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翁同龢?


傳統統治思想已經走到盡頭了,翁的失敗是整個儒家意識形態的失敗。
光緒還在夢中,認定失敗原因是「賞罰不明」。
傳統意識形態里,尚德不尚險,更不尚堅船利炮,光緒受的教育,是翁同和給他講的「治平寶鑒」,這是潘祖蔭等人在同治年間編纂的舊式帝王術,光緒打輸了仍不知輸在何處呢。


不是研究清史的,隨便說兩句。
當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唯不世出之奇人,方能挽救大局,不致亡天下。
翁松禪為人可以稱得上是君子,但其才不堪挽敗局。

費行簡《名人小傳》評價他:

臨事喜納群言,而不能別其是非,持論不免兩歧。

把他的短處說得很透徹。
說白了,翁沒有做決斷的魄力,而是習慣用書本上講道理的方法去做事:做也有一番道理,不做也有一番道理,這樣做有一番道理,那樣做也有一番道理,所謂「庸俗辯證法」,自以為容易討好,實際上這派不喜歡他,那派也不喜歡他。
這也是讀書太多的人從政慣有的毛病和悲劇。
翁同龢是咸豐六年的狀元,後來當了光緒的老師,跟光緒關係很好。史書里說光緒小時候害怕打雷,每逢打雷就躲在他懷裡,還經常玩他的鬍鬚,「胸襲他」(以手入懷撫其乳)。這是貨真價實的帝師,仕途自然很得意。光緒八年,慈禧讓他進軍機處,他「固辭,不準」。慈禧的原話是「我病才好,找人不容易,你別給我為難!」可見對他的倚賴和重視。
這裡撇開提一筆軍機處。雖說「清承明制」,但清朝皇帝對文官集團的控制遠勝明朝,除了是因為外族入主之外,康熙朝創下的密折制度實在功不可沒。清制是鼓勵四品以上官員直接給皇帝上密折的,這種制度之下,官員們各自惶惶,生恐彼此告密,競相向皇帝表忠心。附帶的,大家可以看到雍正在折上批各種「朕就是這樣漢子」——這種內容當然不適宜公開。而軍機處的權力之所以遠勝明代內閣,就是因為軍機處管密折。
扯遠了。翁同龢入軍機處,是他一生中宦途最得意的時刻,這是光緒八年的事。兩年之後,慈禧發動「甲申政變」,廢掉主政軍機處的恭親王奕訢。翁同龢受風波影響,「革職留任」,因為他是帝師,可以說這個處理對他沒有實際影響。
也就是在這個位子上,他碰到中日戰和這樣的大問題。
實際上,當時朝中多數人,包括光緒和慈禧在內,都是主戰的——這裡得給慈禧說句公道話。咸豐身體不好的時候,經常讓慈禧(當時的懿貴妃)參與政事,那時起她就是比較堅定的主戰派——總之當時基本上「是中國人都主戰」,因為日本人幹得實在太過分了,凡還有點血性的正常人,都不能忍。
主和派中央主要是孫毓汶和徐用儀,諸侯主要是李鴻章。孫是辦過法國在越外交的人,李鴻章不用說了,當時最熟洋務的人,知道我們根本打不過。但是頂不住所有人都主戰,不得不打了。
現在有很多資料說翁跟李鴻章有私仇,所以主戰,比如這篇翁同龢:攪局之王 與李鴻章暗鬥導致清軍慘敗裡面說:

通過王伯恭(曾任袁世凱的總統顧問)所著的《蜷廬隨筆》一書中記載的一段親歷,我們來看看翁師傅心中的小九九吧——

「甲午戰前,翁同龢一力主戰,李鴻章言不可輕開釁端……我去見翁,向他力陳主戰的錯誤。我想翁也是我的老師,他向來是器重我的。但翁聽了我的勸說後,笑我是書生膽小。我說:『臨事而懼,古有明訓,豈能放膽嘗試?而且,我國無論兵器還是戰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輕率地開戰啊!』翁說:『李鴻章治軍數十年,掃蕩了多少壞人啊!現在,北洋有海軍陸軍,正如火如荼,豈能連一仗都打不了嗎?』我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今已知自己確實不如人,哪裡有勝利的希望呢?』翁說:『我正想讓他到戰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餘地了!』」

