商人就更不用說了。
羅馬可以指一個地名,可以指一個政治實體,也是可以指一種文化認同的。確實羅馬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但是你細究的話,悠久文明的文化基本上都是多元化,吸收和融合了無數其他文化形成的。你不能簡單的把羅馬文化看的好像只是一個多文化的大雜燴,這樣太膚淺,羅馬是在吸收和繼承的基礎上推進文化的。拉丁文化本身,相對而言確實更有資格被說成是羅馬的「原生文化」,但是如果認為東羅馬帝國的「希臘化」就意味著是繼承了古典希臘文明的文化,和羅馬無關的話,就錯了。4世紀時候的「希臘文化」,和公元前4世紀古典希臘文化相比已經有太多不同了,那是一種獨特的羅馬式希臘文化,是羅馬文化的一部分。
東地中海本來就是希臘化地區,所以當帝國丟失了西部土地後,她的文化成分也就變得更單一化了,希拉克略將全國希臘化後,希臘語被定為官方語言。他不用古羅馬的皇帝頭銜Augustus(奧古斯都,拉丁語的元首或皇帝),而使用Basileus(巴西琉斯,古希臘語的國王)。據說查士丁尼是最後一個母語是拉丁語的羅馬皇帝。不過羅馬的希臘化是從羅馬建城以來就存在的,共和國時期的希臘化代表就是大西庇阿。
第二個問題,西羅馬和東羅馬類似,還是羅馬,但有希臘化和波斯化傾向(這其實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在政權和軍隊中蠻族佔了很大部分。
對於第三個問題,我認為羅馬是一個文化概念,不局限於地區和民族。很明顯,要是用現在民族國家的觀念來考量,羅馬也就僅僅指羅馬城而已(布匿之後無羅馬!帝國之後無拉丁!)。羅馬素來以能容納和融合其他民族聞名,這點和中華文化很像。
不過要說羅馬沒有自己的文化可能不對,西塞羅和維吉爾的著作不算文化嗎?
我覺得能,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在我上大學英語時,我的英語老師告訴我們,美式英語比英式英語更接近古英語,因為美國人離鄉背井,希望不忘故土,所以保持著原來的習慣,而英國人在本鄉本土,怎麼變,他們還是英國人。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是有些道理,同理,拜占庭人是羅馬血統,他們也自認是羅馬人,就算風俗改變也沒關係。
羅馬共和國一直到帝國,它的上層一直是希臘拉丁雙語的,而下層則分別拉丁化和希臘話。
有一個概念叫 「伊爾查科夫線」(Jire?ek Line)。羅馬帝國時期在該線以北受拉丁文化和語言影響,在該線以南受希臘文化和語言影響。
在斯拉夫人六世紀的擴張取代了整個東歐和巴爾幹半島的拉丁文化和東羅曼語族的語言(除了弗拉赫人羅馬尼亞之外)。而後斯拉夫人自己又受希臘正教的影響。
近東、西亞、北非這些地區原本受希臘文化和希臘僑民影響就很重,連耶穌的門徒中都有很多希臘語使用者。所以羅馬人在統治帝國東部的時候傾向於用希臘語也是正常的。
從來都不存在一個「古希臘」,何來「希臘化」?
所謂「希臘化」這個概念是考古史上最卑鄙無恥的偽造概念
一個巴掌大的希臘半島,對比之東邊的西亞大陸,如同日本對比之東亞大陸
什麼時候聽說過東亞被「日本化」過?
