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詞中,平仄有多重要?
從詩經的四言體,到五/七絕律,漸漸發展出了嚴格的平仄體系。但是這樣的平仄體系會不會限制詩歌的發展?
每次看到這類問題都有種杞人憂天的感覺,舊體詩自有舊體詩人去寫,題主的意思難道是說沒有格律,我們的實力就能翻倍?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不過題主可以放100個心,我們提高技巧的方法有很多,平仄體系對我們沒有任何障礙,我們會好好發展詩歌的。
平仄形成的聲律系統,是唐人為了讓詩形成一種良好的音樂規範。
在文字聲律系統產生之前,支配詩人追求詩歌音樂美的就是音樂的聲律系統。但隨著魏晉以降詩與樂、舞的逐漸分流,詩人對這個聲律系統的體驗越來越模糊,越來越失去憑藉。他們的創作仍然受到五聲、六律觀念的影響,但只是憑藉個人音樂素養的不同,深淺各有所得,詩人對音樂美的追求也更多地表現為自主的、自由的行為。
——錢志熙《唐詩近體源流》
正是由於失去了遠古聲律系統的憑藉,並避免創作中參差不齊的音樂追求,所以促使一套穩定的聲律系統的形成。
唐詩體裁系統優勢,其一是唐詩在作為語言藝術的詩與作為音樂的歌之間取得了一種平衡,唐代的徒詩與樂歌並未明顯分開,音樂也沒有規範詩,詩卻有與音樂配合的條件。其二在於新舊兩類體裁的並用。古近體之爭主要在於聲律技術的評價上。要使語言藝術兼有音樂功能,必須在修辭藝術外加入調音藝術。用韻是一種簡單的調音,而聲律規則能促成調音藝術發展。
——錢志熙《唐詩近體源流》
所以說,格律並非限制了詩的發展,而是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詩由靈活自由的形式轉變為穩定嚴謹的形式,正是詩不斷完善發展的過程。由此,古近體詩不僅在音樂性上存在差異,唐人對它們的劃分更多地是表現在創作技巧與手法上,不同體裁表現出風格是不同的。所以,詩的格律化還促成了詩的多樣化。
很多人認為嚴密的格律會束縛詩人的創作,其實不然。不加約束的、完全自由的創作其實更是一種束縛,創作起來的難度更大。格律是對詩人詩才的一種挑戰。對於優秀的詩人來說,佳作是「逼」出來的,不僅表現在創作心理上的「發憤著書」「不平則鳴」和「窮而後工」,也表現在詩歌體裁上的諸多限制,格律的要求成為詩人調動自己「神思」的刺激,使詩人按照合理的邏輯進行構思,從而與創作成為一種雙向的對話關係。李清照詞云: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可見,在創作要求的刺激下,創作不僅意味著佳作的誕生,還意味著詩人的心理得到了滿足,這是文學創作所帶來的更深層次的作用。
這算是內容和形式之爭。我打個比方,內容好比顏值,形式好比衣服,顏值當然比衣服重要,但是就算你美得像張柏芝,天天裸奔上街始終不太好吧。
從上古的獸皮裙,到開襠褲,犢鼻褲,漸漸發展出了嚴格的內衣體系。但是我們穿褲衩子會不會影響我們走路?
平仄之於詩詞,便如封面之於書籍。
書籍沒了封面,仍然是同一部書,
封面也並非限制了書籍,而是令書籍更加美觀耐用。
因此,不必拘於平仄,但切不可蔑視平仄。
做菜的時候,廚具有多重要?
漢字數量浩瀚如海,辭彙和短語的組合千變萬化,從如此龐大的庫存中擷取有意味的組合是件挺困難的事,格律其實讓這種選擇變得更容易更高效了。
就好像有些人,自己作一首七律需要一兩小時,次韻一首可能只需要二十分鐘,原因很簡單,韻腳都給你定好了,省下了一些思考的步驟。
這個問題,應該從詩詞呼吸論說起。
好文會呼吸,如同吸貓。
神文會自己刷火箭,瘋狂打電話。
平仄是中文獨有的特徵。
比如pig 中文可以翻譯成豬,豚,彘
有平有仄。可以用在不同的語境。
平仄是漢語體系中非常有趣的一點。
就是一個語意,必有兩個平仄相對的字,他們有時候還可以一起搞基,組成一個新詞,意思還一樣。比如死亡,歡樂,租賃等等。
這種一意多詞,分平仄的語言體系。
是構成詩詞呼吸論的基本原素。
而平仄結構的格式化,保證了詩詞的氣韻感。
人話說就是該換氣了。
我們還有古體詩和現代詩啊。沒人說只有限制了平仄的律詩才是詩嘛。
推薦閱讀:
※對聯冰比冰水冰」,有誰對下聯?
※對子里「川上稔」能對「野中萌」嗎?
※「賈寶與林黛遇 薛寶拆」,如何對下句?
※大家幫忙對個對子 多事之秋糗事多?