「愛國口號」下的真實目的竟然是為了整治對手,慘白的事實似乎是在嘲笑大眾的智慧。

這就是斷章取義了。這段話是王伯恭在《蜷廬隨筆》里記下來的,翁的原話是「吾正欲試其良楛,以為整頓地也。」
這句話怎麼理解?是不是說就是等著李鴻章出醜?其實看不出來。李鴻章主政北洋水師期間,不斷向中央要錢要米,到打仗的時候,又說打不過不肯出擊。你站在中央的立場上,會不懷疑他自己的小算盤?
封疆大吏,勾結近臣,歷史上能容忍這種人的皇帝不多。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裡這句「吾正欲試其良楛」,意思也可以是「我要看看李鴻章到底是不是真心愿意為中央辦事」,未必就是翁同龢與李鴻章有私仇。以「私仇論」解釋翁李對立,更像是用今天小報記者的眼光,妄自揣度古代天子股肱的格局。
但翁這種文人從政,最大問題還是不接地氣。我個人認為他不是因為與李的私仇才力主開戰的,而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對邊疆軍事都不了解,更別說熟悉西洋軍制的舊式官僚,其知識結構根本不足以支持他在戰和問題上作出理性判斷,單憑著一股忠君愛國的思想就主戰了。
結果當然只有戰敗。
甲午之戰失利原因很多,在此不必贅述。失利之後,翁力求「寧增賠款而不割地」,可惜你打輸了仗,之後決定權就不在你手裡了,所以還是把李鴻章請出來去日本挨槍子。
許多書說李鴻章挨了罵,翁同龢卻升了官,這不準確。翁並沒有少挨罵,但軍機領班不是他,練兵的不是他,拍板把軍費去修圓明園的也是慈禧不是他,他不可能為戰敗負責。只不過他左右不討好,所以有人試圖落井下石而已。
甲午戰敗其實是對所有人心理的一次大衝擊,因為多數人根本不知道我們會輸得這麼慘,還割地了,這是奇恥大辱,光緒都痛苦地說我不配再做天子了。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這就好像《三體》裡面地球人看到一滴「水滴」就毀了全部地球戰艦一樣。當時翁內心的焦慮也是很大的。他後來引薦大言炎炎的康有為,個人以為恐怕跟這種知識結構受到的衝擊有很大關係。
但有個段子,記載翁同龢對康有為的評價:
傳說康有為公車上書之後,光緒想點康有為做狀元,卻不料被李文田克了。
原來康有為在京時,曾經住在李文田家裡,跟他家的女佣人吵了架,李文田就很討厭他。李恰巧是判卷組的人,對康的文筆語氣太熟悉,於是找了點瑕疵,把他的卷子扔到二甲之末。這事被翁同龢知道後,翁對李文田說:
這輩功名之士,中了狀頭,便志得意滿,不會再胡鬧了,現在這樣,便從此多事了。
後來果不其然。
我個人願意相信這事的真實性。因為我一直覺得,舊體制中訓練出來的精英,於新學問新知識了解得比較差,但在識人待物方面,還真是有一番門道。翁對康的判斷,完全準確。可惜甲午之後,連翁這樣的老君子都惴惴不安於孔孟之道是否真能抵擋堅船利炮,被康這樣大言不慚的公知矇騙一時,也是很自然的。
當然,推薦康有為的時候,翁同龢又犯了讀書人的老毛病。他自己知道光緒十分喜歡這個人,所以捧他說「康才勝臣十倍」。但又怕康這人靠不住,加了句「人之心術,能否初終易轍,臣異未敢深知」。
得了,您這末一句又把支持康有為的新黨給得罪了。
力薦康之後,翁已經為舊黨不容。正好光緒想康有為想得發瘋,翁同龢因為態度不堅定,被光緒訓斥,舊黨馬上找了個介面把他開革回家了。戊戌之後,慈禧本來想殺他,還是榮祿說了一句話:「本朝尚沒有殺過師傅」,才留下他一條命,叫他每天去縣衙門挨訓。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做過帝師,告老還鄉,還要受這種侮辱,可以想像他的心情。他晚年定居的地方叫「白鴿峰」,給自己寫春聯:
老驥思千里
鷦鷯足一枝
幽郁沉婉氣象躍然紙上。
翁同龢,狀元帝師,入閣軍機,晚景凄涼。其為人與學問,可以稱得上是謙謙君子,但也為學問所累,殊乏決斷之才,總是給人首鼠兩端的印象,所以被各種政治勢力都排擠。此人就算放在平常的歷史年代,也未必能真正有什麼大的建樹,何況是晚清那種大廈將頹的危機時刻?


兩朝帝師翁同龢,清流誤國代表,雖以清流自居,但為人睚眥必報,因私忘公,中國罪人。
一、洋務運動時期,翁同龢挾私怨時時遏制李鴻章。甲午前掣肘李鴻章撥款,使北洋水師無錢補充裝備;最終甲午戰爭潰敗。

(選自《清代野史》)
二、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攛掇光緒,盲目開戰。甲午戰爭之敗,翁同龢罪責難逃。甲午後不僅不悔改,卻借甲午戰事推翻李鴻章。

甲午之戰由翁同龢一人主之。同蘇舊傅德宗,德宗親政後,以軍機大臣兼毓慶宮行走,嘗蒙獨對,不同值諸大臣不盡聞其謀。通州張謇、瑞安黃紹箕、萍鄉文廷式等皆名士,梯緣出其門下,日夜磨礪以須,思以功名自見。及東事發,咸起言兵。是時鴻章為北洋大臣,海陸兵權盡在其手,自以海軍弱、器械單,不敢開邊釁,孝欽以舊勛倚之。謇等僅恃同龢之力,不能敵也。於是廷式等結志銳密通宮闈,使珍妃進言於上,且獻奪嫡之謀。妃日夜慫恿,上為所動,兵禍遂開。既而屢戰不勝,敵逼榆關,孝欽大恐,召同切責,令即日馳赴天津詣鴻章問策。同見鴻章,即詢北洋兵艦。鴻章怒目相視,半晌無一語,徐掉頭曰:「師傅總理度支,平時請款輒駁詰,臨事而問兵艦,兵艦果可恃乎?」同龢曰:「計臣以撙節為盡職,事誠急,何不復請?」鴻章曰:「政府疑我跋扈,台諫參我貪婪,我再嘵嘵不已,今日尚有李鴻章乎?」同語塞,歸乃不敢言戰。後卒派鴻章東渡,以二百兆議和。自是黨禍漸興,杖珍妃、謫志銳、罷長麟,汪鳴鑾、同亦得罪去,謇及廷式皆棄官而逃,不敢混跡輦下。德宗勢日孤而氣日激,康、梁乘之,而戊戌之難作矣。(《國聞備乘》,名流誤國)

三、戊戌變法期間
戊戌變法期間,袁世凱、康有為均上書翁,提請變法。但翁因瞧不起非科舉出身的袁世凱(後來袁世凱是清末新政之領袖,翁的眼光實在有問題),起用狂生康有為,最後激起了洋務派的暴怒。
恭親王在臨死時彈劾了翁同龢。

然而一切太遲了,康有為亂政,使戊戌變法轉向激進改革,最終失控導致政變,中國政治落入黑暗時代。雖說戊戌變法時,翁師傅已罷免。但起用非人,是戊戌變法失敗之源。


守成可用,亂世不可用,為人謹慎,睚眥必報,似忠君,實為名也。


看了〖走向共和〗,看到一半,很氣憤,於是來知乎看看歷史上這個人到底怎樣。

發現很多評價都是基於電視劇。這不好。

於是跑去知網下載幾篇文章,發現此人還是可以的。

電視劇就是電視劇。


2017年10月31:

