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美的事物的認知,有科學的解釋嗎?為什麼這幅照片很美,這首音樂很美,這個電影畫面好美?


謝邀 @zhang。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宏大。如果我的理解沒有大的偏差,這個問題直指神經美學(Neuroaesthetics)的研究方法。這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研究領域,在此斗膽一答,拋磚引玉。

(我是不會告訴你文末有彩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學對於審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問題。

1. 主觀的審美體驗是否可以用科學方法來研究?

如果你問一萬個人關於這個問題意見,這些意見會大致正態分布在以下這個continuum上。

完全不可以———可能不可以———可能可以———當然可以

有的人會說,用科學研究藝術非常困難,就算可以有科學的解釋,也會破壞藝術的美感。

但是,也有科學家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審美是可以被科學研究的(Palmer,2013)。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接下來這個問題就很關鍵了。

2. 如何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對美的認知?(閱讀和理解這一部分至少需要5分鐘)

這個問題比較有爭議,這其中方法論上的大部分分歧,個人覺得在哲學層面居多。

還原論(Reductionism)&<————&> 整體論(Holism)


A.還原論認為:研究高級與複雜的系統,應將其分解為低層的、簡單的組成元素來研究。

在神經美學研究領域,研究一幅畫的時候,首先可以簡單而精確地將其還原成大腦對於感官信息的自下而上加工(Livingstone, 2002)

註:以下討論中的例子僅限於視覺領域。

A1: 視覺加工階段

  • 明度
    視網膜的感光細胞接受光線後轉為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動作電位之後進入視覺皮層
  • 線條、邊緣與朝向
    初級視覺皮層在符合這些屬性的一定條件下反應最強烈(Hubel Wiesel, 1959)
  • 色彩
    我們已知視覺皮層V4與色彩有關,但還不清楚V4對色彩的具體運算。另外V4也參與一些中級視覺,比如形狀知覺與深度知覺的加工。很早之前曾被告知V4是視覺研究者的墳墓,現在想來這句話不是不無道理的。有興趣的同學請移步這篇綜述, Roe et al. (2012)
  • 空間頻率
    物理光學上, 空間頻率指每毫米具有的光柵數。視覺知覺上,我們對空間頻率的感知也與觀察者的距離有關。並且空間頻率的加工在大腦半球有著不同的空間頻率選擇性,e.g., 右半球偏好低空間頻率,左半球偏好高空間頻率信息)
  • 如果畫中有人像,那麼我們也可以通過觀察此時大腦中的面孔識別區域的活動變化
    Freiwald et al. (2012)就曾在猴子的face patch的記錄中發現不同的神經元對卡通人臉的不同feature dimension有tuning反應

A2: Beyond視覺加工階段

從枕葉到顳葉進行的自下而上的視覺信息加工,接下來關鍵的一步,便是與額葉的負責注意和情感的腦區進行信息傳輸,引發觀賞者的情感體驗(Kawabata Zeki, 2004; Kandel, 2016)

  • 對美的認知伴隨著腦中的多巴胺系統的激活,多巴胺的分泌讓觀賞者覺得身心愉悅。
  • 還有一些情感體驗較為複雜,或多或少與內啡肽、血清素、催產素、腎上腺素、乙醯膽鹼中一種或多種神經遞質的分泌相關,原理不一一贅述。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腦成像技術空間解析度的提升,也有研究發現這些與情感加工相關的腦區其實與大腦中的"默認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多有重疊(Vessel et al., 2012, 2013)。當我們欣賞藝術的時候,與我們不關注外界刺激時大腦基線狀態差不多? 雖然聽起來有些反直覺,但其實也不難理解。當我們不被外界打擾,進行自我認知、情緒監測、甚至是放空做「白日夢」的時候,默認網路會被激活。尤其是自我認知中的自傳體式記憶,大概就是一些好的電影或者歌劇能夠讓我們經歷並感同身受的吧。


