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研團隊是如何進行跨學科合作的?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困難?未來趨勢如何?

本問題已收錄進圓桌:動態 - 將科學研究進行到底


我個人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科研中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也很值得大家關注。
問題的三個小問都值得單獨作答,這裡我僅對自己比較熟悉的內容作出回答,供諸位參考。才疏學淺,行文必多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讀者海涵。

  • 如何進行合作

按時間順序可以粗略地分成「勾搭階段」和「操作階段」。
對於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找到合適的合作者並不那麼容易。
學術圈中,有良好的聲譽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在自己的領域,最好也要在目標合作領域有一定的聲譽。比如化學和生物的合作中,如果一個化學實驗室已經有過幾次合作的工作以生物工作為主發了生物學領域(目標合作領域)比較重要的期刊,那麼會有很多生物研究者看到,並且知道這個實驗室有相關的技術,這個實驗室後續的合作機會就會源源不斷了。如果一個實驗室以交叉學科研究作為主要研究方向時,在目標領域有良好聲譽甚至比在自己領域發文章更重要,因為自己領域的文章很可能不會被你的合作對象讀到。聲譽的另一個重要來源是單位和學術傳承。
另外,一些偶然事件也可能會成為合作的機會,比如開會和學術報告。

  • 常見困難

(個人猜測科研中合作的困難也許和企業管理中大型項目的困難有一些共通之處,不知道這方面管理科學有沒有什麼很好的總結,如果有的話,也許有志於科研的童鞋要好好學習一下,也請了解相關領域的童鞋幫忙補充。)
合作進行中的難點常常是項目管理。因為項目中有幾方同時參與,與單打獨鬥相比更加複雜。很容易一個實驗做不出來幾次,溝通不好,就有一方或者幾方覺得沒意思,後續就進行得不那麼流暢了。
個人對這點的最大體會是,合作項目最好是集中火力儘快解決,能一個月做完千萬不要兩個月,因為一不小心就變一年,最後大家都快忘了,沒意思。與之相對的是,個人項目相對來說可以按自己的習慣和時間自由調整進度。因此幾個項目同時進行時,我比較推薦用大塊時間集中做合作項目,而個人的項目適當補充。
舉一個實際工作中的小例子,項目之中的郵件溝通細節。如果合作中自己的部分有了結果,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通常都要儘快聯繫合作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具體而言,如果做一個測試正常需要一周,但中間因故耽誤了一周,我會在一周的時候就給合作者發郵件告知目前的進展,保持聯繫;而不是當做什麼都沒發生,在兩周之後才回復。否則對方等著等著很容易就有點泄氣,這對於項目順暢進行非常不利。另一方面,遇到不是很擅長合作的同伴時,以積極的態度適時關心合作項目的進展,並不斷鼓勵同伴,也是高效完成合作的一個技巧。
合作中的另一個難點是不同領域之間的溝通。這個問題在項目前期出現得比較多,進行之中也時常會蹦出來。很可能在你的領域裡眾所周知的情況,合作者完全不知道。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明確主要的問題,不在細枝末節浪費彼此時間;另一方面要擅長把自己的專業領域用通俗易懂的話講給別人聽,並且迅速發現對方的真正疑惑(這個疑惑在開始很可能是以你的領域很不常見的表達方式——非專業人士的口吻——出現的)。
另外,關於作者順序的問題,我覺得並列作者是一大神器,不僅解決了很多博士的畢業問題,也解決了很多合作者的吵架問題……作者順序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不是合作的錯。

  • 未來趨勢

我個人非常看好科研中的合作。因為每個人的時間有限,專精的領域必然有限。為了更高效地利用時間,跨學科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合作與單打獨鬥的科研有很多細節上的區別,值得大家在進行合作時留意,以提高科研合作的效率。
最後,我想補充個人的一點擔心:我們也要注意到某些合作中「流水線」化的趨勢。從培養獨立思考的學術人才而非技術專家的角度來說,我們除了擁有一雙巧手,做好自己的專長,還需思路清晰,能在複雜合作體系中時刻關注最核心的問題,具備俯瞰全局的眼界。


來佔個坑。
百年以前估計絕大多數paper上都只有一個作者,現在實驗學科的一手研究論文已經很難再看到一個作者的文章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隨著科學發展學科越來越細化,一個PhD學生幾乎只能在某一個極小的分支上成為專家有所突破。進行全面研究就只能多人,多實驗室,多學科合作。

