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會如何面對不久將來的人口老齡化?


作為一個準90後,離開家,年輕的我怎麼過都可以過得熱熱鬧鬧。在我不多的在家的時間裡,我陪老爺住過院,也見證了父母上有老下有小操的那份心。媽媽年輕時工作的同時伺候老奶奶直到往生,幾個子女又一起送走老姥姥,全家人都在一個城市過日子,一起幫襯照顧老人。


現在情況有所不同了。我國用18年走完了國外100年的老齡化路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的報告說,我國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3.04:1,也就是3個人養1個人;到了2020年為2.94:1;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下降到1.3:1。


所以我50歲那時候,我國1位老人將只有1.3個人撫養。而我,將需要撫養我80歲的父母。與上一輩不同,我的孩子們已經獨立生活在地球上的某個地方,我不確定他們會在我身邊。我也不確定我想讓他們朝夕守著我或者我的父母。

這不是中國獨有的問題,2050年,世界將有八千萬65歲以上老年人,這個數字是現在的兩倍。


這個未來超出了我的想像。而我希望讓它來得更優雅一些。現在政策上提出了「醫養結合」,大概能解決很大一部分的基本問題,是國家努力的方向。不過單單是醫保政策上實現老有所養是不夠的,因為我們缺的不只是錢和醫療。有養老金,上得起醫院,子女經濟能力可以支持得起的老人已經不在少數。對於這樣的中產階級,問題解決了嗎?


我認為遠遠沒有。我的老爺80多歲了,頭腦清醒,非常睿智。可是時間久了,在照看上讓他滿意並不容易。在醫院裡,我看到護士們為了溫柔地對待他做了很多努力,姥爺呢也有埋怨,兩方都在湊合。久在身邊的子女也覺得委屈。而我的爺爺,已經換了多個24小時陪伴的保姆了。


我們缺的是2周,2個月,2年,5年那樣長久照顧老人和生病親人的的能力。坦白講,這個能力人類並不具備。Disney樂園裡的娛樂機器人有潛力具備。他們50年如一日地給遊客帶來快樂。

醫療護理上的顛覆傳統人工護理模式的自動化科技,不僅僅可以讓父母安度晚年,還在很大程度上讓家庭和睦幸福。護理機器人解決了誰的問題?


首先是老人。


Atekson教授覺得自己需要這樣的機器人,如果大白早就存在,就會幫到他的祖父。美國老年人在還有基本自理能力的時候一般選擇不和子女一起生活,他告訴好奇心日報,「我的祖父得了一種病,他有時會摔倒,而我的祖母沒有力氣把他扶起來。所以如果有機器人在,會非常有幫助,我的祖母就可以對機器人下指令,在我祖父摔倒之前扶他起來。


另一方面,殘疾人和老年人的心理也會得到照顧,產生對生活的信心。在我現在還清醒的時候,我知道我並不想要人來照顧我。當我老了,我真正需要的是一隻可以給我喂飯,擦拭身體,會搖尾巴,一直守在我身邊的小狗...好吧我是說,我最需要大白,需要自動化的健康護理。


我們都不喜歡需要別人過多的幫助,能夠不麻煩別人幫忙擦拭身體或者喂飯,就好像生活可以自理一樣。譬如那台裝有語言交流器的全自動輪椅,就是一種為霍金量身定做的機器人伴侶。他一定還希望能夠自己吃飯,自己上床休息。

其次是子女。不論是在養老院還是家庭里,目前的情況是:照顧老人都是一項繁瑣艱巨的工作。如果不選擇養老院,讓父母安度晚年,甚至可能需要你改變生活軌跡。如果老人能夠在機器人的照顧下獨立生活,我們就可以少發愁自己的照顧不周。


最直接的是護工。在我看來,讓人做重複性的護理的工作,同在之前的foxconn或者其他工廠里做重複的手工活別無兩樣。現在的foxconn很多工作已經被機器手臂替代,以其主導的科研還在繼續,卡梅也有他們的科研項目。如果我們對製造業的工人處境感到無可奈何,這些護工的處境又好到哪裡去呢?