一年前隨手寫的答案,不知為何評論的人多了起來。面對不友善的評論,我心情好的時候會友好點回復,心情不好的時候會不耐煩,比如現在。

說明一下當初寫這個答案的背景:沉迷於這個電視劇,被裡面的翁同龢氣得不行,於是想查找相關資料。首先來到了知乎,意外發現大部分回答的依據是《走向共和》。

對此我很意外,我覺得電視劇因要考慮到藝術效果會有一定程度不真實。遂上知網查了下,因我是理科生,獲取專業領域之外的知識主要是知乎和知網。見笑。

在知網上得到了差異很大的結論。知網上的結論就是正確的么?顯然不是。但是電視劇描繪的就是史實么?顯然更不是。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千秋功過任人評說。我不能說知網的結論就是對的,但知網上的觀點肯定有其可取之處、不可忽略之處。

重申一下我的觀點:1、《走向共和》是好電視劇,但其為了藝術性以及其他原因故意犧牲了部分真實性和客觀性。2、有些網友評價歷史的依據是電視劇,我很不認可。3、評價歷史應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是包容兼并的;同時知乎是個友善的知識交流的社區、因此此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有理、有禮。

哪天心情好了有時間了我會找些資料來具體評價一下翁同龢,放心,資料來源不限於知網。


奈何洋務不爭氣 何必盡責翁同龢——試給翁同龢找個公道

引子

大約自十年前以來,抑或二十年前本來便有一種史學上的聲音,即認同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自強之策,否定抱殘守缺的守舊思想的清流黨,後者尤其以翁同龢為首當其衝。

將教科書 報刊雜誌 學術論文的時間再向前推二十年,關於晚清洋務運動時期重要歷史人物的歷史評價是完全顛倒過來,全面抨擊李鴻章賣國,謳歌讚頌太平天國 義和團 當然也包括主戰派。

在這幾十年里,無論是學術還是閑談輿情完全顛倒,先是完全否定洋務運動的積極作用 片面攻擊官僚買辦將中國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是過高評價洋務之策 片面打擊反對洋務的人為清流迂腐。
至於李鴻章翁同龢二人之間的恩怨,責於近些年甚囂塵上。支持李鴻章者有人認為皇帝只要對李鴻章親之信之則大清之隆可計日而待也,支持翁同龢者則認為李鴻章借洋務自肥 挾洋人自重 貪污腐化玩忽國事出賣主權。

本人願隨手查閱資料作此文,試正小將史觀,引導諸小將客觀公正的看待歷史人物。

一 宏觀歷史背景

中國近代史,按史學的劃分,一般以1840年為臨界點,1840年以前歸類為古代史,之後歸近代史。蓋因這一年開始的鴉片貿易之爭,終於引起第一次鴉片戰爭。史學一般認為,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喪權辱國的開端。經過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動搖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帝國統治階級中的有識之士開始提出自強 禦侮 師夷長技的主張,開啟浩浩蕩蕩的洋務運動。

然而這裡必須稍作解釋,鴉片戰爭之起因,殊非鴉片害人一端引發。鴉片之害,1是侵害人民的身心健康,2是大量進口導致貿易出超過重 白銀大量外流。但是僅僅以煙民那點消費水平,還遠不足以將清帝國的財政收入搞得入不敷出過困民窮。洋人將這次戰爭稱之為貿易戰爭,自有其道理。

清帝國同歐洲西洋的貿易往來,在清中期開始增多,傳統上來說,絲綢、瓷器、茶葉是三大拳頭產品,大量出口這些產品引來白銀向清國的大量流入。「從1758年至1838年鴉片戰爭前夕,80年間,到達廣州海關貿易的商船共5107艘,是開放4個口岸年代的16倍。到達廣州口岸的外國商船中,英國船最多,平均佔總數的70-80%。也就是說,英國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1830年,英國下議院對在廣州從事貿易的各國商人進行調查後,得出結論說:「幾乎所有出席的證人都承認,在廣州做生意比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方便和容易。」(格林堡著,康成譯《鴉片戰爭前中英通商史》第55頁,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
日益增多的貿易中,清帝國對西洋產品的需求量很小,稍能讓清國感到需要引入的恐怕就只有白銀,而絲綢瓷器茶葉三大件的出口額與日俱增,白銀流入當然也越來越多。

中國學者彭信威、呂清等認為:「道光以前的一百四十年間,從歐洲流入中國的白銀則當在8000萬兩以上,如加上菲律賓和日本等地的白銀,則恐怕有幾億兩之多。清朝140年白銀流入量為幾億兩之多。

清帝國的國庫庫存白銀,也一度達到了8千萬兩之多。

然而,傳統的三大拳頭產品,在很短的時間內壟斷地位就被打破。絲綢製品隨著世界各國都開始建工廠,機械化生產絲綢 棉布,很快中國傳統的手工絲綢產量就不足供應,隨之被各國瓜分市場份額,其中從中國搶走份額最多的恰恰就是日本。瓷器,由於歐洲也有骨瓷製品,固然不如中國的藝術品精美,然而中國的藝術品畢竟更多體現在文化價值上,更何況就藝術性而言,達爾文外公開辦的維奇伍德瓷器廠的產品也同樣享譽全球。茶葉上則更悲慘,洋人很快就發現印度也可以種植茶葉,人工成本更低,更何況歐洲大量需求的是紅茶,印度大吉嶺紅茶和阿薩姆紅茶很快暢銷。尼泊爾茶葉至今都是世界知名的王牌產品。這幾樣,正是在清帝國鴉片戰爭前後的時間裡,大量搶走了清帝國原本的市場份額。

