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文化和當時中原文化相比有哪些獨特之處?
12-27
以左為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城濮之戰楚國左軍對抗晉國處於右翼的上軍
軍政分離的體系:政治一把手為令尹,軍事一把手為司馬。相比於大部分中原國家,都是上卿總領軍政,這種體制是比較獨特的。
自成體系的《楚辭》,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比較明顯的部落文化:最典型的特徵是忽視城防的作用。如令尹子囊去世前還警告楚王一定要加固國都城牆以防萬一。忽視城防表明楚國並不是一個有長久定居文化的國家,楚國也是東周時期遷都最頻繁的國家。
另外,楚國還以鳥為圖騰,有東夷文化特徵。
周軍1車100人,75人是戰兵(其中10人有甲),25人是後勤兵。楚軍1車150人,110人是戰兵(其中10人有甲),40人是後勤兵,繼承商朝紂王時期軍制
西周,1成100井,4丘16邑64井,1井3家,就是192家,其中4家是奴隸,1甸堡4丘堡5家貴族,一共197家。64井按2井5家出兵,半個成就是8邑,1邑10家,就是80人,再加上公田36井的貴族的奴隸15家15人和貴族5人。212家出100人,貴族5人(其中甲士3人) 、正兵70人、固守衣裝5人、打水5人(兵5人)、打柴5人(兵5人)、做飯10人
秦朝,1成100井,900夫,3夫斷為2頃,600頃,200家,出200人,5人為伍,1丘50人為屯,2丘100人為百夫長,一旅1000人為千夫長和2副手, 一師5000人為曲,一軍25000為部。正好是周制的2倍,可見是全數出擊。有人認為《周禮》軍制不是周初,非也,只是周禮軍制是極限出兵,一般一乘只配10~30~70人,除了周初和防禦戰,很少會出動100人。各種史書都沒有記載周軍制曾有過大的變動,即使有變動,也不至於諸侯國全都因應周軍制變動,管仲齊軍和吳軍都是有軍沒師就已經說明周軍制的師是商朝所沒有的,相反秦國卻保留了周軍制的2倍,管仲半職業化齊軍也是周軍制的2倍,可見周禮軍制確實是周的軍制,且從未改編,至於一車30人,兵馬俑此部隊全是甲士而且是前後有甲,而一車100人只有70人是甲士而且只是前身有甲,可見一車30人是突擊型編製,是春秋晚期半職業化的精銳部隊,也就是齊國的奮擊銳士之類。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靖曰:「[按]左氏說:『楚子乘廣三十乘,廣有一卒,卒偏之兩。軍行,右轅,以轅為法,故挾轅而戰,皆周制也。』臣謂百人為卒。。。此是每車一乘,用士百五十人,[比]周制差多爾。周一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以二十五人為一甲,凡三甲,共七十五人。楚山澤之國,車少而兵多。。。」楚國150人一車的配置,保留商末的舊制。《膠縣西奄遺址調查試掘簡報》,《文物》1977 年第 4 期,山東膠縣西奄車馬坑的戰車,其輿內有兵器三組,輿前有一銅勾戟和無胡銅戈,輿後左側有一銅愷甲和二十枚銅鏈,輿後右側有一短胡銅戈。銅愷甲就是組甲,二十枚銅鏈就是被練。《左傳襄公三年》:「使鄧廖帥組甲三百、被練三千,以侵吳 。」楚編製最小單位是30乘馬車,每車配10名甲士重步兵、100名身被銅鏈的輕步兵(根據周代車馬坑出土實物,既可纏繞護身,又可取下捆綁戰俘),另有40名後勤兵和一乘牛拉輜重車。考慮到周制100人有25名後勤兵,楚制150人有40名後勤兵也是符合25%的後勤比例的。可見被練其實是身被銅鏈的輕步兵,練字是錬或鍊的誤讀,也就是鏈。
杜預 註:「組甲、被練,皆戰備也……被練,練袍。」
孔穎達 疏:「被是被覆衣著之名,故以為練袍,被於身上。」
一說,被練即是由熟絲穿綴甲片而成的甲衣。亦指穿這種甲衣的徒卒。
楊伯峻 註:「賈逵則以為『以帛綴甲,步卒服之』。考之《呂氏春秋·去尤篇》:『邾之故法,為甲裳以帛。』……由此觀之,賈說有據。練是煮熟之生絲,柔軟潔白,用以穿甲片成甲衣。」
晉朝的杜語和唐朝的孔穎達因為離春秋太遠,也不熟悉楚國的國情,更不可能見到西周春秋的墓葬,所以做出了錯誤的解釋。
信奉巫術
推薦閱讀:
※介紹楚國文化的書?
※為何戰國時楚國不向南的大塊空白地擴張(今天廣西,廣東,台灣一帶等),而要和北方那麼難打的諸侯國打?
※為什麼以蠻夷為恥的秦國文化不如中原,天天我蠻夷也的楚國文化可以與中原分庭抗禮?
※齊桓公伐楚,管仲為什麼只指責楚國「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責楚國僭越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