————————————————————————————————————

說了這麼多原理,還沒說道最讓我驚嘆的事。那就是,早在20世紀視覺神經科學家著手了解視覺認知的神經機制之前,很多藝術大師早已深諳這些原理。

比如野獸派大師馬蒂斯,早已知道運用不協調的顏色、不按常理的配色在繪畫中表達狂熱的情感。下面黑白色的版本是我自己做的,瞬間」性冷淡「。

原創圖片系列 (嚴禁盜圖或轉載)


達利也是視覺高手,將空間頻率的概念玩轉地非常妙。

這幅 Gala Contemplating the Mediterranean Sea,遠距離看小圖,是林肯的畫像。但是近距離放大一看,啊,有裸女(而且是達利的妻子加拉)

原創圖片組合系列 (嚴禁盜圖或轉載)


先舉這兩個例子,不過癮的同學可以移步之前另一個回答: 神經美學( neuroaesthetics )在目前為止有哪些有趣的研究成果?


————————————————————————————————————

B.整體論反駁:將一個複雜系統打碎成為它的組成部分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總體大於局部之和,因此我們應該以整體的系統論觀點來考察事物。

這一類的神經美學研究者,認為美的體驗不僅僅是大腦自下而上對感官信息的加工,而更多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解讀與構建。美的認知所喚醒的回憶與觸發的天馬行空想像,不是簡簡單單用大腦中的感官加工腦區、獎勵迴路、記憶系統等來單獨解釋的,而是這些系統之間的交互聯接形成的一種「湧現」狀態(emergent property)。換句話說,審美在這些腦區在聯接與交互中湧現,而這種美得認知並不存在於任何單個要素當中,而是這些要素形成更高層次的時候才表現出來。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玄乎?其實在寫這篇回答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甚至以為整體論的觀點在操作層面等同於與對藝術的不可知論。


————————————————————————————————————


進化與文化含義

也許對美的認知,不僅是生理產物,更是一種文化產物。Zaidel (2010)認為,美與藝術不僅與進化相關,也與我們的複雜文化符號與語言交流相關。我很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所受的科學訓練讓我儘可能的希望遵循還原論的方法進行實證研究。

圖片出處: Zaidel (2010)


————————————————————————————————————

3. 接下來的問題,從科學角度說,美的認知是不是有一些共性呢?

定義美的共性,這是讓視覺科學家比較為難的一個問題。這類的嘗試也不是沒有,比如神經美學的開山鼻祖Semir Zeki曾提出了兩條原則:知覺恆長以及抽象原則(Zeki, 2001)

3.1 Semir Zeki"s laws of the visual brain

3.1.1 Constancy 知覺恆長

在不同角度、距離、和光線條件下,同一物體在我們視網膜落下的物理屬性有很大差異。但是我們強大的腦補能力能夠糾正並將其還原成這一物體本身的形狀。 說的反直覺一點,作為觀察者,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是將同一場景或物體看了"兩次"。

第一次是自下而上的「看」的過程,從視網膜開始,到初級和中級視覺皮層,再到顳葉的高級視覺皮層以進行物體識別(bottom-up processing)。另一次「看」的過程,是自上而下對第一次「看」的結果進行猜測與重新解構的過程,從高級視覺皮層對物體的初步認知回溯到中級以及初級視覺皮層(top-down processing),影響我們對於事物的解讀。

這兩次"看"的過程發生的非常快,快到正常人在一般情況下幾乎無法感知。

這兩種"看"的區別,有兩種方法可以區分。

- 某些視錯覺,比如又可以看成鴨子又可以看成兔子的"兩可知覺",展示出大腦的視覺猜測依賴於第二次「看」

- 某些腦損傷病人,在Oliver Sack的書有描述,我也有幸見到過這類病人(身處neuropsychology lab的福利),無法識別在特殊角度或背景下的日常物體。


3.1.2 Abstraction 抽象原則

基於我們大腦的選擇性注意以及記憶的遺忘,我們不可能記住出生以後每一分每一秒經歷的所有視覺場景。不可避免的,大腦需要進行抽象加工。那我們的大腦怎樣進行抽象加工的呢?