有關於日本絲綢業,讀者可參考如下資料。
【「在1850年以來的幾十年間,日本逐漸成為生絲產量大國,並在1905年以後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生絲產地,從1870年到1930年,日本的生絲出口所佔比重始終在其外貿總額的20%到30%之間,成為日本外貿的一張王牌。絲綢業給日本帶來的巨大利潤,為日本近代化發展和軍國主義道路奠定了物質基礎。因此,絲綢產業在日本又被稱為「功勛產業」。」

同時期的中國是什麼情況呢?1874年,有人在廣州開辦繅絲廠,四周地價大跌,被人認為是破壞了風水。1881年,手工業行會「錦綸行」的手織工人聚眾幾千人搗毀了裕昌厚絲廠,殺死3名絲廠工人。政府衙門也火上澆油勒令所有絲廠停工,查封機器。理由都差不多,認為西洋機械屬「奇淫技巧」,「機器與民爭利」,奪走了手工業者的飯碗。
1873年,中國生絲出口量是日本的7倍;到1930年,日本是中國的3倍。
直到今天,中國絲綢都是國際市場上的低端產品。

清帝國洋務運動的大歷史背景,就是疊遭1841 1862兩次戰爭,第一次被阻斷漕運生命線被迫求和賠款開放口岸,第二次連首都都給攻陷 皇帝死在熱河。浩蕩的農民起義浪潮嚴重動搖了社會秩序和朝廷的統治基礎,對於清帝國的國民經濟 社會穩定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創。捻軍起義直到1868年才平定,一直危害到山東河南。可以說,半個中國都陷入持久的戰亂。

洋務運動從1862年倡議以後,經過二十年的慘淡經營,中間又加上同治回亂,僅甘肅一省因戰亂就減少人口75%,戰後(1880)光緒六年僅存496萬。(《中國人口史·第五卷清時期》)
就是在這個內憂幾乎亡國 外患不斷受辱 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發動叛亂幾乎自立的維艱國步之下,清帝國開始的洋務運動。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清流」和「洋務」似乎結成了死對頭。

二 清流、洋務

1清流黨

所謂清流黨,一般是指在洋務運動中應運而生的一種政治輿論和其積極主張者。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清流黨並沒有嚴密的黨組織,沒有綱領性文件,沒有黨領袖。一般來說,都是朝廷的翰林、科、道言官。其中翰林官是朝廷的儲備幹部 類似今天的中央黨校進修班,六科官則是隋唐門下省的延續殘留機構,原本執掌的就是反對皇帝的敕書,擁有對朝廷政令的封駁權力。道是指御史台十三道監察御史,他們主持對全國官吏的私德監察工作,打擊貪腐本就是其合法職能。

當時的清流健將中,翁同龢的地位其實尚在其次,張之洞 張佩綸 陳寶琛 寶廷才是其中領袖人物,被稱作「樞廷四諫官」。張之洞大家都知道,此人創辦漢陽鐵廠 主持自強工作頗多,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理論主張,打他一個清流誤國,怕是抗戰中用的漢陽造不答應。

張佩綸是李鴻章的老女婿,深得李鴻章賞識。陳寶琛也不是等閑人物,此公13歲秀才 18歲舉人 21歲中進士,按今天來說 大約等於用一般人讀完大學的時間讀完了中文博士後。在崇厚簽訂對俄國的不平等條約之後 此公憤聲疾呼。中法戰爭中因為薦人不當吃官司退職,直到後來當了溥儀的老師。在溥儀被日本人裹挾去滿洲國的時候也不顧年邁力阻,不成,鬱鬱而終。

寶廷更不是吃乾飯的,愛新覺羅宗室子弟,也是科甲出身,是晚清第一大詩人。也做到翰林侍讀學士,好歹也是中央黨校教授一級。

清流黨具體主張什麼政治思想呢?沒有。至少以清流黨集體而言來說沒有。清流黨按時間順序有前後之分,大致以中法戰爭為分界線。之前以軍機大臣李鴻藻為領袖,在中法戰爭中一些清流人物被派往地方主持軍事,失敗之後政治生涯落地,代表人物就是張配綸。翁同龢就是在中法戰爭之後才崛起的後清流領袖。

清流在政治上的主張,一般來說,也就是忠君愛國 遇事敢說話,評議朝政。雖然對於外交、內政都沒什麼正經辦法,但是他們敢說別人的不是,也未必就都不對。那完顏崇厚以鑲黃旗出身尚且簽訂賣國條約,如何就不能讓翰林科道言官講幾句老實話?

2洋務派
所謂洋務派,是指在洋務運動中倡導師夷長技、禦侮自強、求富的一個政治團體。以親王鬼子六 肺癆七為首,文祥 曾國藩 左宗棠 李鴻章 沈葆楨 丁日昌 劉銘傳 張之洞這些人為幹將。說白了,無論中央地方,在中央提出自強振奮之主張,在地方干點實事的,都可以戴上這頂洋務帽子。

如果硬要將清流洋務區分開,大可以說站著說話的是清流 彎腰辦事的是洋務。然而倘若可以如此簡單的鑒別,那麼張之洞真是不知道自己該站在哪一邊合適了。他曾國藩李鴻章 不也一樣是翰林出身 早年間閑話也不少說嘛。

慈禧太后對於清流黨頗有放縱,其意主要是為制衡李鴻章 左宗棠為首的地方實力派,而不是制衡洋務派——慈禧太后自己就是個洋務派,師夷長技以自強 同光中興本來就是慈禧太后最重要的政治資本。需要制衡的,不是誰喊要去學英國學法國,而是那些手握重兵 在內戰中崛起的南方地主階級領袖。更何況,清流領袖的張之洞同樣也是洋務領袖。

所謂清流也好 洋務也好,其實早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何必非要拆開看,何必非要把一個歷史人物定義成他是清流 你是洋務?又何必非要說清流就是好 洋務就是賣國或者反過來說洋務就是自強 清流就是搗亂?