我以我們組過去發的一篇文章作為例子,分析下團隊如何合作

比如這一篇2012年的Nature,做的室溫鐵電材料:Room-temperature ferroelectricity in supramolecular networks of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 Natur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作者來自11個單位多達19人。

現在部分雜誌會要求在末尾寫一小段文字註明哪位作者做了什麼工作,比如這篇文章後面就有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材料學研究的項目,材料學研究經常都是化學,物理,生物等學科的交叉領域,需要各個領域的專家們相互合作,各自貢獻長處來實現。

這篇文章里研究了一種基於超分子電荷轉移複合物網路的鐵電材料,首先需要設計合成新材料
合成的工作大部分是在我們組進行的,倒數第二位作者J Fraser Stoddart教授的實驗室有許多在有機合成專長的博士生(比如我 = =,俗稱有機磚工)和博士後。

材料合成後,需要將材料做成器件,測試是否有設計的性質,器件方面的實驗是在最後一位作者Samuel I. Stupp教授(其研究可參見我之前的一個答案超分子化學有哪些研究熱點及應用前景? - 成楚暘的回答)的實驗室進行的,他有專門的超凈實驗室和相關儀器以及人員。

除了性能測試外,還需要解釋為什麼這種材料能有這樣特殊的性能,還需要做更多其他的物理和化學表徵,對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分析。比如這項工作中的解釋主要來源於單晶衍射,有2位晶體學家參與了單晶數據的收集和解析。其他的各項表徵實驗和數據分析都有相關專長的研究人員進行。

除此之外,在數據分析和文章寫作過程中給出了有建設性意見的人員或在實驗過程中提供了儀器幫助等的人也名字也都列在文章上了。

這篇文章涉及到了兩個國家(美,韓:不過其實是因為我老闆當時在韓國的KAIST掛職,有兩個學生過去訪問過,實際和韓國關係不大,作者也沒有韓國人)的10個實驗室。主體部分是在美國西北大學完成的,主要實驗室主任都是長期合作的同事,相互了解,合作起來比較順利。

如果是第一次開展合作,可能遇到的困難我覺得大概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找誰做?一般開始在同一個學校找,或者是熟知的同行,或者在學術交流會議上結識的夥伴。
然後是怎樣合作?誰負責做哪一塊需要溝通好,我老闆也經常說學術合作最重要的是相互交流,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了,即使合作夥伴在地球另一端也能方便的交流。
之後應該還有成果分配問題,也就是作者排序,這個正常的應該是發起合作貢獻最大的做第一單位吧,不過也經常有處理不當從此老死不相往來的,說到底還是交流不夠,能達成一致良性循環大家一起走向人生巔峰啊蛤蛤。

未來的趨勢?肯定是越來越多和越來越緊密的合作哇,雖然說博士期間能多涉獵一些不同領域的知識是最好的,但個人精力時間有限,能做到在專精自己領域的同時涉獵多領域已經實屬不易。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通過涉獵大致了解,以後如果我要做這方面的東西應該朝哪個方向去找誰合作,讓更專業的人來完成需要的研究要遠強於自己瞎搗騰。
我們看看 @張浩千張院士怎麼說。


看了各種答案,主要還是討論在純科研環境下(主要是大學)的情況.
商業機構裡面的科研團隊合作也是很重要的一塊,還沒有人提及.

本領域(岩土軟體),一般至少要聯合4個方向的團隊,除了基本的科研團隊:岩土,數學和軟體開發以外,一定還有一個商業團隊的存在(主管管理和市場).

合作方式:最主要的還是參與人員的選擇,最理想的是2種人選,第一種是跨領域人員.這種人的工作經歷至少要誇2個領域,有很強的實際項目經驗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這種人在團隊中的主要工作就是溝通.比如,他們可以把岩土理論的需求翻譯成軟體開發團隊能夠理解的模型, 可以把市場調研的結果翻譯成實際軟體的修改意見. 第二種是單領域的頂尖人才, 他們是各個團隊的基本理論支持,起到的是基礎作用.對於這類人的要求,一般只有一個,就是不能出錯.因為他們的錯誤,可能導致整個項目的理論缺陷. 所謂各個領域的通才,說實話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所以如果人員選擇得當,合作還是很容易的.

