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4 月 Spotify 估值達 84 億美元,有何依據?估值是偏高還是偏低?
網易科技訊 4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音樂流媒體服務商Spotify很快將達成一項總額為4億美元的融資協議,估值達84億美元。
這是Spotify的第七輪融資,具體條款已經敲定,融資事項有望在未來數周完成。
據知情人士稱,高盛集團和主權財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已同意在此輪融資中投資, Spotify也已與數個資產管理公司和風險投資公司展開商談。
目前未獲得Spotify和高盛對此事的置評。
去年九月,Spotify的估值超過了50億美元。
今年一月,有媒體報道, Spotify正在與高盛商討私募籌款事宜,這可能將其上市計劃推遲一年。
2014年年底,Spotify擁有1500萬訂閱用戶以及6000萬活躍用戶。去年八月,該公司因發布上市專家的招聘廣告而引發媒體對其規划上市的猜測。
評價Spotify時,有兩點需要注意:
1,請勿帶入我國對應的產業環境、市場環境、生態環境、法律環境乃至政治體制來定錨點、做標準、建模型。對這一點如果有疑問,請直接問我吧,懶得長篇大論了。
2,請自動修正認知偏差:- 因為看到媒體上各種「音樂人嚎叫流媒體掙不到錢」、「唱片公司嚎叫分錢太少」等此類文章,主觀上會產生對事實、邏輯的認知偏差,對產業鏈、生態的理解偏差。
- 因為年齡增大工作繁忙,聽音樂頻率明顯降低,導致在看待問題時,主觀上對該產品的市場需求產生認知偏差。
我們先大概回顧下背景:
- 2015年3月,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數據,美國流媒體音樂銷售額,首次超過CD銷售額。
流媒體音樂:$1.87b,超越CD的$1.85b - 根據Nielsen SoundScan發布的數據,2014年美國市場人們使用流媒體播放音樂的數量達到164 billion次,年度增長54%;同期,數字專輯下載銷量下降了9%,單曲下載下降13%,其中iTunes的音樂下載量已經連年下滑,2014年下滑13%。
背景小結:比特世界的基礎建設,需要把原子世界中人們需要的事物搬到比特世界來,也即比特化。顯然,那些不需要非得依賴某個實體而存在的事物最易首先比特化,比如:資訊、音樂。比特世界的音樂在不同時代會有不同形式,流媒體就是未來的形式,而這個「未來」當前正在發生。
Spotify競爭力分析:
企業估值有各種方法,Spotify估值時可能缺少參照(Pandora可以作為有限的參照,畢竟產品形態、商業模式差異不小),所以不妨先考察一些數字:
註:畢竟是私人公司,數據來自一些媒體,以及調查統計機構,我無法保證其正確性。
先撿好看的說:
1,Spotify全球收入並不低
Revenue
2014: $1.3 billion
2013: $1 billion
2012: $577 million
2011: $200 million
Spotify的收入中,絕大多數來自於訂閱用戶,少數來自於廣告。
如2012年的收入中,85%來自訂閱用戶,15%來自廣告
Spotify"s revenue and net income/loss from 2008 to 2013 (in million euros)
注意,是歐元
2,Spotify全球用戶數量在該領域目前尚屬龍頭(我知道在用戶數量上QQ音樂/酷狗們可能要笑了,但咱先排除我國同類產品說這事)
- Number of global monthly active Spotify users from July 2012 to January 2015 (in millions)
- Number of paying Spotify subscribers worldwide from 1st quarter 2010 to 1st quarter 2015 (in millions)
- Spotify平均免費用戶轉付費用戶比率:20%
- Spotify開通地區:全球58個國家與地區
Andorra, Argentina, Austria, Australia, Belgium, Bolivia, Brazil, Bulgaria, Canada, Chile, Colombia, Costa Rica, Cyprus, Czech Republic, Denmark, Dominican Republic, Ecuador, El Salvador, Estonia, Finland, France, Germany, Greece, Guatemala, Honduras, Hong Kong, Hungary, Iceland, Ireland, Italy, Latvia, Liechtenstein, Lithuania, Luxembourg, Malaysia, Malta, Mexico, Monaco, New Zealand, Netherlands, Nicaragua, Norway, Panama, Paraguay, Peru, Philippines, Poland, Portugal, Singapore, Slovakia, Spain, Sweden, Switzerland, Taiwan, Turkey, UK, Uruguay, USA