「希臘化」概念晚出,是西方人為了彌補此前偽造「古希臘」文明的圓謊,企圖把自古邊緣地區的希臘跟歐亞大陸連接起來
也從來不存在「古希臘」,所謂的「古希臘語」本身就是近東地區,黎凡特以及小亞細亞地區居民的一種方言,跟現在的希臘語完全不一樣的
補充:
1.古希臘概念晚出,是17世紀西方人首次提出來的,18-19世紀則是將「古希臘概念」現實化,通過對文物、文獻的虛擬以便將傳說中的「古希臘」還原出來。
文藝復興時期,早期西方復興的並非古希臘,也並非古羅馬,而是東羅馬。從11世紀開始的數次十字軍東征帶回了大批的東羅馬文物,包括文獻、繪畫、雕塑、音樂等等,然後通過對東羅馬文明以及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學習,才開始了後來的所謂「文藝復興」,並從東羅馬文獻中找到了所謂的隻言片語關於「希臘」傳說的記載 。「古希臘」這個概念出現也就300年左右,卻騙得全世界團團轉。
2.至於所謂的「古希臘建築」,並非「古希臘」建築,而是東羅馬和奧斯曼帝國遺留下來的,時間大概是公元10世紀以後了。希臘這片土地曾是整個羅馬帝國1500年的殖民地,且是東羅馬長達1000年的殖民地,後又被奧斯曼帝國殖民,希臘獨立的時間遠遠少於被殖民的時間,為何整片希臘土地上僅見更古的古希臘遺迹,而非被殖民的遺迹?時間越近,遺存越多,這是歷史客觀規律,明清時期的建築遺存是遠遠多於唐宋之前的,中東伊斯蘭時期的建築是遠遠多於伊斯蘭之前的,可為何偏偏古希臘特立獨行,時間越久遠,遺存越多?這是反歷史規律的,其實只不過是西方人指鹿為馬,將原本不超過1000年的東羅馬神廟給包裝成「古希臘神廟」,並將時間往前推1000多年,這是西方人偽造希臘建築常見手法。
3.除了偽造古希臘,多所謂的「古羅馬」也是過於誇大。公元前後統一地中海的古羅馬帝國,其政治、經濟中心均不在位於義大利的那個羅馬城,而是位於近東地區的黎凡特、小亞細亞一帶。2000年前整個南歐地區均是文明邊陲之地、交通不便、土地貧瘠,近東地區才是整個古羅馬的中心,以至於連後來的東羅馬帝國都要不遠萬里跑到西亞建都,並且依靠西亞本土深厚積澱延續千年。後世西方歷史學家為了刻意貶低東羅馬,掩飾文藝復興早期大量汲取東羅馬的文明成果,從而虛擬了一個2000年前位於義大利輝煌羅馬城的謊言。其實2000年前義大利羅馬城並沒有多少真正的古羅馬建築遺迹(中世紀整個歐洲拱券技術失傳了500多年,所有人甚至都沒見過拱券),我們現在看到的多數都是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後歷次羅馬城大修的結果,古羅馬城三大偽造建築類型是:斗獸場、浴場以及萬神廟,分別是16世紀以後仿製東羅馬的圓形露天廣場、伊斯蘭凈水池以及伊斯蘭穹頂建築,並且做得更加高大上,以便證明在2000年前義大利羅馬城是世界中心。
整個羅馬帝國,西亞才是中心,而非交通不便、自古貧瘠的義大利羅馬城,西亞地區的建築遺迹遠遠多於南歐地區,規模也更加龐大
著名的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城,絲綢之路的西邊終點站
以色列伯珊城
土耳其以弗所古城
更早的波斯帝國都城——波斯波利斯
這些原本都是原汁原味,規規矩矩的「亞洲傳統建築形式」,結果莫名其妙被後世西方史學家剽竊成為「歐洲古典建築樣式」,並且通過虛造一個古希臘來傳播這種建築文化,可憐現在西亞成了任人宰割的大鱉,連話語權都被剝奪了,時不時還來個恐怖主義轟炸遺迹。
義大利羅馬城後世仿古建築,比同時期,甚至晚1000多年的任何其它地方的建築都要嶄新,剛剛出爐一般。義大利羅馬城雖然自古貧瘠,但是氣候土壤堪稱世界第一,任何東西都能在羅馬城得到最完美的保存
古希臘小神廟,其實是東羅馬帝國晚期經濟崩潰之後在希臘土地上建造的「微信廟宇」,不超過1000年,結果18世紀被西方人指鹿為馬說成是「古希臘神廟」,並且還把時間提前到公元前5世紀
綜上所述:歷史上從來不存在一個所謂的「希臘化」概念,更沒有東羅馬被希臘化,所謂的東羅馬「希臘化」應當是「西亞化」,整個羅馬帝國,得西亞,羅馬興,失西亞,羅馬亡,至於所謂的希臘,得不得它對羅馬沒有任何影響。整個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文明中心,一個是位於東亞的中原地區,一個是位於西亞的兩河流域,兩個文明中心像磁鐵一般吸引著周邊文明源源不斷的過來,歷史累積層層疊疊。所謂的南歐文明在2000年以前並不存在,所謂的「歐洲文明中心」更不存在,整個地中海文明圈只存在兩河流域文明中心。所謂的什麼歐洲古典文明均是18世紀以後西方史學家虛構的一個概念,企圖編造一個「歐洲文明圈」中心的希臘和羅馬來割斷其從屬於西亞文明圈邊緣之地的真實歷史。
推薦閱讀:
※神聖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的皇帝通信或是見面的時候如何稱呼對方與自稱?
※古代戰爭為什麼會有很懸殊的傷亡比例?
※羅馬由共和轉為帝國的最主要的幾個原因?帝制與共和制的優劣?
※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和土耳其帝國有關係嗎?如果有的話,是什麼關係?
※為什麼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誌是羅慕路斯的被廢,而不是尼波斯的死亡?
TAG:羅馬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