常見困難: 第一條當然是溝通,不過如果團隊的人員選的比較好,特別是第一類人員選的比較好,溝通還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第二條,也是最困難的,是管理. 任何一個商業科研活動,都是有預算和時間限制的,而這本身就和科研的本質有矛盾.絕大多數時候,很多設計工作是要遠遠的超多預定的時間的.那麼如何取捨,如何保護自己的項目在有限的時間和經費內存在,而不被砍掉,如何和那些理論天才們討價還價,告訴他們必須榨乾每一點精力來match deadline. 我認為,這才是最困難的部分.

趨勢 : 要我說, 那就是職業化.把第一類人員和管理職能相結合,變成一種全新的項目管理模式.而第二類人員則是完全外聘,從大學或其他研究機構獲得. 這當然是理想化的情況,大學的工作強度是沒有辦法和實際的商業機構相比的. 但是到各種大學去圈養一群教授來提供理論支持,這個確實已經在很多商業團隊裡面實現了.

先寫這麼多 慢慢補充


介紹一點Translational Research方面的情況吧,這個詞中文大概翻譯成「轉化醫學」,目的是把基礎醫學、藥物開發方面的科研成果同臨床做一個系統的整合,簡單的說正是題目問及的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對於改善醫療系統和公共衛生來說,一個好的合作運作系統是:

1 可以敏銳的發現目前的問題和困難。比如抗生素濫用,比如家長不想給孩子打疫苗。這需要有相關科研能力的專業醫生,他可以對臨床上的觀察做出更宏觀的判斷,把握需要改善的重點。

2 發現和確定項目內容之後就要集合團隊。醫生、病理學、藥學、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統計學、數學模型、數據管理、公共衛生、法律、公共關係等等各方面的專業人士都有可能根據項目的具體內容有不同程度的參與。這時候一個優秀的合作平台非常重要,基於對平台的信任和了解,人們會有相對一致目標,同時會得到專業的行政方面的幫助。就是說如果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事情的質量和效率會好很多。

3 回到實施層面,這個領域必不可少的一環是要經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批。最後把團隊做出的成果反饋到臨床實施,這一步有時候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常常要和人打交道。比如如果是抗生素管理方面的東西就要和醫生溝通,如果是公衛科普方面的可能會面臨醫生以外的醫療工作者,媒體,以及整個社群。 前陣子珀斯發生了一例新生兒感染了whooping cough(百日咳)不幸去世的事件,這種細菌感染是可以通過疫苗預防的,比較困難的是從剛出生到六個月內的孩子,他們對病菌的抵抗力非常脆弱,同時也沒有成熟到可以打疫苗。不過也有補救的辦法,就是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接種疫苗(安全),不僅可以保障自己不被傳染(可能再傳給孩子),也可以讓嬰兒在出生後繼承一段時間的免疫能力,直到足以接種新疫苗的年紀。 因此悲劇事件的發生在珀斯的公眾和媒體上迅速引發了很長時間的大討論,討論疫苗的現狀,家長對待疫苗的態度等等,官員、媒體、醫療工作者、科研人員和普通民眾坐在一起開會。有條報道讓我很觸動,去世孩子的家人非常積極的接受採訪,希望通過分享他的悲傷經歷引起人們對於這件事的重視。我覺得這是沒有長時間科研團隊、社會和媒體之間的互動和信任,絕對無法發生的事。

關於其他困難,眾所周知,科研的最大困難是經費。


我從事的合成生物學就是典型的跨學科研究。先佔個坑,明天更新答案,絕不坑爹
------------------------------------------------------------------------------------------------------------
大家久等了=。=放假前各種忙,跳票了很久,今天才有空更新。

通常來說,跨學科的科研合作有兩種常見的存在形式。第一種是由政府、財團或者大型機構主導,多個學科的科研人員為了某個特定目標(通常是工程應用)而開展的合作,遠的例子有美國的曼哈頓計劃,近的例子有CERN的高能加速器項目和孟山都公司(Monsanto Company)不育轉基因作物的研發與推廣。第二種是科研工作自身出於深入探索的科研目的而開展的合作,遠的例子有解釋神經元動作電位的hodgkin-huxley model的建立,近的例子就很多了,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的各種研究都是,其典型包括哺乳動物肢趾形態建成的圖靈斑圖機制,細胞因子誘導多能幹細胞分化的可能路徑,針對特定疾病的藥物設計等等。

事實上,跨學科合作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大難題;即便是美國這個各主流學科百花齊放的科研超級大國,在跨學科合作上也沒有做得那麼好。跨學科研究合作始終需要應對2個問題:

1,利益和管理措施如何協調?2,知識體系的鴻溝如何填補?