再說那些不怎麼好看的危機,以及附上【so what?】:
1,版稅等支出總額年年創新高
- Spotify"s cost of goods sold from 2008 to 2013 (in million euros)
注意,是歐元
【so what?】
比例還是有所下降的嘛……見下圖
- Share of Spotify"s cost of revenue from 2010 to 2013
- 頻繁的新聞報道,稱幾家大的版權持有者,如環球音樂等,一是要求Spotify支付更多版稅,二是強烈反對免費服務並施壓強推收費服務
【so what?】
首先,環球、華納、索尼共持有Spotify不超過15%的股權。詳細的協議當然看不到,但外界普遍猜測這些股權是版權交易的一部分。既然都是股東身份,共同的利益比暫時的分歧更重要。環球音樂如今數字音樂收入的大躍進,可以主要歸功為Spotify。卡脖子歸卡脖子,沒見過真卡死的。
其次,像環球這種嚷嚷歸嚷嚷,誰不想胡蘿蔔加大棒把自己東西賣個好價錢,嚷嚷完了還是該合作就正常合作,正常的討價還價罷了。
再次,勢力越來越大的大型獨立音樂廠牌還是表示很支持Spotify的。 - 頻繁的音樂人曬賬單表示不滿
【so what?】
首先,儘管目前的版權分發制度還存在很多不完善,但即使一個完善的系統和平台,也不可能保證所有類型、所有檔位的音樂人都能在上面賺到錢(這種平台叫政府)。賺到錢的才懶得說話。
其次,曬賬單是真的,但數字小,賴誰,誤殺的可能性太大了。用戶付錢---各種協會/代理機構---唱片公司/版權管理公司---音樂人,這個鏈條每個環節都分食掉很多,而這個分食機制並不是某一家流媒體音樂公司造成的,而是百年的版權管理體系就是這樣。對此,詳見:
http://zhuanlan.zhihu.com/jzj-OS/19892701
http://zhuanlan.zhihu.com/jzj-OS/19728106
http://zhuanlan.zhihu.com/jzj-OS/19707648
再次,民主國家嘛就是各種勢力在拳台上根據一定規則相互PK,去爭取權益的。誰在媒體發聲都很正常,誰爭取利益都很正常,誰被誰利用去媒體/社交網路發聲更正常。 - 儘管美帝版權體系比我國完善太多了,但這個體系下對版權的理解、計費、支付,依然對Spotify/Pandora這類公司不太有利
【so what?】
如果關注Pandora三天兩頭打官司,關注音樂人和唱片公司之間的pk,關注版權管理公司跟各種協會的pk,關注各種協會跟法官的pk,等等……就發現,已有百年歷史的版權管理體系,現在是到了反思、改革的時候。而科技公司,則需要更好的理解政治,要更多的參與到立法中,比如Pandora就雇了個挺有名的職業說客,還給政黨捐了錢。Uber就更不用說啦!在版權管理改革上,加拿大已經開了口子,開始一點點修改規則,這對Pandora這類公司的市場開拓是利好。如果版權相關的規則與法律發生變化,對於Spotify/Pandora這類公司的凈利潤將是極大利好。實際上全球各國的版權使用規則、相關法律、主管部門等等,雖然也都遵從著相似的邏輯和大框架,但細執行起來實在是極端複雜,各有狀況。Spotify能在58個國家與地區開通服務,反而顯示出其成熟的操盤能力。
競爭與優勢
1,巨頭競品
眾所周知,Apple就要發布買進Beats Music之後的全新的流媒體音樂服務了。這將是Spotify的最大對手,可能會拖慢Spotify獲取新用戶的節奏。但要說瞬間顛覆Spotify,造成Spotify用戶大量流失,可能性並不大,因為畢竟,流媒體音樂服務不是在賣曲庫、賣音樂,而是賣服務,服務又涉及到產品設計、內容積累、用戶習慣、關係圖譜等。假如Apple有一天真搶得了Spotify的蛋糕,Spotify也有幾個大腿可抱,當然了這是後話。
2,Spotify有點互聯網音樂服務版權池的形態了,正在形成自己的生態系統
Spotify雖然目前剛關停了內嵌app功能,但對於廣大想開發音樂類app的開發者而言,Spotify能夠提供曲庫介面,也就是說對於廣大音樂app開發者而言最頭疼的版權問題,Spotify是可以解決的。想像一下,你使用互聯網聽音樂時,這音樂都來自Spotify,只不過被不同的開發者包裝成了不同的外殼、產品。