視覺研究中有一個領域叫 "視覺心像(visual imagery)",簡單的說,你在腦海中回想一位故人的音容笑貌的時候,此時所發生的便是視覺心像。視覺心像和真實視覺圖像比起來,是較為模糊的(比如你就是不能閉眼數清斑馬條紋),在想像複雜事物的時候視覺心像遵循著抽象的原則。

(拓展閱讀:想像過程的大腦運行機制是怎樣的,是大腦的哪些部分被激活? - 知乎)


舉個例子吧,畢加索的中後期作品中大量運用抽象原則,一方面讓人回味無窮,另一方面甚至引發了如此疑問: "為什麼畢卡索的畫越畫越不像卻越來越值錢?"

作為視覺研究者,斗膽拋出一個解釋:畢加索畫中的抽象、變形、與碎片化處理,與我們的視覺心像有著相似的特點。(本來也是無法證偽的假設,如果你覺得不靠譜,我也很樂意承認這只是一個猜想)

原創圖片組合系列 (嚴禁盜圖或轉載)


Zeki(2001)總結的以上兩條原則的主要適用於藝術,而另一位著名神經科學家Ramachandran總結了八條定律,理論上適用於任何美的事物。

3.2 Ramachandran"s eight laws of artistic experience

3.2.1 Peak shift principle (峰值漂移)

3.2.2 Isolation (分離法則)

3.2.3 Grouping(格式塔組織原則)

3.2.4 Contrast(對比性)

3.2.5 Perceptual problem solving (知覺問題解決)

3.2.6 The generic viewpoint (通用視角)

3.2.7 Visual metaphors (視覺)

3.2.8 Symmetry(對稱性)


除了第一條,其餘七條相對比較簡單易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Ramachandran 親自講解 Laws of Visual Aesthetics的視頻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g9dZTypa4

補充:

關於第一條 Peak shift principle (峰值漂移),再舉個直觀的例子吧。
這條審美原則說的是藝術能夠誇張顯現物體的特徵, 增強大腦加工此物體的腦區活動。比如之前提到的Freiwald et al. (2012)在猴子的face patch的記錄中發現不同的神經元對卡通人臉的不同feature dimension有tuning反應的實驗。


彩蛋:

既然你也看到最後了,給個彩蛋吧。(微笑臉)

顯然,畢加索也懂得峰值漂移的道理。以下圖片中有他的諸位繆斯及其對應的"峰值漂移"臉。(你知道哪些是他的妻子,哪些是他的情人嗎?逃~)

圖片來源:Livingstone (200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38GgSbZUYU


最後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Tina 敬上


申明:本文作為我個人的知識體系總結,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並謝絕付費轉載。

參考文獻

Freiwald, W. A., Tsao, D. Y., Livingstone, M. S. (2009). A face feature space in the macaque temporal lobe. Nature neuroscience, 12(9), 1187-1196.

Hubel, D. H., Wiesel, T. N. (1959). Receptive fields of single neurones in the cat"s striate cortex.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148(3), 574-591.

Kawabata, H., Zeki, S. (2004). Neural correlates of beauty.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91(4), 1699-1705.

Livingstone, M. (2002). Vision and Art: The Biology of Seeing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ers.

Palmer, S. E., Schloss, K. B., and Sammartino, J. (2013). Visual aesthetics and human preference. Annu. Rev. Psychol. 64, 77–107.

Roe, A. W., Chelazzi, L., Connor, C. E., Conway, B. R., Fujita, I., Gallant, J. L., ... Vanduffel, W. (2012). 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visual area V4. Neuron, 74(1), 12-29.

Vessel, E. A., Starr, G. G., Rubin, N. (2012). The brain on art: intense aesthetic experience activates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Vessel, E. A., Starr, G. G., Rubin, N. (2013). Art reaches within: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self and the default mode network.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7, 258.

Zaidel, D. W. (2010). Art and brain: insights from neuropsychology, biology and evolution. Journal of Anatomy, 216(2), 177-183.