先說第一個問題。我們知道,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評價體系:對於EE來說,以應用理論和工程產出為主要評價標準;對於生物醫學來說,以知識發現為目的,其主要評價標準是發表論文的影響因子。假如一所大學做EE的人花費大量資源跟做生物醫學的人合作發了一篇Cell,會發生什麼呢?

什麼也不會發生。因為他所處院系的評價體系與生物醫學方向不同,不是理論產出也不是硬體產出。後面的經費申請怎麼辦?去生物醫學方向申經費,你背景不夠,不可能競爭得過科班出身的人及其背後的人際關係網路(國內國外都一樣);去EE方向申請,請問你做的東西跟EE有多大關係,能帶來多少產值?

於是經費申請在哪邊都是問題,職稱晉陞也是問題,招收學生就更是問題。對於一個EE出身的學生,想讓他去生物醫學方向讀PhD的話:開什麼玩笑?老子學EE就是想找個好工作,讓老子去一個月3000RMB或者2000USD,做10年PhD+postdoc,出來還找不到工作,這不扯淡么?對於一個生物醫學出身的學生,想讓他去EE的導師那邊讀PhD的話:請問電子線路我能學得懂么?信號與系統呢?統計信號處理呢?都沒學不懂我還怎麼畢業?

在一些高校,更嚴重的問題是管理硬體上的:各個院系被分在了不同的校區,之間的距離都遠得快發生地理隔離了,不同學院的同學本科畢業了、博士畢業了都見不到一面,那學術上的生殖隔離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所以我們不難看到,EE和生物醫學的成功合作大多發生在生物醫學技術公司內--因為創新驅動,公司內的管理措施跟得上,評價體系合理,能夠統一兩個學科研究人員的利益。上面只是以EE和生物醫學這兩個評價體系差異明顯的科學做了個例子。實際中兩個學科即使看似評價體系接近,在經費、招生、學生培養等等實際操作中其差異也可能是非常大的。一些管理靈活,科研意識領先的高校比如UCSF和Stanford則採取了合併院系、成立跨學科的phd program,跨學科研究的院系與對應的research funding program等措施,效果拔群;國內的北大和清華模仿國外頂尖高校搞了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這種跨學科研究機構,這幾年Cell, Nature, Science各種湧現,也算帶了個好頭。

下面說第二問題。這是一個實際上相當重要,在實際操作中卻不太被重視的問題。知識體系不僅僅意味著知識和技能,還意味著思維模式和世界觀。對於生物學家來說,作為研究對象的生物是複雜而充滿信息的,無法抽象為簡單模型,只能抽絲剝繭,其過程中的每一步不僅僅需要負對照,還需要正對照,最好還要有從不同角度的證明;而對於物理學家來說,世間萬物均可以進行合理簡化,建立基本模型,在此模型之上建立物質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框架,進而解釋萬物。那麼,當一個傳統的生物學家和傳統的物理學家試圖進行溝通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還是什麼也不會發生,因為完全是雞同鴨講。生物學家:「細胞信號轉導網路整合細胞內外信號進而決定細胞命運,如果在細胞內表達四個yamanaka轉錄因子對其施以擾動,那麼細胞會重新回到多能幹細胞的狀態...」 物理學家:「等等,這個網路結構是怎麼確定的?通過免疫共沉澱?什麼是免疫共沉澱,原理聽起來很不靠譜哎,這也叫確定?還有,憑什麼說細胞表達了幾個marker基因,細胞就算回到了多能幹細胞狀態了呢?複雜網路在動力學上可能有多個穩定點,單單表達幾個基因不能說明信號轉導網路回到了多能幹細胞狀態。話說,怎麼定義多能幹細胞狀態?」 生物學家:「......」