簡單以愛國還是賣國作為好壞的評價標準,或者以辦事還是搗亂作為辦實事還是放空炮的評價標準,實在是非黑即白 非此即彼。今人看待古人,不能以今天的標準去要求,執今律古是為誣古。

一個或者一群歷史人物的歷史評價,應當以他們實際上做過的業績 說過的話作為客觀的評價,一事說一事,一人說一人。粗略概論閑話上可 強制定性未免過分草率。

三 翁同龢 李鴻章

1 翁李恩怨

一般有人說,翁心存之子翁同書擔任安徽巡撫協同欽差大臣勝保,在同治元年因為戰事不利遭到曾國藩彈劾獲罪發配西北挖沙,而曾氏彈章拜出李鴻章之手。然而1864年平定回亂中,翁心存也曾立功重新得了4品職銜。死後給了謚號文勤 追贈了全部生前的官爵。——說翁家滿門清流,看看,這位還是辦了不少實事的,辦砸辦成都有。

而李鴻章家也是安徽豪族,族人多有不法放縱之事,大約也就是欺男霸女橫行鄉里之類。而安徽巡撫的翁心存 後來的湘系皖撫彭玉麟也都對李家子弟有過懲處。硬說翁家無好人 李家滿門忠烈 實在也是缺幾分公道。

李鴻章也未嘗必欲整死翁家才肯罷手。太平天國之亂 蘇州是淪陷區,忠王李秀成駐蹕於此,蘇州人民福大命大,趕上的這位忠王不像天王那般混賬亂來,居然還算安居樂業。蘇州人為了表達對反賊劉秀成的感戴之情,還給他立碑。這碑石 當然是蘇州望族翁家人領銜。而後來攻下蘇州的,恰恰就是李鴻章的淮軍。李鴻章倘若缺德三分,把這石碑妥善送進京師,別說翁同龢,翁家九族就算交代了,一個叢逆作亂的罪名結結實實。然而他卻將碑拆了,自己封存。此後也即便到了1895年,也沒有拿出來告翁家的刁狀。

說翁李有恩怨,確實一言難盡。可硬說翁同龢因為自己哥哥的事就懷恨報復處處跟李鴻章反著來,在政治上成你死我活之勢,恐怕也太誇大其詞。

2 翁同龢李鴻章履歷表對比 依時間順序排列

1856年 翁同龢狀元 1847年 李鴻章進士 年齡上李鴻章比翁同龢大7歲。中進士都是20出頭,都可位列神童之榜。
1853年 李鴻章回鄉辦團練 翁同龢還在苦讀
1858年 李鴻章入曾國藩幕府 翁同龢任翰林,破格提拔主持鄉試
1967年 李鴻章建功立業成為湖廣總督 開府建牙,翁同龢此時成為宏德殿行走當了同治的老師
1870年 李鴻章開始擔任北洋通商大臣 直隸總督,後面的履歷讀者都知道個大概 就不贅述了
1875年 翁同龢擔任刑部右侍郎,平反楊乃武小白菜案冤獄
1876年 翁同龢擔任光緒皇帝的老師 戶部侍郎 都察院左都御使 之後刑部 工部尚書,他給光緒上的第一堂課是教寫「天下太平」「正大光明」八個字
要注意 1874年是海防大籌議
1882年 翁同龢第一次入職軍機大臣 主張朝廷不可一味依賴劉永福黑旗軍抗法,應當兼顧和談之策 這一次 他是結結實實站在了李鴻章一頭兒並因為主和言論被罷職
1891年 戶部尚書任上 翁同龢出於皇帝大婚消費過大(據說為400萬兩)的考慮,申請停止購買外洋槍炮2年 這就是今日憤憤們動輒攻擊翁同龢存心報復李鴻章不肯給錢的出處
1894年 翁同龢再次擔任軍機大臣 極力主戰 戰敗後反對李鴻章割地,主張寧肯多賠款 不能割地。
1895年 翁同龢兼任總理事務衙門大臣 參與了三國干涉還遼過程中的部分外交活動
1897年 翁同龢加協辦大學士
1898年 因為反對皇帝輕信康有為 退職 從此退出政治舞台

四 有些大清內部走資產階級自由化道路的野心家借改革自肥 挾洋務自重 正義之士如何打不得!

「宰相合肥而天下瘦」,這話是時人抨擊李鴻章的妙語。
「洋務運動」中興辦的企業也完全控制在李鴻章等官僚買辦手中,這些官辦企業與官場一樣,官官相護,揮霍浪費等現象屢見不鮮。時人謂之,「機器局管事一年,終身享用不盡」。辦洋務的官員,迅速富甲一方。其斂財方法跟今天差不多:在採購機器設備過程中吃回扣,或花高價買劣質品,虛報花賬,從中牟利。

李鴻章辦「招商局」,招股時商人曾踴躍投資,但李鴻章規定了「官督商辦」的制度,事實上完全是官僚包辦,不許各商自行經理。招商局成了官僚發財的好地方,「隔省官員掛名應差支領薪水」,「委任各員,任意開銷,浪費侵蝕。私囊日充,公款日虧」。

就連對李鴻章有好感的梁啟超也指出,「我國官僚素多貪圖昏愚,不顧大局,復加鴻章任用親屬,此等生財之事業門,被等何爾而不為所欲為,於是洋務亦遭敗績」。

李鴻章外甥、天津軍械局總辦張士珩為牟取暴利賣軍火給日軍,得銀數十萬兩。事敗後被革職;另一個外甥、軍械局書辦劉芬,被日本間諜石川伍一收買,出賣大量清軍情報,事敗後「斬首處決」。