我認為Spotify估值$8.4 billion 對於我們大家一說起互聯網音樂的固有意識而言,是有點高,但分析數字、危機、競爭與優勢,這個估值並不空洞。Pandora目前市值$3.55 biliion,Pandora因為產品形態問題,使得用戶門檻更低,版稅支出也不像Spotify那般高(曲庫小、繳納的版稅種類少),擁有更多的活躍用戶,以及擁有以廣告為主、訂閱用戶為輔的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是互聯網化的音樂電台,因此收入模型更靠近互聯網廣告),儘管凈利潤還是負數,但主要是因為Pandora也遭受著舊時代版權體系的百般刁難。Pandora目前僅在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可用。而考慮到全球體量,$8.4 billion估值於Spotify而言,尚在合理範疇內。而且,有些事,是需要資本的力量去推動的。
-----------------------------------------------------
更新:
再提一下最大競爭對手Apple+Beats Music即將發布的新流媒體服務。
Apple在做Ping時,似乎就沒有很好的理解【以音樂為內容的「社交網路」】,和【以音樂為商品的「社交電商」】這二者之間的巨大區別。
- 當數字音樂需要付費下載到本地,才可以點開聆聽時,這時的「音樂」是一種【商品】,他們就像啤酒、餅乾、CD一樣陳列在貨架上。
- 而當數字音樂可以隨時低門檻甚至免費點擊聆聽時,這時「音樂」就跟文字、圖片一樣,是一種隨時在線可聽可讀可看的可消費的【內容】。
Apple當時的產品Ping,封裝在iTunes這個【商城】里,而iTunes上面的音樂,是用來付費下載的,雖然能試聽30秒,但iTunes上的音樂,顯然更接近【商品】,而非【內容】。
Apple在Ping上所體現出來的,沒有分清【以音樂為內容的「社交網路」】和【以音樂為商品的「社交電商」】,是因為什麼而導致呢?是怎樣的思維歷程呢?萬一是因為,從根上,就沒分清以下幾組概念呢:
- 【內容】和【商品】
- 【音樂服務】和【音樂曲庫】
- 【平台】和【商城】
若果真如此,Apple就需要用即將推出的流媒體音樂服務,來證明他們的補課成果。Beats Music在推出時,也沒有體現出什麼更好用的特質,iTunes Radio也沒有比Pandora更好,所以在新的iTunes music問世之前,這顆心還是要懸一懸的。
剛剛抓到幾個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1)活躍用戶和付費用戶數:
2013年3月,Spotify付費用戶數量超過600萬人,活躍用戶數量超過2400萬人;
2014年5月,Spotify在全球的付費用戶數量突破1000萬,活躍用戶數量超過4000萬;
2)服務模式:Spotify提供的服務分為免費和付費兩種,免費用戶在使用Spotify的服務時將被插播一定的廣告;而付費用戶則沒有廣告,且可以擁有更好的音質。
3)潛在營收:如果按每位付費用戶每月支付10美元計算,1000萬用戶每年付費營收就將達到12億美元以上;如果用戶不付費,廣告收益可能更大。
4)未來增長:因為面對的是全球市場,去年活躍用戶才0.4億人,未來可能還有10倍以上增長空間。
截至2014年9月Spotify服務地區:這個數字合不合理完全取決於音樂人。
"Content is King" ------Bill Gates.
一年前: Taylor Swift left Spotify
http://time.com/3554468/why-taylor-swift-spotify
一周前:
Rihanna and Beyoncé unveil new music via Jay-Z"s Tidal
但同時:
Mumford Sons wouldn"t have joined Tidal even if Jay Z had asked them, okay?
三天前:
Apple Pursuing Taylor Swift for Streaming Service
我給spotify付費一年了
作為用戶我的想法很簡單:我不在乎沒有Taylor Swift,但是如果更多的Artists離開Spotify,我肯定不會繼續付費了。
同時我如果要是JayZ,Beyonce,Rihanna的粉絲我肯定換Tidal了。
但同時也有Mumfordsons這類其他音樂人不支持Tidal。
其他小眾音樂人? 沒有議價能力的必然每個平台都可以聽到。Soundcloud也存在了這麼久
所以Tidal可能不一定會成功,但就像它名字說的一樣
Tide is changing
風向確實在變
使勁兒地漲,肚量越大賣相越好,等待下一位接盤俠,說不定生出個什麼金疙瘩來呢。
iTunes 對 2004 年的蘋果來說值多少錢,Spotify 現在就值多少錢甚至更多。流媒體是趨勢,在未來幾年取代數字下載會像數字下載取代 CD 一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Taylor Swift將重新上架Spotify?
※Spotify 不進入中國的原因具體有哪些?假如硬進來了應該如何與本土同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