所以不同學科的人不僅僅是知識技能上不一樣,世界觀和思維模式也不一樣。針對這一情況,近些年來國內外各高校紛紛成立了各種跨學科的研究項目和博士生培養項目,目的也就是讓本身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的人有機會互相了解,為跨學科合作打下思想基礎。這幾年Cell, Nature, Science上最風光的領域如系統生物學(生物X物理)啊,生物信息學(生物X計算機)啊,結構生物學(生物X物理X化學)啊,正是這種有意識的跨學科人才培養的結果。

未來的趨勢應該是進一步的學科融合,特別是對於中國,需要有國家和大型企業主導的工程應用項目,更需要有一線科研工作者自發的組織合作;需要有傳統的學科人才,更需要有跨學科工作和研究能力的新型研究者;需要在原有學科深入挖掘,更需要融合現有各學科知識體系以挖掘出更大的科學潛力。而所有這些,離不開「寬鬆」二字:不僅僅是人才培養,學科設置、經費管理和資源配置等等方面都需要拿出切實的深入改革,營造出寬鬆的科研環境以促進學科融合。


先留個坑,等把proposal寫完再作答。先說下思考思路,首先要明確區分跨學科的跨度有多大,團隊成員的背景差異有多大,第二是所要做的事情有多大,發高水平論文和造航天母艦,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同。

但根據我的經驗,最重要的人是團隊中的科研粘合劑和膠水,而不是專業技能最強的人。


首次被邀請真是感動的淚流滿面了……雖然我覺得這麼高端的問題我完全沒法回答,但是還是得湊合幾句~~~
在我看來,跨學科的合作主要取決於是不是有個給力的導師,不僅是學術上的給力,更是在人脈和人際關係上的~~~其實很多研究遇到瓶頸都可以通過跨學科合作~~比如我們實驗室有做一種微生物產生的抗菌物質提取和鑒定,這種課題是偏向於化學的,可能給化學專業的人一兩個月就搞定的事情,但是由於我們老闆比較不太擅長和外界合作~~導致那個苦逼的博士自己研究琢磨沒人請教,折騰了三年多,還沒搞出來…………作為一個生物狗~和化學 物理等相關的合作以及和數學相關的合作必然能讓研究成果進步不小~但是,能不能合作,怎麼合作,還是要看是不是有個給力的老闆,願意給你聯繫其他學科的人,且能夠搞定合作的關係~~~


所謂的跨學科合作,歸根到底其實就是老闆朋友圈的點名行為。


爪機答。

我本人參與的一個課題是製作一種生物學儀器,鑒於專利尚未申請故無法介紹細節。在專利和論文搞定以後,(如果有空)會補上必要的細節,並取消匿名。

總體來說,這個課題涉及到的一級學科就包括數學、光學、化學、生物學、機械、計算機等,真正的交叉學科。要命的是,我們還不是和別的課題組合作,而是一個實驗室單挑……老闆當年也是所學甚雜,博士和兩期博士後做的領域幾乎不相關,做PI以後經過數年積累,終於有了天時人和來做這個項目。目前團隊內實際幹活的五人(不包括老闆這位總指揮以及曾經參與後來離職或者畢業的師兄),我們相互背景互補,各有所長,這是項目得以進行的原因之一。

項目得以進行的另一個原因是負責課題的師兄太他媽屌了……我上面提到的幾大學科他全部都有涉獵,方方面面都顧及得到。一般組會上化學家講合成,我就茫然了;我講演算法的時候,化學家就茫然了。只有師兄一個人可以全程follow每個人的工作,還可以提問。

所以總結一下,單個課題組想搞交叉學科,你不僅得有各方面的人才,還得有一個什麼都懂一點的人牽頭組織。類比IT產業就是,你不僅得有碼農和美工,還得有個好的產品經理。

我們實驗室也有和別人合作的課題,基本特點是分工明確。例如做高通量測序的,典型特徵就是醫院出樣品,課題組做測序和生物信息學分析。

交叉學科的困難就是,有時你有一個好碼農,卻沒有美工;好不容易美工也有了,卻沒有產品經理……這在高校是很容易出現的,因為教授們普遍生源單一,數學院招的都是學數學的,化學院招的都是學化學的,好不容易招了一個其他學科背景的,還不一定來你的實驗室。招博士後的話,好多人想我要做的領域你那實驗室又不強,算了……像樓上張浩千大神所在的實驗室,能夠彙集許多背景不同的學生,實屬罕見。

交叉學科的另一個困難是:傳統學科不買賬。現在很多人強調交叉學科,但也有相當多的人對交叉學科不屑一顧。他們認為搞交叉學科的人,往往每個學科的功底都不深,不過是到處挖一鏟子忽悠人罷了。一定程度上,他們這麼說不無道理,比如我說我搞演算法,但我會告訴你我本科是學生物的嗎::&>_
未來趨勢不敢妄言,這個問題太大,自己學科涉及到的交叉學科還可以扯扯淡。也許是課題組間的合作會進一步加強?