Zeki, S., Nash, J. (1999). Inner vision: An exploration of art and the brain (Vol. 41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eki, S. (2001).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the brain. Science, 293(5527), 51-52.


對美的判斷一般可以訴諸八大美學原則。

1.含義深遠或啟迪真理的對象具有美學價值。

有些真理通常被我們日常生活的實際想法遮蓋著,藝術能夠向我們揭示真理,或者說引發我們對真理的思考。

2.能夠表達其文化或傳統的核心價值或信念的對象具有美學價值。

理念上的文化、價值觀,通過藝術的形式重新表達。

3.有助於帶來社會或政治變革的對象具有美學價值。

該藝術蘊含著對社會和政治的關懷和有價值的思考,對於改變社會秩序有推動作用。

4.能使體驗或欣賞的人感受到快樂的對象具有美學價值。

該藝術能夠給欣賞者創造一種愉悅甚至狂喜的感覺。

5.能夠給人帶來有價值的情感的對象具有美學價值。

這種藝術讓我們體驗一些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會避免的情感,例如恐懼、悲痛等,使這些一直被壓抑著的情感得到釋放。

6.能夠帶來特定的非情緒性的體驗的對象具有美學價值。

非情緒性體驗主要是想像力方面的體驗,藝術通過激發我們的想像,把我們從過於狹窄的務實思維中解放出來。

7.擁有某種美學特性或展現特殊美學形式的對象具有美學價值。

藝術只因自身「言之有意」的形式就具有美學價值,而不是具有某種功能才有價值。

8.對象是否具有美學價值無法給出論證的理由。

藝術的美學價值只取決於個人喜好,不需要提供判斷。

————————————————————————————————————

1-6條美學原則都是因為能夠實現某種功能而具有美學價值。其中1-3原則通過對象滿足特定的文化或社會功能來斷定其美學價值,4-6條原則根據對象讓欣賞者產生某種心理狀態的能力來確定美學價值。

第7條原則不以實現某種功能作為藝術的特徵,藝術品通過某種特定的美學性質或特定的形式獲得其美學價值。

第8條原則跟前面7條原則矛盾,前7個原則都是確切地提出各種理由來引導和支持我們對藝術的欣賞,但是這個原則否認一定要有這樣的理由。

————————————————————————————————————

判斷一件藝術品的美學價值,通常都會訴諸不止一條美學原則。同一條原則能產生積極的評價也能產生消極的評價,這取決於相關藝術品能否滿足該原則所表達的標準。

《摔跤吧,爸爸》和《異星覺醒》都可以用1-6條原則來進行評價,但是兩部電影在每一條原則上的價值高低都不一定相同。


美是有序而豐富的事物。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話。

有序就如同那些分不清的「韓國美女」,僅僅符合數據的標準,但缺少豐富與變化。更高級的美,是既有大體上的秩序,又豐富有特色。

音樂美術的美等也是如此,首先也是有邏輯關係的,你自己隨便塗鴉演奏的東西,和名畫名曲比得?有序是吧?那我相同時間間距彈奏一個音美嗎?不,因為只有序,但是不豐富。

人的一生就是在追求安全與自由中徘徊。

有序滿足了人的安全感,讓人愉悅,而豐富則滿足了人對自由、難以捉摸的事物的渴求。

美是滿足人們各種感受的東西。每個人的感受和心理需求都不一樣,因此對美的評價也不同。


我們說某個事物美,往往是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擊中了受眾的心靈。


經久不衰的作品在數百年、數千年之後仍能擁有數目龐大的受眾,這些作品被各類學者稱為大美之物,因為它給大多數人帶來一眼萬年的體驗;

在這一點上作比較,普通作品望塵莫及。經過時間的篩選逐漸被黃沙淹沒,它們被稱為小美。(當然,這是從黑格爾的哲學觀角度出發,要不然作品可能要被當成藝術垃圾。)三歲小孩的彩色塗鴉,旁人看來無感,而作為觀眾的母親因為愛,從初為人母直至滿頭白髮一直對畫卷愛不釋手,它有小美,不是垃圾。