1896年6月3日,李鴻章與俄國人簽訂《中俄密約》。這個條約使俄國不費一槍一彈,把中國東北變成了俄國的勢力範圍。為誘使李鴻章簽約,沙俄財政部長維特答應給李鴻章三百萬盧布(約合白銀210萬兩)的賄金。但俄國人實際只交付了100萬盧布,剩下的200萬盧布,俄方一直拖延不付。

1901年李鴻章死後,俄國人的歷史檔案中寫到:「中國這個老官吏死了,因而使俄國政府省下了這筆錢」。據《我所知道的李經方--北洋雜聞錄》記載,由於沒有得到俄方許諾的全額款項,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曾抱怨說:「俄國人花小錢辦大事,最不講信義,老爺子為了他們挨了多少罵,最後跟打發要飯的差不多。」

1898年3月2日,沙俄政府為從清政府手裡租借旅順口、大連灣,並取得從中東鐵路修建通往這兩個港口的鐵路的權利,一次給李鴻章、張蔭桓每人各七十萬盧布(摺合白銀五十萬兩)。3月27日,條約簽訂,沙俄政府如願以償。

1901年8月,俄國談判代表終於答應,在沙皇的要求得到滿足時給李鴻章三十萬盧布的賄款。然而,沒等到事情辦成,李鴻章於1901年11月3日死了。接替李鴻章談判的是王文韶。沙俄買通王文韶及其隨行官員,只花了四萬零六百五十六盧布。對此,沙俄官員拍手相慶:「已不如那個老頭一貫索取的那麼多了」。

初創海軍,李鴻章受了英國人赫德的糊弄,買了不少蚊子船,後來也自知上了當。但是出於政治鬥爭的考慮,沒給朝廷講老實話,導致其他沿海各省也紛紛效仿。自顧北洋,搶奪原本購買用於台海防務的靖遠級 經遠級巡洋艦也都是有案可查的事情。
除了李鴻章之外,還有不少洋務派官員在外交活動 採購活動中自肥、侵吞國帑 截留挪用財政款項的,這裡就不一一列舉。在大清朝輿論洶洶中辦實事,的確著實不易,然而沒有中央名正言順的法理支持,僅憑各省督撫自己招商引資 經費來源千頭萬緒自己都說不清楚,任人彈劾一個貪污受賄自己就百口莫辯,輪船局招商局電報局 煤礦海軍這些產業,安插多少私人!

要想張嘴就說洋務派都是干國忠良 都是社稷柱石,恐怕沒那麼便當!孔子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事不成,沒能說服中央朝廷以朝廷的名義發動全國的變革 甚至連官場風氣都不能改變,由一群內戰中的軍閥領導的洋務運動,從一開始就是打著大清自強的旗號搞的是軍閥自強,自己的屁股不幹凈,那些身居科道的清流官們彈章如雪,也全然在情理之中,人家可能刁狀告的沒證據,可人家告你 沒有半分告你的不是。

當此之時,言官喊一句北洋者 朝廷之北洋 非李鴻章一人之北洋。一點錯也沒有。所謂洋務也,無非是一面裱糊著大清朝這紙糊的破屋,一面也想給自己兒孫弄點產業,抑或還真未必沒有等待時機搞垮朝廷的意味在裡頭——這個政治覺悟,還未必是李鴻章本人有,就連張之洞,也有人說他曾經勸李鴻章 倘若兩宮遇害 不妨推舉李鴻章為大統領變更國體的。政客嘛,都是投機的。後來逼清室遜位的,也恰恰是北洋系。

五 戊戌變法中的翁同龢

【傳統觀點,常把戊戌維新的失敗,歸咎於「頑固派」的阻撓。其實,在1898年,根本就沒什麼成氣候的「頑固派」,求變已是朝野內外一致的共識。年初,李鴻章在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已有「年來事多取法泰西,……欲蠲舊習之澆漓,致維新之政治」的說法;元旦前後,袁世凱也兩次向帝師翁同龢提議實施變法。】注意這一點,北洋系驕子袁世凱這個時候是真心直面了翁老師的。

【早在變法之前,榮祿就已經在自己的職務範圍內,努力推動軍隊改革,向西方學習;對八股取士也有諸多批判,多次「建言非設學堂不可」,並在保定、天津等地籌資設立了多所新式學堂。】

硬說有什麼頑固派,純屬得之於流亡的康有為寫的自己的年譜,說別人總說「祖宗之法不可變」——其實自1860年以來 大清已經變了不知道多少祖宗之法了。

康有為也曾通過翁同龢的門路希望當官,可惜翁同龢也是老一輩清流家,一眼就看穿這維新派的伎倆,力阻皇帝親近康有為。為此屢遭皇帝申斥。

【《翁同龢日記》記載,1898年5月26日,光緒曾讓翁向康有為索要上書,翁卻回答:「臣與康不往來」,光緒問:「何也?」翁回答:「此人居心叵測」,光緒盛怒質問:「此前何以不說?」翁回答:「臣近見其《孔子改制考》知之」。】

戊戌變法的第四天,翁同龢就被光緒革退,從此退出政壇。

六 康有為究竟在變法時是個什麼玩意兒

一般人都將康有為看做變法領袖 思想導師,以為他公車上書是要皇帝開國會 立憲法 搞君主立憲那一套——準確說,在他考上進士得以接觸皇帝之前,他確實說過這種話。但是在戊戌變法開啟之後,他又講了哪些話呢?