以上。


雖然自己參與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跨學科合作課題(主要是物理、工程和生物的結合),但是卻並沒有太多思考過這個問題,直到去年開始因為種種原因真正接觸到一些做生物問題的大老闆,才發現真正要做好合作是件很難的事情。大概舉幾個例子說明下吧,具體的總結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再過來修改.

1. 合作項目的相互認可
跨學科合作課題的一個問題是,合作雙方未必都對這個課題抱有同等的熱忱,可能這個合作課題對甲來說是ground-breaking的research,對他而言是心中排第一的project,而對乙來說,只是貢獻了自己的一小部分已有工作或者並沒有太多乙領域中的創新,乙將其排在靠後的位置。因此,很可能雙方對其的重視程度差距較大,這就比較容易導致拖延課題進展.... 合作不順利。因此,這就需要大家都對合作內容充滿好奇心、興趣和excitement,有足夠動力去push forward....

2. 各學科語言的calibration
一個做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的教授告訴我說,他之前和一個做nano science的physicist合作,當時表明了他需求的nanostructure design,合作者表示要求難度不大,可以做到。沒想到具體實施的時候,有很多需要雙方重新交流、理解對方要求的地方。其實這個項目對設計nanostructure的難度要求不高,但因為雙方熟悉的學科語言不一樣,對問題的把控也有差異,導致一個簡單的環節都花費了大量時間。雖然最後文章發表在了Nano Letter上,但因為對合作不滿,效率太低,做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的教授放棄了這個合作項目....他的總結是:以後對不同學科的人說的話要calibrate到自己的體系裡面,再去衡量可行性。

3. 相互的尊重
這個其實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為學科差異,大家對不同學科的研究者的研究內容不甚了解。因此,在溝通中,可能因為對方表述問題產生類似於「這麼簡單的問題都做?」「這麼無趣的問題也研究?」「這不就是重複加重複么?」「這不就是體力活么?」「這是Science嗎?」「你完全不懂我們領域啊」之類的問題..... 進而打擊到自己的積極性和對合作者的信任度。這就需要雙方有足夠的耐心去了解對方的領域中的問題,多交流。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我覺得基本的準則是要尊重對方。我自己是經歷過在和一個著名高校教授講research的時候直接把人家講睡著的.... 恩,考慮到對方是老人家、不是我們領域的,我並沒有很生氣。但是卻明顯感到不被尊重。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合作是必然失敗的。

4. 有犧牲精神
做科研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犧牲精神,但科研工作者畢竟是人,總有自私或者懶惰的時候。有些人會懶得定期寄sample而放棄合作好問題,有些人會因為自給自足了,而放棄需要長距離合作的項目等等。

困難大概列這麼多,感覺未來趨勢我還無法預測,因為還沒真正自己主導過合作項目。等有了經歷和更多思考後再來略評一二。


本人搞石油天然氣開發工程的,現在關注能源和環境科學的綜合方向,歡迎合作


謝邀。
先簡單答一下吧。
首先就是實驗課題與理論、計算的結合。所以有限元計算、DFT計算之類的計算性學科就可以和各大實驗方向結合。
然後比如現在納米很熱,而化學能源轉化類的納米材料可能就會有材料、化學、化工的交叉,熱電類納米材料就會有熱物理、材料之類的交叉,生物納米藥物就會有生物、微流體之類的交叉,各類材料和反應的表徵又會涉及光學的交叉。
大概舉一些我比較了解的就是這些。


佔個計算生物的坑。


一直在從事商科和計算機的合作。問題有一些:
1. 不同學科的創新著重點不一樣。計算機看重方法的創新,而商科一般用簡單的方法,反映會計金融中的道理。
2. 兩者知識面上存在顯著差異。在計算機中習以為常的理論,商科不理解,要問為什麼。很多時候,直接無法回答。
3. 投稿領域不一樣,cs看會議,商科會議就是社交的。差距極大。