不過,能否解讀到作品的美也是需要所謂的時機的。


我們知唐代的歐陽詢楷書,影響了後代一千五百多年,他的《九成宮》是大唐規則美的典範,是中國視覺藝術上尋找「端嚴方整」形式美的極致。

相比於此,很少有人能深刻欣賞張旭的狂草。

如果我們了解到北朝與南朝兩種不同的文化傳統,知道在那個年代,意氣風發的李白、公孫大娘、吳道子,紛紛在詩歌、舞蹈、繪畫上要叛逆規則,打破形式,要長嘯而起,任情縱恣,筆走龍蛇,使人驚嘆、仰望。我們便應當能領悟到張旭與李白一路攜手走來時候的險峻之美了罷。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奇險中興奮歡呼啊,步步驚心。可張旭和李白在他人驚嘆目眩之餘,還不時迴旋縱跳,耍一耍花招。


這是自由的美。


教育原本應該是幫助我們去尋求這種境界。但是,現在卻往往會令我們陷入泥沼,種種與審美毫無關係的附加值反而成為主體,從而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里受盡了阻撓與折磨。在日常生活里,這個社會也讓「美」成為被疏離被排斥的對象。眾人心中即或察覺到了生命本身對美的渴求,也不敢正視不敢聲張。


幸好,幾千年來,我們也能夠遇見一些以自身全部的力量與熱忱來感知美的存在,並且高高舉著明亮熾熱的火把來為我們領路的人。


美,是大腦對於感知事物的反應

美的評判標準是主觀的,人感知某個事物在大腦中引起了美的反應,我們就認為是美。

不同的人對美的感知有一定的差別,所謂口味不同。但是整體上差別是不大的,比如說,一個美女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她是個美女


生物的一切性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基因的存續


審美是人為了自身基因存續而進化出來的一個重要的性狀

人對於成人的審美,主要在於健康。健康態審美,我們必須認為健康的人是美的,這樣,我們喜歡和美的人(健康的人)在一起,會更有利於自己基因的存續

人的審美有很強的一致性,比如好看的人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好看

美是健康的反應,如果身體各項機能都非常健康,那麼這個人的長相就接近馬夸特臉,馬夸特臉是人們普遍認同的最美面孔。長相越接近馬夸特臉越美。這一點是有點殘酷的,因為美是健康的體現,一般來說,美的人不光美,還健康;丑的人不光丑,一般還不如美的人健康。的確不公平,但是世界從來就不是為了公平存在的。


對於嬰兒的審美,我們必須覺得嬰兒可愛(尤其是生育後必須這麼感覺),嬰兒可愛不是因為他們長得可愛,而是因為我們必須感覺他可愛,能激起我們的保護欲,儘可能不會早夭,存續基因就是通過繁衍下一代存續的,有利於基因的存續。


男人對女人的審美,面孔的話就是需要其健康,接近馬夸特臉,身材要求胸大屁股大才感覺到身材美,因為這樣有利於生育撫養後代,即基因的存續。


審美是人的自我保護機制,我們必須認為那些有利於我們基因存續的人事物美,也就是有利於我們生存繁衍的。基因存續途徑就是先生存下去,再繁衍。

可以試想,很久很久以前有兩種人,一種人的審美趨向有利於生存繁衍(基因的存續),另外一種人的審美趨向不利於生存繁衍。所以,第二種人在自然選擇中被淘汰了

所以現在存在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審美正常的

也就是說,美只是人腦的一種反應,是為了更好的生存繁衍(基因存續)而進化出的一種保護機制。

沒有人,美這個概念就沒有意義


這就是美學討論的問題。
個人淺見,純屬臆測,美學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數學。


從最簡單,並且已經普遍被認可的黃金分割理論來看,說明美具有普遍性。
至於個人的審美差異,則是由個體的經驗和神經結構的差異造成的。神經結構是人的先天編碼,後天經驗則會造成先天編碼的改變,導致個體的審美產生個性。