「中國惟以君權治天下」

【在進呈給皇帝的《日本變政考》里,康有為明確反對在中國開設議院,理由是:「惟中國風氣未開」,所以「惟有乾綱獨斷,以君權雷厲風行,自無不變者,但當妙選通才以備顧問……其用人議政,仍操之自上」,「日本亦二十餘年始開國會,吾今開國會,尚非其時」。】

「夫君猶父也,民猶子也;中國之民,皆如童幼嬰孩。聞一家之中,嬰孩十數,不由父母專主之,而使童幼嬰孩主之、議之,能成家自養否乎?必不能也。君猶師長也,民猶徒屬弟子也;中國之民,皆如蒙學。試問蒙館之中,童蒙數千,不聽師長主之、教之,而聽童蒙共主之、自學之,能成學否乎?必不能也。敬告足下一言,中國惟以君權治天下而已,若雷厲風行,三月而規模成,三年而成效著。泰西三百年而強,日本三十年而強;若皇上翻然而全變,吾中國地大人眾,三年可成。況聖上天錫勇智,千載罕逢。有君如此,我等但夙夜謀畫,思竭涓埃,以贊聖明足矣。」(《答人論議院書》)

康門弟子在這一時期也集體在報刊上撰文,製造中國不能搞議院的輿論,如麥孟華《論中國宜尊君權,抑民權》;陳繼儼《中國不可開議院說》
無論當時還沒死的李鴻章 接替李鴻章的榮祿 南方督撫領袖張之洞 北洋驕子袁世凱 還是清流領袖翁同龢,在甲午戰爭之後 各個都呼籲變法 都呼籲維新,甚至他們維新的主張都差不多,一時之間開議會立憲法之呼籲不絕於耳,為什麼這些過去的清流也好洋務也好各個都提倡變法 都支持變法 卻沒有一個人支持康有為去變法呢?道理確實挺簡單——你算個什麼東西!

康有為所有在維新期間的主張,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 呼籲皇帝架空過去所有的官僚機構 成立個制度局 由他自己領銜。由這個制度局領袖全國各省 各省都針對軍事 外交 內政 交通 教育 礦業 實業 鐵路這些方方面面成立全新的政府機構,對這個制度局負責。——這胃口 不能說不小,這簡直是要把全國所有官員都罷黜,全換成康有為的學生才罷休了。
光緒畢竟太年輕 太單純 有時幼稚,竟然信了這通篇的鬼話,最後還想搞個陰謀兵變,發兵闖園。這才給老太后重新出山 把他關進瀛台。

綜以上所述,說李鴻章是大清朝的裱糊將 說他鞠躬沒盡瘁 死了也算後已還算貼切,說他是社稷干城 東方俾斯麥 中興領袖 外交家之類,歇菜吧。沒見過哪國的外交家以簽訂賣國條約聞名於世。他對得起大清朝 大清朝也對得起他。大清和李鴻章 誰也別互相指責對方不地道。

說翁同龢阻撓洋務 阻撓改革 斷絕北洋海軍的吃喝,純屬無稽之談。他跟李鴻章確有私怨,可是也沒鬧到三十年水火不容的地步,更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挾私怨報復北洋。反而也曾力主變法,也曾在最後關頭極力勸阻皇帝親近康有為這類小人。說他對不起大清,我看也是欲加之罪。

政治家也好 政客也好 都有出於實際利益的考量,今人研究歷史也好 茶餘談資也好,張嘴說話一人好便好成天使 壞便壞成漢奸右翼,實在是文革餘風 歪曲史觀。正是咱華光夜月妹子所說——不以人廢言,不以言廢人。

時間有限 行文未加標點修改 邏輯不甚清楚 讀者不妨慢慢看 慢慢琢磨 慢慢反駁。


滿面憂國憂民,滿口假仁假義,滿腹多忌多疑,滿身無才無識。

國人對翁同龢被慈禧罷免後的評價。

近來學者考證,翁被罷免不是慈禧打擊革新派,因為翁並非革新乃極端保守派。罷免翁,表面是慈禧施壓,實際上光緒要變法他要除去他的老師這隻攔路虎--恭親王奕死後的實際最高掌權者。

翁和變法的糾纏也很戲劇,維新變法的康有為他推薦的,反對光緒任用康有為也是他說的,頒布的維新變法總綱《明定國是詔》出自他草擬,變法伊始就被罷免的最高官員。

翁的評價也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剛罷免時牆倒眾人推,包括康有為等維新派在內;二是慈禧逮捕維新派,軟禁光緒,百日維新結束,維新派開始反過來說翁是好的,慈禧罷免他其實就是開始要打擊維新派的信號……

正確評價的話,就是

兩朝帝師,兢兢業業,然力有不逮,處於清末亂世不能為梟雄,空有其權位,卻碌碌而無為,矛盾不一,終得其所。


清流領袖翁同龢,大義凜然,口若懸河,以正義的名義以愛國的冠冕四處攻訐。這樣的人守成可以,但在那樣一個年代,就是腐儒誤國的典型代表啊。


看了上述答案,似乎主要依據《走向共和》。
個人認為評價一個人不能單從某一方面評價,可以從個人品性、個人能力、時代背景等多個角度去評價。
1、個人品行
翁同和道德文章寫的好,天下為公,按照儒家教科書式的作風,不貪財,不好色,辦理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冤案,總體品性還是不錯的。但是與李鴻章有仇也是不加,至於他管理gu
戶部時是否為難李鴻章,我們不是當時人我們無從得出結論。這是從一個人,從微觀角度看人,我們更能將自己帶入他的角色。
2、宏觀背景
我們評判他阻礙洋務運動,是站在現在的角度去評判,是100多年之後評判,可以說是上帝視角,放到歷史的長河中一點錯也沒有,但是不能因為他在歷史長河中的表現不好,就將其一棍子打死。
人總是活在一個特定的時代,具有特定的性格和能力,然後做出相應的判斷和行動,翁同和收了一輩子的儒家教育,做出愛名不愛利的行為我們可以理解,做出平反冤案,剛正不阿的行為我們也能理解。同樣,做出維護倫理綱常的決定我們也要理解。每個人希望儘可能的預測未來,做好防範,李鴻章的預測能力強,眼光好,知道洋務運動,翁同和能力差點,覺得還是祖宗禮制能夠長盛不衰,也沒有什麼錯誤,他們都是在既定的時代背景下,根據自己的學識,經歷,能力,做出儘可能優化的決定,我們作為旁觀者和後來人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既可。
你也不能保證你現在做的事情是否符合時代潮流,是否做到無愧於人民。


先生如萬年青草,可傲霜不可為棟樑也。


迂腐!!格局小小氣眼!
拿慈禧說的話就是:論人不論事!
李鴻章彈劾他家一次,就記了一輩子,李鴻章做什麼事都要和李鴻章反著來,巴不得弄死李鴻章。
光緒多次提醒他 ,除了下跪說臣錯了幹了什麼正經事?
北洋水軍一完巴不得殺死李鴻章。
迂腐也!!