跨領域這個領域可大可小。我做的項目其實就是marketing和economics 的交叉。原因就是我的導師身在marketing但是心卻在behavioral economics 那裡,然後研究領域呢又是養老金。 = =
尷尬之處就在於在marketing里有很少我能借鑒的,economics里又不屑我這種應用的。

我覺得主要是看導師眼界的開放程度和他朋友圈的廣泛程度。。。 情商蠻重要的!然後要會找幾個領域的共通點,這樣另外領域的人才能對這個項目有正面的貢獻。


One of the myths of interdisciplinarity is that the "inter-discipline" of today is the discipline of tomorrow.--Apostel et al. 1972.
經合組織有三個常用的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概念:multidisciplinary, interdisciplinary, and transdisciplinary.
首先,multidisciplinary,硬要翻譯的話,我覺得可以譯成"多學科研究".這種方法是把各種相關的學科並列放在一起,各個學科仍保留它們原本的觀點,對同一個問題大家各抒己見,各種意見之間沒有結合或交互,結論按順序排列. 這種研究方法的特點是研究結果像百科全書, 有時並不被承認為大家所說的跨學科研究.
Interdisciplinary的特點就是各種意見的結合和交互.這個又分narrow multidisciplinary 和 broad multidisciplinary. 前者適用於所交互的學科的方法論,範式都有可比性. 後者用於少有可比性的學科,比如自然科學和文史哲學.
(未完待續)


需要政策上的引導 頂層設計規劃合理的有效的協同創新中心 加快產學研合作 讓資金 人員 項目 成果 都處於一個良性的流動中 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合作
現在的合作大多都是基於項目層面的合作而非戰略性的合作 並未實現最佳的科技資源的配置 沒有將合作的益處最大化


謝邀!
我就從我們課題組為例說明一下。

大老闆 Prof. John T.S. Irvine 是組中核心之核心,ideal的來源,他是做材料出身,以SOFC出名,課題組核心基礎是Functional Material,所以材料應用領域就很廣,之前中心為SOFC,之後開始應用於光催化,有機物裂解(不太懂),鋰電領域(組內就我一個鋰電方向的,二導師 Dr. Robert Armstrong 原來 P.G. Bruce 組的),超導,還有些應用我就不太懂了。

所以我認為我們組算是一個跨領域的課題組,大家會的技術各有專長,但是核心是材料製備,所以有些人材料製備很厲害,有些人做測試分析很厲害(主要為博後),還有些兩者都很厲害(普遍情況)。所以我認為跨領域合作的基礎是課題組擁有核心的材料製備技術,比如我碩士的課題組哈工大安茂忠教授課題組,主攻電沉積技術,然後以此為基礎技術製備材料應用到不同的領域。

說道困難,我認為主要是跨領域後對應用領域知識的薄弱,因為一般而言材料製備是專長,而同樣的材料可以應用到不用的領域,對各種領域知識又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深入了解,解決辦法就是引入有相關領域背景的學生或者與相關領域的老師進行合作。

以我們學校的情況來看,跨領域是必然的趨勢,而且已經發展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學科之間存在一定的壁壘和信息不等同,所以有些新發現不能夠引起其他領域人士的重視。這時候本科學的很多公共學科的知識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不是說記得很多,而是有些時候給你靈感。

小弟才疏學淺,獻醜獻醜。


本領域(粒子物理)的paper哪個不署名上千,人名比正文長


謝邀 @袁霖 ,先佔一個醫藥的坑,有空的時候更新,近來太忙了。。
我想我會主要淺談一下藥如何從藥學院到生物實驗室到醫院臨床測試的,看起來這幾個領域不是跨學科,其實側重點太多不同了。。如果有離題請在評論註明謝謝!


推薦閱讀:

用蘋果電腦寫論文體驗如何?
如果發現學術期刊的論文有錯誤該怎麼辦? 該論文是有SCI上收錄的,期刊影響因子是1點多。
研究編程語言的人們研究哪些方面?
男朋友在研究所工作,買一台SONY DPT-RP1 方便看文獻做筆記嗎?科研人員有推薦嗎?
有些中文論文好垃圾……怎麼能把它們過濾掉?

TAG: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