人看到事物的時候,你大腦的編碼會去匹配和檢驗你看到的事物。萬事萬物本身無不可以用數字來表達,比如顏色、形狀、質地、紋理等等。如果你自身的編碼於觀察對象在契合範圍之內,就會被你判斷為「美」,反之為「丑」。契合程度越高,則越美;越低,則越丑。

相信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深度學習理論也可以應用到美醜的辨識中。

美學,終究逃不出數學的範疇;或者說,萬事萬物,都逃不過數學,這是古希臘哲學家在兩千年前就已經領悟到的。說起來,有點逃不過決定論,進而導致宿命論。

說到底,人無非就是複雜的數字程序而已。審美,也超不出這個範疇。


我認為很基礎的慾望有關。

什麼帶來慾望的滿足,那麼那樣事物對於我們而言就是美。


掩蓋的真理是,每個人的審美差異可能比你能接受的大


還沒有科學的解釋呢……

美學還屬於哲學裡的。

人類對美的欣賞大多是通過移情和內模仿。

比如我們看到高山,首先是因為山高,所以我們會不自覺的仰頭,又由於高山聳立,所以我們也就不自覺的挺起了身子,這就叫做內模仿,通過這種"內模仿",用一些媒介(比如圖畫,影視)記錄下來,這種記錄的過程就稱為移情,因為你在記錄的過程把內心中對高山的情感也轉移入了記錄高山的媒介中,結果每個看到蘊含了"高山"感情元素的人都不自覺的產生一種巍峨的感覺。

對於這種感覺,我們可能就稱為美。

還有一種理論認為感覺本身是一種基質,就是無法再細分的元素,美和丑是不需要定義的,你的內模仿感覺他是美,移情給別人同樣也會覺得美,比如你先覺得一位美女美,心裡不自覺地認為看到美女心裡就痒痒(內模仿),然後照下照片(移情),如果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美,說明這個人是美的。

你看這些話說起來都給人感覺是很不科學的。。

有興趣可以看一看美學導論,多的我也就不懂了。


首先我們要先糾正一點,就我們很多人都說我們在審美,但其實我們更習慣於審丑。
當我們看到一件事物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去觀察它哪裡好哪裡美,而是更傾向於去尋找那些違和感,那些和整體不融洽的部分,所以從這點來說,其實我們是在審丑。
這點在做PPT裡面最常見了,好的人家不注意,更多是在尋找細節的瑕疵。
而回到這個題,為什麼我們都說這個美那個丑,我們判斷的標準是什麼呢,其實除了思路角度和層次不同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積累。
如果我們之前看過了很多這類事物之後,當我們再判斷時,就會潛意識的把眼前的和之前看到的進行對比,然後得到結論。


所有的色聲香味觸法,都是時空中奧秘無窮的排列組合呈現形式。

而呈現形式為大眾一致接受,則是大眾審美。大眾目好色,口好味,鼻好聞,耳好聲。呈現形式則多種多樣,有雅齋之趣,有鮑肆之樂。曲高必和寡,如陽春白雪則世人多遠之,也有屈子之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老子之大音稀聲,吾等凡愚雖未可知,而其理必真

而呈現形式本身也非實有,也比如有人花錢去整容,其實只是換了一種排列組合形式,但整容之後就能騙過大眾的眼睛。其實也有可能是魔王,魔民,魔女之行。經曰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大眾之行,亦多魔眾之行也。

世之不爭論,不動搖,白貓黑貓,先富論者,摸石頭者。魔王之行也。然魔法雖高,佛法亦無邊。雖邪魔奸生於內,然時動則必潰也

Vr虛擬現實出現後人們可悟出我們實際身處一種超能的更大的虛擬現實之中,色聲香味觸法之合成爾,佛家曰之四大。當人工智慧出現以後,我們能明白還有一種更大的天工智能,然不可說,無明也。有限之知亦說不盡,宇宙時空之中無窮之奧妙。。