家庭護理機器人的商業化是必然的,科研是領路人。我希望我們這代人能趕上好時光。20年前的人看現在,就好像120年前的看20年前的那樣腦洞大開,覺得超前得不可思議。100年前的人們想像的聯通世界我們已經是我們的,而我們想像的東西很可能在二三十年後實現。所以這個想法是可能的,完全可以做到的。


譬如,啟發大白的研究,是一隻可可充氣手臂。如果我們能夠籌募到資金,下一步是擁有兩隻手臂的系統,從而合作來完成更加複雜的任務。第二部可以是讓它走路,最好是像大白一樣有雙腿,也許輪子就夠了。


如果讓這兩隻手臂具備起重的能力,他就有可能幫摔倒的老人站起來;

圖:Otherlab,舊金山


讓他們可以比較準確地定位,他們就可以幫助喂飯。

圖:Sanan和可充氣手臂,卡內基梅隆大學,匹茨堡


讓他們有做一系列任務的邏輯能力,他們就可以幫我們備飯。

圖:Personal Robotics Lab,卡內基梅隆大學,匹茨堡


他們還可以幫我們擺脫輪椅。

圖:軟外骨骼裝置,卡內基梅隆大學,匹茨堡


我們在和時間賽跑呢。


看到這個話題,忍不住還是想說幾句。首先要分清楚幾個概念。我們講的人口撫養比其實主要包括三個,分別是老年撫養比,少兒撫養比,還有總撫養比。第一個是老年人口(65+)相對於勞動人口(15-64)的比率;中間一個是少兒人口(0-15)相對於勞動人口(15-64)的比率。回復中所引用的數據是指的是最後一個,即總撫養比,指的是非勞動年齡人口(包括老年人口和少兒人口)相對於勞動人口的比率,也是前面兩個比率之和。

如果看專家預測,2050年我國總撫養比應該是在66%的水平 ,其中老年撫養比大致在40%左右(source: http://www.copsmodels.com/ftp/workpapr/g-191.pdf)。
因此,如果看老年撫養比這一部分,差不多應該是2.5:1。這個數據其實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並不算是太誇張,當然對於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講,老年人口的總量很大,因此需求很大。

未來的面對的方法應該是「很多」,智能機器人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唯一,也不是最主要的方式。實際上,如果僅從數據看並不能完全清楚表述以後所面對的情況。例如,現在對於老年人口的劃分是從65歲開始,如果僅僅從生產的角度來看,65歲以上的很多人口也在從事經濟相關的勞動。因此,數據只能是作為一個參考的指標。應對人口老齡化應該從多方位、多角度、多學科出發,包括經濟保障、住房、醫療、交通等等多個方面。

有興趣可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決議和老齡國際行動計劃。


悲觀的觀點是中國很可能在老齡化社會到來時仍然沒有實現經濟的轉型,那麼對於中國的經濟會造成巨大打擊。


鼓勵吸煙。

香煙售價中有大量的稅,購煙相當於交稅。再加上吸煙會減少壽命,可以讓煙民群體活著時交更多稅,退休後少拿幾年的錢。

為了補足退休金的缺口,鼓勵你看不順眼的人吸煙吧。


延長退休年齡


只能是鼓勵生育,人不單是勞動力,還是消費者,機器人能解決一部分勞動力,但是機器人沒有創造力沒有創新能力,再多的機器人也不會使科技進步。所以鼓勵生育是唯一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鼓勵生育就是為了保持國家的創新能力。


會不會是開放移民政策?


機器人


推薦閱讀:

請問有體制內的高人么?組織部到底是幹什麼的?
你自己是老人,馬路上跌倒受傷,暈倒前喊哪句話可以讓別人幫你?
如何看待一名奧數、圍棋、輪滑、英語口語、學習都優秀的十歲兒童稱父母不配有他這麼好的兒子,並反對要二胎?

TAG:老齡化 | 中國經濟 | 社會現象 | 養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