清史還沒看完,總是放在那裡不忍心看

但是有種直覺,這人跟近代史走向密切相關.可以說跟康有為一樣在某個時刻由某個小人物的某些一己之私導致國家民族蒙受幾百年的恥辱,實是罪大惡極.

可以這麼說,
如果你羨慕日本現在的生活,你得把翁同龢拿出來鞭打一頓
如果你羨慕日本國民現在的素質,你得把翁同龢拿出來鞭打一頓
如果你覺得炮黨輸得可惜,你得把翁同龢拿出來鞭打一頓
如果你不明覺厲的恨TG,你得把翁同龢拿出來鞭打一頓
如果你對國內現在的各種現象各種看不慣,你還是得把翁同龢拿出來鞭打一頓

為了一己恩怨,置家國民族利益不顧,實在罪大惡極.


主要是中學歷史書里他是光緒老師,跟康有為走到一起,嗆榮祿,嫣然一副忠臣的樣子。長大之後發現也就那樣還拖後腿,世界觀崩塌,所以會對他口誅筆伐以泄憤。歷史教科書上太愛把人定義黑白標籤,偉光正高大全,呵呵


辯證地看,我就想說一句,你們都忘了翁同龢和夏同善一起為楊乃武和小白菜平反嗎?史料記載他上書可不止一次,還有常熟當地人對翁同龢的認同,就像蜀地對諸葛亮的認同一樣。


一個老王八蛋!


作為清流一派的領袖挑剔李鴻章這等干實事的人一流,等他真正入主軍機把政事搞得一團糟的時候才看出此人不過鸚鵡,只會聒噪。難怪恭親王責備其在甲午戰爭中「鑄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者」作為帝師身死沒有恤典也就他一人了。總得來說,他像很多讀書的庸人一樣,空有一腔熱血卻什麼實事也沒辦成過。


這個傻逼怎麼能當帝師的?


那麼多人贊翁個人品格是君子,卻鮮有人謂其誤國當誅的事實。愚昧不明腐儒的子孫而已。


《翁同龢:一位清廉的政治家》(人民網):翁同龢是江蘇常熟人,曾擔任晚清同治帝、光緒帝的師傅,主持宮廷教育長達40年,為培養同治、光緒兩帝付出了巨大辛勞。他曾
兩次擔任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還長期擔任工部、刑部、戶部尚書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重要職務,既管外事,又管內政,無疑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一
位權貴人物。但他還是一位清正廉潔、律己愛民、公忠體國的政治家。無論是在晚清還是在今天,也無論是對他一生持肯定的人還是有所保留的人,對於他為官清廉
這一點都是承認的。
《清史稿·翁同龢傳》:自成一家,尤為世所宗。
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康有為:中國維新第一導師。
清末民初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字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藝術家、泉幣學家、藏書家楊守敬(《學書邇言》):松禪學顏平原(顏真卿),老蒼之至,無一雅筆。同治、光緒間推為第一,洵不誣也。
晚清官員譚鍾麟:本朝諸名家,直突平原(顏真卿)之上,與宋四家馳騁者,南園(錢灃)、道州(何紹基)、常熟(翁同龢)而已。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先行:翁同龢是對晚清中國發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長期以來,人們對他與戊戌維新關係的了解並不全面。清末從康有為開始就對翁氏早期活動評價不夠準確。其實,翁氏
思想在甲午戰爭前後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變過程。甲午戰爭後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促使他走向更張舊制的道路,在戊戌變法中極力拔擢維新派人士。這一轉變,才是歷史的原貌。
晚晴《外交報》《東方雜誌》編輯、《清稗類鈔》作者徐珂:①叔平相國書法不拘一格,為乾嘉以後一人……晚年造詣實遠出覃溪(翁方綱)、南園(錢灃)之上。論國朝書家,劉石庵(劉墉)外,當無其匹,非過論也。光緒戊戌以後,靜居禪悅,無意求工,而超逸更甚。②晚年造詣實遠出覃溪,南園之上,論國朝書家劉石庵外,當無其匹,非過論也。
書法家沙孟海(《近三百年的書學》):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夠兼收眾長--特別是錢灃的方法--有時還摻入些北碑的體勢。把顏字和北碑打通了。
我的觀點:以一己私慾誤國只會打嘴仗誤事的廉潔代表。而且後世給他高評價的人只會使一種潮流繼續下去:廉潔一生但庸碌一生的公務員永遠不會被開除公職。私企里守法但創造不了業績的人是會被炒魷魚的。現在社會輿論都在提倡官員要多做實事少打嘴仗,歷史教科書卻依然將此人作為正面形象的官員代表宣傳。唉,事不關己何苦多想,多情應笑我,一樽還酹江月。


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黨同伐異,似忠實偽。


推薦閱讀:

南京大屠殺與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有何異同?
如何評價Beyond 的大地這首歌?
討論歷史時「如果沒有xxx,也會有另一個xxx來完成……」這種觀點對嗎?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趙高不但未將天下大亂的局勢告知二世,反而告知其舉世太平。趙高的權力附屬在秦之上,秦滅則其權力不存。趙高所作所為的動機是什麼?
什麼是黃禍?

TAG:歷史 | 清朝 | 中國 | 清朝歷史 | 晚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