來通俗的回答下 單就美學來講,美學辭典上定義為有完整性和 被認同、有意義的東西為美。

比例 對稱 有完整性的東西比如 完整的圓和 對稱三角形一類的 都可以稱為美

有意義的 畢加索的 格爾尼卡 有著背景和內涵的作品
也可以稱為美

被大家所認同的 聞名的 也可以是美。
代表的有 蒙娜麗莎 吶喊

但是我自身就對不完整的東西更感興趣 人體是完整的 破環身體完整性比如 帶耳環 打鼻釘一類的行為 在我看來也是很美的。
如果想了解更多,具體可以參照美學辭典。
當然大眾之美的定義始終不可能被全部人認同
只要自己認同 那對自己來說就是美。


讓人一見內心深處便油然而生的愉悅和讚歎
美是一種共鳴
美是一種感官
美是一種和諧


每個人對於美的"顯卡"/感應模塊不一樣,導致渲染結果不一樣。

當然有時候你感受到美是get到某種邏輯,或者被刷入某種理論主張,你被該邏輯編織成的「秩序之美」所折服。

同樣某種言論聽上去有道理並不等於是對的。「非常符合邏輯」也只是讓你聽得爽的某種特性。「現實優先」,純理論的觀點我都喜歡暫時keep,按邏輯強度排序。


又比如為什麼某個遊戲中的小招基礎傷害是100,大招500呢?為什麼對方的火系大招對水系的你無效呢?因為就是這樣設定的唄。

所以有些美你抓不到只不過不在你的接受頻道或者你的「天線」接收頻率範圍太窄。


建立在身處的環境之上。

社會輿論導向,家庭、傳統、風俗影響等等

古人以胖為美,你現在覺得美嗎?

假如有外星人,外星人擇偶美醜的標準,你覺得你用的上嗎?


直觀來說就是讓人愉悅的體驗吧……
五蘊所涉及的體驗都是愉悅的吧……
雜訊和音樂的差別,音樂是有規律的音頻集合,
人在興奮,低落,苦悶,傷心時有不同頻率的聲樂產生共鳴,在特定的情況下,那就是一種愉悅的感受……沒細化研究過,但樂譜轉化成數字元號後,對某種音階和頻率的聲樂可以歸類,然後再根據人的情緒指標選擇對應的療愈聲樂,這應該是可以的;
文字本身也是有韻律的;科學的解釋,無非是在這些節奏韻律中找到量化的人規律,把感性的愉悅感受,用數字定義出來;


頻率。


按照《進化心理學》的觀點,「美」往往代表對生存有利,對生殖有利。
比如美女往往比較健康,沒有疾病。比如美景,往往意味著食物充足,便於逃生和隱藏。
當然也會有別的生物利用這些信標,埋下坑,增加它的存活率。


個人覺得視覺傳達大腦能產生舒心的感覺即是美。


那還是要看自己對美的概念認知!認知可以從別人那裡吸取!
頭髮染得又紅又綠的非主流覺得這是美,我們是沒有深入探索過為什麼這些非主流會覺得這樣沒,沒有別人的feel自然不覺得有多美!

沒打過籃球的人自然也不懂一個拉杆,過人,幾個風騷的傳球插花的有多令人激情澎湃,美如畫!是因為他們沒有那個概念認知!

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對美的概念認知!對服裝的設計,對髮型的講究。。。。。。

生活是一張網,在錯綜複雜的世界,有許多對美的描述!許多不同的概念,只要你知道的越多,你約會欣賞!

當世界一切都是美麗時,人生也算是通透了!


推薦閱讀:

有時候抬頭看時鐘,為什麼會出現秒針停止現象?
嬰兒從小就會分辨美醜嗎?
有沒有人想過可能別人跟自己看到的顏色完全不一樣?
如何評價最強大腦第三季郭敬明和魏坤琳關於星空牆的爭論?

TAG:心理學 | 美學 | 認知科學 | 生物學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